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B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模拟试卷(A卷)一、积累和运用(17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蒙眬(lóng)晶莹(yín)烦躁(zào)酣然入梦(hān)B. 颤抖(chàn)轮廓(kuò)枯槐(huái)仙露琼浆(lù)C. 污秽(huì)闲暇(xiá)拯救(zhěng)血气方刚(xiě)D. 炽热(zhì)譬如(pì)恳切(qiè)颠沛流离(pèi)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迟钝凛烈俯瞰耀武扬威B. 幽寂遨游忏侮天涯海角C. 修润堡垒驿路心不在焉D. 疮疤猥琐矜持五脏六腹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作为资深探险家,詹姆斯对于克服各种严酷自然环境已经有许多经验,他表示,《勇敢者的征程》中,探险者遭遇的环境已经是非常艰险了,但“在当年____________(简易简朴简陋)、危险的条件下完成同样的路线,情景真的难以想象”。
(2)蓬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那里因经常出现____________(虚无缥缈海市蜃楼子虚乌有)的奇观而被誉为“人间仙境”。
4. 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花。
(杜牧《泊秦淮》)(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4)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2020.11. 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9道小题。
满分100分。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9分)下面是小明同学写给小学王老师的一封信(节选),请你阅读并完成1-9题。
亲爱的王老师,感谢您六年来对我的教诲。
一年级时,我淘气顽皮惹麻烦,没少捅马蜂窝,是您从来没有放弃我,还给我开小灶,课后帮我补功课。
如今的我,再也不是那个让您手把手教写字的小朋友了,我知道了汉字的部首常常与汉字的意思相关,所以我不会把《诫子书》中“年与时驰”的“驰”和《狼》中“弛担持刀”的“弛”混.为一谈。
我记得您早读的时候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中学课文《春》里就有这句话,“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我还喜欢老舍《济南的冬天》里那句“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写得真是好。
和小学时候一样,中学老师也教我们“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立足文本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老师还鼓励我们阐发自己的阅读体会。
读了《皇帝的新装》,同学们对这篇童话的认识产生了分歧.,老师说对文学作品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阅读收获是会有所不同的。
我还记得您说过“阅读是一辈子的习惯”。
我课外读了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还读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我们的课本就从《朝花夕拾》中选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师说以后的课本里还会有《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还记得毕业时您给我画的那幅水墨竹子吗?您还在画上题了咱们小学课本里郑燮的《竹石》,是希望我遇到困难也不要放弃努力。
您那时教我写毛笔字,我一直坚持练习呢。
我还了解了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特点,对我写字可有帮助了。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 兔年说兔,常说常新。
初一年级开展“兔年说兔”研学活动。
请阅读下面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京城兔儿爷保平安“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这首家(yù)户晓的儿歌,将可爱的小兔子形象,深深印在了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传说有一年京城闹瘟疫,生命被疫病吞噬.,京城(lǒng)罩在阴霾之下。
月宫中玉兔捣了药,骑着各种坐骑,为百姓治病去灾。
人们用泥土塑造了保佑平安的玉兔形象,亲切地称之为“兔儿爷”。
兔儿爷形象分为戏曲型和生活型【甲】戏曲型兔儿爷面部点(zhuì)金泥,身插护背旗,看起来神气非凡【乙】生活型兔儿爷常扮作鞋匠、厨师、小商贩等形象,小道具搭配妥帖.,看起来就是生活中的人物。
这些兔儿爷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
(1) 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在答题卡田字格中,书写正确的汉字。
家户晓罩点(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吞噬.(shì)妥帖.(tiē)忍俊不禁.(jīn)B. 吞噬.(shí)妥帖.(tiè)忍俊不禁.(jìn)C. 吞噬.(shí)妥帖.(tiē)忍俊不禁.(jīn)D. 吞噬.(shì)妥帖.(tiè)忍俊不禁.(jìn)(3) 文段中【甲】【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甲】:【乙】,2. 汉语中的那些“兔”“兔”字,甲骨文写作,字形像只张着嘴巴、长耳短尾的小动物。
由“兔”字派生出来的汉字很有特点。
比如“逸”字,一个“兔”加一个“辶”,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就是“逸”,在这个意思上生发出了“逃逸”“①”等词语。
“兔”字还出现在一些成语里,如“②”。
古诗词里也有“兔”字。
大家熟悉的莫过于《木兰诗》中那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③,④”。
初中句子衔接-含答案

1.请将下面已经打乱顺序的四句话进行正确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时间也真是不可捉摸:,诸如此类,都显示时间的印痕。
①例如撕去的日历,飘落的秋叶,老人的白发,美女眼角的鱼尾纹②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无往而不在③随手掇拾几个生活细节④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A.④③②①B.④②①③C.①②④③D.④②③①2.依次填入下面语句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古人折柳内涵丰富:,,,,;当然,柳还与“留”谐音,所以亲友送别时折柳而别,是希望要远行的亲友能留下来。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A.⑤④①③②B.⑤③④①②C.⑤②④①③D.⑤③②④①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恰当的一组是()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
