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健身作用

合集下载

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

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

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2424式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将重复动作与比较复杂的动作删去改编而成的。

改编后的动作相对简单易学,是目前普及较广泛的套路。

全套共分8组,24个动作,所以又称为“二十四式太极拳”。

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第一组:1(起势(1)两脚并步,身体自然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2)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轻轻抬起,向左平行开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重心移至两脚之间。

(3)两臂向前慢慢抬起,掌心向下,与肩同宽,抬至与肩同高。

(4)两腿屈膝半蹲,同时两手轻轻下按至腹前,目视前方。

要点:左脚开步时,要缓慢柔和,脚跟先提起,开步后脚尖先着地,随重心的移动慢慢过渡到全脚掌。

两手下按时,要松肩、沉肘,手指自然微屈。

2(左右野马分鬃(1)丁步抱球:上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于右胸前半屈,掌心向1 / 15下,左手经体前向右划弧于右手下,掌心向上,两手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成丁步,也可不点地,目视手前方。

(2)转腰上步:上体稍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

(3)弓步分掌:上动不停,左脚脚跟轻落地面,重心前移右脚跟向后蹬转成左弓步,同时左右手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落于右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两臂保持弧形,目视前方。

要点:左脚落地要轻,弓步时右脚跟向后蹬转,两脚之间横向距离要保持10,30cm左右。

两臂要保持弧形。

丁步抱球动作,如腿部有力量,脚尖不触地。

(4)后坐翘脚:重心后移至右腿,收髋后坐,左脚脚尖向上翘起。

(5)随后身体稍左转,重心前移,左手翻转,掌心向下,右手向前向左划弧,掌心向上,呈抱球状。

(6)重心继续前移至左腿,右腿向前上步,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抱球状。

同(1)解,唯左右相反。

3(白鹤亮翅(1)重心稍前移,左手翻掌,掌心向下,右手向前向左划弧,掌心向上。

(2)右脚向前跟进半步,随后重心后移至右腿,左脚脚尖点地,上体稍向右转,右手向右额前提起,掌心向左,左手向左下落,目视右手。

24式太极拳

24式太极拳

练习中心要静、无杂念、用意不用 力、轻松自然,刚柔相济,涉及全身各 大肌肉群和关节的运动。因此,24式太极 拳不断继承了传统太极拳所具有的“练 脑,练身、练气”的三大作用,蕴涵有 健身、健心和防治疾病的诸多功效,而 且还具有简单、易学易练、不受场地限 制,不论男女老幼、体质强弱均可练习等 优点。所以,在学校众多文化活动中,具 有特殊的地位。
弱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
1、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采用心静用意,全神贯注,不存杂念 的练法,亦即是强调练意、练气和练身三结合。 这种意识结合身体锻炼的方法,能使大脑皮质 有关中枢神经形成一个特殊的优势兴奋性,而
周期其他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由于负诱导 机理,使某些与慢性病有关的兴奋灶加强了抑 制,而神经中枢的相互诱导,使病灶得到积极 的调理。久之,可修复和改善某些神经中枢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因而病状得到控制、减 轻或消失,使机体康复。
第三部分常见错误动作与纠正
二十四式太极拳完整动作
的负担,血压也相应有所降低。可预防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
3.促进呼吸系统的作用
太极拳的呼吸遵循缓慢深长 ,其作用 是:
①呼和吸都比较充分 ,吸足、呼够。
②肺(血管)内气体交换充分。
③呼吸肌运动柔和。
④腹压、胸压的变化平缓、渐进 ,对内脏 起到“按摩”作用 ,使呼吸器官得 到充足 的血液供应 ,从而使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得到改善。
5.增强运动系统的作用
练拳时要达到“一动无有不动” , 要求全身的骨骼、关节、腰腹肌群都要 充分调动,从而提高关节的柔韧性、灵 活性以及脊柱的活动幅度。肌肉和关节 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而得到充足营养, 增强肌肉的弹性、伸展性和灵活性,发 展了肌肉力量。因此,对颈、 肩、腰、 腿痛和关节瘀血等疾病起到防治的作用。

简述24式简化太极拳全套技术动作

简述24式简化太极拳全套技术动作

简述24式简化太极拳全套技术动作24式简化太极拳(简称24式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界推广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套路。

