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病人处理流程(实用)

多重耐药病人处理流程(实用)
多重耐药病人处理流程(实用)

多重耐药病人处理流程

(一)、护士接到院感办或医生通知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

一、安排床位(首选单间隔离,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将同类MDROs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当条件受限,无法设置隔离病房时,须实施床旁隔离。床间距不得小于1米,病床间以隔帘或屏风分隔成隔离区域。)

二、备好床单位

1、备专用的物品【治疗车、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

2、在床旁配置专用医疗废物容器【加盖,双层塑料袋】盛放用后丢弃的个人防护用品;

3、门口或入口处放置隔离衣、手套,备速干手消毒剂;

4、隔离区域入口处、病人床单元和病历夹上应有接触隔离标识(蓝色),以警示进入者。)

三、提醒医生开医嘱(特殊疾病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同时通知病房清洁员和护理员做好准备和防护。

四、进入病房进行操作或护理:

1、操作前先洗手,在接触病人或其周围环境时,应该戴手套,衣服可能会接触病人或其周围环境时,应穿隔离衣。

1)穿隔离衣

①扣领口时衣袖不能污染面额、颈部和口罩;

②后侧边缘对齐,折叠处不松散。

③穿好隔离衣后较贴身,方便操作。

④隔离衣长短合适,能完全遮盖工作服。

⑤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不得进入清洁区,不得接

触清洁物品。

2)脱隔离衣

①消毒手时,隔离衣不能溅湿。

②隔离衣应每日更换1次,污染或沾湿应随时更换,有条件的每次操作后更换。

③衣领保持清洁。

④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

3)穿脱隔离衣的步骤:

穿隔离衣:取下隔离衣→穿袖→系领扣→对背襟→系好腰带→在腰前打结。

脱隔离衣:解开腰带打活结→解袖扣→内掖衣袖,消毒手→抹干手→解领扣→脱衣袖→脱衣→对齐衣襟折衣(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衣钩上。

穿脱隔离衣口诀

穿衣:手提衣领穿左手,

再穿手臂齐上抖,

系好领口扣衣袖,

折襟系腰半曲肘

脱衣:半松腰带解袖扣,

塞入衣袖消毒手,

解开领口脱衣袖,

折好衣服挂上钩。

2、非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s感染病人安排在最

后进行诊疗护理操作。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执行手消毒。

3、接触病人后: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如手套、隔离衣等脱下、

按规定将医疗废物放置在床边专用的医疗废物容器,认真进行手消毒。

五、清洁消毒:

1、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尽量专用。其他不能专

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贵重仪器(如心电图、心电监护仪)用75%酒精擦拭三次。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如发生肉眼可见的污染,应对污染处进行特别的清洁与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剂)。

2、对收治MDROs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清洁和

消毒,对接近患者或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栏、床头桌、门把手、病房中卫生间的表面和周围)、各种设备设施表面、地面等,应当每天进行2次清洁和擦拭消毒(500mg/L含氯消毒剂)。发生或者疑似发生MDROs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使用过的抹布、地拖必须消毒处理,单独放置。注意床之间隔帘的污染并加强清洁消毒。

3、病人的所有废弃物(包括生活废物)应归类为感染性废物。需要用双层黄色胶袋打包密封后转运。处理垃圾的工人应注意戴手套,处理后洗手。

4、病人穿过的衣物和被服应该用双层黄色胶袋打包密封,袋子上注明什么细菌感染和品种、数量。不应该进行二次点数。处理的工人应注意戴手套,处理后洗手。

六、病人应当留在隔离区域,如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作好准备,在技诊检查申请单中注明MDROs感染,防止感染的扩散。

七、病人转到其他科室时,必须向接收方说明接触隔离,并在转科记录、护理记录中注明。

(二)解除隔离

1、接到医生开出的停止隔离医嘱(患者标本连续三次培养(间隔>24h/次)耐药菌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无标本可送,方可解除耐药菌隔离措施);

2、清理物品和隔离衣(按规定的清洗消毒方法执行);

3、在护理记录上应注明解除隔离的时间。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和修改,关注我每天更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