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下),请收藏!附:价格和吃法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下),请收藏!附:价格和吃法上篇介绍了海边人常吃的海鱼,共计40种,因篇幅有限,只写了20种。
接下来的20种今天把它补齐,加起来便是完整的40种。
在海边生活的人,海鱼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每个人都是从小吃到大。
我这里坐标山东沿海,南北方物种有区别,不一定相同。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上),附:价格和吃法,请收藏21、黑头鱼(野生、养殖)黑头鱼,又叫黑石鲈,近海鱼种。
黑头鱼在上个世纪在笔者家乡一直不受人待见,称之为“不上讲”的鱼,市场卖得少,价格便宜,吃黑头基本都在海边自己钓。
进入新世纪后,黑头鱼突然咸鱼翻身,凭借紧实和鲜美的口感,广受喜爱。
黑头鱼一直是非常好吃的鱼类,非常适合做鱼生。
只不过在上世纪大家都推崇“加吉鱼”、“黄花鱼”等,这种黑不溜秋的鱼“难入法眼”。
现在因为有了经济价值,养殖的越来越多,市场上卖的黑头鱼大多是养殖的。
价格:20~25左右/斤。
黑头鱼的吃法:清蒸、红烧、家常烧、刺身等。
22、马面鱼(野生)马面鱼,又称为面包鱼、剥皮鱼。
这种鱼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四川、重庆吃火锅时吃的“耗儿鱼”就是小马面鱼。
在沿海地区这种鱼可不小,一条两三斤重是常有的事。
马面鱼肉质紧实,有类似蒜瓣肉的口感。
这种鱼基本见不到活的,都是以冰鲜的方式在市场上出售。
以前马面鱼价格亲民,很受欢迎,尤其烧烤吃很棒。
现在价格越来越贵,吃得便少了。
价格:15~20元/斤马面鱼的吃法:家常烧、红烧、烤马面鱼等。
23、鳗鳞鱼(野生)鳗鳞鱼,又叫鳗鲡鱼。
一种外形很像蛇的海鱼,非常受笔者家乡人们的喜爱。
鳗鳞鱼肉质非常细腻鲜美,而且没有小刺,只有中间一条鱼骨,吃起来很方便安全,不怕卡刺。
(但是这里注意的是,市场上有另一种外形酷似鳗鳞的鱼叫做“季勾鱼”,口感跟鳗鳞完全不一样,下面一种鱼便介绍它。
)鳗鳞鱼因为非常鲜美而且产量小,所以价格也很贵,个头越大价格越高。
价格:30~70元/斤。
鳗鳞鱼的吃法:红烧、家常烧、辣鳗鳞、烤鳗鳞等。
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谱第二部推荐收藏

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谱第二部推荐收藏上次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谱第一部,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第二篇文章或者阅读原文查看,主要是有经济价值的、珊瑚礁的和在分类上有代表性的50种鱼类,上次有读者跟我们反映有些鱼类的名字中有生僻字不认识,所以这次我们把一些生僻字的读音标注上了,同时也把第一部的生僻字也标上了,大家可以到第二篇文章查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记忆。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中国海洋鱼类原色图谱的第二部,共50种鱼,包括这些鱼的拉丁文,地理分布、适温范围、体长及特性,说到适温范围,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适温范围可概括为三种类型:1.暖水性种,适温高,在我国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递减,有些只限于南海一带,有些可达到东海而不再北上,还有一些在夏季水温升高或随暖流可达黄、渤海。
