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合集下载

玉米的抗旱播种与节水灌溉分析

玉米的抗旱播种与节水灌溉分析

玉米的抗旱播种与节水灌溉分析蒲城县抗旱服务队陕西渭南 715500摘要: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较大,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在玉米生产中,采取干旱播种、节水灌溉等措施,对玉米种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稳定生长。

抗旱播种与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业技术,可以维持玉米的良好长势,提高玉米的总体产量,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玉米;抗旱播种;节水灌溉;应用实践引言在干旱少雨的内陆地区,土壤水分状况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及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抗旱播种和蓄水保墒是我国很多区域玉米生产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必须合理调控降雨强度,促进玉米高效用水,以适应全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

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广泛分布着以干旱气候为主导的玉米种植区。

因此,每个地区都要根据玉米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在降水不足的条件下,将玉米的播种工作做好,采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措施,可以大幅度地增加玉米的产量。

1玉米的抗旱性分析要想在干旱或半干旱区实现玉米的高产,就必须充分认识其抗旱特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播种和节水灌溉。

目前,玉米具有耐旱、避旱和抗旱等特性。

其中,抗旱性能指的是当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干旱时,能够自身的调节机制存活下去。

比如玉米可以收缩叶片,防止水分流失过多。

躲避干旱多见于玉米出苗期,玉米籽粒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玉米中间茎长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种植玉米时,应选用较深的土层。

在这样的条件下,土壤表层的干旱对玉米发芽的影响不大,玉米秧苗仍然能够继续生长。

对干旱的抗性主要是通过对体内水分的调控来提高对干旱的抗性。

玉米根系较长,这对其吸收地下水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同时,玉米的叶片也可以随着土壤湿度的变化而调整气孔的大小。

所以,在短期的干旱环境中,玉米仍有一定的存活能力。

总之,在对玉米进行抗旱播种时,应根据实际降雨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各种抗旱技术。

2抗旱播种2.1比空坐水播种比空坐水播是把玉米种在第二垄上,种两行,空一垄,既能保持较好的透光、通风,又能增加产量。

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要点与优势分析

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要点与优势分析

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要点与优势分析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是一种在玉米种植中广泛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以滴灌为基础,通过在土壤表层埋放滴灌管线,将水分和养分直接送到植株根系区域,实现了精准供水,提高了灌溉的效果。

下面将从要点和优势两个方面对该技术进行分析。

一、要点分析1. 浅埋滴灌管线:该技术中,滴灌管线一般被埋在土壤表层5-10厘米的位置,与种植行相对应,便于水分和养分的输送。

而且,浅埋滴灌管线避免了管线过深而导致的滴头堵塞和水分分布不均的问题。

2. 定量供水:滴灌技术可以准确控制每株植株的供水量,使水分和养分能够按需供应,适当的水肥比例有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3. 高强度滴头:无膜滴灌技术一般选用高强度滴头,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压性和抗堵塞性能,能够在长时间使用中保持滴水出量的稳定。

4. 定期维护:滴灌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线堵塞、滴头破损等问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土壤改良:在应用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如加入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提高灌溉效果。

二、优势分析1. 节水效果显著:相比传统的灌溉方式,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使水分能够有效利用,节水效果显著,可节约水资源。

2. 精准供水:滴灌技术能够实现精准供水,水分和养分直接送到植株根系区域,避免了水分和养分的浪费和损失,提高了灌溉的效果。

3. 灌溉均匀性好:滴灌技术能够保持水分供应的均匀性,避免了传统灌溉中的面积不均匀和水分浪费的问题。

4. 产品质量提高: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给有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提高了玉米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5. 减少病虫害发生:滴灌技术能够减少因水分过多导致的病虫害发生,提高了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6. 自动化程度高: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可以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自动定量供水,并能够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如何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节水灌溉?

如何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节水灌溉?

如何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节水灌溉?
(1)改变传统的玉米灌水方法mdash;mdash;地面灌溉。

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广了一些新的灌水方法,如水平畦(沟)灌、波涌灌、长畦分段灌等,节水效果有很大提高。

(2)喷灌和滴灌。

喷灌技术具有输水效率高、地形适应性强和改善田间小气候的特点,且能够和喷药、除草等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合,节水、增产效果良好。

对水资源不足、透水性强的地区尤为适用。

滴灌是利用滴头或其他微水器将水源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灌水均匀度高,且能够和施肥、施药相结合,是目前节水效率*的灌溉技术。

