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
妇科超声诊断 PPT课件

第四节 子宫疾病
二、子宫腺肌症
(一)病变特征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可合并外在性异位 子宫体积多呈弥漫性增大,以后壁明显 切面无螺旋状结构,其间可见粗厚的肌纤维小囊腔,腔隙间可见陈旧血液。 可呈局限性即子宫腺肌瘤,但无假包膜 约50%合并子宫肌瘤 (二)声像图表现 子宫均匀性增大 内膜多数居中 肌壁回声不均匀、可呈实质性低回声、强回声、小无回声区 子宫大小及内回声随月经前后有变化 子宫腺肌瘤呈局限性异常回声区,内有无回声,边界较模糊无包膜,后壁居多 CDFI:无特异性表现,血供来源于子宫正常血管,血管分布上无环状或半环状 血瘤,可于子宫肌瘤鉴别
一、子宫肌瘤 (一)子宫肌瘤的病理特点 形态: 实质性球形肿块 大小、多少不一 假包膜:被压缩的肌纤维组成 瘤体切面:白色或带有红色,由旋涡状排列的平滑肌及纤维结缔组织交叉组成。 继发变性: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样变、钙化、肉瘤样变 生长部位: 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宫颈、阔韧带 (二)声像图表现 子宫增大 形态失常 回声不均 内膜受压 肿瘤回声 壁间肌瘤呈同心圆排列的中低回声 ,浆膜下者为低回声,黏膜下或 强回声,肌瘤与肌壁间有衰减的裂隙为低回声。 宫颈肌瘤:子宫内膜线以下,宫颈前后唇部实性肿物,宫颈管受压 阔韧带肌瘤:为带蒂的浆膜下肌瘤突到阔韧带,表现为子宫一侧实性肿物 继发变性:玻璃样变为低回声,囊性变为无回声区,红色样变为妊娠期肌瘤无 回声或低回声;钙化为强回声伴声影;肉瘤样变为快速增大并低阻血流。 CDFI:1、无血流型 2、内呈点状血流型 3、周边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型4、内 呈丰富血流型 5、频谱多普勒:阻力指数≥0.5
妇科超声诊断
第一章 妇科超声诊断
第一节 一、子宫
妇产科超声检查完整版

11/8/2019
6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孕囊与假妊娠囊主要区别:
• 宫外孕时子宫内膜有蜕膜反应,亦可有积血,在10%20%的患者中可有假孕囊样改变。
• 真正的孕囊一般偏子宫中央种植,埋于一侧的子宫内膜 中,外围有绒毛膜和蜕膜层,即有“双环征”。
• 假胎囊常位于宫腔中央,即两侧子宫内膜中间,外围仅 有薄壁蜕膜,内无胎芽,且无“双环征”。
在卵黄囊和胚胎不能显示时可通过测孕囊大小估计。
① 孕龄(d )=孕囊平均内径(纵径+横径+前后径/3)mm + 30
例:超声测得孕囊平均内径5mm,孕龄即是35d(5W)
② 孕龄(w )=孕囊最大径cm + 3
例:超声测得孕囊最大径2cm,孕龄即是5W
11/8/2019
10
二、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n 早孕期超声估计妊娠龄(孕周)方法 (二)头臀长推算(CRL)
11/8/2019
21
二、正常产科超声
• 脐带超声声像图
脐带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超声像图
11/8/2019
22
23
15
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胎盘成熟度:
0级 绒毛膜板:直而清晰,光滑平整。 胎盘实质:均匀分布,光点细微。 基底膜:分辨不清。 I级 绒毛膜板:出现轻微的波状起伏。 胎盘实质:出现散在的强回声光点。 基底膜:似无回声。
ab — o级 cd — I级
11/8/2019
16
二、正常产科超声诊断
约7周,可显示胚芽、心管、 卵黄囊等结构回声。
通常孕囊直径>20mm, 而囊内仍未见到胚芽, 则提示空孕囊可能。
孕囊双环征
11/8/2019
4
妇科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ppt

鉴别诊断
• 子宫腺肌征 • 子宫肥大征 • 子宫内膜增生 • 平滑肌肉瘤
子宫腺肌症
概念
•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 称为子宫腺肌病。主要症状为经量过多、 经期延长和进行性痛经。多发生于30~50 岁经产妇,约15%同时合并内异症,约半 数合并子宫肌瘤。
声像图特征
➢子宫增大,形态改变 ➢弥漫型:宫壁增厚,回声不均 ➢前/后壁型:以后壁型较多见,后壁肌层普遍
