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饵料添加剂
黑坑钓鱼小药大全

黑坑钓鱼小药大全黑坑钓鲤鱼小药1、香精系列蛋奶香精,这是我们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广谱型添加剂了,纯正的动物卵香味的诱惑加上奶香刺激,针对鲫鱼、鲤鱼、鲢鳙、罗飞都有非常好的引诱效果。
目前市场上可见到的蛋奶分为酸、香两种。
酸蛋白常用于做鲢鳙的饵的添加剂,或高温季节使用。
香蛋奶主要用来垂钓鲫鱼、鲤鱼和罗飞鱼。
不同的水域添加量要靠自己掌握,基本肥水中可以多些,5%左右,钓罗飞是可以多些,10%左右,甚至更多。
钓鲫鱼、鲤鱼时添加蛋奶过量,很容易招来小杂鱼。
蛋奶在秋末季节使用量可以大一些,主要是通过加大饵料中卵黄素的含量和加大饵料中奶香的含量,来增加饵料的诱鱼性和适口性。
草莓香精也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小药,有浓郁的草莓香气,主要用在夏季的肥水水域或者用在黑坑的时候提升饵料的味道,由于味道极为浓烈,一般使用量在1%-3%之间,钓鲢鳙时候使用量稍微大一些,5%左右,也可以更多。
凤梨香精基本在夏季使用较多,有种又酸又甜的香气,这种味道在高温天气能很好的刺激鱼的胃口,鱼在高温季节来点酸甜的食物,是会胃口大开的。
用量根据不同水质的水域来自己掌握,基本添加量在1%-3%左右,夏季钓鲢鳙的时候也很好用柠檬香精和凤梨香精基本差不多,但是没有凤梨香精香,在夏秋季节的碱水水域使用比较多,也算是一种开胃的小药,用量也于凤梨香精差不多橡胶香精和其他味道不是很浓烈的水果型香精都主要用在夏秋季节,而且适量添加,对大体型鲫鱼也有很大的诱惑性,不过用量过多会招来很多小杂鱼闹钩。
2、维生素类维生素类小药属于组成性小药,本身是一种鱼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一种化合物,常见的水溶性比较好,对鱼作用明显的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d、e。
这类物质一般在制作鱼饲料的时候都有添加,我们在使用时做好先了解一下自己使用的饵料中缺少哪种维生素,然后再根据情况添加,常用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b族有很多种,常用的是可促进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维生素b2,常温使用效果明显些。
鱼料加添加剂好处多

鱼料加添加剂好处多
鱼料的添加剂很多,如稀土、甜菜碱、油脂、醋酸镁、硼砂、蚯蚓、维生素C、维生素E等,在鱼料中添加后饲喂效果明显提高。
具体添加量及作用如下:
(1)稀土。
在鲢、鲤等鱼的饵料中,每千克饵料添加稀土80-100克,可以使鱼的日增重提高10%-15%,并且能够增强抗病能力,减少鱼病发生。
(2)甜菜碱。
饵料添加1.5%-2.5%的甜菜碱,作为诱惑剂,对鱼类嗅觉和味觉均有强烈的刺激,可吸引鱼来吞食,避免饵料沉人池底造成浪费。
(3)油脂。
饵料添加油脂6%-8%左右的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可使鱼苗的生长速度提高20%,死亡率也大大降低。
(4)醋酸镁。
在每千克鱼饵料中添加醋酸镁0.5克,可提高鱼的生长率,使日增重提高30%以上。
(5)硼砂。
在鲤鱼和草鱼的饵料中,每百千克添加硼砂2克,可提高产量20%,节约饵料25%,并可防治鱼病。
(6)蚯蚓。
在罗非鱼饵料中添加蚯蚓替代鱼粉,并以蚯蚓粪替代部分饲粮。
从鱼的投放到起捕,可比添加鱼粉降低成本40%,而增产达35%。
(7)维生素C。
在鲶鱼每千克饵料中,添加600毫克维生素C,可使鱼日增重提高50%,节约饵料29%;在鲤龟每千克饵料中添加700毫克维生素C.鳗鱼每千克饵料中添加500毫克维生素C,效果都十分显著。
(8)维生素E。
在罗非鱼饵料中添加维生素E,使每千克饵料中维生素E的含量达到40-70毫克,可使鱼日增重提高1O%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8%左右。
钓鱼中各种氨基酸诱食剂说明及使用方法

氨基酸类鱼类诱食剂氨基酸分D型、L型和DL型,作为鱼类诱食剂来讲,L型比D型的诱食效果高一倍。
1.L-丙氨酸(L-α-丙氨酸)L-丙氨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属于甜味型氨基酸,甜度约为蔗糖的70%。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由蚕丝蛋白质水解制成。
制作鱼类诱食剂时建议添加量为0.04-lg/kg,除对虹鳟鱼之外,几乎对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及水产动物都具有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5-20g/瓶)、食品添加剂商店。
