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具简史

合集下载

中国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家具发展历程中国家具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明时期。

在古代,中国的家具制作工艺已经非常发达,其特点是注重精细雕刻和细节处理。

古代的家具多采用木材制作,例如红木、核桃木等。

这些木材不仅质地坚实,而且美观耐用,成为古代贵族和官员的常见家具材料。

古代家具的设计也非常注重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体现,例如龙凤纹饰和佛教元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制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清时期,家具制作达到了历史巅峰。

明清时期的家具表现出更加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

明清时期的家具注重对称和平衡,讲究纹饰和线条的优美。

明清时期的家具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同时也极富艺术性和观赏性。

然而,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时代遇到了一些挑战。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生产的家具逐渐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的家具。

工业化生产的家具成本较低,效率高,数量大,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这种变化给传统家具制造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很多家具制造商开始转型,采用机械化和半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生产。

此外,一些家具制造商也开始进行设计和创新,注重时尚潮流,推出更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近年来,中国家具行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具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中国的家具出口量占据世界市场的很大比例,中国家具以其优质、低价和多样化的特点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在国内市场上,中国的家具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些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推出高端和定制化的家具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一些企业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说,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传统手工制作时期、工业化时期和现代创新时期。

中国的家具传统工艺独特而精湛,通过漫长的历史积累和不断创新,中国家具行业正在全面发展,朝着更加高端、环保和创新的方向迈进。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发展史中国家具发展史自古以来,家具作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就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家具发展历史丰富多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家具经历了从简朴到华丽、从实用到艺术的不断演变和升华,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家具的发展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简单的家具,如竹木杈子、树皮垫子等。

距今约5000年前的大型氏族社会时期,家具成为豪华生活的象征,出现了许多精致的家具,如青铜鼎、玉屏风、卧床等,这些富丽堂皇的家具彰显出了当时人们的地位和身份。

从商周时期开始,中国的家具进入了较为充实的阶段。

当时的家具以木材为主,造型简单,实用性强。

汉代的家具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人性化。

唐代的家具则运用了较多的雕刻和翻制技术,极富装饰性;宋代则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家具品种和新型材料,如石头、竹子和漆木,大量强调回归自然和对美的追求。

明清时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

明代以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主,家具的设计较为简朴明了,尤其是在宫廷家具上更是保持着朴素平和的格调。

而到了清朝,由于皇帝和官员们更加喜爱华丽的风格,宫廷家具的造型逐渐变得复杂多样,并且多采用红木、花梨木等实木材料。

此时期中国的家具逐渐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近代以来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加速,中国的家具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家具行业开始转型升级,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改善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

如今,中国的家具行业逐渐从实用、经济型向艺术、高端型转变,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总的来说,中国家具发展历程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积淀。

在传承和发展中,中国的家具行业逐渐地走向专业化、国际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未来,中国的家具行业将继续秉承“宜家而别有创意”的设计理念,不断提升品质和附加值,为全球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家具史概要

中国家具史概要

中国家具史概要中国家具史概要中国家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中国家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融合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中国古代家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木材制作简单的床榻、凳子和桌子等家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具的种类和制作工艺逐渐丰富起来。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中国家具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人们开始使用更加精细的木工技术,制作出更加华丽和精美的家具。

这个时期的家具以器物形态为主,如方几、圆几、方桌、圆桌等。

同时,人们也开始使用象牙、玉石等珍贵材料来装饰家具。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家具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们开始使用更加复杂的结构和纹饰来制作家具。

同时,家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榻、床、椅子、凳子、柜子等。

这个时期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注重装饰性和艺术性。

随着秦汉时期的到来,中国家具进入了一个繁荣期。

人们开始使用更加精细的木工技术和装饰技巧来制作家具。

同时,家具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如床、椅、几、桌、柜、屏风等。

这个时期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也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加工。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家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们开始使用更加精湛的木工技术和装饰技巧来制作家具。

同时,家具的种类也更加繁多,如床、椅、几、桌、柜、屏风等。

这个时期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同时也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加工。

明清时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家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们开始使用更加精湛的木工技术和装饰技巧来制作家具。

同时,家具的种类也更加繁多,如床、椅、几、桌、柜、屏风等。

这个时期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同时也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加工。

近代以来,中国家具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人们开始引进西方的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使得中国家具在形式和风格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同时,中国传统家具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家具史

