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合集下载

多伦多中央滨水地区设计

多伦多中央滨水地区设计

多伦多中央滨水地区设计第一篇:多伦多中央滨水地区设计多伦多中央滨水地区设计滨水地区(包括滨河、滨湖、滨江及滨海)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资源,它有助于体现每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与个性。

在过去的40年中,一度衰败的城市滨水地区的重建和开发活动使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现象已经在全球的城市中呈现一种加速的趋势。

例如,美国有75个大城市,其中69个在滨水的地理位置上,这69个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都有对滨水地区的重建和开发活动。

90年代以来,滨水地区开发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

随着城市经济基础逐渐雄厚,政府有财力将滨水地区的开发改造提上日程,这不仅是由于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黄金地带,能提供土地开发和就业的新机会,而且能够提升和重塑城市形象。

随着滨水地区开发改造越来越盛行,以至于有人希望能够找到快速解决的办法,即能采用一些普遍通用的规则运用于各个地方。

例如,上世纪80年代流行一时的“节日广场”和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城市休闲区”。

世界各地滨水地区雷同化现象的出现是一种极大的悲哀,因为,滨水地区毕竟是一个区分于其他地区的重要因素。

而且,成功的滨水地区开发必须依赖周密而富有特色的规划设计。

因此,本文将通过2002年加拿大多伦多中央滨水地区规划设计实例的介绍,来说明如何营造个性化的滨水空间,供日益盛行的滨水地区开发活动参考。

多伦多城市滨水地区概况多伦多座落在安大略湖(Lake Ontario)的西北面,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和金融中心。

多伦多的城区分布在安大略湖的沿岸,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区范围逐步从安大略湖的西北面扩大到湖的西面。

在90年代,多伦多在居住和工作环境两个方面都被列为世界十佳城市之一。

多伦多的湖滨地区由于高楼林立而成为世界上最具有都市风格的滨水地区。

1972年,多伦多制订了一个滨水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包括湖滨地区开发的内容、时序和经济可行性。

因此,多伦多市政府兴建了多个大型的公共建筑。

以多功能开发方式来适应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从80年代中期开始,私人开发资金进入滨水地区的一系列开发项目,主要建造高层住宅和商业办公楼,并已建成住宅1200套,商业办公楼25万平方米。

滨水开发案例——RH1400

滨水开发案例——RH1400
-Southampton,England,2003-
Woolston Shpyard 南安普敦更新计划 Southampton, England 2003 项目概况:该项目是英国RRP事务所联合南安普顿市议会所做的一次竞赛,目的是促进地区重新发展,以及创造包括更多居住、 零售、休闲和工作的区域。中心区域在整个设计中扮演着类似叶片脉络交点的角色,用独特的扇形组织发散的公共交通网络: 南北向的滨河流线、东西向联系外界的流线。沿着这些流线,河边的建筑向景观朝向开敞。 设计重点:为了增强建筑的可实施性,设计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上,力求提供大量的新住宅,以带来广泛的区 域综合效益。这就包括了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重组Woolston的地区中心,开放滨水区,增加公共空间等。Woolston高架路将 会延伸到滨水区,节点处的广场将创造新的公共交往空间 环境建设要点:可持续环境策略: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保证主要风向西南风的通路,自然通风的合理设计是减少能 量消耗的主要途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采光。生态重建环境策略:做为整个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将被保护, 以促进野生动物、多样化地区小环境的生成。
密深湾港区曾是旧金山市的重要工业区随着滨水工业的衰退这里成现在随着该区域经济社会文3此方案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并且通过城市设计在将密深湾missionbay滨水区与旧金山市区连接成有机整体的同时也建立起了该滨水区清晰的空间格局
地块与水体的有机关系:Woolston Shpyard 的借鉴
4
滨水步行亲水:More ndon的借鉴
-London,England,2002-2004
5
1
地块与水体的有机关系:Woolston Shpyard 的借鉴
-Southampton,England,2003-

城市滨水区案例分析[优质ppt]