2.暖温性种,适温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和东海近海以及黄、渤海,其中有些是仅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地方种。
3.冷温性种,适温低,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有少数在冬天可到达东海北部。
1.黄斑鲾(bī)拉丁文:Leiognathus bindus,体长一般为80-120mm,是广东沿海习见种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
2.短吻鲾(bī)拉丁文:Leiognathus brevirostris,一般体长为30-100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于东海。
3.红尾银鲈拉丁文:Gerres oyena,暖水性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水水域,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虽然叫红尾银鲈,但它的背鳍上缘灰色,其他各鳍都是黄色的。
4.叉尾鲷拉丁文:Aphareus furcatus,暖水性大洋底层鱼类,全长可达600mm,通常用延绳钓捕获,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见于南海诸岛海区和东海。
5.黄笛鲷拉丁文:Lutjnus lutjanus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泥沙质底水域,全长可达300mm,用拖网或者钓钩均可捕获,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海域。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上),附:价格和吃法,请收藏

40种“好吃不贵”的野生海鱼(上),附:价格和吃法,请收藏很多人多海里的鱼类不太了解,觉得大海里常吃的鱼类就那么几种。
其实,海洋之大远远地超过了陆地,海洋中的动物之丰富远远超过了常人的想象。
在进化论里,陆地上得所有生物都是由海洋里进化而来的。
所以,海洋又是生物之源。
沿海城市经常吃海鲜,尤其是海鱼,家家餐桌上都离不了。
海洋中的鱼类大约有近2万多种,经常被我国沿海居民端上餐桌的就有上百种。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海边人常吃的40种海鱼,假如您有时间到海边旅行,见到了这些海鱼不防品尝一下。
今天写的这40种海鱼大多数都是经济实惠的野生海鱼,几元钱一斤的比比皆是,也算是海边人餐桌上的质优价廉的“口粮鱼”,篇幅有限,分两篇写完,每篇写20种,欢迎大家收藏。
1、鲅鱼(野生)鲅鱼,学名马鲛鱼。
最大能长到3米长200多斤重。
肉多刺少,每年春天大量上市肉质非常鲜美。
著名的胶东地区的“鲅鱼饺子”就是鲅鱼肉制作而成,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
在山东沿海,每年春天有女婿送岳父母鲅鱼,表示孝敬的习俗。
价格:春鲅鱼25元左右/斤,其他季节便宜。
鲅鱼的吃法:红烧、蒜苔烧鲅鱼、熏鲅鱼、鲅鱼馅饺子、鲅鱼丸等。
2、鲐鲅鱼(野生)鲐鲅鱼,鲭鱼属的一种。
外表看起来像迷你版的鲅鱼,但却跟鲅鱼完全没有关系。
鲐鲅鱼个头小,鱼肉口感有点像鲅鱼,也是非常好吃的经济鱼种。
吃的时候注意,鲐鲅鱼的内脏和血液有毒性,一定要清理干净后再烹饪食用。
价格:5~10元/斤。
鲐鲅鱼的吃法:红烧鲐鲅鱼、熏鲐鲅鱼、茄汁鲐鲅鱼、香煎鲐鲅鱼等。
3、带鱼(野生)带鱼,俗称刀鱼。
这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海鱼了,冰鲜冷冻后内陆城市也经常能吃到带鱼。
带鱼的鱼肉细腻鲜嫩,鱼刺少易食用,非常受老人孩子的喜欢。
