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七章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天气学原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重点及难点:1、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2、“P”坐标系中的基本方程组 3、风场和气压场的关系思考题:1。
观测者站在转动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的力有哪些?写出其表达式及说明物理意义。
2。
在“Z”坐标系及“P”坐标系中,固定点温度变化由什么决定? 3.质量通量散度定义及其表达式是什么?4.及含义是什么? 5.大尺度系统运动可作为什么处理? 6.位势及位势高度含义是什么? 7.实际工作中分析高空图为什么分析等压面图而不分析等高面图? 8.“Z”坐标系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可以用“P”坐标系中什么表示? 9.“Z”坐标系及“P”坐标系地转风表达式及其意义是什么? 10.大尺度系统运动中,低压中心周围风场为什么逆时针旋转?高压中心周围风场为什么顺时针旋转?11.大尺度系统运动中,高压边缘等压线为什么可以分析密集些?风为什么可以加大或无限加大? 12.热成风表达式及其意义是什么? 13.正压大气、斜压大气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 14.解释某气层间风随高度逆转有冷平流。
15.注意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在天气分析中应用。
16.会画图分析摩擦层中地转偏差的方向。
17.掌握自由大气中地转偏差分解。
第二章气团与锋重点及难点:1、锋的空间概念 2、锋及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3、物理解释锋生、锋消的原因思考题:1。
锋、锋区、锋面、锋线定义是什么? 2.等压面图中,锋区内等温线为什么会密集? 3.用密度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时,锋面坡度公式是什么?其意义如何?4.会画冷式、暖式锢囚锋剖面图。
5.用密度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时,锋面附近气压场、风场、变压场有何特征? 6.锋生条件是什么?锋生锋消公式及其物理意义请说明。
7.稳定大气与不稳定大气中,冷锋爬山是锋生还是锋消?第三章气旋与反气旋重点及难点:1、用涡度方程及位势倾向方程解释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2、用“ω”方程诊断天气系统的上升及下沉运动区3、用动力因子及热力因子解释高空槽及温带气旋变化思考题:1。
第七章 降水天气07年

㈢江淮梅雨锋结构
梅雨锋结构与一般的冷锋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梅雨锋上的水平温度梯度比一般冷锋 小很多,但湿度的水平梯度仍然较大。此外,梅 雨锋上的积云对流也较强。
四、华北与东北雨季降水 ㈠气候概况 由于达雨带气候性的北移,7月中旬至8月下 旬为华北和东北地区雨季时期。华北和东北地 区雨季降水特点与华南和江淮地区有显著不 同,具有自己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侯大雨带的南北位移与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有关
系 密切。一般大雨带位于500百帕副热带高压脊线北 侧8~10纬度,100百帕青藏高压的北侧,副热带 西 风急流的南侧。表7.3列出了这三个系统的多年月 平均位臵。由表可见4~8月这三个系统都是逐步 由 南向北推进,8~10月则由北往南退,它与大雨带 的进退时间一致。
㈡环流特征
梅雨期中层(500百帕)环流形势较为稳定。西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其脊线从日本南 部至我国华南,略呈东北-西南走向,在120°E处 的脊线位臵稳定在22°N左右。在印度东部或孟加 拉湾一带有一稳定低压槽存在。这样就使长江中 下游地区盛行西南风,与北方来的偏西气流之间 构成一范围宽广的气流汇合区,有利于锋生并带 来充沛的水汽。中纬度巴尔卡什湖及东亚东岸 (河套到朝鲜之间)建立了两个稳定的浅槽,而 高纬度则为稳定的阻塞高压活动区。
高压的稳定维持,把大量暖湿空
气输送到华南地区上空,与北方
频繁南下的冷空气相交绥,为华
南暴雨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
㈢锋前暖区暴雨
锋前暖区暴雨是华南前汛期暴雨的一个重要特 色。1977~1979年华南前汛期暴雨试验期间共观 测到12个暴雨过程,其中就有11个暴雨过程的部 分或大部分为锋前暖区暴雨。就降水量中心看, 暖区降水量一般比锋面降水大3~5倍,但是暖区 暴雨的面积却要比锋面降水小,约占过程降水面 积的1/3~1/4,即暖区暴雨的局地性较强。 锋前暖区暴雨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受潮湿不 稳定的西南季风气流所控制,只要在边界层内存在 使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就会在上述环流背 景下产生暴雨,这些触发机制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3章大型降水天气过程-1(本科版)

