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训练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作业题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作业一、选择题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西南部B.是密西西比河支流坎伯兰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C.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北坡D.注入俄亥俄河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因此河流航运十分不便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只有小部分可通航D.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3~5题。
3.为开发该流域河流的水能,最理想坝址应选择在()。
A.a处B.b处C.c处D.d处4.该流域的b—c河段形成地上河,洪水危害较严重,不属于其治理措施的是()。
A.裁弯取直B.加固大堤C.建分洪、蓄洪工程D.在c处建大坝5.M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读X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第6题。
耕地草地荒地林地其他1980年55.0% 4.9% 15.4% 19.8% 4.9%2021年40.2% 6.2% 1.3% 44.1% 8.2%6. )。
A.下游泥沙淤积严重B.径流季节变化变大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土层变薄解析第1题,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第2题,田纳西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丰富,水系发达,支流众多,航运是其早期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同时所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7.右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
a河干流两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在梯级开发中共建有19个水坝,其中18个为低坝。
与高坝相比,低坝的优点有()。
①淹没农田少②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③鱼类洄游的困难较小④溃坝的威胁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图为我国渭河流域图。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Ⅲ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核心目的是:A、提高流域内农业产值B、保障流域内水资源安全C、促进流域内工业快速发展D、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主要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水土保持工程B、水利工程C、电力工程D、交通工程建设3、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成立时间是哪一年?A、1933年B、1945年C、1960年D、1987年4、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目标是?A、发展旅游业B、水力发电C、综合开发水资源D、水资源的分配5、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提高农业产出B. 保障电力供应C. 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D.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6、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流域综合治理的范畴?A. 水资源管理B. 土地治理C. 环境保护D. 建设水利工程7、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治理与开发中,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水资源梯级开发?A. 河道疏浚B. 水库建设C. 河道绿化D. 河岸防护8、在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中,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A. 建设大型工业项目B. 扩大农业种植面积C. 植树造林,恢复植被D. 开采矿产资源9、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哪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解决了该流域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A、仅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力发电B、仅实施了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C、综合了河流梯级开发、土地复垦、防洪减灾、资源合理利用、渔业和航运改进等多种措施D、仅开发了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资源 10、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首要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A、渔业资源的保护B、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C、能源供应的提升D、水资源的管理和分配1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提高土地利用率B、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C、保护生态环境D、减轻洪水灾害12、以下哪项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工程措施?A、防洪堤建设B、水土保持工程C、生态修复工程D、大型火力发电站建设13、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目标是()A、发展旅游业B、促进工业发展C、提高城市化水平D、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4、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机构在规划和实施综合治理时,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下哪个措施不属于其综合治理范畴?()A、水库建设B、航运网络建设C、森林开采D、土地改良15、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核心是:A. 能源开发B. 水利资源开发C. 生态环境治理D. 河道疏浚16、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综合性B. 系统性C. 生态修复优先D. 区域一体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治理与开发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下是对其某一方面措施的描述,请根据描述判断该措施属于哪一类?描述:通过对流域内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和治理,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__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选择题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2.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荒漠化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D.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核心环节是梯级开发,通过梯级开发,建设了一系列水库,用于发电、养殖、旅游、灌溉,特别是还起到防洪作用,也能改善航运等。
第2题,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
答案:1.D 2.A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和田纳西河沿河剖面图,完成3~5题。
3.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展电力工业,都优先发展水电。
该河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有( ) A.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B.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大C.东北部工业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D.水系发达,支流众多4.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工业B.技术指向型工业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D.动力指向型工业5.田纳西河流域成功开发的经验对我国河流开发有极好的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B.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C.许多重要河流开发应完全采用田纳西河开发模式D.借鉴田纳西河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流域开发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流域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第4题,田纳西河流域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最适合布局动力指向型工业。