②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③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④而且化“抽象”为“具体”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4.填入上文空格处句意准确、句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孔雀绚丽的羽毛,是大自然物竞天择造出的。
②白杨笔直刺向碧宇,是密集的群体和高远的阳光造出的。
③清香的花草和缤纷的落英,是植物吸引异性繁衍后代的本能造出的。
④钢铁般坚韧顽强的性格,是靠优异的禀赋并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
⑤我们的心,A.不能不否认是在长久的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的。
B.是在长久的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的。
C.不是在长久的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的吗?D.难道不是在长久的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的吗?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飘逸着沁脾的清香;,散发着浓烈的祝福;,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 第1页(共10页)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 2022.7一、基础·运用(共17分)盛夏的校园花木勃发,生机盎然。
学校初一年级开展“花样年华——校园花木文化节”主题活动,拟分三个专题在学校公众号上发布,供同学们浏览学习。
【专题一】千载流芳1.文学组的同学搜集到以下文字资料。
请你帮助完善,完成(1)-(3)题。
(共6分)翻开中国文学史,无数文人为花草树木所倾倒.:屈原佩兰示节,陶潜采菊东篱,太白醉卧花丛,子美对花溅泪,梦得盛赞牡丹○注……群芳中,梅,剪雪cái 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清芬静雅;竹,经冬不凋,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梅、兰、竹、菊都有刚直不阿的高洁品格和谦虚内敛的君子风度,因此被誉为“四君子”。
所有这些人格化的精神象征,都使自然界的花木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点缀..了中华文化,rùn 泽着每一个国人的心。
(1)有同学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据拼音写汉字和词语的文中义有疑问。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倾倒”在这里指的是无数文人对花草树木的爱慕,所以“倒”应读作“dǎo”。
B.“剪雪cái 冰”是一个并列短语,指梅花不惧寒冷的特性,所以“cái”应写作“裁”。
C.“点缀”的意思是加以衬托或装饰,在这里与“中华文化”不搭配,应改为“丰富”。
D.“rùn 泽”在这里的意思是花木精神滋养着国人的心灵,所以“rùn”应写作“闰”。
(2)为方便读者理解,需要为上文的画线语句补写一个注释。
请你补充完整。
(2分)【注释】 “梦得”是 ① 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字,这学期我们学了他的文章《 ② 》。
他曾在《赏牡丹》一诗中写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
(3)赋予花木人格化的描写是诗词的常用手法。
一位同学找了吟咏“四君子”的诗句作为补充材料。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共14分.每小题2分)题号答案、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滑稽(jì)嬉戏(xī)花团锦簇(cù)...B、栖息(qī)吆喝(yāo)昂首挺立(áng)...C、沐浴(mù)澄澈(chéng)津津有味(jīng)...D、寻觅(mì)霹雳(lì)混为一谈(hǔn)...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后来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成心思.B、我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C、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D、XXX觉得在这六合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工具进去,让它生长篷勃起来才好.3、顺次填入上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得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天上的云,真是,变革无常.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它们有时把天空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A、多姿多彩点缀覆盖B、姿态万千点染覆盖C、多姿多彩点染笼罩D、姿态万千点缀笼罩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会场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他那精彩的讲话吸引住了.....B、马戏团里小丑的滑稽幽默,植物的顽皮可爱,引得观众忍俊不由.....C、同学们觉得他提出的办法很有创意,都随声拥护表示同意.....D、只有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看似普通的紫砂变成美妙的艺术品。