二、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
从以下几个方面诊断分析水汽的条件: 1、水汽含量及饱和程度 ①各层比湿q和露点(表7、2) ②各层饱和程度(在单站探空曲线及剖面图中分析,图) T-Td ≤2℃或 f≥90% ,称为饱和层 T-Td ≤4-5℃ 称为湿层 ③湿层厚度(在单站探空曲线及剖面图中分析) 湿层(饱和层)越厚、降水量越大
p
即中层的垂直速度,由中层以上整层水平散度之和所决 定。 辐合 p 0 p层有下沉运动 辐散 p 0 p层有上升运动 3)结论: 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升运动 低层辐散、高层辐合——下沉运动
2、低层散度的诊断
①850百帕(700百帕)辐合型的风向风速—上升运动 风速辐合型(a)、风向辐合型(b)
0
1 p0 qv dz,或 qv dp g 0
4、水汽通量散度公式
水汽由源地输送到某地区,必须有水汽在该地区水平辐合, 才能上升冷却凝结成雨。 单位体积水汽水平辐合的大小用水汽通量散度来表示,其公 式表达式为:
( gv ) ( qu) ( qv) y x
3、高层散度的诊断(200—300百帕)
①高层相对涡度平流 简化涡度方程 v v t
f
0
v
1 v ( v v) f t
0
1 v v
f
0
v 0 , v 0 辐散上升 槽前正涡度平流 槽后负涡度平流 v 0, v 0 辐合下沉
单位面积的整层大气柱中水汽的水平辐合量为 -D,表达式为: 1 ( qv )dz (qv )dp D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7章--刘强--整理模板

天⽓学原理和⽅法--第7章--刘强--整理模板第七章第⼀节降⽔的形成与诊断⼀、降⽔形成过程(⼀)⼀般降⽔的形成过程(有三个条件)1、⽔汽条件:⽔汽由源地⽔平输送到降⽔地区2、垂直运动条件:⽔汽在降⽔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中绝热膨胀冷却凝结成云3、云滴增长条件:云滴增长变为⾬滴⽽下降前两个条件决定于天⽓学条件,是降⽔的宏观过程,第三个条件主要决定于云物理条件,是降⽔的微观过程。
云滴增长的条件主要决定于云层厚度,⽽云层厚度,由决定于⽔汽和垂直运动的条件,所以在降⽔预报中,通常只要分析⽔汽条件和垂直运动条件即可。
⼀般任务云滴增长的过程有两种:⼀种是“冰晶效应”可促使云滴迅速增长⽽产⽣降⽔,在中⾼纬度,这种过程起着重要作⽤;另⼀种是云滴的碰撞合并作⽤,尤其是云层发展较厚时,这种过程更明显。
(⼆)暴⾬的形成条件凡是⽇降⽔量达到和超过50.0毫⽶的降⽔称为暴⾬。
有三个普遍的主要条件,分别是充分的⽔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另外还有⼀个地形条件,就是有利的地形条件。
1、充分的⽔汽供应暴⾬是在⼤⽓饱和⽐湿达到相当⼤的数值以上才形成的,700hpa上⽐湿≥8克/千克(对北京来说,⽐湿≥5克/千克),是出现⼤、暴⾬的必要条件;有了相当⾼的饱和⽐湿条件,还必须有充分的⽔汽供应,因为只靠某⼀地区⼤⽓柱中所含的⽔汽凝结下降量很⼩,因此必须研究⽔汽供应的环流形势。
2、强烈的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只有在不稳定能量释放时,才能形成,因此暴⾬预报必须分析不稳定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问题,研究形成暴⾬的中、⼩尺度系统。
⼆、⽔汽⽅程和降⽔率(⼀)⽔汽⽅程⽔汽⽅程是表⽰⽔汽输送和变化的基本⽅程。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单位⾯积的⽔汽量,称为⽔汽通量。
⽔汽⽅程表达式:此式说明,⼀个运动的单位质量湿空⽓块,其⽐湿的变化等于凝结率及湍流扩散率之和。
单位时间内,某⼀体积所含⽔汽的变化量主要有四个⽅⾯的因素决定:⽔平⽅向上⽔汽的净流⼊量,垂直⽅向上⽔汽的净流⼊量,凝结量,湍流扩散。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华北与东北雨 季降水环流特征及其产生暴雨的关键系统解 释
概述
1 含义 大型降水主要是指范围广大的降水,降
水区可达天气尺度大小,包括连续性和 阵性的大范围雨雪及夏季暴雨。
2 降水的分级
2 可降水量
(1)定义:将一地区上空整层大气的 水汽全部凝结并降至地面的降水量称 为该地区的可降水量。
(2) 表达式:
qdz 0 1
g 0 qdp
3 水汽通量
速(V1)相定垂义直:的单单位位时面间积通的过水与汽水量平. 风
(2)表达式:
qV
底边为单位长度,高为单位百帕的水汽通
p 0
p u (
v )dp
0 x y
p ( u v )dp 0 x y
讨论:
பைடு நூலகம்
p u ( 0 x
v )dp y
0, p
0
p ( u
0 x
v y
)dp
0,
p
0
(3)补偿原理(整层积分)
p0 ( u
0 x
24小时雨 <0.1 0.1~10 10~25 25~50 50~100 100~200 >200 量(mm)
等级
微量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 暴雨
3 降水的影响 利弊
4 我国各地降水气候概况 (1)各地雨量
