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第2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通风工程》PPT课件(完整版原创大学课件)讲课-复习课件-考试建环

使用。一切盗版、恶意传 播、破坏作品完整性等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02 2.1节 全面通风量
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1、全面通风换气基本微分方程式
假设在体积为Vf的房间内,每秒钟散发的有害物量为X,室内空气中有害物初始浓度为y1,现采 用全面通风稀释房间空气中的有害物,则任一微小时间dT内,室内得到的有害物量与从室内 排走的有害物量之差,应和整个房间内有害物增量相等:
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1、稳定情况下通风量
当T--∞时,可以认为室内有害物浓度已经稳定:
稳定状态下所需的全面通风量:
y2=y0+(X/qv)
qv=X/(y2-y0)
qv---全面通风量(m3/s) ;
y----某一时刻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g/m3);
y0---进风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g/m3);
Vf---房间体积(m3)
《通风工程》
| 全面通风 | 自然通风 | 空气使用。一切盗版、恶意传 播、破坏作品完整性等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01
概述
05
隧道通风
02
全面通风
06 空气净化原理与设备
01
环境污染
臭氧层空洞
全球变暖
01
环境污染
酸雨问题
酸雨分布
环境污染
01
含量与标准
有害物含量
单位体积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质量浓度(mg/m3)、
体积浓度(mL/m3)。
Y=
Mx10 3
M
22.4x103 C 22.4 C
Y----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mg/m3)
M----有害气体摩尔质量(g/mol)
01学习使用。一切盗版、恶意传 播、破坏作品完整性等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02 2.1节 全面通风量
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1、全面通风换气基本微分方程式
假设在体积为Vf的房间内,每秒钟散发的有害物量为X,室内空气中有害物初始浓度为y1,现采 用全面通风稀释房间空气中的有害物,则任一微小时间dT内,室内得到的有害物量与从室内 排走的有害物量之差,应和整个房间内有害物增量相等:
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1、稳定情况下通风量
当T--∞时,可以认为室内有害物浓度已经稳定:
稳定状态下所需的全面通风量:
y2=y0+(X/qv)
qv=X/(y2-y0)
qv---全面通风量(m3/s) ;
y----某一时刻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g/m3);
y0---进风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g/m3);
Vf---房间体积(m3)
《通风工程》
| 全面通风 | 自然通风 | 空气使用。一切盗版、恶意传 播、破坏作品完整性等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01
概述
05
隧道通风
02
全面通风
06 空气净化原理与设备
01
环境污染
臭氧层空洞
全球变暖
01
环境污染
酸雨问题
酸雨分布
环境污染
01
含量与标准
有害物含量
单位体积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质量浓度(mg/m3)、
体积浓度(mL/m3)。
Y=
Mx10 3
M
22.4x103 C 22.4 C
Y----有害气体的质量浓度(mg/m3)
M----有害气体摩尔质量(g/mol)
01学习使用。一切盗版、恶意传 播、破坏作品完整性等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第二章民用建筑通风

第二章 民用建筑通风
第二章 民用建筑通风
1 2
通风的分类 自然通风 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 置换通风
3 4 3 5 3
§2.1 通风的分类
排风:把室内的污浊空气直接或 经净化后排至室外。
通风
送风:把新鲜空气补充进来,从 而保持室内的空气条件,以保证 卫生标准和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按通风系统动力的不同,可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类; 按通风系统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 按通风系统特征的不同,可分为送风与排风。
图2-26 卧式风幕
§2.4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主要是对整个房间进行 通风换气。 要使全面通风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风量,而且还要对 注 意 气流进行合理的组织。
比较下图中的两个个方案,哪个更好些?为什么?
