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抗原和抗体
乙肝五项临床经典总结

乙肝五项结果分析如下:1)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余阴性。
表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了。
2)第一项、三项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说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可能处于急性乙肝、慢性乙型肝炎或乙肝携带者活动期,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传染性强;一、三、五项阳性就是常说的大三阳,意义与一、三项阳性相差无几。
3)第一、四项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体(HBeAb或抗HBe)阳性,其它阴性。
说明处于乙肝急性期或慢性期或肝病病毒携带,但是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度相比之下较弱。
一、四、五项阳性就是俗称的小三阳,意义与一、四项阳性相差无几。
4)第四阳性,即乙肝e抗体(抗HBe)阳性,其余阴性。
说明急性乙肝处于恢复期,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
5)第二、四项阳性,即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阳性和乙肝e抗体(抗HBe)阳性,其余阴性。
说明乙肝已基本痊愈,身体内已有了抵御能力。
6)第二项阳性,即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阳性,其余阴性。
表示是接种了疫苗后,抑或乙肝病毒感染后已康复了,已有抵御能力。
乙肝五项检查对照表内容如下:1、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
说明是急性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2、乙肝五项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
3、乙肝五项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
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弱。
4、乙肝五项第13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5、乙肝五项第1345项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两对半对照表6、乙肝五项第14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说明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7、乙肝五项第1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说明是急、慢性乙肝即:①急性HBV感染;②慢性HBsAg携带者;③传染性弱。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临床意义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五项指代乙型肝炎疫苗、抗体、HBsAg、HBcAg和HBeAg五个不同的血清学标记物。
这些指标在乙肝的诊断、监测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
首先,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佳方式之一、乙肝疫苗可以诱导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异性抗体,从而提供免疫保护。
在乙肝疫苗接种后,人体能够产生抗HBs抗体,保护免疫力,降低感染HBV的风险。
因此,乙肝疫苗在预防乙肝传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次,抗体水平用于评估乙肝感染者的免疫状况。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是一种特异性的抗体,对于诊断HBV感染和评估免疫状态非常重要。
高水平的anti-HBs抗体通常表示机体已经对病毒产生了有效的应答,能够提供持久性的保护。
通过检测抗体水平,可以确定免疫接种的有效性,进行疫苗免疫力监测以及评价HBV感染者的康复情况。
第三,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HBsAg是HBV感染者血液中检测到的乙肝抗原,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
HBsAg阳性表示感染者正在携带乙肝病毒,可能是慢性感染者或是急性感染的早期阶段。
因此,检测HBsAg对于诊断乙肝感染以及筛查乙肝病毒携带者非常重要。
此外,HBsAg的持续阳性也可能提示病毒复制活跃,需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进展。
第四,HBcAg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肝组织中,是乙肝病毒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HBcAg的检测对于评估感染程度非常有帮助。
在急性感染初期,HBcAg会在血液中检测出来,可以帮助诊断乙肝感染。
然而,随着感染的发展,大部分HBcAg会在肝组织中表达,导致血液中的HBcAg浓度下降。
因此,检测HBcAg对于诊断乙肝感染、评估感染程度以及进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HBeAg是乙肝病毒的另一个核心抗原。
在乙肝感染的早期和急性感染期,HBeAg通常存在于血液中。
乙肝五项各项指标详解

乙肝五项各项指标详解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外壳蛋白,是乙肝感染后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可作为乙型肝炎早期诊断和普查指标。
孕妇、手术前、输血前、有创检查前都要检查血清HBSAg,及时发现HBV感染。
血清HBSAg阳性表示HBV感染,常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
急性肝炎恢复后,一般在广4个月内HBSAg消失,持续6个月以上则认为转为慢性肝炎Q无症状HBsAg携带者是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患者,虽然肝组织已有病变,但无临床症状。
血清HBsAg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需要结合乙型肝炎血清学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HBsAg阴性常见于隐匿性HBV感染者,这类患者因HBsAg抗原表位变异,造成HBSAg阴性,但是血液或肝组织中HBVDNA阳性;也见于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引起HBV突变,导致HBSAg阴性Q 需要注意的是:个别病例胆红素浓度过高可使血清HBSAg结果出现假阳性。
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素(维生素B7)(>5mg∕天)治疗的患者,须在末次生物素治疗8小时后采集样本。
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样本可能凝固不全,纤维蛋白存在可能会影响结果,因此应在肝素治疗前采集样本。
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Bsurfaceantibody,HBsAb)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HBsAb阳性常见于HBV感染恢复期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其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但是如伴有高效价HBSAb者,不能排除肝脏有持续性HBV感染的可能。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
