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调研报告
春节风俗习惯调研报告(五篇)

春节风俗习惯调研报告(五篇)春节风俗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20__年2月16日调查地点:__调查人:__调查问题:春节习俗中的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
被调查者:家长、老前辈、有关资料调查结果:1、贴对联春联是从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的。
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
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
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吃年夜饭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
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吃,也可以在长辈家吃。
对于年夜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很讲究的,在我们当地,年夜饭至少要炒六个菜,然后再煮上一大盆大锅饭,焖一盆大米,在午夜12点还要吃饺子,第二天就不用再吃太多饭了,都忙着到处去拜年。
3、拜年及收压岁钱正月初一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日子,因为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压岁钱。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专门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小孩的妖怪,有一对夫妇用红纸包了几个铜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妖怪来了以后,这个小孩身上冒出红光,妖怪吓得赶紧跑了,其他人也学者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妖怪果然不敢来了。
所以,现在长辈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以祈求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
4、调查体会:春节是我国的传统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下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春节风俗习惯调研报告【篇1】春节春雨春花艳,新年新岁新日红。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知行学社的部分成员利用寒假的闲暇之余就“春节文化”这个课题在广东省__市展开热火朝天的调查活动,经过一系列的访谈、观察和问卷的形式对梅州地区的春节文化进行认知、了解,最后对调查春节传统习俗、春节期间的活动、以及春节期间的开销三个方面的总结如下:一、随着观代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一连串的急剧化,使得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着无形的危机。
春节民俗调研报告怎样写5篇

春节民俗调研报告怎样写5篇春节民俗调研报告怎样写【篇1】告别了20__年,我们迎来了让人兴奋的20__年。
在春节中,大街小巷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千家万户都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春节是个人人皆知的节日,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流传着许多的民俗!贴春联、挂灯笼、煮饺子、吃团圆饭……东北一带过年流传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
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
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
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陕西的民俗有许多:推上碾子压糕面,赶着毛驴磨豆腐,蒸黄馍馍,做黄酒,擀杂面,炸油糕。
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里里外外,都要换新衣服。
再穷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
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在这里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
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
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
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
秧歌拜年也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
湖南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长沙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
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年俗文化调研报告

年俗文化调研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年俗文化调研报告年俗文化调研报告(精选3篇)年俗文化调研报告篇1聊城市,坐落在山东西北部,有着江北水城的美誉。
春节文化民俗调查报告优秀5篇

春节文化民俗调查报告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致辞演讲、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汇报材料、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written documents, reporting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春节文化民俗调查报告优秀5篇调查报告旨在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以支持决策或研究目的,调查报告可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春节文化民俗调查报告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春节风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春节风俗文化调查报告春节风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为了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写调查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风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风俗文化调查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我们每年都过春节,各地的人们都要放烟花爆竹、吃饺子……这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们做了春节民俗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春节习俗的书籍,阅读报刊。
2、上网浏览春节习俗的资料3、和身边的人交流各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上网查找春节的食品饺子、年糕、糖瓜、汤圆、吃五豆、年年有余、腊八粥老人的讲述:燃放烟花爆竹传说古代人们为了驱赶“年”这头怪兽,就利用爆竹的声响吓跑它。
保护自己的食物和财产。
网络、书籍各地不同的民俗我国西南地区人民在春节进行除夕祭树、偷菜节、汲新水等活动。
西北地区还有送孩儿灯、点灯山等活动,到处都有庙会、猜灯谜……网络、身边人的讲述春节的顺口溜二十三,糖瓜沾。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家家走。
四、结论:1、春节时人们都会把最好的吃的、喝的、穿的、玩的通通拿出来,人们都会特别的高兴。
人们还会去走亲访友充满祥和的气氛。
2、民间的活动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区有着自己不同的庆祝方式,它可以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朴实的性格。
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而盛大的节日,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在每年的春节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过去人们过春节主要是为了能吃好、穿好。
现在可不同了,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春节对现代人来说有着更深的意义,那就是幸福……春节风俗文化调查报告2一、调查目的:在这新春佳节里希望可以了解到关于春节的一些风俗,和他们的意义,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4篇

