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连载(之一)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是为了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衡量建筑物的环境友好性、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在设计、建造和运营阶段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是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的一些主要内容:1.可持续性目标:评价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建筑废物管理等方面。

2.能源效率:评价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和节能性能。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建筑外壳隔热性能、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

3.水资源利用:评价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质保护。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节水装置、雨水收集系统、灌溉系统等方面。

5.建筑废物管理:评价建筑物建造和拆除过程中的废物处理方式。

这包括评估建筑废物的减量化、回收利用和妥善处理等方面。

6.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质量和健康性。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通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采光性能等方面。

7.智能化控制系统:评价建筑物的智能化技术和控制系统。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自动控制能力、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等方面。

8.社会影响:评价建筑物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这包括建筑的可访问性、社区发展、就业机会等方面。

1.数据收集:收集建筑物的相关信息,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能源使用数据等。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评估建筑物的性能和成果。

3.评价标准制定: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

4.评估与认证: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对建筑物进行评估和认证,确定其绿色建筑的等级和评价结果。

5.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建筑物提供反馈和改进意见,推动其实现更高的绿色建筑标准。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是指导和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通过科学评估和指导,可以使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运营阶段都达到环保、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的实施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并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指导。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耋建 筑 日照 软 件模 拟 计 算 结果 。 间 的 日照 可 以测 量 , 果 参评 的建 筑做 过 房 如 佥测 ,也 可 以根 据 检 测报 告 判 断是 否 满 足本 条 的 要 求 。 的 评价 方 法 为 审核 设 计 图纸 日照 模 拟 计 算报 告 或 检测 报 告 。
维普资讯
充 足的 天然 采光 和 自然通 风 有利于 居
住 者 的 生 理 和 心 理 健 康 , 时 也 有 利 于 降 同
低 人 工照 明 能耗 。 采 光 系 数评 价 建筑 是 用 否 获 取足 够 的 天 然采 光 比 较科 学 。“ 筑 建 采 光 设计 标 准 》 G 5 0 3明确 规 定 了居 B 03 住建 筑 各 类 房 间 的采 光 系数 最低 值 。 于 对 绿 色建 筑 本 条 文 的规 定必 须 满 足 。 本 条 的评 价 方 法 为 审 核 设 计 图 纸 和 日照模 拟 计 算 报 告 。审 核设 计 图纸 , 常 正 情 况 下 可 以 根 据 窗地 面 积 比 做 出 判 断 , 复 杂 情 况 下 需 检 查 建 筑 日照 软 件 模 拟 计
卧 室 、起 居 室 ( ) 厅 、书 房 、厨 房 设 置 外 窗 ,房 间 的 采 光 系 数 不 低 于 现 行 国
的 水平 。 为 绿 色建 又 要 考 虑 资 源的 节约 , 不 可 片面 地 追求 高 性 能 。
建 筑 采 光 设计 标 准 》 G 5 0 3的规 定 。 B 03
莹角 比 较 小 ,楼 与 楼 之 间 的 相 互 遮 挡 更 加 严 重 。 1 色 建 筑 时 ,应 注 意 朝 向 、楼 与 楼 之 间 的 距 离 和 相 对 位 置 楼 内 平 面 的 布 _ 绿 立 心 的 计 算调 整 ,使居 住 空 间能 够 获得 充 足 的 日照 。 精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2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24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以及使用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最小影响的建筑。

为了评价一座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和技术细则。

本文将介绍2024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1.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评估建筑的可行性,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确定适用的评估体系。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的设计要求、能源效率、材料选择等因素,并制定详细的设计规范。

2.能源效率:评价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以及减少能源消耗的措施。

包括建筑的朝向、外墙保温材料、太阳能利用、建筑自然通风等。

3.材料选择:评估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的环境性能和危害程度。

应选择对环境影响小、可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并减少使用有毒、危险物质的材料。

4.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包括空气质量、光照、噪音、温度和湿度等。

建筑应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5.水资源管理:评价建筑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措施。

建筑应采取节水措施,减少水的浪费,并提供收集雨水和再利用水的设施。

6.废物管理:评价建筑废物的产生、分类、处理和回收措施。

建筑应采取减少废物产生的措施,并优先选择可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

7.可持续交通:评估建筑的交通可达性和促进可持续交通的措施。

建筑应位于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附近,并提供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便利设施。

8.健康和舒适:评估建筑对居住者健康和舒适的影响,包括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噪音控制等。

建筑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居住者的舒适和健康。

9.社会公益:评估建筑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建筑应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一定比例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10.管理和运营:评估建筑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管理效果。