HBsAb阴性常见于未曾感染HBV或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
但是HBsAb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HBsAb是HBV感染后最晚出现的特异性抗体Q急性HBV感染6个月后可检测到HBSAb,慢性HBV感染者可能数年都不能检测到HBSAb。
乙肝五项

李成静
乙肝五项(酶联免疫法ELISA)
两对半:
表面抗原HBsAg ① 表面抗体HBsAb ② e抗原HBeAg ③ e抗体HBeAb ④ 核心抗体HBcAb ⑤
检验原理
表面抗原HBsAg 表面抗体HBsAb e抗原HBeAg e抗体HBeAb 核心抗体HBcAb
夹心法
竞争法
双抗体夹心法
乙肝表面抗原检验原理
采用抗体包被反应板,加入待测样本, 经孵育后,加入酶标抗体,当样本中存 在抗原时,该抗原与包被抗体结合并与 酶标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 合物,加入底物产生显色反应,反之则 无显色反应。
乙肝e抗体检验原理(竞争法)
采用抗原包被反应板,加入待测样本, 同时加入酶标抗体,与抗原形成竞争结 合,如待测样本中抗体含量高,则酶标 抗体与抗原结合少,加入底物时显色淡, 反之显色深。
检验方法
表面抗原(两步法)
1.配置洗液(25倍稀释)。 2.根据标本数排板,多加两孔作为阳性对照。 3.加75ul待测样本和阳性对照于反应孔中。 4.封板,置37℃加速仪温育40min。 5.取出反应板,不洗,每孔各加酶50ul(即一滴)。 6.封板置37℃加速仪温育20min。 7.取出反应板,洗液洗5次,清水冲洗,吸水纸上拍干。 8.每孔各加显色液A和B各一滴,混匀。 9.显色蓝色为阳性,无色为阴性。
谢谢Βιβλιοθήκη 后四项(一步法)1.根据标本数排板,加阳性对照一孔。 2.加入血清50ul和阳性对照于反应孔中,加酶一 滴。 3.封板,加速仪温育20min。 4.取出反应板,用洗液洗5次,清水冲洗,板拍 干。 5.每孔各加显色液A和B各一滴,混匀。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肝炎疾病。
乙肝五项检查是评估乙肝感染的重要指标,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anti-HBe)和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
下面是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详细介绍。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蛋白,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HBV感染。
HBsAg阳性长时间持续存在,可能代表慢性乙肝感染。
慢性乙肝患者是传播病毒的重要源头,因此,HBsAg阳性的个体应采取控制传播的措施,并接受定期随访和治疗。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表面抗体是针对HBV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
在经过乙肝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体内会产生anti-HBs抗体,能够中和HBV,使其无法感染正常细胞。
因此,anti-HBs阳性表示免疫保护,对乙肝病毒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3.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原是乙肝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溶性抗原。
其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大量复制,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阳性通常与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慢性乙肝患者如果HBeAg阳性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则可能表示病情活动。
当HBeAg转为阴性,anti-HBe抗体转阳性时,通常指示乙肝病毒复制逐渐减少,病情趋于稳定。
4. 乙肝e抗体(anti-HBe):乙肝e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e抗原的抗体。
其阳性结果通常表示HBV 复制逐渐减少,慢性乙肝病情趋于缓解或病毒清除。
在慢性乙肝患者中,anti-HBe抗体的出现常常伴随着HBeAg和HBV DNA水平的下降,代表感染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乙肝核心抗体是针对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抗体。
抗体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儿童乙肝五项标准值

儿童乙肝五项标准值儿童乙肝五项标准值是指在检查儿童乙肝时,根据儿童体内的乙肝病毒指标,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通过血液检查得出的正常范围。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五项标准值的含义和正常范围。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是乙肝病毒表面的外壳蛋白。
阳性结果表示儿童体内存在乙肝病毒,即患有乙肝病。
根据最新标准,HBsAg的阳性判断标准是≥0.05IU/mL。
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HBsAb是机体对乙肝病毒感染产生的抗体,可以排除乙肝病毒的感染。
乙肝疫苗接种后,人体就会产生HBsAb,表示对病毒免疫。
标准值一般认定为≥10mIU/mL,即十分重要的一项指标。
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e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代表着病毒的攻击能力。
阳性结果表示乙肝病毒大量繁殖,患者潜在传播性较高。
HBeAg的检测结果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尤为重要。
标准值是阴性,即阴性时为正常。
4.乙肝病毒e抗体(HBeAb):HBeAb是机体对乙肝病毒感染产生的抗体,表示病毒的攻击力已经被干扰。
HBeAg与HBeAb均为络合物,两者的变化可以反映病毒感染的程度和传染性。
标准值一般认定为阳性,即阴性时为异常。
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HBcAb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内部标志,代表着病毒已进入机体细胞。
HBcAb分为两类,包括IgM类和IgG类。
IgM类HBcAb一般出现在乙肝初期和急性感染期,而IgG类HBcAb一般出现在慢性感染和乙肝康复期。
HBcAb的存在表示曾经乙肝病毒感染过。
标准值是阳性,即存在HBcAb。
需要注意的是,正常范围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测方法、设备和实验室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儿童乙肝五项标准值要根据具体的实验室报告进行解读,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判断。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有何意义

导读: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有何意义?核心抗原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是反映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水平的指标.
