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背景下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方向——从物理精准走向生物精准解答
肿瘤治疗中的精准医学和基因治疗

肿瘤治疗中的精准医学和基因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治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就是精准医学和基因治疗。
精准医学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基因治疗则可以治愈一些以往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两种技术。
1. 精准医学什么是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指根据个体的遗传信息、生活环境、生命历程、自身状态等因素,对疾病进行全面、精确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医疗模式。
精准医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个性化。
以往我们都是根据一般的治疗方案来对待患者的疾病,而这种治疗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患者。
精准医学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代谢、遗传、生化等方面的数据,制定出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精准医学的重要性可以从它对癌症治疗的影响中得到体现。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式是根据症状和病症来选择治疗方案,而精准医学则可以根据患者的遗传信息、代谢状态、生命周期等数据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如果她的基因中有HER2基因异常,则可以选择靶向HER2治疗;而对于免疫治疗,精准医学可以根据患者的免疫细胞水平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精准医学还可以在疾病的早期进行预防。
例如,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精准医学可以根据患者的家族史、年龄、视力状况等数据来确定是否需要防治该疾病。
2.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遗传工程技术进行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对病人的基因进行修复和更改,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基因治疗最早被应用于遗传病的治疗,例如囊性纤维化、免疫缺陷病等,而现在它已经扩展到了肿瘤治疗领域。
基因治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因替代和基因编辑。
基因替代是指向患者体内输入正常的基因来取代不正常的基因。
例如,在囊性纤维化的治疗过程中,可以向患者输入正常的CFTR基因来替代不正常的CFTR基因。
基因编辑则是直接编辑患者体内的基因序列,从而消除疾病。
肿瘤治疗中,基因治疗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操纵肿瘤细胞中的基因,从而消除肿瘤细胞。
惠周光:精准医学热潮下的放射治疗

惠周光:精准医学热潮下的放射治疗前言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精准医学”火热发展的今天,放射治疗也在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前进,步入了“精准放疗时代”。
惠教授指出,临床上对于疾病精准的诊断对于实现精准放疗有重要作用,而在放疗阶段,力求精准的靶区识别、精准的计划,以及精准的实施才能达到精准的放疗。
惠周光教授,中国医学科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干部保健处副处长,特需医疗部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放疗青委会副主委,中国老年肿瘤放疗专业学会常委,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肿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擅长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放疗。
现状——“精准放疗时代”1.精准的靶区识别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靶区识别的精准度已经显著提高。
临床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功能核磁共振、PET-CT成像及生物示踪剂、多模态影像等技术的应用,让医生能够准确识别肿瘤的分期、运动范围、恶性程度、放疗敏感性等情况,从而实现靶区的精准识别。
2.精准的计划设计近20年来,三维放疗计划是主流,目前该计划系统在不断丰富,比如自适应放疗、基于人工智能的靶区勾画、自动计划设计和优化。
这些进步弥补了以往单纯依靠经验丰富的物理师来判断的情况,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对于放疗技术的普遍开展和标准化有重要意义。
3.精准的实施好的放疗计划需要精准的实施才能保证精准的打击目标。
精准实施与放疗硬件、软件的进步密切相关,比如图像引导放疗系统(IGRT)、自适应放疗系统、呼吸门控、自主呼吸控制技术及病灶追踪等,这些都是辅助临床医生达到精准实施的手段。
这些辅助技术对于提高实施的效率及精准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逐步实现放疗的个体化、精准化。
肿瘤放射治疗的进展

明的。它是一个半球形头盔按装了201个钴一60源,
所有源的射线全都聚焦到一个小球体。其特点是球体 外剂量衰减很快。即边缘很锐利。可能是这个原因称 之为刀。x一刀是用直线加速器按装小的准直通过非 共面的弧形照达到同样的剂量分布,这样即可能给予 大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很少。它是一个很有 用的方法,但只能治疗较小的病变。 ICRU(国际放射剂量委员会)29号报告规定了:
149
区段切除
区段切除
+,一
淋巴结(+)化疗
64
43 82
35 10
18
29 7
19
2
2
减少正常组织反应,而调强放射治疗的正常组织反应
