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工艺设计的原则
储气库技术(1-5)

第十一页,共104页。
1.4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现状
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建设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目前建 成的只有两座:大庆喇嘛甸油田地下储气库和大张坨地 下储气库。大庆喇嘛甸油田地下储气库的主要作用是平 衡大庆油田内部用气的季节不均衡性,天津大张坨地下 储气库与陕—京输气管道相连,以平衡北京市季节性用 气不均衡性和保障安全平稳供气为主要目的。
第六页,共104页。
1.2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作用
调节供气不均匀性的最有效手段;show
提高供气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提高管线利用系数和输气效率,降低输气成本和输 气系统的投资费用; 能为国家和石油公司提供原料和燃料的战略储备。 在新的石油和凝析油开采区,能保存暂时不可利用 的石油气;对老采油区,有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
第二十六页,共104页。
1.7 发展趋势
国外地下储气库建设方面的科技进步还有:采用模块化施工技术, 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劳动强度。在气田建设时研制成功的大量施工模 块,其中一部分无需进行大的修改,就可用于地下储气库的建设。研 究各种地下储气库生产过程集约化的理论基础,通过技技术装置改造, 实现生产过程集约化,改善技术经济指标。
第十八页,共104页。
1.6 存在的问题
经济及综合分析问题 我国地下储气库的论证主要还是在技术上可行的层面
上,提出几种方案中部分方案由于在技术上不可行就否 定掉了。剩下的方案经过简单的经济论证就确定了最后 的方案。这种做法有可能会遗漏最优的方案。另外,地 下储气库的影响因素很多,应该权衡各方面的因素进行 综合评价。
第二十五页,共104页。
1.7 发展趋势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48页PPT

2020/4/10
第六章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
井口处的最大注气压力可参考以下经验数据: (1)可取与储气层平均深度等高的水柱静压头,当有 5m以上厚度的粘土盖层时,可取压头的1.3~1.5倍; (2)可取储气层的原始压力或原始压力的1.15~1.20 倍。根据国外经验,实际最大注气压力和相应的最大 储气容量应通过注气实践才能确定。在地地下储气库 投运的前几个注采周期内,最大注气压力一般取最大 允许压力理论值的70%左右,通过几个注采周期,在 观测、分析和评价储气层密封性的基础上,再确定最 大注气压力以及相应的最大储气容量。
10
2020/4/10
第六章 储气库地阀组建在集 注站内,便于集中管理与控制,但是由于每口注采井 均需敷设一条单井管线,因此其投资比第二类工艺方 案要高,储气库系统采用注采同井的工艺方案会造成 干湿气混用一条管道,且为了满足注气要求,管线设 计压力较高,但若为了避免干湿气混用一条管道而对 每口井均建一条注气管道和集气管道,则将使集输系 统的投资大大的增加。因此对于第一类工艺方案适用 于集注站与注采井距离较近而且注、采气气质比较接 近(干湿气可以混用一条管道)的场合。
3
2020/4/10
第六章 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
6.2 储气库地面工艺设计参数
6.2.1最高储气压力与最大储气容量 储气库气藏储气容量按下式计算
VS•h•m•K Pn•T0 P0•Tn•Z
储气层压力可以同改变注气压力进行人为控制的。储 层压力与储层容量成正比,对具有一定几何结构和物 理性质的储气层,提高储层压力可以增加储气容量, 但压力过高又会破坏储气层封闭圈的密封性,导致储 气泄漏。因此在确定最大注气压力时,既要充分利用 储气层的储气能力,又要保护密封性。
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优化

作制度 、选择站址方案 、确定注采规模 、注采工艺 (B 24 — 0》 的I G 13 8 9) 类标准要求 。
流程 、注气 压力 、噪声 治 理 、 自动 控 制 系统 、造腔
3 — 4
油气田地面工程 ( ̄p / w . tmg . r h ̄ : w wy : c o ) / q=
一
_ l _ …j j 『【 1 ㈠
j I lll l_ = == 0 = = =
g - - '" 』! 4 I -
㈧ :
j j .fJ 蚬 刮 设 计 / f f _ j)
金坛盐穴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优化
郝萍 大 庆油田 计院 设
摘 要 :金 坛 盐 穴地 下储 气库 通过 引入 工 况 分析 的方 法 明确 了储 气库运 行 工 作 制度 ,优 化 了
工 艺设计参数 ;改进 了原有注采 工艺流程 ;采 用隔声、吸声 、减震及 消声等噪音治理技术对噪 声进 行 了治 理 ;采 用 了现 场 总线 控 制 系统 及 独 立 的安 全 紧 急停 车 系统 ;采 用 了注 采集 输 系统 管
检测参数) 传送 给控制系统 ,而且可以将 ( )通过引入工况分析的方法对盐穴储气库 的 1 控制信息 (
运行进行 了全面的模拟分析 ,进一步明确了盐穴地 设备管理信息传送给控制系统 ,信号传送方式为一 下储气库 的运行工作制度 ,界定 了合理 的储气库建 对多的方式 ,即控制系统利用一根通讯 电缆挂接多
( )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以及独立 的安全紧 4
