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红色文化研究综述——以四川省为例
红色记忆四川调研报告

红色记忆四川调研报告红色记忆四川调研报告一、引言四川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拥有丰厚的红色记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记忆,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次调研以红色旅游景点、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产品为重点,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四川红色记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调研结果1.红色旅游景点通过对四川多个红色旅游景点的调查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目前四川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红色旅游景点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景点的开发和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知名度较低。
2.红色文化教育在对四川的学校和社会机构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后,我们发现目前红色文化教育在四川的覆盖面较广,但存在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单一化问题。
红色文化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主动了解和传承红色记忆。
3.红色文化产品四川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产品,如红色图书、纪念品以及红色文化衍生品等。
然而,由于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够到位,很多红色文化产品的销售情况较差。
同时,一些红色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水平也需要提高,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改进建议1.加强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通过加大投入,提高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改善景点的接待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加强景点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2.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针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单一问题,应通过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可以借助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记忆。
3.提升红色文化产品的质量通过加强红色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情况。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四川红色记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改革开放40年与四川

人类的历史太漫长,能够被人们记住的,只是一些具有关键性转折的标志点。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占世界总人口 22%的中国人,其整个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标志点,是1978年。
它标志着中国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这一页”终于翻过去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新时期”的曙光。
作为标志性节点的1978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从此,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新时期。
国家开始进入正常运行和谋求发展的轨道,每个国人也开始安定“文革”结束后的最初两年,“两个凡是”仍紧紧束缚着国人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多年来主宰中国一切的极左思想还有极大市场,“始终不渝坚持……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口号依然调高,国家发展的方向尚暗昧不明。
中国经济已经走到崩溃的边义的苗”等留下的烂摊子,结束“阶级斗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极度混乱,从而凝聚全国各界齐心协力搞建设,就需要来一次“解放思想”的大讨论。
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随即,《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全会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指导下,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
作祟于中国社会多年的“阶级矛盾”被化解了,“四类分子”摘帽,对“人民”的重新解释等,使得绝大多数中国人、或者几乎可以说“全体中国人”,不再担心天天被“运动”,不再彼此仇恨。
闭关锁国,以及意改革开放40年与四川邓经武52018年·第5期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试点和发展企业集团试点的决议;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十九届三中全会(2018年2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议联翩而至。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研究综述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研究综述
川东地区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传承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研究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川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传承与发展进行综述。
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革命旧址、红军长征路、红军战斗遗址、烈士陵园和红色文化遗产等。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是川东地区人民的重要精神财富。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川东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开发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真实性和原生态,避免商业化和过度开发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破坏。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建立完善的川东红色文化资源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保护。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宣传。
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等,将红色文化资源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群,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大川东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
保护是开发传承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护好红色文化资源,才能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利用。
可以通过修缮、复原等方式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
加强川东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和研究。
通过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和研究活动,培养更多的红色文化传承人和研究人员,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作者:罗春秋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9年第07期[摘要]红色文化资源蕴涵丰富的红色文化,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该具有政治功效、文化功效和社会功效。
四川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当注重规范开发方式,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使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传承[作者简介]罗春秋(1985-),男,四川眉山人,攀枝花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博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7-0059-02四川的红色文化是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和产生的,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四川人民经过非常艰难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而建立的革命文化。
四川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省份,有着丰富、灿烂的红色文化。
将红色文化与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象、特有的地域文化以及多彩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四川红色文化的传承。
