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114答案

合集下载

文字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文字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

文字部分练习题参照答案思虑与练习一P114一、文字和语言有何不一样?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一套音义联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交工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文字和语言有亲密的关系,但文字和语言之间不可以划等号。

文字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诉诸于人们的感官,是让人们写的、看的,形体是其存在的独一方式。

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以其形体和语言的某种单位发生联系。

语言是一种听觉符号系统,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是让人们说的、听的,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

文字是增补有声语言的社交手段,产生的语言要比语言晚。

所以,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文字是协助性社交工具。

二、为何说文字是最重要的协助性社交工具?协助性的社交工具好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能够在必定的范围内传达信息,起到交流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交通工具,甚至还能够不改变语言的有声特质,传达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方便,不及文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这是其余语言协助工具所不可以比的,所以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协助社交工具。

三、汉字有哪些特色?一是汉字以独有的形体记录汉语声音和意义。

二是汉字在形体上表现为二维平面组合的方块形,构字零件沿着横向和纵向睁开。

三是用方块字形来表示汉语的音节,一个字形恰巧与一个音节对应。

四、汉字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一是汉语由单音词到双音节的变化使汉字实现了一字一音的一致性。

二是汉语靠虚词和语序等句法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特色影响了汉字构形原则的选择,决定了汉字长久逗留在表意文字系统中。

三是思虑与练习二P135一、汉字是如何产生的?结绳、契刻都是文字产生前的记事手段,还不可以算文字。

仓颉造字的传说固然带有神话色彩,但折射出汉字发源的一些道理,一是跟着社会发展,原有的记事方法已不可以知足需要,人们一定创建相互能相互区其余书写符号来记录语言,创建汉字可能遇到鸟兽脚迹的启迪。

高中语文知识点题库 114文言文翻译

高中语文知识点题库 114文言文翻译

1.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及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史。

对仗①,问宰相曰:"谁堪雍州者?"元忠对曰:"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太后曰:"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别除一官。

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

"元忠独曰:"昌期不堪。

"太后问其故。

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事,廊②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

不若季昶强干习事。

"太后默然而止。

元忠又尝面奏:"臣自先帝以来蒙被恩渥,今承乏③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

"太后不悦。

由是诸张深怨之。

会太后不豫,张昌宗恐太后一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④私议云:"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

"太后怒,下元忠、戬狱,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征元忠。

说许之。

太后召说。

说将之。

凤阁舍人南和宋臻谓说曰:"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若事有不测,绿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

努力为之,万代瞻仰,在此举也。

"及入,太后问之,说未对。

元忠惧,谓说曰:"张说欲与昌宗共罗织魏元忠邪?"说叱之曰:"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

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

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诬证之耳。

且臣岂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⑤,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

"他日.更引问,说对如前。

一一录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略【注】①对仗:当廷奏事。

②廊:从前。

③承乏:充任(谦辞)。

④戬:高戬,时任司礼丞。

现代汉语.pdf

现代汉语.pdf

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的()是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A.真奇怪!B.快跑!C.好香的茶!D.嗯答案:A2.下列属于范围大小不同的一组同义词是A.阻止—制止—劝止B.边疆—边境—边界C.要求—请求—恳求D.理想—幻想—空想答案:B3.能带宾语的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答案:B4.“失望”和“绝望”的区别是A.集体与个体的不同B.词义轻重程度不同C.范围大小不同D.语体色彩不同答案:B5.“身残志不残”这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格是()。

A.仿词B.比喻C.顶真D.拈连答案:D6.声调是语音的物理要素中的()决定的。

A.音色B.音强C.音长D.音高答案:D7.有的句法结构是谓词性的,例如()。

A.你和他B.谁的书C.一斤鱼D.快去答案:D8.下列各词中,属于述宾型合成词的是()。

A.眼花B.光明C.笔直D.司令答案:D9.“明亮”在“光线充足”意思上的反义词是A.模糊B.暗淡C.昏暗D.黝黑答案:C10.“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A.施事主语B.受事主语C.中性主语D.谓词性主语答案:A11.下列汉字调类为阳平的是A.方B.防C.仿D.放答案:B12.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词组的是()。