地面配套 、注气排 卤等地面工艺技术进行了优化研 急停车系统 。能够在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 、 究 ,最终提出了一套技术上可靠 、合理 、先进 、节 多点数字通信。精确度高 、抗干扰能力强 、传送 的 能降耗 的盐穴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方案。其中主要 信息容量大 ,不仅可实现检测信息管理还可实现设 备管理 ,即现场总线仪表不仅能象普通仪表一样将 内容概 括 如下 :
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

地下车库工程方案设计1.引言地下车库是城市停车位不足的情况下解决车辆停放问题的重要设施,同时也可以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本工程方案将针对地下车库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进行详细规划,以满足城市停车需求。
2.工程背景随着城市发展和车辆增长,停车位的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地面停车场无法满足停车需求,而地下车库具有节约空间、提高城市景观和方便管理等优势,已成为城市停车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工程将重点围绕地下车库的建设和运营进行设计。
3.设计原则(1)环保原则: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影响。
(2)安全原则:地下车库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车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经济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4)便利原则:考虑到驾驶员的方便停车和出行,设计方案应注重车库入口的位置和出口的通行流畅。
4.地下车库设计(1)选址:地下车库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周边交通和建筑环境,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和商业的影响。
(2)结构设计:采用混凝土结构,以确保地下车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考虑到承载能力和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车库能够顺利运行。
(3)排风系统:地下车库是密闭空间,排风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设施。
设计合理的排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尾气和有害气体在车库内的堆积,提高空气品质。
(4)通风和照明:设计合理的通风和照明系统,以保证车库内空气流通和足够的照明亮度,提高车库使用体验。
5.建设规划(1)建设周期:根据地下车库规模和场地条件,合理安排建设周期,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2)工程预算:制定详细的工程预算,包括土地收购、设计施工费用、设备购置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以保证工程的资金需求。
(3)施工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建筑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设备采购:选择优质设备和材料,确保地下车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日后维护成本。
板南储气库地面注采工艺设计

板南储气库地面注采工艺设计张辉;蔡维国;王东军;张红勤【摘要】为满足京津冀地区用气和季节调峰需求,2010年利用板南枯竭油气藏改建成板南储气库。
板南储气库是与陕京二、三线配套建设的地下储气库,设计有效工作气量为4.27×108 m3,注气装置规模240×104 m3/d、采气装置规模400×104 m3/d。
该工程包括板南集注站、板G1库井场、白6库井场、白8库井场等4座地面站场,并建设配套的公用与辅助系统。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注气压缩机;露点控制;乙二醇再生;集注站;板南储气库【作者】张辉;蔡维国;王东军;张红勤【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自1999年起,在大港油田相继建设了大张坨、板876、板中北高点和板中南高点、板808、板828地下储气库,但仍不能满足京津冀地区的用气和季节调峰需求。
2010年在中石油统一部署下,决定利用板南枯竭油气藏改建成板南储气库。
板南储气库是与陕京二、三线配套建设的地下储气库,设计有效工作气量为4.27×108m3,注气装置规模240×104m3/d、采气装置规模400×104m3/d。
该工程包括板南集注站、板G1库井场、白6库井场、白8库井场等4座地面站场,并建设配套的公用与辅助系统。
板南储气库集注站东西方向长200m,南北方向长132m,场区沿进站路布置,集注站共分为5个区块:综合办公及辅助生产区、注气装置区、采气装置区、放空区及35kV变电所。
板南储气库设备布置方式主要有橇装化布置和直接座落于地面上两种方式。
橇装化布置方式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管道短,可实现工厂预制,减小现场工作量等优点;同时取消橇装化布置方式所需的钢底座,降低工程投资。