在北方沿海,过年的时候每家都会炸带鱼,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海鱼之一。
价格:5~15元/斤。
带鱼的吃法:香煎带鱼、红烧、家常烧等。
4、红头鱼(野生)红头鱼,也称为红娘鱼。
很漂亮的红色的海鱼,生活在近海的海底,鱼鳍很大,像是一对翅膀。
海南常见海鱼品种

海南常见海鱼品种黑棘鲷,又称黑鲷,海钓最常见的目标鱼,俗名乌格、黑格、厚唇,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牛屎鱲、乌翅、黑加吉、黑立、海鲫、铜盆鱼等。
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鲷科的其中一种。
本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台湾、中国东海、香港等海域。
本鱼体侧扁,背缘弯曲,腹缘较平。
背鳍单一,硬棘强大,与软条间缺刻不明显。
侧线上方至背鳍硬棘中央部位有鳞片7~8枚,侧线起点有一不规则黑斑。
体侧并有若干黑色纵带。
背鳍硬棘11~12枚,软条11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
侧线鳞片数48~ 56枚。
体长可达50厘米。
本鱼属于热带、温带沿岸杂食性底栖鱼类,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喜栖息在沙泥底质水域,有时会进入河口内湾。
幼鱼期全为雄性,到3~4年生才转变成雌性。
春季到初秋为其产卵期。
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强。
黑鲷的一种,黑沙立黑鲷也分黑沙立、白腊与黑牛之说,这一条广东人称黑牛,或称牛屎立大白腊黄花鱼的兄弟大白姑鱼,也叫日本白姑鱼大头叫姑鱼皮氏叫姑鱼俗名:黑鮸、加网白叫姑鱼红牙,石首科,与黄花、叫姑鱼同科钝头叫姑鱼(团头叫姑鱼)俗名:黑加网道氏叫姑鱼(湾叫姑鱼)俗名:春子沙钻沙钻台湾人统计大概有35种之多,在北海常见的有两种,即是多鳞鱚和斑鱚(也叫杂色鱚),背部青色的为多鳞鱚,有花纹的叫斑鱚,还有一种金线鱚,但少见金线鱚多鳞鱚多鳞鱚的背斑鱚,这是我在螺棚钓的褐菖鲉褐菖鲉,海口最常见,被叫做石狗公(也有叫石头公,石九公)鯻鱼,多叫北立弓,町公,“沙牯头”,台湾叫花身鸡鱼,也叫茂公鱼,唱歌婆,硬头浪,花甲,打烂碟,细分鯻鱼又分几种,分别是细鳞鯻,突吻鯻,六带牙鯻,四带牙鯻,最上面这条细鳞鯻就是我们常常钓获的那种细鳞鯻突吻鯻六带牙鯻四带牙鯻把真鲷和二长棘鲷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是有意义的,因为真鲷幼鱼和小一点的二长棘鲷粗看上去几乎没有区别,只有通过背上有没有那两根长棘才能分辨出来。
我在北海钓到的巴掌大的红腊里面其实经常是两种鱼都有。
海鱼图片大全

注:舟山岛论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收集到了以下海洋鱼类(部分),本次一并奉献,鱼名按标准名和舟山本地渔民叫法二种一并给出,欢迎广大网友予以指正!多宝鱼主要产地:北欧大西洋海域,中国山东、辽宁、广东潮汕食用季节:全年供应海鲜特点:其实是比目鱼中的名贵品种,又称欧洲大鲮平,香港人则以其英炆名Turbot谐音改为多宝鱼,吉利易记,其肉质白嫩丰厚,口感软滑骨较少,味道鲜而营养丰富,含胶质。
近年香港市场买到的多为广东潮汕养殖鱼,肉滑但欠鱼味,当然比欧洲的退色。
舟山渔民叫法:借手捏塔蓝瓜子主要产地:东南亚及中国沿海食用季节:入夏当造海鲜特点:头部椭圆,体形丰满,尤如一粒大瓜子而命名。
此外因身上满布星点,全身浅蓝,另名蓝鳍石斑鱼。
重量由3斤至5斤不等。
鱼肉结实中丝细嫩滑,鱼味浓,肉雪白,可媲美红斑及老鼠斑。
3斤以上容易有沙皮。
舟山渔民叫法:黑坚鱼牙衣主要产地:南中国海、东沙群岛食用季节:全年供应海鲜特点:在台湾称为楔斑猪齿鱼的牙衣,身体长形及侧扁,上下颚各有两双弯曲的尖牙。
背部有方形黑色斑纹,接近下半身位置有淡黄色条纹。