城市滨水区案例分析[优质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滨水空间案例研究
新加坡克拉码头——文脉延续与特色原则
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再开发的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有机结合。 保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形象持色,以人为本让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和魅力。
由于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 景观特色。新加坡的船艇码头商业街,保持了历史建筑的特色,和现代化的高楼形成对比性的统一。
滨水空间案例研究
波士顿滨水区——开敞空间的整合
波士顿的滨水区开敞空间表现为极大的系统性和可达性。在宽阔的开敞地带上,两边建设林荫大道,中间设置线状城内公园必要的零 售商业建筑。这一线状开敞空间通过许多指状空间与水域空间相连,并在大的港湾区扩展为滨水公园。
水域的清朗海风、空气和景观通过这一个个视廊渗透到城市中心地带。滨水步道系统的建立则以步行组织为脉络,串连起滨水的广场、 公园、绿化,甚至和建筑群体的中庭空间或滨水区的捷运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复合性的立体化的开场空间。
滨水空间案例研究
苏州老城区——生活场所系统的整合
在传统的滨水社区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生活空间模式。典型的中国江南民居中,可看到许多临河而居的景象,住宅在河边开 有“水门”,有台阶可下至水边,住宅前部则是开向街道的大门。水域空间与私密性空间直接相连,这些都是可吸取的精华。
城市滨水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富有特征的生活场所,滨水区的更新应充分关注其中居民的生活模式和活动模式。城市滨水区生 活场所系统的整合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生活模式的延续和塑造;另一方面是活动模式与空间形态的相互促进和激励。
滨水空间案例研究

(完整版)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完整版)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2
位于巴吞鲁日城市中心的湖区 总面积高达275英亩(111公顷) 的6个湖泊首尾相连。
本应成为城市生态与文化系统 的中心。然而,远远不能满足 所需的湖体深度以及缺少多样 性的生态系统使得湖区渐渐走 向衰落。
2 案例分析
2.2 项目背景
2016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湖区北侧的湖泊被十号公 路一分为二,给宁静的湖 区带来了视觉与听觉上的 双重干扰。景观团队设计 的孔板系统在兼顾维护与 修理的需求的同时吸收了 部分噪音,同时为蝙蝠提 供了栖息地。
2 案例分析
2.5 策略总结
湖底清淤,重塑地形 生物过滤,建立生境 湿地花园,净化水源 扩展保护区,建自然教育中心 梳理场地,构建联系 多功能步道沿湖绵延
通过各个方面的场地现状系统分析、 历史研究以及与顾问团队和利益相 关组织的多次会面,设计团队对场 地有了详尽的了解。
2 案例分析
2.4 规划策略——湖底清淤
2016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位于学校湖区西侧的湿地 公园将扩大水生动植物栖 息地的范围和功能。公园 内的自然教育中心将面相 城市居民、游客以及校内 的研究人员开放。
2 案例分析
2.4 规划策略——营造生境
2016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案例分析
ASLA分析及规划类荣誉奖: 美国巴吞鲁日湖区总体规划 / SWA Group + CARBO Landscape Archite简介

滨水区规划案例分析

滨水区规划案例分析
香港中环滨水区规划
9
10
11
中环:中环及上环区可说是港岛区的中心地带。上环是住宅区,中环区则为香港的商业、金融及银行中心,也是特区政府决策及权力中 心,特区政府总部及立法会大楼均坐落于此。
商业:中环是香港其中一个最著名的购物中心,中外多间名牌旗舰店林立在德辅道中及皇后大道中,还有大型商场如置地广场及太子大 厦等。近年云咸街及安兰街一带开设了一些新兴而又富有特色的时装商店。而区内售卖古董的荷李活道更刚被选为世界十大购物街之一。各类 型的店铺包罗万有。
26通过综合发展商务和住宅区滨海南将更加便利人们在工作地点附近居住生活和休闲在面积为215公顷的城市中心区域滨海南将成为中心商务区延伸出的绿野和生态友好型都市社区不仅为人们提供9000套住房更通过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的绿化美化交通模式建筑标准等基础设施为人们打造花园中的城市使之成为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机组成
地铁:港岛线
12
生活+工作/过境 历史/中间 公民
文化&艺术
水上乐园
遗产 水上娱乐
休闲
13
14
滨水项目
连云港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15
关键节点设计
将在该市红线界限内进一:海滨城镇中心
• 节点二:旅游度假村
• 节点三:国际化码头
对于每一节点,将有更为详细的开发
交通方面,“滨海南”以快速轨道交通和步行与骑行为主,主路实现无机动车辆,区域内任意地点可以步行5分钟到达最近的公交节点。 步行网络的核心是经过景观美化的长800米、宽30米的步行街,两侧以绿色和开放空间为主,分地表和地下两层,是漫步路线和社区活动的主 要场所。此外,滨海南还将架设高架通道并进行空中绿化,专供行人来往于东西两侧的海岸线和滨海湾花园。