习近平曾经多次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革命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因此,要加强对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增强四川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以及映射力,推动四川从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转变为红色文化的强省,促使四川红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完美融合。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不但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也积极地提倡和建立了中国的先进文化内容。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起始,应当大力倡导、发扬。
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四川红色文化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研究综述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研究综述川东地区作为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传承和发展这一地区的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进行综述,探讨其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川东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川东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毗邻四川盆地,地形复杂多样,山岭纵横,河流纵贯,气候多样。
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川东地区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红色根据地的发源地之一。
川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红色革命遗址、红色文物、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等。
1.红色革命遗址川东地区有许多重要的红色革命遗址,如瓦屋山、汶川、宝兴等地,这些地方曾经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行动和政治工作的重要场所,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红色文化遗迹和红色历史。
这些红色革命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对于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红色文物川东地区还拥有许多珍贵的红色文物,如红军服装、红军用品、红色文件等。
这些红色文物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通过保护和展示这些红色文物,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3.红色歌曲和红色故事川东地区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和红色故事,如《东方红》、《红星照我去闪亮》等。
这些歌曲和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唱和讲述,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开发利用不充分目前,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充分,许多红色革命遗址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许多珍贵的红色文物没有得到恰当的展示和利用,许多红色歌曲和红色故事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这些问题制约了川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和传承。
2.缺乏专业人才川东地区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方面还存在着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由于川东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特殊性,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进行保护、开发和传承。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研究综述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研究综述摘要:川东地区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开发这些资源,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川东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以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综述了相关研究成果和现状,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Ⅰ. 研究背景川东地区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几十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众多的红色革命历史事件。
作为革命老区,川东地区拥有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Ⅱ. 开发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意义1. 传承红色文化,铭记革命历史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先烈们为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的见证,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可以让人们铭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
2.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向广大人民普及革命历史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水平。
3. 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开发这些资源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地区经济效益。
Ⅲ.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现状1. 旅游资源开发川东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较为成熟,红色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如雅安市五角场革命旧址、广汉市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
2. 文化遗产保护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众多,相关的红色文化遗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如广安市保护红军烈士墓等。
3. 红色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包括红军服装展览、红色电影展映等,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Ⅳ.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1. 开发水平不高由于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开发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低。
2. 保护不到位一些红色文化遗产在保护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加强相关措施。
3. 宣传力度不够川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够,未被广大人民充分认知。
Ⅴ. 川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传承与发展的对策1. 加强保护工作川东地区应建立完善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大保护的力度,防止文化遗产的损毁和流失。
红色故事调研报告1000字四川

红色故事调研报告1000字四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统战工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留下了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朱德与格达活佛生死情谊、红色土司安登榜率众参加革命等脍炙人口、传颂不衰的统战佳话。
彝海结盟1935年5月,中央红军从川滇交界处的皎平渡巧渡金沙江,进入四川会理县。
12日,中共中央在会理郊区的铁场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会理会议。
会议决定中央红军继续北上,抢渡大渡河,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按照会理会议的决定,于5月14日放弃对会理城的围攻,以主力沿会理至西昌大道北进,通过彝族区,抢渡大渡河,并成立了由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和1个工兵排组成的中央红军先遣队,由刘伯承兼司令员,聂荣臻兼任政治委员,率先向大凉山彝族区进军。
为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域,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以此来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政策。
该布告的内容是:“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夷(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
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夷(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夷(彝)人政府,夷(彝)族管理夷(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5月22日,中央红军先遣队从冕宁大桥出发,进入彝族地区,当部队行至冕宁县北25公里处的袁居海子(今彝海子)地区时,遇到彝族罗洪、老伍、沽基等家支的拦阻。
