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营新要求和标准

合集下载

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设施,其有效的运营管理方案对环境保护和城市卫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方案的基本框架,供参考:1. 填埋场规划与建设1.1 选址与规划:-合理选择填埋场选址,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

-制定填埋场规划方案,包括填埋区域划分、排水系统设计、气体处理设施等。

1.2 建设与设施:-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填埋场建设,建造固定污染物监测点、废气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

-确保填埋场设施符合环保法规标准,保障运营安全和环境卫生。

2. 填埋场日常运营管理2.1 填埋作业管理:-制定填埋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垃圾覆盖均匀、填埋密实。

-定期检查填埋场工作面和覆土情况,及时调整填埋作业方式。

2.2 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填埋场周边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废气排放、地下水质等环境指标。

-配置气体收集系统、废水处理设施等,确保填埋场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

3.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3.1 垃圾分类与处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市民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类投放。

-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和分类处理设施,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3.2 资源化利用项目:-推动填埋场内部垃圾焚烧、沼气发电等资源化利用项目。

-开展有机废弃物堆肥、再生资源回收等项目,减少填埋量和环境污染。

4. 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4.1 安全监管:-建立填埋场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2 应急预案:-制定填埋场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

-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升填埋场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营管理方案的框架,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填埋场规模、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环保和高效运营。

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运营方案

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运营方案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此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工艺运行、设备、计量信息、环境和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科林皓华所属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387-1994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12801-199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CJJ 17-2004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DB11/T 273-2005生活垃圾粪便处理设施环境监测规范DB11/ 307-2005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术语和定义3.1暴露比exposure proportion垃圾暴露面积的平方米数与垃圾日处理量吨数的比例。

3.2薄层压实thin layer compacting将运至填埋作业区的垃圾摊铺至0.5m~0.6m厚,使用压实机进行压实的作业方式。

3.3边堤skirt embankmet在地平面以上的填埋作业过程中设置在垃圾堆体周围的围挡。

4、一般规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应保证连续运行,并应满足如下要求:a) 制定详细的工艺运行管理手册,重大工艺进行调整需申报经批准后实施;b) 按照填埋工艺运行管理手册完成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c) 制定各岗位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完成作业任务;d) 定期对填埋场相关设施,包括雨污分流导排系统、渗沥液收集处理系统、填埋气收集处理系统、数据计量称重系统、场区道路、地下水监测井等进行维护管理,保证填埋工艺正常运行;e) 制定防火、防爆、防雷、防突发事件等措施及应急预案以备特殊情况下的生活垃圾处理;f) 具有完备的建设资料及工艺文件。

垃圾填埋场使用标准

垃圾填埋场使用标准

垃圾填埋场使用标准
垃圾填埋场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其使用标准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公
共卫生。

为了规范垃圾填埋场的使用,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制定了一系列的使用标准。

本文将对垃圾填埋场使用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遵守和执行。

首先,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的
影响。

同时,填埋场周边应设置围挡和绿化带,减少垃圾填埋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其次,垃圾填埋场应具备完善的防渗和防臭设施,以防止垃圾渗漏和恶臭扩散。

填埋场的底部和周边应设置防渗层和防渗墙,以防止垃圾渗漏污染地下水。

同时,应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和覆盖物,减少填埋产生的恶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第三,垃圾填埋场应严格控制填埋垃圾的种类和数量,避免填埋过量或不符合
规定的垃圾。

对于有毒有害垃圾,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民造成危害。

此外,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也是关键。

填埋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
垃圾填埋的规范和安全。

定期对填埋场进行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加强对填埋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最后,垃圾填埋场的关闭和后期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填埋场关闭后,应进行
封闭和复绿,恢复原有的自然环境。

同时,对填埋场进行监测和管理,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总之,垃圾填埋场使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

垃圾填埋场标准

垃圾填埋场标准

垃圾填埋场标准垃圾填埋场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场所,其建设和管理对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安全和有效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介绍垃圾填埋场的标准,包括场地选择、建设要求、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垃圾填埋场的场地选择至关重要。