地下储气库工艺技术

地下储气库工艺技术地下储气库是一种能够将气体储存于地下空腔中的工程技术。
它可以作为能源之间的储备系统,储存多余能源以供不足时使用,从而能够平衡能源的供需关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地下储气库的建设工艺技术包括选址、构造设计、岩土工程、采矿、封堵等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选址是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基础。
选址的关键要点包括地质条件、地下空腔的规模和稳定性、与外界的水文地质关系等。
需要优先选择地质条件稳定、地下空腔规模适当且不与水源等重要资源冲突的区域作为合适的选址。
其次,构造设计是地下储气库建设的核心。
它主要包括地下储气库的尺寸和形状的确定、地下空腔的分布和连接、密封、支护结构等内容。
针对不同的储气库类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构造方案。
岩土工程是地下储气库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它主要包括岩土开挖、支护和加固等工程技术。
在进行地下空腔开挖时,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支护措施以确保地下空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采矿是地下储气库建设的核心环节。
它包括地下空腔的开挖和储气设备的安装。
在进行地下空腔开挖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开挖进度和尺寸,并在空腔内安装储气设备,如容器、管道等。
最后,封堵是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关键步骤。
它主要包括地下空腔的封闭和防渗漏设计。
在进行地下空腔封堵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确保封堵效果良好,防止气体泄漏和地下水的渗入。
地下储气库工艺技术的关键点在于科学合理地进行选址、构造设计、岩土工程、采矿和封堵。
只有通过合理的工艺技术,才能有效地确保地下储气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地下储气库工艺技术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并为能源储备和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天然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工艺技术

天然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工艺技术2.中原油田储气库管理中心3.中原油田培训中心摘要:地下储气库是输气管道的配套工程,用于满足季节调峰及管网事故应急。
通过深入分析地下储气库注采气运行特点及上下游调峰需求,结合气藏气体性质特征、气库工作参数和榆济管网工艺现状,研究形成适合中原地区枯竭气藏储气库的配套注采气工艺技术。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压缩机;三甘醇脱水;脱烃;管柱;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地下储气库具有安全可靠、存储量大及运行成本低等优势,是干线输气管网重要的配套部分。
储气库主要用于季节调峰及突发事件应急供气,保障输气管道安全、平稳输气。
一、地面工艺流程在注气期间,来气由分输站输送至储气库注采站,经计量、分离、过滤和增压后,通过注采阀组、单井管线及采气树注人气井。
在采气期间,气井来气经单井管线、注采阀组、生产分离器、三甘醇脱水、丙烷脱烃、气体性质分析及超声波计量,再经输气管道。
注气工艺1、注气工艺流程储气库注气初期压力较低,随注气量的增加压力持续升高,注气期末注采井井口压力为24.0 MPa,地层压力达到上限工作压力[]。
注气量随着时间不同而变化,季节调峰期目标市场的最大注气量是8 月,为 167 x 104 m3/d,最小注气量是4 月,为 92 x 104 m3/d,因此注气系统设计规模为200 x l04 m3/d2、压缩机组参数注气压缩机是地下储气库的最关键设备,而压缩机工作参数选择的是否合理,关系到储气库的长期运行效率。
举例:根据榆林一济南输气管道输气压力计算,文 9 6 储气库注采站进站压力为5.91 ~6. 05 MPa,压缩机进气压力设计点为6.0MPa,允许波动范围5.0~ 7.0 MPa。
储气库的实际工作状况要求配套压缩机进口压力及排量范围要宽,以满足调峰量的要求,保证输气管线高效运行。
同时,考虑到储气库周期运行的特点,合理设计分配压缩机的1 级和2 级压缩比,满足在进气压力低时2 级出口温度不超规定,在进气压力高时一级负载不超过要求,在设计点时运行效率最高。
储气库地下工程施工

储气库地下工程施工一、工程准备储气库地下工程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工程准备工作,包括勘察设计、方案论证、工程可行性研究等。
在完成这些前期工作后,接着进行现场勘测和规划布局,确定工程施工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同时,还需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表,明确各项施工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
二、设计施工1. 储气库井施工储气库地下工程的关键环节是储气库井的施工,包括井眼建设、井筒完井和井壁支护等工作。