它于1956年由国家体委委员、中国太极拳首任教练员杨振铎教授所率领的团队编排而成。

这个套路集中了太极拳的精髓,基本上涵盖了太极拳的常用技术动作,同时又简化了传统太极拳的复杂性,易于学习和掌握。

以下是对24式太极拳全套技术动作的简述。

一、起势:眼睛平视,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放松状态,呼吸平稳。

二、左右野马分鬃(左右云手):双臂打开成弧形,手掌心朝上,左脚迈出一步,身体转向左边,右手抬起与眼平齐,左手下落。

三、白鹤亮翅:双手向前伸直,手心向下,身体重心前移,右腿抬起成90度,左手抬起到头顶。

四、搂膝拗步:右脚向前迈,身体转向右边,双手如用力搂膝一样放在膝盖前。

五、手挥琵琶(云手):双手自然下垂,放松双肩,右脚向前迈一步,身体交换方向,双掌向外翻转。

六、白鹤亮翅:同第三式。

七、搂膝拗步:同第四式。

八、手挥琵琶(云手):同第五式。

九、单鞭: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跟抬起,上体起面,两手交替伸直。

十、云手:同第五式。

十一、揽雀尾: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自然后跟着,上体稍稍向后拧。

十二、左右摆蓝:左脚前进一步,右脚抬起,上体向右旋转,右手枕在左手上。

十三、左右摆蓝:同上。

十四、左脚登鹿:左脚前进一步,右脚抬起,上体转向右侧,双手自然下垂。

十五、右脚登鹿:同上。

十六、倒蹬栽步:左脚退后,身体向右转,双手上举。

十七、高探马: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跟着,身体右转,右手向下伸直,左手弯曲。

十八、转体搂膝拗步:同第七式。

十九、左右摆蓝:同第十二、十三式。

二十、进步搬拦捶:左脚前进一步,右手伸直,左臂稍曲,右脚轻踩地面。

二十一、如封似闭:双手同时向上,手心朝着自己,上体稍微向后倾斜。

二十二、十字手(打虎式):双手慢慢保持在胸前,成十字状。

二十三、双风贯耳:左脚前进一步,右脚跟着,左手伸直成风车状,右手保持在胸前。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程(图文)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程(图文)

第三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拳术之一,在我国广为流传。

随着武术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太极拳以它独特的运动风格和显著的健身效果闻名于世。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原有的套路而创编的。

它不仅简单易练,而且保留了杨式太极拳的技术精华,具有极佳的健身功能和丰富的技击招法。

第一节太极拳基础知识一、概述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它采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太”就是大的意思,“极”就是开始或顶点的意思。

宋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第一句话就是“无极而太极”。

并非说太极从无极产生,而是“太极本无极”之意。

太极图是我国古代人的一种最原始的世界观,拳术和太极说的结合,逐步产生了太极拳术。

关于太极拳的缘起,据考证是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的。

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陈王廷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

陈王廷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他研究道家的《黄庭经》,并参照戚继光的第三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67-《拳经》创编了太极拳。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三个方面: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

戚继光是明代著名武术家、抗倭名将,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取了其中三十二势编成拳法套路。

陈王廷吸收了其中二十九势编入太极拳套路,甚至陈氏的《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照戚氏《拳经》,可见其影响之深。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

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

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要求“以意引气,以气运身”,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

各式传统太极拳也都以太极阴阳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杨氏太极拳24式的养生功效

杨氏太极拳24式的养生功效

杨氏太极拳24式的养生功效杨氏太极拳24式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常练太极拳可预防疾病,太极拳具有降血压等作用。

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杨氏太极拳24式的养生功效吧!坚持练杨氏太极拳24式的养生功效杨氏太极拳24式代表着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武术中名列前茅,杨氏太极拳24式的适应面广,参加练习的人众多。