•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ly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是指具有 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到腹膜下,浸润深度 超过5mm,并出现症状。
• 疼痛 • 月经改变 • 疼痛性结节 • 累及器官相应症状
声像图特征
• 病灶部位低回声线样增厚的结节,可有强 回声,有或无规则轮廓。
增厚,回声不均 ➢局限型:宫壁局限性结节或团块,病变周
围无包膜 ➢子宫病灶内血流较正常增多
• 子宫肌瘤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
概况
• 多发生在55~65岁。 • 多发生于宫底和后壁,一般有两种生长方式:局
部生长和弥漫生长。 • 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月
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流液,常为血性或浆液 性分泌物,疼痛等症状。 • 确诊需要诊断性刮宫 • 超声对子宫内膜原位癌的诊断率很低 ,对I期及以 上的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率明显升高
• 结节内无血流或少血流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 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 • 分为葡萄胎、侵润性葡萄胎、绒毛膜生、间质水肿,形 成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间借蒂连成串如 葡萄,称为葡萄胎 (hydatidiform mole)
• 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和部分性葡萄胎( 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科普大全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科普大全妇产科疾病超声检测有很多项,可以检测出多种病症。
1、子宫方面的疾病: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出子宫内部大小形状是不是正常,子宫内部是否有积液、有没有发生囊肿等特殊状况。
子宫超声检查能够更有效的掌握子宫、卵巢状况,包括妇科疾患、子宫的恢复情况以及卵泡的生长发育状况等等。
一般情况下,正常子宫会的超声波显像有子宫会大小正常、子宫会肌层回声平衡、子宫内膜回声平衡等特点。
具体内容如下:(1)子宫大小一般:一般子宫的大小形态长有七到八米,宽度在四到五米,厚在二到三米,其宫腔尺寸在五毫升以内。
如果子宫偏小,可能与雌性激素产生缺失、生长发育不良等原因有关相关。
如果子宫偏大,可以处在月经期、怀孕期间的时候。
(2)子宫肌层回声平衡:一般的子宫都会发生子宫肌层回声平衡的现象。
如果宫内为低回声,就可以和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囊肿等病变相关,而如果宫内为高回声,也可以是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建议病人及时治疗,以避免产生不良情况。
(3)子宫内膜回声均衡:子宫内膜回声均衡是指对整个子宫都进行过超声波检测,肌层血液循环正常,且没有结节、病变等的特殊发现。
输卵管:输卵管为成对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近端与子宫角相通,远端游离,长约 12cm。
输卵管分为:①间质部:亦称子宫角部,此处管腔甚细,为输卵管子宫壁内部分;③峡部:与间质部相连,管腔略变大;③壶腹部:为管腔最大部分为异位妊娠最好发部位;④伞部:开口于腹腔,呈喇叭状。
2、卵巢:女性的卵巢和输卵管可以在超声检查下看到,以确定卵巢的形状,输卵管是否通畅,是否有囊肿、积液等现象,便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显示正常卵巢:经阴道超声显示的正常卵巢和边界清楚地显示,每个卵泡都在里面。
因此,经阴道超声对卵巢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利于多囊卵巢的检测。
经腹部超声显示的正常卵巢不如经阴道超声显示的清晰,只能看到较大的卵泡,而较小的卵泡则无法清晰显示。