建筑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和运营体系,以确保建筑的可持续性。

以上是2024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的主要内容。

这些标准和技术细则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5 公 共 建 筑.................................................................... 64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64 5.2 节能与能源利用..............................................................................................72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85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92 5.5 室内环境质量............................................................................................... 103 5.6 运营管理.......................................................................................................112
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主要来自湖南省绿色建筑产学研结 合创新平台的各成员单位,该平台集设计、科研、施工、开发于一体 , 形成了多学科多专业全面推进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的产学研创新体 系。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word精品文档7页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word精品文档7页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前言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受建设部科技司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

编写《技术细则》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更加详细的评判依据,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技术细则》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特别是自2019年3月“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以来的实践,还借鉴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

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

这是《技术细则》的特点。

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有的参加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写,有的参加过绿色建筑建设活动,有的参加过系统的研究工作。

这样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编写《技术细则》十分宝贵的前提条件。

随着绿色建筑实践活动的拓展,这个群体正在发展,正在壮大,正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基石。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二OO七年六月1 总则1.1 基本规定1.1.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绿色建筑评价、评奖与标识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制定本细则。

1.1.2 本细则依照《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适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

1.1.3按照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评价内容判定得分情况和达标情况。

根据达标情况评定星级,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根据得分情况,区分同一星级绿色建筑的相对水平,用于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和工程项目评审。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

附件2: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Assessment guidelines for green buildingmaterials(试行)第一版二零一五年十月目次1 总则 (3)2 定义 (4)3 术语 (5)4 基本规定 (6)5 砌体材料 (7)5.1 控制项 (7)5.2 评分项 (7)6 保温材料 (11)6.1 控制项 (11)6.2 评分项 (11)7 预拌混凝土 (15)7.1 控制项 (15)7.2 评分项 (15)8 建筑节能玻璃 (18)8.1 控制项 (18)8.2 评分项 (18)9 陶瓷砖 (21)9.1 控制项 (21)9.2 评分项 (21)10 卫生陶瓷 (24)10.1 控制项 (24)10.2 评分项 (24)11 预拌砂浆 (27)11.1 控制项 (27)11.2 评分项 (27)12 其他 (31)13 加分项 (32)1 总则1.0.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第一版制定了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预拌砂浆等七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适用于上述七类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

今后将逐步扩展其他种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

1.0.3 绿色建材评价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定义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3 保温材料heat insulating material用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包括有机保温、无机保温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是指对建筑物在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所
涉及的环境影响、资源利用、健康和舒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的一套标准和技术规定。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对
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对土地利用、水资源、能源利用、大气污染和噪音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控制,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上也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要求建筑物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能够节约能源、水资源和减少废物排放。

这需要建筑物配备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系统,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等。

同时,建筑物的维护也要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另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还要求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健康、
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采光和采暖系统的设计、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环境对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性没有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涉及建筑物
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全过程,旨在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

通过严格遵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居住舒适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09.09.24•【文号】建科函[2009]235号•【施行日期】2009.09.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的通知(建科函[2009]235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交通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我部根据评价标识工作实际情况,组织有关单位对《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进行了完善,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http://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九年九月二十四日附件: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九年九月说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颁布以来,对指导绿色建筑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把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使细则更加完善,使绿色建筑评价更加严谨、准确,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具有权威性,我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

其中“节地与室外环境”部分由张播、刘燕辉、陈蔚镇、许荷等负责完成;“节能与能源利用”部分由杨建荣、李晓锋、曹阳、陆俊俊、冯莹莹等负责完成;“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部分由曾捷、赵锂、李建琳、吕石磊等负责完成;“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部分由王昌兴、韩继红、姜兆黎、赵平、冯跃等负责完成;“室内环境质量”部分由林波荣、燕翔、谭华等负责完成,“运营管理”部分由王占友等负责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六 类指 标 一 般项 和 优选 项 的得 分 汇 总 成基 本 分 。 总基 本 分 护 。当 建 设 开 发 确 需 改造 场 地 内 的地 形 地 貌 水 系 植 被 等 环 汇
■ 名_ — 住 指 称 ~, ~~ 权 标 — ~ 宅 . 值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 与能源利用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0 1 5 O 2 5 0 1 5


创新 内容 、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 成 套设备 与集 成程 度 标准化水平
本 细 则依 照 《 准 》的 内容 和要 求编 制 , 用于 指 导 绿色 建 标 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推广价值
综合效益
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引导绿
色建筑发展 的作用 经济效 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发
1 0
1 0
不参 评 三 种 。按 满足 一 般 项数 和 优选 项 数 的 程度 .分 为 三 个 等级 。 3 当某 条 文要 求 不 适应 该 建 筑所 在 地 区 气候 与 建 筑 类型 等 条
件 时 ,该 条 文可 不 作为 参 评 项 ,参 评 的 总 项数 相 应减 少 ,等 级 划分
时 对项 数 的要 求可 按 原 比例 调 整确 定 。
六 类 指标 分 别评 分 。每 类 指标 一 般 项总 分 为 1 分 .所有 优 ∞
选 项 合 并设 1 分 。存 在 不参 评 项 时 ,总分 不 足 1 分 . 按 比例 将 ∞ ∞ 应 总 分 调整 至 1 分 计算 各 指标 的得 分 。 ∞ 时. 为体 现 六 类指 标 之 间 的相 对 重要 性 .设 权 值 如 下表

