多媒体技术实验3图像显示与处理

合集下载

3.3多媒体信息处理-图像处理

3.3多媒体信息处理-图像处理
注:目前最常用的透明文件格式有:*.gif ,*.tif , *.png
文件大小的计算
• 图像文件大小 图像大小=分辨率(像素数)×所占位 例如:一个图像480*640dpi的24位彩色图片的大小是多少KB? 480*640*24(bit)/8=921600B 921600/1024=900KB、掌握像素、位图和矢量图的概念,学会区分图形、 图像; 2、使学生了解颜色、图片文件格式; 3、能计算图片的大小; 4、会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编辑、加工;
图片是多媒体作品中最重要的信息表现 形式之一,它是决定一个多媒体作品视 觉效果的关键因素。
图片的两种表现形式:图形和图像
3.3多媒体信息处理—图像处理
教师:陈玉倩 学校:新源县第二中学
饥 饿

的 儿 童
在云南省昆明市阿旺镇海科村,一位老人坐在长长的水桶“队伍” 地当南丁 旁等待送水车前来送水 取地曲朝 水村靖科云 。民市和南 只会女曲 能泽儿靖 翻县背市 山马水会 越路回泽 岭乡家县 到岔(马 几河月路 公村 乡 里是日岔 外重摄河 的灾)村 水区。村 源,云民
文件格式
我们经常会下载一些图片,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图片有哪几种格式?
记住这几个常见 的
BMP
JPG
TIF
图像文件扩展 名
GIF PNG
文件格式
.GIF和.JPG格式的文件由于使用了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容量较小,所 以是网页上常用的两种图像格式。 特点: JPG 是静态图像常用的压缩格式,压缩比最大。 GIF 支持动态图片。 BMP 格式不压缩,文件大 TIFF格式复杂,存储内容多,占用存储空间大,其大小是GIF图像的 3倍,是相应的JPEG图像的10倍 。格式可以制作质量非常高的图像, 因而经常用于出版印刷。

《多媒体技术》数字视频的制作与处理实验报告

《多媒体技术》数字视频的制作与处理实验报告

《多媒体技术》数字视频的制作与处理实验报告5.使用Premiere软件制作电子相册(图片展示)三、实验过程与结论:1.非线性编辑基本操作将素材导入——>将所需素材拖到时间轴——>使用剃刀工具将素材进行裁剪——>取消链接,删除音频——>将目标音频拖放到音轨——>导出“媒体”2.30秒人物混剪将素材导入——>将所需片段选取并拖至时间轴——>将音频与视频取消链接并将音频删除——>将目标音频导入并拖放至时间轴——>将音频与视频裁剪至30秒3.视频过渡效果将素材导入——>将所需素材拖到时间轴V1轨道上,可以调整时间——>打开效果窗口中的“视频过渡”,选择合适的效果将其拖放到两个视频片段的衔接位置——>将目标音频拖放到时间轴4.MV的制作将所需素材导入——>将音频在展示台进行播放定位标记歌词——>在时间轴中根据标记的位置将图片拖放到时间轴并根据标记裁剪长度——>在每张图片插入恰当的歌词文字并调整长度5.抠图将素材导入——>将两段视频分别拖放到不同的轨道——>将超级键应用到仙鹤所在的视频,用吸管工具吸取该视频的背景色6.使用Premiere软件制作电子相册(图片展示)(1)打开Premiere软件新建项目,设置项目存储位置及名称(2)新建序列1,导入素材并为素材分类(3)使用格式工厂软件转换音频文件类型导入序列图片导入标题文字Psd格式文件并合并所有图层将标题文字放置在视频1轨道上,设置显示时间为5s导入礼花序列,放置在视频轨道2上,并将其移至视频右上角将标题文字与礼花文字移动置换将绸缎序列图片放置在视频3轨道上,并利用比例缩放工具将其显示时间拖动延伸至与标题显示时间一致。

新建序列2新建序列3将素材整合输出,输出类型为.avi格式。

步骤:启动软件,新建项目,将相关素材导入到项目窗口——>在素材源窗口播放音频,并设置无编号标记,将音频进行预处理——>在源窗口中设置好标记,这些标记点预先确定好每句歌词字幕在时间线上的延续时间,并且将音频拖放到轨道上——>在视频轨道上添加图片序列,希望每句歌词对应不同画面,将每幅图片与时间标记点对齐——>使用字幕制作工具创建“片头”“正片”“片尾”等——>完成以上序列的编辑工作后,在节目窗口中查看最终效果,选择文件->导出->媒体命令,将影片导出为.avi格式文件。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种媒体元素(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处理、传输和展示的技术手段。

