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储气库技术--
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

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
地下储气库建设技术,是指通过建设位于深层岩矿中的用于贮存
比重较轻的能源气体的地下设施。
地下储气库建设包括寻找储气地层、改造地质结构、扩建贮气洞、改善和完善贮气设施、建设运行设施等
一系列工程。
储气地层的选择是地下储气库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应
以安全有效的储存能源气体为原则,选择低埋深、岩石坚固、水性小、能控制后效应最小的地层。
地下储气库建设还需要对改造地质结构、
加固贮气洞、安装安全可靠的泄压缓冲结构等进行重点关注,以保障
贮气安全。
地下储气库

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廉价、高燃烧值的天然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随着中国天然气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开采,天然气的应用日趋广泛。
以民用天然气为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正逐步用天然气代替传统燃料煤甚至液化气。
由于受气候条件、用户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影响,天然气的用量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为了保证天然气的供需平衡,天然气供应商必须具备储存手段,以便随时调整输出量并保证管道压力平衡,满足用户需求。
地下储气库是储存天然气的一种方法。
一般地下储气库是在较深的地下,找到一个完全封闭的构造体,在地面用泵送的办法把天然气注入到这个构造中储存起来。
当需要时,又通过生产井把天然气采出到地面输送到用户。
地下储气库有以下优点:一是储气量大;二是安全系数高,不易引发火灾及爆炸;三是经济效益好,与金属气罐相比储气成本低,四是具有战略意义,其隐蔽性和安全性适于战略储备。
根据统计,全世界已建成地下储气库554座,总容量达5015.87亿立方米。
1998年世界天然气用气量22400亿立方米,其中9%来自地下储气库。
1999年欧洲的商品气20%来自地下储气库。
因地下构造不同,地下储气库分为枯竭油气田型、含水层型、盐穴型和废煤矿型。
利用枯竭油气田储气是世界上最常用、最经济实惠的方法,全世界有425座,占储气库总数的76.7%。
含水层型储气库是把气注入水层,用天然气把水挤到边缘,使天然气占据储层空间。
目前有82座,占总数的14.8%。
盐穴型储气库是在储盐层注水溶解盐,然后用泵抽盐水。
经多次反复后再注气,使气占据原来盐占据的空间,达到储气的目的。
由于盐穴类投资较高,目前仅有44座占7.9%。
废煤矿型储气库是利用废弃的煤矿坑道储气,世界只有3座,占0.5%。
我国已于2000年在大港油田建成了储气量为6亿立方米的第一座储气库,该库属于枯竭油气田类型储气库。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在能源领域,油气是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油气的储存和开采对于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是指将油气储藏于地下的储气库中,并通过钻采工艺进行开采。
这一技术以其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价值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
1. 何为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是指利用地下储气库储存油气,并通过钻采的方式进行开采的一种技术。
地下储气库是一种将天然气储存于地下的储气设施,通常是利用地下天然气储藏层进行储存。
而钻采工艺则是利用钻井设备和相关工艺,将油气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过程。
通过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储存和开采油气资源,满足能源需求。
2.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的重要意义油气资源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油气储存和开采对于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油气开采的效率和产量,延长油气资源的使用寿命,减少能源供应的不稳定因素,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安全稳定。
深入研究和应用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3.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的关键技术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涉及众多关键技术,包括地质勘探技术、储气库建设技术、钻井工艺技术、油气开采技术等。
其中,地质勘探技术是寻找天然气地质构造和油气资源分布的关键技术,储气库建设技术则是保障地下储气库安全和高效运行的核心技术,而钻井工艺技术和油气开采技术则直接关系到油气的开采效率和产量。