在井眼建设阶段,需要进行钻探勘探,确定井眼位置和孔径尺寸,并进行井筒设计和布局。
在井筒完井阶段,需要进行井壁加固、井口加装设备等工作,确保井筒的结构牢固和功能完备。
2. 地下储气库建设地下储气库建设需要进行地质勘查、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等工作。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需要对地下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地下储气库的布局和深度。
在设备安装和管道连接阶段,需要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管道的连接测试,确保地下储气库的运行正常。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储气库井和地下储气库的建设,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检验标准,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4. 安全环保储气库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和环保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制定施工安全和环保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工作。
在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通道,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同时,还要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和标准,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地下水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
总结储气库地下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需要各项施工工作的协同和合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加强施工管理和安全监控,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储气库地下工程施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此为参考,共同推动地下储气库建设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工程工艺设计的原则
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的工艺设计,除应遵循天然气储运设计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强调三点:
1.将地下储气库作为一个子系统放在整个天然气输配的大系统中,根据总投资和总消耗功率相对最低的原则,优选大系统中各环节间相互制约的基本参数和储气库地面工程的流程形式。
如果在已建或部分建成的输配气系统中新建地下储气库,则应与已建部分尽可能协调一致。
2.地下储气库的地面工程必须与所处地层的勘探、开发、监测和动态分析密切结合,切实做到“地上适应地下”。
地面工程设计必须以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依据,而“看不见,摸不着”的地层情况需要在工程投产后,通过生产实践和对地层的监测、分析来检验和修正。
储气层所能承受的最大注气压力及最大库容量等基本参数需要经过一定的注采周期才能确定,所以储气库的地面工程常分期建成,一期工程带有探试性(设计的“库容量”约为理论最大“库容量”的70%左右),经试注采,取得必要的数据后,再决定是否上二期工程,原订的设计规模是否需要调整……。
在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保护地层,即天然气注入地层前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以免将润滑油和其它杂质带入地层中,影响地层渗透率。
由于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常分期建设,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近期工程与远期工程的结合。
在—期工程的总图设计中,必须为二期工程预留场地;在流程设汁中,要考虑前后的衔接和统一。
下文将什对建在衰竭气藏中的地下储气库讨论其基本参数和流程形式的选择。
基本参数的选择
最大注气压力
因此在确定最大注气压力时,既要充分利用储气层的储气能力,又要保证储气层圈闭的密封性。
在井口处的最大注气压力可参考以下经验数据:可取与储气层平均深度等高的水柱静压头;当有5m以上厚度的粘土盖层时,可以取这个水静压头的1.3—1.5倍。
②可取储气层的原始压力或原始压力的1.15—1.2倍。
而根据国外的经验,实际最大注气压力和相应的最大储气容量应通过注气的实践才能确定。
在地下储气库投运的前几个注采周期内,“最大”注气压力一般取最大允许压力理论值的70%左右,通过几个注采周期,在观测、分析和评价储气层圈闭的密封性的基础上,再确定最大注气压力以及相应的最大储气容量。
2.最低采气压力及其有关参数
最低采气压力与储气层的最低压力是一致的,它与下列参数密切相关。
(1)气垫气量和有效气量
气垫气是指采气结束后,为维持一定的地层压力而留在储气层中的那部份气,这个“一定的压力”应能满足最低采气压力的要求,还能控制地层中底水的上升;有效气则指每年注入储气库,并从中采出的那部分天然气,又称工作气。
