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外伤的处理

合集下载

幼儿园孩子受伤怎么办家长指南

幼儿园孩子受伤怎么办家长指南

幼儿园孩子受伤怎么办家长指南幼儿园是孩子们走向社会的重要起点,但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常会受到意外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恰当的处理方式能够降低孩子受伤的程度,减少后遗症。

除了教师和保育员的帮助,家长也需要做好应对伤害的准备和处理。

以下是家长应对幼儿园孩子受伤的指南。

1.保持冷静。

当接到幼儿园电话告知孩子受伤后,家长要保持冷静,别惊慌失措。

首先应了解孩子的伤情,比如是皮外伤、骨折等,如果不知道伤情,可以要求幼儿园老师详细介绍。

2.前往幼儿园。

在了解孩子伤情后,家长应尽快前往幼儿园。

如果幼儿园远离家,最好提前规划好去往幼儿园的路线和交通方式。

到达幼儿园后,先找到孩子所在的教室,了解孩子的伤情和治疗情况。

3.与幼儿园沟通。

与幼儿园的老师和保健医生沟通孩子的伤情和治疗方案。

在掌握孩子受伤情况的基础上,听取医生和老师的建议,根据孩子的伤势决定是否需要去医院治疗,如果需要,可以向幼儿园老师询问有关医院的信息。

4.对孩子进行安抚。

由于孩子受伤时会感到害怕和焦虑,家长有必要耐心安抚孩子的情绪。

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唱歌等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

5.按照医生和老师的建议进行处理。

如需到医院进行治疗,家长应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如果只是轻微的伤势,家长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处理,比如对创口进行消毒、敷药;如果是扭伤等伤势,可以去药店买一些适合的药膏进行敷贴,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冷敷和热敷。

6.保持良好的沟通。

孩子受伤后,家长应与幼儿园及保健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康复情况。

同时,家长也应与孩子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陪伴孩子度过恢复期,并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7.提高安全意识。

为了减少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意外伤害,家长应提高自身和孩子的安全意识,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应对意外情况,如避开危险区域、不乱跑乱玩等。

总的来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是家长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处理方式应准确、及时。

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前言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幼儿园外伤处置方案。

轻度擦伤
对于轻度擦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自我处理:
1.使用肥皂和水温和洗涤,用干净的毛巾擦干,还要擦拭伤口周围的皮
肤,以确保伤口周围干净。

2.使用含酒精和碘的药水或消毒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

3.在伤口周围涂抹一些适量的抗菌软膏,避免感染。

4.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粘贴到伤口上,以防止感染。

如果伤口比较严重,我们应该立即联系幼儿的家长,并送他们到医院疗治。

淤血和水肿
当幼儿因为碰撞或者跌倒而造成的淤血或者水肿,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急救:
1.首先要让幼儿静卧,抬高患处,将伤口冰敷2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
胀。

2.如果伤势变得越来越严重,患处很疼痛,不能承受体重或者伤口紫色
或者变形,我们应该及时联系家长并送他们到医院进行治疗。

割伤和刺伤
当幼儿因为玻璃、金属和其它物体的划伤或者刺伤,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1.快速清除伤口周围的污物和异物,用清水冲洗伤口。

2.用干净的毛巾擦干伤口周围的水分。

3.直接使用干净的绷带包扎到伤口上,并尽快送幼儿到医院疗治。

总之,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和观察幼儿的身体状况,尽可能地防止幼儿发生意外伤害。

在幼儿受伤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以避免给幼儿带来更多的疼痛和伤害。

幼儿园大班健康《外伤的处理》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外伤的处理》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外伤的处理》教案
【活动目的】
1.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2.知道简单的护理方法。

3.培养随机应变处理事情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受皮外伤的经历。

2.材料准备:幼儿用书,急救箱,娃娃家的医生护士服装道具。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起幼儿思考。

(1)教师:你们有没有跌倒或是受伤的经历?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形?
(2)教师:受伤的时候,是谁帮你处理伤口的?你知道该如何处理伤口吗?
(3)教师:如果你受伤了,你会怎么做?你知道要怎么做吗?(教师先让幼儿做做看,再根据幼儿的发言,加以补充说明。

)
2.教师讲述故事《流血了怎么办》。

(1)教师讲述故事全文,幼儿看幼儿用书认真聆听。

(2)教师请幼儿自由发言,说一说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保育教师又做了哪些事情。

