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土壤修复工程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土壤修复细分市场调研报告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土壤修复领域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这些国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土壤修复工作,同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国外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技术先进,市场规模较大。
国外现状
土壤修复细分市场分析
03
总结词:农业土壤修复市场是土壤修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农业用地中存在的土壤污染和退化问题,进行修复和改良。
评估市场风险和挑战
土壤修复行业概述
02
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受到污染、破坏的土壤进行治理和改善,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的过程。
土壤修复
包括挖掘、焚烧、淋洗、固化/稳定化、植物修复等,根据土壤污染类型和程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处理。
土壤修复技术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污染会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甚至影响人类健康。
加强技术研发
企业可以拓展业务领域,不仅局限于土壤修复,还可以涉足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领域。
拓展业务领域
企业可以与政府、科研机构、环保组织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专业、高效的修复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赢得市场份额。
提高服务质量
结论
法律法规不健全
部分地区公众对土壤污染及其危害的认识不足,影响市场推广。
公众认知度低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相关政策,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支持
地方政策差异
政策执行力度
未来政策走向
各地在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方面的政策存在差异,影响了市场统一性。
各地政策执行力度不一,部分地区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土壤修复行业研究报告

该模式以技术研发和项目设计为主,提供技术咨 询、方案设计等服务。
设备销售模式
该模式主要销售土壤修复设备,并提供相应的售 后服务。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及特点
BOT模式
该模式由政府授予企业建设和经营项目特许权,企业负责投资、 建设、运营,政府定期支付服务费。
EPC模式
该模式是工程总承包模式,企业负责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全 过程,并承担风险。
中国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总结词
中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未来仍有广阔的发 展空间。
详细描述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环境 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据市场研 究数据显示,中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 3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9年的约1300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达40.7%。未来几年,随着政府对环保 领域的重视和资本市场的介入,中国土壤修复市场仍 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行业分类
根据修复技术和方法,土壤修复行业可分为物理修复、化学 修复、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等几大类。
行业产业链结构
产业链上游
主要包括工程设备、检测仪器和 药剂等供应商,提供必要的设备 和材料支持。
产业链中游
主要包括土壤修复工程承包商、 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咨询机构等 ,负责实施土壤修复项目。
产业链下游
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等, 负责提出土壤修复需求和项目投 资。
02
技术热点
土壤修复技术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 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如生物修 复、化学修复和热修复等技术的研究 和应用。
03
市场热点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土壤修复服 务将成为环保领域的热点之一,相关 企业数量和业务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现状 (5)一、土壤污染的定义和种类 (5)二、土壤污染形势严峻 (5)三、土壤污染治理全产业链梳理 (7)第二节土壤修复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7)第三节土壤修复技术需因地制宜 (10)第四节土壤修复行业现状 (12)一、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项目承接现状 (12)二、行业竞争格局分散 (14)第五节土壤修复行业主要痛点 (15)一、痛点 1:政策起步晚,法律标准缺位 (15)二、痛点 2:商业模式并不健全 (19)第六节企业分析 (23)一、高能环境 (23)二、永清环保 (25)三、北京建工 (27)四、铁汉生态 (29)五、东江环保 (30)六、博世科 (31)图1:土壤污染种类、来源及危害 (5)图2:土壤污染治理全产业链概览 (7)图3:美国土壤修复资金占GDP比例情况 (8)图4:我国今年城市企业搬迁情况分布 (9)图5:16个披露修复项目资金规模分布 (13)图6:16个披露修复项目中标企业及资金规模(万元) (13)图7:超级基金初始基金构成 (22)图8:1996年国会修改超级基金后基金构成 (22)图9:高能环境2014年分行业收入比例 (24)图10:高能环境2015H1分行业收入比例 (24)图11:苏州某有机物污染场地治理示范工程 (25)图12:金陵拜耳聚氨酯有限公司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 (25)图13:北京建工股权结构图 (27)表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 (6)表2:典型地块及其周边土壤污染状况 (6)表3:土壤污染事件曝光新闻回顾 (6)表4:不同类型污染土壤待修复量 (9)表5:我国主要城市工业企业搬迁情况列表 (9)表6:土壤修复技术分类 (10)表7:相关土壤修复技术优势与不足 (12)表8: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修复从业单位推荐名录(第一批) (14)表9:国内土壤修复行业主要企业简介 (15)表10:土壤修复行业外资主要企业简介 (15)表11:水、大气、固废、土壤污染治理的基础政策出台明细 (16)表12:土壤修复中招投标和修复开发模式优劣对比 (19)表13:部分上市公司土壤修复项目明细 (20)表14:美国有关土地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 (21)表15:1993-2004财政年度美国超级基金的收入与支出(百万美元) (22)表16:永清环保已披露的土壤修复大型订单汇总 (26)表17:北京建工已披露金额大于500万元订单 (28)第一节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现状一、土壤污染的定义和种类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使得土壤环境质量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恶化,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可能有危害的现象。