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局部送风
(1)系统式局部送风: 空气淋浴 送出的空气预先经过冷却、 净化等处理,然后经过一个 特制的“喷头”将空气以一 定速度送到室内人员身体上 部,在高温区造成一个范围 不大的凉爽区域。
§2.3 局部通风
二、局部送风
(2)分布式局部送风 1)普通风扇 适用范围:适用于辐射强度小,空气温度tn≤35℃的房间。 种类:吊扇、台扇、落地式风扇、墙壁式风扇等。 特点:构造简单、价格便宜、调节控制方便。 2)空气幕 原理:利用特制的空气分布器喷出一定温度和速度的幕状 气流,用来封堵门洞。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经常出入的商场、剧院等公共建筑需 经常开启的大门。
一、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定义:是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造成 的热压使空气流动,以达到交换室内外空气的目的。
第二章 民用建筑通风
1 2
通风的分类 自然通风 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 置换通风
3 4 3 5 3
§2.1 通风的分类
排风:把室内的污浊空气直接或 经净化后排至室外。
通风
送风:把新鲜空气补充进来,从 而保持室内的空气条件,以保证 卫生标准和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按通风系统动力的不同,可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类; 按通风系统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 按通风系统特征的不同,可分为送风与排风。
图2-26 卧式风幕
§2.4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主要是对整个房间进行 通风换气。 要使全面通风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风量,而且还要对 注 意 气流进行合理的组织。
比较下图中的两个个方案,哪个更好些?为什么?
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局部送风
(1)系统式局部送风: 空气淋浴 送出的空气预先经过冷却、 净化等处理,然后经过一个 特制的“喷头”将空气以一 定速度送到室内人员身体上 部,在高温区造成一个范围 不大的凉爽区域。
§2.3 局部通风
二、局部送风
(2)分布式局部送风 1)普通风扇 适用范围:适用于辐射强度小,空气温度tn≤35℃的房间。 种类:吊扇、台扇、落地式风扇、墙壁式风扇等。 特点:构造简单、价格便宜、调节控制方便。 2)空气幕 原理:利用特制的空气分布器喷出一定温度和速度的幕状 气流,用来封堵门洞。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经常出入的商场、剧院等公共建筑需 经常开启的大门。
一、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定义:是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造成 的热压使空气流动,以达到交换室内外空气的目的。
1 绪论--通风工程学

$切割 $研磨 $挤压
香港淘大花园,400多 人感染,死亡40多人, 建筑设计通风缺陷是主 要杀手之一,2米宽的 内天井,厨房、卫生间 进排风相互干挠“一家 抄辣椒,全楼打喷嚏” 。给SARS病毒交叉感 染机会。
通风与空调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是保证生产得以正常安全进行的重要生产设施
例如对于煤矿来说,矿井通风系统就是有效防治瓦斯 灾害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有害因素与危险因素的区别: 一般有害因素所引起的危害主要 是慢性危害为主 危险因素则主要引起急性伤害为 主
危险与有害因素的控制与消除技术
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的控制技术形成了 专门的技术门类: 工业防毒技术→各种毒物 通风工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生产性 粉尘、不良气候条件 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振动 防火防爆技术→火灾、爆炸 电气安全技术→电能伤害 机械安全技术→机械性伤害
通风工程原理
当室内得到热量或是去热量时,从室内 去出或补充热量,达到热平衡,保持一定 的温度。 使进出房间的湿量平衡,保持一定的湿度。 排除污浊空气,补充新鲜空气,保持空气 质量平衡。
0.3 通风空调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
