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出血的防治措施大全 (1)
拔完牙一直流血怎么处理

拔完牙一直流血怎么处理
前段时间智齿痛,于是等到可以拔的时候总算把它拔了出来,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谁知道拔完牙后一直流血不止,于是找到了医生好不容易止血。
其实许多朋友拔完牙后都流血,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说一说怎么处理拔完牙流血不止的问题。
拔牙还出血解决方法1、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如血友病等,应以预防为主,必要时应会同内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局部因素引起的出血,如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凝血块脱落、牙槽内小血管或下牙槽血管等知名血管破裂。
查明出血原因后,即可对症进行处理。
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时,应彻底清除,才能止血。
牙龈有撕裂伤时,
应予以缝合。
拔牙出血解决方法2、多数病员的拔牙创,可看到血凝块高出牙槽窝并渗血,可用纱布将高出牙槽窝的血块清除,置止血粉后,再用纱布卷压迫。
如不能止血,再将两侧牙龈作水平褥式缝合,可使拔牙创两侧粘骨膜瓣紧张而减少血运,有助于止血。
这是因为多数出血不是来自牙槽窝,而是来自周围的软组织。
缝后压迫5分钟,如出血仍不停止,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粉等放入牙槽窝,再咬纱卷压迫止血。
拔牙出血解决方法3、对于牙槽窝内出血,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可在局麻下清除拔牙窝内血块,用一长碘仿纱条紧密填塞后加压,常可收到止血效果。
处理完毕后,用纱布浸冷水拭净口内血块,以防病员感到不适而嗽口,这会促使创口再度出血。
碘仿纱条在1周后取出。
拔完牙流血不止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可是许多人都没有重视,其实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在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关注,这样才能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护好我们的健康。
拔牙后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拔牙后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拔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手术,用于治疗各种牙齿问题。
无论是智齿抽除、拔除蛀牙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拔牙,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愈合和康复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以下是拔牙后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护理拔牙伤口。
1. 控制出血:拔牙后,短暂的出血是正常的。
您可以使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者花露水湿润的纱布垫在伤口上,然后轻轻咬住。
这有助于减轻出血,并帮助血块形成。
避免漱口或吸吮创伤部位,以免影响血块形成。
2. 减轻肿胀:拔牙后可能会出现局部肿胀,可以通过应用冰袋或冷敷毛巾来减轻肿胀和疼痛。
每次冷敷应持续15-20分钟,可以间隔使用,但避免长时间使用,以免冷冻伤口。
3. 正确饮食:在拔牙后的头几天里,食用软食可以减轻疼痛和不适。
避免咀嚼硬食物或食物颗粒,以免伤到伤口。
冷热刺激也要避免,最好选择温热的食物。
4. 妥善清洁:在拔牙后,保持口腔清洁对于伤口的康复至关重要。
但在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刷牙拔牙区域,以免干扰伤口的愈合。
第二天可以用温盐水或漱口水轻柔漱口,但要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创伤伤口。
5. 正确使用止痛药:如果您感到剧痛或不适,您的牙医可能会建议您服用止痛药。
请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6. 避免过度活动和剧烈运动:在拔牙后的头几天里,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增加出血和恶化伤口。
7. 禁止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会延缓伤口的康复过程,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在拔牙后的数天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
8. 定期复诊:拔牙后,定期复诊是非常重要的。
牙医将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并为您提供后续的护理建议和指导。
9. 注意口腔卫生:拔牙过程产生的创伤会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因此关注口腔卫生是必要的。
除了按照牙医的建议进行清洁外,定期刷牙和使用口腔漱口水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的风险。
10. 注意麻醉效果:麻醉药物在手术后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包括嗜睡、头晕等不适感。
拔牙之后出血怎么办才好-

拔牙之后出血怎么办才好?
