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螺旋星系,直径约30公里。星系盘的某些部分可以从星系中心追踪到25公里/分,光晕可以追踪到50公里/分。银河系包含大约1011颗恒星,银河系的总质量估计约为4×1011太阳质量(M)。据估计,银河系约25%的质量存在于可见恒星中,约15%存在于恒星残余(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25%存在于星际云和星际物质中,35%存在于“暗物质”中。暗物质是用来描述银河系中看不见的质量的一个通用术语,这是解释观测到的星系动力学(即恒星运动、星系自转)所需要的,但还没有通过任何可用手段探测到。人们对暗物质的性质有着可以考虑的推测,其中包括从奇异的核粒子到棕矮星(不具备核燃烧能力的亚恒星物体)和暗星(旧恒星烧尽的残余物)到大质量黑洞的一切。银河系的年龄估计为130亿年,相当于宇宙的年龄。

银河系由四个主要结构组成:星系盘、中心棒、晕和日冕。顾名思义,圆盘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旋转结构,半径约为15-25 kpc,直径约为0.5-1.3 kpc厚,这取决于用来追踪圆盘的恒星的数量。圆盘包含相对年轻的恒星和星际云,排列成多臂螺旋结构。圆盘的中心是杆,在圆盘,半径约为1.5 kpc,垂直于圆盘。棒的旋转速度比盘慢,主要由密集的老恒星和星际云组成。它不显示螺旋结构。在棒的中心是原子核,一个只有4-5厘米宽的复杂区域,它的中心似乎有一个巨大的黑洞。中心黑洞的质量估计为

光晕围绕着这两个结构,从银河系中心向外延伸约20-30公里。光环呈扁球形,包含较老的恒星和球状星团。日冕似乎是一个更遥远的光环,其长度为60-100公里/分,由暗物质组成,除了对星系中可观测天体的动力学产生影响外,其他都是不可观测的。日冕的质量可能是其他

三个星系成分总和的几倍。

在夜空中可以看到银河盘,它是一条围绕着天球延伸的明亮光带。当用小望远镜检查时这种方式被分解成数千甚至数百万颗恒星和无数星云和星团。星系中心的方向是在人马座(6月份从南半球看得最好),在这个方向上圆盘看起来明显更宽,这就是中央凸起和条带的视图。

磁盘不是完美的。at;有证据表明磁盘的外部区域在15到25 kpc 之间发生了扭曲。这种扭曲可能是由于与其他星系和/或麦哲伦星云(两个附近的不规则矮星系,似乎在银河系的轨道上)相遇而产生的引力扰动所致。此外,银河系的中心条似乎相对于星系盘的平面倾斜。棒状和倾斜的非球面形状对于理解恒星动力学和星系的长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星系盘中的恒星具有不同的特征性位置,这与其恒星分类和年龄有关。像太阳这样质量较低、年龄较大的恒星具有相对较高的随机速度,因此,它们可以远离银河系平面。较年轻、质量较大的恒星平均速度较低,因此在平面上和平面下的尺度高度较小。作为恒星诞生地的巨型分子云,其平均速度也很低,因此与星系平面相对较近的区域相连。从“银河北”看,加拉克tic盘以160-220公里每秒的相对恒定速度顺时针旋转。这个运动明显不是开普勒运动,是非常非球形质量分布的结果。在银河系平面上的圆形银河轨道的旋转速度符合局部静止标准(LSR)。然后,LSR被用作描述局部恒星动力学的参考框架。

距银河系中心8.5公里/分(尽管有人估计更接近7公里/分),距银河系盘中心面10-20公里/分。太阳与银河系中心距离处的圆形轨道速度为190-220千米秒1,太阳和太阳系相对于LSR的移动速度约为17-22千米秒1。太阳的速度矢量目前指向大力神星座中的一个点,大约在赤经18小时0米,赤纬+30度,称为太阳顶点。由于这个相对于LSR的运动,太阳系的银河轨道不是圆形的。太阳和行星在距银河系中心约8.4至9.7

公里/分的准椭圆轨道上运动,其旋转周期约为2.4亿年。太阳系目前接近并向内移动到“近银河系”,即轨道上离银河系中心最近的点。此外,太阳系以和声的方式垂直于银河系平面运动,估计周期为5200万至7400万年,离银河系平面的振幅为±49-93pc。(估计运动周期和振幅的不确定性是由于星系盘中暗物质数量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太阳和行星在大约200万到300万年前穿过星系平面,向北移动太阳和太阳系位于银河系旋臂之一的内边缘,称为猎户座或局域臂。附近的螺旋结构可以通过在太阳附近建立恒星、星团和星际云的三维地图来追踪。邻近的两个结构是英仙座臂,它距离银河系中心的距离比局部臂要远,而太郎座臂则朝向银河系中心。手臂在附近与其他G型恒星相比,太阳相对于LSR的速度较低,这些恒星相对于LSR的典型速度为40-45千米秒1。恒星被星系盘中的巨型分子云所加速。因此,如前所述,老恒星可以加速到更高的平均速度。太阳低速的原因尚不清楚。与gi-ant分子云的速度变化相遇的典型频率为每3亿到5亿年一次。