它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广告、医疗等各个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处理:图像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对图像进行获取、编码、存储、传输和显示等一系列操作。

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有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等。

2. 视频处理:视频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对连续的图像序列进行处理。

视频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视频压缩、视频编码、视频解码等,以实现对视频的高效存储和传输。

3. 音频处理:音频处理是多媒体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对声音信号的获取、编码、存储和传输等处理。

音频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音频压缩、音频解码、音频增强等。

4. 数据压缩:数据压缩是多媒体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压缩,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有JPEG、MPEG、MP3等。

5. 数据传输:多媒体技术中的数据传输是指将多媒体数据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常用的数据传输技术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其中无线传输技术包括蓝牙、WiFi和4G 等。

6. 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是多媒体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设计和实现用户与多媒体应用之间的交互界面。

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和使用效率。

7. 数据存储:多媒体技术生成的数据量庞大,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方式。

常用的数据存储技术有硬盘、固态硬盘和云存储等。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图像处理、视频处理、音频处理、数据压缩、数据传输、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存储等方面。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娱乐领域中如电子游戏、电影和音乐中变得更加丰富和真实,还在教育、医疗和企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_第3章_颜色及图像基础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_第3章_颜色及图像基础
从人的视觉系统出发,直接 使用色调(H)、饱和度(S)和 亮度(L)来描述色彩
西南交通大学
14
CMYK色彩模型
油墨或颜料的三基色是青色(C) 、品红(M)和黄色(Y),除了黑 色(K) 任何一种由颜料表现的色彩都 可以用这三种基色按不同比例 混合而成 CMY色彩模型与RGB色彩模型互 补
38
3.3.4 颜色深度与色彩类型
真彩色 伪彩色 直接色
西南交通大学
39
真彩色
西南交通大学
是指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值都分成R、G、B三个基色 分量,每个基色分量直接决定其基色的强度,这样 产生的色彩称为真彩色

如R:G:B=8:8:8来表示色彩,则R、G、B各占用8位来表示 各自基色分量的强度,每个基色分量的强度等级是256种 (28 )
27
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的特点
西南交通大学
28
3.3.3

图像的主要参数
西南交通大学
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 像素分辨率
颜色深度 最大颜色数
29
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

西南交通大学
指屏幕上能够显示的像素数目,即水平和垂直方向 的像素个数
图像分辨率

指图像的实际尺寸,即该图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 大小 指一个像素的宽和长之比,在像素分辨率不同的机 器间传输图像时会产生图像变形
西南交通大学
17
Lab色彩模型
国际照明委员会于1976年公布 用亮度和色差来描述颜色分量 ,其中L为亮度,a和b分别为各 色差分量 Lab色彩模型所定义的颜色最多 ,且与光线及设备无关
西南交通大学
18
3.3 图形图像基础

多媒体技术课程实训报告

多媒体技术课程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学院开设了多媒体技术课程。

本课程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制作方法和应用技巧。

以下是我在本次实训中的学习心得和总结。

二、实训内容1. 实训环境本次实训是在学院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室配备了高性能的计算机和多媒体制作软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

2. 实训内容(1)图像处理:学习图像的获取、编辑、处理和输出等基本操作,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使用。

(2)音频处理:学习音频的录制、编辑、处理和输出等基本操作,掌握音频处理软件(如Audacity)的使用。

(3)视频处理:学习视频的录制、编辑、处理和输出等基本操作,掌握视频处理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的使用。

(4)动画制作:学习动画的基本原理、制作方法和技巧,掌握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的使用。

(5)多媒体课件制作: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的使用。

三、实训过程1. 学习阶段在实训初期,我们通过教师讲解和自学,了解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同时,我们通过实验,掌握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动画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基本技能。

2. 实践阶段在实践阶段,我们根据实训内容,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以下是我们在实训过程中的一些收获:(1)图像处理:学会了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的编辑、调整和特效制作,如裁剪、调整大小、色彩校正、添加文字等。

(2)音频处理:学会了使用Audacity进行音频的录制、剪辑、混音和降噪等操作。

(3)视频处理:学会了使用Adobe Premiere Pro进行视频的剪辑、特效制作、音频同步等操作。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

