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拆装说课课件
起动机解体检测说课稿课件

将起动机与发动机的传动装置 分离,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 坏零件。
拆卸起动机固定装置
使用工具拆下起动机的固定装 置,如螺栓、螺母等。
取出起动机
在所有固定装置被拆卸后,小 心地将起动机从发动机上取出
。
检测过程
外观检查
检查起动机外观有无损 伤、裂纹等异常现象。
功能测试
对起动机进行功能测试 ,检查其是否能正常工
介绍如何将拆卸下来的部件重新组装起来 ,并进行调试,以确保起动机正常工作。
02
起动机解体检测的重要性
起动机解体检测的定义
起动机解体检测是指在发动机维修过程中,将起动机进行拆解、检查和测试的步骤 。
起动机是汽车启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 械能,从而驱动发动机运转。
课程大纲
起动机解体检测的准备工作
起动机拆卸步骤
介绍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解体 检测前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
详细介绍拆卸起动机的步骤和方法,包括 如何拆下端盖、如何取出转子、如何拆卸 电刷等。
起动机检测与维修
起动机组装与调试
介绍如何对起动机进行检测,包括绕组、 电刷、换向器等的检测,以及如何进行维 修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05
起动机解体检测的未来发 展
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 进步,起动机解体检测将更加智 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诊断故障
,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高精度检测技术
采用更先进的传感器和检测设备 ,实现更精确的起动机解体检测
,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远程监控与诊断
借助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 远程监控和诊断起动机解体状态 ,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
起动机示范精品PPT课件

汽车维修与制造专业 实习教材
主编:朱艮生
仪征职业教育中心校汽车专业部编审组 二00六年七月
项目二 起动机的拆装和检测
▪ 一、实验内容 ▪ 二、实验目的要求 ▪ 三、仪器设备 ▪ 四、拆卸步骤 ▪ 五、检测步骤 ▪ 六、装复步骤 ▪ 七、注意事项 ▪ 八、习题强化
项目二 起动机的拆装和检测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一、实验内容
1、起动机的拆装。 2、起动机零部件的辨认。 3、起动机的检测。 4、理论知识。
二、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起动机的拆装顺序。 2、了解起动机各零件名称和作用。 3、掌握对起动机进行简单测量的方法。
4、学习拆解检修及装配起动机作业的基本方法。
项目三 手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
三、仪器设备
汽车用起动机; 万用表; 维修工具。
四、实验步骤
开始安装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2-10电起动机拆装31页PPT文档

保持线圈 吸引线圈
驱动杠杆
2020/5/18
铁心
12
操纵机构
2020/5/18
13
传动(离合)机构
作用:保证起动机的动力能 够通过飞轮传递给曲轴;起动 完毕,发动机开始工作时,立 即切断动力传递路线,使发动 机不可能反过来通过飞轮驱动 起动机以高速旋转。
滚柱式离合机构是常用的离 合机构
2020/5/18
●起动转速:能使发动机起动的曲轴最低转速称为起动 转速,在0~20℃时,汽油机的起动转速为30~40 r/min, 柴油机的起动转速为150~300r/min。
2020/5/18
4
起动方式
人力起动:起动最为简单,只须将起动手摇柄 端头的横销嵌入发动机曲轴前端的起动爪内, 以人力转动曲轴。
电动机起动:电动机起动是用电动机作为机械 动力,当将电动机轴上的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 缘的齿圈啮合时,动力就传到飞轮和曲轴,使 之旋转。电动机本身又用蓄电池作为电源。
20
起动原理
2020/5/18
21
复习与回顾
起动原理 如何改善起动性能?
2020/5/18
22
冷起动困难的
如何提高起动机的性能? 普遍问题
2020/5/18
23
如何提高起动系统的起动性能?
实 提高起动机的输出转矩
质 1、蓄电池
2、起动机传动机构
有尽 足可 够能 大小 的的 容内 量阻
2020/5/18
(3)控制装置:用来接通和切断起动机与 蓄电池之间的电路。在有些汽车上,还 具有接入和隔除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的作 用。
2020/5/18
8
直流电动机
1电枢: 电枢在磁力作用下旋转,带动起动 小齿轮旋转。 2.磁极
起动机拆装检测(电子版教材)

