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景生物产品大蛋白介绍

合集下载

对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和前S1抗原的区别和临床意义

对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和前S1抗原的区别和临床意义

对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和前S1抗原的区别和临床意义王宇;杨延敏【摘要】[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乙肝前S1、HBV DNA,探讨LHBs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以及乙肝前S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1) 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LHBs与HBV DN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 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 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 DNA的检出,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HBs可以弥补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LHBs可以反映病毒复制.【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2)006【总页数】3页(P706-708)【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乙肝前S1;HBV DNA【作者】王宇;杨延敏【作者单位】北京丰台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北京丰台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近年来随着对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中前S区抗原在乙肝发病机制、感染与复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乙肝表面抗原前S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3]。

研究人员发现,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在空间上具有两种不同的跨膜构象。

作为乙肝病毒的包膜蛋白,其内侧可以和HBV核壳体膜结合,外侧可与易感细胞受体结合,是HBV 颗粒成熟包装的关键[1]。

上转发光法定量测定高尔基体蛋白73试剂盒评价

上转发光法定量测定高尔基体蛋白73试剂盒评价

上转发光法定量测定高尔基体蛋白73试剂盒评价周泽云【摘要】目的:考核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定量测定试剂盒(上转发光法)在临床使用中的价值、质量性能和操作的适用性.方法:用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GP73定量测定试剂盒(上转发光法)与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GP73定量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对比.通过试验结果评价GP73定量测定试剂盒(上转发光法)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阳性符合率为93.42%,阴性符合率为96.08%,总符合率为94.94%;考核试剂与对比试剂的一致性(K值)为0.896;考核试剂与对比试剂的相关系数( R值)分析为0.917.结论:考核试剂的检测质量达到目前临床使用试剂的质量.【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2(000)022【总页数】2页(P2800-2801)【关键词】上转发光;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作者】周泽云【作者单位】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 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上转化化学发光(UPT)简称上转发光。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类可以反Stokes规则而发光的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红外区(波长780nm)被激发,可以发射波长远短于激发光的可见光(波长475~670nm),即能力上传。

据此,人们将自然界发光现象又分为上转化化学发光法和下转化化学发光,常见的荧光法属于下转化化学发光。

上转发光法定量测定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是应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

试纸条上的NC膜上反应区(T线)用抗GP73抗体包被,质控区(C线)用羊抗鼠包被。

测试时,将标本和稀释液滴入试纸条加样处上,液体在毛细管效应下向上层析。

标本中的抗原在层析过程中先与UCP标记的GP73抗体结合,然后继续往上层析,随后结合物会被包被在T线上的GP73抗体结合,在T线位置会形成固相GP73抗体-抗原-标记GP73抗体-UCP颗粒复合物。

乙型肝炎外膜大蛋白血清学检验及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外膜大蛋白血清学检验及临床意义

22 B —P Pe l g . H V L ,r— A 阳性率的比较 S
H VL B —P与 Pe l 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r— A S 3= c
7.7 , 559P=000 ( .0)见表 2 。 )
表 2 HB L V— P与 P eS Ag阳 性 率 结 果 比较 r— l 例
)一0 21尸 .5 ,。 .0 , 一068( c .0 , =064)一029P .4 )见表 3 。 c )
表 。 H V B 眺

性乙型肝炎患者中 H V N 阳性率为 8. 9 H V L BD A 78 %, B —P 阳性率为 7.7 Pe l g阳性率为 7.4 93%,r— A S 2 6%。H V N BD A 与H V L B —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 1。 B —P P .0)H V L 与 PeSA r—l 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1 。 P .0 ) 本实验 的2 例H V N 7 B D A阴性患者中, 1 有 2例为 H V L B —P阳性和 1 O例患者Pe l g阳性。 B A r— A S H e g与H V N H V L B D A, B —P及 PeSA r l 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 ) B — — P .5 。H V
文 献 标 识 码 : B 中图分类号 : 1.2 R5 2 6
乙型肝炎病毒, 它的基因组较小, 仅有 320 0 个核苷酸,
采用 S S 1.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P S 70 率的比较采用 ) c
检验 。 2 结 果
负链 D A含有 4 N 个开放读码框( R )其中 S O F, 基因编码 3
23 BA . H e g阴性和 H e g阴性标本中 H V N H V BA B D A, B — L P及 P e l g阳性率比较 r— A S 在 23 2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H e g阳性 7 例, BA 9 H e g阴性 14例。H e g H V N H V L BA 4 BA 与 B D A, B —P及 Pe r— SA l 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 )=167P=025 c . 0,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上转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热景生物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上转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热景生物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上转发光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浆和全血样本中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