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可使之释放出内部成分,称为HBcAg,也叫核心抗原。
其相应的抗体称为抗-HBc,也叫核心抗体。
下面261医院专家详细介绍一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有何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有何意义?有以下几方面的临床意义。
外周血中没有游离的核心抗原,只存在肝细胞核中。
所以,核心抗原阳性常表示有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存在,有传染性。
核心抗原阳性预后差,阴性预后好。
核心抗体是反映HBV 感染流行水平的指标,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总抗体。
其意义在于:
1.急性乙型肝炎在HBsAg出现后,在谷丙转氨酶(ALT)高峰时,可在血清中测出核心抗体,最早出现的是抗-HBc IgM,这是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或近期感染的重要标志。
慢性肝炎活动期也常呈阳性反应。
6~12个月后,由抗-HBc IgG取而代这,可持续多年不消退。
抗-HBc IgM和抗-HBc IgG都持续存在,则往往出现慢性化过程。
2.各种类型的慢性HBsAg携带者,在血清中可检出高滴度的核心抗体。
3.单项抗-HBs尚未出现的所谓“窗口期”。
核心抗体被动转移:输用核心抗体阳性血液制品,注射由HBV感染后出现免疫反应者的血液制备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均可呈现单项核心抗体阳性,若核心抗体阳性,血液可能仍有传染性。
友情提示:一般情况下,医院实验室进行的乙肝两对半检测,可以检测核心抗体,但是核心抗原不能检测出来,可通过HBV-DNA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原及乙肝核心抗体等乙肝两对半指标解读

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原及乙肝核心抗体等乙肝两对半指标及结果解读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炎症,是威胁我国人群健康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密切接触、母婴、血液和性传播。
近九成感染者不会出现临床症状,而后,部分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或原发性肝癌,对健康危害大。
乙肝实验室诊断,乙肝两对半是必须占有很大一席之地。
实际上HBV 的免疫学标记一共 3 对,分别是 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b (乙肝表面抗体);HBeAg(乙肝 e 抗原)、HBeAb(乙肝e抗体);HBcAg(乙肝核心抗原)以及 HBcAb(乙肝核心抗体)。
HBcAg 在血清中不易检出,所以只检测剩下的两对抗原抗体和一个单独的乙肝核心抗体,俗称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HBsAg(乙肝表面抗原)位于乙肝病毒的表面。
在表面,所以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最先出现,在急性肝炎潜伏期即可出现阳性,是乙肝早期诊断和普查的指标。
HBsAb(乙肝表面抗体)是机体针对乙肝表面抗原产生的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以暴揍表面抗原,所以在机体感染或接种乙肝疫苗后会出现。
HBsAg 与 HBsAb 同时阳性可能是不同亚型重复感染或病患正处于血清转换期,即 HBsAg 消失,同时伴 HBsAb 出现。
血清转换期为临床上慢性乙肝治疗的最终目标,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HBeAg(乙肝 e 抗原)乙肝e抗原是 HBV 内衣壳蛋白的分泌型,是一种可溶性抗原,主要存在于乙肝患者的外周血中,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强的标志,一般出现的比 HBsAg 稍晚。
HBeAb(乙肝 e 抗体)是机体针对乙肝 e 抗原产生的抗体,一般出现于 HBeAg 阴转后,阳性表示患者处于急性肝炎恢复期,病毒复制水平低,传染性下降,病变趋于静止。
HBeAg 和 HBeAb 同时阳性可见于 HBeAg 血清学转换,同样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临床上慢性乙肝治疗近期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乙肝相关抗原和抗体乙肝相关抗原与抗体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体(HBsAb) 乙肝 e 抗原(HBeAg) 乙肝 e 抗体(HBeAb) 乙肝核心杭体(HBcAb) 乙肝病毒的生命周期:乙肝病毒(HBV)---肝细胞表面---脱掉外衣,进入肝细胞---脱掉内衣,将 HBV DNA 注入肝细胞核---肝细胞核内形成 DNA(每个肝细胞核内含有 10-20 个 DNA 分子,也有报告每个肝细胞核内含有30-50 个 DNA 模板)以肝细胞核内 DNA 为模板,生产出各种乙肝病毒蛋白合成所需要的核糖核酸(RNA),然后在肝细胞浆内生产出乙肝病毒的各种蛋白质(抗原),包括:HBsAg(表面抗原) HBcAg(核心抗原) HBeAg(e 抗原) 这些病毒蛋白质合成后,即发挥病毒复制的各种功能:HBsAg(表面抗原)--- 给病毒 DNA 穿上外衣,包装病毒,或释放入血,形成空的表面抗原 HBcAg(核心抗原)--- 给病毒 DNA 穿上内衣,包装病毒 DNA,等待包装外衣 