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与抗组胺药
合集下载
第24章 组胺和抗组胺药.ppt

思考题
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1、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谢谢! 谢谢!
14
1
教学目的
掌握组胺H 1. 掌握组胺H1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 应用。 应用。 熟悉H 受体的分布及效应。 2. 熟悉H1受体的分布及效应。
一、组胺及组胺受体激动药
组胺
1、来源:体内的组胺是组氨酸脱羧基而成。 来源:体内的组胺是组氨酸脱羧基而成。 药用是人工合成的。 药用是人工合成的。 2、组胺受体及效应:组胺受体有H1、H2、H3 组胺受体及效应:组胺受体有H 效应:兴奋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平滑肌, H1效应:兴奋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平滑肌, 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受体效应: 1.抗H1受体效应: 1)对抗组胺收缩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对抗组胺收缩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2)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2.中枢抑制作用 多数可通过血脑屏障,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 用,表现为镇静、嗜睡。 苯海拉明和异丙嗪抑制作用最强; 氯苯那敏作用最弱 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无中 枢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2.晕动症和呕吐: 2.晕动症和呕吐: 晕动症和呕吐 晕动病、娠呕吐以及放射病呕吐。 晕动病、娠呕吐以及放射病呕吐。 常用药物是茶苯海拉明和异丙嗪。 常用药物是茶苯海拉明和异丙嗪。 防治晕动症常选用茶苯海明(乘晕宁),它是由氨 防治晕动症常选用茶苯海明(乘晕宁),它是由氨 ), 茶碱与苯海拉明组成的复盐,在开车前15~30分 茶碱与苯海拉明组成的复盐,在开车前15~30分 15 钟服用。 钟服用。
组胺与抗组胺药课件-药理学基础课件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②快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Iks)在控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相上起到 重要作用,并易受到药物影响。两药均可阻断Iks,造成复极延长,在 心 电 图 上 表 现 为 Q - T 间 期 延 长 和 其 他 波 形 异 常 , 进 一 步 可 发 展 为 Td P 。
③未按医生指导下用药致给药剂量过大、患者原有心脏疾病或正在服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肝功能障碍等。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3.其他 某些具有镇静明显作用的H 1 受体阻断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 对中枢抑制作用较强,可用于失眠症。可与其他药物如平喘药氨茶碱配 伍使用以对抗氨茶碱中枢兴奋、失眠的副作用,同时也对气道炎症有一 定的治疗效果。异丙嗪常与哌替啶、氯丙嗪组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 也用于镇咳祛痰药复方制剂中,发挥中枢镇静、抗组胺的作用。
治疗效果:患者报告用药后能够更容易入睡,夜里醒来的次数也显著减 少,但白天有轻微的嗜睡感。
5. 过敏性休克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案例简介:一名30岁男性因花粉过敏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出现呼吸困难 和血压降低。
紧急处理:在急救过程中,医生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并口服苯海拉 明(50毫克),同时进行氧气供给和静脉补液。
案例导入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患者,男,司机,因花粉过敏前来就诊,因急于开车执行任务,医生拟 予氯雷他定片口服。处方如下:氯雷他定片10mg×3片,用法:口服, 10mg/日。
请思考: 1.氯雷他定的用药依据是什么? 2.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1.抗组胺作用 H 1 受体阻断药能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H 1 受体, 对抗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效应。对组胺引起的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限性水肿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仅能部分对抗由组胺 引起的降压作用和对心脏的作用。
30 组胺和抗组胺药

受体 类型
所在组织
支气管、胃肠 子宫等平滑肌
效 应 收缩
阻断药 苯海拉明 异丙嗪 氯苯那敏等
H1
皮肤血管
心房、房室结
扩张
收缩力↑, 传导↓
胃壁腺
H2 血管 心室、窦房结 中枢与外周 H3
分泌↑
扩张
收缩力↑, 心率↑
负反馈性调节 (-)组胺合成 与释放
西米替丁 雷尼替丁等
硫丙米胺
神经末梢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抗H1R作用 可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道 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对组胺直接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 扩张和通透性增加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血管扩张 和血压降低等全身作用仅有部分对抗作用 2.中枢抑制作用 此类药物多数可通过血脑屏障,可有 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尤以第一代药物苯海拉明 和异丙嗪为甚,表现有镇静、嗜睡。 3.其他作用 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具有阿托品样抗胆碱 作用,止吐和防晕作用较强。