太阳附近恒星的局部密度约为0.11pc.3,尽管许多恒星是双星或多星系统。双星和多星系统的局域密度为0.086pc.3。其中大多数是低质量恒星,质量比太阳小,亮度也比太阳低。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近地星,质量很低(米)。0.1米),半人马座α星的遥远伴星,半人马座α星本身是由两颗近轨道太阳型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半人马座近地天体目前距离太阳约1.3个百分点,距离其轨道上的半人马座α对近地天体约0.06个百分点(1.35×104au)。最近的第二颗恒星是巴纳德星,一颗距离1.83公分的快速移动的红矮星。距离太阳5公分以内最亮的恒星是天狼星,一颗A1恒星(米)。2米)约2.6公分。天狼星也是一颗双星,有一个微弱的白矮星伴星。

太阳相对于LSR的运动,以及太阳附近恒星的运行速度,偶尔会导致太阳与其他恒星的亲密接触。利用上述太阳附近恒星的密度值,可以

预测每百万年有~12个恒星系统(单个或多个恒星)将在太阳的1/3范围内通过。恒星编码器的总数按遭遇距离的平方来衡量。这一速率在一定程度上由Hipparcos as trometry卫星的数据所证实,该卫星测量了约11.8万颗恒星的距离和固有运动,并用于重建太阳系附近恒星的轨迹。

根据这个速率,太阳系生命周期中最接近恒星的距离预计将在900金左右。这样的相遇将导致奥尔特云的大扰动,并将许多彗星喷射到星际空间。它还将向行星区域发射一批彗星,将对行星的撞击率提高约200万至300万年,并产生其他可能在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地层记录中可以检测到的影响。在900金的一次恒星相遇也可能对柯伊伯带和散乱圆盘中的彗星或彗星碎片产生实质性的扰动效应,并可能扰乱这些种群的外部区域。很明显,任何这样的恒星通过都会产生一个强大的作用,那就是通过恒星的质量和速度。

因为太阳很可能形成一个星团,并且正是因为太阳将穿过加拉克tic 盘(特别是旋臂)更密集的区域,所以上面提到的相遇率可能是一个较低的极限,在过去是较高的。这也意味着最近的恒星相遇可能更接近行星系统。

天基天文学的出现,主要是通过地球轨道上的紫外和X射线望远镜,使得研究太阳系周围的局部星际介质成为可能。当地星际介质的结构已经证明是相当复杂的。太阳系似乎位于半径约120厘米的热等离子体膨胀气泡的边缘,这似乎源于天蝎座半人马座OB协会的多次超新星爆炸。上海合作组织中心是附近的一个恒星形成区,包含许多年轻的高质量O 型和B型恒星。这类恒星的寿命相对较短,在坍缩成黑洞之前,会在巨大的超新星爆发中结束生命。在超新星爆炸中,从恒星上吹落的热气体膨胀的外壳能够“扫过”它们前面的物质,留下一个低密度的热等离子体“气泡”。

在这个被称为局部泡泡的泡泡中,太阳系此时处于一个小的星际云

中,直径约为2-5厘米,被称为局部星际云中。这片云显然是超新星爆炸产生的膨胀气体外壳的碎片,在当地的太阳附近似乎有许多这样的云。

1太阳系和地球系统元素的丰度详解

第一章 太阳系和地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元素丰度是每一个地球化学体系的基本数据,可在同一或不同体系中用元素的含量值来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时间)、横向(空间)上的比较,了解元素动态情况,从而建立起元素集中、分散、迁移活动等一系列地球化学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在探索和了解丰度这一课题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近代地球化学。 研究元素丰度是研究地球化学基础理论问题的重要素材之一。宇宙天 体是怎样起源的?地球又是如何形成的?地壳中主要元素为什么与地幔中的不一样?生命是怎么产生和演化的?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地球化学体系中元素丰度分布特征和规律。 1.1 基本概念 1.地球化学体系 按照地球化学的观点,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C 、T 、P 等),并且有一定的时间连续。 这个体系可大可小。某个矿物包裹体,某矿物、某岩石可看作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某个地层、岩体、矿床(某个流域、某个城市)也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从更大范围来讲,某一个区域、地壳、地球直至太阳系、整个宇宙都可看作为一