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浅析及修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浅析及修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摘要】土壤修复行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修复企业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旨在分析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揭示修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同时探讨政策法规和科技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研究发现,土壤修复行业受政策法规、市场竞争压力、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影响,面临着高风险和挑战。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政策法规的引导,行业发展仍有巨大潜力。
未来,企业需采取有效策略来应对风险和挑战,如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服务质量,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展望未来,土壤修复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土壤修复行业、现状、风险、挑战、市场前景、政策法规、科技发展、发展趋势、策略、展望1. 引言1.1 土壤修复行业的重要性土壤修复行业的重要性在于其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扩张,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土壤中的污染物会渗透到地下水中,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土壤修复行业不仅可以帮助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通过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以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安全,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修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将为土壤修复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机。
加强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修复企业的市场前景土壤修复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土壤修复行业逐渐受到重视。
据统计,全球土壤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已超过百亿美元,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在中国,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土壤修复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土壤修复市场调查报告

土壤修复市场调查报告一、土壤修复市场现状土壤修复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土壤修复按照对象可分为耕地修复、矿山污染修复和污染企业搬迁所形成的场地污染修复。
永清环保董事长刘正军表示,相对于矿山和工业场地污染治理,耕地污染治理和修复的成本更高、周期更长。
行业起步晚,首例修复案例距今仅9年。
早期政策/商业模式缺位,资金不足,回报盈利少;缺乏政策和标准的支持,造成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行业发展缓慢。
随着土十条出台,经济发达地区具备商业化开发潜力的污染土地已经具备可行的商业模式,这是我们看好的近期爆发的行业“主战场”。
总体来看,模块化、整体打包的解决方案,其实是未来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趋势。
但2016年常州外国语学校的环境污染事件仍然折射出当前城市土壤修复市场监管力度和修复规范尚待进一步提升,2017年配套政策密集落地,将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城市土地修复市场成为主战场,两大逻辑推动行业破冰。
政策视角:土十条和地方配套政策加快落地,政策体系解决行业核心问题;资金视角:政府资金投入增加,PPP构建下的新的模式将加速订单的到来。
微观验证:证券化加速+订单爆发,2017年市场迎来高峰。
2004 年《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数据显示,珠三角该地区近40%的农田土壤重金属超标,其中10%严重超标;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达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2015年《土地整治蓝皮书: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2》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中,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度、重度污染,土壤点位超标率接近20%,大多不宜耕种。
土壤污染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经济发达的中部和东部最为严重。
从经济大省广东来看,清洁土壤只占到了11%,重度污染土壤占比却高达12%。
土壤修复市场调查报告

土壤修复市场调查报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地污染日益加剧。
为了保障环境和人类健康,土壤修复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
各国政府加大对土壤修复的投入,也吸引众多企业涌入土壤修复市场。
本文将对土壤修复市场调查报告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根据行业权威研究机构的报告,全球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约为500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850亿美元。
其中,中国土壤修复市场正在高速增长,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70亿人民币。
预计到2025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人民币。
二、市场驱动因素1. 土壤污染日益严重。
土地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各国政府对土壤修复的需求不断增加。