3.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的处理方法。

(1)手指头烫伤时:按照冲、脱、泡、盖、送的烫伤步骤进行初步
的护理。

(2)流鼻血:坐下、用手指压住鼻梁、上半身向前倾、再进行冰敷。

(3)蚊虫咬伤:先冲水,再视情况擦上药膏。

(4)打嘱:正常的打嘱,一般用快速喝水、憋气等方法。

(5)幼儿一一发言后,教师拿出急救箱,向幼儿介绍急救箱的用途,并拿出娃娃家的医生护士服装道具,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6)教师提醒幼儿遇到意外事故发生时,必须保持镇定,并学会简单的自我护理方法。

4.情景表演游戏:我遇到麻烦了。

游戏规则:教师扮演遇到麻烦的人(结合今天所学到的知识点来扮演),请小朋友取出娃娃家中的药品遇到麻烦的人救治。

家长如何看待宝贝在幼儿园受伤

家长如何看待宝贝在幼儿园受伤

家长如何看待宝贝在幼儿园受伤•相关推荐3、扭伤: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

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

4、擦伤:轻微的擦伤可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

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为了让幼儿园的老师们能够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出现受伤的处理情况,我们建议老师们应该要知道一些常见的受伤情况的治疗。

一般孩子容易出现追打,很容易引起跌伤磕伤,我们应该要知道如何去处理伤口,并且要采用创可贴处理伤口。

二、家长如何去看待宝贝在幼儿园受伤首先,老师在发现情况后,要在家长接幼儿时,和家长交代清楚事情原委。

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皮肤外伤,老师都要向家长道歉。

老师诚恳的态度,会缓解家长和老师间的隔阂。

如果宝宝在幼儿园经常出现被抓伤的情况,这时家长就该引起重视了,是因为师生比例不合适?还是因为带班老师不负责任?分析一下原因后,可以将情况反映给园长,必要时为宝宝转园。

家长也应该认识到,大多数老师是称职的,是值得家长信赖的。

因此对老师不能过分挑剔,不能一味指责老师的过失,尤其是不能当着宝宝的面指责老师。

宝宝受了欺侮,做家长的肯定比自己受了伤害还难受。

把宝宝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家长要问一问宝宝受伤的情况,指出宝宝究竟哪做得不好。

如果是因为争抢玩具,家长要告诉宝宝学会谦让、分享、合作等等。

同时家长也要告诉宝宝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比如:当别人上来抓你的脸时,你可以用胳膊挡住;当别人抢你的玩具时,你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主持公道。

千万不要因为自家宝宝受欺侮了,就对宝宝说:“你怎那么笨,他打你你也打他。

”这样的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是不一致的,宝宝会无所适从,对宝宝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一帮孩子们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下开始着每天的生活。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方法ppt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方法ppt

六、烧烫伤的急救
烧(烫)伤:尽快用凉水 冲 洗 患 处 至 少 15-30 分 钟 , 以降低温度,减少皮肤损 害,然后用干净的布单包 裹后立即送医院,不要自 行涂抹任何药膏,也不要 挑破水疱,以免影响进一 步治疗。
严重烫伤时皮肤与衣服粘 连,用剪刀剪去未粘连部 分,粘连部分不能拉。
七、高热惊厥
否 则 , 孩 子 骨 折 移 位 将 影 响 治 疗 。
前 臂 骨 折 固 定
肘关节屈曲90度
四、气道异物: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使小儿咯 出异物。 2.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海姆立克急救法 4.鼓励孩子咳嗽。
固定颈部。将毛巾或衣物等卷成圆筒状放在颈 部的周围固定,以防止颈部移动。若必须移动
一、撞破头后止血急救措施
保持身体温暖。出血较多时,幼儿身体会特别冷; 所以要加盖毛毯、被子等物品,使身体保持温暖。
对于意识清醒的受伤幼儿,要用温柔的语言安慰 他,消除他的紧张情绪,不能摇晃他,表现出很焦 急的神态,不利于幼儿保持安静。
则应观察以下征象: 1、病人不能说话或呼吸 2 、面、唇青紫 3 、失去知觉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
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 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以大拇指侧与食指 侧对准患者的肚脐和剑突之间的部位,具体在肚 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
手急速用力向里向
症状表现:
一般是由于感冒初的急性发热,惊厥大都发生在体温骤升 达到38.5℃至39.5℃时,会出现意识丧失,全身对称性强直性 阵发痉挛,还可表现为头向后仰、双眼凝视、斜视、上翻、呼 吸细弱且不规则,口唇青紫,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 。 持续的时间可由1--2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不等。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引言概述: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对于保障幼儿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作为幼儿园教职工,掌握基本的急救处理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帮助,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正文内容:
1. 轻度创伤处理
1.1 清洁伤口
1.2 止血处理
1.3 创可贴的正确使用
1.4 对轻度创伤的观察和处理
2. 中度创伤处理
2.1 创伤冷敷
2.2 压迫止血
2.3 包扎伤口
2.4 紧急送医
3. 窒息急救处理
3.1 判断窒息
3.2 后背拍击法
3.3 胸部挤压法
3.4 口对口人工呼吸
4. 发热和中暑急救处理
4.1 发热的观察和处理
4.2 中暑的判断和处理
4.3 降温的方法
4.4 紧急送医
5. 意外伤害急救处理
5.1 骨折的判断和处理
5.2 深度创伤的处理
5.3 烧伤的处理
5.4 中毒的处理
5.5 紧急送医
总结:
在幼儿园工作中,掌握基本的急救处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轻度创伤处理、中度创伤处理、窒息急救处理、发热和中暑急救处理以及意外伤害急救处理等五个大点的知识,教职工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理,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及时送医也是处理急救情况的重要环节,必要时要及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急救处理的能力,为幼儿的安全护航。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他们在这里学习、玩耍、成长。

