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大纲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是为了引导和规范全国范围内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而制定的重要文件。

本次考试大纲旨在确保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同时准确评估考生的学术能力和潜力。

一、考试科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包含以下科目:1. 专业基础综合能力测试:该测试考察考生在本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 专业课程考试:该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英语(全日制研究生适用):此科目要求考生展示在英语读写能力、听说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水平。

二、考试内容1. 专业基础综合能力测试:该部分涵盖以下内容:- 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本专业相关实践技能;-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专业课程考试:这一部分将重点考察以下内容:- 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点;- 对重要理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英语:英语考试包括以下方面:- 英语听力理解;- 英语阅读理解;- 英语写作;- 英语翻译。

三、考试形式考试将以笔试形式进行,具体考试形式和时间安排将由各个考试机构在招生公告中发布。

四、考试评分考试采用标准化评分方法,根据不同科目的评分规则和权重,对考生进行评分和排名。

五、报名和准考证有意参加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需按照招生公告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在线报名,并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考生须于规定时间携带准考证前往考场参加考试。

六、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将在一定时间内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指定的网站查询个人成绩,同时各高校和研究生院也会以通知书、邮件等方式通知录取情况。

七、考试纪律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试纪律,否则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可能导致考试成绩无效。

总结: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是为了确保考生们在招生录取中受到公平待遇而设立的。

考试科目、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要求都需要考生们认真准备,并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623《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考试的学科范围本课程考试范围包括:广告运作、品牌管理、传媒经营、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四部分。

二、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要求了解广告运作、品牌管理、传媒经营及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业界的最新趋势,掌握广告运作、品牌管理、传媒经营、网络与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综合运用上述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解释各种传播现象、解决各种传播问题。

三、参考书目1. 张金海、余晓莉:《现代广告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 阿伦斯等:《当代广告学》,丁俊杰、程坪、陈志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3. 黄合水:《品牌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4. 凯勒:《战略品牌管理》,吴水龙、何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 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传媒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谢新洲:《媒介经营与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7.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 李良荣:《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四、考试的知识范围(课程复习大纲)(一)广告与广告市场1、广告的起源及社会功能2、现代广告的定义及其本质3、广告产业的性质及其范围4、广告市场的含义及其构成5、广告代理制6、广告公司、媒体、广告主、受众7、直销、推销、促销、事件营销、公关与广告(二)广告运作过程1、广告调查的内容及方法2、广告策划的原则、方法与流程3、广告创意的思维与方法4、广告表现的基本元素与技巧5、广告媒体的选择、组合与排期6、广告效果的发生模式、测定方法(三)现代广告新发展1、“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其实践2、数字化背景下的广告运作与广告形态革新3、互联网交互式信息平台营销传播的开发与利用(四)品牌资产评估1、品牌的本质与意义2、品牌与品牌资产3、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4、品牌意识与品牌联想5、品牌主观质量与品牌态度6、品牌忠诚7、品牌资产模型(五)品牌建设管理1、品牌化决策、品牌架构、品牌组合2、品牌定位、品牌识别3、品牌延伸、品牌联盟、品牌更新、品牌维护4、品牌社群、品牌故事、品牌杠杆5、品牌本土化与国际化6、品牌价值链7、品牌建设步骤8、品牌营销传播方案9、数字时代的品牌建设(六)传媒产业的基本特征1、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2、传媒产业的商业模式3、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4、传媒产业价值链5、传媒产品的类型及特征6、传媒市场的结构与特征(七)传媒产业的其它特征1、传媒产业中的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2、传媒产业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3、传媒产业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4、传媒产业中的虚拟经济与流量经济5、传媒产品跨国流动中的文化折扣现象6、传媒市场中的明星高收入现象7、世界当代传媒业概况与特征8、中国当代传媒业概况与特征(八)传媒组织的经营与管理1、传媒经营与管理的目标2、传媒的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3、媒介融合与跨媒介经营4、传媒广告资源开发与运营(九)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产业的影响1、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及其发展逻辑2、网络媒体及其演变3、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4、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其影响(十)网络传播及其特征1、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2、新媒体新在何处3、网络与新媒体用户特征4、网络与新媒体信息特征5、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基本思维与策略6、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及其特征(十一)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1、网络与舆情、舆论2、网络文化及其影响3、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4、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5、网络传播与乡村发展。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值分析(机电院)》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值分析(机电院)》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值分析(机电院)》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试卷内容结构:约占 60%,主观题约占 40%。

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由三部分组成:选择/判断、填空、分析/计算。

其中:1、选择/判断题,约占20%。

测试考生对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数值计算常用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2、填空题,约占40%。