应当远离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水源地、地震活动带、城市规划红线以及其他禁止建设的区域。

填埋场周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同时要考虑到垃圾运输的便利性。

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位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其次,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要求包括场地平整、排水系统、防渗措施等。

填埋场应当保持平整,以便于垃圾的填埋和覆盖。

同时,应当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因雨水积聚导致的渗滤液外溢。

防渗措施是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包括防渗墙、防渗层等。

另外,垃圾填埋场的运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填埋场应当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包括垃圾填埋、覆盖、压实、渗滤液收集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

同时,应当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定期对填埋场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此外,垃圾填埋场还应当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在填埋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和沼气,同时对渗滤液和沼气进行收集和处理。

可以采用生物气化、焚烧等技术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垃圾填埋场的标准涉及到场地选择、建设要求、运行管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遵循标准,才能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公共卫生。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管理,共同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之一,对于填埋场的控制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在填埋场的管理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控制标准,以确保填埋场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平衡。

本文将就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控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相关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首先,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和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填埋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和风向,距离地下水位应有一定的距离,以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填埋场还应有足够的土地储备,以便进行填埋场的扩建和更新,同时要考虑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其次,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

填埋场的建设应符合相关的环保和土地利用法规,建设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建设过程中应做好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

在填埋场运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填埋场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填埋场的稳定运行和垃圾填埋的安全性。

同时,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此外,填埋场的垃圾处理和渗滤液处理也是填埋场控制标准的重要内容。

在垃圾填埋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减少填埋场内有害气体的产生。

同时,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完善的渗滤液处理系统,确保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最后,填埋场的封闭和复垦工作也是填埋场控制标准的重要环节。

填埋场在填埋期满后,需要进行封闭和复垦工作,将填埋场恢复为绿化用地或者其他环境友好的用地。

在封闭和复垦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填埋场的封闭和复垦工作符合环保和土地利用标准。

总之,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控制标准是保障填埋场环境安全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

相关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行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同时,填埋场的管理和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对填埋场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填埋场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平衡。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法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法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法一、填埋场规划与准备1.选择适宜的地点选择填埋场地点时应考虑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

填埋场应位于安全距离内,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和敏感地区,并具备良好的地下水和大气环境保护能力。

2.进行有效的环境评估在填埋场建设前,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包括土壤、水源和大气环境的监测和分析。

评估结果应用于填埋场设计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

3.建立合理的设计和运营标准填埋场设计应考虑容量、布局、层数、坡度等因素,并制定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要求的运营标准。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二、填埋场日常运维管理1.建立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垃圾。

分类有助于减少填埋场的负荷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健全填埋场记录与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的填埋场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垃圾投放量、填埋场容量、运维记录等。

定期更新和维护这些信息,以便监督和管理填埋场运营。

3.加强填埋场环境监测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和设备,定期对填埋场周边的土壤、水源和大气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4.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的垃圾填埋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和安全演习等。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5.培训和培养专业人员确保填埋场运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运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以保证填埋场的正常运行。

三、填埋场后期管理与防治1.实施垃圾填埋场封堵填埋场封堵是为了防止垃圾渗漏和气体外溢,减少对地下水和大气环境的影响。

封堵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2.移植与重建植被填埋场运营结束后,对填埋场进行植被修复和景观改造。

通过移植适宜的植物和树木,加速土壤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改善环境质量。

3.循环利用处理产生的沼气和渗滤液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和渗滤液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方式进行利用。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一、前言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运行维护规程对于保障填埋场的正常运转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填埋场建设、日常运营和维护等方面详细介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二、填埋场建设1. 建设选址选址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和风景区等敏感区域。

同时,应考虑到交通便利、土地平整度高、土壤稳定性强等因素。

2. 环境影响评价填埋场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3.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包括填埋场总体布局图、工程量清单、工程施工图纸等内容。