西方
现代通风空调技术
我国古代
民用建筑 工业生产领域
民用建筑
知识要点:
通风 空调 通风与空气调节的工作原理
0.1 通风空调在控制改善室内环境中 的作 用和任务
力量将危害物飞扬 起来----生活案例 扫地,拍打毯子, 吹气。
学校常见的废气排放-实验蒸汽,焊接
/referurl/imgsearch/touri/de/*.tw/~yang/e quipments/edefault.htm
空调包含了采暖功能和部分通风功能,但不是所有环境都需要空
《通风工程》课件

通风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清洁风口和风道,更换空气过滤器,检查风机和传动装置,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风系统的节能技术
换热器
通过热交换实现热能回收,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控制系统
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 实时调整通风系统运行状态, 节省能源。
自然通风设计
结合建筑设计,利用自然气流 实现通风,减少机械设备的使 用。
风管系统
用于传输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 空气的管道系统,通常由金属 或塑料材料制成。
风机
驱动空气流动的设备,可通过 电力或其他动力源运行。
空气过滤器
用于清洁空气并防止污染物进 入室内的设备。
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
1 适宜流量
2 均匀分布
根据需要确保适宜的空气流量,以满足人 员和设备的需求。
将新鲜空气均匀分配到室内各个区域,确 保整体通风效果。
《通风工程》PPT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通风工程,从概述到未来发展趋势,包括通风系统的分类、 组成、设计原则、计算方法、施工要点等内容,以及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危 害因素。
通风工程的概述
提供新鲜空气
通风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 室内提供新鲜空气,保持 空气流通,确保人员健康 和舒适。
改善室内环境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气 味,通风工程改善室内环 境,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 节能减排
4 适应环境
考虑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和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具体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宜的通风系统 设计方案。
通风系统的计算方法
换气次数法
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和需要的 换气次数进行通风系统的计 算。
舒适度法
根据舒适度需求(温度、湿 度等)来决定通风系统的设 计和运行参数。
第2章全面通风

机的送时d (L入间Lyy00室。xx外LL空yy )气。0试求f 该房间的CO2浓度达到5.9g/m3所需
分析:40g,500×10-4%
x
Ly)
|
y2 y1Βιβλιοθήκη Vf ln
Ly0 x Ly1 Ly0 x Ly2
L
Vf
y1 exp(L )
y2
Vf
有资料查得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约为40g, CO2的 产生量X=40g/h×180=7200g/h=2g/s
局部通风
局部排风:在集中产生有害物的局部地点, 设置捕集装置, 将有害物排走, 以控制有害物向室内扩散。这是防毒、 排尘最 有效的通风方法。
局部送风:向局部工作地点送风, 使局部地带造成良好的空 气环境,主要用于局部降温。
分散式 借助轴流风扇或喷雾风扇, 直接将室内空气吹向 作业地带进行循环通风。 系统式 通风系统将室外空气送至工作地点。
第2章 全 面 通 风
2.0 概述
2.1 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
2.1.1 全面通风换气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2.1.2 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2.1.3 有害物散发量的计算 2.1.4 气流组织 2.1.5 空气平衡和热平衡
2.2 置换通风
2.2.1 评价通风效果的指标 2.2.2 置换通风的原理 2.2.3 置换通风的特性 2.2.4 置换通风的设计
全面机械送风系统
§2.1 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