更小。也已证实增加剂量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局部控
60 62
90
9l
85
87
制率。目前景放射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的生存率与前列 腺根治术一样。Uemastu 2000报告43例I期(T1N0
VBL
106 123
43 38
XRT=体外照射MCV=MIX
ADR
TURWr=经尿道切除肿瘤
SPET、肼m、MRS,EPRI以及分子显像等的发展,
将提供肿瘤的确切边界以及肿瘤内的生长区,坏死 区,乏氧区等等。可使靶区边界更准确且能根据需要 作到靶区内给予不同的剂量。正如Ling提出的生物
总之,放射治疗从常规照射到适形治疗以及调强 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的进展提高了癌症患者治疗后的
22例,T2NO 27例)非小细胞肺癌用影像引导下的放 射治疗的治疗结果。随诊12。50个月,中位随诊32 个月。结果为局部复发1例,淋巴结复发0例,远地
表2乳腺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 局部复发(9个随机分组研究) 局部复发率(%) 根治术 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
现代放射治疗物理学技术的方向研究

现代放射治疗物理学技术的方向研究放射治療属于物理学技术,是科技高度发达的产物,对肿瘤治疗具有明显效果。
通过不断的技术积累,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地步,通过放射治疗的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还可以降低治疗风险,提升肿瘤治愈率,对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的提升放射技术应用于肿瘤治疗当中,文章对放射治疗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需求整理出放射技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标签:现代;放射治疗;物理技术;研究方向引言肿瘤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有保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放射治疗技术应用后,肿瘤治疗方式增加为三种。
通过物理放射治疗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肿瘤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提升肿瘤患者治愈后的生活质量。
现阶段,肿瘤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自适应放射治疗技术、四维放射技术。
一、现代放射治疗物理学技术的重要性1、降低肿瘤治疗风险在放射技术没有应用到肿瘤治疗以前,医学人员对遏制肿瘤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明显,不能彻底根除肿瘤,容易造成肿瘤恶化现象。
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手术过程一旦发生意外,将对患者造成致命的影响。
因此,两种治疗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风险。
放射治疗技术应用后,对肿瘤进行治疗无需开刀,而且还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对肿瘤治疗风险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
2、提升肿瘤治愈率肿瘤不仅对人体造成重要伤害,同时还具有难以根治的特点,容易发生反复的现象,对患者的身心具有严重的影响。
通过放射物对人体肿瘤进行治疗,其治愈率可以显著提升,并且反复率得到明显下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
发射治疗技术,可以对肿瘤当中的癌细胞进行放射杀灭,其癌变组织不会再进一步扩散,坚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彻底将肿瘤疾病进行根治。
综上所述,放射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肿瘤疾病的治愈率。
肿瘤放射治疗物理技术的研究

肿瘤放射治疗物理技术的研究肿瘤在我国每年会造成上百万人的死亡,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现阶段肿瘤治疗后的生存率不到50%,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半的肿瘤患者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所以要对原有的放射治疗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精准定位、准确控制照射剂量,制定有效的放射治疗计划和治疗方案,提升肿瘤病人的五年生存率。
标签:肿瘤放射;放射治疗;物理技术物理技术主要有射线种类、射线能量、体外近距离照射、靶区的精确定位、重粒子束等。
高能射线和电子束的应用,使剂量关系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保证正常组织在受到同等剂量的照射前提下,缩小了放射治疗的面积,肿瘤受到的照射剂量得到提高,五年的生存率明显得到提升。
一、物理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放射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肿瘤的局部控制概率(TCP),为局部治疗提供支持,并且要降低对肿瘤周边组织的影响,减少放射并发症概率(NTCP),对这两项数据影响较大的是物理和生物放射,可以将肿瘤组织和周围的健康组织进行分割,保证肿瘤接受正常的照射剂量,降低照射对正常组织的影响,降低健康组织的照射剂量,对肿瘤进行有效的放射治疗,确保肿瘤受到大程度的损伤,物理技术主要是为了控制放射剂量,调整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和肿瘤之间的剂量关系和剂量水平。
