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中国文学史分期一中国文学史分期:1、中国古典文学史:(先秦至1840)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东汉建安年代至隋统一)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1644至1840)2、中国近、现代文学史(1840至1949)3、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至今)二、各阶段的主要文学成就和现象(一)先秦文学1、总体特点:从萌芽到初步发展阶段①、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②从本质上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①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开创诗歌创作的艺术传统。
②历史散文:以记事记言为主,主要有《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等③诸子散文: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等,《庄子》的文学性最强。
④楚辞:其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楚文化的独特风采,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屈原运用楚辞体创作了《九歌》、《九章》,其代表作《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与《诗经》并称“风骚”。
(二)秦汉文学1、总体特点: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1)出现完全以文学的感染力为目标的文学样式:赋(2)文学创作的兴盛(3)出现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4)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1)辞赋:汉赋经过了骚体赋、大赋、小赋几个发展阶段。
(2)乐府诗: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乐府本是建于西汉武帝时的官方采诗机构,其所采集的民歌即为乐府诗。
乐府诗长于叙事,五言、杂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叙事诗的基础。
(3)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与乐府诗长于叙事不同,五言诗长于抒情。
评价“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4)《史记》:代表两汉散文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史记》。
什么是中国文学

从形态层面讲,中国文学是随笔、专文和混体并存。随笔指小品风 格的作品,凡诗、散文皆有大量此类形态。专文特指文学体式明确的形 态,它们构成中国文学主体形态,标志着中国文学的品格与魅力。混体 指延伸到非文学性文体的形态。混体在中国文学中,仿佛环绕在边缘却 不断激发整个文学机体以审美更新力的形态,其形式、体征虽不及前两 种明确,却意涵丰满,铸人至力。
什么是中国文学
江南大学 赵建军
中国文学是使用中国语言文字创造的文学作品。
中国文学的概念,要从历史、逻辑、形态和语质几个方面确定。
从历史层面说,中国文学是文、史、哲统一于以情志表达为主的审 美话语系统。情志表达是中国文学的历史特性,它体现于作品,将叙事 元素给予主体化处理,展示高度的个体化人格和历史人格,涵溶诸文学 要素,使中国文学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学的独特表征。
从语质层面讲,中国文学以特有的音、形、象、义落实于独特的文 字体系。此点皆粘合于汉字而成其特征,但凡稍通文墨,当有体察,故 不为具。
9 记
最全中国文学史

最全中国文学史历史概述中国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多样的文学之一。
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史书记载。
中国文学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文学起源与古代文学中国文学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生活和宗教。
最早的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神话传说和口头文学。
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要形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诗经》。
此外,古代史书和哲学著作也被视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宋兴盛与古文运动唐代被视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
著名的唐诗诗人包括杜甫、李白等。
宋代则是中国散文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家。
古文运动在宋代兴起,以提倡纯正的古文为特点。
官方文学与民间文学中国文学中存在着官方文学和民间文学两个不同的传统。
官方文学主要是指与官方有关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史书、官方编纂的诗集等。
民间文学是指从基层社会涌现出来的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故事、谚语、民歌等。
现代文学与当代作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维新运动和五四运动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新兴作家,他们以自由探索和反映社会现实为特点。
近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当代作家,如莫言、余华等。
结论中国文学历经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而且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最全面的了解中国文学史,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1——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1——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1——小说第一章小说第一节、现代小说产生的历史原因一、小说的政治意义和宣传作用二、小说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三、小说是作家的宣泄工具第二节、第一个十年的小说(1917----1927)一、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1)鲁迅的《呐喊》共收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二年间写的十四篇小说,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给革命者助阵作战,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这十四篇小说是《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1918年4月、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孔已己》1918年冬、《药》(华老栓、华小栓、夏瑜)1919年4月、《明天》1919年6月、《一件小事》1919年7月、《风波》(九斤老太、七斤、赵七爷)1920年8月、《头发的故事》1920年9月、《故乡》1921年1月、《阿Q正传》1921年12月、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
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①妄自尊大。
②自轻自贱。
③欺凌弱者。
④健忘。