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立体化教程￿》第￿三￿章三.一图形图像基础知识三.二 Photoshop CS六基本操作三.四 编辑图像三.三 选择图像三.五 图层地使用三.六 通道地使用三.七 路径地使用三.八 滤镜特效u内容提要u图形图像基础知识u Photoshop￿CS六￿基本操作u选择与编辑图像u图层,通道,路径地使用u滤镜特效制作￿￿￿￿￿￿￿￿图形与图像是多媒体技术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们非常容易接受地信息媒体。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这说明图形与图像是信息量极丰富地媒体。

一幅图画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大量地信息,具有文本与声音所不能比拟地优点。

因此在多媒体应用系统,灵活地使用图形与图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地效果。

￿三.一.一 声音媒体￿￿￿￿￿￿￿们对颜色感觉地形成有￿四￿个要素,即光源,物体,眼睛,大脑。

这￿四￿个要素也是能正确判断色彩地条件。

￿￿￿￿￿￿￿￿色彩是视觉系统对可见光地感知结果。

￿从物理学上讲:￿可见光是指波长在三八零nm￿~￿七八零nm￿之间地电磁波。

在这段可见光谱内,不同波长地光会引起们不同地色彩感觉。

在光谱将不能再分解地色光称为单色光(如红,绿,蓝光),将由单色光混合而成地光称为复色光(如白光)。

￿￿￿￿￿￿￿实际上,自然界绝大多数地光源色都是由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混合组成地。

把红,绿,蓝三束单色光投射到白色地屏幕上相互叠加,可以看到: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

这里"+"表示光地混合,"="表示左,右两边颜色与亮度一致,如图￿三.一￿所示。

￿图 三.一￿￿￿￿￿￿￿这种经过颜色混合相加产生新颜色地方法被称为加色法。

们常常将红,绿,蓝称为色光三原色。

从生理学上讲:眼地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地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绿,蓝有很高地灵敏度,物体地反射光入眼以后,在￿三￿种锥体细胞地作用下,产生不同颜色地光感。

多媒体技术应用实验报告

多媒体技术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集成在一起,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存储、传输和展示的一种技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我们开展了此次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2. 掌握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3. 熟悉多媒体文件格式及其特点;4. 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制作。

三、实验内容1. 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1)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实验步骤:① 打开Microsoft Word,创建一个新的文档;② 输入文字内容,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③ 添加图片、表格等元素,调整其位置和大小;④ 保存文档。

(2)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实验步骤:① 打开Photoshop,创建一个新的图像文件;② 使用各种工具对图像进行编辑,如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③ 使用图层功能对图像进行合成;④ 保存图像文件。

(3)音频处理软件(如Audacity)实验步骤:① 打开Audacity,导入音频文件;② 使用各种工具对音频进行编辑,如剪切、复制、粘贴、添加效果等;③ 保存音频文件。

(4)视频处理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实验步骤:① 打开Adobe Premiere Pro,导入视频文件;② 使用各种工具对视频进行剪辑、调整画面、添加转场效果等;③ 保存视频文件。

2. 多媒体文件格式及特点(1)文本格式:如TXT、DOC等,适用于文字内容的存储和传输;(2)图像格式:如JPG、PNG等,适用于图像内容的存储和传输;(3)音频格式:如MP3、WAV等,适用于音频内容的存储和传输;(4)视频格式:如AVI、MP4等,适用于视频内容的存储和传输。

3. 多媒体作品制作(1)设计多媒体作品主题和内容;(2)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3)收集和整理所需素材;(4)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5)对作品进行测试和修改,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多媒体实验报告

多媒体实验报告

多媒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多媒体技术在信息传递和学习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学习效果和记忆力的影响。

实验设备:计算机、显示器、音响设备实验过程:1. 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参与者。

实验组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学习。

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材料相同,内容为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文字、图片和音频。

3. 实验组使用计算机和显示器展示学习材料,通过观看图片和文字的同时,听取相应的音频解释。

4. 对照组使用课本展示学习材料,参与者通过阅读文字和观看图片来学习。

5. 学习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参与者分别进行知识测试和记忆回溯。

6. 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参与者的测试成绩和记忆回溯结果。

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知识测试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

2. 实验组在记忆回溯方面表现出更好的表现,能够回忆起更多的学习内容。

3. 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学习方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讨论与分析:1. 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同时传递信息,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2.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视听效果,增强学习材料的吸引力和记忆效果。