许多朋友进行拔牙之后,都会有出血的情况出现,一般拔牙完之后,医生会让患者压合棉纱,用于止血用的,大概半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放开拿出棉纱的,所以要准备拔牙的朋友可以放心。
★拔牙后止血的方法:
1、将两侧牙龈作水平褥式缝合,缝合后压迫5~10分钟。
2、试用碘仿海绵置入牙槽窝上部,然后再用纱卷压迫。
3、在局部麻醉下,清除牙槽窝内血凝块和炎性肉芽组织,再用一碘仿纱条,从窝底开始,紧密填入后,咬纱卷加压,纱条在一周时取出,再换一比较短的松松放置,更换数次后,窝内就会逐渐有肉芽组织生长而愈合。
★拔牙注意事项:
1、首先,最关键的是,拔牙前后要心境平和,不要太紧张,仔细的听听医生的交代,这很重要。
2、拔牙后2个小时内不要吃东西,当天要吃软食、流质或半流质,以温冷为宜,不吃过硬、过热的食物。
可用另一侧咀嚼。
3、当天不要漱口,不要多吐口水,防止出血或感染。
不要因口腔内有血腥味而反复吮吸、吐掉血凝块,而致创面不愈。
4、当天不要刷牙。
不吮吸创口。
不吹乐器。
5、拔牙后1周内,口水中有血丝属正常现象,如遇有出血不止,即去医院检查。
埋伏牙拔出后注意事项

埋伏牙拔出后注意事项在进行埋伏牙拔出手术后,患者需要在术后进行一定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减少不适感。
以下是关于埋伏牙拔出术后的注意事项:1. 止血措施:手术后可能会有出血的情况,要保持头部正直,不要低头,用纱布轻轻咬住术区,坚持几十分钟,这能够有效地减少出血的可能。
2. 口腔卫生:手术后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口腔的清洁,但在24小时内不要漱口。
术后第二天开始,可以用盐水轻轻漱口,每次大约漱口30秒。
3. 饮食注意:在术后几小时内,应选择温和的食物,并避免食用酸性、刺激性、过硬或过烫的食物。
温热的食物如粥、豆腐蛋羹、软熟的水果等是比较适合的选择。
切忌用吸管饮食,以免带来不适。
4. 休息恢复:术后的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减轻不适感。
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促进伤口愈合。
5. 避免刺激:术后的患者需要避免饮酒和吸烟,并且尽量避免吃辣、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导致感染或恶化伤口状况。
6. 规律用药:如果医生开了止痛药或者抗生素,患者要按时按量服用,规律用药有助于控制术后的不适感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7. 避免冷热刺激:术后的患者应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饮料,以及吃冷冻或过烫的食物,这些都可能刺激伤口,导致不适感。
8. 注意口腔清洁: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刷牙,但要避免刷到术后的伤口,可以绕开伤口轻柔刷洗其他区域的牙齿。
另外还要注意牙刷要保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9. 减轻肿胀:为了减轻手术后的肿胀,可以在术后24小时内佩戴冰袋,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使用一次。
这可以帮助收缩血管,减轻肿胀。
10. 避免用力吸气:术后的患者要避免用力吸气,特别是当有疼痛时,要学会通过鼻子缓慢呼气,减轻伤口的刺激。
11. 防止伤口感染:术后的患者要保持口腔卫生,并注意伤口的清洁。
用盐水漱口可以杀灭口腔细菌,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分泌物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拔完牙后有什么注意的吗

拔完牙后有什么注意的吗
拔完牙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出血:拔牙后口腔会有少量血液渗出,如果出血严重,可以用纱布或绷带轻压在创面上,保持15-20分钟即可。
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避免吸烟饮酒,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和口腔卫生,以避免出血增加。
2. 控制肿胀:冷敷可以有效减轻术后肿胀。
可以用冰块或冰袋轻轻敷在脸颊上,每次持续时间15-20分钟,每两个小时重复一次。
在接下来的24-48小时内,避免用热水洗脸或热敷,以免引起肿胀。
3. 饮食方面:拔牙后一定要注意饮食,避免硬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建议只吃软食,如粥、面条、蒸鸡蛋等。
4. 合理地用药:术后可能会有些许疼痛和不适感,可以合理使用止痛药和消炎药。
但是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药物过量或过敏。
5. 注意口腔卫生:拔牙后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以用盐水漱口,防止感染。
但是在24小时内不要刷牙,避免损伤创面。
