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3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期末复习七)
高中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学案专题3第二单元第一课时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一课时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课标要求]1.了解铁、铜的冶炼。
2.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1.常见的铁矿有磁铁矿(Fe 3O 4)、赤铁矿(Fe 2O 3)等,常见的铜矿有黄铜矿(CuFeS 2)、孔雀石[CuCO 3·Cu(OH)2]等。
2.工业上主要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CuFeS 2)的方法获得粗铜后经过电解精炼得到精铜。
3.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①K 、Ca 、Na 、Mg 、Al 用电解法;②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Zn ~Cu 用高温还原法;③Hg 、Ag 用热分解法;④Cu 、Zn 还可用湿法冶炼。
铁、铜的冶炼1.铁、铜的存在的形式存在。
化合态铁、铜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等。
3O 2Fe 主要成分为)、赤铁矿(4O 3Fe 主要成分为(1)铁矿有磁铁矿((2)铜矿有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 2)、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 3·Cu(OH)2]等。
2.铁、铜的早期获取人们最早利用的单质铁和单质铜均直接来自于自然界。
所不同的是铁单质只存在于从,而铜则来自于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少量单质”天石“中,所以古代人称铁为陨铁天而降的铜。
3.铁的冶炼。
炼铁高炉(1)设备:(2)原料: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等。
(3)主要反应①还原剂的生成。
a.生成CO 2:C +O 2高温,CO 2,b 生成CO :CO 2+C 高温,2CO 。
②铁的生成:Fe 2O 3+3CO 高温,2Fe +3CO 2。
③炉渣的形成:a.CaCO 3高温,CaO +CO 2,b .CaO +SiO 2高温,CaSiO 3。
[特别提醒]使用炼铁高炉得到的是含碳2%~4.5%的生铁,生铁经过进一步冶炼,包括降碳,调硅锰,除硫、磷,得到含碳量0.03%~2%的钢。
4.炼铜)的方法得到铜。
2CuFeS 主要成分为(黄铜矿(1)工业炼铜:工业上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还原剂高温冰铜―→粗铜(含Ag 、Au 、Fe 、Zn 等杂质)――→电解精炼精铜(2)生物炼铜(矿堆浸铜法)。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共20张PPT)

Fe2+的检验
如何对KSCN法检验Fe3+稍加修改,从而设计实验证 明FeCl2溶液中只有Fe2+,而无Fe3+?
能否先加氧化剂氧化Fe2+,再加KSCN溶液?
Fe2+的检验
取2~3mL FeCl2溶液于一支试管中,用滴管取约 1mLNaOH溶液后插入液面以下,挤出NaOH溶液, 不要振荡。观察现象。(小心!不要挤入空气)
Fe3+、Fe2+的检验与转化
Fe3+、Fe2+的检验
验血报告中血红蛋白(HGB)偏低,医生最终诊断为 缺铁性贫血。
Fe3+、Fe2+的检验
本品为浅蓝绿色结晶或颗粒, 在干燥空气中风化。 在潮湿空气中氧化成棕黄色 硫酸铁。溶于水,不溶于醇
Fe3+的检验
阅读书本第75页信息提示,设计实验证明硫酸亚铁被 氧化成硫酸铁。
谢谢!
溶液变为血红色
色
2Fe2+ + Cl2=2Fe3+ + 2Cl— Fe3+ + 3SCN—=Fe(SCN)3
加入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 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3+ + 3SCN—=Fe(SCN)3
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 色沉淀
Fe2+ + 2OH—=Fe(OH)2↓ 4Fe(OH)2 + O2 + 2H2O=4Fe(OH)3
请试着分别书写Fe3+与KSCN、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 3SCN— =Fe(SCN)3 Fe3+ + 3OH— =Fe(OH)3↓
Fe2+的检验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共16张PPT)

如何实现Fe、Fe2+、Fe3+的相互转变
•归 纳
整 理
Fe
H+
Cu2+
Fe2+
Cl2 O2 H2O2 KMnO4
Fe Cu Vc
Cl2
Fe3+
●抢答学以致用1
•为什么硫酸亚铁补铁剂为薄膜包衣片, 除去包衣后显淡绿色,
•为什么维生素C与本品同服,有利于本 品吸收
●抢答学以致用2
问题情景:小明在用实验室早先配好的 FeCl2溶液做实验时,却遇到了很多问题, 请帮忙解决。
问: Fe3+如何能转化为 Fe2+ ?