全面通风换气量:车间内连续、均匀地散发有害物, 在合理的气流组织下,将有害物浓度稀释到卫生 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所必须的通风量。
2.1.1 全面通风换气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房间内有害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可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建 立微分方程,对于连续, 稳定的通风过程, 根据在通风过程 中排出有害物的量应与产生的有害物量达到平衡的原则有: 排污微分方程:室内得到的有害物量(有害物源散发的有害 物和进风带入的有害物)与从室内排走的有害物量之差,等 于房间内有害物增量相等。
通风及空调工程课件(PPT 54页)

R134A标准气化温度-26.1℃
40
3.6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164
组成:4种设备
• 冷凝器:使制冷剂冷凝的设备
• 蒸发器:使制冷剂蒸发的设备
•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制热
• 膨胀阀:降低压力
制冷
冷却介质:使制冷剂冷却的介质 被冷却介质:被制冷剂冷却的介质
图3-81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27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3
3.2.3常用风管的连接方式
1. 咬口连接 2. 焊接 3. 铆接 4. 风管加固
28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5
3.2.4 风管的施工
29
图3-49 矩形风管管件形状示意图
3.2 通风系统管材
154
3.2.4 风管的施工
图3-50 圆形风管管件形状示意图
30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8
3.2.2 风管配件
(3) 喷口
喷口是喷射式送风口的简称。用于远距离送风的风口。其主要形式有圆形和球形两种。
19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8
3.2.2 风管配件
(3) 喷口
由于喷嘴长度较长(180-350㎜),使得该风口的射程比球形喷口更远, 喷口通常作为侧送风口使用。
图3-24 带长喷嘴的球形喷口
6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30
3.1.1 通风的分类
1. 自然通风 依靠室外风力形成的风压和室内空气温差形成的热压使 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的通风方式。
“烟囱效应”
图3-2 利用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示意图
7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31
40
3.6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164
组成:4种设备
• 冷凝器:使制冷剂冷凝的设备
• 蒸发器:使制冷剂蒸发的设备
• 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制热
• 膨胀阀:降低压力
制冷
冷却介质:使制冷剂冷却的介质 被冷却介质:被制冷剂冷却的介质
图3-81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27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3
3.2.3常用风管的连接方式
1. 咬口连接 2. 焊接 3. 铆接 4. 风管加固
28
3.2 通风系统管材
145
3.2.4 风管的施工
29
图3-49 矩形风管管件形状示意图
3.2 通风系统管材
154
3.2.4 风管的施工
图3-50 圆形风管管件形状示意图
30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8
3.2.2 风管配件
(3) 喷口
喷口是喷射式送风口的简称。用于远距离送风的风口。其主要形式有圆形和球形两种。
19
3.2 通风系统管材
138
3.2.2 风管配件
(3) 喷口
由于喷嘴长度较长(180-350㎜),使得该风口的射程比球形喷口更远, 喷口通常作为侧送风口使用。
图3-24 带长喷嘴的球形喷口
6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30
3.1.1 通风的分类
1. 自然通风 依靠室外风力形成的风压和室内空气温差形成的热压使 室内外空气进行交换的通风方式。
“烟囱效应”
图3-2 利用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示意图