2.L-精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为强碱性,由胶原蛋白质分离制得,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
对鲤鱼、鲫鱼、鲂鱼和大麻哈鱼有诱食作用。
鲶鱼有暂时性忌避反应。
制作钓饵时建议添加量为:0.3-1.5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3.甘氨酸(氨基乙酸)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用明胶水解经分离制成,甜味型氨基酸。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对几乎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和水产动物均具有强烈的诱食效果。
建议添加量为1-2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
4.L-异亮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结晶性薄片,苦味氨基酸。
易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溶液,不溶于冷乙醇和乙醚。
在加工时遇热不受损失(如加工膨化钓饵时)。
对泥鳅、牙鲷有明显的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5.L-赖氨酸赖氨酸非常活泼,受热时易分解破坏,故常使用的L-赖氨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受热后无损失。
易溶于水,由血粉、酪蛋白、大豆水解后分离制成。
对虹鳟鱼、真鲷、鲤鱼、鲫鱼有明显诱食效果,建议添加量为4-8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和饲料公司。
6.L-蛋氨酸(L-甲硫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或近透明片状。
略有苦味及鱼肉味。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难溶于乙醇。
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不适宜用于发酵钓饵中,对鲫鱼和鲤鱼有一定的诱食效果。
建议添加量为1-5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化学合成鱼类诱食剂

化学合成鱼类诱食剂1.麝香二甲苯淡黄色结晶,有非常强烈的天然麝香气味。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二醇、甘油。
可适量与大米、小米密封于容器中熏制麝香米,使用时将麝香米5-20g粉碎后添加于lkg钓饵中。
对鲤、卿、草鱼等淡水鱼及部分海水鱼有诱食作用,但没有摄食促进作用。
凡麝香类鱼类诱食剂其性质均类似,适用于在自然水域垂钓。
2.酮麝香片状淡黄色结晶,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香味。
由间二甲苯化学合成制得,可制作麝香米。
3.葵子麝香片状淡黄色结晶,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香气,由间甲酚化学合成制得,可制作麝香米。
4.萨利麝香白色结晶,具有类似天然麝香、松香或木头的香气。
由叔丁苯与异戊二烯化学合成制得,可制作麝香米。
销售单位:香料商店。
5.佳乐麝香无色透明的黏稠液体,由六甲基茚满醇与甲醛化学合成制得。
具有天然麝香或木头的香气。
在水中扩散力强,制作出的麝香米留香持久。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香料商店。
6.粉檀麝香白色结晶,具有天然麝香和木头的香气。
为透明的黏稠液体,可制作麝香米,粉碎后添加于钓饵中。
7.昆仑麝香淡黄色黏稠液体,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香气,价格低廉,留香持久,扩散力强。
又名:麝香-T;十三烷二酸环己撑酯。
可制作麝香米。
8.麝香-105白色针状结晶,具有类似天然麝香、花的香气,扩散力强,留香持久。
可制作麝香米。
9.麝香-204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类似天然麝香气味。
可制作麝香米。