工矿城市新城滨水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平顶山市新城区纬一路北侧沿街地块城市设计中标方案为例

工矿城市新城滨水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平顶山市新城区纬一路北侧沿街地块城市设计中标方案为例

w at rr e ont s f ’ deveI o…
nt st udi …
设 计 方案 .我 们在 这 方 面作 7 尝试 。
oI m i g ci v d ni t
般 城市 的 瀵 水 心 区 具 有 相 同的 特 征 但 由 于 所 处 城市 的 不 同背 景 特 征 +该 类 城 市 津水 中 心 区 城市 设 计 又 有奠 侧 重 点 工矿 城 市 由于 长 期 以 采 掘和 能 源 业 为主 导 的 工 业发 展 . 城市 的 产
李 晖 ’ 朱 红 波
LiH ui Z hu H on gbo
摘叠
u iJ I城 I 怍 ,
晌 『 城j
现代 饿 观 、
近 些 年 来 .随 着 经 济社 台 的 不 断发 展 .我 国 城市 经 历 着 从粕 放 到 集约 .从 规模 扩 张 到 质 量 提 升的 发 展 过程 城 市 发展 越 来 越重 视 以 人 为 本 .重 视 可 持续 发 展 .重 视 突 出 特色 、 提升 质 ■ 。突 出 的 现 象就 是 .许 多 城 市 开始 7 滨 水 中 心 区 的 开 发 和 建 设 津 水 心 区 开 发 对 城 市 特 别 是工 矿 城 市 而言 , 具 有十 分 重 要 的意 义
业 经 济 结 构 表 现 为 第 二 产 业 比 畸 高 . 第 三
Pl n0dl g8h n an’ s a L nds cap qu i y i e al s poor t Dut ng he p ess o i t r oc f ur ban … t de vel pm en o t and …  ̄ on.I t i he
6 I0聪 1

矿 城 市 新 城 滨 水 中 心 区 城 市 设 计

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美国AOA案例研究)

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美国AOA案例研究)

本区域特点: 水网体系自由穿插在规则的城市 格网中。路网和河道叠加在一起 形成丰富有趣的城市空间。 Free waterways combine with inerratic urban grids. 沿河布置公共步行区域和滨水活 动空间。Place pedestrian paths and recreation space along rivers. 城市开放空间与当地节事文化与 休闲活动相结合。Put culture events and recreation activities into public open space.
新 江
东 区 轨 道 交 通 图
水際都市づくりに適した新江東 地区 特性1. 水辺空間が豊富です。 水辺へのアクセスマップ。 特性2. 大規模な敷地が多数存 在します。 特性3. スポーツ施設が集積し ています。大規模敷地とスポー ツ施設の分布。 特性4. アクセスが容易です。 新木場駅への鉄道アクセス時間 図。
在世界博览会之后此区域成为一个亮点开始了区域改造许多传统的建筑物被保留或重新利用80年代后期历史背景本地区现阶流行的现代都市滨水社商业区混合了高中低档以及五星级酒店以及五星级酒店独特但功能混合的建筑活类型选择拥有完善的步行拥有完善的步行慢跑具有特色的景观照明大量的码头停泊设施以附近社区和历史地铁展附近社区和历史地铁展为步行者提供的交通慢跑公园贯穿整个城市通活动场所活动场所以运动为主题的公园很少的建筑
实施规划后的多克兰地区(1998)