7
3.1 通风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131
通风工程讲解-62页PPT资料

排风道
风帽
排风罩
净旋袋滤化风式尘装除除器置尘尘器器
排风机
排风系统组成示意图
圆形直管 圆形弯管 方形直管
天方地园 园管三通
风帽
屋顶风机
高效过滤器
排烟风机
二、空调系统
● 空调工程:是更高级的通风,既要保证送进室内空气温 度和洁净度,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干湿度和速度的设施。
● 空调工程的分类 ①按要求分类:恒温恒湿、净化、除湿和一 般空调系统 ②按集中程度分类:集中、局部、混合式的空调系统;
风口
散流器
柱式散热器
轴流风机
离心风机
送风
空气处理器
进风
一、通风工程
● 排风系统组成(P): (排风系统示意图) ①排风管道:设置蝶阀、排风口、排气罩、风帽等; ②管道配件及管件: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兰 盘、导流片、静压箱等; ③管道配件:测定孔、管道支托架; ④排风设备:排风机、净化设备等。
● 详图:针对设备安装、部件的加工制作、风管与设 备的保温均采用标准图。 ①管道保温详图; ②标准详图。
400 ×320
400×320
② 设备型号及参数、管道的规格及型号。
二、通风空调工程剖面图
● 剖面图:主要表示设备、管道、部件在竖直方向上的 布置、标高和尺寸。
● 空调系统的剖面图: ①双线表示对应平面图中的风管、设备、部件的位置 尺寸; ②注明风管直径、断面尺寸、管子的标高、送排风口 的形式及标高和尺寸、空气的流向、设备中心线及 标高、风管出屋面及风帽的标高等;
房 间
喷嘴
送
混合段
风
二次风
(旁道风门) 凝结水管道 二次风
混合式空调机(静压箱)原理图
矿井通风技术PPT课件

第一章 井下空气
(二)、氮气(N2) 1、特征:“三无”,相对密度为,微溶于水,不助燃,无毒,但当氮气浓度升高时,氧气浓度相对减少,可引起缺氧窒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一种,空气中约占79% 。 2、主要来源:煤中固有,坑木腐烂,井下大小便。 注:《规程》无具体规定,必须加强防范。
第一章 井下空气
(三)、二氧化碳(CO2) 1、特征:无色,略有酸味,相对密度1.52,不助燃烧,易溶于水,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空气中约占0·04% 。 2、对人的作用浓度:1%,呼吸急促;5-8%,呼吸加快1倍以上,10%以上有窒息危险(窒息特征略)。 3、主要来源:工作人员呼吸,煤中固有,煤氧化、坑木腐烂,爆炸、火灾,井下大小便。 4、《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不得超过%,在采掘工作面和采区的回风流中,不得超过%,在矿井和一翼的总回风不得超过%。
保证煤矿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通风不保证,井下工作人员随时有死亡危险。通风不保证,不但能直接引发事故,而且往往是“祸不单行”。不但能引发窒息、中毒、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而且在火灾、顶板、水灾等事故中引发其他事故。如:2004·3·29,湖南涟源香花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截止31日16:30分,井下共有14人,8人死亡、2人受伤、4人失踪。该矿2002·8被水淹,目前一直在排水,尚未恢复生产。又如:2003·12·5,沙湾苇子沟煤矿,靠自然通风,乱采滥挖,井下局扇安装在回风中,又使用普通电气设备,引发瓦斯煤尘爆炸,造成5人死亡。又如:下页
第一章 井下空气
第三节 井下气候条件 培训要求 1、应该了解内容: 矿井常用的热应力指标。 2、必须掌握内容: (1)矿井通风的目的; (2)气候因素; (3)《规程》102条 温度规定。
第一章 井下空气
第三节 井下气候条件 一、热应力指标 人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热量大约70~100W,在水平巷道中行走能量消耗约290W。 人体主要散热方式:对流换热、辐射、汗液蒸发 决定人体表面散热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 井下气候标准: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气温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不得超过30℃ 。
(二)、氮气(N2) 1、特征:“三无”,相对密度为,微溶于水,不助燃,无毒,但当氮气浓度升高时,氧气浓度相对减少,可引起缺氧窒息,是井下有害气体的一种,空气中约占79% 。 2、主要来源:煤中固有,坑木腐烂,井下大小便。 注:《规程》无具体规定,必须加强防范。
第一章 井下空气
