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教育培训ppt
合集下载
重大危险源管理培训-课件PPT

重大危险源管理培训
汇报人:XXX
2024-01-03
目录
CONTENTS
• 重大危险源概述 •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 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 • 重大危险源管理培训内容 • 重大危险源管理案例分析
01 重大危险源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 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 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 的单元。
案例二:某煤矿重大危险源管理
总结词:改进空间
详细描述:该煤矿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危险源辨识不全、评估不准确等。这些问 题导致了企业对某些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存在盲区,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重大 危险源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果。
案例三:某烟花爆竹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
总结词:创新实践
详细描述:该烟花爆竹企业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创新措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监控、引入智能化设备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企业对危险源的监控效率和预警准确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这些创新实践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 的参考和借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培训应涵盖国家及地方关于重大 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参与 者了解相关法律责任和义务。
标准规范
介绍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标准 、规范和指南,包括安全评价、 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等。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与措施
管理制度
讲解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如登记、备案、监测、评估、报告等制度。
安全措施
介绍重大危险源安全防范措施,如隔离、监控、警示标识等,以及如何降低事故 风险。
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 安全培训,提高其安 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 全教育,确保其掌握 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 能。
汇报人:XXX
2024-01-03
目录
CONTENTS
• 重大危险源概述 •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 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 • 重大危险源管理培训内容 • 重大危险源管理案例分析
01 重大危险源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 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 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 的单元。
案例二:某煤矿重大危险源管理
总结词:改进空间
详细描述:该煤矿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危险源辨识不全、评估不准确等。这些问 题导致了企业对某些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存在盲区,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重大 危险源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果。
案例三:某烟花爆竹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
总结词:创新实践
详细描述:该烟花爆竹企业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创新措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时监控、引入智能化设备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企业对危险源的监控效率和预警准确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这些创新实践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有益 的参考和借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培训应涵盖国家及地方关于重大 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参与 者了解相关法律责任和义务。
标准规范
介绍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相关标准 、规范和指南,包括安全评价、 风险评估、应急管理等。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与措施
管理制度
讲解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如登记、备案、监测、评估、报告等制度。
安全措施
介绍重大危险源安全防范措施,如隔离、监控、警示标识等,以及如何降低事故 风险。
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 安全培训,提高其安 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 全教育,确保其掌握 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 能。
重大危险源管理培训PPT课件

评估结果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员给 予奖励或推荐,激励其继续深入学习 。
对于表现不佳的学员,提供进一步的 辅导或重新培训,确保其达到培训目 标。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危险物质的种类和数量,重 大危险源可分为四类(1级、2级 、3级、4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方法
通过危险物质辨识、工艺流程分析、 设备设施评估等方法确定重大危险源 。
流程
收集资料、现场勘查、辨识危险物质 、确定临界量、评估风险等级。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
评估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以及可能导致的 后果和损失。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正确安装 和调试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
行和使用效果。
设备维护与校准
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采集与分析
数据采集频率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和管理需求,确定合 理的数据采集频率,如定时采集、实时采集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 息,为重大危险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06
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培训内容与方法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与方法
理论授课
通过专业讲师进行讲解,使学员理解重大危险源管理的理论知识 。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重大危险源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数据报告与报送
定期生成数据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相关数 据和信息,以便于监管和管理。
重大危险源培训

(5)锅炉;
•
(6)压力容器;
•
(7)煤矿(井工开采);
•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
(9)尾矿库。
18
• 3.2重大危险源申报的目的意义
•
采用通过国家安监总局认证并推荐使用的
重大危险源企业申报登记系统软件,依据相关标
准,对企业申报的重大危险源信息进行自动辨识,
确认是否重大危险源,并对辨识的结果进行维护
•
——从源头上控制
• 1.3.7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
——政府的监管
8
我国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结构图
•
重大危险源
申报 (辨识、 登记、 普查)
评估 (事故 严重 度、可 能性)
分级 监测 (国家、 (国家、 省、市 省、市 企业四 企业四
级) 级)
监控 (组织 管理、 安全技 术)
应急 (厂内、 厂外应
•
——危险化学品的数量
13
• 2.5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
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 GB 18218—2000对生产场
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
●爆炸性物质(26种)
•
●易燃物质(34种)
•
●活性化学物质(21种)
•
●有毒物质(61种)
• GB 18218—2009对分类做了更详细划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doc
29
(6)对重大危险源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的检测,对 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检验,并做好记录;
(7)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建立安全管理 挡案;
(8)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治 理排除。在排除前或者排除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 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难以 立即排除的,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监控措施,制定治理方 案,限期完成整改,并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重大危险源宣贯》课件