总之,拔完牙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合理地饮食和使用药物,控制出
血和肿胀,同时注意口腔卫生。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立即咨询医生。
拔牙术后注意事项

拔牙术后注意事项
拔牙术后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阶段,以下是一些拔牙术后的注意事项:
1. 控制出血:拔牙术后,很可能会有轻度出血。
你需要咬住纱布或者用纱布压在牙槽处,保持30分钟以上,这样可以帮助
止血。
2. 忌食硬食物和热食:拔牙术后的几天内,应该避免吃硬食物,避免咀嚼过多。
同时,避免吃热食物,因为热食物会导致刺激和疼痛。
3. 冷敷:在拔牙术后的第一天,使用冷敷物袋敷在面部有助于减轻肿胀。
每次敷用冷敷物袋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
4. 规律进食:在拔牙术后,尽量选择软食物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避免用吸管饮用,因为这可能导致吸气过多,进而影响伤口的恢复。
5. 注意口腔卫生:在拔牙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或者冲洗
口腔。
之后,使用盐水漱口来清洁口腔,每次用适量温水冲洗,漱口至少3次。
6. 避免吸烟和喝酒:吸烟和喝酒都会对口腔伤口的愈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拔牙术后的几天内,尽量避免吸烟和喝酒。
7. 避免用力吐痰:在拔牙术后,避免用力吐痰或者漱口。
这样
可以减少对伤口附近的压力,帮助伤口更快地恢复。
8. 定期复诊:术后一周内,回诊医生进行复查。
这是为了确保伤口愈合正常,没有感染。
9. 规律服药: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
如果出现过度疼痛或者感染的迹象,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10. 给予足够休息时间:术后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提高头部枕高度减少肿胀,减轻疼痛。
总之,术后要特别注意清洁伤口,避免吃硬食物和咀嚼过多,同时遵循医嘱并定期复诊,以确保伤口的恢复。
拔牙后牙齿一直出血怎么办?注意这些预防出血

拔牙后牙齿一直出血怎么办?注意这些预防出血牙疼严重就需要及时治疗了,常见的方法是拔牙,但是大家要注意拔牙后的护理,虽然拔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做好护理还是会引起并发症,特别是要注意怎么才能够避免一直出血。
1.牙拔除后,应遵照医嘱咬紧棉球或纱卷,过半个小时吐掉,两个小时以后再进食。
咬棉球和纱卷是为了压迫止血,而咬的时间过长,会阻碍血块的形成。
一般在拔牙后创口内充满的血液约于15分钟左右即可形成血凝块而将创口封闭。
血块的存在有保护创面,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的功能。
如果血凝块因故脱落或形成不良,或者根本没有血凝块形成,则创口愈合缓慢,会出现拔牙创口感染,疼痛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麻药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失效,所以拔牙后两个小时以后再吃东西比较合适,拔牙当天不能吃过硬,过烫的食物,宜吃些温软的半流质食物。
拔牙后切忌立刻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洗脸,因为伤口碰到热水,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毛细血管渗出增多,加重了局部水肿。
3.拔牙当天不能喝酒,不能吸烟。
酒精的刺激会使伤口出血,吸烟会阻碍伤口的愈合。
病人当天宜多休息,不宜激动和烦躁不安。
情绪激动会使病人血压升高,引起拔牙后出血。
4.对于某些患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的病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术后还应该服用一定剂量的消炎药,以防止伤口感染。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还应该服用止血药。
5.拔牙后的当天不能漱口。
刷牙时应注意保护伤口,以免血块破坏,引起伤口感染。
也不要用手指或牙签等硬物去挖伤口,也不耍用舌头去舔伤口。
6.拔牙后当曰24小时内,口腔中的唾液仍有淡红色血水混合物,这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拔牙后2~3小时,伤口仍出血不止,可以吐出鲜红血块,就应该去医院就诊。
上述文章就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拔牙后需要注意什么,6大护理一个不能少的全部内容介绍,希望能帮到您。
专家指出,拔牙虽然危害大,但是只要您能选择正规口腔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并且在后期做好拔牙后的康复护理工作,这样就能很快康复。
拔牙后出血不止如何治疗?