节 地 与 室 外 环境
控镧项


- 绿 色 建 筑 创 新 奖 评 审
_
1 进 行 绿 色建 筑 创 新 奖评 审 .应 先 审查 是 否 满足 控 制 项 的 要 求 。参评 的控 制项 全 部 满足 要 求 .则 通过 初 审 。 2 为细 分 绿 色建 筑 的相 对 差 异 . 在控 制项 达标 的情 况 下 . 按本 细则 的 要 求进 行评 分 。 据 设定 的分 值 . 满 足 要 求 的情 况 评分 , 根 按 逐
筑 的评 价标 识 全 国绿 色 建筑 创新 奖 的评 审 和 指导 绿 色 建筑 的规 划 设 计 、建造 及 运 行 管理 。 3 按 照控 制 项 、 般 项和 优 选 项 的评 价 内容 判 定 得分 情 况 和 达 一
展前景及潜在效益
标 情况 。根 据达 标 情 况评 定 星 级 .进行 绿 色建 筑 评 价 :根 据得 分 情
况 .区分 同 一 星级 绿色 建 筑 的 相对 水 平 .用 于 全 国绿 色 建筑 创新 奖
和 工 程 项 目评 审 。
总得 分 =基本 分 +创 新 点 项得 分 +推 广价 值 项得 分 +综合 效 益
二 绿 色 建筑 评 价 标 识
1 进行 绿 色 建筑 评价 . 先 审查 是 否满 足 控 制 项 的要 求 。参 评 应
权 公 值 建
0 1 0 O2 5 0 1 5
城市整体 环境的破坏 。
本 条 的评价 方 法 为 审核 场 地地 形 图和 相 关 文件 。


建 筑 场地 选 址 无洪 涝 灾 害 、泥 石流 及 含 氡 土壤 的 威胁 。 筑 建
场 地 安全 范 围 内 无 电磁 辐 射危 害 和 火 、爆 有 毒物 质 等 危 险源 。 绿色 建 筑 的选 址 . 是决 定 绿 色 建筑 外 部 大环 境 是 否安 全 的重 要
| |


评 审要点 一
见 13 3 13 4 和 条
分值
10 2 1 0
基本分 创新点
更 明确 的 技术 依 据 .更 好 地 实行 《 色建 筑 评价 标 准 》G 0 7 — 绿 B538 20 ( 0 6 以下 简 称 《 准 》 .制 定本 细 则 。 标 )
的 控 制 项 全 部 满 足 要 求 .则 通 过 初 审 。


注 :见 《 色建 筑 评价 标 准 》GB 0 7 。 绿 5 3 8
对一 般 项 优 选 项 ,进 行达 标 判 定 ,判 定结 果 分 为是 、否 、
注 :见 《 色 建 筑评 价 标 准 》G 5 3 8 绿 B 0 7。
项评 分 并汇 总 各类 指标 的得 分 。


场 地建 设 不破 坏 当地 文物 、自然 水 系 、湿地 、基 本 农 田 、森
林 和 其 他保 护 区 。
在 建 设 过 程 中 应 尽 可 能 维 持 原 有 场 地 的地 形 地 貌 . 少 用 于 减 场 地 平 整 所 带 来 的建 设 投 资 .减 少 施 工 工 程 量 ,避 免 因场 地 建 设 对 原 有 生 态 环 境 与 景 观 的破 坏 。场 地 内有 价 值 的树 木 、水 塘 、水 系 不 但 具 有 较 高 的 生 态 价 值 . 且 是 传 承 场 地 所 在 区域 历 史文 脉 而 的 重 要 载 体 ,也 是 该 区 域 重 要 的景 观 标 志 。因此 .应 根 据 《 市 城 绿 化 条 例 》 ( 9 2年 国务 院令 第 1 0号 )等 国 家 相 关 规 定 予 以保 19 O 境 状 况 时 .在 工 程 结 束 后 ,建 设 方 应采 取 相 应 的 场 地 环 境 恢 复 措 施 .减 少 对 原 有 场 地 环 境 的改 变 .避 免 因 土 地过 度 开 发 而 造 成 对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进行 绿 色 建筑 创新 奖和 工程 项 目评 审 . 附加 对 项 目的创 新 应
点 、推 广价 值 、综合 效 益 的 评价 .分 值 设 定? UF表 :

基本 规 定
1 为科 学 引 导和 规 范 管理 绿 色建 筑 评价 、 奖 与标 识 工作 提 供 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