....5、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早高峰时,地铁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A、山那边的山啊,XXX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教师是多么慈祥,多么公正,多么巨大的人啊!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XXX,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XXX2014年将在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发展公共交通、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如.①从而不断进步市民的糊口质量②实现地铁7号线等建成通车③筹集保障性住房7万套④建成市级生态绿道200公里A、③④②①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的典范著作之一,由XXX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编写的,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XXX及其弟子的言论.B、《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C、《荷叶母亲》的作者XXX,原名XXX,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D、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二、语文积累(共11分)8、默写(8分)(1),以XXX.(XXX《观沧海》)(2)商女不知亡国恨。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通过这学期的辛勤耕耘,你一定有许多收获吧!希望你细心读题、深入思考、认真回答,尽情采摘成功的果实!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蓦(mò)然阴霾(mái) 羁绊(bàn) 叱咤风云(chà)B.躯壳(qiào) 甜腻(nì) 告罄(qìn) 孜孜不倦(zī)C.犷野(guǎg) 逞(chěng)能庇荫(yīn) 慷慨(kǎi)以赴D.惩(chéng)戒吞噬(shì) 剽(piāo)悍秩(zhì)序井然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真谛蜷伏尽态极妍迫不及待略胜一筹B.赢弱筛糠妄下断语养精蓄锐相得益彰C.怂勇道劲芸芸众生眼花嘹乱姗姗来迟D.阔绰娴熟疲惫不堪进退唯谷鲁莽大胆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他语无伦次地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
B.“神舟十号”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通过视频耀武扬威地给大家进行太空教学。
C.今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有的乡镇成了一片废墟,道路塌方,物质匮乏,人们忧心忡忡。
D.“神舟十号”飞船和火箭垂直总装厂房雄伟壮观,单是那74米高、350多吨重的升降推拉钢大门,就令人叹为观止。
4.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共2分,每题0.5分。
) 如今,除了“舌尖上的端午节”,①折纸葫芦、赛龙舟、挂菖蒲等习惯,还有多少被保留?记者随机采访,5岁的杭州男孩李翰脱口而出“我不喜欢吃粽子”;12岁的河南姑娘王悠悠形容“端午的一天”为“压力和粽子”,因为这一天,她依然要上补习班。
8岁的上海男孩沈豫章,②偶遇了一场锣鼓喧天的苏州河上龙舟赛,他握起小拳头为选手们加油助威,才明白“端午节不只是吃粽子。
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试卷(Word+答案+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考查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B.有误,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这是作者的美好愿望,不是写实。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于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故选B。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声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简
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A.“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运用拟人和排比,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四面青山在歌唱与聆听英雄故事”的感人画面。
B.“两脚熊熊趟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运用对偶,整齐有力,勾画出战士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
5.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7分)
班级开展“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的主题活动,请完成以下各题。
1.在活动前,班长撰写了一篇演讲词。阅读后,完成各题。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回望中华民族近一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一幕幕风云激荡的场景,让人不禁热泪盈眶:全民族抗战的戮力同心,渡江战役的横扫千军,抗美援朝的英勇无畏,抗洪抢险的勇往直前,抗疫斗争的逆行出征,脱贫攻坚的尽锐出战……多少惊心动pò(),多少跌宕起伏,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将功勋镌刻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信仰是沉沉暗夜里燃烧的火炬。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了追求真理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瞿秋白哼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赴死,慷慨就义;殷夫置生死于度外,只想做带给人间光明的普罗米修斯;蔡和森在狱中受尽酷刑却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6分。
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羸.弱(léi)悲怆.(chuàng)妄.下断语(wǎng)B. 吞噬.(shí)疮.痍(chuāng)面面相觑.(qù)C. 遒劲.(jìng)剽.悍(biāo)浑身解.数(xiè)D. 脑髓.(suǐ)枉.然(wǎng)锲.而不舍(qiè)2. 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B. 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换多姿的旋舞。
C. 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急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
D.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这种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章。
3.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
