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亚

合集下载

高中区域地理—中亚(精美)课件

高中区域地理—中亚(精美)课件
中亚地区民族构成多样,包括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乌兹别克族、 土库曼族等。
民族分布
各民族在中亚地区有不同的分布特点,主要聚居在特定的区域或国家 。
民族语言
中亚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如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乌兹别克语等 ,这些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
民族文化
中亚各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 这些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和社会发展。
中亚主要产业
采矿业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 业是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主要开 采石油、天然气、铜、金等矿产。
畜牧业
中亚地区拥有广阔的草原和适宜的气 候条件,畜牧业是该地区的重要产业 之一,主要养殖牛、羊等牲畜。
农业
中亚地区拥有广阔的耕地和适宜的气 候条件,农业是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 一,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农 作物。
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经 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02
中亚经济
中亚经济概述
01
02
03
地理位置
中亚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 带,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 交通枢纽,具有独特的地 理位置优势。
经济规模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和一定的人力资源, 但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发 展水平较低。
经济体制
中亚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 制,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力度较大,国有企业占据 主导地位。
中亚国家分布
01
中亚地区共有五个国家:哈萨克 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 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
02
这些国家在历史、文化、政治和 经济方面存在差异,但都致力于 维护地区稳定与发展。
中亚自然环境
中亚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为沙漠 和草原。

区域地理 中亚

区域地理 中亚
温度带位置: 属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远离海 洋
相对位置: 西临里海
二、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有什么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亚地形特征: 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东高西低
北部丘陵:
丘陵
西部平原:
平原
帕米尔高原
东 部 山 地 高 原:
天山山脉
东 部 山 地 高 原:
帕米尔高原
2、气候
区 域 特 征 的 相 似 性
中亚 干旱地区
我国西北 干旱地区
西 亚、北 非 干旱地区
降水少、干旱地区面积大,常有沙尘暴天气。 农业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滥垦滥牧和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水资源是主要制约因素;荒漠化是主要环境问题。
油气资源较丰富
中亚 干旱地区
我国西北 干旱地区
西 亚、北 非 干旱地区
(2)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 是( ) A.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 ) A.大于300 mm;大西洋 B.大于300 mm;印度洋 C.小于300 mm;北冰洋 D.小于300 mm;印度洋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 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图中平原地带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对L湖产生 的影响是( ) A.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后退 B.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严重 C.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湖泊淤积严重,面积萎缩 D.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8.“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包括( ) ①土壤表层积聚的盐分 ②湖泊萎缩露出的湖底中的盐分 ③盐矿生产中产生的盐尘 ④强风所带来的北冰洋中的盐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区域地理分区-中亚

区域地理分区-中亚
多党制
中亚五国均实行多党制,允许政党存在并开展活动,但各国的政党制度有所不同,例如 乌兹别克斯坦实行多党制,哈萨克斯坦则实行主权民主制度。
政治稳定性
政治稳定性较弱
中亚地区的政治稳定性普遍较弱,各国政治局势经常出现动荡和 危机。
民族问题
中亚地区民族众多,民族关系复杂,民族问题常常成为政治动荡 的导火索。
区域地理分区-中亚
目 录
• 中亚地理概述 • 中亚气候特点 • 中亚人口与文化 • 中亚经济状况 • 中亚政治格局
01
中亚地理概述
地理位置
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连接东西方 北邻俄罗斯,南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东连中国,西接里海
地理特征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 主,包括天山、帕米 尔高原等
河流多为内流河,如 阿姆河、锡尔河等
制造业
中亚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轻工业 和食品加工业为主,近年来在政策和投资的推动 下,制造业发展有所加快。
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01
中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制约了经济发展,政府和
企业应加大投入,加强交通、通讯、水利等方面的建设。
促进多元化经济发展
02
中亚地区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元化经济,减少对
民族构成
哈萨克族
乌兹别克族
是中亚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 坦,也有少量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 别克斯坦。
是中亚第二大民族,主要分布在乌兹别克 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也有少量分布在哈 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维吾尔族
其他民族
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 斯坦。
中亚还有其他许多民族,如塔吉克族、土 库曼族、蒙古族等,各民族在语言、文化 、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异。