⑤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白光》1922年6月、《端午节》1922年6月、《兔和猫》1922年10月、《鸭的喜剧》1922年10月、《社戏》1922年10月。
鲁迅的《彷徨》共收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间小说13篇,《祝福》(祥林嫂、鲁四老爷)1924年2月7日,《祝福》真实地描绘了劳动妇女祥林嫂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
请简述中国文学发展概况

请简述中国文学发展概况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自古以来,中国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体裁和文学流派。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简述中国文学的发展概况。
一、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文学形式主要是诗歌和楚辞。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楚辞则是另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逐渐形成了多种文学体裁,如史书、传记、小说等。
其中,史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正史,它以其严谨的史料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唐宋文学的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曲、散文等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唐代的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唐代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还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和风貌。
宋代的词曲则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的又一经典之作。
宋代的词人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他们的词曲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还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和风貌。
三、现代文学的崛起中国现代文学的崛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危机之中。
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充满了社会批判和反抗精神,它以其真实的写实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有鲁迅、茅盾、老舍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还表现了对民族精神的追求和对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的追求。
四、当代文学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完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2.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①古典文学已近尾声。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 式,思想情感,心理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固有的古典文学模式已 再也不能满足人们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
上限又推到1898至今。如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
2.“现代”作为一个性质概念 《三十年》序言: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 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①语言上,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②文学形式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内涵和地位古今均一样。 ③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并重。 ④内容上,真正属于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心理,审美标准。民主主义,人 道主义,个性主义,劳工神圣,妇女解放。 最关键一点,个人的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的出现。于是,一切思想,情感 和审美心理均从个人出发,皆因个人变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后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 文学和当代文学。它是和中国的现代史和当代史相对应的概 念。现代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代指社会主义时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新时期文学(1976至今)
▪ 文学进入多元化时期,作家作品层出不穷, 风格多样,并且受到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进入新世纪后,文坛更是 出现了很多新兴文学现象,文学彻底摆脱 政治束缚,回归文学自身。
▪ 小说家
代表性作家
刘心武 冯骥才 张贤亮
王蒙
路遥
贾平凹 陈忠实 王安忆
▪ 诗人: ▪ 顾城
▪ “中国当代文学”(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不明确 的概念)一般包括了下述历史和文学内涵:
▪ 1、从历史角度审视,它的时间一般限定为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下这五十 多年的历史。
▪ 2、从文本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它的主体部分是 以中国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 学。
发展概况
14.《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 16.《茶馆》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 18.《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19.《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台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
▪ 这个时期是文学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过渡时期,更多的是新文学理论的 提出,文学作品的创作数量并不多。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新文学的代表 性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迅
蔡元培
周作人
▪ 冰心
主要代表性作家
郁达夫 郭沫若 徐志摩
1927—1937 新文学的兴旺与繁荣以及革命文学的兴 起
▪ 30年代,实际是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这时期,文学重心移到了上海,
舒婷
海子
中国近代文学概述