临床应用
1.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H1R阻断药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疗效较 好,可作为首选药物,现多用第二代HlR阻断 药。 对昆虫咬伤所致的皮肤瘙痒和水肿亦有良效。 对血清病、药疹和接触性皮炎也有一定疗效 对支气管哮喘效果疗效差,对过敏性休克无 效。
2.防晕止吐 用于晕动病、放射病等引起 的呕吐,常用苯海拉明和异丙嗪。 3.其他 某些具有明显镇静作用的H1R阻 断药如异丙嗪可与其他药物如平喘药氨 茶碱配伍使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组胺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剂量依赖性而且种 属差异性较大。 (1)对心肌收缩性的影响: H2R---正性肌力作用 H1R---负性肌力作用 H3R---与负反馈调节心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 上腺素释放有关
药理学课件 第三十章 组胺和抗组胺药

2.对腺体的作用
组胺激动H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细胞 内cAMP水平增加,使壁细胞顶端的囊泡膜上 H+–K+–ATP酶激活,泵出H+,具有强大的刺激 胃酸分泌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
激动平滑肌细胞H1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 呼吸困难, 对胃肠道平滑肌也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可引起腹泻;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有种属差异,豚鼠子宫收缩, 大鼠子宫松弛,人子宫不敏感。
【临床应用】
1. 变态反应性疾病 防止荨麻疹、变应性鼻炎、可减轻症状。 2. 晕动病、呕吐 用于晕动病、放射病、妊娠、药物所致的恶心、 呕吐。 3. 镇静催眠 苯海拉明、异丙嗪可用治疗失眠。
【不良反应】
1.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多见镇静,嗜睡,乏力等中枢抑制现象,以 苯海拉明和异丙嗪最为明显 2、消化道反应 口干、厌食、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3、其他反应 视物模糊、尿潴留,偶见粒细胞减少及溶血性 贫血。
【药理作用】
1.H1受体阻断作用
可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平滑肌的收 缩作用; 对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水肿) 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 下降,H1受体阻断药只有部分的对抗作用;
2.中枢抑制作用
表现为镇静、嗜睡,此类药物多数可通过血脑 屏障,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中枢抑制作 用苯海拉明和异丙嗪作用最强。 3.其他作用 多数有抗胆碱作用,外周抗胆碱可引起较弱的阿 托品样作用;中枢抗胆碱可防晕和止吐。
【组胺的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鉴别胃癌和恶性贫血患者是否发生真性 胃酸缺乏症。
二、抗组胺药
是一类作用于靶细胞的组胺受体,竞争性拮抗组胺 作用的药物。 分类:H1受体阻断药 H2受体阻断药 H3受体阻断药
第24章 组胺及抗组胺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答案
简答题
1. 简述抗组胺药的分类、依据,及H1受体 阻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 简述酮色林治疗高血压的机制。 3. 简述常用前列腺素药及其临床应用。 4. 自体活性物质都有哪些?与激素、递质 有何不同?
选择题答案:
1C 6C 11B 16ABCD 21ABCD
2A
3D
4E
7A
8D
9A
12A
13C
Histamine H2 receptor blockers
常用的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 雷尼替丁(ranitidine,呋喃硝胺) 法莫替丁(famotidine) 尼扎替丁(nizatidine) 罗沙替丁(roxatidine)
【药理作用】 与组胺可逆性竞争H2受体,抑制胃
2. 属于H1受体阻断药的 是
A. 苯 海 拉 明 , 异 丙 嗪 B. 西替利嗪 ,法莫替丁 C. 氯苯那敏,雷尼替丁
D. 赛 庚 啶 , 西 米 替 丁 E. 氯苯丁嗪,罗沙替丁
c
A
3.组胺H1受体阻断药可 首选用于
A. 过敏性结肠炎 B. 过敏性休克 C. 支气管哮喘 D. 过敏性鼻炎
E. 接触性皮炎
14D
17ABCE ABCD
5B 10A 15E 20ABC 25ABC
简答题答案
分类依据:抗组胺药依据对组胺受体的选择性阻断作用分为 H1、H2、H3和H4受体阻断药。
H1受体阻断药主要药理作用: (1)抗H1受体作用 ①能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 道平滑肌的收缩。②能显著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 通透性增加(局部水肿)。③能部分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 张和血压降低作用。 (2)中枢抑制作用 ①镇静、嗜睡;②防晕止吐: (3)其他:较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局麻作用和对心脏的奎 尼丁样作用
简答题
1. 简述抗组胺药的分类、依据,及H1受体 阻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 简述酮色林治疗高血压的机制。 3. 简述常用前列腺素药及其临床应用。 4. 自体活性物质都有哪些?与激素、递质 有何不同?