l0.麝香-M无色透明至微黄色油状液体,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气味。
可制作麝香米。
11.麝香-F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气味。
可制作麝香米。
12.麝香-L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类似天然麝香的气味。
可制作麝香米。
13.吐纳麝香透明或白色结晶,具有类似于天然麝香的香气。
可制作麝香米。
14.降龙涎香醚白色结晶,具有类似龙涎香的特殊香气,天然品产自于抹香鲸。
可制作龙涎米,其作用与麝香类相似。
15.麝香草酚白色晶体,具有苯酚和中草药的香味。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二氧化碳和油脂中。
钓鱼技巧:鱼饵添加剂种类及优缺点

鱼饵添加剂种类及优缺点鱼饵添加剂俗称“小药”,添加在鱼饵中能增强饵料的诱鱼和留鱼效果,尤其是在黑坑中鱼饵添加剂适宜得极为普遍,事实上每位“钓鱼王”背后也都有自己的“小药”,接下来一起来讨论下鱼饵添加剂种类及简单用法!一、香料型香料型鱼饵添加剂是传统的鱼饵添加剂,主要有麝香(人工合成麝香)、丁香、陈皮、豆蔻等,这类鱼饵添加剂主要靠特殊的香味刺激鱼的嗅觉、味觉和神经系统,从而起到较好的诱鱼和留鱼效果,缺点是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泡制工艺后才能使用。
二、香精型香精型鱼饵添加剂是香料型鱼饵添加剂的升级版,主要有丁香香精、草莓香精、玉米香精等,这类鱼饵添加剂同样是靠特殊的香味刺激鱼的嗅觉、味觉和神经系统,优点是使用时比香料型鱼饵添加剂更方便,缺点是过量使用时往往适得其反。
三、动物型动物型鱼饵添加剂是指用动物制成的鱼饵添加剂,主要有虾粉、红虫粉、蚕蛹粉、蚯蚓粉等,这类鱼饵添加剂主要靠特殊的腥味诱鱼和刺激鱼开口,优点是低温季节往往能起到不错的诱鱼和留鱼效果,缺点是高温季节更容易引起小杂鱼闹窝。
四、氨基酸型氨基酸型鱼饵添加剂是使用最普遍的鱼饵添加剂,主要有谷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等,这类鱼饵添加剂主要靠特殊的气味对刺激鱼的嗅觉和味觉,优点是使用方便且效果显著,缺点是必须灵活根据鱼的种类和大小选择对应的氨基酸。
五、合成型合成型鱼饵添加剂是根据鱼的摄食习性人工合成的,主要有鱼开胃、促摄精、牛B鲫、牛B鲤等,这类鱼饵添加剂的优点是更科学且针对性更强,原因是单纯的氨基酸或香料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缺点是生产工艺复杂且价格普遍比较昂贵。
综上所述,鱼饵添加剂主要有香料型、香精型、动物型、氨基酸型、合成型等几类,合理使用能增强饵料的诱鱼和留鱼效果,但鱼饵添加剂实际上是把“双刃剑”,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往往会适得其反。
鱼饵添加剂使用

1、针对不同鱼情使用
小药在以前使用最多的就是竞技比赛中,近距离的多人垂钓,饵料入水后的味道千奇百怪,自己的饵料如果没有过人之处,想钓到鱼那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第一场刚开赛的抢鱼阶段,一定要用到小药,不然想在自己的窝点内诱来鱼那都是非常困难的。换位后,原钓位下已经积累了部分的饵料,水中鱼的嗅觉经过几十分钟的刺激,已经有些麻木了。第二场上来,小药还是必须要添加的,不然勾不起鱼的食欲,即使钓点内有鱼,也不会有太好的成绩。后几场,鱼的食性会发生些变化,这个时候要么使用比平常量大的小药来刺激鱼,要么使用不加小药的清淡饵来迎合鱼的口味。一般生口鱼可以考虑添加大量的小药,新鱼老鱼共存的水域后几场还是慎用小药。
一、猪母奶
猪母奶”在早春和深秋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万一加多了也不会死窝,夏天加多了一定会死窝的。夏天最好不要使用它,因为它奇香,加它后会闹小鱼的。‘猪母奶’不要加在浓腥饵中,那样会降低诱鱼效果,也会产生一种怪味的。用添加剂的原则是:香上加香,腥上加腥。
野钓时,如果钓鱼人比较密集,那么也最好用些小药,这种情况就和竞技场基本差不多了。再者,野外水域的鱼经常遭受拉网、旋网、“电击”的骚扰,鱼本身的感官神经已经有些退化或者由于长期受到惊吓,吃饵非常谨慎,而且正常情况下不太喜欢进食。特别是经常受电击的鱼,它们的嗅觉神经可定有些退化。那么不使用小药是很难在正常情况下有比较好的收获的。加大饵料的味道刺激才能把这种情况下的鱼引诱到窝子里。
综合多数人的意见如下:
1、猪母乳气味芳香浓烈,是人工合成的猪饲料香精,它的香味是一般添加剂的几百倍,糖度也是糖精的几十倍,比较适合在水广鱼稀或是水深水冷的钓场,鱼不开口也适用。但不适合在鱼饵中大量使用,切不可
盲目添加,否则起反作用,极易坏窝。
阿魏在钓鱼中怎么使用?