问:如何证明已实现了 Fe3+到Fe2+ 的转化?
Fe、
Cu Vc等
用实验验证: Fe3+转化为Fe2+
1、FeCl3 +铁粉后振荡+ KSCN溶液 2、FeCl3溶液+铜片
相关方程式:
2FeCl3+Fe=3FeCl2 2Fe3++ Fe = 3Fe2+
物理性质:
纯净的铁是银白色金属质软,有良好的导电 性、导热性、延展性。粉末黑色,能被磁铁 吸引
交流与讨论:
Fe+2HCl=FeCl2+H2↑ Fe+2H + =Fe2+ + H2↑ Fe+CuSO4=FeSO4+Cu Fe+Cu2+ =Fe2+ + Cu
点燃
2Fe+3Cl2 ==2FeCl3 3Fe+2O2= Fe3O4
Fe3+的检验方法: •方法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几滴KSCN溶液 •现象:溶液变红 •结论:有Fe3+存在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三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一课时 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一、铁和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铁和铜在自然界主要以 化合态 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铁矿 磁铁矿 (主要成分为Fe 3O 4)、 赤铁矿 (主要成分为Fe 2O 3)等;常见的铜矿有 黄铜矿 (主要成分为CuFeS 2)、 孔雀石 [主要成分为CuCO 3·Cu(OH)2]等。
此外铁在自然界中还以 游离态 的形式存在于陨铁中。
二、工业炼铁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利用 氧化还原 反应,用 还原剂 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1.原料铁矿石 、焦炭 、空气 、石灰石 等。
2.设备 炼铁高炉。
3.反应原理用还原剂将铁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4.工艺流程从高炉下方鼓入空气与焦炭反应产生 二氧化碳 ,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二氧化碳 再与灼热的 焦炭 反应,生成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在高温下将氧化铁还原为铁。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O 2 CO 2 ; CO 2+C 2CO ; Fe 2O 3+3CO 2Fe +3CO 2 。
5.除去铁矿石中含有的SiO2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等反应生成炉渣,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 3 CaO +CO 2↑ ;CaO +SiO 2 CaSiO 3 。
炉渣的密度比铁水小,故浮在铁水上面,分离可得铁水。
三、工业炼铜1.用黄铜矿炼铜工业上用高温分解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
粗铜中铜的含量为 99.5%~99.7% 。
含有 Ag 、=====点燃 =====高温 =====高温 =====高温 工业炼铁中碳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主要有:①与氧气经过一系列反应提供还原剂; ②反应放热维持高温。
Au 、Fe 、Zn 等杂质。
2.粗铜的精炼电解精炼铜的原理是让 粗铜 作阳极,失电子变为Cu2+,在阴极上用 纯铜 作阴极即可得 精铜 。
电解精炼得到的铜,其含量高达 99.95%~99.98% 。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 3.2.1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复习(共16张PPT)

3.向含有FeCl3、BaCl2的混合液中通入SO2,有白色 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
现象,由此得出的正确说法是( BD)
A。白色沉淀是BaSO3 B。白色沉淀是BaSO4 C。白色沉淀是BaSO3 、BaSO4的混合物 D。FeCl3被还原为FeCl2 4.能与Fe3+反应且能说明Fe3+具有氧化性的是
b.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和浓硝酸钝化。
(2)铁与弱氧化剂反应
+2
Fe + 2H+ = Fe2+ + H2↑(稀HCl或稀H2SO4 +2
Fe + Cu2+ =+2Cu+Fe2+(与盐的反应) Fe+2Fe3+=3Fe2+ (Fe3+的氧化性)
a.铁与H+、Cu2+、Fe3+等弱氧化剂反应 可显+2价
3、如何验证氯化铁溶液中混有氯 化亚铁?