测试考生运用数值计算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开展计算、简要分析以及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分析、计算题,约占40%。

测试考生综合运用数值计算理论、典型方法解决综合问题,并开展相关计算方法收敛性以及误差分析等能力。

第二部分考察的知识及范围1.误差度量与数值算法设计误差基本概念:误差来源与分类,截断误差、舍入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有效数字以及数值稳定性。

函数计算误差分析:一元函数误差估计,四则运算误差估计。

数值算法设计原则:简化计算步骤以节省计算量(秦九韶算法)、减少有效数字损失,选择数值稳定的算法。

2.函数的插值方法以及误差估计插值问题的基本概念:插值问题的描述,插值多项式的存在和唯一性,差商、差分的概念以及性质。

拉格朗日插值:线性插值与抛物插值,n次拉格朗日插值,插值余项公式。

牛顿插值:均差的概念与性质,牛顿插值公式及其余项,差分的概念与性质。

埃尔米特插值:两点三次埃尔米特插值及其余项,n点埃尔米特插值,非标准埃尔米特插值及其余项。

分段低次插值:分段线性插值,分段三次埃尔米特插值。

三次样条插值:三次样条函数建立,三次样条插值方法。

3.函数逼近与曲线拟合正交多项式:函数内积、欧几里德范数,正交函数序列,正交多项式,勒德让多项式,切比雪夫多项式。

最佳平方逼近:最佳平方逼近问题及解法,基于正交函数、勒德让多项式、切比雪夫多项式的最佳平方逼近。

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曲线拟合问题的提出和解法,最小二乘计算,最小二乘法的应用(算术平均、超定方程组)。

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考试大纲

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考试大纲

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基本要求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学科基础和科研能力的综合考核,是选拔和选拔培养优秀研究生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考试科目是对考生学科基础和综合能力的考核,旨在评价考生在研究生阶段综合素质和学科基础上的资质。

二、考试科目设置研究生入学考试统考科目包括两个部分:综合知识和学科基础。

综合知识采取笔试,学科基础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

1.综合知识(笔试)综合知识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和数学。

考试分为两个部分:选择题和简答题。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科基础(笔试和面试)学科基础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在所报考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主要采用选择题和解答题,考查考生对该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面试环节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深入思考、创新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 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等。

考试要求: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重大事件、影响和启示;熟悉近现代思潮的形成和影响。

2.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考试要求: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

3. 英语考试内容: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

考试要求: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阅读。

4. 数学考试内容: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

考试要求: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四、考试标准与评分方法考试科目的评分方法主要采用客观评分和主观评分相结合的方式。

客观题部分采用自动批阅系统进行评分,主观题部分采用专业人员评阅和面试评分。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编号:826 科目名称:服装材料学
1、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描述构成服装材料的纤维、纱线、织物、非织造材料、皮革与毛皮的种类、性质、特点、加工方法和用途;能够鉴别原料,分析面料组织结构与特性,比较、说明面料性能及机理,计算有关性质指标;了解面料流行趋势和发展方向,能够针对服装产品合理选用面料与辅料。

2、考试内容与比重:
1、纤维、纱线及各类服装材料分类、性能、生产、用途。

2、原料鉴别、功能分析、风格评价、质量评定。

3、面料与辅料识别、分析、选用、性能测评。

4、传统织物、流行趋势、新型材料及发展。

3、试题类型与分值
概念题:20%,选择题:10%,简答题:30%,论述题:40%。

4、考试形式与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5、主要参考书目
1、《服装材料概论》马大力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服装材料选用技术与实务》马大力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024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经济专业基础》849考研大纲

2024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经济专业基础》849考研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经济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49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数字经济基础知识是数字经济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基础课。

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 分钟(三)各部分内容比例1.微观经济学内容70分2.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内容50分3.数字经济基础知识内容30分(四)题型1.名词解释2.计算题3.问答题(五)参考书目(以最新版本为准)1.[美]哈尔·R. 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罗伯特吉本斯, 博弈论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微观经济学(一)消费者理论预算集及性质,预算线及其变动,计价物,税收、补贴和配给,消费者偏好,关于偏好的假设,弱偏好集,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解释,效用函数,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的关系,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束,需求函数,税收类型的选择,正常商品,低档商品,收入提供曲线,恩格尔曲线,普通商品,吉芬商品,价格提供曲线,需求曲线,替代与互补,反需求函数,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斯勒茨基方程,需求总变动的构成,变动率,需求法则,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与希克斯替代效应,补偿需求曲线,或有消费计划,期望效用函数,厌恶风险,偏好风险,风险中性,消费者剩余及其解释,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补偿变化,等价变化,生产者剩余及其变化,计算得利和损失。