过去练太极拳的人较少,现在就多了,社会上到处可见。

杨氏太极拳24式总的特点是缓慢柔和,式式均匀,姿势舒展,劲在内涵,一般人都能接受。

太极拳过去属于武术项目,在历史上主要用于攻防。

现在武器越来越发展了,过去只凭拳、脚、腿,刀、枪吕械这类武器是近代发展起来的。

练习杨氏太极拳24式能增强体质,女性练习杨氏太极拳24式能疏通经络,对内分有调节作用,延迟衰老。

相对武术的作用比较小了,但是还有用处,比如,部队近距离的战斗,公安部门对敌人的擒拿格斗,还用得着武术。

太极拳属于武术范畴,“武术”就是劲加技巧,有攻有防。

有人称太极拳为“太极拳武术”,既是武术,如果没有攻防的内容,就像没有生命,没有灵魂一样。

太极拳属于武术,它的一举拳,一抬足,都包含着攻与防。

讲究手眼身法步。

杨氏太极拳24式是一项多功能的活动,它不只局限于武术,它随着社会的发展,除攻防作用外,还具有健身、养生、医病、益智、陶冶情操、调节生活、创造健康的心理、优雅的气质、高尚的追求等作用。

练杨氏太极拳24式可以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因为杨氏太极拳24式舒展、外形优美,一般都会用作美学欣赏,正是因为如此,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有人说杨氏太极拳24式就是气功,我认为它不是一般的气功,气功要求意守丹田,而杨氏太极拳24式则要求气沉丹田,两者是有区别的。

在动作上,武术要窥测对方动向,要看对方动静,你来我往,和意守丹田不同。

由于气功本身的特点决定,它没有这个内容,精气神表达不出来,练太极拳应该是两目炯炯有神,否则神情表达不出来,神情是内在的,是太极拳最基本的内容,讲究劲的内涵,所以杨氏太极拳24式讲究内涵,不是不使劲的。

24式太极拳拳谱

24式太极拳拳谱

24式太极拳拳谱24式太极拳拳谱是太极拳中最为流行的拳谱之一,它由24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技巧。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武术形式,它起源于中国的武术传统,被誉为“内家拳”的代表之一。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身体的健康、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调整心态、减轻压力和提高精神力量。

太极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当时太极拳还没有固定的形式和拳谱。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着固定形式和拳谱的武术形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拳谱之一就是24式太极拳拳谱。

这个拳谱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制定,是太极拳中最为流行的拳谱之一。

它由24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技巧。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24个动作的含义和技巧。

第一式:起势起势是太极拳中的第一个动作,也是整个拳谱的开端。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调整呼吸和姿势,为后续的动作做好准备。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左右野马分鬃是太极拳中的第二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马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调整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锻炼腰部和腿部的力量。

第三式:白鹤亮翅白鹤亮翅是太极拳中的第三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鹤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锻炼肩部和手臂的力量,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灵活性。

第四式:搂膝拗步搂膝拗步是太极拳中的第四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膝盖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锻炼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第五式:手挥琵琶手挥琵琶是太极拳中的第五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手臂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锻炼手臂的力量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第六式:高探马高探马是太极拳中的第六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马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练习者锻炼腿部和臀部的力量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第七式:玉女穿梭玉女穿梭是太极拳中的第七个动作,它的名称来源于女子的动作。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分解提要解析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名称及分解提要解析