(三)、二氧化碳(CO2) 1、特征:无色,略有酸味,相对密度1.52,不助燃烧,易溶于水,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空气中约占0·04% 。 2、对人的作用浓度:1%,呼吸急促;5-8%,呼吸加快1倍以上,10%以上有窒息危险(窒息特征略)。 3、主要来源:工作人员呼吸,煤中固有,煤氧化、坑木腐烂,爆炸、火灾,井下大小便。 4、《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不得超过%,在采掘工作面和采区的回风流中,不得超过%,在矿井和一翼的总回风不得超过%。
保证煤矿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通风不保证,井下工作人员随时有死亡危险。通风不保证,不但能直接引发事故,而且往往是“祸不单行”。不但能引发窒息、中毒、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而且在火灾、顶板、水灾等事故中引发其他事故。如:2004·3·29,湖南涟源香花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截止31日16:30分,井下共有14人,8人死亡、2人受伤、4人失踪。该矿2002·8被水淹,目前一直在排水,尚未恢复生产。又如:2003·12·5,沙湾苇子沟煤矿,靠自然通风,乱采滥挖,井下局扇安装在回风中,又使用普通电气设备,引发瓦斯煤尘爆炸,造成5人死亡。又如:下页
第一章 井下空气
第三节 井下气候条件 培训要求 1、应该了解内容: 矿井常用的热应力指标。 2、必须掌握内容: (1)矿井通风的目的; (2)气候因素; (3)《规程》102条 温度规定。
第一章 井下空气
第三节 井下气候条件 一、热应力指标 人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热量大约70~100W,在水平巷道中行走能量消耗约290W。 人体主要散热方式:对流换热、辐射、汗液蒸发 决定人体表面散热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 井下气候标准: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气温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不得超过3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量达到最优的通风效果。
▪ 原则
✓ 排风口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高污染区→迅速排出污染物、 不再流经工作区
✓ 送风口尽量靠近操作地点→新鲜空气先经过工作区,有 利于保证人员不受污染
✓ 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回流、避免积聚。 ▪ 方式
应根据有害物源的分布、性质、浓度分布、温度分布 及人员操作位置的具体情况确定。
粉尘-除尘器 有害蒸气和气体-净化装置 风机-提供动力。为防止磨损和腐蚀,通常置于净化设备后。
5
局部排风系统示意图
6
局部送风系统
作用 向少数局部地点送风,在局部地点造成良好的空气环境。
适用条件 面积大、人数少、有害物污染不严重。
系统形式 系统式-空气集中处理后送入局部地点; 分散式-用风扇使室内空气再循环。
22
三、风量平衡和热平衡
1) 风量(空气)平衡 通风房间空气的质量守恒
▪ 风量平衡过程:
进 自然进风Gzj 风 机械进风Gjj
房间
自然排风
排
机械Gz排p 风
风
Gjp
23
数学表达式: Gzj+Gjj=Gzp+ Gjp
✓不设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时: Gjj-Gjp=(Gzp-Gzj)
漏风量 >0,室内正压,无组织排风,适于清洁房间; 漏风量 <0,室内负压,无组织进风,适于污染房间; =0,室内外无压差,适用于无特殊要求车间。
10
一、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全面通风量
送入的新鲜空气在整个空间内与污染物均匀、充分 地混合,使浓度值低于允许值的通风量。
但一般并不能很好混合,难以保持整个空间的浓度 低于允许值。
11
1) 稀释有害物的全面通风量
全面通风基本微分方程
房间体积Vf,有害物散发量为x(g/s),送风空气中有 害物浓度y0,室内空气有害物的初始浓度为y1,任意时 刻室内空气中有害物的初始浓度为y。
19
气流组织的例子(1)
20
气流组织的例子(2)
方案一
方案二
图例 污染物 人员 气流
21
▪ 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气流组织方式 ✓ 有害物源散发的有害气体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或 者车间存在上升气流,不论有害气体密度大小,均应 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 ✓ 如果没有热气流的影响,当散发的有害气体密度比空 气小时,应采用下送上排方式;比空气密度大时,应 当采用上下两个部位同时排出的方式,并在中间部位 将清洁空气直接送到工作地带(中送上下排)