02 实施安全技术措施
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及时发现 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03 定期评估安全技术措施
定期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始 终能反映当前的安全需求和技术水平。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
编制应急预案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编制相应的应急 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员。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 政府监管将更加严格,法律法规体系将进一步完 善。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望
01
实现危险源管理的全面信
03 息化、智能化。
提高企业自主管理能力,
02
形成长效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
04
管理经验和技术。
THANKS
感谢观看
开展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始终能反映当前的安全需求和 技术水平。
04
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分析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
国外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日本福岛核事故等。
国内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
02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中的职 责,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03 制定安全培训计划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制定安全培训计划,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01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 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个 体防护等。
《重大危险源宣贯》 PPT课件
目录
确保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及时发现 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03 定期评估安全技术措施
定期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始 终能反映当前的安全需求和技术水平。
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
编制应急预案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编制相应的应急 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员。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 政府监管将更加严格,法律法规体系将进一步完 善。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展望
01
实现危险源管理的全面信
03 息化、智能化。
提高企业自主管理能力,
02
形成长效机制。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
04
管理经验和技术。
THANKS
感谢观看
开展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始终能反映当前的安全需求和 技术水平。
04
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分析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
国外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
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日本福岛核事故等。
国内重大危险源事故案例
02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中的职 责,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03 制定安全培训计划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制定安全培训计划,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01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 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个 体防护等。
《重大危险源宣贯》 PPT课件
目录
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PPT课件

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
总结词
制定应急预案是应对重大危险源事故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物资准备、救援程序和措施等。预案应根据重大危 险源的特点和可能的事故类型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 演练和修订。同时,应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 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水平。在事故发生 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 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现场调查
对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生产工艺流程、 设备设施状况等。
3. 分析评估
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危险源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估 ,确定其风险等级。
4. 制定措施
根据分析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 或消除危险源的风险。
5. 更新完善
定期对危险源辨识工作进行复查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完善,确保其时 效性和准确性。
03
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危险源辨识,使员工 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潜在 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预防事故发生
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保障员工健康
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采 取相应措施,保护员工健 康。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
危险源辨识可采用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 析法。
1. 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企业安全生产 档案等资料。
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辨识
总结词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等安全风险,危险源辨识有助于 保障施工安全。
详细描述
建筑施工过程中,危险源主要存在于施工现场的各个作业环节和环境中。通过 危险源辨识,施工单位可以确定高风险区域和作业,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并加强现场监管,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煤矿危险源辨识与风险预控培训课件

煤矿危险源辨识依据:
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条例、 标准和其他要求。
2、相关的事故案例。 3、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 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
4、煤矿事故发生机理。 5、其他相关资料。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目前煤矿危险源辨 识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经验分析 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7、安全文化。通过安全文化的引领,可以有 效地促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 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
8、通过班组建设达到提高全员工素质,班组 自主管理,使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各岗位和员工。
三、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就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 危险源辨识: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三 种状态和三种时态。
---新改扩建项目前; ---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 大改变时;
---为特定项目(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 收尾、回撤,采煤工作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 富水区、过空巷,排放瓦斯、井下电气焊、大型 设备安装及检修等)制定安全措施前;
---执行重大风险任务前; ---执行特定检查和实验前; ---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 ---调查事故(包括未遂)暴露的新风险。
风险评估: 1、对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并对风
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1) 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相 符;(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 行分级分类。
2、风险评估:(1)发生的可能性;(2)严 重程度;(3)根据可能性和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 总损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4)在以下情况 时执行持续评估:
五大部分是:
第一部分保障管理26个元素,第二部分 风险预控管理5个元素,第三部分人员不安 全行为预控管理7个元素,第四部分生产系 统安全要素管理135个元素,第五部分辅助 管理45个元素。 ×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课件