世界地理_区域地理_中亚

世界地理_区域地理_中亚
食等
中亚的教育发展状况
教育体系:中亚各国的教育体系基本相同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 教育水平:中亚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尤其是高等教育方面 教育政策:中亚各国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来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挑战:中亚地区的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中亚的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自然资源:拥有 丰富的石油、天 然气、煤炭等矿 产资源以及森林、 草原等自然资源
中亚的地形地貌
中亚位于欧亚 大陆的中心地 带东接中国南 邻印度西接俄 罗斯北邻蒙古 和哈萨克斯坦。
中亚的地形以 高原和山地为 主包括天山山 脉、帕米尔高 原、阿尔泰山
脉等。
中亚的气候类 型多样包括温 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
候等。
中亚的河流众 多包括锡尔河、 阿姆河、塔里 木河等这些河 流为中亚的农 业和工业提供 了丰富的水资
源。
中亚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特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降水特点:降水稀少干旱少雨 植被特点:草原、荒漠、戈壁为主
03
中亚的河流和湖泊
中亚的主要河流
阿姆河:中亚最长的河流流经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和伊朗 锡尔河:中亚第二大河流流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YOUR LOGO
20XX.XX.XX
中亚地区地理特征
,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中 亚 地 理 位 置 和 自 然 环 境 03 中 亚 的 河 流 和 湖 泊 04 中 亚 的 人 口 和 经 济 05 中 亚 的 文 化 和 社 会 发 展 06 中 亚 的 旅 游 资 源 和 发 展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课件中亚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课件中亚
所之一。
THANKS
[ 感谢观看 ]
煤炭
中亚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等国。这些煤炭资源对于中亚国家的能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矿产资源
金矿
中亚地区金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 国。这些金矿资源的开采对于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铜矿
中亚地区铜矿资源也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 克斯坦等国。这些铜矿资源的开采对于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
中亚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 后,但近年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 善。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是主 要的交通方式,但都需要进一步
加强建设和改造。
能源
中亚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也较为 薄弱,主要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 口。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和促进经 济发展,中亚国家正在积极推进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通讯
中亚国家的通讯基础设施也相对 落后,但近年来得到一定程度的 改善。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网络 覆盖面正在逐步扩大,互联网接
CHAPTER 04
中亚经济概况
产业结构与经济特点
产业结构
中亚国家的产业结构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其中采矿业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农牧业也是中亚的传统 产业,但近年来逐渐向现代化转型。
经济特点
中亚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出口,因此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此外,中亚国家的经济还呈现出低效 率、低附加值、高能耗等特点。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中亚地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这些森林资源对于中亚国家的生态环 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野生动植物资源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一些珍稀物种如雪豹、野驴等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这些野生动植物 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中亚国家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地理-中亚课件(共30张PPT)

