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小结
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

化学非金属知识点总结一、非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非金属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这是因为非金属元素的价电子较多,通常与其他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而共价键不利于电子的流动。
例如氧气、氮气、氢气等都是不导电的非金属,它们在纯净的状态下无法导电。
2. 延展性和韧性非金属一般不具有金属的延展性和韧性。
大多数非金属元素是脆性的,即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
例如碳的最稳定的形式-石墨是层状结构、导电性能好、韧性好,而另一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却是透明的、脆性的。
3. 熔点和沸点非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低,通常为固体。
例如氧气的熔点为-218.79°C,沸点为-182.96°C;氮气的熔点为-210°C,沸点为-196°C,而卤素的熔点和沸点均在常温下。
非金属的这一特性与其分子间的势能相对较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弱有关。
4. 光泽非金属的表面易于变得粗糙,表现出磨砂的外表,不光滑,无光泽。
这与金属的光泽性相对应,是金属与非金属的一个显著区别。
5. 氧化还原性非金属元素常常表现出较强的氧化还原性。
在化学反应中,非金属元素通常是被氧化剂氧化,或者它们是还原剂,可以还原其他物质。
6. 酸碱性非金属元素大多数是酸性的。
例如氧气形成酸性氧化物,氮气形成氮化物,硫形成硫化物等。
这与金属形成碱性氧化物的性质相反。
二、非金属的分类非金属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存在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气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和液态非金属。
1. 气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为气态的非金属元素。
常见的气态非金属有氧气(O2)、氮气(N2)、氢气(H2)、氯气(Cl2)等。
这些气态非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于生物的生长、大气的成分、化学反应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固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是指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元素。
常见的固态非金属有碳(C)、硫(S)、磷(P)、硒(Se)等。
这些固态非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对于生物的组成、材料的制备、化学反应等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 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非金属元素小结

非金属元素小结1.12.23.3其固体为分子型晶体熔点沸点都很低,绝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显酸性能与强碱作用,关于卤化物氧化物硫化物在元素各论中都有所叙述,下面特讨论这些氢化物的一些重要性质,除了以外其它分子型氢化物都有还原性且变化规律如下。
非金属元素小结2017-11-01 13:32:36 | #1楼15-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不同。
多数金属元素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1 、 2 个 s 电子,而非金属元素比较复杂。
H 、 He 有 1 、 2 个电子, He 以外的希有气体的价电子层结构为 ns 2 np 6 ,共有 8 个电子,第 IIIA 族到 VIIA 族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为 ns 2 sp 1-5 ,即有 3 — 7 个价电子。
金属元素的价电子少,它们倾向于失去这些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的价电子多,它们倾向于得到电子。
在单质结构上,金属的特点是以金属键形成球状紧密堆积,既没有饱和性又没有方向性,所以金属具有光泽、延展性、导电和导热等通性。
非金属单质大都是由 2 或 2 个以上的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分子中的键既有饱和性又有方向性。
如以N 代表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数,则该元素在单质分子中的共价数等于 8-N 。
对于 H 则为 2-N 。
希有气体的共价数等于 8-7 = 0 ,其结构单元为单原了分子。
这些单原子分子借范德华引力结合成分子型晶体。
策 VIIA 族,卤素原子的共价等于 8-7 = 1 。
每两个原子以一个共价键形成双原子分子,然后获范德华力形成分子型属体。
H 的共价为2-1 = 1 ,也属于同一类型。
第 VIA 族的氧、硫、硒等元素的共价数为 8-6 = 2 。
第 VA 族的氮、磷、砷等元素的共价为 8-5 = 3 。
在这两族元素中处于第 2 周期的氧和氮,由于内层只有 1 电子,每两个原子之间除了形成σ 键外,还可以形成p-p π 键,所以它们的单质为多重键组成的双原于分子。
习题解_非金属元素小结[1]