中国近代文学概述中国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起始于19世纪中叶,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期间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等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学特点深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文学开始逐渐摆脱传统束缚,向现代化转型。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小说为主,特别是长篇小说成为主流。
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此外,晚清文学还出现了大量的翻译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悲惨世界》等,这些作品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
进入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加多样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有所涉及。
同时,中国文学也开始与世界文学接轨,许多外国文学名著被翻译成中文,如《哈姆雷特》、《傲慢与偏见》等。
此外,鲁迅、茅盾、巴金等一批杰出的文学家也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在风格和主题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作家开始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
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学还受到了苏联文学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学作品,如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等。
此外,这个时期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如郭沫若、艾青、贺敬之等,他们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文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课:古代诗歌发展脉络一、历史朝代口诀唐尧舜虞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先秦文学1.神话《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鲧禹治水》2.诗歌: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楚辞》: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离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风骚”3.散文诸子散文:《论语》、《孟子》、《庄子》、《墨子》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二)两汉文学1. 汉赋:2. 乐府诗: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3.《古诗十九首》为“五言之冠冕”。
4. 散文:司马迁《史记》开创纪传体史书先河。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1.三曹、建安文人。
《短歌行》2. 中国古代第一个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四)唐代文学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两大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边塞;3、“双子星座”:李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4. 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5. 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五)宋代文学1.词的流派:婉约:柳永、李清照豪放:苏轼、辛弃疾2.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三苏)。
(六)元代文学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七)明代文学(一)明代四大章回小说:1.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章回小说开山之作;2. 施耐庵白话小说《水浒传》;3.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4. 兰陵笑笑生社会小说《金瓶梅》。
(二)短篇小说集1.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2. 凌濛初“两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汤显祖《牡丹亭》,戏剧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
孔尚任《桃花扇》(八)清代文学1.曹雪芹《红楼梦》:古典小说艺术的高峰。
2. 吴敬梓《儒林外史》:文学史上的讽刺杰作。
3. 蒲松龄《聊斋志异》:抨击时弊,歌颂爱情。
(九)近代文学1. 龚自珍:首开文学新风气2. 梁启超:倡导“诗界革命”3.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刘鹗《老残游记》。
(十)现代文学一、“鲁、郭、茅、巴、老、曹”1、鲁迅《呐喊》、《彷徨》2、郭沫若《女神》3、茅盾《子夜》4、巴金《家》、《春》、《秋》5、老舍《骆驼祥子》6、曹禺《雷雨》、《日出》二、文学派别和文学社团1、“新月派”:闻一多、徐志摩2、“左联”:3、“中国诗歌会”:艾青、田间、臧克家4、“文学研究会”:冰心、叶圣陶(十一)当代文学1、十七年文学:时间概念: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
七年文学时期也产生了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梁斌《红旗谱》;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山乡巨变》、《小城春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里湾》、《茫茫的草原》、《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大波》、《战斗的青春》、《苦斗》、《平原枪声》、《逐鹿中原》、《艳阳天》、《风云初记》、《陶渊明写挽歌》、《改选》等。
还涌现出如赵树理、杜鹏程、曲波、柳青、周立波、周而复、魏巍、姚雪垠、刘绍棠等优秀作家,在十七年中老舍、田汉等老作家也奉献了不少好的作品。
十七年文学呈现的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因为是建国之初,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袖是非常崇拜,国人都非常积极向上,思想非常单纯,这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了,所以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
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所以这个时期的少数作品艺术性是不高的,作品也主要体现文以载道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往往失之于简单,人物也呈现一些程式化的倾向。
曲波曲波,出生年月:1923.2-2002.6.27,民族:汉族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风仪区枣林庄)人,1923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
父亲当过染匠,后失业归农。
曲波只念过五年半私塾。
13岁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
他少年时代曾熟读了《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
