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春生教授博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教学中心39页PPT
第二章气团与锋081 [自动保存的]
![第二章气团与锋081 [自动保存的]](https://img.taocdn.com/s3/m/cb14fddf240c844769eaee7b.png)
层变得不稳定。
下沉增温对于干冷空气变为暖气团起着重 要作用。秋季大陆变性气团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三、气团的变性
气团变性含义: 当气团在广大的源地上取得大致与源地相同的 物理属性后,离开源地移至与源地性质不同的下垫 面时,两者间又产生了热量与水分的交换,气团的 物理属性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气团变性。 定义: 气团离开源地移至与源地性质不同的下垫面时, 气团的物理属性发生了变化,称其为气团变性。
第二章 气团与锋
大气科学学院 苗春生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引
言
20世纪初(1906年以后)V.Bjerknes and Others 系统 研究了大气状态和大气运动的理论方法 1920年后,对天气图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同物理属性空气团间 发现了大气中的不连续面—锋面 坏天气 锋面-气旋模型 这一模型一直被沿用至今 本章关于气团与锋的介绍即是与这一模型直接相关的内容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小 结
锋是三维空间的天气系统,一个不太规则的倾斜面。 它的下面是冷空气,上面是暖空气。由于冷空气比暖 空气重,因而,冷暖空气的交接区域就是一个倾斜的 界面。这个交接区域靠近暖气团一侧的界面叫锋的上 界,靠近冷气团一侧的界面叫锋的下界。上界和下界 的水平距离称为锋的宽度,等压面图上对应锋区。它 在近地面层中宽约数十公里,在高层可达200-400公里。 而这个宽度与其水平长度相比(长达数百-数千公里)是 很小的。因此,人们常把它近似地看成一个面,称为 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线称之为锋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复习资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复习资料第一章大气探测⒈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定义、范围和特点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
这种探测即包括目测,也包括器测;即包括直接测量,也包括间接测量。
地面气象观测:对近地面层的大气状况进行观察和测定。
包括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温度、湿度、气压、风、降水、蒸发、辐射能、日照时数、冻土深度、积雪和电线积冰。
高空气象观测:利用气球、无线电探空仪、气象探测飞机、气象火箭、气象雷达和卫星等对自由大气的温、压、湿、风等要素进行探测。
专业性气象探测: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需要进行,如大气污染监测、农业气象观测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性、前沿性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指什么?直接测量:感应元件置于待测介质之中,根据元件性质的变化,得到描述大气状况的气象参数。
间接测量: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传播过程中信号的变化,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
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方式。
⒊大气探测仪器的性能包括哪几个?惯性(滞后性),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分辨率(力),量程。
⒋气象业务组织分哪几类?基准气候站:300-400,24次。
基本气象站:150,8次。
一般气象站:50,3次或4次。
高空气象站:300,2次或3-4次。
⒌地面观测场地要求及仪器布置。
25*25平方米;四周空阔平坦,能代表本地较大范围;四周10m 内不能种植高杆作物均匀草坪,草高不超过20cm,不准种植作物;设1.2m高稀疏围栏,内设0.3-0.5m宽小路,且只准在小路上行走,小路下建线缆沟或埋设线缆管。
⒍大气探测的三性要求指什么?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第二章云的观测⒈掌握3族10属29类云的特征和符号简写(主要是会识别云)⒉云量、云高的定义及观测方法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
云量观测包括总云量(观测时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低云量(观测时天空被低云族的云遮蔽的总成数)。
2 第二讲、西风带扰动