24
2) 热平衡
含义
为保持室内温度不变, 要求总得热量等于总失热量
散热设备
得 机械进风
热 量
自然进风
空气再循环
房间
维护结构 失
材料
热
排风
量
25
热平衡方程
Q f c jj j t L j j j c zw j t L w c h n ( L x t s t n ) Q h c p n t n L
显然: ✓得热>失热→室内升温 ✓得热<失热→室内降温 进行通风设计时,要考虑风量平衡和热平衡,同时也
应考虑节能和提高通风相同的经济性。一些节能措施见 P31
26
房间体积Vf
通风风量 L(m3/s)
送风中有害 物浓度 y0(g/m3)
X(g/s) 车间通风排污模型
通风风量 L(m3/s)
室内有害物 浓度 y(g/m3)
12
设在dτ时间内,房间内浓度增加dy,则:
L0d y xd Ly d V fdy
送入
产生 排出
得
失
增加
13
▪对微分方程积分得:
Ly1xLy0 expL
7
局部送风系统示意图
8
第二节 全面通风
▪适用条件 ✓不能采用局部通风(生产条件限制、污染源不固定); ✓局部通风效果不好(不能满足卫生标准)。
▪特点 风量大大超过局部通风,设备也复杂。
▪系统形式 进排风方式-一边用清洁空气稀释有害物浓度,一边 不断排出污染空气,以满足卫生标准。
9
▪影响通风效果的因素 ✓风量-风量越大效果越好; ✓气流组织-指对室内气流流动的控制。
全面通风:对整个车间进行通风换气,将有害
物浓度稀释到允许值以下。采用进排风方式。动力使空气流动。 通风量确定,气流可控制,可按要求处理进、排 风。要消耗能量。
自然通风:依靠室外风力和室内、外温差产生
的压力使空气流动。通风量不确定,无法处理进、 排风。不消耗能量。
第二章 控制工业有害物的通风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全面通风的一般原理 ▪局部通风系统的构成 ▪事故通风的概念
1
排风:污染空气排到室外
通风
局部或整个车间
进风:新鲜或清洁空气送入室内
分类:
通风 范围
局部通风:在局部地点利用通风气流使之不受 有害物的污染。风量小、效果好,应尽量采用。 有进风、排风、进排风3种方式。
G Q c(t p t0 )
G-全面通风量,kg/s; Q-室内余热量,kJ/s; c-空气比热,kJ/kg℃; tp-排气温度, ℃ ; t0-进气温度,℃ 。
,Kg/s
16
3) 消除余湿的全面通风量
G W (d p d0 )
,Kg/s
W-余湿量,g/s; dp-排出空气含湿量,g/kg干空气; d0-进入空气含湿量,g/kg干空气。
17
4) 有害物综合作用的全面通风量
✓一般,散发毒性无相加作用的有害物时,分别计算稀释 各种有害物所需的风量,取最大值; ✓有害物毒性有相加作用时,分别计算取总和; ✓室内有害物散发量无法具体计算时,采用换气次数 n(=L/Vf)的经验数值。
例题:(2-1)
18
二、气流组织
▪ 目的 合理布置送、排风口位置和型式,分配风量,以最小
Ly2 xLy0
Vf
Y2~τ按指数规律变化,变化速度取决于L/Vf(换气次数)
▪根据上式:
要求τ时刻浓度达到y2,按(2-6)式可以计算出需要的L
已知L,按(2-57)式计算任意τ时刻浓度y2
14
τ→∞时,全面通风达 到稳定:
y2
y0
x L
L x k y2 y0
15
2) 消除余热的全面通风量
3
第一节 局部通风
基本形式:局部排风和局部进风 局部排风系统
作用 在有害物产生的地方,直接收集有害物,经净化处理后
排至室外。 特点
需要的风量小、效果好。 应优先采用。 系统功能 收集(捕集)、输送、净化。
4
系统构成 局部排风罩-捕集有害物。形式多样,对性能影响大。 风管-输送气体的管道。把系统各部分连成一体。要求合 理的流速、管路求短、直、顺、内表面光滑。 净化设备-完成净化功能。
▪ 原则
✓ 排风口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高污染区→迅速排出污染物、 不再流经工作区
✓ 送风口尽量靠近操作地点→新鲜空气先经过工作区,有 利于保证人员不受污染
✓ 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回流、避免积聚。 ▪ 方式
应根据有害物源的分布、性质、浓度分布、温度分布 及人员操作位置的具体情况确定。
粉尘-除尘器 有害蒸气和气体-净化装置 风机-提供动力。为防止磨损和腐蚀,通常置于净化设备后。
5
局部排风系统示意图
6
局部送风系统
作用 向少数局部地点送风,在局部地点造成良好的空气环境。
适用条件 面积大、人数少、有害物污染不严重。
系统形式 系统式-空气集中处理后送入局部地点; 分散式-用风扇使室内空气再循环。
22
三、风量平衡和热平衡
1) 风量(空气)平衡 通风房间空气的质量守恒
▪ 风量平衡过程:
进 自然进风Gzj 风 机械进风Gjj
房间
自然排风
排
机械Gz排p 风
风
Gjp
23
数学表达式: Gzj+Gjj=Gzp+ Gjp
✓不设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时: Gjj-Gjp=(Gzp-Gzj)
