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9 总复习第3课时 认识图形和认识钟表3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详案)第1课时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104~105第1题,完成教材P107~110“练习二十五”第1、2、16题。
教学目标: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进一步巩固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基数与序数含义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建成长小档案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小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数学本领。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创建自己的成长小档案,在小组内说说这学期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先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预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从中学会有条理地回顾整理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学习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位置、认识钟表和认识图形。
师:想一想,在学习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先复习20以内的数。
二、复习20以内的数师:学习数学离不开数,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各数。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数。
【预设】学生可能会1个1个地按顺序或倒序读数,2个2个或5个5个地读数,按单数、双数读数等。
师:在这些数中找到一个数,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这个数吗?【预设】学生选择一个数,可能用小棒摆出来,也可能画图表示,还可能用计数器拨出来。
(教师追问: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指导学生说说它的意思和组成。
)课件出示教材P105第1题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105第1题第(1)~(5)题。
指名汇报。
【预设】第(1)题:学生能清楚地知道一个数前面的数比它少1,后面的数比它多1。
第(2)题:指导学生准确数数,找到第几行,区分第几和几。
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二行出示的“3、5、7、9、11”填出缺少的“2、4、6、8、10”;根据第三行出示的“4、6、8、10、12”填出缺少的“3、5、7、9、11”……学生可能有多种走法,要求学生一边读数一边画出路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3课时《位置、认识图形和钟表》

位置、认识图形和钟表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五的第3、12、13、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集合图形的认识。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认识时钟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钟表。
教学过程:一、知识归纳收获多:1、位置:位置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位置会发生变化。
前后:正面对着的物体是前,背对着的物体是后。
左右:题目上如果是人物,就以题目上人物的左右为标准。
题目是除人物以外的任何物体,都以自己本身的左右为标准。
注:上下楼梯都是靠右行。
2、认识图形:长方体:四四方方,对面同样大,不能滚动。
正方体:四四方方,六个面同样大,不能滚动。
圆柱:两头同样大,能来回滚动。
球体:能任意滚动。
3、认识钟表:时针:短又粗。
分针:长又细。
整时:分针指向12表示整时。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间的表示方法: 例如:7时 7:00钟表上一共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二、习题讲解忆旧知:1、说一说。
问:小兰的左边是谁?小红的后面是谁?小刚的右边是谁?小明的前面是谁?2.数一数圆柱( )个,正方体( )个,长方体( )个,球( )个。
3.连一连。
4.认一认()时 1小时前是()时快()时说说你是怎么看的?总结:分针指向12表示整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都是9时,有什么不同?6.数一数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位置、图形与位置和钟表上下,前后,左右()在()的()面。
6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物体是正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正方形面)的物体是长方体;上下一样粗,且上下两个面的圆大小相同的物体是圆柱;圆圆的,在平面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的是球。
数物体时,要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有序地辨认,以免遗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9单元 总复习-第3课时 总复习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总复习认识图形、认识钟表一、教学目标1.复习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能够正确辨别这些图形并给出命名。
2.复习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时、分针,能够正确读懂简单的时间。
二、教学重点1.复习四种常见几何图形的辨认和命名。
2.复习钟表的基本结构和时间读法。
三、教学内容1.复习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图形的形状特点和命名方法。
–图形的基本属性:角、边、顶点等。
2.复习认识钟表–钟表的基本结构:时针、分针的指示部分。
–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几何图形卡片、钟表模型、绘制的时钟等。
2.学生准备:识图游戏卡片、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温故知新:复习前几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几何图形和钟表的认识方法。
2.图形认识:–呈现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识别、命名并描述图形的特点。
–利用图形拼图游戏巩固学生对各种图形的辨认。
3.钟表认知:–展示钟表模型,解释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教授简单的时间读法。
–组织学生练习看钟识时,通过实际操作和指导,提高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4.练习与拓展:–让学生练习读懂不同钟表上的时间,提问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布置练习册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识别图形和时间读法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肯定。
2.练习册检查:批改学生的练习册作业,了解他们对图形和钟表认知的掌握程度。
3.口头提问:随堂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巩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图形和时间的准确认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动性。
同时,在教学结束后及时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次复习,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认识图形和钟表,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9.3 认识图形、钟表总复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
图形、位置和钟表
一、说一说
你能在图中选一名 同学像这样说说吗?
小红小的兰后的面左是边 小兰是。谁?
小小兰红的的左后边面是 小是明谁。?
一、说一说
你小还 小还猴可兔能怎以要提样怎吃出走样到一才走萝个能?卜 问吃应题到该,桃怎并子样回?走答?吗?
一、说一说
6:00
分针长长指12,
时针指几是几时!
7时 7:00
8时 8:00
看钟表写时间
时针每天转2圈,所以一天有都上是午9时9有时什和么 晚上9时。
说说不你同是?怎样看的?