牙衣肉质香滑,清蒸最佳。
舟山渔民叫法:杉斑主要产地:东南亚海域食用季节:全年供应、入秋当造海鲜特点:虽色泽黝黑如杉,但是石斑中抵食的一种。
其肉质鲜甜可口,蒸熟后鱼肉雪白无比,价钱比红斑、星斑便宜。
一条便可炒鱼球,炖鱼头、滚鱼骨汤三味,符合经济原则。
舟山渔民叫法:坚鱼绿衣主要产地:南中国海食用季节:全年供应海鲜特点:绿衣属于隆头鱼科,侧线平滑,体背橙色,腹白色;由胸鳍腋下至第七及九背鳍鳍棘基底有一深绿色斜带,此深绿色斜带后有一黄带,除尾鳍外,各鳍浅黄色。
肉质香滑,清蒸最佳。
海青斑主要产地:东南亚沿海食用季节:全年供应海鲜特点:鱼体满布黑色及棕色小点,拣选时以花纹黑白分明,鱼身圆胖为首选。
海产青斑肉带爽甜,鱼身没光泽的养斑则肉较粗糙,青斑一般较大条,1斤多至6斤不等。
以1斤多2斤重的已可一鱼几味。
油斑主要产地:南中国海、越南食用季节:10月至11月海鲜特点:幼鱼的油斑身体淡黄色,有六条不规则的深褐色斜纹,由眼下方向外伸展,身上的褐色斜纹有白斑。
海水观赏鱼品种图鉴(一)

海⽔观赏鱼品种图鉴(⼀)七⼣鱼英⽂:Marine Betta学名:Calloplesiops altivelis最⼩⽔族箱尺⼨:300升饲养难度:容易饲养要求:盐度 1.020-1.025;酸碱度 8.1-8.4性情:⼀定攻击性⽔族箱最⼤成体尺⼨:20厘⽶珊瑚兼容性:安全⾷物要求:⾁⾷主要产地:印度洋种属:鮗科也叫⽃鱼、瑰丽七⼣鱼。
属于⾮常容易饲养的鱼,是新⼿⼊门的好帮⼿。
当刚⼊缸时,会很胆⼩,⼀直呆在躲藏处。
不会骚扰珊瑚,贝类或海葵,但会吃掉⼩鱼。
吃⾷时很谨慎,最好与⽐较温和的鱼混养。
如果缸⼩,单独饲养,如果缸⼤,成对饲养。
⾷物包括各种动物性饵料,像鱿鱼、海鱼、贝类及虾。
也可投喂⼩孔雀鱼等淡⽔鱼。
新⼿⼊门品种黄尾蓝魔英⽂:Yellowtail Damselfish学名:chrysiptera hemicyanea最⼩⽔族箱尺⼨:150升饲养难度:容易饲养要求:盐度 1.020-1.025;酸碱度 8.1-8.4性情:⼀定攻击性⽔族箱最⼤成体尺⼨:7厘⽶珊瑚兼容性:安全⾷物要求:杂⾷主要产地:印度洋种属:雀鲷科⼤部分雀鲷类的海⽔鱼都很容易饲养,对⽔质要求不严,能忍耐⾼硝酸盐环境,是闯缸鱼类。
黄尾蓝魔全⾝亮蓝⾊,尾巴呈⾦黄⾊。
黄尾蓝魔应该说是新⼿下海的⾸选,攻击性不强,不需要很⼤的⽔族箱。
可以⼩群饲养,但应该有⾜够的躲藏地⽅与温和的混养伙伴。
不会骚扰⽆脊椎动物,爱吃浮游⽣物与藻类。
不挑⾷,⾷物可以是糠虾、海虾等。
公⼦⼩丑英⽂:Ocellaris Clownfish学名:Amphiprion ocellaris最⼩⽔族箱尺⼨:150升饲养难度:容易饲养要求:盐度 1.020-1.025;酸碱度 8.1-8.4性情:温和⽔族箱最⼤成体尺⼨:8厘⽶珊瑚兼容性:安全⾷物要求:杂⾷主要产地:印度洋,西太平洋种属:雀鲷科也叫海葵鱼,在⽔族爱好者中特别受欢迎,在印度洋到太平洋是很普遍的与海葵共⽣的海⽔鱼,能长到8厘⽶。
常见石斑鱼图谱

常见石斑鱼图谱在海洋中有这么一类鱼被统称为石斑鱼,已有记录的近100多种,其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北部湾及南沙群岛广泛分布着其中的10属67种。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石斑鱼大家族中有的周身色彩艳丽斑点貌若天仙,有的色温性和静若处子,更有的形怪色异,凶狠残暴。
同一个名称不同的性情,不同的相貌却又都是美味的至臻。
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 drummondhayi)是硬骨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类的统称,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温水海域。
这种鱼体长椭圆形稍侧扁,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