拔牙后出血不止如何治疗?出血是拔牙操作后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在拔牙后四十分钟内医生通过常规的止血手段能够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拔牙四十分钟后仍出血不止需要引起医生和家长的重视。
拔牙后出血不止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从综合角度分析,主要因素可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种,在全身因素中,例如患者的凝血机制变化、女性经期、血液疾病等,局部因素中,例如手术操作、炎性肉芽组织未彻底清除、拔牙引起软组织损伤如牙龈撕裂伤等情况。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拔牙后出血对机体的健康并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但是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小儿患者在经过拔牙后,出血不止情况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小儿自身的情绪和心理,也会对家长的情绪造成影响,从而引起医患纠纷,所以对于小儿拔牙后出血不止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尽快止血。
一、拔牙后出血因素(一)局部因素在拔牙后出血不止的局部因素中,常见情况包括牙龈撕裂、牙槽窝内残留不良肉芽组织和异物、局部感染以及牙槽骨骨折,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所拔牙多为残根、残冠或牙周炎。
尤其是患有根尖周炎,根尖存在肉芽组织,在拔出牙的过程中若处理牙槽窝不当将会导致肉芽组织残留,并且在死髓牙中,牙体脆弱,在拔牙中可能会引起根折,从而增加拔牙的操作难度,导致牙槽骨骨折。
针对存在牙周炎的患者,牙龈可能发生撕裂情况,若拔牙所选择不当的用力方式也会引起牙龈撕裂。
另外部分患儿在拔牙后对创面的处理方式不正确,漱口时间过早,吮吸创口也会引起出血。
(二)全身因素在部分患者中,因为自身存在高血压、血液疾病以及肝硬化等,在拔牙后,可能会发生出血不止的情况,所以在拔牙前需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以防止出血不止。
(三)感染因素常见的感染因素为拔牙后创面处理不当所引起,感染会促使血凝块溶解、破坏,也会发生组织液渗出情况,均会导致继发性出血的发生。
(四)精神因素在精神因素中,小儿患者所占比重较大,因为自身对拔牙抱有恐惧、抵触心理,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从而导致牙龈撕裂、牙槽骨骨折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牙后出血的治疗与预防
正常情况下,牙齿拔除后半小时左右,吐出压迫的纱卷棉球,就不会有大量的出血情况,但可见唾液中带粉红色的血性物。
拔牙后出血是拔牙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将拔牙后30~60min吐出压迫棉条后,仍有明显新鲜出血,称为拔牙后出血。
拔牙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出血为拔牙后当时出血即未停止;继发性出血为拔牙当时已经止血,以后因其它原因而发生的出血。
为防止拔牙后出血,术前应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及禁忌证:询问患者有无出血史;患者家族内有无持续出血史;患者有无长期服用影响血凝药物史,如阿司匹林(影响血小板)、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菌丛,使维生素K的产生减少)等;患者有无长期饮酒史(使依赖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患者有无导致出血的全身疾患(肝脏疾患及高血压等)。
当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务必做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在术前排除导致术后出血的因素。
拔牙后出血最易引起病人与他人的恐慌。
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一些不衣后果。
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拔牙后创口出血的情况和原因。
⑴拔牙后常在吐掉压迫拔牙创口的绵卷或纱卷之后有少量渗血,由于与大量唾液混合(此时唾液分泌量会因反射性因素而增加),患者常误以为出血过多而紧张、恐惧,这是正常的,无需特别处理。
拔牙后1周内,口水中有血丝属正常现象,80%的患者在第二天早晨可以停止出血。
⑵未按医生嘱咐,过早拿出咬压的棉卷。
因为咬压棉卷或纱卷是一种压迫止血的措施,能压迫拔牙创口开放的血管,使血液在断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自动止血,这个过程一般至少需要30分钟,过早去除压迫的棉卷就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⑶拔牙后当天就漱口、刷牙。
当天不要漱口,不要多吐口水,防止出血或感染。
拔牙后经咬压棉卷,虽已止血,但如果过早漱口、刷牙、水在口腔内冲击覆盖在创面的血凝块,特别是牙刷的摩擦,血凝块很容易脱落,使已闭塞的血管又重新开放,于是再度出血。