( 3 )时
1小时前是( 6 )时
10时 大约( 2 )时
分上针午指向91时2,时针指向几是几时晚。上 9时
二、选一选
谁最容易滚下来? 请圈出来。
三、连一连
说说你身边找哪找些好物朋体友与。 下面这些形连状一相连同。。
球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四、数一数
你能数出这些图形的 个数吗?
长方体( 1 )个 正方形( 1 )个 球( 4 )个 圆柱( 9 )个
4
2 3 2
分针 时针
8时
3时
6时
8:00
3 :0 0
你你能是说怎出么它区们分的 名它称们吗的? ?
长方体
圆柱
球
正方体
长方体圆柱长方体Fra bibliotek一、说一说
看小羊把四个立体 图形排成一排后, 拍的3张照片。
仔细观察小羊拍到的三张照片, ( )在最左边,( )在最右边。
一、说一说
你能看图说说吗?
(
)在(
)的前面,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字1-10的概念。
2.能够正确书写数字1-10。
3.能够进行1-10的简单加减法运算。
4.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数字1-10的认识与书写。
2.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1.对数字10的理解及运算。
2.几何图形的识别。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数字卡片。
3.几何图形卡片。
4.白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导入•利用数字卡片介绍数字1-10,让学生认识数字。
•让学生在白板上书写数字1-10,并教给学生简单的加法。
学习1.引导学生认识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
2.让学生进行数字1-10的简单加法运算练习。
3.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数字1-10进行复习,并做一些小练习。
五、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数字运算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互相交流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六、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做加法练习。
2.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几种几何图形并进行命名。
七、作业布置1.完成《总复习第3课时》的练习题。
2.用数字卡片做1-10的加法与减法练习。
八、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查漏补缺,为下节课做准备。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字1-10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对几何图形有了初步了解。
希望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巩固,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第3课时认识图形和认识钟表课件新人教版202009271115

一、复习位置
小动物们怎么走才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呢?
向右面3格 向
下
面
向右面2格
2
向
向
格
上 面
下
3
面
格
2
格 向右面5格
二、复习立体图形
图形与位置
本学期,我们认
识了哪些立体图
小红
小刚 小倩
小洋 形?它们各有什
么特点?
小明
小兰 小兵
小玉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课本109页第12题】
3时 3 :00
2时 2 :00
11 时 11 :00
快( 1 )时了。 1
( 3 )时过一点。
( 2 )时差一点。
1. 仔细观察下表,完成表后的问题。【课本105页第1题(6)】
将分表针中指向○1中2,的时数针填在 □指中向,几就并是写几出时钟。面上 的时间。
9
3
6
6 00
2.【课本107页第3题】
×
√
快11时了
五、课堂小结
认识图形和钟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们有哪些收获?
备选练习
三、先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再把这些时间按从先到后的 顺序排一排。(填序号)
9
9
10
7
④
②
①
③
一、看一看,数一数。
3
2
2
2
三、复习认识钟表
请你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
7时 7 :00
5时 5 :00
10 时 10 :00
3时 3 :00
2时 2 :00
11 时 11 :00
一年级【上】数学-第9单元 第3课时 复习认识图形和钟表 人教新课标(2014)(8张)

第3课时
复习图形和钟表
一、复习认识图形
二、复习认识钟表
如果我们把钟表上的时 间像电子表上的时间一样 表示,你会吗?