(3)应用其他节水灌溉技术。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膜上灌溉。

和一般灌水方法不同的是,膜上灌是由地膜输水,并通过放苗孔入渗到玉米根系。

由于地膜水流阻力小,灌水速度快,深层渗漏少。

而且地膜能够减少棵间蒸发,节水效果显著。

在新疆和山东、江苏等没有灌溉条件的坡地可采用皿灌。

皿灌是利用没有上釉的陶土罐贮水,罐埋在土中,罐口低于田面,通常用带孔的盖子或塑料膜扎住,以防止罐中水分蒸发。

可以向罐中加水,也可以收集降雨。

1。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和优点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和优点

灌溉量的确定
要点一
总结词
合理确定灌溉量,可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土壤盐碱化风险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确定灌溉量时,应根据玉米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水分状况 进行合理配置。一般来说,玉米的需水量与气候、土壤类 型、作物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监测土壤水分 状况,结合。
VS
详细描述
平原和盆地地区的土地平坦,气候条件适 宜,是玉米生长的理想环境。然而,在平 原和盆地地区同样存在着水分蒸发和渗漏 等问题,导致水分利用效率低下。采用玉 米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精确控制灌溉 水量和频率,实现水分的均匀分布,提高 水分利用效率,实现玉米的高产和稳产。
04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方式
灌溉频率的确定
总结词
合理设置灌溉频率,可保持土壤水分稳定,促进玉米稳 产高产。
详细描述
在确定灌溉频率时,应考虑玉米的生长特性和土壤的水 分保持能力。一般来说,较高的灌溉频率可以保持土壤 水分的稳定,有利于玉米的生长。但是,过高的灌溉频 率可能会导致水分过多,增加病害发生的风险。因此, 应根据玉米的生长特性和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合理设 置灌溉频率,以促进玉米稳产高产。
灌溉时间的确定
总结词
合理选择灌溉时间,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促进玉米生长。
详细描述
在确定灌溉时间时,应考虑玉米的需水规律 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一般来说,玉米在苗期 、拔节期和抽穗期对水分需求较大,而在其 他时期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小。因此,合理安 排灌溉时间,可以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流失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省时省力
自动化管理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管 理,节省人力和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灌溉时间和劳 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玉米节水灌溉技术一、地面节水灌溉方式地面灌溉应用面广,技术简单,多年来一直是节水灌溉的重点研究和推广内容之一。

改进地面灌溉技术较传统地面灌溉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

(一)沟灌灌溉水在玉米行间的灌水沟内流动,灌水后表土疏松,可避免板结及减少棵间蒸发量。

(二)隔沟交替灌溉灌水时隔一沟灌一沟;在一下次灌水时,只灌上一次没有灌过的沟,实行交替灌溉。

每沟的灌水量比正常多30%左右,每次灌溉可比原来用水量减少25%—35%。

二、隔沟交替灌溉技术(一)开沟起垄地块应做到土绵、无杂草,种植前划线,沿线开沟,化肥均匀混和撒入垄中间,开沟起垄,沟深约30—40厘米,沟宽60厘米,垄顶宽40厘米。

采用垄植沟灌的方式种植玉米。

(二)足墒播种为保证全苗种植前应灌足底墒水,一般为50立方米/667平方米左右,水干后,沿水面线刮去干土,整好垄沟,及时播种。

(三)地膜覆盖玉米在播种后即用120厘米在膜将垄覆盖,在沟底紧膜压实,出苗后及时放苗,放苗密度5500株/亩,视情况揭膜除草。

(四)分区交替进行灌水玉米全生育期灌水5—7次,每次灌溉时,每隔一行进行灌溉,保持土壤垂直剖面或水平面的某一个区域保持干燥,而另一部分区域灌水润湿,每次灌溉面积只相当于传统灌溉面积的50%—70%,沟尾封堵以减少水分侧向渗透。

按设计灌溉制度进行灌溉。

该技术适宜于有灌溉条件的内陆河流域的绿洲农业区和引黄灌溉农业区的玉米种植。

三、垄膜沟灌技术此技术有两种应用模式,即半膜垄作沟灌、全膜沟播沟灌。

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玉米垄膜沟灌技术是通过起垄,增加土壤表面积,改变土壤光、热、水条件和微生物的活动环境,协调作物赖以生存的小气候,通过改变田间微地形、种植方式与灌水方式,克服传统平作栽培的不利灌溉方式。