一、起动机的拆卸拆卸步骤如下:1.从蓄电池负极端子断开电缆2.拆卸散热器上空气导流板3.拆卸起动机总成(如图所示)(1) 分离2 个线束卡夹。
(2) 拆下螺栓和线束支架。
(3) 拆下端子盖。
(4) 拆下螺母并断开端子30。
(5) 断开连接器。
(6) 拆下2 个螺栓并拆下起动机总成。
图拆卸起动机总成示意图二、起动机的拆解1.拆卸磁力起动机开关总成(1) 拆下螺母,然后从磁力起动机开关总成上断开引线(如图所示)。
图引线的拆卸(2) 拆卸固定磁力起动机开关总成时,从起动机驱动端壳体总成上拆下2个螺母(如图所示)。
图3-25 拆卸磁力起动机开关固定螺母(3) 拉出磁力起动机开关总成,并且在提起磁力起动机开关总成前部时,从驱动杆和磁力起动机开关总成上松开铁芯挂钩(如图所示)。
图磁力起动机开关总成的拆卸2.拆卸起动机磁轭总成(1) 拆下2个螺钉(如图所示)。
图拆卸起动机磁轨固定螺钉(2) 将起动机磁轭和起动机换向器端架总成一起拉出(如图所示)。
图3-28 拆卸起动机磁轨总成(3) 从起动机换向器端架总成上拉出起动机磁轭总成(如图所示)。
图拆卸起动机换向器端架总成3.拆卸起动机电枢总成从起动机磁轭总成上拆下起动机电枢总成(如图所示)。
图拆卸起动机电枢总成4.拆卸起动机电枢板从起动机驱动端壳总成或起动机磁轭总成上拆下电枢板(如图3-31所示)。
图拆卸起动机电枢板5.拆卸起动机电刷架总成(1) 从起动机换向端架总成上拆下2个螺钉(如图所示)。
图拆卸换向端架螺钉(2) 拆下卡夹和卡爪,然后从起动机换向器端架总成上拆下电刷架总成(如图3-33所示)。
图端架与碳刷架分离6.拆卸行星齿轮从起动机中间轴承离合器分总成上拆下 3 个行星齿轮(如图所示)。
图拆卸行星齿轮7.拆卸起动机中间轴承离合器分总成(如图3-35所示)(1) 从起动机驱动端壳总成上拆下带起动机小齿轮驱动杆的起动机中间轴承离合器分总成。
(2) 拆下起动机中间轴承离合器分总成、橡胶密封件和起动机小齿轮驱动杆。
起动机的拆装与结构分析PPT课件

两端盖与机 壳靠两个较长
穿心连接螺栓
的将起动机组 装成一个整体。
15
三、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的作用:
直流电动机通电后产生的电磁转矩是靠传动 机构输送到发动机的飞轮的。
传动机构的组成:
• 传动机构主要由拨叉、 单向离合器和驱动齿轮 组成。
起动机的拆装与结构分析
执教:XXXX 1
电力起动系统的组成?
1、蓄电池 2、起动机 3、起动控制电路 (包括起动继电器 和点火开关)
2
直流电动机— 产生电磁转矩 起动机的组成及作用 传动机构— 将转矩传给发动机
电磁开关— 控制电动机工作
电磁开关
传动机构
直流电动 机
华信教育资源网
.c3
17
18
减速式起动机
减速起动机基本结构与电磁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相同,只是 在电枢和驱动齿轮之间,装有减速机构。经减速机构将起动机 转速降低后,再带动驱动齿轮。由于应用了减速机构,可采用 小型、高速、低转矩的电动机。
起动机的减速机构,常见的有三种形式:
(a)外啮合齿轮式
(b)内啮合齿轮式 减速机构的结构形式
• 9、安装起动机后端盖与电刷架的固定螺钉; • 10、安装电磁开关活动铁芯与电磁开关; • 11、安装电磁开关与起动机外壳的紧固螺钉; • 12、安装电磁开关与电动机的连接线; • 13、安装电磁开关与直流电动机紧固螺母;
22
课后作业
• 1、起动机控制机构、传动机构、直流电动 机的组成?
• 2、总结起动机解体的步骤。
华信教育资源网
1.c6
常见起动机单向离合器主要有滚柱式、弹簧式和摩擦片式 三种。
起动机拆装说课