地球化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研究元素在地球化学体系中的分布(丰度)、分配问题,也就是地球化学体系中元素“量”的研究。 2.分布与丰度 所谓元素在体系中的分布,一般认为是元素在这个体系中的相对含量(以元素的平均含量表示),即元素的“丰度”。其实“分布”比“丰度”具有更广泛的涵义: 体系中元素的丰度值实际上只是对这个体系里元素真实含量的一种估计,它只反映了元素分布特征的一个方面,即元素在一个体系中分布的一种集中(平均)倾向。但是,元素在一个体系中,特别是在较大体系中的分布决不是均一的,还包含着元素在体系中的离散(不均一)特征,因此,元素的分布包括: ①元素的相对含量(平均含量=元素的“丰度”);②元素含量的不均一性(分布离散特征数、分布所服从的统计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球化学对元素特征所积累的资料(包括太阳系、地球、地壳)都仅限于丰度的资料,关于元素分布的离散程度及元素分布统计特征研究,仅限于在少量范围不大的地球化学体系内做了一些工作。 3.分布与分配 元素的分布指的是元素在一个化学体系中(太阳、陨石、地球、地壳、某地区等)的整体总含量; 元素的分配指的是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或区段中的含量; 分布是整体,分配是局部,两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例如,地球作为整体,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也就是元素在地球中分配的表现,把某岩石作为一个整体,元素在某组成矿物中的分布,也就是元素在岩石中分配的表现。 4.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 各地球体系中常用的含量单位有两类,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 1.2太阳系的组成和元素丰度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学设计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教材分析:该专题内容作为高二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第一个专题,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影响很大。教材包括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和只有一个地球四部分以及五个“专栏” 、七个“思考与实践”题,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和开放。本专题的学习对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有重要意义,亦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下面的专题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作为普通中学的学生,课前课后的任务完成质量较差,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立足于课堂。从学生的心理上来看:刚开始的地理课学生好奇心强、情感单纯而热烈,高中阶段正处于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的阶段。学生们受到多种传媒的影响,有着较广的知识面,对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所以作为教师要根据现状和学生的特征,找到学生们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再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并用图表表示,知道主要天体类型及特点 ②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的基本概况(日地距离、能量源泉),太阳大气的分层和特点,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③能列表说出八大行星分类及特征,能在“太阳系模式图”中熟练判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根据材料归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相关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归纳总结; ②学会从相关资料中获取所需的知识,最后启发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③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心,唤起对浩瀚宇宙的求知欲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在探究地球生命物质存在条件和地外文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关心和爱护地球环境的意识,培养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 ①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②八大行星的分类及特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2、难点:如何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初步达成正确宇宙观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①引导启发式 ②探究式教学 ③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发现学习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06年8月国际天文联合会决议将冥王星赶出九大行星之列! (以热点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直接进入主题)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第一课时) 一、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教师简单介绍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盖天说→浑天说→地心说→日心说(伟大的哥白尼)其中突出日心说的科学家,使学生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 通过浏览第4页“专栏”使学生简单了解宇宙大爆炸

600亿年以后,地球脱离太阳系

孙四周的推算公式 注:t:时间 H:哈勃常数 RO:太阳半径 ln:自然对数 M:太阳质量 G:牛顿万有引力常数 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玛雅的2012世界末日预言,让很多人对未来充满恐慌。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昨日,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孙四周老师,用数学公式向记者演绎了宇宙的未来,按照他的计算,在5000年后,太阳和现在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这些成果出现在孙四周新近出版的专著《空间相对论膨胀宇宙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在孙四周老师的身上,数学几乎是个“万能工具”。此前,他曾用几何方法证明了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为假,并因此而名声大噪。 有人说世界末日是2012 霍金说大约在200年后 孙四周说,都错了! 近年来,世界末日论一直是热门话题。随着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的热映和持续传播,2012更是被确切地指认为“世界末日”。这一论断和神秘的玛雅预言不谋而合,因而在世界范围内,不少公众因此恐慌莫名。 世界各国的不少科学家都投入到“世界末日”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据媒体报道,有着“自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称的英国传奇人物霍金,也曾就此焦点问题发表看法,他出面辟谣说:2012不是世界的末日,我们不必惊慌。宇宙的末日会在大约200年以后到来,因此我们这一辈人是安全的。 “此言一出,无异于火上浇油。把宇宙的寿命向后推延200年,仍然没有卸去人们心头的重压。霍金的良苦用心显然没有起到预想的结果。”孙四周老师表示。 近日,孙四周出版了《空间相对论膨胀宇宙的数学原理》个人专著。在这本书中,他用5个公理和1个定义,揭示宇宙演化的数学原理。“由此得到的太阳系寿命等的计算结果,符合美国、德国等国科学家的最新预测。”孙四周表示。 根据孙四周的计算,他对本报记者说:“我们的太阳系现在正处于演化成熟期,相当于人类的30多岁。它仍然在膨胀,但是它很平稳。” “太阳系的消亡肯定不是在2012年,也不是在这以后200年左右。撇开电影的夸张和艺术化不说,科学大师霍金这次是错定了。”孙四周笃定地说。 究竟怎样计算宇宙的寿命? 究竟怎样计算宇宙的寿命?孙四周介绍,科学研究表明,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起点和终点的。我们的宇宙是从很小的一个点开始,扩大而成现在这个规模。最初的宇宙,可以想象成比原子还小。经过膨胀,才有今天的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云、星际空间等等。 孙四周介绍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推得,宇宙从最初的膨胀到现在,大约用了137亿年。但是,实际的观测资料不断刷新,现在已经有观测到200亿年以外的星云的记录。尽管如此,科学界还是普遍认为时间总有一个起点,就是以宇宙从一个点开始膨胀那一刻为0时刻。 宇宙的膨胀,到现在也没有停止,而且有证据表明膨胀在加速。在孙四周的著作《空间相对论膨胀宇宙的数学原理》中,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宇宙在任意时刻的膨胀速度。孙四周介绍,这个公式是他根据相关的公理和定义推证出来的,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任意一个星系从小到大的膨胀过程,从而轻易地计算出星系解体的时间表。 “这样的公式在世界上是第一个,我感到很幸运”,孙四周自豪是自己发现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单选题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网宣布:美国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据此完成1~2题 1.“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A.先后穿越了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 B.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 C.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 D.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2.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于12月2日凌晨1:30成功发射长征三号乙型运载火箭,随后把“嫦娥三号”运送至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与“玉兔”相拥直奔“广寒”,她们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继俄美之后,月球将喜迎中国访客。请回答3~4题 3.有关月球的叙述,据你的常识及所学知识判断,错误的是 A.月球是一颗卫星B.月球表面有很多月坑 C.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D.月球上的流星雨现象比地球壮观4.比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据此完成5~6题 5.地球具有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 A.地球的宇宙环境稳定,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 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6.读地球所处天体系统简易层次图,正确的判断是