B. 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我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 下面句中加点词用另一个词替代而不改变原义,恰当的一项是报社编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只修改..了其中两个地方。
A. 改造B. 改善C. 改进D. 改动5. “一辆车”、“一棵树”的“辆”、“棵”是我们常见的“量词”。
“一杯水”、“一碗饭”中的“杯”、“碗”,原为名词,借用为量词。
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借用为量词的一项是A. 一张.白纸B. 一床.棉被C. 一块.抹布D. 一把.椅子6. “反复”常与“排比”结合起来使用,以增强语势,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下列句子属于综合运用反复和排比的一项是A.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B. 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D. 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7. 结合语境,在横线处排列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听说一只名叫“河河”的鸟儿会说话,邻居们好奇,纷纷来我家观看。
①可其中一人说:“这只鸟说得这么清楚,拿到鸟市上,至少也能卖四五千块钱。
”②那天家里来了七八个人,围着河河,向它说“你好”,它很有礼貌地回应着,赢得一片掌声和笑声。
③我正不知怎样回答,河河抛出一句“讨厌”,惹得对方脸红。
④河河也很高兴,在笼子里跳来跳去。
A. ④②③①B. ②①③④C. ④①③②D. ②④①③8. 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 《社戏》——鲁迅——《呐喊》B. 《伤仲永》——王安石——北宋C.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D.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二、语文积累(共10分)9. 默写(7分)(1)未至,。
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2)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共工怒触不周山》)(3)描写木兰得胜归来后,恢复女儿装的诗句是:,,,。
(《木兰诗》)10. 名著阅读(3分)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
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这段文字出自《童年》,《童年》是苏联作家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
三、语文运用(4分)11. 请在下面语句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来表达你对北京风光的喜爱。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口技》,完成第12—14题。
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2. 填空。
(2分)(1)《伤仲永》“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一句中“闻”是“名声,名望”的意思。
《祖逖》“中夜闻鸡鸣”一句中“闻”是“听到,听见”的意思。
文中“遥闻深巷中犬吠”一句中“闻"的意思是:。
(2)《扁鹊见蔡桓公》“君之病在肌肤”一句中“之”是“的”的意思。
《狼》“又数刀毙之”一句中“之”指代“狼”。
文中“于厅事之东北角”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翻译:(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14. 《口技》一文不仅从正面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还多次描写了,前后两次交代了,从不同侧面突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2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阅读<猫>(节选),完成第15—17题。
(共9分)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它伏着不去。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
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提了去。
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
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15. 随着情节的变化,人对猫的态度是有所变化的。
阅读选文,填写下表。
(3分)16. 文中多处巧妙暗示,为下文埋下伏笔。
例如:两次描写,为下文猫被冤枉埋下伏笔;写猫态度安详、叫声悲楚,则为下文埋下伏笔。
这样前后照应,使读者理解作者的用意所在。
(2分)17. 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
(4分)答:(二)阅读《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完成第18—20题。
(共13分)谢谢你。
盛装莅临①我的成长汪微微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
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
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
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
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
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羡她的与众不同。
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
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
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
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
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
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个人,人手一份。
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
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
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记日记。
算算,一天不过就一篇,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