选择题答案:
1C 6C 11B 16ABCD 21ABCD
2A
3D
4E
7A
8D
9A
12A
13C
Histamine H2 receptor blockers
常用的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 雷尼替丁(ranitidine,呋喃硝胺) 法莫替丁(famotidine) 尼扎替丁(nizatidine) 罗沙替丁(roxatidine)
【药理作用】 与组胺可逆性竞争H2受体,抑制胃
2. 属于H1受体阻断药的 是
A. 苯 海 拉 明 , 异 丙 嗪 B. 西替利嗪 ,法莫替丁 C. 氯苯那敏,雷尼替丁
D. 赛 庚 啶 , 西 米 替 丁 E. 氯苯丁嗪,罗沙替丁
c
A
3.组胺H1受体阻断药可 首选用于
A. 过敏性结肠炎 B. 过敏性休克 C. 支气管哮喘 D. 过敏性鼻炎
E. 接触性皮炎
14D
17ABCE ABCD
5B 10A 15E 20ABC 25ABC
简答题答案
分类依据:抗组胺药依据对组胺受体的选择性阻断作用分为 H1、H2、H3和H4受体阻断药。
H1受体阻断药主要药理作用: (1)抗H1受体作用 ①能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 道平滑肌的收缩。②能显著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 通透性增加(局部水肿)。③能部分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 张和血压降低作用。 (2)中枢抑制作用 ①镇静、嗜睡;②防晕止吐: (3)其他:较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局麻作用和对心脏的奎 尼丁样作用
组胺及抗组胺药

第三十章 第三节 组胺与抗组胺药 P304
教学目的:
一.了解组胺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熟悉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及种类 三.掌握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用途、不良
反应及防治
组胺
第三十章 第三节 组 胺与抗组胺药 P304
一.组胺由组氨酸经脱羧产生;
二.分布广泛 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 碱性粒细胞内。
三.自体活性物质 组胺具有多种生理 活性的重要的自体活性物质。
【临床应用】
一.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肠道出血。能减轻疼痛,促进愈合。多采用静 脉滴注给药。
二. 胃酸分泌过多症(卓-艾综合征,ZES)和食管炎。
三.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H2-R阻断 药——西咪 替丁 (cimetidin e)
【不良反应】
一.胃肠道反应:便秘、腹泻、腹胀。 二.CNS反应:眩晕、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长期用可致男性乳腺增生,女性溢乳症。
四.组胺释放 当肥大细胞受物理或化学 等刺激可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 胺。
添加标题
游离的组胺可产生多种生理效 应:
添加标题
舒张血管,
添加标题
兴奋心脏,
添加标题
收缩平滑肌(支气管及胃肠道 平滑肌),
添加标题
促进胃酸分泌等。
添加标题
组胺本身无临床意义,但其拮 抗剂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组 胺
第三十章 第三节 组 胺与抗组胺药 P304
毛细血管舒张作用比组胺持久,但不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能增加内耳、肝、脾、颈 动脉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临床主要用于内耳眩晕症,可纠正内耳血管痉挛,减轻膜迷路积水。 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心悸、皮肤瘙痒等。支气管哮喘、溃疡病患者慎用。
教学目的:
一.了解组胺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熟悉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及种类 三.掌握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用途、不良
反应及防治
组胺
第三十章 第三节 组 胺与抗组胺药 P304
一.组胺由组氨酸经脱羧产生;
二.分布广泛 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 碱性粒细胞内。
三.自体活性物质 组胺具有多种生理 活性的重要的自体活性物质。
【临床应用】