设计方案中应合理考虑填埋场的容积、基础结构、防渗隔离层等因素。

三、日常运营1. 垃圾投放管理填埋场应设置垃圾分类投放区,对于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同时,应加强对垃圾来源的管理和监督,防止非法垃圾倾倒。

2. 压实处理填埋场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实处理,保证填埋场内部的稳定性和密度。

同时,应定期对填埋场进行覆盖处理,并加强对填埋场内部气体的监测和处理。

3. 沼气收集利用填埋场内部产生的沼气应及时进行收集和利用。

收集系统应包括沼气抽取井、管道输送系统、沼气净化设备等组成部分。

四、维护保养1. 基础结构检查定期检查填埋场基础结构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情况,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2. 防渗隔离层维护防渗隔离层是填埋场运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定期检查防渗隔离层是否存在破损、漏水等情况,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3. 沼气收集系统维护沼气收集系统是填埋场内部环保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期对沼气收集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4. 垃圾分类管理加强对垃圾来源的管理和监督,防止非法垃圾倾倒。

同时,应定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

五、安全生产1. 安全防范措施填埋场内应设置安全防范设施,包括围栏、警示标识等。

同时,应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详细介绍其建设标准。

一、项目背景与概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是指将城市生活垃圾安全、合规地掩埋于土壤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该项目的建设标准涵盖了工程规模、设计要求、设备配置、运营管理等方面。

二、工程规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规模应根据城市人口数量、生活垃圾产生量、处理能力和预期使用年限等因素确定。

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三、设计要求1. 基础设施设计:卫生填埋场应具备坚固的围护结构,避免渗漏和垃圾外溢的风险。

同时,应考虑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保证设施的长期可持续使用。

2. 排水系统设计:设施应有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保证垃圾填埋场在降水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3. 垃圾填埋技术:应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垃圾填埋技术,保证填埋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垃圾分解效果。

4. 气体处理设计:填埋过程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应设计合理的气体处理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设备配置1. 垃圾清理设备:包括垃圾运输车、压缩设备等,用于将生活垃圾从收集点运输到填埋场。

2. 垃圾堆置设备:包括堆置机械、抑尘设备等,用于将生活垃圾有序地进行填埋和掩埋处理。

3. 气体处理设备:包括气体收集系统、净化装置等,用于收集和处理填埋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

4. 排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过滤设备等,用于处理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五、运营管理1. 垃圾收集与运输:应建立规范的垃圾收集和运输管理制度,确保垃圾源头的有效控制和卫生条件的维护。

2. 环境监测:应定期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填埋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3. 设备维护与更新: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与更新制度,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物的控制
增加:6.1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 场填埋处置:
(1)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 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2)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 (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物。
6.2《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经过下列方 式处理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1)按照HJ/T228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 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
(2)按照HJ/T229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 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
烟气治理、污水处理、噪声控制、残渣处置、 恶臭防治等
恶臭防治、飞尘控制、污水处理、残渣处置等
45~65万元/t (余热发电上网,国产化率50%)
23~32万元/t (制有机复合肥,国产化率60%)
140~270元/t
60~110元/t
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减量化效果好, 焚烧余热可综合利用
技术成熟,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好
较好,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较好
管理水平
一般
很高
较高
产品市场
有沼气回收的卫生填埋场,沼气可作发 电等利用
热能或电能可为社会使用,经济效益较好,但需 得到政府部门支持
落实堆肥市场有一定困难,需采用多种措施
资源利用 封场后恢复土地利用或再生土地资源
垃圾分选可回收部分物质,焚烧残渣也可综合利 堆肥可用于农业种植和园林绿化,并可回收部分物
国外 发展状

在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占有相当大 的比重,总的发展趋势是比重越来 越小
政策要 求
较低
残渣填埋时与垃圾填埋方法相仿,但水量要 小得多
可能性较小,污水应经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
可能性较小
可能性较小
烟气处理不当对大气有污染,应注意对酸性 气体和二恶英的控制和治理
有气味,应设除臭装置和隔离带