使用物理技术进行肿瘤放射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如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物理技术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医院放疗部门使用的是CT/MRI设备,检测肿瘤的情况,但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靶区内小部分检测到CT/MRI片,靶区检测的不够全面,重要器官三维信息缺失,确定不了GTV、CTV,也明确不了OAR的体积,所以医生在进行PTV选择时,会适当的扩大靶区的边界,对照射剂量造成一定的影响;(2)忽略了OAR计算、对组织内剂量分布细节没有重视,所以预测不出肿瘤周围正常组织NTCP,然而NTCOP对于肿瘤的放射治疗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TCP的变化;(3)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只针对共面射野设计,对非共面射野的放射治疗具有相当大的困难;(4)没有有效的评估手段,比如劑量分布的评估、DVH图对比;(5)放射治疗时,重复照射时体位不能保证精确,会产生一定的治疗误差,以及没有任何的治疗验证对策。
精准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精准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精准医学是一种基于个体化的医疗策略,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以实现个性化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在癌症治疗中,精准医学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精准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精准医学在癌症预防和筛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个体的遗传变异和其他生物标志物,可以确定个体患癌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癌症发病率。
同时,通过筛查个体的遗传脆弱性,可以尽早发现癌症早期信号,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
其次,精准医学在癌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个体基因变异的分析,可以确定特定类型癌症的诊断标志物,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同时,精准医学还可以通过基因测序和基因组学技术,对个体肿瘤的基因型进行分析,了解肿瘤的发展和进展规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再次,精准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也体现在个体化治疗上。
通过基因测序和基因组学技术,可以鉴定个体癌细胞的突变基因和分子标志物,并针对性地选择治疗药物。
例如,通过分析乳腺癌基因组的突变状态,可以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提高治疗的效果。
此外,精准医学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挖掘海量的医学数据,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最后,精准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组学和生物标志物学等精准医学技术将日趋成熟,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分析方法,以提高癌症的预测、诊断和治疗精确度。
其次,精准医学将逐渐形成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新模式。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处理和分析庞大的医学数据,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再次,个体化药物研发和生产将成为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患者的遗传型和分子标志物,以及疾病的特点和进展规律,研发和生产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药物,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率。
肿瘤放射治疗物理技术新进展

肿瘤放射治疗物理技术新进展摘要:肿瘤的放射治疗可以追溯到1895年和1898年X射线和镭的发现,对于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医学界不断突破原有的医学桎梏,取得新的进展。
近百年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这些都是由于肿瘤放射物理学的发展。
本文就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放射治疗物理学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并对近百年来肿瘤治疗医学的重大进展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肿瘤;放射治疗;物理技术1.肿瘤放射物理学对于肿瘤放射物理学的定义,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之一是研究人体内各种辐射的结构、表现和分布。
利用肿瘤放射物理学可以研究增加肿瘤剂量和减少正常组织接收的方法。
2.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放射治疗通常用于恶性肿瘤。
长期以来,放射治疗、外科手术和化学药物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也被称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治疗方法。
近年来,由于放射治疗与计算机新技术的结合,以及与放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融合,放射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状况逐步提高,已成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放疗、手术和化疗的努力,肿瘤的5年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如表所示。
目前肿瘤局部控制失败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此,局部肿瘤控制的成功率可以提高肿瘤治疗的概率。