一.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肠道出血。能减轻疼痛,促进愈合。多采用静 脉滴注给药。
二. 胃酸分泌过多症(卓-艾综合征,ZES)和食管炎。
三.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H2-R阻断 药——西咪 替丁 (cimetidin e)
【不良反应】
一.胃肠道反应:便秘、腹泻、腹胀。 二.CNS反应:眩晕、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长期用可致男性乳腺增生,女性溢乳症。
四.组胺释放 当肥大细胞受物理或化学 等刺激可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 胺。
添加标题
游离的组胺可产生多种生理效 应:
添加标题
舒张血管,
添加标题
兴奋心脏,
添加标题
收缩平滑肌(支气管及胃肠道 平滑肌),
添加标题
促进胃酸分泌等。
添加标题
组胺本身无临床意义,但其拮 抗剂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组 胺
第三十章 第三节 组 胺与抗组胺药 P304
毛细血管舒张作用比组胺持久,但不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能增加内耳、肝、脾、颈 动脉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临床主要用于内耳眩晕症,可纠正内耳血管痉挛,减轻膜迷路积水。 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心悸、皮肤瘙痒等。支气管哮喘、溃疡病患者慎用。
组胺和抗组胺药

15:48
第一代: •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e,非那根)
•曲吡那敏(pyribenzamine,扑敏宁)
• 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扑尔敏)
15:48
第一代特点
中枢作用强,有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 表现: “(困)倦、耐(药)、(作用时间)短、 (口鼻眼)干”的缺点。
15:48
【不良反应】 • 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 2.消化道反应
• 3.其他反应:
偶粒C↓,溶血贫血
15:48
(二) H2受体阻断药
• 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 • 雷尼替丁(ranitidine)
• 法莫替丁(famotidine)
• 尼扎替丁(nizatidine)
• 新型:乙溴替丁(evrotidine)
【药理作用】
• 1.抗外周组胺H1受体效应
• 2.中枢抑制作用 • 3.其他作用 抗晕 ,止吐 咪唑斯丁—鼻塞
15:48
【临床应用】
1.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良效: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昆虫叮咬 所致皮肤搔痒 有效:血清病、药疹、接触性皮炎 差:支气管哮喘 无效:过敏性休克 2.防晕止吐:晕动病及呕吐 3.失眠
15:48
【药理作用】
H2-R阻断药
1.抑制胃酸分泌
停药易反跳
2.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15:48
【临床应用】
• 1.胃,十二指肠溃疡 • 2.其他胃酸分泌过多的疾病 如胃肠吻合术溃疡,反流性食道炎 急性胃炎引起的出血也可用 特点:作用强、疗程短、治愈率高 不良反应少
15:48
【不良反应】
• • • • 1.一般表现:便秘、腹泻、腹胀及头痛、 皮疹、脱发等 2. CNS:焦虑、定向力障碍、幻觉 3.长期用西咪替丁抗雄激素样作用 4.西咪替丁肝药酶抑制剂
组胺及抗组胺药

四、抗组胺药( H1受体阻断药)
作用机制: 与H1受体有高度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一)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完全、肝药酶诱导、肾脏排泄
(二)药物分类 第一代:
苯海拉
第二代:
西替利嗪(仙特敏)、阿司咪唑(息斯敏)
两代药物不同点:
第一代: 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作用强,困倦乏力 第二代: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作用弱
三、组胺效应 (一)兴奋H1受体 1、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过敏 组胺释放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呼吸不畅 过敏性哮喘