需控制堆肥中重金属含量和pH值
有一定难度
有一定难度
占地面积

建设工期
9~12月
适用条件
适用范围广,对垃圾成分无严格要求, 但含水率过高的垃圾不适用
较小 30~36月 要求垃圾的低位热值大于900 kcal/kg
中等
12~18月
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大于40%,如能分类 收集则更佳
操作 安全性
较好,应注意沼气导排畅通,做好防火 防爆工作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运营新要求和标准
浦东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管理局 夏越青
2011-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固废分为三类: ①生活垃圾 ②工业固体废物 ③危险废物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
(1)卫生填埋 --是垃圾的最终处置方法 --优点是投资费用较低 --缺点是大量占用土地
垃圾燃烧不稳定并影响发电出力,烟气治理 不力污染大气环境
生产成本过高或堆肥质量不佳影响产品销售
各国焚烧发展较快焚烧量不断增加,发达国 家及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焚烧比重很大,但 废气处理的投资过高影响了处置比重的进一 步增加
由于堆肥市场销路的制约,堆肥处置比重一直 保持在10~20%之间,无较大增长
发电上网和电的售价优惠需国家政策支持
(2)焚烧
--优点是减量化程度高,可以供热、发电等。
--缺点是一次性投资比较高,同时焚烧尾气的 二次污染处理工艺复杂,操作和控制的技术要 求高 。
(3)堆肥
--优点是部分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后可作为肥料, 一定程度实现资源化。
--缺点是肥料的质量和出路都不稳定,堆肥过 程中臭气控制问题,残渣率较高。


稳定化 时间
20年左右
2小时左右
一般为20~30天,厌氧高温发酵可缩短
最终处置 填埋本身是一种最终处置技术
焚烧产生的10~15%的炉渣需处置,还有4~5% 飞灰需要安全处置
不可堆肥物需作处置
地表水 污染
地下水 污染
大气污 染
土壤污 染
主要 环保措

单位投 资
处理成 本
技术特 点
主要风 险
应建设较完善的地面水排放和渗沥 液处理设施,但渗沥液处理不易达 标
(3)按照工HJ/T300制备的浸出
4
5
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表1规定
6
的限值。
7
8
9
10
11
12
污染物项目 汞 铜 锌 铅 镉 铍 钡 镍 砷 总铬
六价铬 硒
关于二噁英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 代二苯并呋喃(PCDFs)两类三环芳香化 合物统称为二噁英
由于多氯联苯类化合物(PCBs)中的某些 化合物也具有类似二噁英的毒性,有时也被 称为二噁英类化合物。
需采取防渗措施,但仍可能渗漏。 人工衬底投资较大
对大气有轻微污染,可用导气、覆 盖、隔离带等措施控制
限于填埋场区域
场底防渗、分层压实、每天覆盖、 填埋气导排、渗沥液处理等
22~30万元/t (单层合成衬底,压实机引进)
42~65元/t
操作简单,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均 较低
沼气聚集后引起爆炸,场底渗漏或 渗沥液处理不达标排放污染水环境
三种垃圾处理常用方法比较
比较项目
卫生填埋
焚烧
生化处理
工程规模
只要填埋作业场地允许,原则上不受限 制,工程规模一般均较大
单台焚烧炉常用规格为150~500t/d,焚烧厂一般 静态间歇式堆肥厂常用100~200t/d,动态连续式堆
安装2~4台焚烧炉
肥厂可达300~500t/d
选址 难易度
较困难,特别在市区范围极为困难
堆肥产品销售需与园林、农业等各部门协调, 国家应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卫生填埋场运营新的要求和标准
2008年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需关注以下内容:
(1)关于选址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1988), 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居民区大于800米,《生活 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要求距 离居民区大于500米,到本标准不再提具体“距离” 要求,而要求通过环评来确定。
(3)按照HJ/T27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 并满足处理效果检验指标;
(4)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后的残渣的入场标准按照第6.3 条执行。
6.3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
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
经处理后满足下列条件,可以
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序号
1
(1)含水率小于30%;
2
(2)二恶英含量低于3μgTEQ/Kg;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