1.1包装规格:A型:40人份/盒;B型:40人份/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注:RFID卡内含批号和校准曲线信息。

2.1 外观:液体组分应澄清透明、无沉淀或絮状物,铝箔袋应无破损漏气现象。

2.2 物理性能2.2.1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范围应在1.0mL/支~1.1mL/支。

2.2.2 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mm/min。

2.2.3 试纸条宽度:应为4.0±0.1mm。

2.3 准确度检测CRP的国际标准品(ERM-DA474/IFCC),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5%。

2.4 线性[5, 150]mg/L范围内,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0。

2.5精密度2.5.1 测定高、低两个水平的样本,批内变异系数(CV)应不高于10.0%。

2.5.2 测定高、低两个水平的样本,批间变异系数(CV)应不高于15.0%。

2.6空白限试剂盒空白限应不大于4mg/L。

2.7 特异性: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与其它物质的干扰反应数据2.8 溯源性根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要求提供校准信息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溯源至CRP的国际标准品(ERM-DA474/IFCC)。

2.9稳定性4℃~30℃保存18个月,取到效期2个月内的产品进行检测,测定结果应符合上述2.3、2.4、2.5.1、2.6的要求。

医学检验乙肝论文范文

医学检验乙肝论文范文

医学检验乙肝论文范文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身体内携带乙肝病毒的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医学检验乙肝论文,供大家参考。

医学检验乙肝论文篇一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医学检验乙肝论文内容乙型肝炎病毒(HBV,hepatitis B virus)大蛋白存在于感染性颗粒(Dane颗粒)和亚病毒管状颗粒上,是病毒形成完整外膜的重要标志,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并与病毒颗粒从细胞内释放有关[1]。

有研究表明HBV 大蛋白具有双重跨膜拓扑结构[2],针对HBV大蛋白特殊构象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更准确地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

为了解乙肝患者血清中HBV大蛋白与HBV DNA 的相关性,我们对179例HBV感染者血清HBV大蛋白进行了检测。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79例病例为本院2008年6月-2009年11月住院患者,男性122例,女性57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为36±12.5岁,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2标本来源血液标本由真空采血管采集、分离血清后冻存于-20℃保存。

1.3主要试剂HBV DNA检测采用广州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试剂;HBV“二对半”检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试剂购置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BV大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由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主要方法HBV-LP检测试剂应用结构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筛选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前S区立体构象型表位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并在微孔条上预包被,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TMB显色,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检测。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HBV-LP和HBV DNA阳性检出率比较采用配对计数资料x2检验。

2 结果2.1HBV DNA与LP阳性率比较179例HBV感染者血清同步检测HBV DNA和HBV LP,HBV DNA(+)144例(80.4%),HBV LP(+)145例(81.0%),其中HBV DNA(+)、HBV LP(+)126例,HBV DNA(+)、HBV LP(-)18例,HBV DNA(-)、HBV LP(+)19例,HBV DNA(-)、HBV LP(-)16例,以HBV DNA和HBV LP作为判断病毒复制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01,P>0.05)。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作者:高云芳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在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7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同时检测这些标本中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乙肝表面抗原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

结果大蛋白阳性组的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表面抗原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

结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表达在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及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表面抗原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04-02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目前大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该病的主要病原体[1]。

乙型肝炎的进展和病毒的复制活动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临床上主要通过酶联免疫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监测病毒复制情况。

近年来,随着对乙型肝炎病毒机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protein,HBV LP)是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成熟包装的重要成分,可以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2]。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探讨其与病毒复制及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的表面抗原阳性患者78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18例,年龄20-73岁,平均42.8岁。