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升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4.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钻采工艺技术将向着智能化、节能环保、高效开采等方向发展。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ppt课件

第一章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概述
1.4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立现状
我国地下储气库的建立远远落后于世界程度, 目前建成的只需两座:大庆喇嘛甸油田地下储气 库和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大庆喇嘛甸油田地下储 气库的主要作用是平衡大庆油田内部用气的季节 不平衡性,天津大张坨地下储气库与陕—京输气 管道相连,以平衡北京市季节性用气不平衡性和 保证平安平稳供气为主要目的。
第一章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概述
1.2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作用 调理供气不均匀性的最有效手段;show 提高供气的可靠性和延续性; 提高管线利用系数和输气效率,降低输气本钱 和输气系统的投资费用; 能为国家和石油公司提供原料和燃料的战略贮 藏。 在新的石油和凝析油开采区,能保管暂时不可 利用的石油气;对老采油区,有助于提高原油 采收率。
第一章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概述
1.5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研讨现状 国外目前数值模拟曾经成为指点各种类型储 气库运转的重要手段,而且正逐渐与经济分析模 型和地质力学模型相结合,经过数值模拟,可以பைடு நூலகம்到达在不添加储气费用的情况下,提高储气库的 储存才干及注采应变才干,建立储气库优化运转 模型,从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第一章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概述
1.1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技术研讨的意义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开场了大规模的天然气管 网建立工程:陕—京线的贯穿、西气东输管道工 程的实施,中原地域天然气管网以及陕—京二线 的规划建立将对我国天然气管网及消费规划产生 艰苦影响。为理处理我国华东地域、中原地域以 及北京市天然气供需之间的矛盾,这些管网工程 都配套规划了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工程。因此,对 地下储气库技术进展研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 义。
地下储气库技术涉及地质、气藏工程、采气、 天然气集输与净化、天然气管道保送和城市配气 方面的相关实际知识,而地下储气库优化设计及 模拟技术是地下储气库技术的中心。在国外,优 化及数值模拟技术曾经成为地下储气库建立必不 可少的手段。
基于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的探讨

基于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的探讨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也大,尤其近年为了推进环保政策,开展了一系列煤改气工程,使得天然气的开发变得更为重要。
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储存中的重要方式和设施,本文将围绕着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展开探讨,对当前的储气库地面系统进行简述,对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优化方案做出探索,并分析其应用优势,以期为实际施工提供一定思路,促进天然气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技术引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各方面取得了伟大的发展成就,尤其是经济方面。
但是这种经济的大发展背后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基于此,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国策得以实施。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被更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当中。
地下储气库是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重要实施,能够对不同季节的天然气使用的不均匀性进行适应,在因意外而供气中断的时候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必须要做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对其地面工艺技术进行优化。
