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可思发布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红黄绿牌专业都是啥

合集下载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3年6月9日上午,麦可思研究院与《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

这是就业蓝皮书的第五年度发布,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备受关注。

就业蓝皮书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3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对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9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麦可思曾对该届大学毕业生同一群体进行过半年后调查)。

2013年度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和“专题研究:高等教育培养质量”。

麦可思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目前已经调查了2006届~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

从2010年开始,麦《中可思对之前调查过的全国2006届~200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再跟踪调查。

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2013年报告是第五次年度报告。

注:本书唯一作者是麦可思研究院,并非由社科院主编,请记者发稿时不要误提社科院!发布下述数据请指明数据来源于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以使数据具有可信度和可追究责任,谢谢!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蓝皮书《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1、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9%名词解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高职高专毕业生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专升本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专升本人数。

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0.9%)比2011届(90.2%)略有上升。

其中,本科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1届(90.8%)略有上升;高职高专院校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90.4%)比2011届(89.6%)略有上升。

2010中国大学就业排名

2010中国大学就业排名

2010中国大学"红黄绿牌"本科和高职专业名单
根据麦可思全国调查数据,2010年大学生“红黄绿牌”本科和高职专业名单如下:
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黄牌专业: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

绿牌专业: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
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高职专业
就业率最高十专业报考时全是冷专业
据中国教育网报道: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截至今年1月排名前10位的专业,集中在工学专业大类和管理学专业大类之中。

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

一些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的冷专业,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

据称,就业率前10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光明日报)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光明日报)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主创业持续上升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麦克斯研究所文章地址/dybg/gqdy_ttxw/201507/t20150722_2089598.shtml自主创业持续上升“重心下沉”趋势初显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麦可思—2014届较2013届月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本科专业类(前5位)编者按又是一年毕业季。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750万,再创历史新高。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大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如何?毕业生需求有哪些新的趋势?这些问题牵涉千千万万毕业生和家长的心。

今天,我们特别编发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该报告基于麦可思研究院对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其中的数据及结论,期望能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参考价值。

1.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1.近三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2.1%)比2013届(91.4%)略有上升,比2012届(90.9%)上升1.2个百分点。

其中,本科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6%,比2013届、2012届(分别为91.8%、91.5%)均有所上升(分别上升0.8、1.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90.9%)略有上升,比2012届(90.4%)上升1.1个百分点。

近三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稳定趋势。

2.选择创业、升学的毕业生比例持续增加2014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9.2%)与2013届、2012届(分别为80.6%、81.3%)相比有所下降,但总体就业情况能保持稳定。

主要是因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从上届的2.3%上升到了2.9%;同时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从上届的10.8%上升到11.7%,高职高专读本的比例从上届的3.8%上升到4.2%。

近几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

近几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

2010中国大学本科和高职“红黄绿牌”专业名单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08~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2011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公布法学上榜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08~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
201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
2014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专业
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黄牌专业: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

绿牌专业: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5年高考就业预警高职高专黄牌专业.doc

2015年高考就业预警高职高专黄牌专业.doc

2015年高考就业预警高职高专黄牌专业本专业学生上课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

人们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国际金融国际金融专业,为金融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分为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

主要培养具备国际金融知识领域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成为既熟知中国金融业发展进程和方向,又了解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业的现状,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人才。

商务英语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系统的国际商务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外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学、政治、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通过英语专业全国四级(甚至八级考试)。

主要课程主要学习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等课程。

2012年就业“红黄绿牌”专业出炉,你的专业如何?

2012年就业“红黄绿牌”专业出炉,你的专业如何?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昨天发布。

报告显示,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上升趋势。

2011届大学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2%。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为89.6%,都比上届略有上升。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为92.5%,最低的是法学,为86.8%。

就业质量是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的社会评价指标。

2011年6月9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自2009年以来的第三次年度报告。

就业蓝皮书首度出版以来,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

报告通过对就业与月薪、去向分布、工作能力、核心知识、职业任务、求职、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专升本、高考志愿填报、满意度,以及就业弱势群体、失业与预警、振兴产业对应的专业等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

【2012年就业"红黄绿牌"专业出炉】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2012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

以上专业与2011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

部分红牌专业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201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2012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

2015年大学就业红牌专业绿牌专业公布

2015年大学就业红牌专业绿牌专业公布

2015年大学就业红牌专业绿牌专业公布红牌本科:生物工程、美术学、生物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法学、音乐表演上榜,其中法学、生物工程、美术学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

高职高专: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初等教育、投资与理财、应用日语、国际金融,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专业上届也是红牌专业。

绿牌本科:建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车辆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高职高专的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石油化工等。

刚结束,关于上大学的“回报率”就再次引起关注。

昨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游戏策划一职毕业半年后收入最高,平均月薪5273元。

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毕业半年后薪资相比上涨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

可见,大学教育的长期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长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虽然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资涨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涨幅,但是,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毕业半年后薪资相比上涨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

为市场正名> 市场需求决定待遇高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让市场对互联网开发师和计算机软件应用工程师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为吸引优秀毕业生,企业多为其提供优厚的待遇。

此外,从事“银行信贷员”、“信贷经纪人”、“建筑师”等职业的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学等专业毕业生,“吸金能力”突出。