指西风带上具有大型天气系统,如大气长波、高空急流、
阻塞高压、切断低压等,它们就是大型扰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二、环流指数与指数循环
中高纬度的大尺度环流型经常是两种极端的环流型交替出 现,即高指数时期和低指数时期。
1 环流指数(西风指数)
Rossby把35°~55°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定义为 西风指数 实际工作中把两个纬度带之间的平均位势高度差作为西 风指数I 高指数→纬向环流 低指数→经向环流
西风带长波:是指对流层的中部和上部西风带大气环流中波长 为3000~8000公里的波动。它是当西风气流发生南北扰动时, 由科里奥利力随纬度变化的效应而产生。长波的生命期约一周, 是西风带上大尺度的扰动,属行星尺度的一种天气系统,又称 行星波或罗斯贝波。 长波的发生、发展、移动和变化,对天气尺度系统(如气旋、 锋等)的强弱、移向和移速,以及未来天气的变化,都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天气形势预报研究的重要系统之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3)在阻塞高压区域内,西风急流主流显著减弱,同时急流 自高压西侧分为南北两支,绕过高压后再会合起来,其分支 点与会合点间的范围一般大于40~50个经度。 阻塞高压是高空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在它的东西两
侧盛行南北气流,其南侧有明显的偏东风,暖高凌驾于地面 变性冷高之上,地面图上高压的东西两侧都有气旋活动,常 以西侧更为活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4、长波和大气环流及气旋的关系
长波槽和脊在维持大气环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真正 呈正弦波式的长波槽和脊是极其少见的。在槽和脊发展初期, 槽线和脊线的走向大多呈东北—西南向。在槽和脊发展的同
时,强西风中心(急流中心)一般由槽后移至槽前。由于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气院)《中国天气》试题及答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天气》试题一答案一,填空:(30%)1.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剧烈降温-----和—大风---------。
冷空气从寒潮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有-西北路(中路)---、--东路-----、--西路-------和---东路加西路------等四路。
2. 长波波速公式是-- C=-u -β(L/2л)2-------,这表明长波的波速与波长存在函数关系,因此长波是一种-正弦波(余弦波)-----波。
3. 阻塞高压是中高纬度高空---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它的东西两侧盛行---南北---向气流,高压的南侧有明显的偏----东---风。
4. 影响我国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有---高空低槽-----、---地面气旋、锋面--------、--低空切变线----、-低空低涡--------、--高空冷涡、低空急流-------等。
5. 梅雨锋与一般极锋不同,在梅雨锋的两侧水平风速切变和---露点差—都较大,但—温度差---并不明显。
6. 对流性稳定度的判据是----z se∂∂θ------当>0为----对流性稳定---------,<0为----对流不稳定-----------,=0为----中性-----------。
7. 有利于强雷暴发生的几项因子有---逆温层------、---前倾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低空急流---------、---中小系统------------。
8. 季风是指---近地面层冬夏盛行风向接近相反且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现象。
二,名词解释:(20%)1. 超级单体风暴:即具有单一的特大垂直环流的巨大强风暴云。
2. 水汽通量散度(包括表达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内水汽的辐合或辐散量。
)()(qv y qu x ρρ∂∂+∂∂=)(V q ρ•∇-。
《气候系统》PPT课件

精选ppt
22
气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属性差异
精选ppt
23
空气具有最小的密度、比热容、热容量、热传导和热传导 能力,最大的热扩散率和穿透深度。
水具有较大的密度、最大的比热容、热容量和较大的热传 导能力,最小的穿透深度。
热扩散率和热传导能力是对于静态的空气和水而言的,对 于运动着的空气和水来说,其热扩散率和热传导能力分别 要比表中数字大4个和2个量级以上;
精选ppt
12
第一章 气候系统
4、岩石圈,
即地球表层固体的壳体,包括大陆的陆块,即山体、 地表岩石、沉积和土壤,也包括海洋底部形态。
岩石圈与气候变化最密切相关的部分是地壳、地幔和 陆面的结构。它们可通过改变天气的化学成分影响地球的 气候。这种现象被称为气候变化的地质构造原因。
时间尺度是气候系统的所有组成中最长的,约为105~106年 以上;
精选ppt
8
在水圈中对气候影响最大的是海洋。海洋占地球面积 的70%左右,它一方面可以储存与输送大量的能量,同时 还可以溶解与储存大量的CO2,是全球碳循环中非常重要 的部分。根据最近的估计海洋每年可以吸收17亿吨碳,占 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排放总量的27%。海洋的环流比 大气环流要慢得多,它是由盐分与温度梯度产生的密度差 (即温盐环流)驱动的。北大西洋温盐环流是对气候影响 最显著的一种温盐环流。气候的突变与这种环流的突然减 弱或关闭有关)。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气候系统不断地随时间演变(渐变与突 变),而且具有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与 变率(月、季节、年际、年代际、百年尺度 等气候变率与振荡)。
精选ppt
6
第一章 气候系统
三、各个子系统 1、大气系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动力气象学资料