卵巢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卵巢的组织学组成复杂,肿瘤类型多样,声像图表现也多种多样。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3

uid=171701> 加为好友
<memcp.php?action=buddylist&newbuddyid=171701&buddysubmit=yes> QQ
</msgrd?V=1&Uin=32203338&Site=爱爱医-华人医学论坛&
作的关系 </bbs/viewthread.php?tid=1417814> 插翅虎_换
个方式看片子(系列) </bbs/viewthread.php?tid=1451364>
返回列表 <forumdisplay.php?fid=209> ‹‹ 上一主题
不可少的资料
肺泡癌与肺腺癌的影像特征及鉴别
</bbs/viewthread.php?tid=1418508> 影像版与兄弟版病例
会诊贴 </bbs/viewthread.php?tid=1234926> 临床与放射工
</index.php?action/space/uid/637760> | 短消息
<pm.php> | 搜索 <search.php?fid=209> | 我的小爱 <my.php> | 控制面板
<memcp.php> | 插件 | 保障部 <welfare.php>| 帮助 <faq.php>
<index.php>
*首页* <> *资讯* <> *医学博客*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科普大全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科普大全超声诊断是一种重要的能够发现妇产科疾病的方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在妇产科疾病超声检查过程中,主要是检查盆腔脏器,像卵巢、输卵管、部分阴道、子宫等女性内生殖器官。
接下来,本文主要为大家科普一些妇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
1、正常子宫与附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有哪些表现?对于正常子宫及附件,其血管供应源自卵巢动脉以及子宫动脉。
子宫动脉有0.42±0.06cm左右的内径,和未产妇相比,经产妇有更大的子宫动脉内径。
在子宫旁通过彩色多普勒展开二维纵行以及斜形扫查,可对子宫动脉加以辨认。
在彩色多普勒图中,会通过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分支,其中上支(升支)为红色,下支(降支)为蓝色。
在子宫肌壁当中,弓形动脉呈均匀状分布,和中央血流相比,周边显示更明显,而且和浆膜层接近的部位更多。
在妊娠早期,也能通过彩色多普勒辨别出螺旋动脉,若患者不在妊娠期,很难在彩色多普勒图中显示出来,不过可显示在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亦或是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当中。
对于卵巢动脉,在超声检查过程中通过阴道探头扫查具有较高的显示率,在月经周期发生改变过程中,卵巢动脉也会同步改变。
卵巢在有优势卵泡情况下,血流阻力相对侧更低,并有较多的血流量,而在卵巢排卵之后,会有黄体血流,相应血流具有低阻性,若妇女处于早孕期,那么RI在0.53左右,对于健康妇女,RI在0.42左右。
2、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声像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分为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内膜异位症,对于子宫腺肌症,其超声表现主要有:①子宫增大,可为均匀性,也可为不均匀性;②内膜回声偏移或者是居中;③在有肌层增厚情况时,回声会表现出强弱不均,同时其内部可能存在无回声区;④通常在彩色多普勒图当中,血流不会有特异性表现,并由正常子宫血管为肿块供血。
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其超声表现主要有:①子宫两侧的后方有囊性包块,可呈圆形,也可呈不规则形;②囊壁后大小不一,而且内壁呈不光滑状;③囊液透声不佳,同时会有光团回声,也可存在细弱光点;④包块大小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并逐步增大;⑤囊内结构多变,主要有囊内团块性型、囊内均匀光点型、多囊型、单纯囊肿型以及混合型等。