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口感至臻。
石斑鱼又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
今天小编带大家盘点下这些年那些常见最受欢迎的石斑鱼。
请输入标题 bcdef【花尾龙趸】请输入标题 bcdef 【老鼠斑】请输入标题 bcdef 【东星斑】请输入标题 bcdef【蓝星斑】蓝星斑也称蓝点鳃棘鲈,学名 Cephalopholis Argus,英文名:Blue Dot Grouper。
蓝星来自于中国西沙群岛,主要分布于越南、红海、东非、澳洲和日本。
与东星斑觅食规律相似,但是在马达加斯加的蓝星一般是在晚上觅食,体长可达60cm。
该鱼体长且呈椭圆形,体色呈暗褐色,头部、体侧及各鳍都布有蓝色大而浑圆的斑点。
胸部有一大片淡蓝色区域。
蓝星斑鱼味清淡,肉质滑嫩细致,外皮比东星斑厚,有时也被叫做西星,一般主要上市季节为5-8月。
请输入标题 bcdef【星斑】星斑也称杂星、豹星,学名Plectropomus Laevis,英文名:Saddle Grouper。
星斑原产与西沙群岛和菲律宾,主要分布在东非、日本、澳洲、中国、菲律宾。
该鱼生性凶猛,繁殖期会做短距离洄游,主要上市期为3-10月。
成鱼体长一般为1.25m,体重24公斤。
其胸鳍红色,头、身及鳍布满细小蓝点。
题主要分为两种颜色,有五条黑色横带,体延长而壮硕。
星斑皮薄带胶质,肉质洁白结实滑嫩食味颇佳。
中国常见的30种海鱼,必有一种是你的最爱,全吃过的肯定是海边人

中国常见的30种海鱼,必有一种是你的最爱,全吃过的肯定是海边人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因此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尤其是每年的四月随着海水温度的上升,各种海鱼又到了活跃觅食的季节,这个时候也是吃鱼的绝佳时期。
“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一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
鱼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而且脂肪含量也较少,因此常吃鱼对身体特别有好处,尤其是一些深海的鱼类,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沿海常见的30种海鱼和做法,都是这个季节比较常见的,大家在买鱼前不妨参考一下。
1、海鲶鱼海鲶鱼头大尾巴细,属于在近海海底栖息的一种小海鱼,它的个头一般都不是太大,但是鱼肉肉质细腻爽滑,鱼刺软还没有细刺,吃起来味道非常不错。
海鲶鱼可以晒成鱼干,新鲜的海鲶鱼跟豆腐一起炖可以说是绝配,不过购买海鲶鱼时记得一定要选择鲜活的,处理时要把其腹中的黑膜刮净,并且注意鱼的苦胆不要弄破。
海鲶鱼的价格比较低廉,一般都不超过10元钱,四月正是它大量上市的时节。
2、加吉鱼加吉鱼的学名叫“真鲷”,根据其鱼鳞颜色的不同分为红鲷和黑鲷,其中红鲷是比较珍贵的,现在野生的比较少见。
加吉鱼在沿海一直都是上等的海鱼品种,这种鱼的背鳍上有像针一样的刺,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被扎到手。
加吉鱼比较适合的做法就是清蒸,因为加吉鱼皮下脂肪比较厚,蒸出来以后除了鲜还特别香,【清蒸加吉鱼】也是高档宴席上的一道名菜。
加吉鱼也有养殖的,养殖加吉鱼售价并不是太高,一般在20元多点的价格就能买到,虽然不如野生的鲜,但是个头大、肉厚、刺少,可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
3、带鱼带鱼是中国四大经济海鱼之一,也是不论沿海和内陆都非常常见的海鱼品种。
带鱼基本都是生活在水深50米以下的深海鱼,而且带鱼离水即死,因此市场上售卖的都是冰鲜或冷冻带鱼。