年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减少 (2)雨季:即连阴雨期,夏季水汽充沛, 降水量多,故夏季的连阴雨期一般称为雨 季。我国绝大多数雨量集中在夏季,有明 显的雨季、干季之分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复习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复习气团: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水平尺度可达几千千米,垂直范围可达几千米到十几千米。
锋面:锋为密度不同的两个气团之间的过渡区。
在近地面层中过渡带宽约数十公里,在高层可达200-400公里。
宽度与其水平长度相比(长达数百-数千公里)是很小的。
在天气图上由于比例尺小,可把它近似地看成一个面,即锋面。
锋生:指密度不连续性形成的一种过程或指已经有的一条锋面,其温度或位温水平梯度加大的过程。
锋消:指与锋生过程相反的过程。
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
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气流作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
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
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气流作顺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
锋面气旋:气旋中有锋面的气旋叫锋面气旋,其温压场是不对称的,移动性较大,而且是带来云和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水平尺度横跨数千公里,垂直尺度延伸数十公里以上,时间尺度在1-2日以上的平均运动。
是各种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背景条件。
经圈环流:是指风的经向分量和空气的垂直运动在子午面上组成的环流圈。
三风四带:如果不计经向风速分量,平均而言,近地面层的纬向风带可分为三个:极地东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低纬度信风带。
与这三个风带相应的地面气压带是四个: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
通常称为“三风四带”。
季风:一般来说,季风指近地面层冬夏盛行风向接近相反且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现象。
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的平均海平面气压场形势表现为沿纬圈方向的不均匀性,而呈现一个个闭合的高、低压系统,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当活动中心长年存在,但是有强弱变化的称为半永久性活动中心,有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格陵兰高压,而有季节变化的则称为季节性活动中心,有亚洲高压(亦称蒙古或西伯利亚高压)、亚洲热低压、北美冷高压和北美热低压等。
805天气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天气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5科目名称:天气学第一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一、目标:天气学原理与方法(天气学)主要内容是以天气动力学原理揭示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和用此原理论述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生、消演变规律的天气学原理及中国天气,为进一步学习动力气象学、低纬度天气动力学、中尺度天气学、大气环流及中长期预报,也为将来天气预报业务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便提高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1.了解大气运动各作用力含义、表达式及理解它的物理意义2.了解个别变化、局地变化、平流变化含义3. 会推导连续方程,了解质量散度、速度散度含义、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4.了解尺度分析含义、掌握在自由大气中大尺度系统运动,可以作为准地转、准静力处理5.理解热力学能量方程中引起固定点温度变化的因子6.了解实际工作中高空分析等压面图而不分析等高面图(P坐标系的优越性)7.了解位势、位势高度、位势米、几何米概念8.理解等高面上水平气压梯度力可以用等压面上位势梯度或等压面坡度表示9.理解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地转偏差含义、表达式及掌握它的讨论10.了解正压大气、斜压大气概念;掌握热成风发生在斜压大气中11.了解地转风、梯度风及热成风实用意义12.掌握低压中心附近及其边缘,还有高压边缘等压线可以分析密大风经常出现,而高压中心附近不能有上述现象13.理解变压风及切向、法向地转偏差含义,要求会画图解释第二章气团与锋1.