妇产科疾病的A型超声波诊断:挑战与机遇

妇产科疾病的A型超声波诊断:挑战与机遇引言: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A型超声波已经成为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具有无创、便捷、安全等优点,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然而,A型超声波诊断在妇产科领域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妇产科疾病A型超声波诊断的挑战,并讨论这些挑战为医生带来的机遇。
一、妇产科疾病的A型超声波诊断挑战1. 诊断的主观性:在进行A型超声波诊断时,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对结果的准确性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医生的诊断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差异,这对于疑难病例的准确定位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2. 诊断的局限性:A型超声波在妇产科疾病诊断过程中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例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A型超声波无法提供直接可见的证据,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方法来进行诊断确认。
此外,在疾病早期阶段,超声波诊断可能无法捕捉到微小的异常变化。
3. 设备和技术的限制:A型超声波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也是妇产科疾病诊断的挑战之一。
尽管现代的A型超声波设备已经具备了高分辨率、三维重建和彩色多普勒等功能,但是一些医疗机构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可能存在不足,这对于准确诊断来说是一个限制因素。
二、妇产科疾病A型超声波诊断的机遇1. 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A型超声波在妇产科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使用超声波进行筛查可以帮助医生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发现病灶,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例如,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中,超声波可以发现病变,为患者提供更早的治疗机会。
2. 指导手术治疗过程:A型超声波在妇产科手术中能够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
例如,在宫颈癌手术中,超声波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指导手术过程,从而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A型超声波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妇产科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子宫肌瘤的诊断中,超声波可以测量肿瘤的直径和体积,判断肿瘤的生长速度和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产科超声诊断-

持续或反复发作, 常伴有恶心, 呕吐, 出
血量多, 可出现昏倒与休克。
声像图特征
1.子宫轻度增大,宫内未见孕囊。
由于性激素的影响,子宫肌细
胞增生肥大,子宫内膜呈蜕膜变化,
造成子宫内膜回声稍增多,或回声分
布紊乱。
2.附件可见肿块。
因该类肿块是由妊娠囊,血肿和
粘连的肠段组成,故肿块之边界模糊,
超声特点 1、妊囊位置下移,或至宫颈内口。 2、妊囊多变形,模糊。 3.无胎心,胎动。