而辐射物理手段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3.放射治疗物理学的现状放射物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5年仁钦发现X射线,1898年居里夫人回收放射性元素镭,过去常用的X射线机由于辐射能力低,穿透能力不足,现在已经淘汰,皮肤表面对此有很大的反应,不适用于体内肿瘤的治疗。
上世纪50年代,远程60 Co治疗机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其能量可达1.25mev,穿透能力强,对皮肤的损伤远低于以往的射线机。
到了20世纪50年代,回旋加速器和电子感应加速器开始应用于临床。
回旋加速器和电子线产生的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具有许多优点。
目前,放射治疗可分为常规放射治疗和精确放射治疗两大类。
在过去,常规放射治疗的使用更为频繁。
肿瘤放射治疗学

放疗剂量与分割方式
放疗剂量
放疗剂量是衡量放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置等因素来确定。通常,放疗 剂量越高,对肿瘤的杀灭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放疗分割方式
放疗分割方式是指放疗的总剂量分割成若干个小剂量进行照射的方式。不同的分割方式对肿瘤的控制 效果和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
01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疗效 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02
成果转化方面,已有部分新技术和新方法被纳入临床指南和操
作规范,并在实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的紧密结合,促进了肿瘤放射治疗学的进
03
步和发展。
肿瘤放射治疗的未来展望
04
肿瘤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与 处理
早期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
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 能会出现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呕吐等症 状,通常在放疗后几天内 自行缓解。
疲劳
放疗期间,患者可能会感 到疲劳,这是由于身体受 到辐射的影响。
皮肤反应
放疗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 干燥、发红、瘙痒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出现水泡、溃 疡等。
晚期不良反应
特殊部位肿瘤
如头颈部肿瘤、前列腺肿瘤等,放射 治疗具有较好的局部控制效果,且对 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禁忌症
急性炎症
在急性炎症期,放射治疗可能会加重炎症反 应,导致病情恶化。
恶病质
对于恶病质患者,放射治疗可能会加重身体 负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如肝、肾功能障碍等,放射治疗可能会进一 步损害器官功能。
缓解疲劳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肺
胃
结直肠
甲状腺
其他
肾
肝
食管
骨软组织
子宫颈 子宫
头颈 卵巢
胰腺 脑 膀胱
累计收集病例
收集的各组织所占比例
累计收集血液样本, 2007-2015
年
癌症类型 乳腺 甲状腺 肺 骨软组织 胃 肝 食管 头&颈 子宫颈 肾 卵巢 子宫 结直肠 膀胱 脑 胰腺 其他 总计
病例数 15,658 20,218 6,625 4,260 2,433 1,786 1,763 2,001 1,267 1,506 944 791 785 685 333 292 5,375
66,722
比例 23.47% 30.30%
9.93% 6.38% 3.65% 2.68% 2.64% 3.00% 1.90% 2.26% 1.41% 1.19% 1.77% 1.03% 0.50% 0.44% 8.06%
肿瘤放射治疗的历史
•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 1897年就有应用X射线治疗癌症的报告 • 1899年放射治疗治愈了第一例病人 • 1922年生产出了早期的放射治疗设备:深部X线机 • 20世纪50年代钴60治疗机及电子直线加速器相继应
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 • 70年代开始应用中子、重离子等治疗肿瘤
9/19/2019
物理精准的典型:
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的演进
•影像引导:从无到有
•共面照射
非共面照射
•呼吸运动的处理:从无到有
•单次照射剂量:3~4Gy
9/19/2019
20Gy
Targeting System
射定波位系刀统 系统介绍
Synchrony™
camera 同步追踪器
X-ray sources X光射源
数据和 知识 融合
一体式搜索 服务
样本准备
智能分析引 擎
数据质控
样本填充 样本分组
按列
对比
数据
分析
关联
挖掘
结果报告
可视化展示及操作
组织结构图
伦理委员会
国家肿瘤精准医学联盟执行委员会 项目执行办公室
学术委员会
大数据中心
生物样本中心
临床信息中心
组学数据 中心
大数据资源支持 转化医学
云计算平台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9/19/2019
Lally BE, Cancer 2007
放疗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乳腺癌放疗 病人心脏病死亡率
美国SEER数据库数据,共27283例病人,中位随诊111个月
乳腺癌病人随访十五年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比例
Giordano SH, J Natl Cancer Inst, 2005
放疗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乳腺癌放疗 病人心脏病死亡率
放射治疗 “物理精准”的发展
• 计算机技术、影像技术及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
– 精确定位——找准治疗靶区 – 精确计划——精确计算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 – 精确实施——精准地将计算出的剂量投照到肿瘤部位