HBeAg(乙肝 e 抗原)---经过肝细胞浆的内质网,直接分泌到肝细胞外,进入血液及全身一、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来源:HbsAg 是 1963 年由 Blumberg 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首先发现的,故开始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即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说的奥抗,后又被称为肝炎相关抗原(HAA),1974 年被正式定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1 / 7结构:HbsAg 实际上就是一项肝炎病毒的外壳部分。
在血清中查到它的时候,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并不含有病毒颗粒,因此并不能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以及传染性强弱、预后等问题。
临床意义:血清 HbsAg 阳性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
HbsAg 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HbsAg 存在于血液中以及许多体液和分泌物中,如唾液、尿液、乳汁、精液等。
外周血中会出现 HbsAg,一般含量在 5ng600g/ml。
HbsAg 一般在乙肝患者转氨酶(ALT)升高前 2~8 周的血清中出现。
患者进入恢复期后,HbsAg 的滴度可逐步降低;当患者血中出现抗 HBs 时,HbsAg 可消失。
HbsAg 在血清中亦可持续存在,原因可能是编码 HbsAg 的病毒基因与患者的肝细胞 DNA 进行了整合。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 HBV 已从人体内消除,肝细胞仍能不断地复制 HbsAg。
大部分可持续携带 HbsAg 数年、数十年,甚至终生携带而无临床症状;小部分人在机体平衡被打破后,可发展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
---------------------------------------------------------------最新资料推荐------------------------------------------------------ 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试验(RIA)。
人自然感染 HBV 或注射了 HbsAg 疫苗后,机体可产生抗 HBs。
但如果病毒的有关基因发生了变异,机体所产生的机体对变异株便没有作用,感染者血清中可同时出现 HbsAg 和抗 HBs。
乙肝疫苗接种也不能有效地预防这类变异病毒的感染。
二、乙肝 e 抗原HBeAg 乙肝病毒 e 抗原 H: Hepatitis 肝炎 B:乙型 e Ag:Antigen 抗原 HBeAg,是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期间,从肝细胞内释放到血液内的一种病毒蛋白质, HBeAg 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血清内 HBV DNA 量大,传染性强。
HBeAg 不是乙肝病毒组装和复制所必须的,在乙肝病毒的核衣壳(内衣)及病毒外壳(外衣)中都没有 HBeAg 的成份。
HBeAg 在肝细胞浆内合成后,即通过内质网的分泌途径,分泌到肝细胞外,分布到血液及全身。
那它有什么功能呢?关于 HBeAg 的功能,英国伦敦 St.Mary 医院的 Howard Thomas 提出一个猜测推测 HBeAg 是乙肝病毒逃避人体免疫攻击的一种手段。
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或胎儿在出生期或在子宫内接触到有病3 / 7毒的血液时,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合成的 e 抗原(HBeAg)并释放到血液内,释放出的 HBeAg 先麻痹婴儿的免疫系统,由于 HBeAg 与HBcAg 非常相似,这样,当免疫系统碰到 HBcAg 时,由于已经被麻痹,于是不再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使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无法有效地消灭或清除病毒。
乙肝病毒通过释放 HBeAg 达到逃避人体免疫攻击的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乙肝病毒制造出 HBeAg 这么一个蛋白,只释放到血液内,而对病毒的复制没有作用。
当然,HBeAg 的真正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现。
在还没有完全明了它的功能之前,我们知道它是一个绝好的监测病毒的指标就可以了。
知道如果 HBeAg 阳性,就表示病毒复制活跃,血中 HBV DNA 水平高,传染性强就可以了。
抗体:一、乙肝表面抗体HBsAb 来源:抗原是病毒本身的成分,而抗体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物。
表面抗体(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HbsAg 阳性感染恢复后期出现。
此时表面抗原(HBsAg)转阴至少已 1 个月以上。
抗-HBs 于 6-12 月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0 年内转阴(有时转阴很快)。
