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 真题及答案
2020年合肥市肥东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合肥市肥东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基本方法是()。
A、测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学生自我评价法【答案】A【解析】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最基本方法是测验法。
故选A。
2、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方式是()。
A、消退B、正强化C、惩罚D、负强化【答案】D【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加反应频率。
故选D。
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7~11岁的小学生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故选C。
4、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性格差异B、气质差异C、能力差异D、兴趣差异【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即个性差异,而性格在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格差异。
故选A。
5、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做()。
A、替代性强化B、直接强化C、外在强化D、自我强化【答案】A【解析】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三种:①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②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③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故选A。
6、当前,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给学校造成的压力(负担),同时又能较好解决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或补偿责任的合法而有效的途径是()。
A、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学生学会自护自救本领B、学校参加责任保险,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C、学校发动师生捐款,设立学生伤害赔(补)偿基金D、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学生(子女)安全责任协议”【答案】B【解析】既能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给学校造成的压力(负担),又能较好解决学生伤害事故损害赔偿或补偿责任的合法而有效的途径。
肥东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3年

肥东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2023年(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说明】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个体独自完成工作需要两天时间,如果与别人进行工作竞赛,一天半就能完成,这种现象是()。
A.社会干扰B.利他行为C.社会惰化D.社会助长【答案】:D2.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中小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这项工作是()。
A.操作评定B.班主任工作计划C.班主任工作总结D.建立学生档案【答案】:A3.尽管工作压力大,事情繁忙,何老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体现了何老师()。
A.教学水平超高B.学科知识丰富—1 —C.职业心理健康D.身体素质良【答案】:C4.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B.强迫症C.恐怖症D.焦虑症【答案】:C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想象直观D.言语直观【答案】:B6.有的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能产生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发散思维的()特点A.灵活性B.变通性C.流畅性D.独特性【答案】:C7.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以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B.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C.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D.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答案】:A8.河姆渡遗址位于:()A.长江流域—2 —B.海河流域C.黄河流域D.赣江流域【答案】:A9.需求弹性是指当前需求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时,相应的需求量发生正面或反向的变动,在做市场需求分析时,哪一项不能作为广泛应用的需求弹性()。
最新安徽合肥肥东县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真题

最新安徽合肥肥东县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5小题,每小题1.1分,共60.5分)1.()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幼儿教育的专著。
A.《雄辩术原理》B.《理想国》C.《人的教育》D.《母育学校》2.《大教学论》这部著作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其主要观点是泛智教育。
它的作者是()A.卢梭B.夸美纽斯C.福禄贝尔D.裴斯泰洛齐3.19世纪中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因此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A.杜威B.蒙台梭利C.福禄贝尔D.卢梭4.提出“课程即经验”的是()A.布鲁纳B.杜威C.泰勒D.麦克唐纳5.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儿童。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解放幼儿的嘴,给幼儿说话的自由,允许他们发问②解放幼儿的空间,让幼儿能接触大自然、大社会③解放幼儿的时间,减少上课、学习的时间④解放幼儿的手,让家长代做幼儿手工作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陈鹤琴先生在课程组织上不赞成分科教学,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
因此学习内容也应该是完整的、相互连接的,不能四分五裂。
为此他的课程被称为()A.行为课程B.生活课程C.完整课程D.五指课程7.“遇物而诲、相机而教”是指教育要遵循()原则。
A.计划性和组织性B.科学性和思想性C.因材施教和个体差异性D.灵活性和情景性8.下列影响幼儿教育的各类因素中,不属于社会因素的是()A.经济发展状况B.社区文化生活C.政治体制机制D.地域自然风貌9.幼儿教师全面了解和评价幼儿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调查法D.作品分析法10.与中小学相比,我国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和控制相对较为宽松。
这决定了幼儿教师具有()A.细致性B.感染性C.自主性D.示范性11.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具备基本的弹、唱、跳、画、讲等专业能力。
这些是()技能。
A.心智B.认知C.操作D.评价12.瑞吉欧学前教育模式中被称为“第三位老师”的是()B.家长C.保育员D.游戏13.由于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依存性,幼儿园教育要贯彻()原则。
2020年XXX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及答案