阿魏在钓鱼中怎么使用?
1、阿魏属传统钓饵添加剂,用于垂钓有奇效。
2、将阿魏装一器皿加水发酵,待产生臭味后即可用于垂钓。
3、到钓场将少许呵魏液掺入饵料基料中即可挂钩垂钓。
冬季垂钓的饵料落水后应该呈半悬坠的状态,子线要略长尤其是一些传统钓的时候,给鱼一个充分吸食的时间,要人为的造成一些漂相的运动盲区。
所谓诱惑而聚之,聚而钓之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让鱼儿受到诱惑,它才有上钩的理由。
4、阿魏液奇臭,注意勿沾染手等处,否则,难以清洗。
建议分装或者使用的时候戴上手套。
5、用阿魏制作阿魏酒:取阿魏3克左右,放入矿泉水瓶,倒入白酒1斤,浸一星期后开始用。
6、制作阿魏酒米:取大口饮料瓶,倒入米,不要太满,米浸酒后会膨胀,阿魏酒一般倒入米高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摇晃瓶子,使米和酒充分混合,一/二天后把瓶子倒立,让米充分泡透,三天后就可以用了。
酒米不要太干,以使用时倒出的米湿润,又没酒流出为好。
酒米主要用来打窝。
7、各种商品饵可以添加阿魏粉,可以提高鱼的抢食,用量一般不多,效果很好,具体用多少我没精确测量,每次都是瞎估摸的。
就当是烧菜加点味精一样。
钓鲫鱼哪能一年四季都用一种饵料,要根据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和水温的变化而改变。
注意:阿魏是天然植物,对人鱼无害,但有臭味,有人甚至觉得很臭,使用的时候注意洗手。
肥水或者受污染的水使用效果不好,流水太急尽量不要使用。
阿魏一般在秋、冬、春这三个季节使用,钓底比较好。
在夏天,钓半水比较好,比如钓鲢、条子等浮鱼很好的。
用于捕鱼的,就直接配合网用。
鱼饵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都有哪些作用?

鱼饵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都有哪些作用?鱼饵添加剂是钓鱼者在使用鱼饵时,为了增加鱼的兴趣和诱惑力,而加入的一种物质,可提高鱼儿的嗅觉和味觉反应,从而增加钓鱼的成功率,那鱼饵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都有哪些作用?一、鱼饵添加剂的种类有哪些?1、动植物的提取物:这类添加剂通常是从动物和植物中提取的物质,如鱼油、虫蛋白、蚯蚓汁液等。
它们可以释放出天然的气味和味道,吸引鱼儿的注意。
例如,鱼油富含脂肪酸,释放出诱人的气味,吸引食肉鱼的兴趣。
2、中草药诱食剂:中草药诱食剂通常由草本植物提取的成分组成,具有独特的气味和味道。
这些添加剂不仅可以吸引鱼儿,还有一些具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
例如,一些中草药提取物能够模拟水体中植物的气味,引起鱼类的嗅觉和觅食本能。
3、氨基酸及其混合物:氨基酸是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物质,具有浓郁的气味和味道。
它们在鱼类觅食时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增加钓鱼的成功率。
氨基酸添加剂可以根据不同鱼种的喜好进行调配,以增加诱惑力。
4、生物碱类:生物碱类添加剂通常含有生物活性成分,如咖啡因、生物碱等。
这些成分可以刺激鱼儿的味觉和神经系统,提高其兴趣。
咖啡因等添加剂可以改变饵料的颜色和味道,产生更强烈的刺激效果。
5、香料和食用香精:香料和食用香精可以为饵料增添独特的香气和味道,增强鱼儿的兴趣。
例如,香草、水果等的香精可以在水中释放出浓郁的气味,吸引鱼类的嗅觉。
6、色素:色素是一种可以改变饵料颜色的添加剂。
适当的颜色可以模拟自然环境中的食物,吸引鱼类的视觉。
不同鱼种对颜色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目标鱼种的喜好选择适当的颜色。
二、鱼饵添加剂都有哪些作用?1、释放气味:鱼类的嗅觉是非常敏锐的,它们可以通过水中的气味来辨别食物的种类和新鲜程度。