3. 多媒体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结论:多媒体技术在学习和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力,激发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育和培训领域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会有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实验延伸:基于本次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多媒体技术对学习效果和记忆力的具体影响因素。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研究方向:1. 多媒体形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我们可以比较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材料,例如视频、动画、交互式游戏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形式的多媒体,我们可以确定最适合特定学科和学习内容的多媒体形式,以提高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实验3--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三图像显示与处理(2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BMP文件格式,熟悉各参数和图像数据的存放方式;2、通过编程实现对图像内容的读取(到内存中);3、完成图像的显示,掌握设备环境上下文(DC)的使用方式。

4、对图像进行二值化、求边缘、增强等简单处理。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及材料设备:多媒体计算机。

软件:Visual Studio 6.0及以上版本。

材料:灰度图像,24位真彩色图像(均为非压缩BMP格式)等。

三、实验知识准备1、BMP文件格式BMP是Bitmap(位图)的简写,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标准图像文件格式。

Windows 3.0以前的BMP图文件格式与显示设备有关,称为设备相关位图DDB文件格式。

Windows 3.0以后的BMP图象文件与显示设备无关,因此称为设备无关位图DIB(device-independent bitmap)格式。

BMP文件由4部分组成:位图文件头(BITMAP)、位图信息头(BITMAPINFOHEADER)、彩色表(RGBQUAD)和图像数据阵列。

对应的数据结构定义如下(来自MSDN)。

typedef struct tagBITMAP {WORD bfType; // , must be BMDWORD bfSize; // size (bytes) of the bitmap fileWORD bfReserved1;WORD bfReserved2;DWORD bfOffBits; // offset (bytes) from this structure to the bitmap bits } BITMAP;typedef struct tagBITMAPINFO {BITMAPINFOHEADER bmiHeader;RGBQUAD bmiColors[1];} BITMAPINFO, *PBITMAPINFO;typedef struct tagRGBQUAD {BYTE rgbBlue; BYTE rgbGreen;BYTE rgbRed; BYTE rgbReserved;} RGBQUAD;typedef struct tagBITMAPINFOHEADER{DWORD biSize; // bytes required by the structureLONG biWidth; LONG biHeight;WORD biPlanes; // number of planes, must be 1WORD biBitCount; // number of bits-per-pixelDWORD biCompression; // BI_RGB: uncompressedDWORD biSizeImage; // size(bytes) of image, set to 0 for BI_RGB bitmapsLONG biXPelsPerMeter; // horizontal resolutionLONG biYPelsPerMeter; // vertical resolutionDWORD biClrUsed;DWORD biClrImportant;} BITMAPINFOHEADER;自然界所有颜色都可由红、绿、蓝(R,G,B)组合而成。

R/G/B各自分成256级,这种分级概念称为量化,这样就能表示256×256×256约1600万种颜色,这对于人眼来说已经足够丰富了。

对于颜色数远远少于1600万种的彩色图,可以用一个表:表中的每一行记录一种颜色的R、G、B值。

这样当我们表示一个象素的颜色时,只需要指出该颜色是在第几行,即该颜色在表中的索引值。

这张R、G、B的表,就是我们常说的调色板(Palette),另一种叫法是颜色查找表LUT(Look Up Table)。

用R、G、B颜色表示所有的颜色叫做真彩色图(true color)。

表示真彩色图时,每个象素直接用R、G、B三个分量字节表示,而不采用调色板技术。

真彩色图又叫做24位色图。

在Windows下,RGB颜色阵列存储的格式其实BGR。

而32位的RGB位图像素数据格式是:蓝色B值、绿色G值、红色R值、透明通道A值。

透明通道也称Alpha通道,该值是该像素点的透明属性,取值在0(全透明)到255(不透明)之间。

Step 1.12、BMP文件加载加载文件的目的是要得到图片属性及RGB数据,以便将其绘制在DC上。

首先,加载文件头:BITMAP header;((char*)&header,sizeof(header));然后,加载位图信息头:BITMAPINFOHEADER infoheader;((char*)&infoheader,sizeof(infoheader));这里我们得到了3各重要的图形属性:宽,高,以及每个像素颜色所占用的位数。

