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合集下载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注意事项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注意事项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注意事项
检查装置气密性是检测装置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是确保装置安全运行的重要步骤。

下面介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检查装置的外部结构,检查是否有缺陷,有则应立即修理;
2、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检查连接件的气密性,确保装置在运行中不会发生漏气。

如各种连接处不严实,应及时加固;
3、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检查用于连接的密封件,确保密封件在运行中不会发生气密性问题;
4、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检查各种密封胶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必要应更换合适的密封胶;
5、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检查螺栓紧固程度,确保螺栓紧固在适当的范围,以保证装置的气密性;
6、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检查装置的各种密封圈是否完好,如果有缺陷,应及时更换新的密封圈;
7、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检查各种密封件是否受损,如有受损,应及时更换新的密封件。

以上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注意事项,为确保装置的安全运行,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按照以上要求认真检查,以确保装置的安全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试验讲解

检查装置气密性试验讲解

检查装置气密性试验讲解
气密性试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工艺,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以确保产品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漏气现象,保证产品的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检查装置气密性试验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试验流程
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好进行气密性试验的检测设备,包括测试
仪器、气密性测试装置等。

2.装置准备:将待检查装置与气密性测试装置连接,并确保连接处密
封良好,不漏气。

3.充气:将压缩空气通过测试仪器送入待检测装置内部,逐渐增加气
压直至达到设定值。

4.保压:保持一段时间后,观察气压变化情况,确认装置内是否存在
漏气现象。

5.记录结果:记录气密性试验过程中的气压变化数据,以备后续分析
和参考。

6.处理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确保产品的气
密性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在进行气密性试验之前,应仔细检查检测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千万不要随意增加气压或调整试验参数。

•若发现气密性试验失败,应立即停止试验并核查可能的漏气原因,及时进行修复处理。

•完成气密性试验后,应对测试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下次试验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流程和注意事项的讲解,相信大家对检查装置气密性试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正确地进行气密性试验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够认真对待这项工作,确保产品气密性符合标准要求。

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有哪几种

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有哪几种

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有哪几种
在工程领域中,装置的气密性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确保装置在
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泄漏问题导致性能下降或安全隐患。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

1. 气压法检测
气压法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加压气体到装置内部,然后观察装置内部气压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装置是否存在泄漏。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同时可以通过气压计准确地测量气压的变化。

2. 气泡法检测
气泡法检测是一种通过观察气泡产生来检测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具体操作是将
涂有肥皂水的表面贴在装置的潜在泄漏处,当气泡不断产生时,即可表明装置存在泄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

3. 气体追踪法检测
气体追踪法检测是一种利用特定气体作为探测剂来检测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常会向装置内部充入一种高精度的追踪气体,然后使用气体探测仪器来检测追踪气体的浓度变化,从而判断装置是否存在泄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气密性要求较高的装置。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
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保障装置的气密性。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气密性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例谈检查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

例谈检查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

例谈检查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涉及气体进出的实验,在装配好仪器后、装入药品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依据的原理是克拉伯龙方程,其关系式为PV=nRT(P-压强、V-体积、n-物质的量、T-温度、R-常数)。

由克拉伯龙方程可知,改变密闭系统内气体的温度、体积或物质的量,气体的压强也随之改变,这样系统内外就产生压强差。

据此可知,检查装置气密性时,首先要设法封闭排气口(多借助水、弹簧夹、橡皮塞、小气球或注射器等)使装置密闭,再设法增大或减小装置内部的气压(多采用加热、注水、鼓气或抽气等措施),最后根据是否出现“压强差”现象(如气液交界处是否冒气泡、玻璃管中是否产生水柱、容器内液面是否下降、软胶管是否变瘪等),即可作出装置是否漏气的判断。

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根据改变装置内部气压(或封闭排气口)的措施,我们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概括为加热膨胀法、冷却收缩法、鼓气增压法、抽气减压法、注水增压法、浸水增压法和气球封口法等7种。

1.加热膨胀法像“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见图1-a),我们常用加热膨胀法检查其气密性,即:先将导气管口浸入水中,以封闭排气口;然后用手或酒精灯微热试管,使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如果导气管口冒气泡,则装置不漏气。

像“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见图1-b),也可以采用加热膨胀法检查其气密性。

即: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再将导气管口浸入水中,然后用酒精灯微热锥形瓶底部,若导气管口冒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冷却收缩法若用冷却收缩法检查“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见图1-a)的气密性,其步骤是:首先将导气管口浸入水中,然后用冰冷的毛巾捂住试管(或将试管浸在冷水中),以降低试管内气体温度,使气体收缩;若有水进入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注水增压法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见图2-a),我们多采用注水增压法检查其气密性:先从长颈漏斗口注水液封漏斗末端,以封闭一个排气口;再将弹簧夹夹在软胶管上,再封闭一个排气口;继续加水至长颈漏斗管内的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以压缩锥形瓶内气体,使气压增大;停止加水后,若长颈漏斗管内的水面一直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则装置不漏气。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滴定管压水法 :
在注满水的滴定管下部尖嘴 处连接一段长30cm的乳胶管, 的乳胶管, 处连接一段长 的乳胶管 乳胶管连接在被检查装置的导管 末端。 末端。打开滴定管下部的活塞阀 门,如果滴定管里的液面下降一 部分后就不再下降, 部分后就不再下降,说明装置的 气密性好;如果液面下降不止, 气密性好;如果液面下降不止, 说明装置漏气。 说明装置漏气。此法水不会浸湿 导管末端, 导管末端,当容器中装有试剂时 也能进行检查,简单快速。 也能进行检查,简单快速。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 气密性检验的基本方法: 气密性检验的基本方法: 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 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 压强差, 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 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 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 加水法 ⑴加热法 ⑵
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 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 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 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 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 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 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 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 ①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 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则通过 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 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 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 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 使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使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内气体压强变大。 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 采用加热法、水压法、 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气体“托住” 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如 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 如: 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等。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有许多方法可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下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方法。