区域地理-中亚课件(共30张PPT)
和日较差大
水文
水文特征
河流主要为内流河,河 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 为主,河流径流量小 (如:阿姆河、锡尔河、 伊犁河)
湖泊为内陆湖、咸水湖 (如:里海、咸海、巴 尔喀什湖)
植被
地带性植被
以草原、荒漠为主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特征
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 源丰富,矿业为各国主
要经济支柱
人文特征
农业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内陆国
中亚的位置
经纬度地位
东至约80°E 西至约50°E 北至约50°N 南至约40°N
丝绸之路
拓 展
亚欧大陆桥
拓 展
自然特征
地形
地形特点
以平原(西)与丘陵(东)为主 沙漠、戈壁广布
平原: 图兰平原 里海沿岸平原
丘陵: 哈萨克丘陵
气候
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
解析 答案
考 向 中亚的地理特征分析
(2)图示区域棉花种植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水__源____;该地棉花品质优良的自 然原因主要是光照强、__昼__夜__温__差__大__。 解析 农产品品质优良与内陆地区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密切相关。白天气温高,光合作 用强烈,制造大量的有机质;夜间气温低, 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质少,积累的有机 质多,所以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
解析 答案
(2)根据卫星航片描述近几十年来M湖形态变化的特点,并据图表资料 分析原因。
答案 特点:面积萎缩,中、东、南部几乎干涸,西、北部变化较小。
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增长迅速,耕地面积扩大,生产生活
用水量增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解析 答案
(3)说明M湖变化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中亚(课件)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中亚(课件)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三、中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 气温日较差大;
②棉花成熟后期降水少,利于后期管 理和采摘;
③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 ④临近河流,有一定灌溉水源; ⑤多沙质土,土质疏松,通透性好
三、中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2、农业
(2)畜牧业
分布:中部、南部,有利条件:牧场广阔(中亚植被以草原荒漠 为主)。以养羊业为主:细毛羊,羔皮羊。
1、位于西风带,西风经过 湖面带来暖湿气流受山地阻 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 的降雪。
2、海拔高,气温低, 积雪不易融化。
【课堂练习】
伊塞克湖在天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终年不冻,湖面平均海拔1608m,面
积超过6300km2,是世界上较大的构造湖,湖内可以定期航行。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伊塞克湖内定期航行的最佳时
人为原因:灌溉用水、工业 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增多,流 入咸海的水量减少。
流域内植被破坏、涵养水 源的功能下降,生态恶化、 降水量减少。
【知识拓展】咸
)
海(45°N,60°E)
咸海面积减小的影响
1、调节气候能力减弱(夏季更热, 冬季更冷,气温的年较差更大,年 降水量更小)。
2、生态环境恶化,产生危害更大 的盐尘暴。
两国相邻,具备管道建设的地缘优势, 便于与现有的西气东输管道相连接。
中哈关系良好,政治稳定。 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政策推动。
(2)不利:①冬季气候寒冷,多冻害天气;②线路长,工程量大;③多沙 漠、戈壁,东段地表起伏大,工程难度较大,成本高;④干旱半干旱气候 区,生态环境脆弱。
三、中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4、城市
【课堂思考】思考其形成原因。 ①东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蒸发旺盛。 ②西部:有大量河流淡水注入 (伊犁河)。 ③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 湖水交换不畅。

区域地理中亚(共34张PPT)

区域地理中亚(共34张PPT)