中国家具史

无束腰杌凳
有束腰外翻马蹄杌凳
圈椅
南官帽椅
四出头官帽椅
梳背椅
黄花梨长方凳和小方凳· 明·
• 这种直腿直枨方凳,在宋代已经定形。用材粗硕,线形 简练,做工精细,是明代家具中的精致小品。
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二人凳· 明·
• 长1020mm,落堂式凳面。造型敦厚,富有韵律感,实用而且有观 赏性。这种双人凳选材考究。
黄花梨有束腰鼓腿彭牙大方凳· 明·
• 高550mm,面 宽640mm见方。 庄严凝重,牙 条装饰具有明 显的时代特点, 可能年代较早。 此凳体积硕大, 选料做工俱精, 是一件少有的 明代家具珍品。
老花梨木 荷包牙直挡 长方凳· 明末
• 高510mm,凳面 竹编,保存完好。 腿足外圆内方, 牙子呈荷包形。 这种凳子在江南 地区非常多见, 延用至今,但其 中材质差别很大。 此凳为优质木材 制成。
桃形沿面雕木椅· 辽
• 内蒙辽墓出土。椅子 靠背为横向水平,搭 脑呈弓背形。前沿护 板雕有桃形装饰,与 同墓出土的木床装饰 相同,可见当时辽国 的组合家具。
四出头木椅· 金
• 指搭脑两端出头,扶 手两端出头。后来因 与官帽外形相似,也 称“官帽椅”。这把 木椅出之山西大同金 墓,全身圆材,座面 厚实。
扶手椅· 西魏
• 敦煌壁画中的扶手椅, 有高靠背,搭脑出头, 是后代“灯挂椅”的 先驱。椅座宽大,僧 人跪坐其上。
4、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年——960年)
• 缤纷世界 华丽润妍; • 由于唐代由席地坐向垂足坐的转变过渡 时期,所以唐代为高型与矮型家具的共 处阶段。
唐代时期家具特点
• 造型上宽大、厚重、浑圆、丰满 ; • 结构上,壶门的运用和延续; • 装饰上追求华丽:大漆彩绘,且雕刻与 镶嵌 。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产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 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此时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 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床垂足,并加了许可床顶、床 帐和可拆卸的多折多牒围屏.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进了家具向高 型发展.
• 夔纹——形象近似龙纹,一角、一足, 为侧面形象.它也是张口、尾部上卷.夔纹 的变化很多,有时又发展成为几何图形,表 现出一种神力智慧的创造美.
• 蝉纹——多在青铜器上,蝉纹被看成是商 代的图腾.蝉纹经过先民的加工,具有较高 的艺术价值,其头部似如意形,蝉嘴、蝉眼、 蝉身和蝉翅的美丽环道,非常漂亮.蝉纹已

1.宋代家具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 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 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家具正是在继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 了自己的风格.
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在结构上,壶门结构已被框架 结构所代替;家具腿型断面多呈圆形或方形,构件之间大量采用割角榫、闭口不贯通榫 等榫结合;柜、桌等较大的平面构件,常采用攒边的做法,即将薄心板贯以穿带嵌入四边 边框中,四角用割角榫攒起来,不但可控制木材的收缩,而且还起到装饰作用.此外,宋代家 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开艺严谨,造型优美,使用方便.
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 (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的另一个局部,可以看出此时的家具造型与装饰和唐代家具有明显不同, 为宋代家具的简练质朴的风格的前奏.
幔帐围屏床、围屏榻、条案 (五代)

中国家具简史及明式家具

中国家具简史及明式家具

四、成熟鼎盛时期(宋元、明、清)
宋:典雅柔美
宋代是我国家具形制变革的重要时期,我国高型家具的形成和 确立便是在宋代,当时家具的品种、类型和形式已基本完备,象琴 桌、交椅、太师椅便形成于这一时期,还有各式桌、案也大多在这 一时期形成。
宋代方桌、条凳、圆墩 宋代交椅 宋· 镜台
宋人哲学思想表现为推崇自然的道教,倡导秩序的儒教性理 学,宋代以节俭简洁为美和工艺规范为美。宋代家具一反唐代宏 博华丽的雄伟气魄,呈现出一种结构简洁工整、装饰文雅隽秀的 风格。家具大多方方正正,比例优美,多数以直线部件榫卯而成, 给人以简洁刚直,隽永挺秀的感觉,体现了宋代以简洁为美的观 念。
这时期家具的品类不断增多且不断创新。中国以后出现的坐 卧类家具、置物类家具、储藏类家具、支架类家具、屏风类家具 在这时都初具规模。漆木技术的成熟使得漆木家具进入一个空前 繁荣的时代。
战国H型凭几 战国彩绘鸟足漆案
战国金银彩绘漆案
河南信阳和湖南包山楚墓均出土了彩漆木床,它们 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卧具。这时期家具雕刻手法已广 泛运用于家具的装饰中,有浮雕与透雕等,且与髹漆同 进并用,雕刻技艺精湛,开后世家具雕刻之先河。
带销钉孔端头榫 燕尾榫
企口板
余姚河姆遗址木构件榫卯类型
对头穿榫
商周:神秘威严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工艺发达的极盛时期。当时将铜锡 合金制成兵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创 造了辉耀人间的青铜文化,其中很多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 雏形。
商代青铜三虞座
商· 俎(一种奴隶主贵族 祭祀使用的器具)
商代壶门附铃俎
汉· 榻· 几
云气纹凭几 东汉三足凭几
由于时代相近,特别是西汉时期漆木家具风格与先秦家具风 格有相似之处。汉代家具与先秦家具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礼教的 含义在减退,实用性在加强。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至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家具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探讨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史。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初期阶段。