4.5 确定任务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01
结合教师提 出的问题, 完善课前制 定的任务;
每组最终确 定任务。
02
可达到
具体的
时间性
有价值
4.6 分组实施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起动机拆解
结构、工作原理
1
阶段检验 提出新问题
教学分析
2.1 教法分析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三段式教学法=情景法+演示法+目标驱动法
形势 新颖
+
因材 施教
+
循序 渐进
+
分层 兼顾
学法分析
3.1 学法指导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目的
乐学 会学 善学 志学
三、解决对策
1、营造氛围 2、激发兴趣 3、分层兼顾
1.3 教学目标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知识目标
• 掌握起动机的拆装步骤及装配工艺要求; • 进一步巩固起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通过观察讨论各零部件结构及装配关系,培养学生由感性
学时
2学时 实操内容: 起动机的拆解(20分钟)
1.2 学情分析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一、学习状况
1、学生已经学习了起 动机的结构及原理; 2、起动机工作特性及 控制电路。
起动机的拆装、检测课件

起动机的拆装、检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汽车维修技术》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起动机的拆装与检测”进行。
详细内容包括起动机的结构原理、拆装步骤、检测方法以及常见故障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起动机的结构原理,掌握起动机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起动机进行检测,判断其性能及故障。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动机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起动机的检测方法及故障分析。
教学重点:起动机的结构原理,拆装与检测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起动机实物及模型、万用表、教学课件。
学具:起动机拆装工具、检测工具、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辆无法启动的汽车,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汽车无法启动?可能是起动机出现了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0分钟)(1)起动机的结构原理。
(2)起动机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3)起动机检测方法及故障分析。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个起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起动机由哪些部分组成?(2)拆装起动机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如何检测起动机的性能?5. 实际操作(30分钟)(1)拆装起动机。
(2)使用万用表检测起动机。
六、板书设计1. 起动机结构原理2. 起动机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 起动机检测方法及故障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起动机的结构原理。
(2)列举拆装起动机时应注意的事项。
(3)描述起动机检测方法。
2. 答案:(1)起动机由电磁开关、电动机、传动机构等组成。
(3)起动机检测方法:使用万用表测量起动机线圈阻值,判断其是否正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掌握起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基本方法,实际操作是否规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汽车电器设备的拆装与检测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维修能力。
公开课-起动机拆装