A.①是总星系B.②是太阳系C.③是河外星系D.⑤是地月系 下图为2009年10月16日黎明时分出现的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1级B.2级C.3级D.4级 8.当“三星伴月”出现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 9.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 2018年8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着陆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就位探测(下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否为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待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天体 B.2018年12月20日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天体 C.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天体 D.“嫦娥四号”探测器就是天体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银河系是一个巨大的螺旋星系,直径约30公里。星系盘的某些部分可以从星系中心追踪到25公里/分,光晕可以追踪到50公里/分。银河系包含大约1011颗恒星,银河系的总质量估计约为4×1011太阳质量(M)。据估计,银河系约25%的质量存在于可见恒星中,约15%存在于恒星残余(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25%存在于星际云和星际物质中,35%存在于“暗物质”中。暗物质是用来描述银河系中看不见的质量的一个通用术语,这是解释观测到的星系动力学(即恒星运动、星系自转)所需要的,但还没有通过任何可用手段探测到。人们对暗物质的性质有着可以考虑的推测,其中包括从奇异的核粒子到棕矮星(不具备核燃烧能力的亚恒星物体)和暗星(旧恒星烧尽的残余物)到大质量黑洞的一切。银河系的年龄估计为130亿年,相当于宇宙的年龄。 银河系由四个主要结构组成:星系盘、中心棒、晕和日冕。顾名思义,圆盘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旋转结构,半径约为15-25 kpc,直径约为0.5-1.3 kpc厚,这取决于用来追踪圆盘的恒星的数量。圆盘包含相对年轻的恒星和星际云,排列成多臂螺旋结构。圆盘的中心是杆,在圆盘,半径约为1.5 kpc,垂直于圆盘。棒的旋转速度比盘慢,主要由密集的老恒星和星际云组成。它不显示螺旋结构。在棒的中心是原子核,一个只有4-5厘米宽的复杂区域,它的中心似乎有一个巨大的黑洞。中心黑洞的质量估计为 光晕围绕着这两个结构,从银河系中心向外延伸约20-30公里。光环呈扁球形,包含较老的恒星和球状星团。日冕似乎是一个更遥远的光环,其长度为60-100公里/分,由暗物质组成,除了对星系中可观测天体的动力学产生影响外,其他都是不可观测的。日冕的质量可能是其他

太阳系形成与地球诞生

南日中学师生共用导学稿 班级姓名 年级:初三年级学科:科学整理:钱敏达审核: 内容:§1.2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课型:新授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托勒密与“地心说”;哥白尼与“日心说”。 2、了解关于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 3、知道地球是随太阳系的形成而诞生的。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地心说、日心说、星云说。 2、难点:星云说。 课后作业 1.提出黑洞理论和无边界设想的科学家是( ) A、哈勃 B、霍金 C、伽利略 D、哥白尼 2. 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勒梅特于1931年创建)。 其主要观点——大约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和密度,被挤压在一个“”中。 拓展与提高 1.英国人提出的理论和的设想成了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他的宇宙无边界设想是这样的:第一,; 第二,宇宙不是的一般系统。 新课预习 一、太阳系的形式与地球的诞生 1.“地心说”: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宇宙体系学说。 2.“日心说”: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依据大量精确的观测资料,建立了 “”宇宙体系学说。 3. 太阳系: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由内向外,有水星、、、、木 星、、、和冥王星,它们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二、太阳系的形成 1.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 然后,剩余的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理论依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与自转相同;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轨道的近圆性—公转轨道是。 三、其它学说: (1)灾变说:也叫撞击说,认为慧星等其它天体和太阳相撞后,它们的残骸渐成行星。(2)遭遇说:其他天体经过太阳附近,吸引出太阳内部物质形成行星。 课堂练习 1.当代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设想已成了现代宇宙学说最重要的基石,关于黑洞,下列说法得不到支持的是…………………………………( )。 A、是质量为太阳的l、44到2倍的恒星在晚年爆发形成超红巨星后塌缩而成 B、是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在晚年爆发形成超红巨星后塌缩而成 C、黑洞直径仅几千米,但密度大得难以想像,它能把靠近它的一切东西永久吞没 D、人们看不见黑洞,但天文学家能测出它的存在 2.下列说法不是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的是() A、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向一致 B、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同一平面 C.除了水星和金星,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转,而且绕转的方向一致 D.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是在以太阳为中心的一个球面上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宇宙是原始火球大爆炸形成的 B.星云是指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星云很庞大C.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 D.八大行星都是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的 4.“地心说”的集大成者是希腊科学家___。“地心说”的核心是地球是宇宙的___,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_________。 5.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____,建立了____宇宙体系学说,核心是:太阳是宇