当时的家具以简陋的土木构造为主,多数由原木制成。

这一时期的家具主要用于寺庙、宫殿和贵族家庭,以供祭祀和陈设使用。

家具设计简单而朴实,注重实用性。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受到汉武帝征服各国,文化交流的影响,秦汉时期的家具逐渐融合了多种风格,形成多元化的特点。

此时期,家具的材料丰富多样,出现了对称和曲线形的特点,家具的结构和工艺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

此时,家具的制作技艺达到了高峰,家具的样式更加丰富多样。

唐朝家具以华丽、大气的风格为主,注重工艺的精致和装饰的华美;而宋朝家具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木材的精选。

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后期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形式美,家具使用的材料也更加讲究。

明朝家具注重木材的纹理与雕刻,形成了独特的明式家具风格;而清朝家具则更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装饰的繁复,形成了典雅华贵的清式家具风格。

五、现代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家具进入了现代时期。

当代家具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在保留传统家具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当代中式家具风格。

结语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痕迹和风格。

从简陋的土木构造到精致的雕刻和纹饰,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不少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中,欣赏到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古代家具的魅力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花梨方背椅 明
高92.5厘米 长61.5厘米 宽47厘米 靠背板、扶手、鹅脖、联帮棍均成曲形,特别是联
帮棍上细下粗,成夸张的“S”形,使全器增添活泼之 态。座面下装罗锅枨加矮老,与腿间双枨形成呼应。
黄花梨卷草纹藤心罗汉床 明
高88厘米 长21 8厘米 宽 100厘米
三屏式床围,每面均装壸门 圈口。藤心床面。壸门牙上雕卷 草纹。三弯腿,涡纹足。腿足上 亦雕卷草纹。此床造型简练、舒 展,尤其是壸门圈口围子,具有 空灵韵味,为明式风格的典型作 品。
紫檀描金万福纹扶手椅 清雍正至乾隆
高104厘米 长67厘米 宽57厘米 清宫旧藏
靠背、扶手皆用小料做成拐子纹。 靠背中心为“万”字纹,边框上满绘蝙 蝠、缠枝花纹,寓意“万福”。座面贴 草席。面下束腰浮雕绦环板,上饰花卉 纹,下有托腮。牙条正中垂带透孔洼堂 肚。拱肩下浮雕云纹,展腿拐角处安卷 云纹角牙。雕回纹内翻马蹄。
战国 中山王墓戏猴铜连枝灯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山西朔县汉墓“雁衔鱼铜灯” (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秦汉时期家具的特点:写实精炼
虎噬牛祭案 (西汉)
八龙案(汉代)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彩漆云纹“冠箱”(湖南省博物馆藏)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绢里大竹笥(湖南省博物馆藏)
精品课件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中国古家具发展概况
1.萌芽发生时期 史前、夏商、西周
2.成长壮大时期 春秋战国、秦汉
3.发展普及时期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4.成熟鼎盛时期 宋、明、清
1. 萌芽发生时期 :史前、夏商、西周
商朝是我国青铜工艺发达的极盛时期。当时 将铜锡合金制成兵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 具和工艺品等,创造了辉耀人间的青铜文化,其 中很多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雏形。
4 成熟鼎盛时期(清)