A.讨好B.美好C.做好D.友好答案:C13.下列句法结构中含结果补语的是()。

A.拿起来B.做好了C.去一次D.晒不得答案:B14.“信”和“信件”的区别是A.集体与个体的不同B.词义轻重程度不同C.范围大小不同D.语体色彩不同答案:A15.“文章”原来指“刺绣品”,现在指“文字作品”,这个词的词义变化属于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虚化D.词义的转移答案:D16.下列各组属于相对反义词的是A.动——静B.反——正C.苦——甜D.有——无答案:C17.“我越学越爱学”是()。

A.倒装句B.紧缩句C.省略句D.复句答案:B18.殷商时代的标准字体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楷书答案:A19.从汉字的造字方法看,下列汉字属于会意字的是A.固B.囚C.田D.甘答案:B20.“很、挺、十分”是()。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含答案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语文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重点校联考高三语文(答案在最后)第Ⅰ卷(33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我家门前有一条河。

小时候我并不知道,门前这条河北起北京,南至东海之滨的宁波。

它纵贯中华大地,连接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

我更不知道,这条长河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双手一点点挖出来的,其中最古老的河段开凿于200多年前。

这条长河见证了华夏民族的一段兴亡史,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辛勤,也滋养着我们深厚而灿烂的中华文明。

这条河就是()的京杭大运河。

身为华夏儿女,我们何其有幸!古人以惊人的创造力与不懈的努力,()了这样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泽被后世。

无数文化遗产跨越千年时光,早已悄然融入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我们的饮食之丰富世所罕见;______;巍巍长城、全榫卯木结构的宫殿、巧夺天工的桥梁等建筑,历经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仍屹立不倒;《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证明了我国古代在数学领域的成就领先海外数百年;()不消说我们还有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四大发明……翻开《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这本书,仔细了解我们祖先在农业、数学、天文、机械等方面的科学创造与(),会唤醒我们身为华夏儿女那血脉中千年绵延不绝的民族记忆,而它,也召唤着我们在新时代去续写同样光辉的新篇章。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举世瞩目创造也沉淀B.举世闻名创造更沉淀C.举世瞩目缔造也积淀D.举世闻名缔造更积淀2.填入横线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A.至今我们的生活仍受到独树一帜的历法的指导B.我们的生活至今仍受到历法的指导,独树一帜C.独树一帜的历法,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生活D.历法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生活,独树一帜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条长河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辛勤,滋养着我们深厚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见证了华夏民族的一段兴亡史。

B.这条长河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辛勤,见证了华夏民族的一段兴亡史,也滋养着我们深厚而灿烂的中华文明。

现代汉语---语音题库和答案

现代汉语---语音题库和答案

现代汉语题库——语音试题及答案现代汉语试题库(语音?试题)一、填空1.语音具有三方面性质,其中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b ow i与b ow i的区别决定于。

3.从语音的物理性质看,“舌头”与“蛇头”中两个“头”的区别主要决定于。

4.北京人所说的sh sh ng(师生)与重庆人口里的意思相同,这种现象决定于语音的性质。

5.人的调声器官指的是两部分。

6.按照汉语传统分析方法,一个音节可分为三部分。

7.b 中的B,从音素性质看是,从它在汉语音节中所处的位置看是。

8.汉语拼音方案于年由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它包括等五部分。

方案的主要用途是。

9.国际音标是由制定的,公布于年,目标是用来,其记音原则是。

10.语音是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工具。

11.语音是的声音。

12.音高是,决定于的多少。

语音的高低同声带的、、有关。

13.音强是,决定与一定时间内的大小。

语音的强弱由决定。

14.音长是,决定于存在时间的久暂。

语音的长短指。

15.音色是,决定于,语音的音色同有关。

16.音色不同的原因是不同、不同、发音时不同。

17.语音是从人的发出的,人们发出不同的语音决定于。

18.发音器官包括、、三个部分。

19. 是发音的动力站,是发音的共鸣器,是语音的主要发音体。

20. 分上腭、下腭。

上腭包括,下腭包括。

其中能动的器官是,的活动性最大。

21.语音的社会性质可以从语音的特征和特征以及语音的来看。

22.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叫。

23.语言里的叫音位。

24.反切是我国记录的方法之一,它的注音方法是拼合成音。

25.音素是语音的单位。

普通话的元音音素有个;辅音音素有个,其中个可以作声母,只有辅音不能作声母,只作韵母的构成部分,除了作声母,还可以作韵母的构成部分。

26.普通话音素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a属于,b属于27.普通话音素和音位的关系是。