太阳系中的有趣科学2019尔雅答案

…………………………………………………^_^………………………………………………… 太阳系天体概览 1【单选题】以太阳为中心,从内到外地球的位置在太阳系中排第几位? 答案:3 A、5 B、4 C、3 D、2 2 【单选题】下列哪一颗行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答案:D A、金星 B、火星 C、地球 D、木星 3 【判断题】夏季大三角包括织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答案:√ 4 【判断题】在地球上,人类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测到人造卫星。答案:错误 行星的运动 1 【单选题】“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这句话出自于哪一本着作? 答案:《尚书》 A、《尚书》 B、《春秋》 C、《论语》 D、《孟子》 2

【单选题】在古代中国,火星在哪个星之间徘徊被认为是大凶的天象? 答案:帝星 A、木星 B、水星 C、帝星 D、谷神星 3 【判断题】行星的逆行使得地球中心说收到了很大的挑战。答案:正确 日心说的提出 1 【单选题】创立日心说的是下列哪一位人物? 答案:尼古拉·哥白尼 A、尼古拉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达尔文 2 【多选题】下列哪些关于开普勒定律的内容描述是正确的? 答案: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相等时间内,行星运动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A、行星沿着正圆轨道运行 B、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 C、相等时间内,行星运动扫过的面积是不相等的 D、相等时间内,行星运动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3 【判断题】伽利略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答案:正确 太阳系各大行星运行规律 1 【多选题】下列哪几个定律成功解释了开普勒定律? 答案: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A、牛顿运动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地理:1.1《地球在宇宙中》教案(中图版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 地球在宇宙中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2、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3、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4、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1、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2、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 3、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 [教学过程] 导入:[来源学科网ZXXK]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来源学科网ZXXK]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即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渐地深入。 古老的宇宙观地是一块平板,天是一个盖子,(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阔如圆盘。 公元2世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地球外于中心,在这之外还

1太阳系和地球系统元素的丰度

第一章太阳系和地 球系统的元素丰度 元素丰度是每一个地球化学体系的基本 数据,可在同一或不同体系中用元素的含量 值来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时间)、横向 (空间)上的比较,了解元素动态情况,从 而建立起元素集中、分散、迁移活动等一系 列地球化学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 是在探索和了解丰度这一课题的过程中,逐 渐建立起近代地球化学。 研究元素丰度是研究地球化学 基础理论问题的重要素材之一。宇宙天 体是怎样起源的?地球又是如何形成的?地 壳中主要元素为什么与地幔中的不一样?生 命是怎么产生和演化的?这些研究都离不开 基础概念太阳系的组成及元素丰度地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地球化学体系中元素丰度分布特征和规律。 1.1基本概念 地壳元素的丰度区域中元素分布的研究 1. 地球化学体系 按照地球化学的观点,我们把所要研究 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 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 理化学状态(C T、P等),并且有一定的 时间连续。 这个体系可大可小。某个矿物包裹体, 某矿物、某岩石可看作一个地球化学体系, 某个地层、岩体、矿床(某个流域、某个城 市)也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从更大范围来 讲,某一个区域、地壳、地球直至太阳系、 整个宇宙都可看作为一个地球化学体系。

地球化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研究元素在地球化学体系中的分布(丰度)、 分配问题,也就是地球化学体系中元素“量”的研究。 2. 分布与丰度 所谓元素在体系中的分布,一般认为是元素在这个体系中的相对含量(以元素的平均含量表示),即元素的“丰度”。其实“分布”比“丰度”具有更广泛的涵义:体系中元素的丰度值实际上只是对这个体系里元素真实含量的一种估计,它只反映了元素分布特征的一个方面,即元素在一个体系中分布的一种集中(平均)倾向。但是,元素在一个体系中,特别是在较大体系中的分布决不是均一的,还包含着元素在体系中的离散(不均一)特征,因此,元素的分布包括:①元素的 相对含量(平均含量=元素的“丰度”);② 元素含量的不均一性(分布离散特征数、分布所服从的统计模型)。 需要指出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球化学对元素特征所积累的资料(包括太阳系、地球、地壳)都仅限于丰度的资料,关于元素分布的离散程度及元素分布统计特征研究,仅限于在少量范围不大的地球化学体系内做了一些工作。 3. 分布与分配 元素的分布指的是元素在一个化学体系中(太阳、陨石、地球、地壳、某地区等)的整体总含量; 元素的分配指的是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或区段中的含量; 分布是整体,分配是局部,两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例如,地球作为整体,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也就是元素在地球中分配的表现,把某岩石作为一个整体,元素在某组成矿物中的分布,也就是元素在岩石中分配的表现。 4. 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 各地球体系中常用的含量单位有两类,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 1.2太阳系的组成和元素丰度