例1:下列4种铁的化合物溶于稀盐酸后,滴加 KSCN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氯水呈红色的是
( AD )
A.FeO B.Fe2O3 C.FeCl3 D.FeSO4
例剂瓶2:中为除了加防入止少试量剂H变2S质O4,外配,制还F要eS加O入4的(溶C液在)试
A.加入Cu B.通入Cl2 C.加入Fe D.加入 KSCN
b.Fe与过量HNO3→Fe3+ Fe与少量HNO3→Fe2+
(3)与水的反应
高温 3Fe +4H2O(气) Fe3O4 +4H2↑ (4)与氧气反应
点燃
3Fe + 2O2==Fe3O4 (纯氧气)
三、 铁的氢氧化物性质比较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学海导航: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一些有关铁和铜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化学腐蚀等知识进一步学习铁、铜及它们的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本节某些内容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可能已有所涉猎,但还应通过阅读教材、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增强感性认识的同时积极思考,运用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理解有关物质的性质,并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
铁、亚铁盐、铁盐之间的关系,是较为重要的“铁三角”关系。
我们可在借助教材演示实验的帮助下理解该内容,并注意分析三者之间转换的条件。
本单元建议采用“复习 → 讨论 → 演示 → 归纳”的方法 1.炼铁(1)反应原理: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主要是CO)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3)设备:高炉 (4)生产过程①还原剂的生成 C+O 2 ===== CO 2 CO 2+C =====2CO②铁矿石还原成铁 Fe 2O 3+3CO ===== 2Fe+3CO 2↑③除脉石、炉渣的形成 CaCO 3 ===== CaO+CO 2↑ SiO 2+CaO ===== CaSiO 32.铁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常显+2、+3价,且通常Fe 3+比Fe 2+稳定。
①铁三角(见右图)②Fe 2+与Fe 3+离子的检验;(1)溶液是浅绿色(2)与KSCN 溶液作用不显红色,再滴氯水则变红 (3)加NaOH 溶液现象:白色沉淀 → 灰绿色→ 红褐色(1) 与无色KSCN 溶液作用显红色Fe 2+点燃 高温高温高温 高温(2) 溶液显黄色或棕黄色Fe3+(3) 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3.铜的物理性质铜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4.铜的冶炼),得粗铜(99.5%~99.7%);(1) 高温冶炼黄铜矿(CuFeS2(2) 电解精炼,得纯度较高的铜(99.95%~99.98%)。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单元测验.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专题三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单元测验一、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3分,共69分)1. 高炉炼铁用于还原氧化铁的还原剂是A.一氧化碳 B.焦炭C.石灰石D.空气2.实验室为了妥善保存硫酸亚铁溶液,常加入少量的A.锌粉B.铜片C.铁片D.镁粉3.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的金属是A.Fe B.Cu C.Ag D.Hg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C.食盐D.生石灰5.炼铁时,加入石灰石的作用是A.石灰石能降低石灰石的熔点 B.石灰石能改变生铁的性能C.石灰石能促进氧化铁的还原D.石灰石用于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6.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7.证明溶液中是否有Fe2+,其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②加少许氯水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②8.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A .氧化性 B.还原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9.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呈红褐色D.只需滴加KSCN溶液10.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A.锌粉B.镁粉C.铁粉D.铝粉11.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A.过量的铁与稀盐酸反应 B.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C.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D.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12.只用一种试剂能把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A.BaCl2 B.FeCl2C.FeCl3D.Fe(NO3)313.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下列哪种溶液A.浓盐酸B.浓硝酸C.浓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B.Ba(OH) 2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H+ = H2OC.Al(OH) 3沉淀中滴加盐酸 Al(OH) 3+3H+= Al3++3H2O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4OH-=Al2-+2H2O15.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A.KSCN B.BaCl2C.NaOH D.HCl16.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A.Cu、Fe3+B.Fe2+、Fe3+C.Cu、Cu2+、Fe D.Cu、Fe2+、Fe 17.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高中化学专题3第2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目标与素养:1.了解从自然界中提取铁、铜的方法和原理及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铁、铜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理解Fe 、Fe 2+、Fe 3+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4.掌握Fe 2+、Fe 3+、Cu 2+的检验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一、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 1.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2.(1)铁的冶炼①原理:高温下用还原剂将化合态的铁还原为游离态的铁。