了解锋、锋面、锋线、锋区含义及锋倾斜原因2.了解冷性锢囚锋、暖性锢囚锋含义,要求会画出剖面图中锋位置及等温线分布3.了解以密度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时,锋面坡度公式物理意义4.理解锋附近温度分布特征及锋面附近气压、变压分布特征5.掌握锋面分析中,高空测风资料应用图2.27(a)(b)(c)6.了解锋生带(线)、锋生函数、锋生条件概念7.掌握锋生、锋消公式讨论第三章 气旋与反气旋1. 了解大气作水平运动、绝对涡度概念及理解 2h H ∇含义2. 理解大尺度系统运动中,固定点相对涡度变化可以用此点位势高度变化表示3. 掌握涡度方程、位势倾向方程及ω方程等式右端各项名称及画出有关图,用相关因子进行讨论4. 掌握在温带气旋发展中,动力因子(涡度因子)及热力因子对500hpa 高空槽及温带气旋变化,要求会画图解释5. 了解气旋族含义6. 了解北方、南方气旋活动范围及包括哪些气旋7. 掌握“倒槽锋生型”、“静止锋波动型”,要求画图解释江淮气旋生成过程第四章 大气环流1. 了解控制大气环流基本因子、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2. 了解三圈径向环流、极锋锋区与副热带锋区及其对应急流概念3. 了解信风与季风概念4. 了解沃克环流含义5. 了解我国各季环流概况及主要天气天气过程特点第五章 天气形势及天气要素预报1. 理解运动学公式中t δδ及t∂∂含义,掌握用运动学公式推导锋面移速公式并会讨论冷锋、暖锋移速情况与变压分布特征2. 掌握用运动学公式讨论非闭合系统及闭合系统移动及强度3. 高空形势预报方程中,由于各层等温线平行,因此各层热成风方向相同,这样任意层风速 P p T V V AV =+注意理解A 的系数确定4. 掌握相对涡度平流在自然坐标系中展开分成三项,其中曲率项及散合项在实际天气图中会应用5. 掌握用高空形势预报方程有关项,结合等高线等温线分布解释500hpa 槽、脊变化6. 熟悉地面形势预报方程由哪几项组成,要求会讨论应用7. 掌握地形对低值系统(槽、低压)移动及强度影响8. 了解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第六章 寒潮天气过程1.了解极涡及上下游游效应含义2.了解长波波速公式的推导,会对该公式进行讨论3.会运用形势预报原理解释“小槽发展型”、“横槽转竖型”的寒潮短、中期过程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1.理解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概念、表达式及物理意义2.了解中国及其各地暴雨有何天气系统影响3.熟悉我国东部雨带活动概况4.理解行星尺度、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作用第八章对流天气过程1.了解飑中系统含义及飑线与冷锋区别2.理解对流性不稳定与条件性不稳定概念3.理解强雷暴发生发展有利条件第九章低纬度与高原环流系统1.熟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动与我国天气关系2.掌握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别3.掌握台风结构4.掌握台风发生发展第十章东亚季风环流1.了解季风的概念,了解东亚冬、夏季风环流系统的组成2.了解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一般来说,对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表述;对应用方面,可用“会”、“应用”、“掌握”等词。
天气学原理大型降水天气过程共99页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Leabharlann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99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天气学原理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1 t2 p0 dqs dpdt
g t1 0 dt
2 凝结函数
qs
0.622 E p
ln qs ln 0.622 ln E ln p
1 dqs 1 dE 1 dp
qs dt
E dt p dt
1 dqs 1 dE
qs dt
E dt
p
1 E
dE dt
L RwT 2
t
在不考虑液态水和固态水向体积内输送的情 况下,水分质量守恒可知水汽变化量决定于 四个因子:水平、垂直方向净流入,蒸发凝 结和湍流扩散
(1)水平方向上水汽的净流入量
y方向:
qvxz
qvxz
y
(
qv)xyz
(qv)xyz
y
同理,x方向: (qu)xyz
x
因此:水平方向水汽净流入量为
x
dt
这表示空气质块的比湿保持不变
讨论: a. 蒸发 c<0 dq 0 增加
dt
b. 凝结 c>0
dq 0 dt
减少
2 降水率 设I是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单位面积上
的总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或降水率。
I dqdz
0
dt
dq dt
0, q
qs
I dqs dz
0
dt
I 1 p0 dqs dp
因此要研究环流形势 连续暴雨的必要前提:副高脊,长波槽,切
变线、静止锋、大型冷涡等长期稳定 天气尺度系统:短波槽、低涡、气旋等
二、水汽方程和降水率