tM(KE)dM 0
〔2〕全位能与动能转换
t
MKdMMdMMDdM
t
MEdMMdMMQdM
dM 同时在两个方程中消失,且
正M负相反;是全位能和动能之间的转 换项。
dM M
0E,K EK; 0E,K KE.
且全位能变化多少,动能也要相 应变化多少。表达了二者之间的 转换关系,及转换机制。
Vh
KKp K(Vh
)
p
VhKpK
tK ( V h K ) p K V h D
如系统质量为M,则系统的动能方程为:
t
MKdMM(VK)dM
MVh
dM
DdM
M
KVd
KVd
KVnd 0
闭合系统的动能方程:
tM Kd M M V h dM M DdM
)
p
E t
(VhE)
p
(E)
E
(EV)
t
对闭合系统积分,得:
M d dd E t M M E td M M ( E V ) d M tM Ed
闭合系统全位能方程:
tM EdM M d M MQ dM
3、闭合系统中的能量守恒与转换:
〔1〕闭合系统中的动能方程+全位 能方程:
tM (KE )dM M Q dM M DdM
说明: ①闭合系统:外界没有能量输入。 ②干绝热过程:没有潜热释放,且没 有太阳辐射。 ③水平稳定层结: “水平的”——等温面//等压面,正 压的; 此时全位能最小。
三、有效位能的计算
两种算法: 〔1〕算出初始状态的全位能和终态的全 位能:〔参见课本〕 有效位能=初态全位能-终态全位能; 计算时比较简单,是由于终态不好确定 。 〔2)计算从终态到初态,气块反抗净浮 力所做的功。〔气块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动力气象学PPT学习教案

t
t
u t
uiuj
—
—(1)
同理:w t
uiuj
—
—(2)
第57页/共96页
"eq." uv
w (1) u (2)
uw t
uiu
juk
"eq."
uw t
uiujuk
如此:得到某次乘积项,又
出现更高次的,忽略高次
——闭合
第58页/共96页
缺点效计果算差量(大要舍去高阶项)
优点:理论的,非经验的
第17页/共96页
第18页/共96页
思考: 已知低层具有如下的风压场配置,请 画出可能相对应的高层风压场配置。
第19页/共96页
第20页/共96页
第21页/共96页
第三节 大气的湍流运动与平均运动方程
一、湍流的概念
湍流:无规则涡旋运动 ——随机运动
与分子运动类似——无规律、不确定 性。 确定或者描述个别分之的运动是不可 能也是 没有意 义的。
第24页/共96页
可见: 1、由于湍流的作用,温度变化呈现不 确定性,瞬时看温度的增减具有随机性。 2、每隔 求其平均值 :
=?t才能使得这种平均值既滤去
这种随t 机变化,又体现温度日变化的规
律。
第25页/共96页
瞬时值 — 随机、不确定;
因此 平均值 — 有规律。
类似于分子运动的研究方法,
研究平均运动规律,但考虑湍流 运动的影响。为此对任意一个物 理量q, 我们令:
Txz
Tyz
Tzz
是对称张量,6个分量独立
第46页/共96页
Tz Tzxi Tzy j Tzzk
作用于法向为z轴的平面上的湍流粘性 应力矢 量;
大气科学概论PPT概要

第二节
大气的铅直结构
第二节
对流层: 特点:
大气的铅直结构
主要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高度每升高100m, 气温下降0.65℃。) 空气具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
大气成分与结构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铅直结构 大气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
地球大气由三个部分组成: 干洁大气(即干空气) 水汽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
表2-1 干洁大气的成分(高度25km以下) 气体成分 氮 氧 氩 二氧化碳 臭氧 干洁大气 所占体积(%) 78.08 20.95 0.93 0.032 0.00006 100 临界温度(℃) -147.2 -118.9 -122.0 31.0 -5.0 -140.7 临界压强(大气压) 33.5 40.7 48.0 73.0 92.3 37.2
大气成分
二、水汽
作用:
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 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三、大气中的杂质
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
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气溶胶粒子: 作用:
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
二、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和昼长
太阳高度角 (h) 定义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90°)
赤道地区一年中春分和 秋分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冬至和夏至时,太阳高 度角最小。
水平面上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随着h的增加而增加。 h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