1. 泡水法:将装置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来。

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2. 压力测试法:将装置封闭后,通过增加压力的方式,观察装置内压力是否持续稳定。

如果压力持续下降,说明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3. 气压泄漏检测法:使用气体检测仪或气泡剂等工具,在装置上喷洒或注入气体,观察气体是否泄漏出来。

根据气体泄露的位置和速度,可以判断装置是否存在漏气问题。

4. 真空度测试法:通过将装置置于真空室中,观察真空度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如果真空度下降较快,说明装置有漏气问题。

5. 烟雾测试法:通过在装置周围喷洒烟雾或使用烟雾机等设备,观察是否有烟雾从装置中逸出来。

如果有烟雾逸出,说明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6. 超声波检测法:使用超声波检测仪,对装置进行扫描,观察是否有超声波信号泄漏出来。

如果有信号泄漏,说明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装置和需求。

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帮助确保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

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五种方法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安装仪器前的重要步骤。

在装入试剂或调整仪器时,连接处常会松动,所以装入试剂后对装置整体再次作气密性检查很有必要。

一、空气热胀冷缩法这是教材上介绍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行,但有四个缺点:①如果仪器玻璃较厚、装置较大,或者手掌温度与空气温度相差不大时,都不会产生气泡,更不能形成水柱;②每检查一次用时间偏长;③导气管的尾端被水浸湿,不适宜做避免水参与的实验(如制氨气、制氯化氢等);④若装置内已经装入了试剂就不能再行检查。

二、注水法适用于检查启普发生器或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

首先关闭排气导管,从顶部漏斗口注水,当漏斗下端被水封闭后再注水,水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此法有两个缺点:①装置内部被水浸湿;②如果已装入了固体试剂则不能再行检查。

为了消除上述两种方法中的缺点,现设计了以下三种气密性检查方法。

三、外接导管浸水法如图1所示,在装置的尾端导气管上外接一段橡皮管和20~30cm长的玻璃导管,导管浸入试管内的水中,水进入导管一段高度后不再进入,内外液面高度差较大,把试管上下移动几次,仍然如此,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进入导管很多,液面高度差很小,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四、滴定管压气法如图2所示,取一支25mL滴定管,下端与橡皮管连接,橡皮管变曲成U形与装置的尾端导管连接,滴定管内装满水。

打开滴定管开关,水面下降一段距离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不停,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使用此法要注意:滴定管里水面不能超过装置尾端导管30cm高度,否则,压强太大,空气有可压缩性,水有可能流入装置里。

五、滴定管抽气法如图3所示,取装水的一支25mL滴定管,其上端通过单孔橡皮塞和橡皮管与装置尾端导管连接。

打开滴定管的开关,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后就停止不动,表明装置气密性好;如果水面一直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差。

第三、四、五这三种检查方法,不受仪器玻璃厚薄、装置大小和装入试剂与否的限制,且可以在短时间里得出检查结论,检查后,装置内部和尾端导管仍保持干燥。

化学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总结

化学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总结

化学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总结一、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则: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原理: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

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

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并且液柱一段时间不下降。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

如: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三、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实例【例1】方法:将导管一端进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或烧瓶),导管一端冒气泡,松开手,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说明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烧瓶底部,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且水柱一段时间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图A 图B 图C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导管下端液面高出瓶中液面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图B所示),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变式练习一
.
巩固变式练习二
• 步步高大一轮P42 8T
.
答题模板
• 密封 • 变压 • 现象 • 结论
.
题22 思维导引
1.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用方程式表达反应的原理.(通读全题) 3.浸液棉花的作用? 4.书写陌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思 路 5. 三位同学的实验结论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理由如何?
规范: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气 干扰实验 .
.
21题
• 1.锥形瓶中发生了哪些反应?所有反 应是否都一定能发生?
• 2.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可能? 选择最少种数试剂证明.
• 3.该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否达到实验目 的?为什么?
.
20题
•1.目的是什么? •2.原理如何? •3.A中的反应物能否是碳酸钠或
NaHCO3 4.F中收满气体后的操作
.
.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以下答案是否正确: 1.微热锥形瓶,若烧杯中的导管 末端的气泡产生,停止加热,有 水柱形成,说明……. 2、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 的活塞,若一段时间后水不再 流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关闭弹簧夹,往漏斗中加水, 若一段时间后水不再流下,说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基础回顾二
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
学习目 标
1.通过回顾检测简单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 (1)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答题的能力 (2)总结归纳气密性检查原理,方法
2.通过巩固及拓展练习加深对气密性基本 原理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3. 通过对各种类型题的练习进一步体验 气密性检测方法的做题思路.
.
基础回顾一
•准确简炼的语言叙述: 检验装置气密性 的方法
加热法: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端用一导管连接 并将末端入水
注水法:将装置右端与橡皮管连接并用止水夹夹住,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里加水至不再流下,静置,液柱
高度不变
.
气密性检查: 走近2014高考
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
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

• 准确简炼的语言叙述:检 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 加水至形成一段液注,静置 一段时间,若高度差不变,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归纳总结:装置气密性检查
• 答题思路:
密封 增压 现象 结论 增压方法:
(1)加热法 (2)注水法
常见方法 长颈漏斗
.
巩固练习: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