第5题,目前我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流域的综合开发可以借鉴田纳西河开发的成功经验,但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同步测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一、单项选择题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中心是〔〕A. 河流的梯级开发B. 土地资源应用率及高耗能工业C. 旅游业开发D. 疏浚河道2.以下图为〝尼罗河干主流地形剖面表示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A. 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厚B. 汛期长,发电时间长C. 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D. 流量动摇,发电量时节变化小〔2〕尼罗河中下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域影响可信的是〔〕A. 携带泥沙添加,海岸线向陆地推进B. 入海水量增加,三角洲面积变大C. 海浪腐蚀减轻,海岸线向陆地畏缩D. 沿岸土壤肥力添加,土地盐碱化减轻3.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B.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以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表示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封锁时时间时间夏季多于夏季。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水闸的主要功用是〔〕A. 拦水发电B. 贮存海水C. 供旅游活动D. 防海水入侵〔2〕泰晤士河水闸封锁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A. 泥沙堆积量增加B. 泥沙堆积量添加C. 河流水质下降D. 河流含沙量添加5.某调查团调查了以下图所示地域,图示区域内,与现代相比,当代〔〕A. 河流水量更大B. 城镇向河流下游迁移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 沙漠面积更小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地应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进程中,调整农林牧结构,积极扩展耕空中积B. TVA在田纳西河流域积极开垦草原来扩展耕空中积C. 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增加林、草比重,积极树立自然维护区D. TVA在田纳西河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7.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回答以下效果。
高中地理 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课时训练 湘教版必修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基础夯实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当地洪水与降水的关系,正确的是( )。
(导学号51410067)A.夏雨较多,而且集中B.冬雨较多,而且集中C.秋雨较多,而且集中D.冬季和早春降雨多,连续而且范围大2.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水资源综合开发带来经济效益②为流域内居民提供了廉价火电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④不断创造新的投资额⑤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⑥优化调整了流域内产业结构A.①③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图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图b)。
读图,完成第3~4题。
(导学号51410068)图a图b3.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4.C3题,图a中Ⅰ到Ⅲ三个阶段显示两个明显特征,图中植被覆盖率减少,居民点增加,用水量增多,蒸发量会减少,地表径流由于植被的减少,水土保持作用减弱,使地表径流增加,因此下渗减少,故C项正确。
第4题,同样的暴雨过程,由于植被覆盖率减少,使河流径流量变化越来越大,因此Ⅰ到Ⅲ三个阶段对应的径流量变化应该是③②①。
5.(2014·北京文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后强化训练第二单元:训练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训练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与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变化相符的是()A.江水更加浑浊B.长江三角洲造陆速度加快C.洞庭湖淤积速度减缓D.长江沿岸滑坡、泥石流灾害加剧2.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可定期获得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的影像资料。
监测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B.RSC.GPSD.电子地图GIS用于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获得水土流失面积变化的影像资料应用RS技术。
3.正常年份,黄河小浪底水库启闸泄流的主要功能是()A.降低水位,减轻汛期洪峰压力B.排放污水,减轻水库污染C.增大下游水量供给,补给农业用水D.蓄清排浊,疏通河道4.小浪底水库启闸泄流的时间大约为()A.3月B.10月C.6月D.9月读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图,回答5~6题。
5.若以a、b为分界点,将田纳西河分为上、中、下游则()A.上游河段航运价值高于下游河段B.上游河段支流数量较多一些C.水能资源开发的重点在b以下河段D.田纳西河发育程度低,支流较少6.关于田纳西河综合整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应该注意保护植被B.乙处山地不是河流的发源地,植被保护的重要性不大C.丙处河谷是人类活动集中地之一,为满足粮食需要应加大垦殖力度D.丁处平原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之一,因其位于河流下游,可以放松生态保护要求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
回答7~8题。
7.图中反映该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8.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库水质的是()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B.防治水污染C.保护水源涵养林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最新精选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湘教

最新精选高中湘教版必修3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湘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二第1题【单选题】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最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便利的航运条件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导致该大陆a月、b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③地形起伏④洋流分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沙捞越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州,其森林、石油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
读“沙捞越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与拉让河相比,巴兰河( )A、航运发达B、流速快C、径流量大D、受咸潮影响大巴兰河河口无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泥沙含量少B、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C、风高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D、地形平坦,支流汇入少目前为促进沙捞越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 )A、发展石油加工业B、适度开发热带雨林C、发展观光旅游业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源于落基山脉东坡②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③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④是美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B、3~6月C、6~9月D、9~12月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田纳西河早期开发存在的问题是( )①土地退化②植被破坏③人口过多④环境污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同步试题

第二章第三节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同步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回答1-2题。