2020年XXX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及答案【事业单位教育系统招聘经典、历年真题可打印】2020年XXX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
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答案】A2、就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办理能力D、研究能力【答案】B3、教师道德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学生服务D、为社会服务【答案】A4、学生具有发展的大概性与()。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广泛性【答案】C1【事业单元教育体系招聘典范、历年真题可打印】5、课外活动的特征:()。
A、单一性B、兴趣性C、开放性D、自主性【谜底】B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句话解释了家庭教育的()的特点。
A、率先性B、密切性C、终身性D、生活性【答案】A7、以下关于个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它属于心理现象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答案】D8、以下不属于教师职业个性品质的是()。
A、反思能力B、宽容C、敏感性和移情理解D、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自信【谜底】A9、班主任在班级办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目前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答案】C10、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2020年肥东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肥东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青年初期是世界观的()。
A、初步成熟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形成时期D、成熟时期【答案】B【解析】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
世界观萌芽于少年期,初步成型于青年初期(此时尚不太稳定),到青年中后期进一步成熟。
故选B。
2、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A、教学上的授受关系B、人格上的平等关系C、课堂上的商家与客户关系D、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答案】C【解析】现代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故选C。
3、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B、受教育的需求C、生产力水平D、教育的规模【答案】C【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故选C。
4、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答案】B【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故选B。
5、新课程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学习—再学习B、实践—反思C、实践—再实践D、学习—实践【答案】B【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反思性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反思性教学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安徽小学教师招聘2020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安徽小学教师招聘2020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1: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运动觉属于()。
单项选择题A、近距离感觉B、远距离感觉C、外部感觉D、内部感觉2: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题A、决策者的观念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制度D、社会需求3: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多项选择题A、时限性B、具体性C、预测性D、实际性E、操作性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表人物有多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克伯屈E、卢梭5:我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
单项选择题A、“诗、书、礼、乐、射、数”B、“诗、书、礼、乐、御、数”C、“礼、乐、射、御、书、数”D、“礼、乐、射、御、诗、画”6: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
7: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多项选择题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C、对个性的理解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E、对集体的看法8: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定性评价。
()判断题对错9:在我国历史上,将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序列的人是()。
A、孔子B、老子C、庄子D、荀子10: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进行的评价是()。
单项选择题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11: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单项选择题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2:美同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20世纪60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提出了“以学乍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安徽省合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

安徽省合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安微省合肥教师招聘考试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1.D【解析】青少年身心开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命题立意】考察考生对青少年身心开展的规律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将青少年身心开展的几个规律含义弄混。
2.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而其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命题立意】考察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问题。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选项,应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3.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那么中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承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命题立意】考察考生对教育法规知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从“儿童〞“少年〞这些字眼中误选未成年人保护法。
4.D【解析】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不可遏制型的、易冲动、不易约束的,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
【命题立意】此题考察心理学中气质理论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将多血质和胆汁质的特征混淆。
5.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联系和反复经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拟持久的变化,据此可知只有选项D属于学习的现象。
【命题立意】考察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内涵掌握和运用程度。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蜘蛛织网不符合学习的内涵,这只是一种本能现象,没有练习也没有行为改变。
6.A【解析】红笔画出重点是为了突出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差异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它符合知觉的选择性。
2020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
A.1课时B.2课时C.3课时D.4课时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2035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是()。
A.全面普及初中阶段教育B.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C.全面普及高等教育D.全面普及小学教育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这属于()。
A.教师的义务B.教师的权利C.既是权利,又是义务D.既不是权利,也不是义务4.《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中“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情况”,属于“学业发展水平”中的()。
A.知识技能B.学科思想方法C.时间能力D.创新意识5.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观念的是()A.蔡元培B.杨贤江C.陈鹤琴D.陶知行6.“遇物而诲”“相机而教”说明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更具有()A.科学性B.针对性C.系统性D.规范性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说明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选择功能C.文化创新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8.“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这两句话所反映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9.下面关于“素质教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就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B.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服务者C.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D.素质教育会极大提高升学率10.《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教师招聘考试《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真题
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2、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
B、《新教育大纲》
C、《教学与发展》
D、《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B
3、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
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答案】B
4、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
A、针对学习自主性
B、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C、个性张扬
D、个性自主性
【答案】B
5、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
A、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B、教学就是上课
C、教学就是智育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答案】D
6、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答案】A
7、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答案】C
8、()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A、家庭教养方式
B、社会风气
C、认知失调
D、道德认知
【答案】C
9、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A、学科设置
B、课时分配
C、学科顺序
D、学周安排
【答案】A
10、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