玉米种植在垄上或沟里,灌水在两垄之间的沟里,沟为V形或U形,垄上或地面覆膜。

(一)半膜垄作沟灌技术1.起垄及播种一般在3月上中旬耕作层解冻后就可以起垄,玉米垄宽60厘米,垄高15—20厘米,沟宽30厘米。

高产玉米应如何节水灌溉

高产玉米应如何节水灌溉

高产玉米应如何节水灌溉玉米植株根深叶茂,而且其生长期多处在高温条件下,属需水较多的作物。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一下高产玉米的节水灌溉方法。

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不同,必须依据玉米的需水规律,结合当地气候情况,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玉米各个生育对水分的需求,保证高产稳产,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高产玉米的灌溉时间根据玉米需水规律进行灌溉,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目前主要是依据玉米生长状况的形态指标、土壤含水量及玉米生理指标来确定。

(1)玉米生长形态指标玉米叶片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黄昏前又恢复,即为轻度缺水,可以开始灌溉。

(2)土壤含水量指标从播种到出苗要求土壤田间持水量60%~80%;苗期55%~60%;拔节期70%;抽雄、抽丝期80%;乳熟至蜡熟期75%,低于上述指标就应灌溉。

高产玉米的灌溉方式目前新疆玉米灌溉方式主要有细流沟灌、自压软管灌和滴灌等方式。

(1) 细流沟灌:是目前新疆玉米灌溉使用最多的方法,操作简便,对土地要求不严,较大田漫灌和畦灌省工,省水。

(2)自压软管灌:是近年兵团推广的一项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投入不大,节水效果良好。

但要求土地平整,坡降均匀,坡度在1‰~3‰。

(3)滴灌:对土地要求不严,节水效果好,但成本略高。

高产玉米的灌溉次数及灌溉量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新疆中晚熟春玉米一般灌水4~5次。

第一水后根据玉米生长及气候情况每间隔12~15天灌一次水,总灌量320~400方。

早熟玉米一般灌3~4水。

(1)中晚熟玉米展开10~12叶时(大喇叭口期),就应开沟灌第一水,亩灌量90~100方,要求渗透均匀,不淹不漏。

(2)第一水后,玉米迅速生长,田间蒸腾不断加大,抗旱能力下降,应及时赶浇第二水,间隔以不超过15天为宜,亩灌量80方左右。

如第二水时间无保证,宁可推迟第一水。

(3)第三水间隔12~15天,正是玉米抽雄前后的需水高峰,应及时补给,亩灌量70~80方。

(4)第四水在玉米抽丝后,籽粒形成灌浆初期,要适时适量满足用水要求,以保证穗大粒多。

刍议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

刍议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

N o n g t i a n s h u i l i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使玉米产量增加,农户逐渐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在膜下两垄之间设置管道进行节水灌溉,形成了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

然而,目前玉米种植技术尚不成熟,还需要根据玉米品种和种植条件,不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与效率。

一、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在传统的种植过程中,玉米是由人工灌溉而成。

现如今,农户通过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优势:首先,将农机与人机结合使用,进行机械化种植,其中包括施入口肥、铺膜、滴灌、测深施缓释肥、喷洒除草药剂等,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工操作,提高玉米种植的播种和灌溉效率,以及大规模的喷洒除草剂,从而有效转移玉米种植的劳动力。

其次,可以缩短玉米成熟的时间,有利于玉米的保水保肥工作,在春季可以确保幼苗的健康生长,而在冬季可以防止幼苗被冻死,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再次,可以减少玉米的灌溉水量,因为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覆盖了地膜,所以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运用管道供水可以防止在种植过程中出现漏水的情况,确保科学合理地使用水资源。

根据研究表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使用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40%的用水量,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垄沟播种技术,收集自然的水资源,有效减少灌溉的用水量。

最后,不仅可以节约玉米的灌水量,还可以提高浇地面积,由于此技术对地形的要求较低,因此,大部分地块都可以进行玉米种植,扩大了玉米的种植面积。

由于采用管道输水的方式,因此,不需要在土壤附近修筑水渠,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二、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要点1、准备工作农户在使用玉米膜下节水灌溉技术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后续的灌溉工作顺利进行,根据玉米种植的特点,农户需要选择通透性较强与地势平坦的土壤,有利于日后进行保水保肥,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同时,农户需要及时清理土壤中的有害药剂,尤其是严重影响玉米生长的药剂。

由于马铃薯等农作物中的有机物质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因此,若是土壤之前种植过马铃薯等农作物,只需要简单清理就可以满足玉米生长的条件,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与产量。