(2)内流湖:指湖水不外泄入海的湖泊。
采矿、冶金、军事工业
水稻(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水稻(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⑷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
A 咸海; B 黑海; C 死海; D 里海.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
⑥___________湖泊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
湖泊含盐量不断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5、注入里海的河流:伏尔加河、乌拉尔河。
过度垦殖,使土地荒漠化加剧。
水稻(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③___________平原
中哈石油管道的战略意义
目标
•中亚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特征 •中亚以丘陵、平原为主的地形特点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
•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产生的深刻影响-灌溉农业
•中亚的棉花生产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全面了解中亚、认识中亚
一1、、位自置然与地范理围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图)。西起里海,东与中国为邻, 北接俄罗斯,南与伊朗、阿富汗毗连。
乌兹别克斯坦 (塔什干) 土库曼斯坦 (阿什哈巴德)
古代丝绸之路
东起我国古代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到地中海、黑海 沿岸。中亚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第二亚欧大陆桥
找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起点、经过的
国家和终点及沿途穿过的自然带,并简要
介绍大陆桥的重要意义。
经过的自然带 途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自然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填 (1)A工业区以_钢__铁__工业为主,区内有印度最大工业中 心_加__尔__各__答__。 B工业区以_高__新__技__术__工业为主,区内有软件开发中心 _班__加__罗__尔__。 C工业区以_棉__纺__织__工业为主,区内有著名的工业城市 _孟__买__。
(2)印度人大部分信仰_印__度__教__,把_恒__河__称为“圣河”, D城_瓦__拉__纳__西__是圣城。 (3)_印__度__河养育了古印度文明,E处有类似中国十三陵 的世界文化遗产_泰__姬__陵__。 (4)F处是_斯__里__兰__卡__岛,该岛盛产_茶__叶__。
(2)地形地势的影响。 南亚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 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 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 满足需求。
(3)气候特点的影响。 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份, 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 出现旱灾。
第9讲 南亚—印度
南亚-印度
动手绘 (1)在图中绘出70°E、80°E、90°E三条经线。 (2)在图中标注O印度河平原、P阿拉伯海、Q孟加拉湾 的代表字母。 (3)在图中填注地理事物代号:①喜马拉雅山脉,②印度 河,③恒河,④德干高原。
(4)在图中用箭头绘制冬夏季风的风向和季风洋流的方 向。 (5)在图中圈注印度小麦、水稻、棉花、黄麻的主产区。
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之一,_印__度__人口最多,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人口均超过1亿。 (2)宗教:斯里兰卡和不丹主要信奉_佛__教,印度和尼泊 尔主要信奉_印__度__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 主要信奉_伊__斯__兰__教。
(3)经济:都是发展中国家。以传统轻工业_棉__纺织、 麻纺织为主。
(4)河流状况的影响。 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 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 又不足。
【实战演练】 南亚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是世界古文明的
发源地之一。读南亚政区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与其所在的国家组合中,正确的是 ( )
西伯 利 亚、 蒙古
节移动
东北 风
夏季风
性 质
源地
风 向
性质
低 赤道 温 附近 干 的印 燥 度洋
西 南 风
温暖 湿润
分布 地区
印度 半岛 和我 国西 南部 等地 区
2.南亚季风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时 期
时间
旱 季
10月~ 次年5 月
雨 季
6~9月
风向
对降水 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东北 季风
降水 稀少
1.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冬季风
夏季风
项目 成因 源地
风 向
性 质
源地
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向
性质
分布 地区
东 亚 季 风
海陆 西伯 热力 利 性质 亚、 差异 蒙古
西 北 风
寒 冷 干 燥
副热 带太 平洋
东 南 风
我国东
温暖 湿润
部、日 本和朝 鲜半岛
等地
冬季风
项 目
成因
源地 风向
①海陆
南 亚 季 风
热力性 质差异 ②气压 带、风 带的季
二、印度 1.自然条件与农业: (1)自然条件。 ①耕地面积广大,亚洲第一。 ②各地气候、地形不同,有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③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2)主要农作物。 ①粮食作物:_水__稻__、小麦。 ②经济作物:_棉__花__、茶、黄麻。 2.工业: (1)矿产资源:_煤__、_铁__、_锰__等,主要分布于德干高 原东北部。
2.自然地理特征: (1)三大地形区。
方位 北部 中部 南部
主要地形区 _喜__马__拉__雅__山脉 _印__度__河__平原、 _恒__河__平原 _德__干__高原
地形特点 海拔高,地势落差大 地形平坦,海拔在_2_0_0_米以下, 地势低平 海拔较高,高原地形较平坦
(2)三条河流:_恒__河、_印__度__河、_布__拉__马__普__特__拉__河。 (3)气候:南亚大部分地区为_热__带__季__风__气候,西北部地 区为_热__带__沙__漠__气候,北部山区为_高__原__山__地__气候。
(2)工业部门及分布。
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 麻纺织工业中心 棉纺织工业中心 电子工业中心
分布
德干高原东北部 _加__尔__各__答__ _孟__买__ _班__加__罗__尔__
考向 南亚气候及其影响 【聚焦真题】 (2015·重庆高考)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 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 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 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 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3~5月,气候干热,农田 干枯,土地龟裂;农业生产 和人们生活困难
西南 季风
降水 丰沛
风力弱,降水少,造成旱灾; 风力强,来得早,退得晚, 雨水过多,形成涝灾
3.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 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 况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地理位置的影响。 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 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图转文】结合上图,梳理归纳如下: 一、南亚 1.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0°~35°N以及60°E~ 97°E,北回归线和80°E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南部,临_印__度__洋、阿拉伯 海、_孟__加__拉__湾。 (3)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有4个,分别是_印__度__、 巴基斯坦、_尼__泊__尔__、不丹,不接壤的有3个,分别是 _孟__加__拉__国__、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
水类型❶多为( )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2)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❷有( )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1)选C,(2)选D。
【知识详解】 上题考查南亚的气候和环境的相关问题。那么南亚的 气候及其影响有哪些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