漏风量 >0,室内正压,无组织排风,适于清洁房间; 漏风量 <0,室内负压,无组织进风,适于污染房间; =0,室内外无压差,适用于无特殊要求车间。
10
一、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全面通风量
送入的新鲜空气在整个空间内与污染物均匀、充分 地混合,使浓度值低于允许值的通风量。
但一般并不能很好混合,难以保持整个空间的浓度 低于允许值。
11
1) 稀释有害物的全面通风量
全面通风基本微分方程
房间体积Vf,有害物散发量为x(g/s),送风空气中有 害物浓度y0,室内空气有害物的初始浓度为y1,任意时 刻室内空气中有害物的初始浓度为y。
19
气流组织的例子(1)
20
气流组织的例子(2)
方案一
方案二
图例 污染物 人员 气流
21
▪ 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气流组织方式 ✓ 有害物源散发的有害气体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或 者车间存在上升气流,不论有害气体密度大小,均应 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 ✓ 如果没有热气流的影响,当散发的有害气体密度比空 气小时,应采用下送上排方式;比空气密度大时,应 当采用上下两个部位同时排出的方式,并在中间部位 将清洁空气直接送到工作地带(中送上下排)
24
2) 热平衡
含义
为保持室内温度不变, 要求总得热量等于总失热量
散热设备
得 机械进风
热 量
自然进风
空气再循环
房间
维护结构 失
材料
热
排风
量
25
热平衡方程
Q f c jj j t L j j j c zw j t L w c h n ( L x t s t n ) Q h c p n t n L
显然: ✓得热>失热→室内升温 ✓得热<失热→室内降温 进行通风设计时,要考虑风量平衡和热平衡,同时也
应考虑节能和提高通风相同的经济性。一些节能措施见 P31
26
房间体积Vf
通风风量 L(m3/s)
送风中有害 物浓度 y0(g/m3)
X(g/s) 车间通风排污模型
通风风量 L(m3/s)
室内有害物 浓度 y(g/m3)
12
设在dτ时间内,房间内浓度增加dy,则:
L0d y xd Ly d V fdy
送入
产生 排出
得
失
增加
13
▪对微分方程积分得:
Ly1xLy0 expL
7
局部送风系统示意图
8
第二节 全面通风
▪适用条件 ✓不能采用局部通风(生产条件限制、污染源不固定); ✓局部通风效果不好(不能满足卫生标准)。
▪特点 风量大大超过局部通风,设备也复杂。
▪系统形式 进排风方式-一边用清洁空气稀释有害物浓度,一边 不断排出污染空气,以满足卫生标准。
9
▪影响通风效果的因素 ✓风量-风量越大效果越好; ✓气流组织-指对室内气流流动的控制。
全面通风:对整个车间进行通风换气,将有害
物浓度稀释到允许值以下。采用进排风方式。动力使空气流动。 通风量确定,气流可控制,可按要求处理进、排 风。要消耗能量。
自然通风:依靠室外风力和室内、外温差产生
的压力使空气流动。通风量不确定,无法处理进、 排风。不消耗能量。
第二章 控制工业有害物的通风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全面通风的一般原理 ▪局部通风系统的构成 ▪事故通风的概念
1
排风:污染空气排到室外
通风
局部或整个车间
进风:新鲜或清洁空气送入室内
分类:
通风 范围
局部通风:在局部地点利用通风气流使之不受 有害物的污染。风量小、效果好,应尽量采用。 有进风、排风、进排风3种方式。
G Q c(t p t0 )
G-全面通风量,kg/s; Q-室内余热量,kJ/s; c-空气比热,kJ/kg℃; tp-排气温度, ℃ ; t0-进气温度,℃ 。
,Kg/s
16
3) 消除余湿的全面通风量
G W (d p d0 )
,Kg/s
W-余湿量,g/s; dp-排出空气含湿量,g/kg干空气; d0-进入空气含湿量,g/kg干空气。
17
4) 有害物综合作用的全面通风量
✓一般,散发毒性无相加作用的有害物时,分别计算稀释 各种有害物所需的风量,取最大值; ✓有害物毒性有相加作用时,分别计算取总和; ✓室内有害物散发量无法具体计算时,采用换气次数 n(=L/Vf)的经验数值。
例题:(2-1)
18
二、气流组织
▪ 目的 合理布置送、排风口位置和型式,分配风量,以最小
Ly2 xLy0
Vf
Y2~τ按指数规律变化,变化速度取决于L/Vf(换气次数)
▪根据上式:
要求τ时刻浓度达到y2,按(2-6)式可以计算出需要的L
已知L,按(2-57)式计算任意τ时刻浓度y2
14
τ→∞时,全面通风达 到稳定:
y2
y0
x L
L x k y2 y0
15
2) 消除余热的全面通风量
3
第一节 局部通风
基本形式:局部排风和局部进风 局部排风系统
作用 在有害物产生的地方,直接收集有害物,经净化处理后
排至室外。 特点
需要的风量小、效果好。 应优先采用。 系统功能 收集(捕集)、输送、净化。
4
系统构成 局部排风罩-捕集有害物。形式多样,对性能影响大。 风管-输送气体的管道。把系统各部分连成一体。要求合 理的流速、管路求短、直、顺、内表面光滑。 净化设备-完成净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