临床意义 1 单项抗-HBs 阳性 1 接种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2---------------------------------------------------------------最新资料推荐------------------------------------------------------ 单项低效价抗-HBs阳性有时为非特异性反应。
2 与抗-HBc、抗-HBe 同时阳性机体自然感染(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乙肝病毒(HBV)以后发生免疫应答,病毒被清除,机体获得抵御 HBV 再次侵袭的特异性免疫力。
3、与 HBsAg 同时阳性非常少见,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感染了不同的 HBV 亚型;2 感染了 S 基因变异的 HBV;3 免疫功能低下,抗-HBs 不能清除 HBsAg;4 正处于抗原-抗体动态平衡阶段。
二、乙肝 e 抗体HBeAb 血清中 e 抗体一般在乙肝 e 抗原消失之后出现,一些乙型肝炎病人或带毒者体内可产生 HBeAg,它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对应的专一性抗体 HBeAb。
血清中 e 抗体一般在乙肝 e 抗原消失之后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1、急性感染乙肝 e 抗体在急性自限性感染的恢复期出现,最终可能呈现乙肝表面抗体、乙肝核心抗体和抗乙肝 e 抗体同时阳性,三抗体阳性标志着体内的乙肝病毒(HBV)已被清除,并且具有免疫力。
2、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体同时出现的慢性持续性感染这就是所谓小三阳,见于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也见于慢性乙肝患者,表明体内病毒复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传染性降低,病情可能趋于稳定。
5 / 7发生病毒变异者病情并不减轻或稳定。
3、有人报告极少数乙肝 e 抗原阳性并伴有其它抗体阳性者HBV-DNA 仍阳性,具有一定传染性。
临床意义: (1)慢性乙型肝炎 HBeAb 阳性占 48.3%,肝硬化为 68.3%,肝癌为 80%。
(2)HBeAb 阳性率增高,表明多数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时间可长达 7-27 年。
(3)HBeAb 阳性仍会有一定的传染性。
在 HBeAb 阳性的孕妇分娩婴儿中可有 20%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三、乙肝核心杭体HBcAb HBAb 是由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刺激肝细胞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其中有 IgG、IgM、IgA 和 IgE 型。
临床上常规检测的有 IgM 和 IgG 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抑制率50%为阴性放射免疫法(RIA):阴性临床意义: (1)乙肝核心抗体 IgM 增高可诊断急性乙型肝炎。
(2)单纯核心抗体 IgG 增高常表示有既往感染。
(3)HBcAb 的出现表明肝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肝细胞受损较重,并且传染性较强。
(4)HBcAb 对乙型肝炎无保护作用,其持续阳性可长达数十年甚至保持终身。
总结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体(HBsAb) 乙肝 e---------------------------------------------------------------最新资料推荐------------------------------------------------------ 抗原(HBeAg) 乙肝 e 抗体(HBeAb) 乙肝核心杭体(HBcAb) 1 + - + - + 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
2 + - - - + 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3 + - - + + 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时间持续此种态可转变为肝癌。
4 - + - - + 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5 - - - + + 、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有传染性。
6 - - - - + 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 - + - - -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 - + - + +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9 + - - - -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10 + - - + -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1 + - + - - 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2 + - + + +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