2、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过敏 组胺释放 缩 胃、腹痛
胃肠道平滑肌收
3、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 三联反应: 红斑:毛细血管逐渐扩张 丘疹: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外渗 红晕:周围小动脉、小静脉扩张
(五)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嗜睡、乏力等 2、消化道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第二十三章 拟组胺药与抗组胺药
一、组胺
组氨酸脱羧酶
1、来源:组氨酸
组胺
2、存在位置、形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无活性 3、释放:变态反应、理化性刺激
粒 组胺释放 肥大细胞脱颗
二、组胺受体 受体 存在位置 H1受体: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平滑肌;皮肤 血管、心房肌、房室结 H2受体:胃壁细胞、血管、心室肌、窦房结 H3受体: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
临床应用 麻风病的辅助诊断: 方法:1:1000的磷酸组胺注射液皮内注射 现象 正常人: 三联反应完整 麻风病人:三联反应不完整
(二)兴奋H2受体
胃液分泌增加 应用:判断真假性胃酸缺乏症 方法:晨起空腹注射磷酸组胺注射液0.25-0.5mg 现象 结论 疾病
有胃酸分泌 无胃酸分泌 假性胃酸缺乏 真性胃酸缺乏 慢性胃炎等 恶性贫血、胃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茚胺则有弱的中枢兴奋作用。 ② 抗晕、镇吐。
3. 其它 抗Ach和局麻样作用。减少 唾液和支气管腺分必。
【临床应用】
1. 变态反应性疾病 组胺释放引起的荨麻疹、花粉症和过敏
性鼻炎等皮肤粘膜变态反应。 昆虫咬伤引起的皮肤瘙痒、水肿有良效 。
但对支气管哮喘效差。对过敏性休克无效。
2.防晕止吐: 用于晕动病、放射 病等引起的呕吐,最有效的药物是 茶苯海明、苯海拉明和异丙嗪。
2.平滑肌: 组胺激动平滑肌细胞膜上的H1 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道平滑 肌兴奋。
3.心血管系统
(1)扩张血管:激动H1-R,扩张毛细 血管,使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水肿。 大剂【量应扩用张】 小作为A、诊小断V用血药管,血压下降, 甚至1.休胃克酸。分泌机能诊断 :以用于鉴别真性 (率加2胃 其)快酸 副兴。缺 反奋乏应心症少脏。。目:前降多压用后五反肽促射胃作液用素使,心因
++
6~8
注:+++作用强,++作用中等,+作用弱,—无作用
二、H2受体阻滞药
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尼扎替丁、罗沙替丁等。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约为75%,t1/2 为2 h,作用维持4 h。主要经肾排泄。西咪替 丁可透过胎盘屏障和脑屏障。
西咪替丁(cimetidine)
[药理作用] 1.抑制胃酸分泌:选择性阻断胃壁细 胞H2 受体,拮抗胃酸分泌。也能抑制 五肽胃泌素、M-R激动剂所引起的胃酸 分泌及基础胃酸、食物和其他因素所致 夜间胃酸分泌。
2.心血管系统 大剂量可拮抗组胺所致 的心脏抑制和血管扩张。但抑制胃酸分 泌的剂量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
3. 增强免疫:西米替丁阻断T细胞上 的H2受体,减少组胺透生的抑制因子 (HSF) 生成,使淋巴细胞增殖,促进 淋巴因子和抗体生成。
第二代H1 受体阻滞药:有西替利嗪(仙特 敏)、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无中枢抑 制作用或较弱,作用较持久,被广泛应用。
【体内过程】
多数H1受体阻断药口服吸收良好,2~3 小时达血浓高峰,作用持续4~6小时。药 物在肝内代谢后,经尿排出。特非那丁口 服后1~2小时达血浓高峰,其代谢产物尚 有活性,作用持续12~24小时以上。
3. 烦躁性失眠
【不良反应】
1. CNS反应:镇静、嗜睡、乏力等。 用药期避免驾车、船及高空作业。阿 司咪唑无此反应。
2. 消化道反应及头痛、口干。
阿司咪唑的不良反应 1.心律失常。大剂量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2.过敏性反应。可出现药疹/过敏性休克,使用前应询问过敏 史; 3.体重增加。避免长期使用; 4.转氨酶升高。肝功能不良的少数患者可出现AST、ALT升高, 一旦出现需要停药。
组胺与抗组胺药
第二十章 组胺与抗组胺药
第一节┃组胺