应急预案的演练: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 的能力和水平。
专业救援队伍:由专业人员组成,具备丰富的救援经验和技能 志愿者救援队伍:由志愿者组成,具备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企业内部救援队伍:由企业内部员工组成,具备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政府救援队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成,具备丰富的救援经验和技能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 故障或操 作不当导 致的人员 伤害
高温高压: 高温高压 设备或环 境导致的 人员伤害
电气伤害: 电气设备 故障或操 作不当导 致的人员 伤害
坍塌事故: 建筑物、 构筑物或 设备倒塌 导致的人 员伤害
造成人员伤亡: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影响生命安全 财产损失: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影响经济利益 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社会影响:可能导致社会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信心
到位 案例三:某核电站泄漏事故,原因:设计缺陷、维护不当 案例四:某石油管道泄漏事故,原因:管道老化、维护不当
案例五:某化工厂火灾事故,原因:设备老化、操作不当 案例六:某核电站泄漏事故,原因:设计缺陷、维护不当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通过现场检查、 根据风险评估 针对不同等级
资料查阅等方 结果,将危险 的危险源,采
式,识别危险 源划分为不同 取相应的风险
源
等级
控制措施
风险管理:建 立风险管理体 系,对重大危 险源进行持续
监控和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危害
火灾爆炸: 易燃易爆 物质引起 的火灾、 爆炸事故
泄漏污染: 有毒有害 物质泄漏 造成的环 境污染和 人员伤害
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传感器实 时监测危险源的状态,数据处理系统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报警系统在发 现异常时发出警报
专业救援队伍:由专业人员组成,具备丰富的救援经验和技能 志愿者救援队伍:由志愿者组成,具备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企业内部救援队伍:由企业内部员工组成,具备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 政府救援队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成,具备丰富的救援经验和技能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 故障或操 作不当导 致的人员 伤害
高温高压: 高温高压 设备或环 境导致的 人员伤害
电气伤害: 电气设备 故障或操 作不当导 致的人员 伤害
坍塌事故: 建筑物、 构筑物或 设备倒塌 导致的人 员伤害
造成人员伤亡: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影响生命安全 财产损失: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影响经济利益 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社会影响:可能导致社会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信心
到位 案例三:某核电站泄漏事故,原因:设计缺陷、维护不当 案例四:某石油管道泄漏事故,原因:管道老化、维护不当
案例五:某化工厂火灾事故,原因:设备老化、操作不当 案例六:某核电站泄漏事故,原因:设计缺陷、维护不当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通过现场检查、 根据风险评估 针对不同等级
资料查阅等方 结果,将危险 的危险源,采
式,识别危险 源划分为不同 取相应的风险
源
等级
控制措施
风险管理:建 立风险管理体 系,对重大危 险源进行持续
监控和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危害
火灾爆炸: 易燃易爆 物质引起 的火灾、 爆炸事故
泄漏污染: 有毒有害 物质泄漏 造成的环 境污染和 人员伤害
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传感器实 时监测危险源的状态,数据处理系统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报警系统在发 现异常时发出警报
5.8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PPT49页