②设备:炼铁高炉,如图所示。
③原料: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石灰石。
④冶炼过程。
微点拨高炉炼铁中各原料的作用:铁矿石——铁的来源;焦炭和空气——提供热量和还原剂CO ;石灰石——形成炉渣除去SiO 2。
(2)铜的冶炼①工业主要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CuFeS 2)的方法获得铜。
②生物炼铜法利用某种能耐受铜盐毒性的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盐。
二、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被磁铁吸引,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铁的化学性质微点拨Fe和Cl2反应生成FeCl3、Fe和S反应生成FeS,反应产物与Fe和Cl2(或S)的用量无关。
(3)Fe3+的检验①试剂为硫氰化钾(KSCN)溶液。
②操作现象: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③反应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4)Fe2+、Fe3+的相互转化2.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铜的物理性质紫红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铜的化学性质微点拨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Cu和S反应生成Cu2S,反应产物与Cu和Cl2(或S)的用量也无关。
Cu在潮湿空气中形成“铜绿”的反应:2Cu+O2+CO2+H2O===Cu2(OH)2CO3。
(3)常见铜的化合物①CuO为黑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班级 姓名考点一:了解铁、铜的性质和用途(B )1. 铁的性质(1) 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金属,质软,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具有延展性,能被磁铁吸引。
(2) 化学性质① 与非金属反应:3Fe +2O 2=====点燃Fe 3O 4;2Fe +3Cl 2=====点燃2FeCl 3。
②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 +2H +===Fe 2++H 2↑。
③ 与盐反应 Fe +Cu 2+===Fe 2++Cu ; 2Fe 3++Fe===3Fe 2+。
④ 与水反应 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2. 铜的性质(1) 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紫红色金属,质软,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2) 化学性质① 与非金属反应:2Cu +O 2=====△2CuO ; Cu +Cl 2=====点燃CuCl 2。
② Cu 与强氧化性的酸反应:Cu +2H 2SO 4(浓)=====△CuSO 4+SO 2↑+H 2O ;③ 与盐反应:Cu +2FeCl 3===CuCl 2+2FeCl 2; Cu +2AgNO 3===Cu(NO 3)2+2Ag 。
考点二:了解铁、铜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B )1. 氧化铁的性质:又名铁红,棕红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常用作颜料。
与酸反应:Fe 2O 3+6HCl===2FeCl 3+3H 2O 。
工业炼铁: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铝热反应:Fe 2O 3+2Al=====高温2Fe +Al 2O 3。
铝热剂是铝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2. 氢氧化铁的性质:红褐色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受热易分解。
与酸反应:Fe(OH)3+3H +===Fe 3++3H 2O 。
受热分解:2Fe(OH)3=====△Fe 2O 3+3H 2O 。
制备:Fe 3++3OH -===Fe(OH)3↓。
3. 氧化铜:黑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酸。
CuO +2HCl===H 2O +CuCl 2; CuO +H 2=====△Cu +H 2O ; CuO +CO=====△Cu +CO 2。
4. 氢氧化铜:蓝色固体,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受热易分解;Cu(OH)2+2HCl===CuCl 2+2H 2O ;Cu(OH)2=====△CuO +H 2O 。
考点三:了解Fe 3+的氧化性,认识Fe 3+和Fe 2+之间的相互转化(B )及初步学会Fe 3+的检验方法(D )1. Fe 3+和Fe 2+之间的相互转化:Fe 2+氧化剂还原剂Fe 3+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 2++Cl 2===2Fe 3++2Cl -;FeCl 3溶液中加入铁粉的离子方程式:2Fe 3++Fe===3Fe 2+。
2. Fe 3+的检验:与KSCN 反应出现血红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3SCN -===Fe(SCN)3。