1938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山东地区作战,曾任连、营指挥员。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部队开赴东北作战。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
他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了艰难的剿匪战斗。
在参加解放东北的战争中两次负重伤。
1949年到海军学校任领导工作。
1950年他转入工业建设战线,先后在工厂、设计院及工业管理部门担任领导工作。
1955年他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
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该书出版之前,1957年2月,《人民文学》以《奇袭虎狼窝》为题,选载了《受命》、《杨子荣智识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夜审》、《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破天险奇袭奶头山》六章。
1958年6月《奇袭虎狼窝》被译成俄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时,该文是带去的文学作品之一。
《林海雪原》先后被译成英文、(苏军事文艺出版社1959年)、俄文、日文(日文有冈本隆三出版社(1961年4月15日)和平凡社(1962年)两个译本)、蒙古文、朝鲜文、越南文(1959年)、挪威文(1976年)、阿拉伯文(1976年)。
曾被翻译成英文、日文等多种文字,也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续剧和京剧等该书国内多次印刷,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13.60万册。
小说曾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上映上演。
电影《林海雪原》和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在全国影响很大。
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1959年至于962年他先后完成了《山呼海啸》和《桥隆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
他还创作了反映工业建设题材的敌小说《热处理》、《争吵》和散文《散观平武》等。
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10年里,曲波遭到打击迫害,身心受到摧残。
在这种情况下,他仍坚持了文学创作并写了20多万字的自传。
1977年重新出版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长篇小说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山呼海啸》于是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初版。
该书出版前,《人民文学》1961年5月选载《不速之客》一节;《解放军文艺》1959年12月选载《开门棒》、《屠由网下》、《龙身揭鳞》、《杀开一条血路》4个章节;1960年1月选载《木舟沉军舰》一节;《北京文艺》1960年1月选载《女县长》一节。
反映战场行医、火线办院,描写部队医务人员生活的长篇小说《戎碑》于1977年6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初版。
出版前,曾由《山东文艺》1977年6月、7月选载。
出版后被译为朝鲜文。
后小说《桥隆飙》于1979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出版前,《山东文艺》全文连载;《解放军文艺》1963年选载过《三古镇》、《见面礼》、《一夕观》、《不留神》、《走狂飙》、《飞车骑》6个章节。
《桥隆飙》总印数据不完全统计为150万册。
曲波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受到打击和迫害,他即将发行的《桥隆飙》被红卫兵视为毒草而烧毁,直至文化大革命后才得以出版。
曲波晚年多病,未能完成他构思长久的几部新作。
曲波的创作曾得到他的妻子刘波的大力帮助。
刘波是曲波青年时代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是一位医务工作者。
她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对曲波的创作积极参加探讨,并为他抄写了大量稿件。
她是曲波创作上的得力助手。
2、80年代80年代经典文学作品一览莫言的《红高粱》(伤痕文学:刘心武《班主任》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闻名文坛,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014年推出最新长篇小说《飘窗》。
卢新华《伤痕》《伤痕》,短篇小说,作者卢新华。
卢新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1978年8月,《文汇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独家发表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新生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让历经“文革”浩劫的中国人,痛痛快快地释放出郁积在心中整整10年的冤屈、苦闷和眼泪。
卢新华也由此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增添了一个新名词——“伤痕文学”。
1978年初,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说《伤痕》。
他将自己的作品交给朋友和老师阅读,反响平平。
之后,在一次班级策划的墙报上,卢新华贴出了这篇小说。
令他毫无思想准备的是,在复旦校园,这篇小说被迅速传抄。
墙报栏前人潮涌动。
当年8月11日,在反复酝酿和修改以后,《文汇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7000余字的学生作品。
因为《伤痕》,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
一夜之间,“卢新华”这个名字为国人所熟知,“伤痕”一词很快成为一种文学思潮的名称,“伤痕文学”也经由这篇小说发轫、命名。
老鬼《血色黄昏》老鬼,本名马波,1947年生于河北,小说家。
其母为《青春之歌》的著名作者杨沫。
文革前,老鬼为北京47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
1969年到内蒙生产建设兵团,曾因有反动言论被关押。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法制日报》工作。
著有《血色黄昏》、《血与铁》、《母亲杨沫》等。
改革小说:张洁《沉重的翅膀》;张贤亮《龙种》;柯云路《新星》;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路遥《人生》;王润滋《鲁班的子孙》;矫健《老人仓》;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短篇);刘真《黑旗》;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上城》;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文玲《心香》;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古华《芙蓉镇》鲁;彦周《天云山传奇》;王蒙《布礼》和《蝴蝶》;谌容chén róng《人到中年》;李国文《月食》和《冬天里的春天》;张贤亮《灵与肉》和《绿化树》;韦君宜《洗礼》等寻根文学:刘心武《钟鼓楼》、《四牌楼》等,(长篇)陆文夫《美食家》(中篇)阿城《棋王》还有韩少功、贾平凹、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3、90年代文学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名作家十部作十名作家是王安忆《长恨歌》、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韩少功《马桥词典》、陈忠实《白鹿原》、史铁生《务虚笔记》、《我与地坛》;张炜《九月寓言》、贾平凹、张承志《心灵史》、莫言和余秋雨《文化苦旅》《白鹿原》(陈忠实著)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