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二课用线画人物教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用线画人物丨浙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用线画人物丨浙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2.掌握用线条勾勒人物轮廓的技巧;3.提高学生对于人物构图的敏感度和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和毅力。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用线条勾勒人物轮廓的技巧;2.能够根据人物的特征和气质绘制出相应的线条;3.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特征和气质;2.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勾勒出逼真的人物轮廓。
教学准备1.画纸;2.铅笔;3.画笔;4.水彩。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通过对于一些名画的欣赏,让学生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2.带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或是影视作品中不同人物所具有的特征和气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如何用线条表现它们。
第二步:示范教学1.讲解人物构成的基本规律,并引导学生将人物分解为不同部位,了解身体的比例关系;2.示范如何用不同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并在细节上加以润色,让人物更加逼真。
第三步:学生练习1.学生练习基本的线条素描,暖身准备;2.带领学生用铅笔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然后用画笔和水彩填色,完成画作;3.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引导学生多看名画、多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教学总结1.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运用线条画人物的技巧;2.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了基本的线条勾勒技能;3.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人物构图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后作业1.学生在家继续练习画线条,多看名画;2.家长带领孩子在家观察周围的人物,分析他们的特征和气质,促进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
六年级美术下册 2 用线画人物教学设计2 浙美版

2 用线画人物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用线条进行人物速写,学习运用起伏、穿插的线条流畅的表现人物的轮廓和结构;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讨论,观察与比较、取舍与提炼,探究在人物速写中线条的疏密对比,以及画面的黑白灰组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体验人物速写的基础上,获得用线条进行人物写生的兴趣,并乐于尝试。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以往的人物画学习中,在画头像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和观察的方法,而对表现身体的不同姿态时所产生的轮廓、结构及衣纹的变化,成为六年级学生在追求写实表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但在具体表现时出现碎碎短短的不自信的情况,因此,学习如何运用不同意味的线条进行流畅的表现,以及线条的疏密对比和画面的黑白灰组织,才是本课学习的重要方向。
3重点难点重点:用起伏、穿插的线条流畅的表现身体的轮廓和结构;难点:用疏密有致的线条对衣纹进行提炼表现,使画面有一定的黑白灰组织。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师生共画,体验速写1、“美术式”的相互认识,学生画老师,老师画学生;2、画后说对老师的新的认识,比较师生作品,猜想方法;3、小结:今天我们尝试的这种方法,有个专业的名称叫速写。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原有基础,引导学生对速写获得初步体验。
活动2【活动】二、欣赏感知,品味线条1、作品欣赏,古今中外的很多艺术家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也创作了很多好作品,让我们来静静品味;2、分析讨论,哪一件作品最吸引你?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欣赏点预设:(1)质感:《朝元仙仗图》衣裙线条光滑的弧线,质地轻薄,临风飘动之感;《延边顶水舞》衣裙多用直线和折线,质地厚实,人物动态鲜明;(2)风格:席勒速写作品,人物结构严谨,用浓淡粗细的线条进行穿插表现,产生虚实的空间感;马蒂斯速写作品,人像形象略有夸张,结构线简练,转折处多断线,头饰及花纹繁密,给人以平面装饰感。
(3)感受:《水浒叶子》衣纹线条平行、类同较多,给人以编撰之感,毕加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衣纹长短不一,疏密有致,给人以真实之感。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浙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课外国的传世名作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初步了解外国传世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懂得外国的优秀美术作品和中国的优秀美术作品一样,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对多元文化有感性认识。
2.通过欣赏外国传世名作,研究用自己的感受和语言表达欣赏体会,评述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语言的应用能力。
3.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培养热爱艺术作品,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多元艺术,初步认识和了解外国经典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美术的多元文化。
懂得艺术与生活、社会之间的紧密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著名的外国美术作品。
教师)课件(包括经典的美术作品的照片、视频等)等。
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大家说说外国著名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2)小结:各国艺术家创造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天下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3)交流:经典的外国传世名作有哪些?你会喜欢哪件美术作品?教师板书课题《外国传世名作》。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
①观看课件,结合教师讲解,相识外国美术作品的开展历史及艺术的品种。
②作品欣赏。
结合教材上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上的文字介绍说明。
2)让几逻辑学生说说平时看到最多的是哪一件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作品被命名为“传世名作”?2)请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来说明自己的欣赏观点,并将资料汇编成一份文档。
3)学生整理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回顾,研究拓展。
1)学生报告自己研究和会商的成效,教师进行小结:今天我们进修欣赏的只是艺术宝库中的几颗宝石,但愿同学们课后继续追寻艺术开展的踪迹,走进艺术殿堂接收丰富的营养,使自己的艺术素养得到不断进步。
优秀教案《用线画人物》