三、活动巩固
在盒子里摸图形,摸了以后, 先猜一猜是什么,再拿出来看是 否猜对,最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
(精品示范)一年级【上】数学-第9 单元 第3课时 复习认识图形和钟表 人教新课标(2014)(8张)实用课件
四、课后小结
No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你还有什年级【上】数学-第9 单元 第3课时 复习认识图形和钟表 人教新课标(2014)(8张)实用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9 总复习第3课时 认识图形和认识钟表

作品编号:522325647891253697158 学校:朝阳岗市溪边镇柳树小学*教师:谢德刚*班级:蝴蝶叁班*第3课时认识图形和认识钟表▶教学内容教科书P105第1题第(6)题和P106第3题,完成教科书P107~109“练习二十五”第3、12、13、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种形状的物体。
2.认识钟面,掌握认、读、写整时的方法。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数较复杂的拼摆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教具,小正方体学具,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位置师:说说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谁。
学生自由交流,集体订正。
课件出示。
师:每只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它们怎么走才能吃到食物呢?【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小兔爱吃萝卜,它先向右走3格,再往下走2格;小鸡爱吃虫子,它先向右走2格,再往下走2格;小猫爱吃鱼,它先向右走5格,再往上走3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上、下、前、后、左、右关系及相对性,并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复习立体图形1.玩游戏。
师: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教学提示】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立体图形的特征,再通过猜一猜的游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教具。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的描述猜一猜这是什么立体图形。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正方体)。
师: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学生选出圆柱)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学生选出长方体)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学生选出球)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根据特征猜立体图形的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为下一步图形的分类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认识图形和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5第1题第(6)题和P106第3题,完成教科书P107~109“练习二十五”
第3、12、13、14题。
▶教学目标
1. 认识钟面,掌握认、读、写整时的方法。
2. 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
种形状的物体。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认识钟面,掌握认、读、写整时的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种形状的
物体。
▶教学难点
掌握数较复杂的拼摆图形的方法。
认识钟面,掌握认、读、写整时的方法。
通过复
习,使学生全面回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熟练辨认这4种形状的物体。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教具,小正方体学具,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位置
师:说说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谁。
学生自由交流,集体订正。
课件出示。
师:每只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它们怎么走才能吃到食物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小兔爱吃萝卜,它先向右走3格,再往下走2格;小鸡
爱吃虫子,它先向右走2格,再往下走2格;小猫爱吃鱼,它先向右走5格,再往上走
3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上、下、前、后、左、右关系及相对性,并准确地
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复习立体图形
1.玩游戏。
师: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
【教学提示】
可以先让学生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立体图形的特征,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教具。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的描述猜一猜这是什么立体图形。
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一个样。
学生到讲台前挑选图形(正方体)。
师: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学生选出圆柱)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学生选出长方体)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学生选出球)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根据特征猜立体图形的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认识,为下一步图形的分类奠定基础。
2.分类统计。
完成教科书P109“练习二十五”第12题。
师:仔细观察,说说这个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分别有几个,数一数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数错、漏数的情况。
教师请数得正确的学生分享方法,例如用不同的记号进行标注、从上往下有序地数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数立体图形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也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知识的运用。
3.拼一拼,摆一摆。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6第3题。
(1)师:用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试着动手拼一拼。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拼法:
对于第2种和第3种拼法,学生可能会认为是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这是长方体,因为正方体每个面大小都一样。
(2)师: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学情预设】先让学生猜一猜可能需要几个,学生可能说4个、6个、8个等。
教师让学生尝试拼搭得出答案。
同桌互评,看拼的大正方体最少用了几个小正方体。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复习认识钟表
1.回顾钟表知识。
师:接下来我们来复习钟表的知识。
关于钟表,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认识时针、分针,会认整时,会写整时等。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回忆关于钟表和时间的知识。
学生的回答可能会零乱、细碎甚至不全面。
生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教师有序板书,帮助学生初步梳理关于认识钟表这部分的知识。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05第1题第(6)题。
师:请把3、6、9分别填在方框里,并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并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师追问:钟面上有几个数字?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你怎么知道钟面上的时刻表示6时?
【学情预设】学生说出钟面上12个数字的排列顺序,可以用手势表示。
认识整时的方法是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师:你能说说6时整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关系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时针、分针成一条直线。
师:你能拨出一个整时,然后用电子表计时法表示出来吗?
学生用钟面模型拨整时,并汇报自己拨的是几时,怎样表示,师生一起评议。
3.完成教科书P107“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出现的错误可能有2种:直接将钟面上的时间当成了妈妈睡觉的时间;把“妈妈比我晚睡1小时”当成了“妈妈比我早睡1小时”。
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明确先要写出钟面上的时刻:9时,再理解“妈妈比我晚睡1小时”就是9时再过1小时,也就是10时。
【设计意图】复习关于整时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认识整时的方法的掌握,并能解决简单的时间问题。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P109“练习二十五”第13、14题。
师: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提示】
复习钟面以及整时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利用钟面模型指一指,说一说,拨一拨,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学情预设】交流时先说说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学具摆一摆、拼一拼,最后回到书上的图形,按正确的答案再想一想。
【设计意图】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的想象、验证活动,获得了可贵的探究体验和一定的操作经验。
2.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个钟面都不是整时,而是很接近整时。
左边的钟面时刻是快11时了,右边的钟面时刻是6时过一点儿。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整时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位置、四个立体图形的特征,还复习了钟表的知识,你是怎样认整时的呢?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活动,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除了操作,还需要学生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需要进行评价指导,也要鼓励学生互相评价。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70第三题。
三、先xiān 写出xi ěchū 钟zhōng 面miàn 上shàng 的d e 时间shíjiān
,再zài 把b ǎ 这些zhèxiē 时间shíjiān 按àn 从先cóngxiān 到dào 后hòu 的d e 顺序shùnxù
排一排páiyìpái。
( 填tián 序号xùhào
)
参考答案
三、9 9 10 7 ④ ② ① ③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71第一题。
一、看kàn 一y ī 看kàn
,数shǔ 一y ì 数shǔ。
参考答案一、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