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4篇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4篇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1一、提出问题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到底该不该保留?二、调查目的倡导文明燃放烟花爆竹。
三、分析问题1、燃放烟花爆竹的意义我国在各种节日都要燃放烟花鞭炮,表达吉庆欢乐之情,祈求平安福祉的心愿。
2、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当烟花爆竹点燃后,木炭粉、硫磺粉、金属粉末等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迅速燃烧,产生CO2、CO、SO2、NO、NO2等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
近几年,由于燃放鞭炮而引起火灾,炸伤手臂、面部或眼睛的事故屡见不鲜。
①空气污染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公布的实时数据显示,从除夕傍晚开始,伴随着全城各处的烟花,到凌晨跨年时刻,污染指数从保守的'角度估计,至少上升了10倍。
②危及身体健康北京市卫生局统计,1月22日零时到1月28日12时,全市共收治在本市燃放烟花爆竹致伤人员223人。
其中,眼外伤41人、外伤69人、烧伤18人、复合伤94人,死亡1人。
四、调查结论1、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①贮存不当。
②燃放不当。
在人多的地方燃放;有的孩子突发奇想,把爆竹放入酒瓶、易拉罐等容器内,造成爆炸。
③家长监督不到位。
④燃放劣质的鞭炮。
⑤没有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空气噪音污染严重。
2、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①不在存放有易燃,易爆物的附近燃放烟花爆竹;②小孩要在成人的指导下正确燃放烟花爆竹;③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不要妨碍行人、车辆安全通行;④点烟花爆竹时眼睛要远离导火线,以免被炸伤;⑤不要燃放劣质的烟花爆竹;⑥燃放烟花爆竹要有节制,做到不滥放,减少污染。
虽然燃放烟花爆竹影响了空气、伤害了身体、制造了噪音、引发了火灾,但它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同时为人们带来无法替代的欢乐,多数人认为应当保留下来。
不过,烟花爆竹也要改良成分,做到绿色、安全、环保。
关于春节民俗文化调查报告2调查目的:时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却纷纷过上了洋节,渐渐淡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优秀5篇