红军先遣队一面在冕宁县城公开张贴《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向彝族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红军宗旨,一面派代表同彝族首领谈判,并按照各家支不同的政治态度,采取不同的政策。
如对红军比较友好的沽基族,红军就采取了热情友好、赤诚相待的态度,争取其全力支持。
四川的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四川的红色文化调研报告四川是中国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之一,也是长征的重要途经地。
四川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文化,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深厚的传承和积淀。
本文将从四川的红色历史、红色景点和红色文化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和展示。
一、四川的红色历史四川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之一,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四川是一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和战略区域。
四川人民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有许多与红色历史相关的重要事件,如江油会议、翻身仗等。
江油会议是红军长征前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红军长征的战略路线和方针,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翻身仗则是四川人民在土地革命中取得的重要胜利,四川人民自主建立起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后续的红军长征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四川的红色景点四川拥有许多与红色历史相关的景点,如江油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广场、中国中国工农红军血战四渡赤水纪念碑等。
江油红军长征纪念馆是一个集红色历史、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于一体的景点,它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过程和成就,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和牺牲。
红军广场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重要红色景点,它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而建立的。
广场上有红军长征纪念碑和红军长征雕塑,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瞻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中国工农红军血战四渡赤水纪念碑是为了纪念红军在渡四渡赤水战斗中所取得的胜利而建立的。
纪念碑上刻有红军战士的名字和事迹,让人们对红军的英勇和牺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三、四川的红色文化教育四川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展览、培训、演讲等方式,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四川省图书馆是四川省的重要文化机构,它经常举办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展览和讲座,向人们传播红色文化的思想和精神。
四川省红色文化研究会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学术机构,通过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等活动,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新时代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创新性发展研究》(编号:18ycx003)阶段性成果改革开放40年红色文化研究综述—以四川省为例邱思扬(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摘要】文章综述了四川省红色文化研究概况。
分别从红色文化的内涵、开发现状、现代价值、开发路径等方面概述 了四川红色文化的研究成果.认为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意义重大,四川省也在大力挖掘四川红色文化的价值,但是关于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较少,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需要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推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关键词】改革开放;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综述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 队员们回信中鼓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1]红色文化是我国独有的特色文化,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带领 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的全过程,是中华民族 宝贵的文化财富。
一、 研究现状总述改革开放距今已有40年,学界对于红色文化的研究已 经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绩,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四 川作为红色文化大省,保护、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是题中应 有之义。
因此,应总结学界对四川红色资源的研究成果并加 以梳理补充。
在C N K I中捜索“红色文化资源”主题文献 共有2815篇,但是有关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文献非常 缺乏,目前只有20篇。
因此,本文依据其相关文献,梳理 出近年来国内学者有关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情况。
二、 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红色资源的内涵界定具有不同的看 法。
红色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它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以及开展党性活动的重要载体。
因此,深挖红色资源内涵,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欧清华在通k°红色文化资源视角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研究中指出“所谓‘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国 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 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
”[2]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能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抵御 西方“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一系列敌对意识形态 的有力武器。
孙和平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指 出:“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 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
[3]红 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正是因为当年的伟大革 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志士,为民族和国家奉献出宝贵的生 命。
并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何让红色文化激励世世代代的中 国共产党人、让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铭记历史,不忘初 心,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 奋斗。
这就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之 所在。
同时,研究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文化旅游,不仅能提高革命老区的整体经济水平,还能让人们近距离地 接触和感受红色文化,汲取红色文化的内在精神。
万更生指出,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 设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它具有物质文化资源和 非物质文化资源之分。
[4]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存在于物质层面,还存在于精神层面,通过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发生的许 多激励人心的革命故事,以及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革命精 神,使红色文化资源获得了独特的教育价值。
通过对红色文 化资源的开发能够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成为当 代年轻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指引,让生活在当今物质 条件丰厚的人们体会到当年革命先烈为国奉献的牺牲精神,让人们正确地反思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 观,积极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
龙迎伟在《论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认为,“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一直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这段时间里所习得的关于知识、道德、美术、法律、信仰、风俗以及所有另外的能力与习惯的综合”。