银河系中心存在超级大质量黑洞的证据和依据

银河系中心存在超级大质量黑洞的证据和依据 【摘要】银河系在宇宙中是完全独立的一个星系,河外星系距离银河系相当的遥远,影响非常的微弱。银河系内部拥有近2000亿恒星,这些恒星能够围绕银河系的中心长期运转,证明中心绝对具有超级质量的星体。经过我们认真的科学计算,获得这个超级星体的质量超过1000亿太阳质量。这个1000亿太阳质量的星体完全能够实现原子结构塌陷。并且我们还计算出这个黑洞星体的“视界线”达到了超级的2688亿公里的遥远事件视界距离,我们的证据完全能够证明银河系中心的星体,是一个超级大质量黑洞体。 【关键词】黑洞;银河系中心星体;超级大质量黑洞;原子结构塌陷;史瓦西半径;视界线 1.有关银河系和黑洞的介绍 银河系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整个圆盘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系位于距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处。鼓起处为银心是恒星密集区,故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银河系俯视呈旋涡状,有4条螺旋状的旋臂从银河系中心均匀对称地延伸出来。银河系中心和4条旋臂都是恒星密集的地方;太阳位于一条叫做猎户臂的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4万光年,逆时针旋转;太阳绕银心旋转一周约需要2.5亿年。银河系有两个伴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与银河系相对的称之为河外星系。 银心: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个很亮的球状,直径约两万光年,厚约一万光年,这个区域由高密度的恒星组成,很多证据表明,在中心区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动十分剧烈。核球的中心部分是银核;它发出很强的射电、红外、X射线和γ射线;其性质尚不清楚,可能包含一个黑洞。但是由于目前对大质量的黑洞还没有结论性的证据,所以天文学家们谨慎地避免用结论性的语言提到大质量的黑洞。 银晕:银河晕轮弥散在银盘周围的一个球形区域内,银晕直径约10万光年,这里恒星的密度很低,分布着一些由老年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有人认为,在银晕外面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呈球状的射电辐射区称银冕,银冕至少延伸到距银心32万光年远。银河系是一个Sb或Sc型旋涡星系,拥有近二千亿颗恒星,为本星系群中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 1971年英国天文学家林登·贝尔和马丁·内斯分析了银河系中心区的红外观测和其他性质,指出银河系中心的能源应是一个黑洞,并预言如果他们的假说正确,在银河系中心应可观测到一个尺度很小的发出射电辐射的源,并且这种辐射的性质应与人们在地面同步加速器中观测到的辐射性质一样。三年以后,这样的一个源果然被发现了,这就是人马A;人马A有极小的尺度,只相当于普通恒星的大小,发出的射电辐射强度为2*10(34次方)尔格/秒,它位于银河系动力学中心的0.2光年之内。人马A的周围有速度高达300公里/秒的运动电离气体,也有很强的红外辐射源。已知所有的恒星级天体的活动都无法解释人马A的奇异特性。因此,人马A似乎是大质量黑洞的最佳候选者。 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黑洞还存在一个边界,称作事件视界,它和刚好不能从黑洞逃逸的光线的轨迹相重合。视界线(event horizon):天文学术语,指黑洞的边界,在此边界以内的光

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

1、 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质量的99.86% 。 2、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约占71.3%。太阳的大气 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从内向外分为 、 和 三层。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 层,温度约是6000℃。 3、太阳表面的许多黑斑点称为 ,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它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 年;黑子数少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 年。 4、科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发现了星系的运动特点:(1)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2)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 ;(3)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 。 5.下列天体系统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 .太阳系、总星系、银河系 B .银河系、总星系、地月系 C .宇宙、太阳系、地月系 D .地月系、银河系、宇宙 6.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 .日地距离适中 B .有月球绕转 C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 .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7.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 .体积是九大行星中最大的 B .质量是九大行星中最小的 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 .太阳系中惟一有生物的行星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是一颗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气态球体,主要成分为氢。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我们平常看到的光球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太阳黑子是光球层上的黑色斑点,它的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天文学家把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称之为“太阳活动峰年”,把太阳黑子最少的年份称之为“太阳活动谷年”。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表现。2.月球 (1)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上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很大。月球本身不发光,天空永远是一片漆黑,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 (2)月球表面特征。环形山(也叫月坑)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表面没有生命存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生命存在过的迹象。 3.太阳系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质量的99.86%都集中在太阳。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以太阳为中心绕太阳公转,围绕太阳做椭圆形公转。八大行星依照与太阳的距离的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其次是土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都有光环,这是由大小不同的冰块和石块构成的。在火星和木星这间还有小行星带。 (3)彗星是由冰物质(指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成的冰)所形成的“大冰球”,它常拖着长长尾巴。彗星主要由彗发、彗核、彗尾三部分组成。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它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彗星的绕太阳自东向西公转,与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 (4)流星 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这种现象叫流星现象。如果没有燃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表,叫做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做陨石。吉林一号陨石是世界上最大的陨石。 4.银河系 银河系由恒星(像太阳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和星际物质组成。宇宙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其他行星系地球月球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 5.恒星的演化 (1)哈勃望远镜发现星系运动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2)大爆炸理论主要观点: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大爆炸将引起宇宙永远膨胀下去,不断地扩大,我们将看到所有星系的星球老化、死亡,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3)“地心说”和“日心说” “地心说”是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托勒密完善的一种宇宙体系学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的星球都环绕着地球而运行的一种学说。“日心说”在16世纪由伽俐略于建立,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太阳是不动的,其他天体围绕太阳转。 (4)恒星的命运 【例1】日珥主要发生在太阳的哪一部分?()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核心 【例2】1998年,北京大学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为了向北京大学百岁生日献上厚礼,经中国科学院同意,由北京大学校友陈建生院士和他领导的北京天文台观测宇宙学课题组提出申请,将他们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第7072号小行星命名为“北京大学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接受了他们的