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优秀5篇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篇1调查时间:20__年__月__日调查地点:__省__市__区调查方法:在互联网上收集资料。
问长辈调查人:__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贴窗花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
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
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春节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篇2一、考察内容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二、考察原因在中国,几乎每年过春节都要吃饺子,这已经成了几百年的历史。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精选5篇)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精选5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篇1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茂名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1月14日到1月27日地点:茂名市信宜调查对象:亲朋、邻里调查方式: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调查范围:关于信宜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信宜,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
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
下面是关于信宜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
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
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
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
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
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
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信宜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会财源滚滚,兴旺发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年俗文化调研报告
篇一:年俗文化之北方麻花调查报告
年俗文化之北方麻花调查报告
王瑜瑜
一、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各式各样,尽显地方特色。
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年俗表现大相径庭,相比南方的年糕、年粽、杀年猪等传统习俗,北方的麻花在显示出对传统习俗的传承的共同特性的同时,也彰显了独特的年味十足的新年气氛。
二、调查背景
炸麻花是晋南的一种传统食品,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炸几十斤的麻花,一直存放到年后,按风俗每人都要吃一点,也是祈求全家来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搓麻花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合”,这扭在一起的麻花就寓意着过年家家户
户都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刚出锅金灿灿的麻花,好像是秋天丰硕的果实一样,寄托了老百姓五谷丰登的喜悦心情。
三、调查主题
做麻花的过程及渗透的民风民俗、各地方特色麻花、麻花礼俗、麻花经济
四、调查目的
麻花是北方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分工制作过程和食用渗透着人民生活的和睦与劳动创造生活的幸福。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花逐渐进入市场,发展为富有特色的经济元素,通过此次调查,意在传承传统麻花的制作方法,了解年俗麻
花,更好的体验我们中华传统的民风民俗。
五、调查时间、地点、对象、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0日—20XX年2月20日调查地点:山西省绛县
调查对象:山西绛县人民
六、调查人员:王瑜瑜
七、调查内容
(一)炸麻花的过程及体现的民风民俗
一般来说,腊月过了初八就进入了新年的准备阶段,各家各户在这段时间就陆陆续续开始了着手做麻花,使家里初添年味。
麻花作为北方特有的食品,只有在新年才能吃到,
不仅能同馒头一样作为主食,另外也可以作为人们闲时的休闲小吃。
这就不得不说说麻花的制作过程了,在炸麻花的这一天,家里的女主人会早早起床,做麻花的第一个关键就是和面。
首先根据自家估计要炸出来麻花的量在面盆中放入需要的
面粉,为了增加麻花的口感,还可以在面中放入洗干净的芝麻,使出锅后麻花香酥。
与一般和面不同的是它不是用水和,而是用热了的油,根据盆中的面在锅里加热适量的油,称之为‘熟油”,将熟油趁热倒入面盆中,搅拌均匀,加入鸡蛋,再将盐、碱面化成水倒入其中,使其充分和好。
最后将和好的面经过几个回合的揉搓,使其内部结构达到最佳状态,随后将揉好的面切成若干个小块,用油将其表面涂抹均匀,再放回面盆,省面。
为之后的搓麻花步骤做
好准备。
做麻花是一项活动,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事,也联系到邻里关系。
一般家庭做麻花都会请邻居家的女主人来帮忙,邻居们和睦相处,很乐意来帮忙,搓麻花的案板就有可能不够用,然后向东家借,呈麻花的盘从西家拿来,邻里就像一家人,大家坐在一起,一边搓着麻花一边唠着家常,面条在他们手中轻松的跳跃变成一条条好看的麻花,其乐融融,麻花的最后一个过程就是合,希望全家人像这麻花一样拧成一股绳,团结友爱。
小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部分。
大人们在家里忙着搓麻花,小孩子就给来帮忙的邻居端茶倒水,还帮忙把大人们搓好的麻花端到油锅前,给大人省去了这些零零散散的事,自己也参与到过年的准备中来,在家里也凸显着自己小主人的身份,担负着小小的责任,享受着参有自己努力的成果。
做麻花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炸。
这时家里男主人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在一个大锅里放入油,加热后,男主人就掌握看油锅、炸麻花的重任,火候与技术直接影响到炸出来麻花的色泽与口味,炸出来的麻花香酥、金黄,男主人是功不可没的。
麻花做好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献。
要把炸好的麻花盛放在盘子里分别献给祖先、财神、灶神等,让各路神仙保佑一家来年财源滚滚,衣食无忧,全家平平安安。
在献过之后,就会把炸好的麻花拿给来帮忙的邻居,以表谢意,整个做麻花的过程渗
透着邻里间的浓浓情意。
(二)各地方特色麻花
1、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山西省晋南优质精粉、新疆为生油、山坡白芝麻、两广白沙糖以及天然食盐、鸡蛋、椒叶等为原料,经过十多道生产工序精制而成。
稷山麻花制作精成,用料考究,色泽金黄,圆润透亮,食时酥脆适口,油而不腻,嚼后无渣,百食不厌,风味无穷,长存不回潮,留味一品香。
几千年的中华美食文化中,稷山麻花成为中国麻花发源地,是炎黄子孙喜爱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食品。
如今,稷山粮局的邓氏麻花,太原的稷山白丑小麻花、王志勃麻花等在国内21个省市消费者中颇受青睐,在省城太原、首都北京及深圳、乌鲁木齐、大连直至冰岛哈尔滨,包括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老外在内,排起了长队,购买稷山麻花者络绎不绝,成为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央、省级平面、网络媒体,不惜版面和时段,集中策划,轮番炒作,使稷山麻花蒙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纱。
2、天津麻花
天津麻花有“酥脆香甜、久放不绵”一说,质量好,可久存,且味道佳。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最有名气。
它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
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
十八街麻花选料精细、制作独特、式样美观、酥脆香甜、久放不绵。
主料是精选的上等面粉、花生油和白糖,这一点和全国各地的麻花都一样,但在配料上桂发祥麻花则添加了
桂花、青梅等十几种小料,这样调配出来的麻花味道自然别具一格。
大街小巷的食品店,糕点店、副食门市部、小吃店、各大超市食品经营区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到处都有经营天津麻花.特别是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
天津麻花早已咸了国人馈赠亲友的礼物,年年、月月、日日如此经久不衰,这是天津人的骄傲。
(三)麻花礼俗
1、逢年过节的必须品。
过年走亲戚串朋友,麻花在每
家每户都可看到,它在寄托着主人对来年的期盼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来客的友好祝福。
扭在一起的麻花象征着团结友爱,口感香酥脆甜,为人民所喜爱。
2、送礼。
随着麻花技术的提高与麻花市场的发展,麻
花逐渐发展成为送礼的首选,除了过年亲戚朋友送礼外,在结婚生小孩的时候也有送麻花的传统,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四)麻花经济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忙于各种事物,由于麻花制作过程的复杂与制作人员需求量大,人们越来越趋向于去买麻花而不是自己做,这就推动了麻花市场的发展,麻花制造商在继承传统
篇二:传承中华年俗主题调研报告
传
承
中
华
年
俗
主
题
调
研
实践类别:主题调研
学院:土木工程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
学号:
姓名:赵
20XX—120XX2763晓博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民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
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
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年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
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
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
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
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
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
正月十六,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历数千年,传承后世诸多以祭祀神明、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为主要内容的风俗习惯,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