清式家具与明式家具在造型艺术及风格上的 差异,首先是用材厚重,家具的总体尺寸较明式 宽大,相应的局部尺寸也随之加大;其次是装饰 华丽,表现手法主要是镶嵌.雕刻及彩绘等,给人 的感觉是稳重.精致.豪华.艳丽,与明式家具的朴 素.大方.优美.舒适形成鲜明的对比。它虽不如明 代家具那样具有科学性,显得厚重有余,俊秀不 足,给人沉闷笨重之感,但从另一方面说,由于 清式家具以富丽.豪华.稳重.威严为准则,为达到 设计目的,利用各种手法,采用多种材料,多种 形式,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效果也很成功。。
腿内安霸王枨。四腿侧脚收分明显。圆腿 直足。除在腿牙处稍作装饰外,极尽简练 。
黄花梨双层柜格 明
高ll 7厘米 长119厘米 宽50厘米 上部为四面空敞的双层亮格,装三面壸门式券口。格下平列
抽屉三具。下部柜对开门,内设屉板,上钉两枚铜钮头,柜门 关合后,钮头穿过柜门的大边及铜面叶露出,可以穿钉加锁。 此柜铜饰件多卧槽平镶,即依饰件的外形及厚度,将家具表面 铲剔成槽,饰件镶钉在槽内,使饰件表面与家具表面平齐。平 镶的铜饰件,平镶的门扇,使格柜表面平齐、整洁。
造型各异的汉代铜灯之二 朱雀衔盘灯
造型各异的汉代铜灯之之一 长信宫灯(河北满城汉墓出土)
3 发展普及时期(魏晋南北朝)
此时期延续了秦汉时期以床榻为起居中心的 方式,此时各种家具的种类更多,此时期由于受 佛教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起居方式开始向垂 足而坐过渡。
精品课件
3 发展普及时期(隋唐五代)
宋代家具装饰的最大特点:融构造与构件于 一整体之中。
宋代家具表现出的特点:典雅柔美。
4 成熟鼎盛时期(明)
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形式, 呈现出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无束腰家具 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练稳重。明式家具造型上 的另一特色是特别讲究线条美。它不以繁缛的花 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 明式 家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造型优美。明式家具讲究 稳定中求轻巧,简朴中显情趣,线型的圆畅中含转 折变化。
精品课件
黄花梨卷草纹藤心罗汉床局部 明
黄花梨方桌 明
高70厘米 长82厘米 宽82厘米 清宫旧藏
桌面边料甚宽,冰盘沿下起阳线。每腿与 桌面相接处有三道牙子,称“一腿三牙”。 四腿间安高拱罗锅枨,枨上横边紧抵牙条。 四腿侧脚收分明显。圆腿直足。
黄花梨方桌 明
高86.5厘米 长97厘米 宽96.5厘米 桌腿上部有二花牙,牙条外缘起阳线,
隋唐是我国高低型家具并行发展时期,当 时人们的起居习性呈现席地而坐、伸足平座、 侧身斜坐、和垂足而坐同时并存的景象。唐末 是中国家具形式由过渡至形成的重要时期,之 后垂足而坐成为人们起居的主要形式和习惯。
此时期家具的特点:丰宋代家具是我国起居方式由席地跪坐转变到 垂足而坐的确立时期,也是高形家具的形成阶段。
西汉的建立开辟了通往西域的贸易通道,促 进了与西域诸国的文化交流,使商业经济也不断 发展。随之家具制造起了很大的变化,如几案合 二为一,面板逐渐加宽;榻的用途扩大,出现了 有围屏的榻。
金银彩绘漆案 (战国中期,复制)
卷云纹案 (战国中期,复制)
江陵楚墓虎座鸟架鼓(湖北荆州市博物馆藏)
战国中山王墓龙凤足座铜方案(河北省博物馆藏)
信阳长台关2号楚墓“玉几” (嵌玉凭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精品课件
下寺2号春秋楚墓铜禁(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彩绘木床 (战国早期,复制)
木床
淅川徐家岭春秋楚墓铜屏座一对(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战国中山王墓铜屏座一对(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鸟足案 (战国早期,复制)
雕刻木几 (战国早期,复制)
该时期家具的特点:神秘威严(商周)
精品课件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
精品课件
殷墟妇好墓“三联甗”
西周早期“俎盖方鼎”
精品课件
商周时期家具
商周饕餮蝉纹俎
商周时代夔蝉纹铜禁(上放各种酒器)
2 成长壮大时期春秋战国、秦汉
西周以后从春秋到战国直至秦灭六国建立 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奴隶社会 走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奴隶的解放促进了农 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人们的室内生活,虽仍保持席地跪坐的习惯,但 家具的制造和种类已有很大发展。家具的使用以 床为中心,还出现了漆绘的案、凭靠类家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