专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学设计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教材分析:该专题内容作为高二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第一个专题,对学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影响很大。教材包括天体系统、太阳系、太阳和只有一个地球四部分以及五个“专栏”、七个“思考与实践”题,教学内容相当丰富和开放。本专题的学习对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有重要意义,亦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下面的专题学习做好铺垫。二、学生分析 作为普通中学的学生,课前课后的任务完成质量较差,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立足于课堂。从学生的心理上来看:刚开始的地理课学生好奇心强、情感单纯而热烈,高中阶段正处于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的阶段。学生们受到多种传媒的影响,有着较广的知识面,对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所以作为教师要根据现状和学生的特征,找到学生们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再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天体系统的层次并用图表表示,知道主要天体类型及特点 ②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的基本概况(日地距离、能量源泉),太阳大气的分层和特点,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③能列表说出八大行星分类及特征,能在“太阳系模式图”中熟练判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根据材料归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相关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归纳总结; ②学会从相关资料中获取所需的知识,最后启发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③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心,唤起对浩瀚宇宙的求知欲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在探究地球生命物质存在条件和地外文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关心和爱护地球环境的意识,培养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 ①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②八大行星的分类及特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2、难点:如何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初步达成正确宇宙观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①引导启发式 ②探究式教学 ③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发现学习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06年8月国际天文联合会决议将冥王星赶出九大行星之列!(以热点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直接进入主题)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第一课时) 一、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教师简单介绍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盖天说→浑天说→地心说→日心说(伟大的哥白尼)其中突出日心说的科学家,使学生 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 通过浏览第4页“专栏”使学生简单了解宇宙大爆炸 转:茫茫宇宙中到底有些什么?

银河系结构图

银河系组织架构示意图

组织架构的思考 为高效推进平台各项工作开展,须对平台整体组织架构有全局规划。现就平台组织架构问题作一些思考: 1、银河系决策委员会 组成人数:7人之内。 岗位说明: (1)银河系决策委员会是平台最高决策机构。 (2)对集团董事会和股东权益负责。 (3)对平台发展战略和平台上市推进负责。 (4)负责聘任平台发展顾问委员会。 (5)由决策委员会理事长召集定期或不定期会议。 2、发展顾问委员会 岗位说明: 平台非常设机构,由各领域专家组成。 3、执行总裁 岗位说明: (1)由银河系决策委员会任命,直接对决策委员会负责。 (2)负责银河系平台运作日常全面工作。 (3)执行决策委员会决议,贯彻决策委员会战略。 (4)对平台整体发展和业绩目标负全面责任。 4、总裁办 岗位说明 (1)向执行总裁汇报工作,直接对执行总裁负责。 (2)协助执行总裁开展工作,负责上传下达。 (3)协调行政、营运、市场、技术、财务的资源。 5、行政总监 (1)向执行总裁汇报工作,直接对执行总裁负责。 (2)分管行政、后勤、人事、法务、公关、档案等工作。 (3)建设健全平台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6、营运总监 (1)向执行总裁汇报工作,直接对执行总裁负责。 (2)分管营运、企划、会务、客服等工作。 (3)负责保障银河智购、智购商城、银河商讯等平台各项业务的日常运营。 (4)负责企业文化建设,负责银河内刊的编辑发行和银河商学院的建设。 7、市场总监 (1)向执行总裁汇报工作,直接对执行总裁负责。 (2)对平台整体业绩负直接责任。 (3)管理各区域市场总监及各区域代理商。 (4)负责建设平台代理人队伍。 8、技术总监 (1)向执行总裁汇报工作,直接对执行总裁负责。 (2)分管系统开发和网络管理等工作。 (3)对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等负直接责任。