为时间正名> 医药类毕业三年后经济改观不过,毕业半年后收入最低的医药类职业,在毕业三年后将彻底摆脱排名靠后的情况。

调查显示,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平均为6155元,为2014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3773元的1.6倍。

为专业正名> 黄牌专业也有“多金”职业值得注意的是,从事“多金”职业的主要专业中不乏一些在就业蓝皮书中被列为“黄牌”的专业,如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物流管理等。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支持?每年几百万名大学生都到了哪里就业?在毕业人数屡次创新高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今天上午,麦可思研究院在京发布《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用数据来回答上述问题.今年是麦可思第八次发布年度报告,报告基于两部分研究对象:毕业半年后的2016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4年后的2012届大学毕业生.前者调查样本为25万,后者为4.1万.麦可思公司创始人王伯庆对报告部分内容进行了解读. 经济下行,但大学生总体就业率稳定【核心数字】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7%)与2014届(92.1%)和2013届(91.4%)基本持平. 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受雇工作比例下降,深造和创业比例持续上升.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7.4%)与2014届、2013届(分别为79.2%、80.6%)相比有所下降;“自主创业”的比例(3%)与2014届、2013届相比有所提升;“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与2013届相比有所下降. 【解读】虽然去年与今年经济下行,但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这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此外,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好,从而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小.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资金支持主要靠父母亲友【核心数字】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是3.0%,比2015届(2.9%)高出0.1个百分点,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大学毕业生毕业3年后创业比例增长为5.7%,其中毕业时创业3年后还存活的约为4.7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创业群体中大部分是先就业后创业.2010届毕业时创业的大学毕业生,3年后还在创业的比例为42.2%,2012届的创业3年存活率增长为47.8%,大学毕业生创业质量在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主要靠父母亲友或个人积蓄.2016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为78%,高职高专为75%). 2016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缺少资金(28%),其后是市场推广困难(26%)、缺乏企业管理经验(24%).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风险因素与本科生类似.【解读】创业资金主要靠父母亲友或个人积蓄,而不是政府资金或商业投资.除了大学生创业需要提高项目质量,政府资助政策也需要落实.商业投资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还需要更好对接,并控制投资风险.中小微企业雇用超一半大学生,建筑制造业等需求下降【核心数字】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变化,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成为主要就业去向.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到2016届的59%,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6届的18%,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6届的9%.2013――2016届大学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3%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1%上升为55%.2013――2016届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到2016届的55%.报告还显示,2016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比如,生物技术2016年就业率为87.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该专业2012届毕业生毕业3年后月收入较低(5680元),进入收入较低本科专业前10位.2016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税务.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解读】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就业于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在经济转型中“船小好调头”,在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中越加持重.中小微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大学毕业3年后收入涨幅远超城市居民【核心数字】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收入连续上升.2016届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726元)比2015届(3487元)增长了239元,比2014届(3250元)增长了476元.2012届大学生毕业3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696元(本科为6371元,高职高专为5020元),与其毕业时相比涨幅比例为87%.其中,本科涨幅比例为89%,高职高专涨幅比例为84%,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5.7%),大学教育的中期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中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从事it类职业的本科毕业生收入较高,医学本科毕业生起薪低丹后劲足.2016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6%.在2016届本科学科门类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95%),其次是工学和教育学(均为71%),最低的是农学(55%).在2016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药卫生大类(89%),其次是材料与能源大类(74%),最低的是公共事业大类和轻纺食品大类(均为51%). 在2016届本科学科门类中,医学半年内离职率最低(12%),文学和农学半年内离职率最高(均为31%).在2016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医药卫生大类半年内离职率最低(22%),艺术设计传媒大类的半年内离职率最高(54%).【解读】大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资涨幅大大超过城镇员工3年同期增长,说明教育的回报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教育的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的回报不是看毕业时,而是看毕业后的中长期回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可思发布2015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红黄绿牌专业都是啥
麦可思研究院连续第七年度发布《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这份报告中,麦可思对2015年度红牌黄专业进行了解读。

2015年度红黄绿牌专业
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各省区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2015年大学毕业生“红牌”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与2014年相比,部分专业一致。

黄牌专业指的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2015年本科就业黄牌专业包括,体育教育、动画、英语等。

绿牌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5年本科绿牌专业有建筑学、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

除了红黄绿牌专业分别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比较关心哪些专业毕业后薪资较高,哪些专业就业率较高,因为这才是最实惠的。

那么下面起来看看吧!
2014年月收入最高的专业
2014年就业率最高的专业
2014年月收入较高的职业及其对应专业
读大学的确能带来收入回报
在2014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3940元),最低的是医学(3208元)。

在2014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大类(3604元),最低的是医药卫生大类(2745元)。

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84元(本科为6155元,高职高专为4812元)。

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66元(本科为3051元,高职高专为2482元),三年来月收入增长2718元,涨幅比例为98%。

其中,本科增长3104元,涨幅比例为102%;高职高专增长2330元,涨幅比例为94%。

虽然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薪资涨幅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同期涨幅,但是,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三年薪资与毕业半年后薪资相比上涨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7.4%)。

报告得出结论认为,大学教育的长期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长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