28.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

29.普通话中是前、低、不圆唇元音;是前、高、不圆唇元音;是后、半高、圆唇元音。

【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版)】思考练习1-4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版)】思考练习1-4参考答案
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爱、恨、希望” 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有程度之别,所以可以受程度副词 修饰。我们之所以判定这些是动词,是因为这些词都能做谓 语中心,又能带宾语,如“爱祖国”、“恨敌人”等。

一般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笔直、雪亮、 红彤彤、绿油油”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这些词本身含 有程度深的意思。我们之所以判定它们为形容词,是因为它
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 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
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要不然,就要
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 词类是汉语里的客观存在,各类词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这就为划分词类提供了可能性。例如:“瞎子摸鱼”中“瞎子、鱼”可以受指示 代词的修饰,而动词“摸”不行;“摸”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而名词不行。 这样根据词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就可以把词分出不同的类来。 划分词类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有必要性。因为各种各样的句子多数是由词逐
现代汉语语法
思考和练习答案
第五章 语法
思考和练习一
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 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 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
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
第五章 语法
思考和练习三
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 么?

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 较实在,有词汇意义,能充当句法成 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有语

[精]现代汉语全套题库-附答案-

[精]现代汉语全套题库-附答案-词汇(一)一、填空题1.词汇是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汇。

2.词汇包括词和语两部分,其中“语”是指______,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词汇学是____________的科学,狭义的词汇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广义的词汇学还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研究语言词汇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叫____________,研究词汇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学科叫____________,研究某一时期词汇系统现象和特点的学科叫____________,研究某一具体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叫____________。

5.词汇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级。

6.词和词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7.按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词汇分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8.基本词汇具有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三个主要特点。

9.一般词汇具有很强的______性特点,几乎处在经常的变动之中。

11.新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一个相对的时间界限,就是____________以来的______多年时间内根据汉语原有的语言材料创造出来的和由短语简缩而来的一般用词。

12.古语词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13.方言词的地方性限制很强,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汉语题库

现代汉语题库语法(二)二、判断题1 .语言中各种单位的组合都是有一定规则的。

()2. 以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则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3. 语法的稳固性是指语法规则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4. 语言中具体的词和语是无限的,但从中概括出来的语法规则却是有限的。

()5. 各种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词汇方面差异较大,在语法方面却基本没有区别。

()6. 任何语素都具有明确的词汇意义。

()7. 虽然语素都是构词单位,但有些语素同词一样也可以自由地进入句子。

()8•词是不可分割的,多音节词一经分割各部分便没有意义了。

()9. 短语是造句单位,所有的短语都能独立成句。

()10. 词都能独立运用,但凡是能独立运用的却不一定是词。

()11. 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12. 从语素的角度看,音译外来词都是多音节的。

()13. 自由语素同时也是词。

()14. 汉语的实语素都是自由语素。

()15. 汉语的虚语素大多是位置固定的。

()16. 汉语的自由语素都是实语素。

()17. 汉语中所有的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18. 汉语中所有的单音节词都是由自由语素构成的。

()19. 述宾型合成词的前一个语素都是动词性语素。

()20. 叠音词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

()21. 在任何语言中,形态特征都是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

()22. 就汉语的情况而言,只靠造句功能就可以把一类词同另一类词区别清楚。

()23. 凡概括意义相同的词,它们的语法特征也大致相同。

()24. 汉语中,所有的词都能跟别的词直接组合。

()25. 实词大部分可以独立成句,虚词很少能够独立成句。

()26. 实词在短语或句子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大部分虚词在短语或句子里的位置是固定的。

()27. 能受量词短语修饰的都是名词。

()28.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

()29. 名词任何时候都不受副词修饰。

()30. 名词只能充当主语、宾语或主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第三章词汇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1.词和语素重点见教材第113-114页1.1.词,是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词汇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第一,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声韵调固定不变,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出现停顿。

第二,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第三,它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第四,在前三个前提下,它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