⑷拔牙时由于某种原因如拔牙时间较长,损伤较重,都会造成拔牙后齿槽窝内较多渗血。
(5)局部因素牙槽窝内是否有残留的断根或骨性残片;牙龈是否有较大的撕裂伤口,如周围牙龈撕裂又未缝合,则可造成牙根较多出血。
;牙槽骨是否有骨折;
牙槽内的血管是否有破裂。
还有血块保护不佳而脱落,也可引起出血。
(6)感染:牙龈炎、牙周炎、牙根尖感染及根尖肉芽肿等。
某些慢性感染的,牙根下有炎性肉芽组织,拔牙后又没有刮干净,或在拔牙时口腔卫生太差,凝血块内有细菌滋生,使拔牙伤口内形成炎性肉芽组织,这样也会造成拔牙创口出血。
这种出血,一般见于拔牙后2-3天才出现,是创口感染、血凝块分解所致,且常伴有拔牙创口的肿痛等炎症的表现。
(7)肿瘤侵犯
(8)其他如拔牙后剧烈运动、说话过多、吃热饭食等。
(9)全身因素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高血压等,以及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如慢性肝炎、肝硬化。
(10)月经、妊娠、哺乳期: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
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
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
排除以上情况后可进行拔牙,并且在拔牙后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出血:
1.积极治疗全身因素,以对症治疗为主。
拔牙后出血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少数为全身因素引起。
但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都应该首先注意病员的全身情况,询问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输入液体,甚至输血。
了解全身情况以后,再进行局部检查,根据出血原因进行处理。
2.如果是过早吐出咬压的棉卷,或者是当天刷牙、漱口而引起出血,患者可以自己或在别人帮助下,再用消毒棉卷或纱布卷咬压30分钟以上,一般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否则就应找医生酌情处理。
3.心理支持拔牙后出血患者由于口吐鲜血,精神紧张、恐惧,因此适当的心理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因为精神紧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可导致拔牙创出血不止。
应首先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耐心细致的作好解释工作,帮助分析出血原因,使之主动配合治疗。
4.拔牙后注意休息,少说话,免漱口刷牙。
5.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饮食,不可过热。
6.出血可形成血肿或淤斑,应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口服磺胺类药物或其
他抗生素
7.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如血友病等,应以预防为主,必要时应会同内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8.局部因素引起的出血,如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凝血块脱落、牙槽内小血管或下牙槽血管等知名血管破裂。
查明出血原因后,即可对症进行处理。
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时,应彻底清除,才能止血。
牙龈有撕裂伤时,应予以缝合。
多数病员的拔牙创,可看到血凝块高出牙槽窝并渗血,可用纱布将高出牙槽窝的血块清除,置止血粉后,再用纱布卷压迫。
如不能止血,再将两侧牙龈作水平褥式缝合,可使拔牙创两侧粘骨膜瓣紧张而减少血运,有助于止血。
这是因为多数出血不是来自牙槽窝,而是来自周围的软组织。
缝后压迫5分钟,如出血仍不停止,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粉等放入牙槽窝,再咬纱卷压迫止血。
对于牙槽窝内出血,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可在局麻下清除拔牙窝内血块,用一长碘仿纱条紧密填塞后加压,常可收到止血效果。
处理完毕后,用纱布浸冷水拭净口内血块,以防病员感到不适而嗽口,这会促使创口再度出血。
碘仿纱条在1周后取出。
换一较短者松松放置,如此更换数次,窝内即逐渐有肉芽组织生长而愈合。
9.继发性出血多因牙槽窝内血凝块遭受损伤所致,患者应避免反复吸吮拔牙区、过热饮食、反复漱口等。
10.出血量稍多的可以口服云南白药(血栓,心梗等患者禁用!!),出血时试用手指压迫止血,出血量很多的要回去请医生处理。
11.对于出血时间较长,出血较多的,甚至出现虚脱、晕厥、血压下降者,先进行必要的局部处理,根据病情,采取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输液或输血等措施。
总之,遇到拔牙后出血首先要镇定,找出出血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下的出血,都切忌乱塞未经消毒的东西或不断吐口水,漱口等,因为这样做非但止不住血,反而加重出血且易于造成拔牙创口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