练习一、选择题1.生物炼铜是利用某些具有特殊本领的微生物帮助我们从矿石中提取铜,这些“吃岩石的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不溶性的CuS 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这种可溶性的铜化合物是------------------------------------------------------( )A .碳酸铜B .硝酸铜C .硫酸铜D .氢氧化铜2.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A .电解NaCl(熔融)制得Na 和Cl 2B .MgO +H 2=====△Mg +H 2OC .Fe 3O 4+4CO=====△3Fe +4CO 2D .2HgO=====△2Hg +O 2↑3.高炉炼铁生产中,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 .焦炭和一氧化碳都是还原剂B .采用富氧空气可以得到纯铁C .加石灰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CO 2D .用于冶炼生铁的矿石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和黄铁矿4.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通常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组是-------------------( )A .Na ,Ba ,Mg ,AlB .Na ,K ,Zn ,FeC .Zn ,Fe ,Cu ,AgD .Mg ,Al ,Zn ,Fe5.含铜矿石的两种:赤铜矿的成分是Cu 2O ,辉铜矿的成分是Cu 2S ,现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 2O +Cu 2S=====△6Cu +SO 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 )A .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 2OB .Cu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Cu 2S 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6.CuCO 3和Cu 2(OH)2CO 3的混合物34.6 g ,可恰好完全溶解于300 mL 2 mol· L -1的盐酸溶液中,若加热分解等量的这种混合物可得CuO 的质量是 -------------------( )A .16 gB .19.2 gC .24 gD .30.6 g7.在电子工业中,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铜的腐蚀液,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FeCl 3+Cu===2FeCl 2+CuCl 2。
该反应利用了铜的什么性质--------------------( )A .氧化性B .还原性C .导电性D .导热性8.已知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
实验测得其分别具有以下性质:①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②b与d 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③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④e的最高价阳离子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
由此判断a、b、c、d、e分别是----------------------------------------------- ( ) A.Fe、Cu、Al、Ag、Mg B.Al、Cu、Mg、Ag、FeC.Mg、Cu、Al、Ag、Fe D.Mg、Ag、Al、Cu、Fe9.将Cu片放入0.1 mol·L-1 FeCl3溶液后,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3∶2 B.3∶5 C.4∶3 D.3∶410.下列关于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B.铁能被磁体吸引,在磁场作用下,铁自身也能产生磁性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分布在地壳中的铁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D.纯铁的抗蚀能力相当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11.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 A.盐酸B.烧碱溶液 C.氨水D.KSCN溶液12.Fe片投入下列溶液后,金属片质量减小,但无气体放出的是----------------( ) A.冷浓HNO3 B.Cu(NO3)2溶液 C.稀H2SO4D.Fe(NO3)3溶液13.铁屑溶于过量的稀H2SO4,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的沉淀生成。
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
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是------------------------------------------------------ ( ) A.Fe(OH)3;Fe2O3B.Fe(OH)2;FeOC.Fe(OH)2;Fe(OH)3、Fe3O4D.Fe2O3;Fe(OH)314.下列各组物质均能使Fe2O3还原成单质铁的是-----------------------------( ) A.CO、O2、He B.CO、CO2、C C.CO2、H2O、O2D.Al、C、H215.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克氧化铁得n克铁,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m-n)/3nB. 24n/(m-n)C. (m-n)/8nD. n/24(m-n)二、填空题1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将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填在题后的横线上,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Fe2O3[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2O3(Al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Cl3(Fe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FeCl2(Fe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5)FeCl2(Cu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6)Fe(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7.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下图所示的关系:(1)确定A、B、C、D、E、F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在某次探究性学习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氧化铜、稀硫酸和铁来制取纯净的铜,并用所制得的铜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性实验。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个制铜实验方案:甲:①CuO溶于适量稀硫酸中;②在①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铁,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即得纯净的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