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 4 比例 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明确目标】
1.比例的定义。
2.比例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比例的定义。
2. 比例的意义。
【前置自学】一、回答:1.什么叫做比?
2、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3、.求出它们的比值。
12 : 16 =
4、.5 : 2.7 = 1 0 : 6 =
【展示交流】全班讨论、交流,订正答案。
【合作探究】
1. 课本例1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
2.()叫做比例。
3. 下面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说出判断的根据:
6:3和12:6 35:7和45:9
20:5和16:8 0.8:0.4和0.3:0.6
4.计算出上题中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5.比例的性质。
【达标拓展】
1、判断下面哪一个比能与 1/5:4组成比例。
①5:4 ② 20:1
③1:20 ④5:1/4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4 12:()=():5
3、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4.5:2.7 10:6 【学后记】。
2020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优质教案新人教版

解比例教材分析例2:解比例。
在教学例2之前,教材首先介绍了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以提示解比例的方法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再利用相应的方程求出未知数。
例2的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入,呈现了解答问题的去全过程。
根据问题设x,引导学生根据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比例,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进行解方程,求出未知数。
例3:解分数形式的比例。
教材只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特别注意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空间,解方程让学生自己完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板书:a:b=d:c a/b=d/c)二、导入新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我们刚才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而另一个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三、探索新知1、出示埃菲尔铁挂图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
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
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320=1:10)(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1.1 比例的意义

国旗长5m,宽������������
������
m。国旗长60cm,宽国40旗cm长。2.4m,宽1.6m。
探究新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算一算:这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操场上:国旗长2.4m,宽1.6m。
教室里:国旗长60cm,宽40cm。
操场上的国旗: 3 2.4 ∶ 1.6 = 2
教室里的国旗: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下册
4 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
复习导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说一说求比值的方法。先求比值, 再比较这三个比值是什么关系?
18∶12= 3
2
27∶18=
3 2
2.4∶1.6=
3 2
比值都相等。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探究新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用右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3cm 1.5cm
可以组成8个比例。
3∶1.5=4∶2 3∶4=1.5∶2 2∶1.5=4∶3 2∶4=1.5∶3 1.5∶2=3∶4 4∶2=3∶1.5
4cm 2cm
1.5∶3=2∶4 4∶3=2∶1.5
课堂练习 小红说得对吗?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我的心脏45秒跳54次。
探究新知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试一试。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3∶2 和 15∶10
因为
3 ∶2 = ������
������
15∶10 = ������
������
������ = ������
������ ������
所以能组成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3. 比例的化简:通过交叉相乘的方法,将比例化简为最简比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化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难点是比例的化简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讲解比例的意义: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引入比例的概念。
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比如20:5,表示小明有20个苹果,要分给5个朋友,这就是比例。
3.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比如20:5,两内项是20和5,两外项是5和4(因为20÷5=4),它们的乘积都是100,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4. 比例的化简:通过交叉相乘的方法,将比例化简为最简比例。
比如20:5,我们可以交叉相乘,得到20×4=5×5,两边同时除以5,得到最简比例4:1。
5. 例题讲解:比如一道题目,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向乙地行驶,问几小时后汽车到达乙地?我们可以设汽车行驶x小时后到达乙地,那么比例就是120:60=x:1,通过比例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60x=120,解得x=2,所以汽车2小时后到达乙地。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做一些类似的题目,巩固比例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比例的化简:交叉相乘,化简为最简比例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甲、乙两地相距80千米,一辆自行车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乙地行驶,问几小时后自行车到达乙地?答案:自行车4小时后到达乙地。
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授课课件新人教版

1 课堂探究点
(1)解比例的意义和解形如a∶b=c∶d形式的比例 (2)解形如 a = c 的比例
bd
2 课时流程
复习 导入
探索 新知
当堂 检测
课堂 总结
课后 作业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 1.什么叫做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探究点 1 解比例的意义和解形如a∶b=c∶d形
(2)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5,另
一个内项是( B)。
A.5
B.15
C.1
D.14
(3)如果a:4=2:7,那么a=( C)。
A.56
B.5.6
C.87
D.以上都不对
3.解比例。
x∶8=12∶32
x=3
x =1.2 25 75
x=0.4
2∶1= 1∶x? 57 2
x= 5 28
答:篮球的单价是30元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探究点 2 解形如 a = c 的比例
bd
解比例
2.4 1.5
=
6。 x
写成分数形式的比例,你会解吗?试一试并把你
想提醒大家的在组内交流。
提示:
解:2.4x=1.5×6
x=
(1.5)×( 6 ) ( 2.4 )
x=( 3.75 )
在将分数形式的比例改 写成等式时,一般要把含有x 的乘积写在等号的左边。
② 钢笔的单价是8.5元,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元? 解:设笔记本的单价是x元。
x:8.5=2:3
x=5 2
答:笔记本的单价是5 32 元
3
易错辨析
下面解比例的方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4-1-1 比例的意义 知识点梳理课件