1.2 方法患者均为清晨空腹采血5ml,经离心后分离血清备用。

血清ALT检测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的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购自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使用美国PerkinElmer公司的Auto DELFIA1235型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试剂购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高尔基体蛋白73与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高尔基体蛋白73与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高尔基体蛋白73与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邹同会;汪永强;邹军【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lpha-fetoprotein (AFP) and Golgi protein 73 (GP73)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AFP and GP73 were detected wit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80 patients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30 patients with hepatocirrhosis. 30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s. Results ①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AFP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roup, hepatocirrhos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64.5, 50.1, and 21.9 respectively, among which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P<0.01). The concentrations of GP73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roup, hepatocirrhosi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268.4, 192.3 and 49.8 respectively, among which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P<0.01).②The areas under ROC curves of AFP and GP73 were 0.729 and 0.892 respectively in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area under ROC curve of AFP combinedGP73 was 0.902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AFP, GP73 is mor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in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and it is not necessary to test GP73 combined with AFP.%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对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2021年12月热景生物基本面分析

2021年12月热景生物基本面分析

2021年12月热景生物基本面分析热景生物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的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感染等临床医学领域和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疾控应急等公共安全领域。

分析过程:我们采用动态市盈率的方式对公司进行估值。

由于公司2019年上半年为推广化学发光产品导致销售费用短期大幅上升,且公司2019年上半年为员工持股进行了股份支付,导致2019年半年利润数据低于合理水平,在此我们对公司2019年底预期净利润进行调整。

调整方式为以公司2018年底利润为基数,预期2019年底净利润同比2018年增加5%,则对应2019年底净利润为0.48*(1+5%)=0.504亿元,为方便计算,我们取近似值0.5亿元。

当前可比公司动态市盈率:安图生物62倍;万孚生物42倍;基蛋生物22倍。

取平均值为(62+42+22)/3=42倍。

乐观:公司未来营收增速超过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营收增速达40%以上,给予公司50倍动态市盈率,则对应市值为0.5*50=25亿元;中性:公司未来营收增速可达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营收增速30%左右,给与公司40倍动态市盈率,则对应市值为0.5*40=20亿元;悲观:公司未来营收增速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营收增速低于20%,给与公司30倍动态市盈率,则对应市值为0.5*30=15亿元。

综上,热景生物当前合理市值区间为20亿至30亿元,对应每股价格32.16至48.23元(中位值40.19),与当前股价42.85元相比,相差不大。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整体发展前景较为广阔,既有增量空间,又有国产替代的机遇,但是对相关公司的技术、资金实力要求也比较高。