组胺是由组氨酸经特异性组氨酸脱羧酶 脱羧产生,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 细胞。肥大细胞受物理或化学等刺激能使肥 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游离的组胺具有多种生理效应如舒张血 管,兴奋心脏,兴奋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 促进胃酸分泌等。其本身无临床意义,但其 拮抗剂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为麻风病的辅助诊断。观察“三重反 应”(红斑、水肿性丘疹 、红晕 )。
第二节┃抗组胺药
一、H1 受体阻滞药
具有乙基胺的共同结构,对H1受体 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故 能竞争性阻断。
[药物分类]
第一代H1 受体阻滞药:苯海拉明、异丙嗪 (非那根)、 氯苯那敏(扑尔敏)、 曲吡 那敏(扑敏宁)等。由于中枢抑制作用强, 应用受到限制,如异丙嗪和苯海拉明。
【临床应用】
1.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肠道出血。能减 轻疼痛,促进愈合。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2. 胃酸分泌过多症(卓-艾综合症,ZES) 和食管炎。
3.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 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便秘、腹泻、腹胀。 2. CNS反应:眩晕、头痛。 3. 长期用可致男性乳腺增生,女性溢乳症。 4. 西米替丁为肝药酶抑制剂。可影响华法 林、苯妥英钠、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药物的代谢。
【药理作用】
1. 抗外周H1受体效应 拮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
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部分拮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血 压下降。因H2受体也参与心血管功能。 与H2受体阻滞药合用可增效。
2.抑制中枢作用 ① 镇静和睡可眠能。与苯阻海滞拉中明枢和H1异受丙体嗪,最
强,氯苯那敏拮最抗弱了,内阿源司性咪组唑胺(介第二导代)的无 抑制中枢作用觉(醒不易反通应过血有脑屏关障)。。
组胺受体的分类及其生理效应: H1:舒张血管,兴奋支气管及胃肠道
平滑肌 H2:促进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心
脏↑ H3:负反馈调节组胺合成与释放
【药理作用】
1.腺体: 激动胃壁细胞膜上H2受体,使胃 酸分泌增加,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通过激活AC,使CAMP增加,激活胃壁 细胞膜上H+-K+-ATP酶(质子泵),泵出H+, 使胃酸分泌。
常用 H1受体阻断药作用的比较
药 物 镇静作用 止吐作用 抗胆碱作用 作用持续时间(h)
苯海拉明 +++
++
+++
4~6
茶苯海明 +++
+++
+++
4~6
异丙嗪 +++
++
+++
4~6
曲吡那敏 ++
—
—
4~6
氯苯那敏 +
+
++
4~6
阿司咪唑 —
—
—
>24
特非那定 —
—
—
12~24
苯茚胺 略兴奋 —
3. 其它 抗Ach和局麻样作用。减少 唾液和支气管腺分必。
【临床应用】
1. 变态反应性疾病 组胺释放引起的荨麻疹、花粉症和过敏
性鼻炎等皮肤粘膜变态反应。 昆虫咬伤引起的皮肤瘙痒、水肿有良效 。
但对支气管哮喘效差。对过敏性休克无效。
2.防晕止吐: 用于晕动病、放射 病等引起的呕吐,最有效的药物是 茶苯海明、苯海拉明和异丙嗪。
2.平滑肌: 组胺激动平滑肌细胞膜上的H1 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道平滑 肌兴奋。
3.心血管系统
(1)扩张血管:激动H1-R,扩张毛细 血管,使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水肿。 大剂【量应扩用张】 小作为A、诊小断V用血药管,血压下降, 甚至1.休胃克酸。分泌机能诊断 :以用于鉴别真性 (率加2胃 其)快酸 副兴。缺 反奋乏应心症少脏。。目:前降多压用后五反肽促射胃作液用素使,心因
++
6~8
注:+++作用强,++作用中等,+作用弱,—无作用
二、H2受体阻滞药
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尼扎替丁、罗沙替丁等。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约为75%,t1/2 为2 h,作用维持4 h。主要经肾排泄。西咪替 丁可透过胎盘屏障和脑屏障。
西咪替丁(cimetidine)
[药理作用] 1.抑制胃酸分泌:选择性阻断胃壁细 胞H2 受体,拮抗胃酸分泌。也能抑制 五肽胃泌素、M-R激动剂所引起的胃酸 分泌及基础胃酸、食物和其他因素所致 夜间胃酸分泌。