1.储气库地面系统国内在建的地下储气库构建地面系统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中,其中的天然气管道一条为双向设置,分别连接到气体输送主干线和储气库中的注采站中,注采站内部由两个系统组成,即负责注气以及采气的系统。
注气过程中,输送主干线过来的天然气由注气系统接收,简单施以调压以及过滤之后流向压缩机完成增压过程,经由单井的高压集输管到达注采井后向地下注入;采气过程是,天然气经由注采井采出,流过单井集气管到达集注站,最后输入烃水露点设施内,简单施以净化后经由双向输气管向外输送,最终到达天然气主管,如此反复。
2.地下储气库地面工艺优化措施2.1.LNG注气系统工艺技术某地下储气库注采站拟建站过程不再使用注气压缩机。
①建站思路。
管网输送天然气到达集注站,在分子筛脱水设施中完成脱水步骤,流向LNG厂实施液化得到液化天然气,再与新进天然气经过换热工序,新天然气实现预冷。
LNG地下储气库方案 (2)

LNG地下储气库方案
LNG地下储气库方案是将液化天然气(LNG)储存在地下的储气库中,以便在需要时提供能源供应。
这种储气库可以在海洋、岩石、盐穴等地下蓄存大量的液化天然气。
LNG地下储气库的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储气库选址:选择适合建设储气库的地点,通常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周围环境等因素。
2. 设计与建设:根据选址结果,进行储气库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包括施工方案、设备选择、管道布局等。
3. 导入LNG:将LNG通过管道或船舶输送到储气库,并将其泵入地下储存。
4. 储存与维护:管理LNG的储存和维护工作,包括监测温度、压力、泄漏等指标,以确保安全和稳定的储气库运营。
5. 出库与供应:根据能源需求,将储存的LNG从储气库中提取出来,并通过管道或船舶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供应能源。
LNG地下储气库的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1. 容量大:地下储气库可以储存大量的LNG,可以满足大
规模能源供应的需求。
2. 稳定供应:储气库可以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无论天气、季节等因素如何变化,都可以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3. 安全可靠:LNG地下储气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通过合
理的设计和维护措施,可以防止事故和泄漏的发生。
4. 灵活性:储气库可以根据能源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整和运营,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LNG的储存容量。
5. 可持续发展: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降低能源的排放和污染,促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总之,LNG地下储气库方案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和供应方式,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天然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工艺技术

天然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工艺技术2.中原油田储气库管理中心3.中原油田培训中心摘要:地下储气库是输气管道的配套工程,用于满足季节调峰及管网事故应急。
通过深入分析地下储气库注采气运行特点及上下游调峰需求,结合气藏气体性质特征、气库工作参数和榆济管网工艺现状,研究形成适合中原地区枯竭气藏储气库的配套注采气工艺技术。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压缩机;三甘醇脱水;脱烃;管柱;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地下储气库具有安全可靠、存储量大及运行成本低等优势,是干线输气管网重要的配套部分。
储气库主要用于季节调峰及突发事件应急供气,保障输气管道安全、平稳输气。
一、地面工艺流程在注气期间,来气由分输站输送至储气库注采站,经计量、分离、过滤和增压后,通过注采阀组、单井管线及采气树注人气井。
在采气期间,气井来气经单井管线、注采阀组、生产分离器、三甘醇脱水、丙烷脱烃、气体性质分析及超声波计量,再经输气管道。
注气工艺1、注气工艺流程储气库注气初期压力较低,随注气量的增加压力持续升高,注气期末注采井井口压力为24.0 MPa,地层压力达到上限工作压力[]。
注气量随着时间不同而变化,季节调峰期目标市场的最大注气量是8 月,为 167 x 104 m3/d,最小注气量是4 月,为 92 x 104 m3/d,因此注气系统设计规模为200 x l04 m3/d2、压缩机组参数注气压缩机是地下储气库的最关键设备,而压缩机工作参数选择的是否合理,关系到储气库的长期运行效率。
举例:根据榆林一济南输气管道输气压力计算,文 9 6 储气库注采站进站压力为5.91 ~6. 05 MPa,压缩机进气压力设计点为6.0MPa,允许波动范围5.0~ 7.0 MPa。
储气库的实际工作状况要求配套压缩机进口压力及排量范围要宽,以满足调峰量的要求,保证输气管线高效运行。
同时,考虑到储气库周期运行的特点,合理设计分配压缩机的1 级和2 级压缩比,满足在进气压力低时2 级出口温度不超规定,在进气压力高时一级负载不超过要求,在设计点时运行效率最高。