从细分领域看,化学发光、POCT以及分子诊断领域未来潜力更大。

热景生物目前产品主要涉及化学发光产品以及基于上转发光技术的POCT产品,从公司切入的细分领域看潜力较大,但是公司也存在技术实力欠缺、产品竞争力不足的弱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具有反式激活病毒复制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有上调cccDNA拷贝数 的功能、激活cccDNA再复制等功能;Bruns M以鸭乙型肝炎为模型,发现管状颗粒上的乙 肝病毒大蛋白反式激活并显著增强细胞内的病 毒复制和基因表达。
Zhichang Xu et al. Activ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S promoter by the Viral Large. Journal of Virology,1997,10:7387-7392 Bruns M et al. Enhance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by Noninfectious Subviral Particles.Journal of Virology,1998,72(2):1462-1468. 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5
Fig A:Correlation of HBsAg with HBV DNA
Fig B:Correlation of HBeAg with HBV DNA
Fig C:Correlation of HBV-LP with HBV DNA
Wiegand J et al. A decline in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predicts clearance,but does not correlate with quantitative HBeAg or HBV DNA levels. Antiviral Therapy,2008,13:547-554
图:HBsAg-S、HBsAg-L和HBV DNA变化趋势 Ning Chai et al. Properties of Subviral Particle of Hepatitis B Virus. Journal of Virology,2008,8:7812-7817
HBsAg、HBeAg、HBV-LP与HBV DNA的相关性
乙肝病毒颗粒
• 亚病毒颗粒(管状病毒颗粒、球型颗粒) • Dane颗粒:管状病毒颗粒:球型颗粒 • 1:1000:10000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病毒颗粒消退顺序
最先消失
DNA 阳性 大蛋白阳性
其次消失
DNA阴性 大蛋白阳性
最后消失
DNA阴性 大蛋白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指标的优势
一、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
治疗终点:乙肝病毒DNA转阴是铜牌
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是银牌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是金牌
乙肝大蛋白以及乙肝标志物消减曲线
HBeAg
HBV DNA 大蛋白? HBsAg
稍晚于血液中DNA的消退而早于HBsAg转阴
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 7.18%,以此计算,全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 3000万。
热景生物产品介绍
授权专利证书
项目介绍
•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试剂 • HBV large surface protein Elisa Kit
• 一句话:是迄今为止反映病毒复制最准确的血清免疫学指 标,可作为小三阳肝炎病毒复制指标,晚于血液中DNA消 退而早于表面抗原阴转,是抗病毒治疗的终点辅助指标。
完整病毒颗粒,内含DNA, 外膜含大蛋白LHBs
通过检测LHBs的存在可判定
管状病毒颗粒,无DNA,外膜含大蛋 白LHBs
LHBs
DNA HBsAg
Schadler S et al. HBV Life Cycle:Entry and Morphogenesis. Viruses,2009,1:185-209
目前乙肝实验血清学检测的需要
现状:指标不少,但是缺少以下关键指标 1,什么是e-CHB肝炎血清学指标? 2,抗病毒治疗没有实验室终点指标,特别是外 周血DNA阴转后持续多长时间停药?
e-CHB肝炎(HBeAg阴性)没有免疫学检测指标

小三阳 大三阳
42%HBeAg ()
58%HBeAg (+)
22%DNA ()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在自然感 染状态下和抗病毒治疗情况 下呈不同存在形式!
外周血中乙肝病毒颗粒三种 形式存在增加了血清学标志 物判断的难度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
➢ 1995年 发现大蛋白具有拓扑结构 ➢ 1996年 发现大蛋白具有反式激活病毒复制的作用 ➢ 1997年 发现大蛋白前S区对乙肝病毒粒子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2002年 发现导致肝细胞液泡化及凋亡的主要原因是大蛋白(致病
的抗病毒治疗血清学预测指标
过往误解及现在认识
× √
Hale Waihona Puke preS2preS1PreS2
PreS1
由于preS1前端第2位甘氨酸残基豆 蔻酰基化,许多模型因此显示,蛋 白L的N未端插入内质网或者病毒 的膜内。
大蛋白结合细胞区 大蛋白反式激活区
PKC----
球型病毒颗粒,无DNA,外膜无 大蛋白LHBs
L蛋白i-pre-S形式的功能模式图。
黑点表示L蛋白pre-S结构 略去S和M蛋白
分泌的病毒体表面的e-pre-S结构很可 能具有结合病毒受体的功能。目前的 数据显示L蛋白的i-pre-S结构是一种蛋 白矩阵,在病毒体的形成过程中负责 与核壳体相接触,包装外膜。
VOLKER BRUSS* AND KERSTIN VIELUF. Functions of the Internal Pre-S Domain of the Large Surface Protein in Hepatitis B Virus Particle Morphogenesis. JOURNAL OF VIROLOGY, Nov. 1995, p. 6652–6657 Vol. 69, No. 11
18%LHBs ()
78%DNA(+)
82%LHBs+
11%HBeAg (+)
专家解读2005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抗病毒治疗缺少合适治疗终点指标
1、期望HBsAg转阴,带来过高期待,导致过度用药, 增加患者负担以及浪费资源;据估计每年20-40%左 右的治疗是“多余”的。
2、HBV-DNA阴转就停药,导致过早停药,引起病情 反弹(外周血DNA不能反映肝内病毒复制)
性蛋白) ➢ 2003年 Nature发表文章总结其反式激活机理 ➢ 2007年 Hepatology 发表文章 乙肝病毒感染起始于大蛋白依赖性
的结合于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 ➢ 2008年 Nature 发表文章 乙肝病毒大蛋白的酰化多肽可在体内抑
制HBV感染 ➢ 2009年 Antiviral Therapy发表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一种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