9/19/2019
放射治疗 “物理精准”的意义
• 提高肿瘤局部剂量>>>肿瘤控制率的提高 • 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治疗相关毒副作用的降低 • 最终带来病人生存时间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
Precision medicine research
Precision public health advisories
14
第一阶段
时间:6-8个月
第二阶段
时间:12个月
第三阶段
时间:24个月
三阶段具体目标
在三种癌症(肾癌,肝癌,肺癌)进行初步研究 扩展到医院中所有的临床科室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肿瘤精准医学合作网络
80.31 68.96
Clean Rate (%)
99.9 97.48 98.66 82.98 95.00 97.31 …… 97.76 95.57
Duplicate Rate (%)
11.33 14.38 7.81 15.03
9.28 11.23 ……
13.83 12.21
表1:全外显子组测序统计汇总
肿瘤生物标本和临床数据库
组织定位和病理诊断
临床数据库
10
临床数据管理平台
基于深度学习的EMR 数据处 理
基于云平台的多组学数据处 理流程
大数据分析 交互平台
处理建议和 指导性分析
11
工作流程-从数据到可供分析的报告
精准医学大数据中心科研平台
科研流程支持 资料查询
临床和随访信息 组学信息
文献库 公共数据库
9/19/2019
立体定向放疗剂量与早期 NSCLC预后
• 日本Onishi早期研究 (241例I期NSCLC) – 提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BRT)剂量可以提高 病人生存率 – 可手术病人放疗BED >100Gy和<100Gy的3年 OS分别为88.4%和69.4% (P < 0.01)
9/19/2019
样本
001N 001T 002N 002T 003N 003T …… 114N 114T
Raw Reads
(M)
79.33 72.63 67.54 90.59
73.37 68.67 ……
82.15 72.16
Clean Reads
(M)
79.25 70.81 66.64 75.18
69.70 66.82 ……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 Hospital HuanhuXi Road, TiYuanBei, He Xi District, Tianjin 300060, PRC Tel: +86-22-23340123 Fax: + 86-22-23341405 Web site:
本世纪初关注
首次精准医疗战略专家会
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
精准外科概念
精准医学
NSCLC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时代
组织学或分子学的 标记 基因检测
EGFR突变NSCLC患者NCCN指 南推荐使用TKI
ALK阳性 NSCLC患者服用 克唑替尼获得更长的OS
个体化治疗确保了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
克唑替尼
18
肾癌数据的初步结果
图2 :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CNV)
a
b
图2 :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a Circos图总结了CNV数据 b. 从显著的常见CNV区域中通过GISTIC 分析筛选出突出的癌症相关基因
精准医疗大数据科研平台第一期项目时间表(2016年)
20
预计9月底之前将完成500例肾癌、肝癌和肺癌的全部测序和基本生物信息学分析工作。
98.05 98.23 ……
98.12 98.07
图1 显著突变的基因 (SMG)
肾癌数据的初步结果
TP53 LRP18 MUC6 ARID1A KCNB2 CDH1 OR4C15 ZFHX4 ZNF835
(a)顶部颜色不同的竖条分别代表109例样本的同义和非同 义体细胞突变率。
( b ) MuSiC 所识别出的显著的基因突变通过q值排列(右侧)
9/19/2019
我国精准放疗技术应用时间表
1995: 立体定向放疗(SRT) 1996: 三维适形放疗(3D-CRT) 2000: 调强放疗(IMRT) 2005: 质子治疗 2006: 重离子治疗/图像引导放疗(IGRT) 2007: 断层旋转调强放疗(TOMO) 2009: 旋转调强放疗(IMAT) 2015: 重离子治疗/MRI模拟定位
蓝色:1973–1979, 红色:1980–1984, 绿色:1985–1989, 实线:左侧乳腺癌 虚线:右侧乳腺癌
9/19/2019
“物理精准”向“生物精准”的转变
放疗的物理精准不能解决放疗适应症的问题 提高剂量并不能提高所有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高剂量照射也并不是针对所有的治疗靶区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决定了肿瘤的照射靶区和照射剂量
Effective Reads (M)
Mapped Reads
(M)
Mapped Rate (%)
Depth On Target (X)
70.27 60.62 61.43 63.88
63.23 59.32 ……
69.20 60.54
67.94 58.36 59.19 61.49
60.86 57.26 ……
100
80
BED ≤ 79.2 Gy (N=24)
60
BED > 79.2 Gy (N=21)
40
20
0 0
BED
20 40 60 80 100 120 Overall Survival (months)
Median No Survival (Mo) P value*
精准医学背景下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方向 ——从物理精准走向生物精准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王平
9/19/2019
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 2015年国情咨文演讲中 宣布美国将启动“精准 医学”计划,精准医疗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成为 瞩目的焦点。
我国的精准医疗发展历史及现状
精准医疗在我国
2015年3月召开 2015年2月组成 2006年提出
Onishi H, et al. Cancer 2004
ASTRO 2014—肿瘤体积与SBRT剂量
9/19/2019
Koshy M, et al. USA, ASTRO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