第2课《用线画人物》一、教材分析使用线条进行艺术创作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语言,中西方艺术家在线条的使用上有共通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
西方艺术家在线条使用上从客观描绘现实事物,到开始从内心出发表达不同的形式美感,而中国画家从一开始就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以线条的粗细、浓淡、长短、轻重等变化,表现出不同物象或苍劲古朴,或轻柔顺畅,或刚劲有力等的不同变化,产生了中国画的意向美、节奏美、韵律美。
本课的教学,基于学生在已有的写生知识以及表现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线条这个特别的造型手段,学习使用疏密变化,长短有秩,流畅灵动的线条进行人物画创作,训练观察身边事物的双眼,表达出自己对线质的理解。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内容共两页。
第一页呈现的是各种用线表现人物的中外名作,第二页则包括了速写步骤图、学生写生场景、同龄人作品及学习建议等,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学习。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处于小学第三学段,已经掌握了各种较为丰富的艺术语言用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而“线条”这一艺术语言在之前的学习中,从简单的涂鸦,到第二学段的描绘身边的书包、植物等物象,学生已经对线条运用有所感悟,并能初步欣赏线条中的疏密、长短、粗细等的变化之美,进而有需要进一步探究线条的更多表现形式以及内涵。
本课的用线画人物,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既可以以西方绘画的线条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选择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从中国传统水墨的角度去表现身边的人物,满足不同学生对于材料的选择。
三、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速写的绘画方法,敢于用线条进行人物画写生创作。
2.欣赏不同画家的线描人物画作品,感受不同画家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线条表现出的质感。
3.在欣赏与作业过程中开阔视野,感受线条带来的无穷变化,激发对人物线描绘画的兴趣和与人相处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线条在人物写生中的变化,敢于使用流畅的线条进行写生。
难点:理解线条的不同表现力,能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人物不同部位的变化,创作出富有情感的线描人物作品。
用线画人物(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用线画人物(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点:1.掌握人物线条的基本构成方法;2.能够使用线条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3.熟练掌握线条与形体之间的关系。
1.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绘画的技能;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2. 教学重点1.掌握人物线条的基本构成方法;2.能够使用线条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
3. 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线条与形体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4.1 导入环节(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以及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
4.2 知识讲解(10分钟)1.人物线条的基本构成方法;2.线条在人物表现中的不同特征;3.线条与形体的关系。
4.3 示范演示(15分钟)教师示范绘制人物线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4.4 学生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示范自主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4.5 课堂展示(20分钟)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4.6 总结反思(10分钟)学生、教师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反思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5. 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和听取学生的意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5.2 教师评价通过教学中的观察、指导和反思,评价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出教学改进意见。
本课以人物线条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示范、操作和展示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学生技能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更为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实践操作与理论讲解的结合,注重教学环节设计的灵活性和操作技巧的讲解,并积极采纳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用线画人物-浙美版(12张)ppt课件

速写过程:
1、确定整体的 2、从头部开 3、用疏密有致 4、深入刻画,
关系。
始画起。
的线条表现身体。 调整完成。
注意:
人物写生时,要仔细观察对象, 不要随意移动位置。
学生作品:
坐着的人
坐着的人
作业要求:
1、临摹一位大师的人物速写作品。 2、用疏密有致、轻松灵活的线条,为同学 写生。
用线画人物
朝元仙仗图(白描 局部)宋代 吴宗元
水 浒 叶 子
陈洪绶人物形象 伟岸高古,线条 沉着劲练,方折 刚硬,着色典雅 清新,以精细夸 张的笔法来表现 塑造,极富个性。 他的衣纹处理很 有装饰性,金石 意味的线条穿插 组合,自然流露 出的那种奇傲古 拙的感觉,后人 称之为“高古奇 骇”。
西厢记 王叔晖
陈 洪 绶 西 厢 记 插 图
人物造型含蓄中略加夸张, 线描健劲有力,舒缓流畅, 设色明艳清雅,一扫明清以 来的颓废画风,开一代新气 象。
延边顶水舞 (速写 局部) 现代 叶浅予
坐着的女人(速写) 1918 席勒 (奥地利
女人像(速写) 现代 马蒂斯 (法国)
靠椅子的男人(速写) 现代 马蒂斯 (法国)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2019精选教育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用线画人物》|浙美版(秋) (共9张PPT).ppt