过期流产:
又称稽留流产,指胚芽在宫内死亡达2 月以上尚未排出,HCG(-)。
超声特点:
1、子宫小于正常妊娠周数。
2、子宫内显示枯萎的妊囊,内无心管搏动, 无胎儿肢体活动,无正常胚胎结构。
3.子宫内大小不等散在的液性暗区。
产科超声诊断
适应症: 诊断用超声功率控制极低,一 般在〈10mv(毫伏)/cm以下,对母 体和胎儿均属安全范围,超声科形象 地观察:
1.有无妊娠,妊囊的位置,宫内还是宫 外。
2.监护妊娠各期胚胎和胎儿发育,有 无病理产科情况,另外还可观察胎位、
妊娠分期: 早期: 停经12w以内是否怀孕、胎儿是否存
(二)中、晚期妊娠
1.胎儿发育: 可见胎头、四肢、躯干 部的脊 柱及内脏,可测出双顶径、 脑室前后径、腹径、股骨长、肱骨长, 可见节律性胎心搏动。晚期可见心脏 各房室及瓣膜活动,胎盘位置,单、 双胎,多胎。
胎盘成熟度的判断(0-Ⅲ级)
0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绒毛膜 板
胎盘实 质 基底膜
羊水过少90%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泌尿 系畸形。
羊水过多
足月妊娠时羊水量如超过2000ml,称 羊水过多。
超声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1.女性内生殖器官的应用解剖特点是什么?女性内生殖器官是超声检查的主要盆腔脏器,包括子宫、部分阴道、输卵管和卵巢。
(1)子宫:子宫为一中空的厚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
子宫可分三部分,上端向上穹突的部分称为宫底,它位于两侧输卵管子宫口的上方;下端狭窄部分为子宫体;子宫颈为与子宫体相接的圆柱形,被阴道分为上下两部。
突入阴道内的部分为子宫颈阴道部,约占宫颈的1/3,子宫颈在阴道以上的部分为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阴道上部与子宫体相接的狭细部分为子宫峡部,非妊娠期该部分不明显,长约1cm。
子宫的内脏狭小,称子宫腔,可分上、下两部。
上部位于子宫底与子宫体内,称为真正的宫腔,呈三角形,底向上,尖朝下。
下部在子宫颈内,称子宫颈管。
子宫颈管有两个开口,开口于宫腔者为宫颈内口,开口于阴道者为宫颈外口。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前为膀胱,后为直肠。
子宫与膀胱间形成子宫膀胱凹,子宫与直肠间形成子宫直肠凹。
正常子宫被四对韧带固定,多数呈前倾前屈位,也可为中间位或后倾后屈位。
子宫壁由外向内为浆膜层、肌层和粘膜层。
浆膜层又称为子宫外膜,为包在子宫表面的腹膜。
肌层由纵横交错的子宫平滑肌构成,平均厚约0.8cm。
粘膜层又称子宫内膜,分功能层和基底层两层,功能层随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变化。
子宫随年龄的增长和内分泌的影响。
其大小、形态、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均有明显的变化。
小儿幼稚子宫长约2—3cm,宫体与宫颈之比约为1∶2;成人未产型子宫长约5.5—8cm,宫体与宫颈之比为1∶1;经产妇子宫长约9—9.5cm,宫体与宫颈之比为2∶1;绝经期妇女子宫逐渐萎缩,在60岁后恢复回复到幼稚子宫形态。
(2)输卵管:输卵管为成对细长弯曲的管状结构,近端与子宫角相通,远端游离,长约12cm。
输卵管为卵子与精子相遇场所。
输卵管分为4个部分:①间质部:亦称子宫角部,此处管腔甚细,为输卵管子宫壁内部分;③峡部:与间质部相连,管腔略变大;③壶腹部:为管腔最大部分为异位妊娠最好发部位;④伞部:开口于腹腔,呈喇叭状。
(3)卵巢:为一对扁椭圆体,表面凹凸不平,大小随年龄而异。
儿童与老年期卵巢较小;成人期卵巢较大。
为了便于记忆,正常成年妇女卵巢体积约为(长×宽×厚×0.523)。
育龄妇女排卵前约 5.1±3.1(cm3),排卵后约3.2±1.7(cm3),绝经后约1.3±0.6(cm3),体积高限约为10cm3。
卵巢实质由皮质与髓质构成。
皮质内含有大小不等数以万计的卵泡,被结缔组织分隔。
髓质占中心部,主要由结缔组织、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组成。
髓质内无卵泡。
卵巢门位于阔韧带背后,其血管与神经由此进入卵巢。
卵巢游离于腹腔内,由卵巢系膜附着于阔韧带。
卵巢位置变化大。
2.正常子宫、附件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如何?正常子宫和附件的血管供应主要来自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