[5]我国的未成年 人道德教育工作还不全面,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还未完全定 型,容易受到负面思潮的影响。
因此,必须加大对未成年人 的道德教育工作。
而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资 源,可以加强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未成年人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研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推动 四川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挖掘四川红色文化内涵,促进 四川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升四川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水 平,培育广大人民红色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红色文化充满活力。
目前为止,在C N K I上捜索到关于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文献数量缺乏,只有20篇,主要的 研究如下:孙和平在书中提到“一是建成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
以广元为例,全市多方筹措资金,利用红色资源建成全 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个、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
[6]四川省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 用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其中还存在不足。
首先,四川 省应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宣 传工具,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四川红色文化进行传 播,例如电影、纪录片和公益性广告等。
第二,应在开发利 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做到与生态相结合并防止红色 文化资源损毁。
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停留在注重 其经济价值的层面,还应注重其生态价值。
在弘扬红色文化的 过程中,既要推动四川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要注重其开 发的可持续性,让世世代代都能看到当年中国革命发生过程的 真实场景,让后人铭记历史、作红色文化的传承人。
天浩然指出,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富集。
自然 景区、景点116处,其中世界级、国家级(下转第33页)3、 政府运用多种平台,展示和传播现代新疆形象政府除了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平台致力 于开拓新疆与周边国家及内地的联系之外,还可以建立自媒 体宣传平台,承办国际和国家级各种活动,比如:举办文艺 汇演、承办像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等活动,其不仅“有 效地向外界展示了新疆全新的面貌,展示了新疆独特的自然 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新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的大好局面”[9],更为重要的是,还带动新疆各族人民积极 的参与性,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当代新疆人的良好精 神风貌。
4、 巧妙地借助优秀文化作品,传播新疆的新形象随着“发现”新疆的热潮,促成了近现代新书写的高潮。
除了当时盛行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探险纪实作品以外,后来出 现的关于新疆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通常以浓浓的社会 风貌、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及典型人物的塑造获得了受众的 喜爱,但这种喜爱的背后又塑造了愚昧、落后、世俗化等新 疆形象的一面。
与此同时,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 疆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还是近几年拍摄的相关电视剧,均 或多或少矮化了新疆形象,使新疆成了 “边疆”和“落后”的代名词。
2013年,由阎清秀与于德安共同执导的《阿纳 尔罕》,其不仅反映了阿纳尔罕的求新应变,更是将贫穷落 后的南疆味道展现出来了。
2014年,由于德安执导的《有 一个古丽》,其反映了农村女孩热汗古丽的奋斗生活和南疆 偏远落后的社会现实。
2015年,由王文杰和赵立军共同执 导的《丝绸之路传奇》除了反映丝绸之路古老、落后的韵味,也展现了丝绸之路现代变革的景象。
这种变革也展现出新疆 的另一面,如多元、积极、活力的形象。
所以,需要相关部 门及创作者加强对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让人们了解与以前 认知完全不一样的新疆。
结语重形象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工程,理应得到相关 部门的配合及支持。
相关部门除了以旅游业为突破口,整合 旅游资源,积极地应对危机事件,将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之外,还应改造传统产业,做优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品牌形象的新诉求重塑新疆形象的同时,政府运用多平台,展示和传播现代新疆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巧妙地借助优秀文化作品,让受众对新疆有全新的认知。
【参考文献】[1]李建军.正面合意新疆形象的建构u].新疆社会科 学,2016(06)109-113.[2]陈明慧,艾维依.新媒体时代下新疆形象的建构和 传播 g].视听,2017(01)142-143.[3]库尔班江•赛买提.我从新疆来[M].中信出版社,2014.344.[4]张春贤.在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 上的讲话U].今日新疆,2010(11)4-12.[5]周谊成.2015年新疆G D P增长8.8%[N].新疆都市 报,2016-02-02.[6]金玉萍,谢华锋.草根动员:一种塑造新疆形象的 新思路U].青年记者,2015(21)75-76.[7]李梅宇,刘红.基于“美丽新疆”文本分析看新疆 的形象传播U].新闻知识,2015(08)50-52.[8]王思超.新疆:全面整治旅游市场[N].中国旅游报,2012-08-10.[9]玛尔祖卡•艾尔肯.国家级赛事对新疆形象塑造 的作用及启示——以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为例[J].青年记者,2016(12)82-84.【作者简介】贺文,女,湖北咸宁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贺俊伟,男,汉族,湖北咸宁人,文华学院经济管理学部2015级电商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传媒.(上接第29页)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9处,已形成九环线大九寨国际 旅游区、卧龙至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旅游区。
[7]该文是一 篇关于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专门研究论 文,文章对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况、现状进行了分析 研究。
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了一系列红色 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文化风景区、红色文化学习基地等。
但 是在开发过程中还应加大投入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落 实红色文化保护项目负责人,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落到实 处。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四川对于红色文化的 研究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
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四川大力发展 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带动了四川红色革命老区的 经济发展,体现了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
但是,目前在对红 色资源的价值研究上过于注重经济价值,一些革命老区过多 地投入到红色文化商业价值的挖掘,而缺乏对其社会价值意 义的研究与阐发,从而不能完整再现红色文化的价值意义。
四川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意义重大,应加强四川红色文化的 宣传,使之转化成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 会。
通过对红色资源的社会价值研究,继而弘扬和传承红色 文化,以期为四川红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騎兵”[E B/OL].http:// /n l/2017/1218/c l001-29711857. html,2017-12-18.[2]欧清华.红色文化资源视角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研究综述U].嘉应学院学报,2012.30(03)27-31.[3]孙和平等著.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4]万生更.西北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对策U].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1)42-46.[5]蔡红梅,龙迎伟.论“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教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〇06(〇2)122_125.[6]孙和平等著.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7]天浩然.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0)219+221.【作者简介】邱思扬(1995—)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