三、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控制
(一)控制原则 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 ---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 ---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
• ---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立即禁止作业, 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 限期改正,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 护,对尚可忽视的风险,提醒注意,不 必采取措施。
安全技术交底 就是由方案编制人员及技术负 责人对施工管理人员(施工负责人、安全员 及其他相关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 性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负责人按施工部位、 施工工艺、施工栋号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应结合施工作业场所状况、 特点、工序对危险因素、施工方案、规 范标准、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进行交底; 交底人、被交底人、专职安全员进行签 字确认。
(5)预应力工程;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 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分项工程。
以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都构成重 大危险源,判定为二级重大危险源;也 都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方案。
(三)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 工程
• 1、深基坑工程
•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 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4、重大危险源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类是按国家相关文件进行辨识、申 报与监管。如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压力管道 、锅炉、压力容器、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尾矿区等。 储罐区是指存储易燃液体、可燃气体、毒性物质 等
压力管道是指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输送 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长输、公用和工业压 力管道。
(3)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或其他 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6、其它
(1)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 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1. 储罐区(储罐)
类别 易燃液体 可燃气体
毒性物质①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
物质特性 闪点<28℃ 28℃≤闪点<60℃ 爆炸下限<10% 爆炸下限≥100t 10t 20t 1kg
100kg 20t
典型物质举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注意的问题
1、重大危险源定义于危险物品的数量,这里不涉及风险程度。 因此,重大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患。反之,事故隐患(包 括重大事故隐患)也不一定是重大危险源。因为,危险物品 的数量构不成重大危险源,也可能构成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辨识注意的问题
2、单元的划分
相距不到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是划分成一 个单元还是几个单元?关键是看它们之间在安全方面是否相对独 立。如果一个装置、设施或场所发生事故会导致另一个或几个装 置、设施或场所发生事故,就是相对不独立,应该把它们一起算 作一个单元;否则就分开为不同的单元。以火灾为例,如果不同 装置、设施或场所之间的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 安全距离,则应划分为不同的单元。 另一方面,如果相距超过500m的两个生产装置都是同一工艺的组 成部分(如用管道连接),在生产、安全方面紧密相关,则应视 为同一单元。 因此,对于“500m”不应生硬地理解。
2.库区(库) 库区(库)临界量表
类别 民用爆破器材 烟火剂、烟花爆
竹 易燃液体 可燃气体
毒性物质
物质特性
起爆器材 工业炸药 爆炸危险原材料
闪点<28℃ 28℃≤闪点<60℃ 爆炸下限<10%
爆炸下限≥10% 剧毒品 有毒品 有害品
临界量
1t 50t 250t
5t
20t 100t 10t 20t 1kg 100kg 20t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4、锅炉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a.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 10t/h。 b.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 14MW。 5、 压力容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a.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b.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 m3的压力 容器(群)。
典型物质举例
雷管、导爆管等 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 硝酸铵等 黑火药、烟火药、爆竹、烟 花等 汽油、丙烯、石脑油等 煤油、松节油、丁醚等 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 氨气等 氰化钾、碳酰氯等 三氟化砷、丙烯醛等 苯酚、苯肼等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3、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临界量表
类别 民用爆破器材 烟火剂、烟花
GB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内容
定义: 4、重大事故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 和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重大损 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5、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 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定义 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 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一甲胺水溶液贮罐区
45 2.07
90/60 100 70 400 133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要求
《安全生产法》33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
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 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 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经皮接触24h半致死 吸入1h半数致死浓
量 LD50 (mg/kg)
度 LC50 (mg/l)
剧毒品
LD50≤5
LD50≤40
LC50≤0.5
有毒品
5<LD50≤50
40<LD50≤200
0.5<LC50≤2
有害品 (固体)50<LD50≤500 200<LD50≤1000
2<LC50≤10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爆竹 易燃液体 可燃气体
毒性物质
物质特性
起爆器材 工业炸药 爆炸危险原材料
闪点<28℃ 28℃≤闪点<60℃ 爆炸下限<10%
爆炸下限≥10% 剧毒品 有毒品 有害品
临界量
0.1t 5t 25t 0.5t
2t 10t 1t 2t 100g 10kg 2t
典型物质举例
雷管、导爆管等 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 硝酸铵等 黑火药、烟火药、爆竹、 烟花等 汽油、丙烯、石脑油等 煤油、松节油、丁醚等 乙炔、氢、液化石油气等 氨气等 氰化钾、碳酰氯等 三氟化砷、丙烯醛等 苯酚、苯肼等
汽油、丙烯、石脑油等
煤油、松节油、丁醚等 乙炔、氢、液化石油气
等 氨气等 氰化钠(溶液)、碳酰
氯等 三氟化砷、丙烯醛等
苯酚、苯肼等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1. 储罐区(储罐)
毒性物质分级(GB15258-199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分级
经口半数致死量 LD50(mg/kg)
100
一分厂
2
硝化丙三醇
0.1
1
二分厂
3
酒精、乙醚
2
20
五分厂
4
汽油
2
20
运输公司
5
甲醇
2
20
铸造公司
6
硝酸铵
25
250 民爆公司
7
一甲胺
20
50
民爆公司
公司生产、贮存场所规定量(t)
场所
规定量(t)
生产场所
贮存区
4#硝化棉煮洗工房 25#硝化甘油接料工房
74-1酒精/乙醚库 汽油库
甲醇地下贮罐 硝酸铵库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7、煤矿(井工开采)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高瓦斯矿井;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瓦斯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9、尾矿库 全库容≥100万m3或者坝高≥30m的尾矿库。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6、压力管道
a.长输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 道公称直径DN≥300mm的管道。 b.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 c.工业管道 ——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 质,且公称直径≥100 mm的管道; ——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 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 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 ≥4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重大危险辨识举例
1.某生产企业,有10辆20t的甲醇槽罐车。离生产装置1500米处 有个灌装站,站内有6个15t的储罐。根据重大危险源申报指导意见, 该企业是否有重大危险源需申报?说明理由。
重大危险辨识举例
2、某聚苯树脂厂的厂 区布置如下图所示。厂区占 地面积64292㎡,建筑面积 35514㎡,周边纵向距离为 400m,横向距离180m。 厂区主要建筑为12层综合 楼、3层主生产车间和2座 辅助车间,另有机修、仓库 等设施。生产装置区建有3 条聚苯乙烯生产线(1#、 2#、3#生产线),并有 日用罐区(乙苯储罐1个, 80m3;苯乙烯储罐2个, 均为58.15m3)。原料罐 区基本情况如下表。
GB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内容
定义: 1、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 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和中毒的危险。 2、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 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 3、临界量 指对于某种和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 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分为生产场所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危险物质分类: 1、爆炸性物质 2、易燃物质 3、活性化学物质 4、有毒物质
GB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内容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 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 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 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GB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内容
定义:
6、生产场所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 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7、贮存区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GB18218-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有关内容
q1/Q1+q2/Q2+……+qn/Qn ≥1 式中,q1q2……qn为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
Q1Q2……Qn为各危险物质的临界量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类型: 1、贮罐区(储罐) 2、库区(库) 3、生产场所 4、压力管道 5、锅炉 6、压力容器 7、煤矿(井工开采)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尾矿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