2.心血管系统 大剂量可拮抗组胺所致 的心脏抑制和血管扩张。但抑制胃酸分 泌的剂量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
3. 增强免疫:西米替丁阻断T细胞上 的H2受体,减少组胺透生的抑制因子 (HSF) 生成,使淋巴细胞增殖,促进 淋巴因子和抗体生成。
第二代H1 受体阻滞药:有西替利嗪(仙特 敏)、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无中枢抑 制作用或较弱,作用较持久,被广泛应用。
【体内过程】
多数H1受体阻断药口服吸收良好,2~3 小时达血浓高峰,作用持续4~6小时。药 物在肝内代谢后,经尿排出。特非那丁口 服后1~2小时达血浓高峰,其代谢产物尚 有活性,作用持续12~24小时以上。
3. 烦躁性失眠
【不良反应】
1. CNS反应:镇静、嗜睡、乏力等。 用药期避免驾车、船及高空作业。阿 司咪唑无此反应。
2. 消化道反应及头痛、口干。
阿司咪唑的不良反应 1.心律失常。大剂量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2.过敏性反应。可出现药疹/过敏性休克,使用前应询问过敏 史; 3.体重增加。避免长期使用; 4.转氨酶升高。肝功能不良的少数患者可出现AST、ALT升高, 一旦出现需要停药。
组胺与抗组胺药
第二十章 组胺与抗组胺药
第一节┃组胺
组胺是由组氨酸经特异性组氨酸脱羧酶 脱羧产生,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 细胞。肥大细胞受物理或化学等刺激能使肥 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游离的组胺具有多种生理效应如舒张血 管,兴奋心脏,兴奋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 促进胃酸分泌等。其本身无临床意义,但其 拮抗剂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为麻风病的辅助诊断。观察“三重反 应”(红斑、水肿性丘疹 、红晕 )。
第二节┃抗组胺药
一、H1 受体阻滞药
具有乙基胺的共同结构,对H1受体 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故 能竞争性阻断。
[药物分类]
第一代H1 受体阻滞药:苯海拉明、异丙嗪 (非那根)、 氯苯那敏(扑尔敏)、 曲吡 那敏(扑敏宁)等。由于中枢抑制作用强, 应用受到限制,如异丙嗪和苯海拉明。
【临床应用】
1.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肠道出血。能减 轻疼痛,促进愈合。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2. 胃酸分泌过多症(卓-艾综合症,ZES) 和食管炎。
3.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 的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便秘、腹泻、腹胀。 2. CNS反应:眩晕、头痛。 3. 长期用可致男性乳腺增生,女性溢乳症。 4. 西米替丁为肝药酶抑制剂。可影响华法 林、苯妥英钠、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药物的代谢。
【药理作用】
1. 抗外周H1受体效应 拮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
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部分拮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血 压下降。因H2受体也参与心血管功能。 与H2受体阻滞药合用可增效。
2.抑制中枢作用 ① 镇静和睡可眠能。与苯阻海滞拉中明枢和H1异受丙体嗪,最
强,氯苯那敏拮最抗弱了,内阿源司性咪组唑胺(介第二导代)的无 抑制中枢作用觉(醒不易反通应过血有脑屏关障)。。
组胺受体的分类及其生理效应: H1:舒张血管,兴奋支气管及胃肠道
平滑肌 H2:促进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心
脏↑ H3:负反馈调节组胺合成与释放
【药理作用】
1.腺体: 激动胃壁细胞膜上H2受体,使胃 酸分泌增加,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通过激活AC,使CAMP增加,激活胃壁 细胞膜上H+-K+-ATP酶(质子泵),泵出H+, 使胃酸分泌。
常用 H1受体阻断药作用的比较
药 物 镇静作用 止吐作用 抗胆碱作用 作用持续时间(h)
苯海拉明 +++
++
+++
4~6
茶苯海明 +++
+++
+++
4~6
异丙嗪 +++
++
+++
4~6
曲吡那敏 ++
—
—
4~6
氯苯那敏 +
+
++
4~6
阿司咪唑 —
—
—
>24
特非那定 —
—
—
12~24
苯茚胺 略兴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