1 水汽方程: 表示水汽输送和变化的基 本方程
比湿 q 体积 δxδyδz 所含水汽质量 ρqδxδyδz 单位时间内该体积所含水汽的变化量为
(qxyz)
24小时雨 <0.1 0.1~10 10~25 25~50 50~100 100~200 >200 量(mm)
等级
微量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 暴雨
3 降水的影响 利弊
4 我国各地降水气候概况 (1)各地雨量
年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减少 (2)雨季:即连阴雨期,夏季水汽充沛, 降水量多,故夏季的连阴雨期一般称为雨 季。我国绝大多数雨量集中在夏季,有明 显的雨季、干季之分
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本章主要分析降水特别是暴雨形成的物理过 程及其诊断方法,影响我国大范围降水的环 流形势及天气过程,形成暴雨的各种天气尺 度系统等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1.降水的形成与诊断 2.大范围降水的环流特征 3.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 4.暴雨中尺度系统 5.不同高度急流对暴雨生成的作用
本章重点:
•暴雨极值与地形有关,多发于暖季
§7.1降水的形成与诊断
一、降水形成过程
1 一般降水的形成过程
水汽条件 垂直运动条件
宏观过程
云滴增长条件 微观过程
冰晶效应 碰撞合并
云滴增长取决于云层厚度,云层厚度
取决于水汽条件和垂直运动条件,因 此降水分析就是对水汽条件和垂直运 动条件进行分析
2 暴雨形成条件 充分的水汽供应 强烈的上升运动 较长的持续时间
全球年降水量分布
云贵高原 5月下旬~10月下旬 青藏高原北部 6月中旬~10月下旬 华南沿海雨季 4月中~10月中旬 长江流域 6月上旬~9月初 华北、东北雨季 7月中旬~8月底 特点:
雨季一般出现在夏半年,降水分布不均匀,
东南部雨季出现早,结束晚,雨季中有相对 干期
5 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与我国雨带活动 雨带:一次降水过程中,降水量相对集中的 地带 ; 侯(旬)内平均降水量相对集中的 地区
华南进入后汛期 8月下旬—10月上旬 雨带从北往南移 9月中—10月上旬 淮河秋雨期,雨量小20ºN 两次北跳三次停滞
(2)中国暴雨的分布特征
•不仅发生在沿海,而且出现在内陆;
•华南沿海和东南沿海的降水量极值多数由台 风引起;
•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暴雨主要由6-7月梅 雨锋上西南涡所引起;
•黄河中下游和海河流域的暴雨主要是四川移 出的西南涡和青海移出的西北涡造成
(qu)
y
(qv)xyz
其中, (qu) (qv)
x
y
为水汽通量散度.
(2)垂直方向上水汽的净流入量为
(3) 凝结量
(qw)xyz
z
单位时间内,单位质量空气凝结率为C, 则在单位时间内,体积δxδyδz中的凝结量 为ρcδxδyδz.
此值凝结时为正,蒸发时为负.
(4) 湍流扩散
湍流扩散率:单位时间,单位质量空气 块由湍流扩散引起的水汽输送量d,则单 位时间内体积δxδyδz内湍流扩散所引起 的水汽输送量为ρdδxδyδz
(1)雨带活动: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侧8-10纬度) 100hPa青藏高压(北侧) 副热带西风急流(南侧) 东亚季风季节变化
5月中旬-8月下旬,雨带从南往北移 5月中旬-6月上旬 华南前汛期 15ºN 6月中旬-7月上旬 江淮梅雨 20-25ºN 7月中旬—8月下旬 华北东北雨季 30ºN
(qxyz) (qu)xyz (qv)xyz
t
x
y
z
(qw)xyz
cxyz
Kq
2q z 2
xyz
水汽方程
பைடு நூலகம்
t
( q)
x
( qu)
y
( qv)
z
( qw)
c
K q
2q z 2
以连续方程代入
d
divV
0
dt
则得水汽方程的另一形式 :
dq dt
c
Kq
2q z 2
如果没有凝结或蒸发,且湍流扩散也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则 dq 0
(1)降水和暴雨形成机制 (2)我国大型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 (3)低空急流对暴雨形成的作用 本章难点:
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华北与东北雨 季降水环流特征及其产生暴雨的关键系统解 释
概述
1 含义 大型降水主要是指范围广大的降水,降
水区可达天气尺度大小,包括连续性和 阵性的大范围雨雪及夏季暴雨。
2 降水的分级
对凝结函数的讨论
(1)F>0 (2)F 是由温度,饱和比湿和气压等常规 资料组成,可以观测得到
不足:
(1)忽略了乱流的影响,使计算量偏大 (2)云不会全部凝结,使计算量偏大 (3)垂直速度的计算有误差
三、水汽条件的诊断分析
dT dt
1 dqs L dT
qs dt RwT 2 dt p
L dqs dt
cp
dT dt
RT
p
dqs dt
qsT p
(
c
LR p RwT
c
2
p RwT qs L2
)
F qsT ( LR cp RwT ) p c p RwT 2 qs L2
dqs F
dt
F为凝结函数 F>0 当有上升运动时有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