带鱼的烹调方法有很多种,大家比较喜欢用煎或炸的方法来烹制带鱼,不过如果遇到新鲜的钓带,也可以试试清蒸或清炖的方法,这样更能品尝出带鱼那原始的鲜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
鞍带石斑,也称龙趸
棕点石斑鱼(老虎斑)
龙虎斑,也称虎龙斑、珍珠龙胆
赤点石斑鱼,俗名红斑
斜带石斑鱼,也称青斑
云纹石斑鱼,俗名:油斑
蓝身大斑石斑鱼,也称金钱斑、黑斑石斑鱼
宝石石斑鱼,俗名流氓格仔、糯米格、宝石斑鱼豹纹鳃棘鲈,俗名东星斑
驼背鲈,也称老鼠斑
横带九棘鲈,也叫黑猫仔大黄鱼,也称黄花鱼
黄唇鱼,又称为白花鱼、黄鳌鱼、大澳鱼、金钱鳌,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
野生海鲈
白蕉海鲈(白蕉海鲈是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地标产品,品种为花鲈,隶属于鲈形目、鮨科、花鲈属)
眼斑拟石首鱼,也称美国红鱼、拟红石首鱼、红鱼、红鼓鱼、红鱼、斑尾鲈、海峡鲈、黑斑红鲈、大西洋红鲈。
大菱鲆(多宝鱼)
褐牙鲆,也称牙片、偏口,亦称“左口鱼”
半滑舌鳎,也称鳎目、鳎米、龙利
鲐鱼,别称青花鱼、油胴鱼、鲭鱼、鲐鲅鱼蓝点马鲛
秋刀鱼
竹荚鱼,也称马鲭鱼
带鱼
油锥,学名:网纹裸胸鳝
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
银鲳,也称鲳鱼
斑点鸡笼鲳,鲈形目鸡笼鲳科鸡笼鲳属
金鲳,学名卵形鲳鯵
及达副叶鲹(Alepes djedaba),又称吉打鲹
南鯵
短吻丝鲹( 花串、白须公),鲹科,英文名: Blepharis ciliaris
大口逆沟鲹、康氏似鲹,辐鳍亚纲鲈形目鲹科,俗称七星仔、棘葱仔、鬼平、龟滨、龟柄
褐蓝子鱼
军曹鱼,也称海鲡
鳕鱼,也叫明太鱼,纯正鳕鱼指鳕属鱼类,分为大西洋鳕鱼(Gadus morhua),格陵兰鳕鱼(Gadus ogac)和太平洋鳕鱼。
鳕形目下有鳕科,通常的鳕鱼的概念扩大到鳕科鱼类,有50多种,它们中大多数分布于大西洋北部大陆架海域,重要鱼种有黑线鳕、蓝鳕、绿青鳕、牙鳕、挪威长臂鳕和狭鳕等。
鲻鱼,也称乌头、乌鲻
尖颌北梭鱼
针鱼,学名颌针鱼,也叫针良鱼
鲑鱼,俗称三文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准确的说是鲑鳟鱼,鲑科鱼中的鳟属鱼有两种:海鳟和虹鳟。
驼背大麻哈鱼,也称驼背鲑、粉鲑
翻车鲀,也称翻车鱼
刺魨
马面魨,也叫面包鱼、扒皮鱼
弹涂鱼,也叫跳跳鱼
赤魟(Dasyatis akajei),软骨鱼纲下孔总目燕魟目魟科魟属,沿海一带常见鱼类。
龙头鱼(Bombay duck),灯笼鱼目,龙头鱼科,学名Harpadon nehereus;分布于太平洋、印度北部的河口,为沿海中、下层鱼类,是中国沿海常见食用鱼类。
体长达41公分,色暗,淡灰色或褐色,具黑色细点。
口大、前位,尾鳍叉形,胸鳍及腹鳍大。
本属有几个近缘种分布于从非洲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
乌贼,也称墨鱼、乌鱼
枪乌贼就是咱们平时吃的鱿鱼
海鲫
尖鳍鲤(Cyprinusacutidorsauli5 wang),俗名海鲤,是鲤科鱼类中长期生活在我国南海少数河口咸淡水水域中的特有种类,分布于海南岛各水系及广西钦江的下游。
斑石鲷,也称黑金鼓
更正:新月锦鱼学名是金钱鱼
真鲷,也称红加吉
黑棘鲷,又称黑鲷、黑加吉
三刀鱼学名是川纹笛鲷。
星点笛鲷,台湾称为白星笛鲷,香港叫石蚌,俗名叫花脸、红鱼、白点仔、黄翅仔
红友,学名紫红笛鲷。
五线雀鲷
斜带髭鲷也称包公鱼伏氏眶棘鲈
黑带棘鳍鱼,属金鳞鱼科,俗名金鳞甲,将军甲,铁甲兵,澜公妾,铁线婆。
细鳞鯻石头鱼,学名玫瑰毒鲉,也称小姐鱼。
它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给予人类最疼的刺痛。
除了小姐鱼,还有先生鱼,先生鱼是鬼鲉,学名是狮子鱼,是我国沿海最常见的棘毒鱼之一,造成的危害最大。
鬼鲉,学名狮子鱼,也称先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