鱼饵添加剂中的气味成分,能够模拟鱼类常见的食物气味,例如虫类、藻类等。
通过释放出这些气味,鱼饵能够在水中散发出浓郁的诱惑,吸引附近的鱼群前来觅食。
2、改变味道:鱼类对于不同味道的食物有着不同的偏好,而鱼饵添加剂可以调整鱼饵的味道,使其更贴近鱼类所喜欢的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饵料添加剂1 氨基酸及其混合物对于水产类具有诱食活性的主要成分是L型氨基酸,而且不同的氨基酸对同种鱼类诱食活性不同,氨基酸对不同的鱼类及同种不同大小的个体活性也有差异。
如丙氨酸对慢鱼具有诱食活性,但对鳟鱼无诱食活性;在馒鱼饲料中添加丙、甘、脯、组氨酸等混合物后,能刺激鱼摄食并促进饵料的消化吸收。
虹鳟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效果最好,丙氨酸、胱氨酸、甘氨酸也可促进摄食;斑点叉尾料中添加胱氨酸效果最好,蛋、丙氨酸也可增进食欲;鲤鱼饲料中添加精、谷氨酸效果最好,添加蛋、丙氨酸也有促进采食作用;草鱼饲料中添加胱氨酸效果显著,添加精、蛋、丙氨酸也有效果。
2 动、植物的提取物如蚯类、贝类、乌贼内脏提取物,蕨类植物提取物等。
用蚯蚓作为诱食物可提高对虾的摄食量、采食频率及增重,随着饲料中添加蚯蚓量的增加,鲟鱼、黄鳝等对摄食的嗜好度也逐渐增加。
据分析,蚯蚓体液的诱食作用是含有很高的氨基酸,特别是与赖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的含量有关。
又如金枪鱼和乌贼的内脏均有良好的诱食作用,主要原因是它们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牛磺酸、核苷酸。
把这些可以改善饵料适口性的物质,通过加工提取能配制成很好的诱食剂。
3 生物碱类如甜菜碱,又名甘氨酸三甲胺钠盐,是1种季铵型生物碱。
甜菜碱具有使鱼类敏感的甜味和鲜味,在鱼虾饲料中添加0.1%-0.3%的甜菜碱,对所有鱼类及虾等甲壳类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均有强烈刺激作用。
此外,它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是理想的诱食物质。
4 中草药诱食剂有些中草药有较强的诱食作用和促进鱼虾增强抗病力。
根据我国民间常用阿魏作钓鱼诱饵、辟汗草诱捕抓黄鳝等,许多草药、陈皮、香料等富含诱食物质,正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和作用。
5 含硫基的有机物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诱食效果很好,富含在海水贻贝中,资源有限。
而化学合成DMPT的工艺难度较高,价格昂贵,还有待科技攻关。
6 其他物质如羊油,香味素,柠檬酸,三甲胺钠盐(TMAH)等。
在不同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成分即诱食剂,用来提高饲料产品的诱食作用是当前水产饲料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人们将诱食剂定义为具有使水产动物趋向饲料周围的化学物质;而具有促进摄食、持续和吞入等一系列摄饵行为的化学物质叫做促摄饵物质。
对于鱼来说具有引诱和促进两种性质的活性物质较多,所以可统称为诱食剂。
研究发现,水产动物诱食剂的类型与水产动物食性有关。
一般来说,肉食和杂食性水产类动物对碱性和中性物质较敏感,而草食性水产动物则对酸性物质较敏感。
诱食剂的作用机理:诱食剂主要由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天然物质(如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提取的浓缩物)和人工合成香味原料(如醛、酮、醇、酸、酯、醚等化合物)配制而成。
诱食剂是一种色、香、味统一的结合体。
诱食剂的特点是:一般具有鲜艳的色彩,能刺激视觉,引起食欲;散发浓郁的香气,感染周围的环境,通过刺激嗅觉,诱导动物采食;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能刺激味觉,促进动物采食。