子宫动脉是骼内动脉前干的重要分支,在腹膜后沿盆腔侧壁向下向前,经过阔韧带的基底部,子宫旁组织到达子宫外侧,距子宫颈内口水平2cm 处横跨输尿管而达子宫侧缘。
子宫动脉内径约0.42±0.06cm。
经产妇子宫动脉内径比未产妇大。
使用彩色多普勒在宫旁作二维斜行、纵行扫查,可辨认出子宫动脉。
根据彩色多普勒显示的颜色不同,来区分出升支(上支)呈红色,降支(下支)呈蓝色。
子宫肌壁内的弓形动脉分布是均匀的,靠近周边要比中央血流显示明显,靠近浆膜层为多。
螺旋动脉在妊娠早期彩色多普勒也能显示,在非妊娠期彩色多普勒较难显示。
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或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可以显示。
子宫动脉为收缩期单峰,上升支陡直,速度较快,下降支稍缓,舒张期呈持续低速血流。
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内膜增殖期子宫动脉阻力大,PI>2.0,RI>0.80,A/B>6.0,黄体期RI为0.84±0.06。
卵巢动脉起于肾动脉水平下方腹主动脉的两侧壁稍偏前,经卵巢悬韧带进入卵巢,在漏斗韧带和卵巢门处可测得血流信号,为低阻血流。
超声经阴道探头扫查对卵巢动脉显示率更高。
卵巢动脉也随月经周期变化。
有优势卵泡的卵巢血流阻力较对侧偏低,血流量相对较多。
卵巢排卵后产生黄体血流,为低阻血流,健康妇女RI约0.42,早孕妇女RI约为0.53。
3.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分为哪几期?各期的声像图表现有哪些?子宫内膜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声像图可将其分为5期,即增生早期、增生晚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月经期。
各期的声像图表现如下:1.增生早期:又称为卵泡期。
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子宫腺上皮细胞分裂增生,破溃的创面逐渐修复,形成新的上皮层,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逐渐增厚达0.2cm左右,内膜呈高回声线。
2.增生晚期:月经来潮后12—14天,子宫粘膜腺增多,腺体增大。
上皮细胞柱下有糖原颗粒聚集,螺旋动脉增生,结缔组织也增生,在线性高回声周围形成一低回声窄带。
3.分泌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天,又称黄体期。
此时已排卵,黄体形成,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可达0.5cm,由于腺体血管的增多,组织细胞的增大,宫腔粘膜呈梭形高回声带。
4.分泌晚期:月经后20天以后到增生晚期高回声增厚更加明显,约1cm左右,由于血管的扩张充血,结缔组织内液体增多,呈水肿状态,内膜腺体增生分泌粘液使子宫内膜周围产生低回声晕。
5.月经期:由于排卵后未受精,黄体退化,停止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
这两种激素浓度下降,导致子宫内膜浅层缺血坏死,内膜萎缩、脱落,子宫出血,使内膜模糊不清。
若有血液逐渐积聚在子宫内,可呈不规则低回声区,宫腔回声消失。
宫腔内有时可见液性暗区,是由于宫腔内积血。
4.超声如何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目前超声可直观的观察到卵泡的整个发育过程,正常卵巢声像图为椭圆形,周边皮质回声低于中间髓质回声,纵切面上位于充盈膀胱后外侧,横切面位于子宫外上方,因卵巢活动度较大,位置变异大,双侧卵巢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中间髓质因不含卵泡,回声强,周边皮质含卵泡,回声偏低。
成熟卵泡呈球形无回声囊,突向卵巢表面,中间可见一强回声点为卵丘。
卵泡的发育一般分为3阶段: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
青春期开始卵巢中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各期卵泡,呈蜂窝状无回声区。
利用超声可以方便地动态观察卵泡的形态变化,监测排卵。
一般月经周期28—30天,排卵在14天左右。