接着,要考虑行对齐:由于Windows在进行行扫描的时候最小的单位为4个字节,所以当图片宽width乘以每个像素的字节数不是4的整数倍时,要在每行的后面补0。

需要通过下面的方法计算正确的数据长度:m_dwBytesPerLine = (((m_pBmpInfoHead->biWidth) + 3) >> 2) << 2; // 灰度m_dwBytesPerLine = (((m_pBmpInfoHead->biWidth*3) + 3) >> 2) << 2; // 24位真彩m_iImageDataSize = m_dwBytesPerLine * m_pBmpInfoHead->biHeight;最后,加载图片数据:对于24位和32位的位图文件,位图数据的偏移量为sizeof(BITMAP) + sizeof(BITMAPINFOHEADER)也就是说现在可以直接读取图像数据了。

m_pImageData = new unsigned char[m_iImageDataSize];((char*) m_pPixelData, m_iImageDataSize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内存m_pPixelData里的数据的确是BGR格式,可以用个纯蓝色或者是纯红色的图片测试一下。

Step 1.23、BMP文件显示下面是一段GDI绘制代码(一般可在OnDraw函数中实现),仅作参考。

对于有调色板的图像:CPalette * pOldPal = pDC->SelectPalette( m_pPal, 1 );::SetStretchBltMode( pDC->m_hDC, COLORONCOLOR );::SetDIBitsToDevice( pDC->m_hDC, 0, 0, m_pBmpInfoHead->biWidth,m_pBmpInfoHead->biHeight, 0, 0, 0, m_pBmpInfoHead->biHeight,m_pPixelData, (LPBITMAPINFO)m_pBmpInfoHead, DIB_RGB_COLORS );pDC->SelectPalette( pOldPal, 1 );如果没有调色板:::SetStretchBltMode( pDC->m_hDC, COLORONCOLOR );::SetDIBitsToDevice( pDC->m_hDC, 0, 0, m_pBmpInfoHead->biWidth,m_pBmpInfoHead->biHeight, 0, 0, 0, m_pBmpInfoHead->biHeight,m_pPixelData, (LPBITMAPINFO)m_pBmpInfoHead, DIB_RGB_COLORS );更多关于BMP文件的细节,请参考:。

4、图像处理此处,我们仅对灰度图像进行简单的处理,可以在二值化、求边缘和图像增强之中选择一到两个进行尝试。

二值化:设定一个阈值(比如128),逐一检查每个像素的值,大于等于这个值的像素被设为255,小于这个阈值的像素被设为0。

就会出现一个二值化的结果。

Step 1.3求边缘:简单的求边缘算法是对图像中每个像素(最边缘的像素可不考虑)进行二维卷积运算,可以采用Sobel算子进行尝试。

Sobel算子有两个,分别可以计算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边-1 0 1-2 0(中心) 2-1 0 1图像像素灰度一般会集中在某个区域,导致视觉分辨率低下。

为此,可以考虑对该段区域进行拉伸。

比如,按照如下曲线(或折线)的映射关系,类似于非均匀采样,将某段的量化精度提高。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实现对BMP文件的读取,至少要实现8位、24位两种情况。

2、实现图像的显示,至少要实现8位、24位两种情况。

3、对于8位灰度图像,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得到对应的结果。

-1 -2 -10 0(中心)01 2 1实验结果五、思考题1.BMP文件中有哪些重要的参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2.你还熟悉哪些图像文件格式,它们各有何特点?3.谈谈你所了解到的图像处理都有哪些具体应用。

答:1.DIB位图包含下列的颜色和尺寸信息:* 原始设备(即创建图片的设备)的颜色格式。

* 原始设备的分辨率。

* 原始设备的调色板* 一个位数组,由红、绿、蓝(RGB)三个值代表一个像素。

* 一个数组压缩标志,用于表明数据的压缩方案(如果需要的话)。

2.1,BMP位图格式最典型的应用BMP格式的程序就是Windows的画笔。

文件不压缩,占用磁盘空间较大,它的颜色存储格式有1位、4位、8位及24位,该格式是当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格式。

但缺点是该格式文件比较大,所以只能应用在单机上,不受网络欢迎。

2、GIF格式该图形格式却在Internet上被广泛地应用,原因主要是256种颜色已经较能满足主页图形需要,而且文件较小,适合网络环境传输和使用。

3、JPEG格式可以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这种文件压缩,其压缩技术十分先进,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因此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

由于它优异的性能,所以应用非常广泛,而在Internet上,它更是主流图形格式。

3.数字图像处理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很有成效。

还有一类是对医用显微图像的处理分析,如红细胞、白细胞分类,染色体分析,癌细胞识别等。

此外,在X光肺部图像增晰、超声波图像处理、心电图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医学诊断方面都广泛地应用图像处理技术。

当前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结合的多媒体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