人口增加两倍

成为伦敦地区的商务中心

亲水河岸形成众多公园

每年有400万的游客
区域特点: 通过对现状河道的改造增加更多的 亲水河岸。Create more water friendly river band by reconstructing existing waterways.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1. 简介滨水景观是指以河岸、湖边、海滨等水体边缘为蓝图,通过景观设计来创造一个宜人、美观、可持续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并分析其设计理念、功能区域和景观元素的运用。

2. 案例背景本案例位于某城市河岸的一块空地,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靠近城市的滨水区域。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闲环境,市政府决定对这片土地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3. 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以“融入自然、提供休闲体验、激发创意灵感”为设计理念。

通过利用水体的特色,将人工元素与自然元素融合,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同时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4. 功能区域设计团队将场地分为五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用途。

4.1 水景区水景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在此区域设置了一个人工湖泊。

湖泊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植物,形成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区域中心有一个小型喷泉,提供清凉的水雾,为市民带来愉悦的感受。

4.2 休闲区休闲区是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设计团队设置了长椅和遮阳棚,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区域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型游乐设施,吸引着很多孩子前来玩耍。

4.3 绿化区绿化区是设计团队特别注重的区域,通过大面积的绿化植物的种植,使整个滨水景区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团队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4 活动区活动区是供市民举办各种户外活动的场所。

设计团队在这个区域设置了一个露天舞台,为市民举办音乐会、演出等活动提供场地。

此外,还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草地,供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4.5 步行区步行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环绕区域,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了一条环绕湖泊的步行道。

步行道两侧种植了众多花草植物,形成一个美丽的走廊。

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跑步,欣赏湖泊的美景。

5. 景观元素的运用设计团队运用了不同的景观元素来营造滨水景观的美感和功能性。

5.1 水景水景是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通过人工湖泊、喷泉和水雾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2010.04.01
21世纪未来港,横滨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1世纪未来港 地理位置:横滨 工程性质:濒海中心商贸区 业主和开发商:21世纪未来港
公司 主要规划设计者:以大高正人
为首的规划委员会 规划设计时间:1983年至今 建设时间:1984年至今 用地面积:186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3700万平方米 规划人口:190000人的就业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沿海滨地带作为城市公园设计,它和区内的步行绿地共同形成绿带, 把商务区包围在中间。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城市色彩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浙江省温岭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 以中华路为南北向发展主轴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土地。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化文化中心 一个21世纪的信息城市 一个有水有树有历史的人文城市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1983年的规划方案在形态上以方格形路网和街区为组织特征
滨海滨地带作为城市公园设计,它和区内的步行绿地共同形成绿带, 把商务区包围在中间。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沿海滨地带作为城市公园设计,它和区内的步行绿地共同形成绿带, 把商务区包围在中间。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这个构想提出,最早是为了改造横 滨西面沿海属于三菱重工的码头用 地,该用地的功能在70年代已完 全退化。80年代随着火车东站和 一些工厂的迁移,这些用地也一同 被整合到项目计划中。到90年代 初21世纪未来港完成了项目全部 的土地置换,186公顷用地由两部 分组成,其中110公顷是原有滨水 区土地,76公顷是填海而成的新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开放空间
大摩尔轴线、临港公园、新港公园、日本丸纪念公园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开放空间
大摩尔轴线、临港公园、新港公园、日本丸纪念公园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开放空间
临港公园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开放空间
日本丸纪念公园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开放空间
新港公园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人口和10000人的居住人口 建设内容:商务办公楼,大型
购物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背景介绍
横滨在1859年成为一个开放贸易 口岸后,城市围绕着它的港口发展, 它的人口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 20世纪末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 中,横滨通过一系列城市改造工程 积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其中 最引入关注的是它的“21世纪未来 港”(Minato Mirai21)项目。
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 以中华路为南北向发展主轴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生态结构和景观系统角度 城市景观主轴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