1.田纳西河流域()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炎热干燥 D.矿产资源贫乏2.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A.梯级开 B.防洪发电 C.提高水质 D.环境建设图为“长江与黄河干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河段共同开发利用的方向是()A.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 B.利用水源大规模种植水稻C.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D.扩大内河航运能力4.长江、黄河两流域中下游地区共同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A.沙尘暴 B.石漠化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水体污染下图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6.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
据此完成7-9题. 7.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8.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①热量充足②水分丰沛③生长季节连续④土壤肥沃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9.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①③ C、②④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完成10-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 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A .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B .工业
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主C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个17年5月至今,塔里木河干流全河段已持续11中广网2011年月16日消息:自2019 3~4题。
年连年断流的局面。
月不断流,结束了自1988年以来24据此回答)
( .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能源十分丰富,这包括3
④天然气①太阳能②水能③石油.②③④DB A.①②③.①②④C.①③④.造成塔里木河下游多年断流的原因有()
4
①该河为内流河,下游水量逐渐减少②流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③工农业用水大增,使下游的水量逐步减少④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D.②③④ B A.①②③.①②④C.①③④
6回答5~题。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
.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5(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B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6.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③流速减缓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④引发旱涝灾害 C B A.①②.②③.③④D .①④
“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右图为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
97置示意图”。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题。
)
( .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7
.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A页 1 第
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
C.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降水稀少
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8.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该河原有水电站的影响为()
B.冬季发电量增大A.发电量减小
D .夏季发电量增大C.利用率降低
9.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①满足当地用电需求的增长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A.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C .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D)
11.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A.发展微电子工业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畜牧业C .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D)
(12.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了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A.河流沿岸的经济.河流所在的区域 B D .流域的资源情况C.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a处B.b处3 C.c处D.d处
) (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14
A.a处D.处B.b d 处处C.c
M.河流域植树造林的主要作用是)
(15 B .调节气候.防风固沙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美化环境D
)
二、综合题(40分共)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6 写出甲图中(1)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名称。
、C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气候差异。
试分析导致两区域洪涝多发的甲图中
的(3)A河段和乙图中所示河段都是洪涝多发之地,页 2 第
共同原因和不同的原因。
(4)简述治理上述河段洪涝灾害分别应该采取的措施。
17.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
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连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
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
(1)根据材料一说出图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和波河的水系特征。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
(3)请为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
复习讲义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1.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 2.山地丘陵丘陵墨西哥湾冬季和早春季节变化大煤、石油 3.水土流失
二、1.(1)水资源综合开发(3)水力资源 2.(1)薄利取胜
(2)①果树、蔬菜温室蔬菜②林产品④大量水库3.植树造林土地复垦旅游业
三、洪水灾害电力工业
四、1.开发机构 2.开发重点 3.开发力度 4.开放度
典例导入
1.(1)B(2)C2.(1)A(2)A(3)A
对点练习随堂巩固
1.C2.A3.B4.C5.D6.B
7.(1)①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③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
(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和能源丰富等;自然条件是该流域开发建设的有利条件。
)
(2)相似之处:①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
(3)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⑤发展特色旅游业。
课时规范训练参考答案
1.D2.B3.C4.A5.B6.B7.C8.B9.A10.C11.B12.C13.C14.D
15.C
16.(1)B为黄土高原,C为太行山。
页 3 第
(2)甲图所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乙图所示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共同原因:甲、乙两区域都属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两区域地势低平,多洼地,不利于排水。
不同原因:甲图中A河(扇形水系)的各条支流几乎汇集于一处,且各支流同时进入汛期,入海口单一,给A河段带来巨大的洪水压力;乙图中的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河道弯曲(多曲流),水流不畅,不利于洪水下泄,极易溢出河道成灾。
(4)甲图区域应在各支流上游修建水库;同时开挖入海新河,减轻洪水对干流的压力。
乙图区域应对河道裁弯取直,加强巩固堤防,疏通河道。
17.(1)沿河分布、沿海分布。
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
(2)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春季节,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发源于亚平宁山脉的支流)得到雨水补给,径流丰富。
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3)在中下游地区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下游地区开挖新入海河道;切实有效保护上游山区的植被;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在上游开展水利建设,大力开发水电;提高流域的开放度;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页 4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