• 从哪个部位开始画?头 部《靠椅子的男人源自步骤图1.确定整体 关系。
2.从头部开始 3.用疏密的线
画起。
条表现身体。
4.深入刻画,调整完成。
学生作品
小沈阳
王宝强
孔子
用线画人物
• 这些作品是运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人物 • 的?各自有什么特点?
《靠椅子的男人》 马蒂斯
速写
• 线面结合的造型方法,为了同素描概念区 • 分出来一般有两种定义一 绘画术语。用简 • 练的线条在短时间内扼要地画出人和物体 • 的动态或静态形象。一般用于创作的素材。
• 画人物应该先确定什么?
浙江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用线画人物》教案

《用线画人物》教案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线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
线条不仅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描绘物体的敏感和质感,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传达作者微妙的情感。
线条渗透在孩子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他们用线条造型,用线条表现,线条是孩子非常熟悉的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生活经验的积累,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日趋加强,这都为本课学习线条的各种形状、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打下了扎实的绘画表现基础和生活基础。
教学方法:1、在欣赏讨论中,了解线条的多样性,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
2、在尝试探究中,学习线条画的一般画法,感受线条画的韵律美。
教学目的: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掌握速写画法的步骤。
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尝试画出轻重、粗细、快慢、虚实、疏密不同形态的线,体会线条丰富的节奏感和多变的魅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大胆运用线条组织画面,画出线条丰富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师作品,铅笔、炭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欣赏作品_朝元仙仗图(白描_局部)《朝元仙仗图》是一幅道教壁画稿本,以卷轴画形式流传至今,原本已流落国外。
画面描绘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场面。
有肃穆庄严的帝君,有威武凶悍的天将,有文雅美丽的玉女,有翩翩欲仙的真人,人物众多,繁而不乱。
线条流畅,衣纹稠叠,临风飘扬,似在空中。
人物仪态不同,头饰仪仗各异,成功地表现出帝君的庄严、神将的威武和仙女的丰姿。
2、欣赏作品_水浒叶子_宋江陈洪绶人物形象伟岸高古,线条沉着劲练,方折刚硬,着色典雅清新,以精细夸张的笔法来表现塑造,极富个性。
他的衣纹处理很有装饰性,金石意味的线条穿插组合,自然流露出的那种奇傲古拙的感觉,后人称之为“高古奇骇”。
总结:线条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种:直线,曲线,折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用线画人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速写画,掌握线描的相关知识和表现方法。
2.欣赏优秀的线描人物作品,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
3.开拓艺术欣赏视野,激发对人物画写生的兴趣,并乐于尝试。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线条是最基本的绘画造型元素,它既可以表现静态的轮廓'也可以表现动态的韵律。
中外艺术家们通过对线条的灵活运用,刻画鲜明生动的形象,从而抒发自己的情感,使线条在艺术作品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根据学生已有的写生知识及表现能力,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疏密有致、轻松灵活的线条为同学写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科书提供了一组不同时期的优秀线描人物作品,有追求神形兼备、讲究笔墨趣味的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这幅中国画中的白描诠释了线描的极致精美、极致韵味;有近代画家的三幅人物速写图,席勒的作品人物神态逼真传神;叶浅予用寥寥数笔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演员的曼妙舞姿;马蒂斯的作品则有着孩子般的稚拙,充满了童趣。
通过赏析,了解画家作品中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各自特点,懂得完成一个形象的描绘,要用不同的线条和这些线条所组成的形状去刻画,理解不同线条带给人不同的感觉,正确学习线描人物的精髓。
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和小提示清晰明了,教师可及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速写的步骤。
同龄人的作品个性鲜明,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有助于拓宽创作的思路。
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调整好心态,不拘泥于人物脸部五官的形态束缚,要像画家克利所说的那样“牵一根线条去散步”,大胆地表现人物的动态特征。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线描人物的基本画法。
难点:用疏密有致、轻松灵活的线条进行人物写生创作。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线描工具(记号笔、中性笔、荧光笔、铅笔等)、画纸。
(教师)课件、线描工具(记号笔、中性笔、荧光笔、铅笔等)、画纸。
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
(1)欣赏白描人物作品,提问:作品表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出示一组经典的人物速写作品,提问:这些作品是运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各自有什么特点?
(3)提示课题:《用线画人物》。
2.探究启发。
(1)欣赏马蒂斯的作品《靠椅子的男人》,感受人物速写画的魅力。
(2)出示速写《靠椅子的男人》的步骤图,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与步骤。
(3)小提示:对人物进行写生时,要仔细观察对象,不要随意移动位置。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3.创作表现。
(1)学习建议:
①临摹一位大师的人物速写作品。
②用疏密有致、轻松灵活的线条,为同学写生。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品展评。
5.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