地下储气库技术及数值模拟

地下储气库技术及数值模拟目录第 1 章绪论 (1)1.1 建设地下储气库的意义 (1)1.2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系统构成及作用 (1)1.3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类型 (5)1.4 不同类型储气库特征 (9)1.5 因内外地下储气库研究现状 (10)1.6 国内外地下储气库数值模拟研究 (12)1.7 国内地下储气库建设面临的问题 (16)第 2 章城市燃气负荷预测及调峰储气量的确定 (16)第 3 章枯竭油气藏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 (20)3.1 油气藏圈闭有效性评价及开采分类 (20)3.2 储气库建设的技术要求 (22)3.3 储气库设计参数的确定 (28)3.4 储气库最优设计方案的确定 (32)3.5 储气库数值模拟 (33)3.6 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工程实践 (42)第 4 章含水层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 (49)第 5 章盐穴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 (49)第 6 章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监测及库容量校核 (50)6.1 储气库天然气泄漏损耗的构成 (50)6.2 储气库动态监测技术 (55)6.3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库容量的核实 (60)6.4 天然气储气库泄漏量的确定 (62)第7 章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垫层气 (69)7.1 基本概念 (69)7.2 国内外地下储气库垫层气的研究现状 (71)7.3 惰性气体的来源及工作气的混合特征 (74)7.4 CO2 深埋做地下储气库垫层气的可行性 (79)7.5 地下储气库内混气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85)第8 章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地面注采工艺 (91)8.1 地下储气库地面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92)第9 章注采气管网及优化模拟 (98)9.1 管网的表示方法 (99)9.2 管网水力计算模型 (110)9.3 储气库地面注采气管网系统优化计算方法 (114)9.4 参数优化问题 (120)第10 章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风险分析和经济评价 (121)10.1 地下储气库的风险分析 (121)10.2 地下储气库的经济性 (122)10.3 地下储气库的总费用 (124)10.4 地下储气库的单位成本 (127)10.5 各种储气方式成本对比 (128)第1章绪论1.1建设地下储气库的意义天然气运输和消费体系不同于其他燃料,有自身的特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枯竭油田型储气库的特点 4
地质构造、储气原理、建造步骤及运行特 性均类似于枯竭气田/凝析气田型储气库, 同时也具备枯竭气田型储气库的某些优点。
主要缺点
• 要把部分油井改造为天然气注/采井。
• 要把原油集输系统改造为天然气集输系统。
• 采气过程中会携带出轻质油,需配套新建轻质油 脱出及回收系统。 • 部分天然气会溶解于储层中残余的原油中。 • 储层中油、气、水三相流动可能降低其渗透性。
• 钻井(包括生产井和观测井)及地面系统建设 。
3· 含水层型储气库的建设程序 7
• 进行泵抽水试验(pump test),据此评价含水层 储气区的原始渗透性,并判断水是否能穿过盖层。 • 分阶段试注天然气,测试注气过程中地下水的 运移规律、气体漏失及压力变化等情况,在此基 础上找出储气库的合理注气参数及运行条件。 • 制定储气库的运行方案,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3· 含水层型储气库的垫层气比例 8
垫层气比例与含水岩层的渗透性密切相关。在一 年 的 注 / 采周 期 中 ,高 渗 透 率 ( 大 于 493.45×103μm2)储气层的垫层气比例仅为45%,而低渗透 率(低于49.35×10-3μm2)储气层的垫层气比例可 高达75%。 渗透率与垫层气比例的大致对应关系: 渗透率(10-3μm2) 垫层气比例 493.5~986.9 50%~40% 197.4~493.5 65%~55% 49.35 75%
美国地下储气库的投资比例
枯竭油气田 含水层型
年份
设备 垫层气 设备 垫层气
1972
52
48
48
52
1978
49
51
45
55
1982
27
73
24
76
5· 储气库的单位费用 2
枯竭油气田型
含水层型
盐穴型
工作气容量,106Sm3
300~5000
200~3000
50~500
单位投资 美元/ Sm3工作气容量
四、盐穴型地下储气库
4· 盐矿藏的形态 1
• 大范围蒸发盐层,在志留纪(Silurian age) 地层中就存在这种盐层。 • 盐丘(dome),例如美国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就存在这种盐层。
4· 储气盐穴的类型 2