(二)市场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曲线,需求价格弹性,收益及其与弹性的关系,边际收益及其与弹性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供给曲线,市场供给曲线,竞争市场,均衡价格,经济均衡,税收对均衡的影响,税收的额外净损失,帕累托效率。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10 数据结构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10 数据结构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10 科目名称:数据结构Ⅰ.考查目标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大连理工大学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大连理工大学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Ⅱ.考查范围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以数据结构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数据结构课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查内容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1.线性表的定义2.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3.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4.线性表的应用二、栈、队列和数组1.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2.栈的顺序表示和实现3.栈的链式表示和实现4.队列的顺序表示和实现5.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6.栈和队列的应用7.数组的定义,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8.矩阵的压缩存储三、树与二叉树1.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二叉树(1) 二叉树的定义及性质(2)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3) 二叉树的遍历(4) 线索二叉树3.树、森林(1) 树的存储结构(2) 树和二叉树的转换,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3) 树和森林的遍历4.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四、图1.图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图的存储方式(1) 数组(邻接矩阵)表示法(2) 邻接表3.图的遍历及其应用(1) 深度优先搜索(2) 广度优先搜索4.图的基本应用(1) 最小生成树(2) 最短路径(3) 拓扑排序(4) 关键路径五、查找1.查找的基本概念2.静态查找表(1) 顺序查找法(2) 折半查找法3.动态查找表(1) 二叉排序树和平衡二叉树(2) B-树4.哈希(Hash)表5.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六、排序1.排序的基本概念2.插入排序(1) 直接插入排序(2) 折半插入排序3.起泡排序(bubble sort)4.简单选择排序5.希尔排序(shell sort)6.快速排序7.堆排序8.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9.基数排序10.外部排序11.各种排序算法的比较12.排序算法的应用复习参考资料:《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是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招生选拔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水平和社会高度认可的国家级考试。

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1. 思想政治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2. 外国语:考试范围包括英语、日语、俄语等,要求考生掌握一定词汇量,能够阅读并理解相关资料和文献。

3. 大学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公式,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计算。

4. 专业基础课: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方向设置相关科目,如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

要求考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5. 综合能力测试:包括逻辑推理、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内容,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分值分布合理。

考试时间安排在同一天,与全国其他省份同步进行。

四、考生注意事项1. 考生应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备考,全面掌握相关科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 考生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3. 考生应遵守考试纪律,不作弊、不抄袭等,共同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以上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给考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
2018年药学(100700)研究生入学考试《药学综合二》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药学综合试题,总分300分。

考试涉及三门课程,内容和分值比例分别为有机化学(40%)、分析化学(40%)、药物分析学(20%)。

二、考查要点
(一)有机化学
1、绪论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共价键的基本性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等。

2、烷烃
烷烃的异构与命名、烷烃的构型与构象、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卤代反应的机理,自由基的稳定性。

3、环烷烃
环烷烃的命名与异构、环烷烃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环烷烃的构象及构象分析、多环烃。

4、对映异构
旋光性、手性、分子的手性与对称性、含一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化合物、含几个不对称碳原子的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5、卤代烷
卤代烷的命名、一卤代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一卤代烷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机理、一卤代烷的制法、有机金属化合物。

6、烯烃
烯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烯烃的制法、消去反应机理、烯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机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烯烃的来源和用途。

7、炔烃和二烯烃
炔烃的结构、异构和物理性质、炔烃的化学反应、炔烃的制法、共轭作用,超共轭作用
共轭二烯烃、累积二烯烃。

8、芳烃
苯的结构、共振论、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及物理性质、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及机理、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多环芳烃、卤代芳烃、休克尔规律。

9、醇、酚、醚
醇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一元醇的反应、一元醇的制法、二元醇、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一元酚的反应、二元酚和多元酚、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醚的反应、醚的制法、环醚。

10、醛、酮、醌
一元醛酮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醛酮的氧化和还原、一元醛酮的制法、醛酮的来源和用途、α, β-不饱和醛酮、醌。

11、羧酸
一元羧酸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一元羧酸的反应、一元羧酸的制法、二元羧酸。

12、羧酸衍生物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酯水解反应机理、羧酸衍生物的反应、羧酸衍生物的用途、烯酮、不饱和羧酸、取代羧酸、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3、含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硝基化合物的性质、硝基化合物的制备、胺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胺的化学性质、胺的制法、芳香族重氮化反应、芳香族重氮盐的性质、分子重排。