5.写出蜂蜜水A与蜂蜜水B中蜂蜜的用量与水的用量 的比,并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蜂蜜水A
蜂蜜/mL
20
水/mL
100
20:100=51
30:150=51
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蜂蜜水B 30 150
提升点2 配上一个数写比例 6.(易错题)请你给6、8、15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写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
4 比例
基础导学练
知识点1 比例的意义
1.填一填。
(1)18:24的比值是( 3 ),6:8的比值是( 3 ),它们的
4
4
比值( 相等 ),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
( 18:24=6:8 ),也可以写成(—18)=(—6 )。 24 8
知识点2 比例意义的运用
2.选一选。
(1)下面各组的两个比中,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B )。
A. 4:5 和15:14
B. 4.5:1.5 和18:83
C. 41:81和 1:0.5
D.Biblioteka 4 5:3.2和0.5:2
(2)能与14:13组成比例的是( B )。 A.4:3 B.3:4 C.3:41
43 D.3:4
3.用图中4个数据可以组成哪些比例? 14:18=28:36 18:14=36:28 14:28=18:36 28:14=36:18 36:18=28:14 18:36=14:28 36:28=18:14 28:36=14:18
应用提升练 提升点1 根据具体情境写比例 4 . 周 末 , 爸 爸 开 车 自 驾 游 , 出 发 1.5 小 时 行 驶 了 120 km。照这样的速度,还要2.5小时行完剩下的 200 km。请根据题意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四单元 比 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课件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复习
1、什么叫做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什么叫做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比值。 3、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 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交叉相乘
2.4×40=96 1.6×60=96
课件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 可以组成比例。
6∶3 和 8∶5
0.2∶2.5 和 4∶50
1∶1
36
和
1 ∶1
24
1.2∶3
4
和
54∶5
课件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 下 ,你能发现什么?
(1)2.4︰1.6 = 60︰40
2.4×40=96 1.6×60=96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 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 本性质
= 2.4
60
1.6
40
(试计算,再比较)
3
操场上的国旗: 2.4 : 1.6 =
2
3
教室里的国旗: 60 : 4四单元第1课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归纳结论,得出新知
= 2.4︰1.6
60︰40
= 2.4
60
也可以写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知识点总结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3、比例的应用(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边长的放大或缩小,形状不变,角度不变,面积变化,周长变化。
2、通常缩小比例尺的前项为1,放大比例尺的后项为1。
当前项<后项,比值<1,是缩小当前项>后项,比值>1,是放大3、放大一个图形按照n∶1的比扩大之后,它的大小发生改变,形状不会改变。
所有边长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²倍,所有的内角的度数不发生改变。
4、缩小一个图形按照1∶n的比缩小之后,它的大小发生改变,形状不会改变。
所有边长缩小到原来的1/n,周长缩小到原来的1/n,面积缩小到原来的1/n²,所有的内角的度数不发生改变。
5、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三列(设未知数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式子);四解(解比例);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比例的意义。
课本第32-3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3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我能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
组成比例。
2、我会通过观察、计算、比较、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会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能快速、正确判断两个简单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形成一定的数感。
教学流程:
【课前独学】
一、旧知铺垫
1、两个数()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火车4小时行320千米,火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化成最简整
数比是():(),比的前项是(),比的后项是(),比值是()。
二、自学课本第32-33页,完成下面各题。
1、第32页左上图和右下图中的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和比值分别是:
左上图:():(),比值是( ),右下图:():(),比值是( )。
2、计算后我发现:。
所以,可以将这两个比用()
连接,写成一个()式,即15:10=():()或15/10=(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值
相等的式子叫做()。
3、我还发现,组成比例的条件是:必须有()个比,且()相等。
【知识链接】上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我的小问题:。
【课中导学】
三、情境导入
1、同学们,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和爱护它,我国国旗法第十七
条“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这句话是什么含义呢?
2、观看课本上的四幅图。
这4幅图中都有国旗,在不同的场合国旗大小一样吗?国旗是可以随便制作的吗?究竟
国旗的尺寸中存在着什么有趣的比呢?同学们想不想探究一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Array内容:比例的意义(板书)
四、独学检测
1、说一说:小组展示独学收获。
2、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习题,并互评。
五、合作探究
1、比例的意义
(1)找一找:这4面国旗中,你还可以找出哪两个比的比值是相等的?
(2)归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
(3)写一写: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例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吗?试一试。
(4)想一想: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思考:比例由几个比组成?这两个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
(2)试一试:完成课本第33页“做一做”第1题。
3、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 )和( ),组成比例是
( )。
4、讨论:课本第33页做一做第2题右图中的4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六、小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评价、质疑、优化。
【检测反馈】
一、填空 。
1.表示( )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 )是不是相等。
3.4:6和8:12,他们的比值都是( ),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
( ),也可以写成( )。
4.12的因数有( ),选出其中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判断是否能组成比例(括号里写上是或否,照例子写出理由。
)
(1)3:8和15:40 ( ) 因为3:
8= ,15:40= ,两个比的比值 ,所以两个比 组成比例。
(2)下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课本第36页练习六第1题)
【总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