玉米栽培节水灌溉技术

玉米栽培节水灌溉技术

玉米栽培节水灌溉技术核心提示:在气候条件较差,风大沙多,十年九旱,尤其是春旱伏旱严重的地区,节水灌溉对玉米夺高产影响极大。

如何在降水偏少和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适在气候条件较差,风大沙多,十年九旱,尤其是春旱伏旱严重的地区,节水灌溉对玉米夺高产影响极大。

如何在降水偏少和水资源不足的条件下,适应玉米的生育特点,合理用水,科学浇水,充分发挥有限水的利用率,稳定提高玉米产量,需推广节水栽培和节水灌溉技术。

一、地膜覆盖、合理中耕节水栽培技术地膜覆盖可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

温度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露地玉米往往因底墒不足出苗迟,生长缓慢。

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地温增高,促进玉米苗发育生长。

地膜覆盖较露地种植,一般株高增加20厘米以上,抽雄较露地早15天左右。

合理中耕能有效地抑制地面蒸发,把水分保蓄在耕作层。

一般中耕2~3次,第一次在苗期,第二次在拔节期,第三次在大喇叭口期。

通过中耕可提高土壤含水量10%~15%,增强抗旱能力。

二、改进灌溉方式为了确保玉米的节水、保水、用水,在灌溉方式上,采取喷灌、防渗灌、小畦灌、隔沟灌和适时适量灌溉等几种方式。

1.喷灌。

喷灌是一项先进的灌溉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地等优点,一般每亩需水50立方米,较土渠灌溉节水70立方米,较防渗渠灌溉节水30立方米,节约土地2%,而且土壤不板结,避免了因大水漫灌造成的水分、养分流失,增产效果明显。

2.防渗灌溉。

包括防渗渠输水灌溉和管道输水灌溉,是节水灌溉的主要形式,约占节水灌溉的80%以上。

每亩需水80立方米,较土渠输水灌溉节水40立方米,节地1%,省时省工,每浇1亩地较土渠省工0.5个。

此外还具有建设投资少、取材方便、管理费用低等优点。

3.小畦灌溉。

即园田化灌溉。

在同样用防渗渠输水灌溉的情况下,小畦灌溉每亩需水60立方米,较大水漫灌节水20立方米,且避免了因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冲淤和肥效损失等弊端。