2.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近年来,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土壤修复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以促进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
3. 市场需求量增加。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土地的开垦和再利用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土壤修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4. 科技进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三、市场机会和挑战1. 市场机会① 前景广阔。
当前,土壤修复市场驱动因素强烈,市场需求量不断提升,长期稳健的投资潜力巨大。
② 技术创新空间大。
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前景乐观,科技创新空间广阔。
③ 政府政策积极支持。
各国政府出台的土壤修复相关政策,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市场挑战① 技术门槛高。
土壤污染情况复杂,修复技术要求高,需要高水平人才和前沿技术支撑。
② 竞争激烈。
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知名度、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
③ 法律法规复杂。
国家针对土地污染问题出台的法律法规复杂,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来进行遵守和适应。
四、发展趋势1. 土壤修复技术创新和优化。
新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助力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2. 产业链深度发展。
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态势研究报告

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态势研究报告2020年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收官之年,与修复工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各项政策制度在这一年加快出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面推进,国家土壤环境管控与修复示范工程陆续完成,土壤修复产业得以蓬勃发展。
本文梳理了2020年出台的土壤污染评价与修复领域重要管理和技术性政策制度与规范,分析了土壤修复咨询服务和修复工程市场规模和主要特点,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总体布局,对土壤修复政策制度的重点方向、未来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政策法规制定的重要进展1)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并开展执法检查。
2020年山东、山西、天津、湖南、江西等5省(直辖市)相继发布实施了省级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江苏、广西、甘肃等省(自治区)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至此共14个省(自治区)发布了省级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各省级条例进一步细化了启动建设用地调查的各类情形,明确了不同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责任,结合各省实际提出了具有特色的咨询服务、未开发利用地保护要求、暂不开发利用地块风险管控要求,以及从业单位管理要求等。
这些条例已成为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风险管控与修复的重要法律依据。
2020年7月至10月,全国人大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本次执法检查重点围绕5个方面开展:法律重要条款和规定的落实情况、政府法定职责的落实情况、法律实施的保障与监督情况、违法行为的查处惩治情况、配套规定和标准的制定情况。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遏制了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保障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1],同时也揭示出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学习宣传普及不够、配套法规标准不健全、农用地分类管理有待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亟待强化、法律实施保障不足、监督执法不够到位。
中国土壤修复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中国土壤修复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壹中国土壤修复市场现状与预测没有对市场的了解,不足以谈产业。
土壤修复产业的市场预测分析,是产业研究最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
与其他产业一样,土壤修复产业有着自己的成长曲线,以有三十余年土壤修复发展历程的美国作为借鉴,对土壤修复产业周期进行分析,知其可分为准备阶段、起步阶段、跃进阶段和调整阶段。
通过将当前中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情况与之进行对照,可知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快。
美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历史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土壤修复产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其发展历程和经验值得各国学习借鉴。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包括历经数次修订的核心法案《超级基金法》,补充法案《小型企业责任免除和棕色地块振兴法案》,还有《固体废物处置法》《清洁水法》《安全饮用水法》《有毒物质控制法》等辅助法案;美国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持,以超级基金为主要资金来源,以棕色地块经济自主再开发计划(BERI)等为补充资金支持;美国制定了土壤筛选导则(SSG)和土壤生态筛选导则(ECO-SSL)在内的技术标准。
可以说,要想勾画完整的土壤修复产业生命周期,经历较为完全而且环保局数据齐全的美国是首选的分析对象,如图 1所示。
图1 美国土壤修复产业发展历程美国土壤修复产业生命周期分析通过对美国土壤修复产业进行分析,可将其划分为准备阶段、起步阶段、跃进阶段和调整阶段,如图2 所示。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资金投入占GDP 的比重也相应有规律地变化着,基本上是先低后高,然后再回落维稳。
美国土壤修复资金投入占 GDP 的比例在四个阶段的均值先后为0.056%、0.123%、0.70%和 0.49%。
图2 美国土壤修复产业生命周期我国土壤修复产业阶段分析早在2004 年,杭州大地环保工程公司就有了针对杭州炼油厂退役厂区污染土地的修复项目,但是在此之后数年全国范围内便再无新的修复项目开工。
直到2007 年,北京建工环境修复和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合作实施北京化工三厂的土壤修复项目,之后修复项目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因此一般认为该项目是我国修复产业发展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