气垫气量越大,它所维持的地层压力越高,就能减少采气井井数(因总供气量一定),并为采出气提供较高的压力能,但随着气垫气量的增加,储气库的有效气量就相应减少,即储气层工作的有效容积相对减少,而且用于气垫气的那部分费用(含气垫气本身的成本费和注入地层的费用)也会增加。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气垫气量和有效气量的比值约为60%——140%(V/V)。
(2)采出气外输压力
采出气外输压力主要取决于“外输需要”,能克服储气库与输气干线之间连接管道的库阻,并能克服“节点”处的压力,将天然气压入干线。
而这个管道的摩阻和“节点”处的压力部可以随设计条件而变化,所以在确定外输压力时,应该(也有可能)兼顾最小采气压力取值。
当外输距离不太长时(包括储气库至输气干线的“节点”,“节点”至城市门站或供配气站),应使最小采气压力高于外输压力,利用地层压力将采出气输进输气干线;当采出气输距离很长,需要设置压缩机,通过增压来达到必要的外输压力,外输压力、最小采气压力应与压缩机合理的压缩比相匹配。
(3)采气井井数
采气井井数取决于储气库的日供气量和单井产气量。
前者由整个输配气系统的供、需物料平衡来确定,后者则与采气压力密切相关。
显然采气压力越高则单井产量越高,在总供气量—定的前提下,采气井井数就可以减少,钻井费用、井场及气井管网设施的投资均可相应减少,但最小采气压力是靠气垫气来维持的,要减少采气井井数就得增加气垫气量,所以采气井井数同最小采气压力—样,与气垫气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3.压缩机的压缩比
在地下储气库地面工程中,用于天然气增压的压缩功是最大的动力消耗。
适宜的压缩比对节能降耗和合理分配压缩级数都很重要。
一般地下储气库都设置注气压缩机。
井口处的最大注气压力是由地层的特性决定的,由这个压力可以推算注气压缩机出口压力。
在“出口”压力一定的前提下、只能通过优选“入口”
压力来确定适宜的压比。
压缩机入口压力与输气于线至储气库的节点处“管压”相对应,节点处的“管压”既要与输气干线系统协调一致,又要兼顾注气压缩机合理的压缩比。
在多数情况下输气干线与储气库之间通过单线连接,在采气周期这个接点处的压力就左右着采出气的外输压力,也影响着“最小采气压力”。
综上所述,地下储气库的最高注气压力,最大注气容量、最小采气压力、气垫气、有效气、注采井井数、注气周期的进库压力和采气周期的外输压力等基本参数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它们与输配气的大系统也直接或间接地发生联系,应将地下储气库放在天然气输配的大系统中,统一考虑总投资和总消耗,优选一组相互协调的参数。
而参数的优选,是离不开具体流程的。
1.注气流程
地下储气库的注气流程有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只有当储气库与输气干线连接处的管压高于最大注气压力时,才能不设注气压缩机,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设注气压缩机的。
当储气库与输气干线的
增压站相距不远时,可考虑将注气压缩机放在增压站,与增压站共用水、电等配套工程,以简化储气库流程和整个输配系统的投资。
压缩后的天然气必须冷却(注:高温气体直接注入,会在气井套管和周围水泥层之间引起不均衡的温度应力)、净化,前苏联常采用四级净化,最后使l 000m3天然气中润滑油含量在0.4一0.5g之间。
冷却净化流程如图3所示。
2.采气流程
地下储气库的采气流程有两种基本形式。
(1)完全依靠地层的压力将采出的天然气输至输气干线,如图4所示。
2)靠地层压力和外输气压缩机将采出气输至输气干线,如图5所示。
两种流程的差别在于是否设计外输气压缩机。
在多数情况下,很容易做到最低采气压力高于外输所需压力,可不设外输气压缩机。
在下列条件下应设外输气压缩机:①输气干线的管压很高,采出气如果单靠地层压力外输则要求过多的气垫气量;②需要深度回收采出气中的天然气凝液,采用压缩——膨胀机制冷,
3.采出气的净化流程
处理以净化为主要目的,回收天然气凝液只是附带的。
因为注入地下储气库的天然气来自输气干线,而气体在进入干线之前凝液已经被回收了。
对于建在枯竭气藏中的地下储气库,在注采开始的几个周期内由于保留了原气藏中的气,采出气中重组份较多,但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是否需要专门设置回收凝液的装置,应通过全面的经济技术对比。
还可配合地面工程的分期建设,在一期工程中设置一些活动式的简易装置(比如橇装式的辅助制冷设施。
)在二期工程中再斟倩拆除或完善。
只有少数地下储气库,采出气气量大且重组份含量多(如建在气源附近,注入气未经深度处理的地下储气库;油田开发初期,为储存伴生气而建的储气库),才需要设置专门的凝液回收装置,比如采用:“压缩一膨胀机制冷”,将采出气进行探冷分离。
采出气的净化宜采用自然冷却与节流膨胀致冷相结合的冷冻分离法,使天然气中的水蒸汽和重烃在较低的温度下部分冷凝并分离(图6)。
此流程的优点是;①能使外输气的水露点和烃露点均达到管输要求,而“甘醇吸收法脱水”只能达到水露点的要求。
②在空冷器入口注入水合物抑制剂(甘醇类溶液或者甲醇),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冷源”。
采气周期一般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冬天空冷器出口温度可以低于外输管线埋地处的土壤温度。
②经过“空冷”的天然气,利用采气压力与外输压力之间的“自由压差”节流膨胀致冷,只需要较小的压差即能达到“净化”要求的低温。
④流程灵活。
如果最低采气压力与外输压力之间的区差太小,在采气后期“节流”产生的低温不能满足干气的露点要求,可在空冷器入口喷入雾状的浓度较高的甘醇溶液,则可起到“吸收脱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