二十四式太极拳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42式太极拳谱1.起势2.右揽雀尾3.左单鞭4.提手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二)7.撇身捶8.捋挤势(二)9.进步搬拦捶10.如风似闭11.开合手12.右单鞭13.肘底捶14.转身推掌(二)15.玉女穿梭(二)16.右左蹬脚17.掩手肱捶18.野马分鬃(二)19.云手(三)20.独立打虎21.右分脚22.双峰贯耳23.左分脚24.转身拍脚25.进步栽捶26.斜飞势27.单鞭下势28.金鸡独立(二)29.退步穿掌30.虚步压掌31.独立托掌32.马步靠33.转身大捋34.歇步擒打35.穿掌下势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虎38.转身摆莲39.弯弓射虎40.左揽雀尾41.十字手42.收势十六式太极剑口令1.起势并步点剑2.侧步反剑3.进步平刺4.向右平带5.向左平带6.上步平刺7.转身弓步劈剑8.虚步回抽9.并步平刺10.弓步拦剑11.左弓步拦剑12.进步反刺13.上步挂劈14.丁步回抽15.旋转平抹16.弓步直刺收势三十二式太极剑口令词预备式起势1并步点剑2独立反剑3仆步横向扫4向右平带5向左平带6独立抡劈7退步回抽8独立上刺9虚步下截10左弓步刺11转身斜带12缩身斜带13提膝捧剑14跳步平刺15左虚步撩16右弓步撩17转身回抽18并步平刺19左弓步拦20右弓步拦21左弓步拦22进步反刺23反身回劈24虚步点剑25独立平托26弓步挂劈27虚步抡劈28撤步反击29进步平刺30丁步回抽31旋转平抹32弓步直刺收势四十二式太极剑(第一段) (第三段)一. 起式二十二. 仆步剑二. 并步点剑二十三. 蹬脚剑三. 弓步削剑二十四. 提膝剑四. 提膝劈剑二十五. 仆步横扫五. 左弓步拦二十六. 弓步下截六. 左虚步撩二十七. 弓步下刺七. 右弓步撩二十八. 右左云抹八. 提膝捧剑二十九. 右弓步劈九. 蹬脚前刺三十 . 后举腿架剑十. 跳步平刺三十一. 丁步点剑十一. 转身下刺三十二. 马步推剑(第二段) (第四段)十二. 弓步平斩三十三. 独立上托十三. 弓步崩剑三十四. 进步挂剑十四. 歇步压剑三十五. 歇步崩剑十五. 进步绞剑三十六. 弓步反刺十六. 提膝上刺三十七. 转身下刺十七. 虚步下截三十八. 提膝提剑十八. 右左平带三十九. 行步穿剑十九. 弓步劈剑四十. 摆腿架剑二十. 丁步托剑四十一. 弓步直刺二一. 分脚后点四十二. 收式第一套太极功夫扇分解教学预备式第一动起势第二动斜飞式第三动白鹤亮翅第四动黄蜂入洞第五动哪吒探海第六动金鸡独立第七动力劈华山第八动灵猫扑猎第九动坐马观花第十动野马分鬃第十一动雏燕凌空第十二动黄蜂入洞第十三动猛虎扑食第十四动螳螂扑蝉第十五动勒马回头第十六动鹞子翻身第十七动坐马观花第十八动举鼎推山第十九动神龙回首第二十动挥鞭策马二十一动立马扬鞭二十二动怀中抱月二十三动迎风撩衣二十四动翻花舞袖二十五动霸王扬鞭二十六动抱扇过门收势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完整版)24式简化太极拳

(完整版)24式简化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易学易记的原则,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选编而成,全套共四段,约五分钟可练完一套。

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项健身活动。

一、太极拳常用术语及动作要求(一)手型1、拳:五指拳屈,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握拳不可太紧。

2、掌:五指微屈分开,掌心微含,虎口成弧形。

手指不可僵直,也不可过于弯屈。

3、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屈腕,手指和腕部都要松活自然。

也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拢,无名指和小指屈于掌心。

(二)手法:1、揽雀尾:①“掤”出的臂必须呈弧形、高不过口、肘关节稍低于手,手指既不可软缩无力,也不可僵硬挺直。

后手可按在体侧,也可随前手同时掤出。

两臂要保持弧形。

②捋”的动作无论弧形大小,都必须呈圆形或曲线,不可直着回抽;两腿移动要分清虚实,上身不可俯仰歪斜。

③挤”时两臂向前须撑圆,前臂高不过口,同时要和弓腿,松腰协调一致。

④按”时两臂不可伸直,手心要向前,手指高不过头,手腕微塌,按掌要与向前弓腿协调一致。

2、如封似闭:两掌后收时以肘关节牵引,边分边翻转,不可扬卷前臂;按掌要求同前。

3、野马分鬃:无论是交叉抱或上下抱,两臂都要保持弧形;左抱右分或右抱左分,腰部旋转起主要作用;分手和弓腿要协调一致;臂与腿须上下相对;前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肩;弓步的前膝与脚尖垂直。

4、白鹤亮翅:单手向上亮掌或向内亮掌,臂都要保持弧形,不可折成二角形或伸直,另一手按于体侧:如双手向上亮掌或向前亮掌,则两臂均不可伸直,手指要舒展伸开,但不可僵直。

5、手挥琵琶:面向斜前方,肩胯要上下相对,两肩松沉,两肘坠合,前手高不过腿,后手举在胸前或停在前臂的肘内侧,两臂保持弧形;腰背正直,臀部不可突出。

6、搂膝拗步:推掌须经耳旁向前推出,不可由上向下劈打,臂不可直,手高不过眼,低不过肩。

搂膝不可低头弯腰,也不可用力后撑和伸直臂肘;前推和下搂须上下协调一致,身体须平衡稳定,不偏不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