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共35页文档

合集下载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4.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 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5、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 系的只要战略意图是( )
新时期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外交环境的变化 外交思想的变化
外交政策的 变化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 首赛义尼时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 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问题: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他 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关系?为 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2004年11月 APEC第12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在智 利首都圣地亚哥举 行。
2005年11月, 在韩国釜山举行 的第13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2003年,APEC 第11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在泰 国曼谷举行。
2002 年 APEC 第10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墨 西哥举行。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课堂讨论
《辛丑条约》签定
从清政府的“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的看法。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2005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 组织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新中装”合影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联合国的活动) 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②-2地00位1:年这10是月自,1在98_9_上年__海亚__太__经成合功组举织办成了立亚以太来经举合行组 的织第___最_九_高__级_次_别领__导__人的非会正议式。会议。
--地位: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高级别的大型 国际会议。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联合国的活动) 2、在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①1993年11月,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 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的基础上发展同___一___切__国__家______的正常关系。
一、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调整

根 问
中国为什么实行不结盟政策?

指点迷津:考虑结盟的危害。 ①结盟容易导致受制于人,不利于独立自主。 ②结盟会导致国际力量失衡,不利于世界和平
一、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调整
1、原因: 2、基本依据:
3、主要内容:
A、参加: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 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5 第3课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5 第3课

(D)
外交大事记
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上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
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
“停战监督组织”。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
历 史
加在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课标导学
历史
必修① ·人民版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16 年 7 月 9 日,2016 年二十
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在上海开
幕。从万隆会议到中美建交再到亚太
经合组织盛会,直到二十国集团贸易
会议,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集中
而充分地展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
响和地位。遥想一百年前国破民穷,
山河破碎。一百年后的今天,人们有理由相信,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将更加
历 史
满怀信心走上国际舞台。在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涉及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涉

修 ①
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诸音呢?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历 史 必 修 ①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成果
(1)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①___2_0_0_0____年9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
脑会议。
②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__常__任__理__事__国__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首
次会晤。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3

学以致用
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 高一新生,初来乍到的你,如何与来自各地, 性格各异的同学相处呢? 友情提示: 1、多交朋友,少树敌
5、自尊和尊重他人 2、求同存异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和平共处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一)
序 时间 号 1 1949 年 外交成就 历史意义 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打破了美国 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巩固了中苏两国人 民的团结。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促进中国 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中国维和部队所到之处都以严明的纪律,高 尚的风格和高超的技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 “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资料:1985年中国宣布单方面裁军100万, 1997年又裁减50万。2003年江泽民在国防科技大 学庆典活动时又宣告到2005年再裁减20万,至今 中国共裁军173万。
重要论断:
和平与发展是当 代世界两大主题。
一、外交关系的调整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改革开放后,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新的内 外形势? 2、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有哪些方面? 3、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与国 内工作重心的转移之间的关系?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 首赛义尼时说:
6
7 8 9 10 11
1972年
1972 1978 1979 2001 2001
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 中美《联合公报》 外交的新局面。 中日《联合声明》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建交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改善了中日关系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 安全与稳定。
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强与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 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图1:新中国初毛泽 东与斯大林握手
图2:20世纪70年代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怎样?
“一边倒”。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 生的人民政权巩固。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以 来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一超多强;出现多极化趋势。
(5)对外开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出发点
二、外交成就
(一)活跃的多边外交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 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3、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1)参加 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成就 阐述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 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立 场;中国倡议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历史上首 次会晤,发表会晤文件。 4、影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对 外 关 系
新中国成立的国际环境 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 “一边倒” 针和实践 《中苏同盟互助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日内瓦会议 走向国际舞台 万隆会议 重大突破之一 ——重返联合国
外交关系 的突破
重大突破之二 ——中美关系解冻 重大突破之三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依据(背景)
(1)国际形势的发展 (2)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调整内容
(1)对战争与和平做出科学判断是确定对外关系出发点 (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从1949年建国至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哪些变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也是高中历史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到你。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实践: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②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4.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因为它是在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前提下提出的,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莫定了基础。

②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现代中国的外交

现代中国的外交

• 试题示范4、[2014·郑州质量预测] 《中苏友好 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 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 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 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 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 •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不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4)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亚非拉人民的 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赢得了民族独立。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
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5)近代外交史上,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 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
启示:
(1)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由政权的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和国 家的综合国力决定。 (2)党和政府能够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从国家利益和世界人 民利益出发,制定成熟的外交政策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 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 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 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 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 系的基础。
4.与旧中国外交比较,新中国外交的特点是什么?新中国成 立初期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示从政权性质、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国际环境、近代 中国的屈辱外交史这几个方面来考虑) (1)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A [解析] 从题干“取消对于使用美国护照去中国旅游 的一切限制”“结束已存在20年的禁止美中贸易的法令”等信 息,可以看出美国改变了过去的对华政策;再结合时间1971年, 可知A项正确。1971年中美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故B项错误; 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方面中美之间还存在较大分歧,故C 项错误;《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于1972年,故D项错误。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握手。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 合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 会的“震动”。
图1新中国初毛泽东 与斯大林握手
图20世纪70年代‘跨越 太平洋的握手“
图三2000年9月联合国常 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原因 有哪些?(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状况怎样?
“一边倒”。有利 于打破美国的外交 封锁,有利于新生 的人民政权巩固。
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 国际地位提高,美国长期 以来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一超多 强;出 现多极 化趋势。
学以致用
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 高一新生,初来乍到的你,如何与来自各地, 性格各异的同学相处呢?
对外政策的目标:

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和平 的发展环境。
二、外交成就
二、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 边外交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 会议、派维和部队维护 世界和平、通过联合国 投票参与世界事务。 亚太经合组织(APEC)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周边邻 居关系)
友情提示: 1、多交朋友,少树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求同存异 4、和平共处
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中活动大事记
1978年 1980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
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 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当选人权委员会成员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 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 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