七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地球与宇宙第四章知识点 第一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概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①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②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③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④表面温度约6000 摄氏度;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⑤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2、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太阳与地球的生物息息相关 光球层(肉眼可见)(太阳黑子) 3、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色球层(耀斑、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 4、太阳活动 ①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 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1755年为第1周,2009年为第24 周.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②耀斑: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斑块。爆发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5、太阳活动的影响: ①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防晒避免紫外线过强照射损伤皮肤 注: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 6、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月面 ①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 ②月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由于月球离地球近,故看上去跟太阳大 小差不多) ③地月距离约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7、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等地陷地点,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8、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9、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只 有岩石和碎屑。 注:①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②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我国发射“神舟”飞船,“嫦娥”卫 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月球上物体重力会变得轻: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引力小。 ④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迅速升温,夜晚能量丧失殆尽。 ⑤月球表面布满环形山: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遭受陨石肆无忌惮的撞击形成的 10、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 ①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a.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 标星体。b.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的搜索。C.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③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a.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b. 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c. 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 第二节、地球的自转 1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1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是人类居住的星球。 行星地球太阳系中已知的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呈椭圆形,长半径为 0公里,偏心率为0.0167。轨道近日点为1.471亿公里,远日点为1.521亿公里,平均1.496亿公里。地球公转一周需时365.25个平太阳日。平均公转速度为29.79公里/秒。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时23小时56分 4.09秒平太阳时,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为23.45°。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质量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匀分布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影响,使地球自然表面极为复杂。所以人们通常把平均海平面及其向陆地连续延伸的部分所构成的大地水准面(又称地球体),作为地球形状的模型。这个理论连续表面上的每一点都与重力的方向垂直。但是大地水准面还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曲面,也不适于作为描述地球几何形状的参考面,于是,人们进一步用一个与大地水准面相接近的旋转椭球面作为地球形状的参考面。根据多年的测定,这个旋转椭球面的赤道半径为6.378139×106米,两极半径为 6.356755×106米。由于测算手段的不断改善,地球半径和扁率的精确数值也随时不断修正。根据对人造卫星运动的观察得到的扁率为1/298.257。地球质量[包括大气圈(层)]为5.976×1024千克。地球的体积为1.083×1021立方米。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20千克/立方米。 地球表面的起伏和海陆分布在地球的总表面积为5.100×108平方公里中,大陆面积约为1.48×108平方公里,约占29%;海洋面积约为3.62×108平方公里,约占71%。以平均海平面为标准,地球表面上的高度统计有两组数值分布最为广泛。一组在海拔0~1000米之间;另一组则在海平面以下4000~5000米之间。前者占地球总面积的21%以上,后者占22%以上。大陆上的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8米,最低点为死海,达-397米,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22米。 地球的重力场和磁场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称为地球重力场。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质量产生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离心力对重力的影响在赤道上最强,并随纬度的不同而呈有规则的变化。同时,由于地球不同部位的密度分布得不均一,也引起重力的变化和异常。因此,重力异常可以提供地球不同部分密度变化的信息。 地球具有一个强有力的、犹如一个位于地心的磁棒(磁偶极子)所产生的磁场。这个从地心至磁层边界的空间范围内的磁场称为地磁场。地磁场是非常弱的磁场,其强度在地面两极附近最强,还不到10-4特斯拉;而赤道附近最弱。磁偶极子的轴线称为磁轴。磁轴与地面的交点称为地磁极。磁轴与地轴的交角大约11°。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不仅随地而异,也因时间不同而有变化。在地质历史期间磁极经常逆转,并且磁极围绕地理的极点旋转。地球磁场的起源和它在地史期间的变化,与地核的结构和物质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电流有关。 高层大气的电流活动是产生外源电磁场的原因。电离层中的电流体系可引起地磁场的日变化,极区高层大气受带电粒子的冲击而产生极光和磁暴。太阳和地球中间有称为太阳风的等离子体。地球磁场在向太阳的一面受太阳风的作用而压缩,在背太阳的一面则被拉伸,从而使地球磁场在地球周围被局限在所谓的磁层之内。磁层的外边界则称为磁间歇区。 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直接影响,磁层的存在对大气的成分和地面气候起重大的作用,并因此而影响到地球上生命的发展。 地球的构造和成分地球是由不同状态、不同物质的圈层构成的。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 3层组成。地球表面则由水圈和大气圈所包围,后二者又维系着生物圈的存在。地壳包裹着整个地球内部的薄壳。质量只占全球的 0.2%。大陆地壳与海底地壳有明显的

高中地理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测试题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测试题 2019.2 本试卷共4页,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昼夜温差过大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D.平均温度过低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口径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一片天然喀斯特洼地中。2017年3月开始开放免费参观,但为保证天眼正常工作,日接待规模控制在2000人以内。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了两颗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的新脉冲星,引起世界关注。图a为天眼俯拍图,图b为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平塘县大窝凼建设“中国天眼”的自然优势之一是() A.地势较高,与天体距离更近B.纬度较高,观测星空范围大 C.喀斯特地貌,储水条件良好D.盆状地形,便于望远镜建设 5.“中国天眼”发现的两颗新脉冲星所属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6.“中国天眼”建成后,当地受益最大的产业部门是() A.工业B.农业C.旅游D.通讯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顺利“睁眼”。该望远镜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自落成至2018年2月,已发现9颗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7.与脉冲星所在天体系统层次相同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8.如果发现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有()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太阳风暴轻轻擦过地球:2012年3月10日新浪网,新一波太阳风暴8日抵达地球,因喷发物质没有直接朝向地球,实际影响小于原先预报的“5年来最强”,电网、卫星或现代导航系统基本未受干扰。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研究员昆切斯说,太阳风暴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8日11时(北京时间19时)左右,太阳活动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开始冲击地球磁场,但冲击角度把风暴对地球磁场的实际影响限制在最低程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9.太阳风暴的爆发() A.是太阳辐射增强造成的B.是太阳大气剧烈变化的显示 C.表现为黑子数目减少、耀斑面积增大D.表现为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增强10.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 A.光球B.色球C.火星D.日冕 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坠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 完成下列各题。 11.“天宫一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