14、碳水化合物
单糖、双糖、多糖、糖的衍生物。

15、有机波谱分析(UV、IR、1H NMR和MS等)
(二)分析化学
1、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与误差有关的基本概念: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基本统计概念: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平均值的精密度和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可疑数据的取舍,相关与回归。

2、滴定分析
滴定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标准溶液及其浓度表示方法;滴定分析法中的有关计算。

各类滴定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曲线、指示剂、滴定误差计算公式、滴定分析中的计量关系、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滴定度有关的计算、待测物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3、酸碱滴定法
水溶液中弱酸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各种类型溶液pH值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强酸(碱)、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的滴定曲线特征,及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一元弱酸(碱)、多元酸(碱)能否准确滴定可行性的判断;强酸(碱)、一元弱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直接或间接测定原理及测定结果的计算。

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溶剂的分类,溶剂的性质(离解性、酸碱性、极性、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溶剂的选择,非水溶液中碱的滴定。

4、配位滴定法
配合物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配位平衡,配位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配位滴定的终点误差,配位滴定中酸度的选择和控制,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配位滴定方式。

5、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及特点;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判断;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其特点、指示剂及应用;碘量法、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的基本原理、指示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溴酸钾法和溴量法。

6、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银量法指示终点方法:铬酸钾指示剂法、铁胺钒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

重量分析法分类;基本概念:沉淀法、挥发法、沉淀形式、称量形式、溶度积和溶解度;影响沉淀溶解度、沉淀纯度的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称量形式与分析结果的计算。

7、电位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及其分类;基本概念:化学电池的组成、相界电位、液接电位、指示电极、参比电极;pH玻璃电极构造、响应机制及pH测量原理和方法,注意事项;离子选择电极Nernst 方程式,电位选择性系数;电位滴定法原理和特点,确定终点的方法。

8、吸光光度法
了解光的特点和性质;熟练掌握光吸收的基本定律;理解引起误差的原因。

了解比色和分光光度法及其仪器;掌握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熟练掌握光度测量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掌握吸光光度法测定弱酸的离解常数、络合物络合比的测定、示差分光光度法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等应用。

9、原子吸收光谱法
了解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效应及抑制方法,原子吸收分析的实验技术。

10、气相色谱分析法(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特点及一般流程;气相色谱固定相、流动相和检测器,色谱条件的选择;定性与定量分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化学键合相色谱法(正相、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和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化学键合相的种类、性质和特点,溶剂强度和选择性;高效液相色谱中的速率理论。

11、波谱分析法简介
了解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条件;吸收峰位置及强度;特征峰与相关峰;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红外光谱仪的类型;光谱解析方法的要点。

了解核磁共振吸收条件,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自选耦合和自旋裂分。

了解有机质谱的基本概念。

12、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了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沉淀分离与共沉淀分离、溶剂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液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

了解萃取条件的选择及主要的萃取体系。

了解离子交换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离子交换的操作。

了解纸色谱、薄层色谱及反向分配色谱的基本原理。

13、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了解试样采取和制备的一般步骤。

(三)药物分析
1、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酸碱滴定、非水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法等基本原理;滴定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朗伯比尔定律以及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及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3、色谱法分离原理,色谱有关术语,色谱法基本理论,分离度,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着重掌握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其应用;薄层色谱分离操作过程,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和工作流程,色谱分离及检测条件的选择。

4、一般鉴别试验、专属鉴别试验、空白试验、灵敏度等基本概念;有机氟化物、芳香第一胺类、典型有机酸、无机酸根和无机金属盐等的鉴别原理和实验条件。

5、掌握杂质、一般杂质、特殊杂质、杂质限量、恒重、热分析法、热重法、炽灼残渣、差热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基本概念;药物中杂质的来源;一般杂质与特殊杂质的区别;药物纯度与化学试剂纯度的区别;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项目;药典常用的杂质检查方法。

6、掌握杂质限量检查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炽灼残渣、干燥失重等杂质检查原理、方法及注意点;TLC法检查特殊杂质常用的方法。

7、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类型、原理及操作要点;重点掌握氧瓶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的原理、仪器及操作要点;
15、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片剂和注射剂分析的常规检查项目、含量均匀度、溶出度、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常用附加剂对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干扰及其排除方法;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与计算方法。

17、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及基本程序;中药制剂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和分离提纯方法;中药制剂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杂质检查项目及含量测定方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18、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制订的目的、意义及原则;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