色、香、味协同作用,构成饲料诱食剂的基本特征。
水产用诱食剂一般都是根据鱼类最喜食的动植物提取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配成人工合成提取物,通过因子除去试验而逐渐确定下来的。
它往往含有二种以上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鱼的摄食刺激有协同作用。
诱食剂通过刺激水产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使其聚集到饲料周围,加快摄食,提高采食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产动物对食物的选择行为是食物本身性状的信息特征,在水环境中化学信息显得特别重要。
在隔光和有流水的特定试验条件下,发现只有化学溶出物的信息特点和水流刺激对水产动物的趋食行为起作用,而在动物完成吞咽动作时味觉起关键作用。
诱食剂就是根据水产动物的这一特点而研制的。
水产动物的视觉能感受到颜色的刺激及光的明暗,嗅觉使鱼类有感觉气味的能力,能接受和区别水体中较低浓度化学物质的刺激,从而可寻觅和辨别食物;水产动物的味蕾几乎遍布身体的各个部位,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水产动物在水中接近某种饵料物质时,嗅觉和味觉均立即产生效应并相互配合,决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后摄取。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可从颜色、散发的气味及口味等方面给水产动物以刺激,促进它们的摄食。
以下就鱼、虾诱食剂的种类及应用作以一下简单的分析:一、生物碱类:(一)甜菜碱甜菜碱是甜菜加工副产品中提取的甘氨酸三甲基内脂。
研究表明,甜菜碱是动物味觉的刺激物之一0.0001mol/L的甜菜碱就能引起鱼类的味觉反应。
Cars认为,甜菜碱中的甘氨酸型、β一丙氨酸型和甲酯型对鱼虾的诱食作用最强,甜菜碱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使动物摄食量增加,大大缩短其摄食时间。
鲤鱼饲料中添加0.3%一1.0%甜菜碱,即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
日本用1.2%-2.5%甜菜碱作诱食剂添加在饲料中,发现对所有养殖鱼类的味觉器官都有强烈的刺激,可吸引鱼类吞食,避免饲料沉入池底造成浪费。
甜菜碱对罗氏沼虾的嗅觉和味觉具有较好的诱惑力,一般罗氏沼虾摄食时间为1-1.5h,用甜菜碱后45mni基本摄完。
此外,甜莱碱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使鱼的味觉有感受,还能增强鱼对氨基酸的味觉感受,从而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
芬兰糖厂用甜菜碱和氨基酸生产的诱食剂饲养大西洋鲑、虹鳟等,均具有较好的诱食性,可大大缩短摄食时间。
甜菜碱是目前水产饲料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水产诱食剂,但是过量进食甜菜碱,动物会出现昏迷,运动失调,呼吸异常和外观不整齐等。
(二)氧化三甲胺(TMAO) 氧化三甲胺(TMAO)广泛分布于海产硬骨鱼类的肌肉中和软体动物(乌贼)及海生寡毛类动物体内具有特殊的鲜味。
近年对氧化三甲胺的研究报告越来越多,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氧化三甲胺在虾类、鱼类及贝类等饵料中添加具有明显的诱食和促长功能。
Rorvik等(2000)进行了TMAO对鲫鱼摄食反应试验,结果发现,TMAO组比对照组的咬饵频次平均高出86%。
在与谷氨酰胺的对比试验中发现,鲫鱼对含TMAO饵料的咬铒频次要比含谷氨酰胺的饵料高57%。