• 采盐盐穴 优点:节省造穴工程量,建库时间短、费用低。 缺点:建库时需对盐穴井位、井身结构、井筒 和套管的规格与材质、固井质量、盐穴顶部和 底部预留盐岩厚度、盐穴几何形状与尺寸、盐 穴容积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论证,而且即使 论证的结论为可行,也要对原有盐穴及其配套 设施做必要的调整、改造、更换和修补。 • 专用盐穴 优点:质量好,能最大限度满足调峰要求。 缺点:造穴工程量大,建库时间长、费用高。
• 建库周期较长,需试注、试采、检验和考核。
• 建库费用较高。
3· 含水层型储气库的特点 5 基本原理:用注入的天然气驱替含水层孔 隙中的水。在由盖层封闭起来的储气构造 中,实际占用的储气空间随储气量变化。 主要优点:寻找库址的地理范围大,在找 不到合适的枯竭油气田时,大型含水层不 失为季节性调峰和战略储气库的一种可行 选择。
孔隙型 枯竭气田型 枯竭凝析气田型 枯竭油田型 含水层型 洞穴型 盐穴型 岩洞型 废弃矿井型
三、孔隙型地下储气库
3· 地质构造的一般要求 1 •具有积聚气体的能力。 •储气空间为多孔岩层,且气体可通过气井 进/出该空间。 •储气空间渗透率不低于0.2μm2,孔隙率不 低于10%,厚度不小于4米。 •有充水的盖岩层,防止气体向上泄漏。 •具有较大深度,因而可达到较高储气压力。 •储气区四周被水包围以防气体泄漏。
0.035~0.212
0.247~0.424
0.353~0.671
单位运行费用 美元/ Sm3工作气
0.0106~0.0177
0.0106~0.0177
0.0106~0.0883
六、地下储气库新技术
孔隙型地下储气库
• 水平井技术 • 储气层模拟技术 • 储气层水力压裂技术 • 垫层气替换技术 盐穴型地下储气库 • 盐穴溶解过程计算机模拟与预测
地下储气库技术概况
内容提要
• 地下储气库的作用
• 地下储气库的类型
• 孔隙型地下储气库
• 盐穴型地下储气库
• 地下储气库的费用
• 地下储气库新技术简介
一、地下储气库的作用
• 供气系统调峰
• 供气系统整体优化
• 事故应急供气
• 天然气战略储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天然气贸易套利
• 租赁储气库容
二、地下储气库的类型
4· 建造盐穴的基本原则 3
• 只有当盐层中的不溶解物质含量低于25%时才 能采用浸溶(leach)法建造盐穴。 • 库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或者轻度含盐的水。 • 有适于排放盐水的场所。 • 浸溶过程可分为5~8个阶段,可能延续几年。 • 各盐穴的间距必须大于规定的距离。
4· 建造盐穴的浸溶法 4
• 地下水完全包围储气空间。
• 储气含水层与生活/工业用水或其它水源不联通。 • 储气含水层无地面露头,对地面水体及环境不会造成 不良影响和污染 。
3· 含水层型储气库的建设程序 7
•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 。 • 三维地震勘探或重力勘探,了解含水层构造形态 及有关地质参数。
• 钻井取岩芯,对岩芯进行化验、测试和分析,并 对探井进行各种测试,以验证、核实含水层的构造 形态及有关地质参数。 • 建立储气库的地质构造模型,对储气库工程进行 可行性研究。
3· 建造枯竭气田/凝析气田型储气库的 3 基本设计步骤及有关技术问题
• 收集气田的现场资料: 地质资料,原始气藏压力,采出气量与气藏压力的关 系,气藏温度,气田中原有天然气的组分,原有气井 的数目、位置、深度和岩芯资料,每口井的运行记录, 储气层结构与等厚线,水驱程度,气井的流通能力与 机械状况,反映相邻储气层状况的区域图… • 评价气井的机械状况。 • 确定储气库的工作气容量。 • 确定所需的各类井数: 注气井、采气井、 注/采气井,观测井 • 考虑气体压缩、注气/采气管网及气体处理等问题 。
3· 含水层型储气库的特点 5 主要缺点:
•垫层气比例高,一般占总储气容量的50%~60%。 •有一定数量的气漏失在地层中,漏失量一般控制 在储气量的3%以内。
•建库工程量大、投资高,运行费用也高 。
3· 含水层型储气库的选址条件 6
• 有一个聚集天然气的地下构造,构造内无断层。 • 储气岩层孔隙度通常为12%~25%,渗透率一般 应 大于0.5μm2 。最合适的岩石种类有:砂层、纯砂岩、 石灰岩、白云岩和白垩土。 •有一个充满水的低渗透率盖层。盖层通常为页岩。 • 含水层深度一般不小于305m。
浸溶法
正向冲洗法
反向冲洗法
五、地下储气库的费用
5· 储气库的总费用 1
•建设投资。主要包括征地、勘探、钻井、冲洗盐穴 、 开凿岩洞、井下设施、地面系统、进/出库的联接管道、 垫层气等方面的费用。 •运行费用。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和福利、维护修理、 压缩机能耗、气体处理、消耗品等方面的费用。 •工作气的财务费用(financial cost),即工作气占用的 流 动资金的利息。
3· 含水层型储气库的特点 5 主要缺点:
• 勘察、选址难度大、工作量大、时间长,从开始 勘探到完成首次注气可能需要长达15年时间。 • 钻井工程量较大,且观测井所占比例比枯竭油气 田型储气库大。 • 需要分阶段进行较长时间的试注、试采,以观察 和检测水运移情况以及漏气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 需配套建设注/采气、天然气净化、供水、供电、 通信、道路等设施。
孔隙型地下储气库的构造
枯竭气田是地下储气库的首选对象,也可把 半枯竭气田转换为地下储气库。
3· 枯竭气田型和凝析气田型储气库的优点 2
• 储气空间大,并具有良好的渗滤条件。 • 具有良好的圈闭条件,储气安全性、可靠性高。 • 可利用气田中未采尽的天然气作为垫层气。 • 储气压力高、储气量大,特别适合季节性调峰。 • 勿需地质勘探。 •可利用原有部分气井和地面设施,建库投资较低。 • 试注/采把握大,建库风险小且周期较短。 • 可充分利用原气田的地质资料和开采过程中积累的气 田动态资料,从而为储气库优化运行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