1.2.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见教材第114页(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字形同,读音异字形、读音同,词形异字形、读音、词形同,意义异(2)一个语素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音节连绵词口语词音译词(3)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时是语素,有时不是语素3.确定语素的方法——“同形替代法”重点见教材第114-115页4.语素的类别重点见教材第115页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5.词和语素的区分重点见教材第115页语素的意义不太明确,也不太稳定。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6.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重点见教材第115-116页(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则以多音节为主(2)词语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a.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原因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的同音词的出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双音节词就使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广阔、深入。

b.汉语词语双音化的主要途径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分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有意义的附加成分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三音节的此省略其中一个音节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采用缩略法(3)合成词的内部构造跟短语的构造大体一致第二节构词法(重点)1.定义:用语素构成词的方法2.类型:(1)单纯词:一个语素构成(2)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A.重叠词B.派生词(3)复合词:词根和词根构成的词A.联合式B.偏正式C.述宾式D.述补式E.主谓式F.量补式第三节词汇基本系统1.词汇的基本单位:词2.词汇基本系统:(1)依靠形式特征而形成的系统:同音词与同形词(2)依靠意义特征而形成的系统:单义词语多义词,上下位词与类义词,同义词与反义词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1.行业语的泛化见教材第138页1.1.行业词语泛化的特点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门词语,它们有特定的表义内容和使用范围。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思考和练习一答案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

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

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

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

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

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114答案
《现代汉语》模拟试卷四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16分,每小题4分)
1.现代汉语
同前。

2.元音
同前。

3.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

4.句式
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1. 下列关于词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词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 词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 词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2. 下列汉字中不含辅音音素的音节是( B )。

A. 用
B. 围
C. 回
D. 安
3. “从”和“林”这两个字都是( A )。

A. 象形字
B. 会意字
C. 指事字
D. 形声字
4.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 C )。

A.大篆 B. 小篆 C. 隶书D. 楷书
5.“一月、一年”中的“一”应该读作( C )。

A. 阴平、阳平
B. 阳平、阴平
C. 阴平、去声
D. 阳平、去声
6.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 B )。

A. 轰堂大笑
B. 改弦更张
C. 脍灸人口
D. 卑躬曲膝
7. 从词的构成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
( C )。

A. 单纯词
B. 派生词
C. 复合词
D. 简缩词
8.从结构上看,“让人家上当太不应该”是(A )。

A.兼语短语B.连谓短语C.偏正短语D.主谓短语
9.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D )。

A. 她太讲究了,衣服是她的第二生命。

B.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C.父亲失明后,他就成了父亲的拐杖。

D.他那执着的样子,非常像我当年的一位学生。

10.“穷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泪水里了”,其修辞手法为( D )。

A. 比喻
B. 借代
C. 比拟
D. 夸张
三.多项选择题(10分,每个2分)
1.下列方言中属于非官话区的是(BCE )。

A.昆明话 B. 杭州话 C. 长沙话D. 济南话 E. 广州话
2.下列有关“论文”两个音节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BD)。

A. 都是零声母
B. 都是合口呼韵母
C. 都是由三个音素组成的
D. 都是前鼻音韵母
E. 都是舌尖中音声母
3. 下列双音节单纯词中属于叠韵词的是(AE )。

A. 徘徊B.垃圾C.蝴蝶D.芭蕾E.烂漫
4. 下列句子中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有(DE )。

A. 他喜欢喝酒
B. 谁迟到就批评谁
C. 几个女生边走边唱
D. 我们有义务维护社会治安
E. 每天晚上他都要躺着看一会书
5. 下列短语中可能产生歧义的是(ACDE )。

A.三个学校的学生B.买教材
C.学习文件D.烤红薯
E.他走了两个多小时
四、操作分析题(共46分)
1.分析下列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每词1分,共6分)。

回顾__偏正________ 事变___主谓_______ 纠正__述补________
动员___述宾_______ 说服___述补_______ 冷清___联合_______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词(4分)。

“这就是我以前买的包。


这、就、是、我、以前、买、的、包
3.辨析同义词(每组2分,共4分)
(1)化妆——化装
两个词都有修饰容貌的意思。

在意义上,“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如“女大学生也喜欢化妆了”,“化装”则侧重在改换装扮,如“化装成卖报纸的”。