4.隔沟灌溉。

在地膜覆盖玉米田,地膜与地膜之间形成宽40厘米、深10厘米的灌水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指玉米在 一生 中土壤棵 间蒸发 和植株 叶面蒸腾所 消耗 的水 分总量 。玉米全生 育期 需水量 受产量 水平 、品种 、栽培条 件 、气候 等众多 因素影 响而产生差异 。因此 ,需水量亦不尽一致 。 1 影响需水 量的因素 1 . 1 品种与需水量 玉米需水量受 品种 影响。品种不同 使生育期 长短 、株体大小 、单株生 产力 、株 型 、吸肥耗 水 能力 、抗 旱性等 均产生差 异 ,使耗 水量亦不 同。早熟 品种 需水 3 0 0 ~ 4 0 0 mm,中熟 品种需 水 5 0 0 ~ 8 0 0 m m,晚熟 品种 需水 8 0 0 m m 以上 ,但 全生育期 内不得少 于 3 5 0 mm。即使 在同一产量水平 , 对水分消耗总量也各异 。 生育期长 的品种 , 相对叶面蒸腾量大 、 棵 问蒸发 和叶面蒸腾 持续期 相对 加长 , 耗水量也 较多 。反 之 ,生育期 短 的品种耗水 量则较少 。抗 旱性强 的 品种 ,叶片蒸腾 速率低 于一般 品种 ,消耗 的水 分 较少 。反之 , 抗 旱性 弱的品种耗水量多 。耐旱的农家品种 , 耗水量要少于高产 的杂交种 。 1 . 2气候 条件与需水量 凡能影响玉米棵 间蒸发 和叶面 蒸腾的气候条件 , 均可使玉米需水量发生变化 。 如光照强度 、 1 3照时数 、温度 、空气 相对湿度 、风力 、降水量 、 气压 等 , 般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 , 玉米生育期 内气温高 、 积温量大 、 空气相对 湿度小 、光照强 度大 、 日照时数长 、风力大 ,这 些气象 因素综合作 用 的结果 均会导致 地面蒸 发和叶 面蒸 腾 作用增强 ,使总耗 水量增 多。降水量 多的年份 常使耗水量 增高 。 2 需水 规 律 2 . 1 田问需水量 玉米 田间需水量 ,指整个生育期 由于 生理活动 、叶面蒸 腾和地 面蒸 发所 消耗 的灌 水 、降水及 地 下水 的总量。它 因品种 、气候 、土壤 、栽 培条件 和产量水 平的不 同而有较 大的变幅 。一 般在正 常的气候 和合理栽 培 技术措施 下 ,玉米的需 水量随着产量提高而提高 。 2 . 2玉米 需 水 规 律 玉 米 生 长 是 ~ 个 动 态 过 程 ,不 同 生 育阶段 ,植 株蒸腾 面积及根 系量都在 发展 ,环境 条也处 在 不断变化 的过程 中 ,所 以其 阶段需水 量存在 较大差异 。① 出苗拔节 :苗 期需水量较少 , 日耗水 1 . 2 8 方 /亩 ,占全生 育期 总量的 1 3%。②拔节抽雄 :需水量显著增 多 ,日耗水 4 . 8 7方 /亩 ,占全生育期 总量 的 3 2 . 6%。③抽雄乳熟 :需水 量达 到高峰 ,日耗水 5 . 4 l 方 /亩 ,占全生育期总量 的 3 5%。 ④ 乳熟成熟 :需水量开始 下降 , 日耗水 3 . 7 4方 /亩 ,占全 生育期 总量的 1 9 . 4%。从玉米生育期需 水规律看 ,需水量 呈单 峰曲线 ,苗期需水较少 ,孕穗 ( 拔节抽雄 ) 增多 ,灌溉 期达 到高 峰 ,以后逐渐减少 。 2 . 3玉米 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状况的反应 实践和研究证 明玉米对 水分状况 的反应 总的趋势是苗 期 比较 耐旱 ,从拔 节以后对 水分 亏缺 越来越敏感 ,抽丝期 最敏感 ,此 后敏感
4 ~ 8 d ,一般 籽 粒 减产 可达 3 0 %左 右 。 3 灌溉方式 玉米灌溉方式 主要有 自压软管灌 和滴灌等方式 。
3 . 1自压软管灌 是近年兵团推广 的一项新 的节水灌溉 技术 , 投 入不大 , 节水效果 良好 。 但要求土地平整 , 坡 降均匀 ,
坡度在 1 %~ 3% 。 3 . 2 滴灌 对土地要求不严 ,节水效果好 ,但成本略高 。 4 灌 溉 时 间 根据 玉米需水 规律进行灌 溉 ,可 以节 约用水 ,提 高水 分 的利用 率。 目前 主要是依据 玉米生长状 况 的形 态指 标 、 土壤含水量及玉米生理指标来确定。 4 . 1 玉米 生长形态指标 玉米叶片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 , 黄 昏前又恢复 ,即为轻度缺水 ,可以开始灌溉 。
4 . 2土壤含水量指标从播种到出苗要求土壤 田间持水量 6 0% ~ 8 0% ;苗期 5 5% ~ 6 0%;拔节期 7 0% ;抽雄 、抽 丝期 8 0%;乳熟 至蜡熟期 7 5% , 低于上述指标就应灌溉。
浅议玉米节水灌 溉技术
刘 东梅
( 黑龙 江省 漠 河县兴 安镇政 府 1 6 5 3 0 4)
摘 要 :本文介 绍 了依据 玉米 的蓄水规 律 ,结 合本地 气候情 况 ,采取科 学灌 溉措 施 ,实现玉 米高产稳 产、 高效 节水灌溉
的 目的 。
关 键 词 : 玉米 ; 需 水规 律 ; 灌溉 技 术

性下 降。 出苗 至展开 5叶期 ,因植株 生长缓 慢 ,个体少 , 耗水 少 ,一般 土壤水 分就 可维持 根系 的正常生 长。展开 5 叶至 拔节 ,雄穗 正在发育 ,雌 穗开始 生长 ,这一 阶段末期 开始 对水分敏 感 ,但正常情 况仍不需 要灌水 。拔 节至抽雄 这~ 阶段是茎 叶生长最快 , 营养生 长向生殖生长过渡 阶段 , 也是 玉米对水 分较敏感 时期 。大喇 叭 口期是雌穗 小花分化 发育 的关键时期 ,进入玉米需 水临 界期 ,开始灌 水。抽雄 散粉 至抽丝是 玉米对水分 最敏感 时期。如水分供 应不足 , 会抑制 花丝伸长 ,推迟抽丝 ,使 雌穗不 能正常受精 结实 ; 若此期植 株连续萎 蔫 8 d ,减产可 达 4 0%;抽丝 至籽粒形 成期 ,对 水分 的敏 感仅次 于抽 丝期 ,这个 时期如植 株萎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