![习题解_非金属元素小结[1]](https://img.taocdn.com/s3/m/30e8c43a31126edb6f1a10ed.png)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18-1 按周期表位置,绘出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结构图,并分析它们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和变化规律。
解:非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大多数是分子晶体,也有少数原子晶体和过渡型层状晶体。
在分子晶体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小分子为结构单元,如单原子分子的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的H2,卤素(X2),O2、N2等;另一类是以多原子分子为结构单元,如S8、Se8、P4等。
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从结构图可知:位于非金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其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其特点是增大配位数,接近金属的结构,如B—C—Si—As—Te,都是以共价键结合成的无限分子,不论是简单或复杂结构,在单质的结构中非金属元素明显地表现出它们各自固有的共价特征。
18-2 为什么氟和其它卤素不同,没有多种可变的正氧化态?解:因为氟原子价层没有空的轨道,基态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只能形成一个共价单键;再由于氟在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因此,没有多种可变的正氧化态。
18-3 小结P区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和电负性,在按周期表递变规律的同时,还有哪些反常之处?说明其原因。
解:原子半径:r Ga< r Al ,因为Ga是第四周期元素,从Al→Ga,次外层第一次开始出现10个d电子,由于d电子对核电荷屏蔽效应小,导致有效核荷Z*比没有d电子时要大,对最外层电子引力增大,故Ga的半径反常地比Al的小。
电离能:(1)ⅤA族N、P、As的IE1分别大于ⅥA族同周期O、S、Se的IE1,因为前三者价电子层均为半满。
(2)ⅢA第四周期Ga的IE1略大于第三周期的Al,原因和原子半径反常同理。
电子亲合能:(1)第二周期N、O、F的电子亲合能均分别小于第三周期同族的P、S、Cl。
因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特别小,电子对间排斥作用大。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稀有气体的电子亲合能最小,因为稀有气体价电子层全满。
电负性:按阿莱—罗周电负性标度,第四周期的Ga、Ge、As、Se的x AR均分别比第三周期的Al、Si、P、S要大,其原因和第四周期P区元素Z*和r变化的反常同理。
非金属元素小结

非金属元素小结在所有的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元素占22中,它们被包括在单质、氧化物、酸、盐及配合物中。
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上,有B、Si、As、Se、Te五种准金属,也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一、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1.结构和成键除H、He的价电子层上有1、2个s电子,He以外的希有气体的价电子层结构(除He外)为ns2np6外,III A~VII A族的价电子层结构为ns2np1~ns2np5。
得电子达到8e- 结构的倾向逐渐增强(除B的成键不满8e--)。
并且形成共价键;若以N代表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数,则这类元素在单质中的共价键数为8-N(B除外)、H为2-N.希有气体的共价数等于0(8-8),其结构单元为单原子分子,这些单原子分子借范德华引力结合成分子型晶体。
VII A原子的共价数等于1(8-7),每两个原子以一个共价键形成双原子分子,然后分子间借范德华力形成分子晶体。
H的共价数等于1(2-1),也属同一类。
VI A的O、S、Se等共价数为2(8-6)。
V A的N、P、As等的共价数为3(8-5)。
这两族中的N、O处于第二周期,内层只有1s电子,每两个原子之间除了形成σ键以外,还可以形成p-pπ键,所以,它们的单质为重键组成的双原子分子;第三、四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如S、Se、P、As等,则因内层电子较多,最外层的p电子云重叠形成p-p π键比较困难,而倾向于形成尽可能多的σ键,所以它们的单质往往是一些原子以共价键形成的多原子分子。
如S8、Se8、P4、及As4等,然后这些分子形成分子型晶体。
上述非金属元素是形成具有多重键的双原子分子还是形成只有σ单键的多原子分子?这主要取决于形成多重键或形成σ单键的键焓的大小。
如果△b H0(重键)〉2△b H0(单键),则形成具有重键的双原子分子(如O2,N2);否则,形成只有σ单键的多原子分子(如S8、Se8、P4、As4等)IV A的共价数等于4(8-4)。
非金属元素小结.ppt

阳离子电荷
阳离子半经
Z r
(r - - - nm)
含氧酸
阳离子电荷
阳离子半经
Z r
(r - - - nm)
R(OH)n中R半径小电荷高,对氧原子的吸引力强 R-O键能大,则R(OH)n主要是酸式解离,显酸性。反 之亦然。如:
S6+:Z=+6 r=0.030nm =200
当1/2>10时R(OH)n显酸性 Al3+:Z=+3 r=0.051nm =59
键能
分子型氢化物
四、还原性
还 原
CH4
性
SiH4
增 强↓
GeH4
(SnH4)
NH3 PH3 AsH3 SbH3
H2O H2S H2Se H2Te
HF HCl HBr HI
←还原性增强
这与稳定性的增减规律相反,稳定性大的,还原性小。 在周期表中,从右向左,自上而下,元素半径增大, 电负性减小,失电子的能力依上述方向递增,所以氢化 物的还原性也按此方向增强。 这些氢化物能与氧、卤素、氧化态高的金属离子以 及一些含氧酸盐等氧化剂作用。例如:
电子的能力。如果R的电负性大,R周围的非羟基氧原子 (配键电子对偏向这种氧原子使R的有效电负性增加)数目 多,则R原子吸引羟基氧原子的电子的能力强,从而使O-H
O Cl O H 键的极性增强,有利于质子H+的转移,所以酸的酸性强。
氧原子含数氧N酸=HmnR-nO鲍m可林写(P为auRliOngm,-Ln(.)O归H纳)n,出分:子中的非羟基 (1)多元含氧酸的逐级电离常数之比约为10-5,即
(l)同H一H5I周O6期元素的含氧酸的结构相似。分子中 的非羟其氧H原6Te子O数6 随中心原子的半径的减小而增加;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 103
10-2 10-7
酸的强度为: HNO3>H2CO3>H3BO3
由此可以看出: 1) 除形成σ键外,还形成π键(反馈π键或离域π键)。
2) 同一周期元素的含氧酸及其酸根为等电子体 (32, 50, 68, 154),结构相似;分子中非羟基 氧随中心原子半径的减少而增加。 如: BO33- 、 CO32- 、NO3-(32e)
3) 同一族元素的含氧酸,随着中心原子半径的递 增,分子中羟基氧增加,非羟基氧减少(R半径 大,5d成键能力增强,以激发态的sp3d2杂化形成八 面体结构, 配位数为6, 如H5IO6、H6TeO6)。
与氧化 性酸反 应生成 相应的 氧化物 或含氧 酸:
H3BO3
浓HNO3 B、C、P、S、I2
CO2
(或浓H2SO4)
NO2+ H3PO4 (SO2) H2SO4
HIO3
与强碱反 应
NaOH
Cl2,Δ S,Δ P
C、N2、O2、
Si,B
F2无此反应
NaCl+NaClO3 Na2S + Na2SO3
能力,而极化能力
r ( 小,进行碱式电离)
与阳离子的电荷 < 7
和半径有关.卡特 雷奇把两者结合
(碱性)
7< <10 > 10
(两性)
(酸性)
起来提出离子势
概念. S6+: Z=+6 r=0.030nm =200 显酸性
Al3+: Z=+3 r=0.051nm =59 显两性
无机酸酸强度的定性解释: AHn 与H+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子密度是决定无机 酸强度的直接原因。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在化学中,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与金属元素相比,非金属元素的性质有所不同。
本文将归纳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一些应用。
一、非金属元素的性质1. 物理性质非金属元素一般为气体、液体或固体,在常温常压下呈现不同的形态。
例如,氢气(H2)和氧气(O2)是气体,氯气(Cl2)是液体,硫(S)和磷(P)是固体。
2. 化学性质(1)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氧化剂,它们能够与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并从金属中夺取电子。
(2)非金属元素多数为电负性较高的元素,容易与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NaCl)和氧化铝(Al2O3)。
(3)非金属元素与氧气反应时形成的氧化物通常为酸性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硅(SiO2)。
二、非金属元素的应用1. 氢气(H2)氢气是非常重要的能源,可以作为燃料与氧气反应产生水和能量。
此外,氢气还用于合成氨(NH3)和制备一些金属。
2. 氮气(N2)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它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氮气被用作保护气体,可防止化学反应中的氧气进入;氮气还用于制备合成氨和制造肥料。
3. 氯气(Cl2)氯气在水处理、消毒和漂白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用于制备氢氯酸和塑料等化学物质。
此外,氯气还是制备其他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4. 氧气(O2)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广泛应用于医疗、潜水、燃烧等领域。
氧气还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5. 硫(S)硫被广泛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农药和药物。
硫也是制造火药和炸药的重要成分。
6. 磷(P)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广泛用于制造肥料、洗涤剂和荧光体。
此外,磷也用于冶炼金属和制造合成树脂。
综上所述,非金属元素具有与金属元素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了解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世界,也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这就是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的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的电子密度越低,对 H +的吸引力 越弱, H+越易释放出来,酸性越强。
原子的电子密度越高,对 H +的吸引力 越强, H+越难释放出来,酸性越弱。
表 分子型氢化物在水溶液中 pK a的值(298K)
(1) 小分子: 分子晶体,熔沸 点低,通常是气体。
8-6=2 S8 Se8 8-5=3 P4、As4、Sb4
(2) 多原子分子: 分子晶体, 易挥发,熔沸点也不高 .
8-4=4 C 、Si
(3) 大分子: 原子晶体,熔 沸点高,且不易挥发;
过渡晶体如石墨,键型复杂。
3、化学性质
单质间的 化合反应
NH3
H2O
发,但第二周 SiH4
期的NH3、 H2O、HF 的
GeH 4
沸点异常地高,
这是分子间存 SnH4
PH 3 AsH3 SbH 3
H2S H2Se H2Te
在着氢键,使
分子缔合作用 特别强的缘故.