在用法上,“化妆”一般不带宾语,“化装”可以带宾语。

(2)失望――绝望
两者都是丧失希望的意思。

失望,是对别人的;绝望,是对自己的。

4.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12分,每个2分)。

(1)词典一本()(2)一本词典()(3)买一本词典()(4)买一本词典看()(5)小王想买一本词典()(6)小王托我买一本词典()同前。

5. 确定下列句子的句型(5分,每个1分)(1)他每天骑车去学校。

(连谓谓语句)
(2)小王高高的个子。

(主谓谓语句)
(3)多美的西湖!(非主谓句)
(4)呼呼地吹着的北风。

(非主谓句)
(5)请大家不要讲话。

(非主谓句)
6.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5分,每句1分)
(1)万籁俱寂,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夸张)
(2)拿中国的情形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证明了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

(借代)
(3)打王琳转学进我们班起,教室里每天都可
听到她甜甜的声音。

(移就)
(4)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拟人、对偶)
(5)“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比喻、夸张)7. 试将下列重叠形式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10分)
星星猩猩妈妈刚刚蝈蝈个个试试轰轰烈烈大大方方热闹热闹
A1. 叠音式单纯词
A2. 重叠式合成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A3. 语法重叠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四、问答题(18分,每小题6分)
1. 请举例说明用“把”的格式在语法上要受到哪些限制?
(1)宾语有定性,就是需要是说话人都知道的东西或者有那个这个等限定成分。

如可以说“把
那支笔递给我”,但是不能说“把一只笔递给我”,原因就是“那支笔”是定指,而“一支笔”则不是定制形式。

(2)动词的限制。

构成把字句的动词一般应该有较强的动作性,能够带表示结果的补语或宾语。

像联系动词(有、在、是等)、感受动词(赞成、觉得、相信等)、趋向动词(上、下、离开、到达等)既不能带结果补语或宾语,又缺乏动作性,因此不能构成把字句。

(3)否定词、助动词的位置。

否定词以及助动词只能出现在把字结构之前,而不能出现在把字结构之后。

如可以说“你别把雨伞拿进来”,而不能说“你把雨伞别拿进来”。

在一些习惯用法中,“不”字可放到把字结构后面,如“太把人不当人了”。

2.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发挥形声字声旁的积极作用。

(1)利用声旁类推,帮助记忆普通话字音。

如“正”的声母是舌尖后音,用“正”作声旁的一
组字“政、整、证、征、怔、钲”也都是舌尖后音;“门”的韵母是前鼻韵母,用“门”做声旁的一组字“闷、们、钔、扪、闽”也都是前鼻韵母。

(2)利用声旁辩读生僻字。

在现代汉语中,声旁形声字的声旁表音率往往高于常用形声字。

这一规律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掌握比较生僻的形声
字读音。

如葵(kuí)——睽、揆、暌(kuí),善(shàn)——膳、缮、蟮、鳝(shàn)。

(3)利用声旁分辨字形。

例如已经知道声旁“仑”读lún,就可以知道韵母为un的“论、轮、伦、抡”它们的声旁一定是“仑”,而不是“仓”(cāng)。

(4)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系统性,尽可能发掘出声旁在帮助认读汉字上的积极性。

如声旁独用时的读音和由它所构成的形声字的读音完全不同,无法通过声旁的个体来确定读音,但是该声旁经过归纳仍然具有提示读音的作用。

如“组”字的声旁“且”,它独用时的字音跟所构成形声字“组”的读音完全不同,但如以同类字“租”“祖”“组”
“阻”作为背景进行归纳,那么“且”仍然可以具有提示“zu”这个读音的作用。

3. 请分析下面三个句子的歧义现象,并指出产生歧义的原因(用层次分析法或文字解释皆可)。

(1)给他准备好饭菜。

(2)给他的是一个女孩。

(3)华东师大梧桐树最多。

(1)是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歧义,“好”既可以和“布置”构成一个结构,理解为“布置”的补语,全句义为:房间给他布置好了;也可以和“房间”构成一个结构,理解为“房间”的定语,全句义为:给他布置好的房间。

(2)是语义关系的歧义,“一个女孩”既可以理解为“给”的施事,全句意思为:一个女孩给他;也可以理解为“给”的受事,全句意思为:给他一个女孩。

(3)是结构层次的歧义,“梧桐树”既可以和“华东师大”构成偏正结构,做“最多”的主语,也可以和“最多”构成主谓结构,做“华东
师大”的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