Rorvik 等(1998)研究了TMAO对对虾诱食活性和生长的影响,发现添加TMAO,使对虾饱胃时间由对照组的60min以上下降到20~30min,并使增重提高了23.5%,饵料系数降低14.01%。
Agustsson等(2000)在罗氏沼虾饲料中添加TMAO,使采食时间缩短25~50%;饲养150天,罗氏沼虾平均体长增加27.63%,饵料系数降低8%。
TMAO还能增强其它氨基酸对鱼的味觉感受,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
对比实验表明其功效为甜菜碱和谷氨酰胺的1.75倍。
在水产饲料中添加0.1%~0.2%可以获得满意的摄食效果。
另外,氧化三甲胺参与海生动物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在海水转淡水养殖中应用,能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和抗应激能力。
氧化三甲胺对蛋白起折叠作用,能改善养殖品种肉质,使淡水品种呈海产品风味,提高经济价值。
(三)硫代甜菜碱(DMPT) DMPT(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对鱼类具有引诱摄食和促生长的作用。
中岛谦二等(1992)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 mmol /L DMPT,结果使鲤、鲫等摄食频率提高了0.3~0.6倍。
DMPT可促进金鱼、鲤等的咬食行为,对各种海淡水鱼类及长臂虾的生长、摄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四)氨基酸类:单一氨基酸氨基酸对不同鱼类的诱食活性效果完全不同。
L一丙氨酸是虹鳟、大西洋鲑电生理反应的有效刺激剂(Haral,1976)。
Mearns (1986)认为,L-蛋氨酸能刺激鳟鱼苗的“食物搜索”活性。
Jones (1989)报道,尽管L-胱氨酸没有活性,但L-蛋氨酸与牛磺酸中的硫原子可能对适口性很重要。
刘德芳(1993)用浓度10-3~10-9 mol/L的氨基酸对鱼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虹鳟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效果最好,丙氨酸、胱氨酸、甘氨酸也可促进摄食;斑点叉尾(鱼回)饲料中添加胱氨酸效果最好,蛋氨酸、丙氨酸也可增进食欲;鲤鱼饲料中添加精氨酸、谷氨酸效果最好,添加蛋氨酸、丙氨酸也有促进采食作用;草鱼饲料中添加脱氨酸效果显著,添加精氨酸、蛋氨酸、丙氨酸也有效果。
复合氨基酸Rumsey(1986)认为谷胱甘肽(GSH)是鳟、鲑开食的有效诱食剂。
在饲料中添加0.5%~1.0%酪蛋白氨基酸胶诱食效果较好。
过世东(1996)试验表明,复合氨基酸(g/kg,L-丙氨酸2.85、甘氨酸5.08、L一组氨酸0.39、L-脯氨酸2.17)可使白仔鳗的摄食量增加10.8%,生长率提高81.8%。
伍一军(1996)发现,0.05mol/L的L-丙氨酸对鲤鱼有强烈的诱食效果,而对鲫鱼却无作用。
水产养殖中经常将几种氨基酸或氨基酸与核苷酸、三甲胺内酯、荧光物质及其他盐类混合使用,起到协同效应。
二、核酸类:核苷酸Ikedad研究氨基酸、核苷酸和其他组对竹荚鱼摄食活动的影响,证明核着酸中以肌苷酸最有效,但它的活性受肌苷、腺尊二磷酸和肌酸的影响。
Fuku-da做了对幼项鱼摄食活动影响的排除试验,证明核苷酸单独存在时几乎不起作用,但可加强氨基酸的刺激效果。
在东方(鱼屯)中,核苷酸尽管对其味觉有刺激,但对其摄食行动却没刺激;真鲷中,肌苷酸、腺苷二磷酸、腹苷磷酸对其味觉没有刺激,但能刺激摄食行动;大菱鲆中,肌苷酸、肌苷二磷酸等分别有效。
池田至试验结果表明:肌苷酸、鸟苷酸、尿苷酸。
尿苷二磷酸、尿苷三磷酸对竹荚鱼有摄食刺激活性,并指出嘌呤核苷酸活性中6-羟基或2-氨基-6-羟基嘌呤核苷-5-磷酸的结构很重要,肌苷酸最大活性的必要浓度为0.8mmol/10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