起动机拆装的步骤 1、拆电机柱的连接线 2、拆磁力开关的后盖取出衔铁 3、拆直流电机的后盖 4、取出碳刷架和直流电机 5、取出转子 3、拆磁力开关的固定螺母取出磁力开关 6、将启动齿轮和前盖分离 7、将分解的起动机安照反顺序装好
1、拆解前在直流电机的外壳上画一条直线以作记 号 2、使用螺丝刀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伤到手 3、拆下的零件摆放整齐以便准确安装 4、拆碳刷架或装碳刷架时一定要注意碳刷不被折 断且注意碳刷安装位置 5、拨叉在安装时有位置要求不能装反 6、一定要分清电瓶柱和电机柱防止将电机柱连接 线接在电瓶住上,造成启动机不能正常工作 7、把工具和工作台面擦干净并将工具放回工具箱
1、课后大家可以练习起动机的拆装 2、写一篇起动机拆装的详细报告
提问: 请问汽车启动时是什么东西带着车上的发动机转 动的?
起动机 (或马达)
这是启动系统核心元件
重点:一、工具的正确选用 二、起动机拆装的步骤以及方法 三、起动机拆装的注意事项
难点:一、学习和掌握碳刷架的安装技巧 二、三不落地(工具、零配件、油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时 实操内容: 起动机的拆解(20分钟)
1.2 学情分析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一、学习状况
1、学生已经学习了起 动机的结构及原理; 2、起动机工作特性及 控制电路。
二、学生情况
1、专业课以汽车构造、 机械设计等为主; 2、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知 识存在为难的情绪; 3、习惯“喂养”式教学; 4、学生思维活跃,尝试 欲望强烈。
1.1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章节
名称
学时分配
课程定位
第1章 汽车车载电源与充电系统
12
第2章
起动系统
8
第3章
点火系统
6
第4章
照明与信号系统
6
第5章
仪表及指示灯系统
4
第6章
汽车辅助电路
10
考试
2
合计
48
课程定位
说课内容 第2章 起动系统 第4讲 起动机拆装与检测
4.5 确定任务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01
结合教师提 出的问题, 完善课前制 定的任务;
每组最终确 定任务。
02
可达到
具体的
时间性
有价值
4.6 分组实施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起动机拆解
结构、工作原理
1
阶段检验 提出新问题
10%
课前准备
信
目
息
标
收
制
集
定
教学效果
6.1 教学效果
必须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进行操作
自主 学习
课前信息收集 阶段测试
谢谢!
引导学生
2
检验学生探究问题情况
起动机检测
起动机装配
测量数据 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
3
4
装配工艺 装配符合要求
在进行实施过程中,填写工单
4.7 实操考核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
以考促学提素质
以学促练提能力
4.7 总结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教学分析
2.1 教法分析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示法+目标驱动法
+ + + 形势
新颖
因材 施教
循序 渐进
分层 兼顾
学法分析
3.1 学法指导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目的
乐学 会学 善学 志学
三、解决对策
1、营造氛围 2、激发兴趣 3、分层兼顾
1.3 教学目标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知识目标
• 掌握起动机的拆装步骤及装配工艺要求; • 进一步巩固起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通过观察讨论各零部件结构及装配关系,培养学生由感性
目标是否实现? 在实操过程中,最大的 难点?如何解决的? 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合适?
善于自我总结
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团队协作是否达到?
同组间是否很好地实现合 作探究?
考核方式
5 考核方式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60%
技能实操
20%
平时
考核方式以过程为主。
✓ 读中学:探索发现。 ✓ 问中学:思考质疑。 ✓ 动中学:锻炼能力。 ✓ 练中学:巩固提高。
教学过程
4.1 教学过程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 (2分钟)
总结 (5分钟)
教师演示 (10分钟)
考核测评 (15分钟)
确定任务 (5分钟)
分组实施 (43分钟)
利用4S店的案例,引出起动机故障,经过起动机检测,对照标准,最后确定起 动机具体故障部位。
在检测过程中,测量数据、记录数据、分析结果的重要性
4.4 演示操作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A
教师示范起动机拆装步骤及要点;
1
A
2 教师提出问题;
带着问题进行实操,给学生引导、启发。
说课过程
1 教学背景 2 教学分析 3 学法分析
4 教学过程 5 考核方式 6 教学效果
教学背景
1.1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课程定位
教材: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课程类别:专业学位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48,理论课时42,实验学时6 授课对象:15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
• 通过分组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在讨论、探索过程中增强成就感,增加自信,使学生
更加热爱本专业。
1.4 教学重点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
重点 难点 关键
起动机的拆装步骤。 起动机装配工艺要求。
通过起动机拆装及观察,加深起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4.2 课前准备
1.信息资料收集
2.分组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完好起动机的技术要素; 奇瑞起动机E4G16的技术资料; 拆装起动机注意。
填写预习工单
确定成员,明确任务; 初步制定目标。
4.3 导入新课
4S店案例
工教作学回 背景顾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