那么就从月经周期的第8天开始,卵巢内即可扫及多数大小约0.3—0.5cm的无回声区,为原始卵泡。
月经后第10天再作B超,监测到卵巢内有一较大的无回声区,称为优势卵泡。
第13天优势卵泡逐渐长大到直径约1.5—2cm,此时的卵泡即将排卵,应要求患者每天来监测一次,直至增大卵泡(无回声区)突然皱缩或消失,即说明排卵。
超声表现除了增大的无回声区皱缩外,尚可见卵泡囊壁变厚,子宫直肠窝内有液性暗区。
这些都是正常排卵的征象。
5.胚胎发育和胎儿各阶段的变化及相应的声像图表现有哪些?人体胚胎是由精子、卵子相结合成为一个受精卵,再通过细胞的分裂、分化、生长发育的一系列过程形成的。
从卵子受精到胎儿娩出可分3期:1.孕卵期:自卵子受精至孕卵着床称为孕卵期,约经历2周时间。
卵子受精后,不断分裂,约3—4天形成桑椹胚,大约在第5天进入宫腔。
接着,桑椹胚中间出现空腔,含少量液体而形成囊胚。
空腔称胚外体腔。
囊胚的外层为滋养层,是胎盘形成的前身。
囊胚在宫内游离约3—4天,开始着床。
这一过程超声无法显示。
2.胚胎期:受精卵着床后称胚胎期,为器官发育期,此期约经历5周。
此期胚胎各器官开始分化发育,易发生各种畸形。
着床处的子宫内膜略呈局限性增厚,高灵敏度CDFI可以显示着床部位的血流信号。
卵子受精后2周,滋养层内面细胞群迅速分裂、分化,形成2个囊腔,一个为羊膜囊;另一个为卵黄囊,其中充满液体。
两囊相贴处的细胞层为胚盘,此为胎体发生的始基。
两囊与胚盘悬于囊胚液中。
此后卵黄囊萎缩而羊膜囊扩大,充满干胚外体腔内。
胚胎则悬于羊水中,此时二维可显示孕囊回声。
3.胎儿期:孕9周至分娩,称为胎儿期,此期的二维超声显示宫腔内的胎头、胎体等胎儿结构。
6.多胎妊娠的类型及并发症有哪些?多胎妊娠是指多于一个胚胎,以双胎多见。
双胎妊娠发生率为单胎的0.5%—1%,而三胎以上只有0.01%。
双胎妊娠又分为:(1)单卵双胎:约占20%左右,它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
单卵双胎可有两种情况:一为单绒毛膜囊内含有两个羊膜囊,囊间隔为两层融合的羊膜构成,无绒毛膜。
每个羊膜囊内各有一个胎儿;另一情况为单绒毛膜囊,单羊膜囊双胎,囊内无分隔,二个胎儿在一个羊膜囊内。
单卵双胎有一个大胎盘,两条脐带。
两个胎儿的性别相同。
(2)双卵双胎;由两个卵子分别受精而成,也就是在一次排卵期,同时有两个成熟卵排出,分别受精而成。
两个胎儿各自有其遗传基因,所以胎儿性别、血型可以不同。
它有两个绒毛膜囊和羊膜囊,间隔为四层:即两层羊膜、两层绒毛膜、两个胎盘、两条脐带或一个胎盘、两条脐带。
多胎妊娠对于产妇本人或胎儿都可出现一些并发症,可分为:(1)妊娠期并发症:①流产:由于胎盘发育异常,胎盘血液循环障碍及宫腔容积相对狭窄引起。
②早产:由于子宫过度伸展引起子宫过早收缩致早产。
单卵双胎合并羊水过多更易发生早产。
一般来说,胎儿数目越多发生早产的机率越高。
③羊水过多症:可能是由于胎盘之间血液循环互相交通所致。
④妊娠高血压:发生高血压较早,发生率较高,主要由于子宫过大,子宫、胎盘循环受阻,营养不足造成胎盘缺血所致。
⑤前置胎盘:由于胎盘过大可延伸到宫颈内口。
(2)分娩期并发症:产程延长、胎位异常、胎盘早剥、双胎胎头交锁、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
7.如何用超声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正常胎儿在羊水中胎头略前屈,脊柱略向前弯曲,下颌抵胸骨,上下肢弯曲于胸腹前,脐带位于四肢之间。
胎产式是指胎体纵轴与产妇纵轴的关系。
它可分为纵、横、斜轴位。
横轴位与斜轴位为胎儿纵轴与产妇纵轴垂直或成锐角交叉。
斜轴位多为暂时性,最终转变为纵轴位或横轴位。
纵轴位为胎儿纵轴与产妇纵轴平行,声像图确定胎产式一般以胎儿脊柱为标志,胎儿脊柱与母体长轴平行为纵产式,胎儿脊柱与母体长轴垂直为横产式。
胎先露是指胎儿最先进入骨盆的部分。
先露部位有头、臀、肩、脚等。
纵轴位一般为头或臀先露,横轴一般为肩先露。
头先露又分为顶先露、前顶先露、额先露、面先露,以顶先露为例,超声扫查显示胎头位于骨盆内,胎头呈俯曲状,前囱部与宫颈内口相贴。
胎方位是指先露部位于产妇骨盆的关系。
头先露以胎儿枕部为标志,如胎儿枕骨朝向母体左前方,则胎方位为左枕前位,朝向左后方为左枕后位,以此类推。
臀先露以胎儿骶骨为标志,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标志。
由此类推有22种胎方位的可能。
但是常见的是枕先露。
8.胎盘成熟度的分级及声像图表现有哪些?胎盘的发育,一般到孕4—5个月基本结束,以后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