酸性增强
还原性减弱
H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Cl HBr HI
稳定性增强
1、热稳定性
可以从两 方面理解
(1)、成键元素的 电负性差△ x越大, 所形成的氢化物就 越稳定。 如 ,稳定性: AsH 3 (△x=0.02)< HF( △x=1.78 )
Si,B
F 2无此反应
NaCl+NaClO 3 Na 2S + Na 2SO3
NaH 2PO 2 + PH 3 Na 2SiO 3 + H2 NaBO 2 + H2
O2, F2, Cl2等通常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C 、H 2是常用的高温还原剂。
18-2 分子型氢化物
这些氢化物熔 沸点低,易挥
CH4
酸 强 度 增 加
大于16
为碱性
酸强度增加
计算公式 : △rG0 = -2.303RTlgK a
影响pKa值的因素
H 2O
HA(aq)
H 3O+ + A- (aq)
H (脱水能)
HA(g)
D (键能) I (电离势)
Hc (阳 离子 水合 能)
Ha (阴离 子水
合能)
H(g)
H+ (g) A- (g)
第18章 非金属元素小结
?18-1 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 质 ?18-2 分子型氢化物
?18-3 含氧酸 ?18-4 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某些性质
?18-5 P区元素的次级周期性
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在周期表 一百多种元素 中,主要根据是元素的单质 的性质 将所有化学元素分 为金属和非金属:其中 金 属约 90多种,非金属 17种, 准金属 5 种(B、Si、 As、 Se、Te).
pK a越 CH 4 ~ 58 NH3 ~ 39 H2O ~ 16 小,酸 SiH4 ~ 35 PH 3 ~ 27 H2S ~ 7 性越强, GeH 4 ~25 AsH3 ~19 H2Se ~ 4 水是16, SnH 4 ~ 20 SbH 3 ~ 15 H2Te ~ 3 为中性,
HF ~ -3 HCl ~ -7 HBr ~ -9 HI ~ -10
与高氧化态金属离子 反应: 2AsH 3 + 12Ag + + 3H 2O = As 2O3 + 12Ag ↓ + 12H +
与氧化性含氧酸盐 的反应:
5H 2S
+
2MnO
4
+
6H +
=
2Mn
2+
+
5S
↓
+
8H
2O
6HCl
+
Cr
2O
27
+
8H +
=
3Cl 2
+
2Cr
3+
+
7H 2O
3、水溶液的酸碱性
生成氧化物,氢化物,卤化物,硫 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等的反应。
与氧化 性酸反 应生成 相应的 氧化物 或含氧 酸:
H3BO 3
浓HNO 3 B、C、P、S、I2
CO 2
(或浓 H 2SO 4)
NO 2+ H3PO 4 (SO 2) H2SO4
HIO 3
与强碱反 应
NaOH
Cl 2,Δ S,Δ P
C 、N2、O 2、
+
E(电子亲合能)
A(g)
△iH0 = H+D+I+E+H c+Ha
无氧酸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三 个因素: (1) HA 的键能(D): H —A键越弱,越易放出 H+。 如HF<HCl
(2) 元素电子亲合能 (E): E 大,则HA分子的极性 大,易于电离,如 H2O<HF
(3) 阴离子A-的水合能(Ha): 半径小的阴离子 ,其 水合能大, 则有利于HA在水中的电离。
18-1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1、非金属元素的特征 非金属
金属
价电子构型
ns1-2(H , He) ns 2np 1-6
ns 1-2 ns 2np 1-4
价电子: 3~7(得电子)
1~6( 失电子)
键型
共价键
离子键
2、分子的组成和晶体结构
8-N规则 8-8=0 希有气体 8-7=1 X2 、H2
2、还原性 P.607
NO+H 2O
表现在氢
化物与氧、
卤素、高 价金属离
O2
子以及一
些含氧酸
盐的作用
P 2O 5+H 2O SO 2+H 2O Br 2+H 2O
I2+H 2O
与Cl 2的反应: 8NH 3 + 3Cl 2 ==== 6NH 4Cl + N 2 PH 3 + 4Cl 2 ==== PCl 5 + 3HCl 2HBr + Cl 2 ==== 2HCl + Br 2
练习: 下列各物质的沸点、酸性大小的顺序: H2S H 2Se H 2Te NH 3 H2O
b.p: H 2S < H2Se < H2Te < NH3 < H 2O
酸性: NH3 < H2O< H2S < H2Se < H2Te
强酸:HCl HBr HI 弱酸:HF H 2S H 2Se H 2Te 弱碱:NH3 PH 3 两性: H 2O 水解:B2H6、SiH 4 不水解: CH 4、PH 3、AsH3
无氧酸的强度取决于下列平衡
多数: HA+ H 2O = H 3O++A少数: NH3 +H2O=NH 4++OH -
在氮族元素的氢化物 NH3、PH 3、AsH 3接受 质子,NH3接受质子 的能力极强, PH 3次之,其 碱性依次减弱。
(2)、 △fG0或△fH0越负,氢化物越稳 定(从分解温度体现)。如
HF HCl HBr HI △fH0 /kJ·mol -1 -271 -92.30 -36.4 26.5 △fG0 /kJ·mol -1 -273 -95.27 -53.6 1.72
ΔrG 0=-2.303RTlgK p P.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