然而,意外伤害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尤其是在幼儿园这个充满活力和冒险的环境中。

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和家长都应该学习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以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

一、轻度划伤或擦伤孩子们在玩耍中可能会受到轻度的划伤或擦伤,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1.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

2. 使用消毒剂:涂抹适量的碘酒或者酒精,以消毒伤口。

3. 覆盖伤口:贴上透气性好的创口贴或者纱布,防止细菌感染。

4. 观察伤口: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密切观察伤口,如有感染迹象或不适,请立即就医。

二、小面积烧伤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接触到各种热源,小面积烧伤是常见的意外之一。

在应急处理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步骤:1. 冷却伤处: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以减轻疼痛和减少烧伤程度。

2. 避免破坏:切勿用手直接触碰烧伤部位,也不要挤压烧泡。

可以轻轻覆盖干净的纱布或绷带。

3. 就医处理:如果烧伤严重、涉及较大面积或者有其他并发症,应立即就医处理。

三、摔伤或骨折孩子们活泼好动,摔倒和骨折是难以避免的。

紧急处理骨折时,请遵循以下步骤:1. 切勿移动:如果怀疑骨折,请切勿移动患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

2. 保护伤处:使用软垫或其他物品固定伤处,防止晃动。

3. 冷敷肿胀部位:使用冷敷物冷敷肿胀部位,以缓解疼痛和减少肿胀。

4. 就医处理: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四、咬伤或抓伤孩子们在玩耍时可能会互相咬伤或抓伤。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步骤:1. 清洁伤口:用清水和肥皂轻轻清洁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

2. 止血处理:如果伤口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压迫伤口,直到止血。

3. 使用抗菌药膏: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防止感染。

4. 观察伤口: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密切观察伤口,如有感染迹象,请立即就医。

幼儿园学校常见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及注意事项

幼儿园学校常见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及注意事项
误食毒物
若清醒可给予大量温开水
应立即送医
气体中毒
将患童移至空气新鲜处,侧卧松开衣裤,如已停止呼吸,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注意抱离现场,放置通风安静处,尽速送医急救。


皮肤起疱
不要弄破水泡,再照上法处理
不要在患部擦油或酱油类东西
皮肤变色
以湿毛巾包裹,即刻送医


颈腰骨折
骨折有外伤,应先止血
注意安静、保温。
幼儿园学校常见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及注意事项
种类
伤害情形
紧急护理
注意事项


仅有红肿
可用冷敷止痛
应注意内部是否受伤
出血骨折
先提高出血部位紧压伤口止血,并予包扎。如有骨折,设法以木棍、木板等固定。尽可能不要移动
尽速就医。
伤后易受凉,注意保暖。
鼻子流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头向前倾,捏紧鼻翼用口呼吸5--10分钟。可以用毛巾冷敷鼻额部位。
倘经处理无效,应送医诊治。


患部较小
伤口不大,洗净伤口,覆盖纱布后包扎。如刺伤,应设法取出异物。
伤口有污泥者,要特别注意清洗。
患部较大
伤口大,流血不止,应以折叠纱布紧按伤口,必要时再加纱布。
伤口大或出血不止,应立即送医急救。


虫类咬伤
涂消毒水,如阿摩尼亚之类,倘有肿胀,可用冷敷。
被蜂蛰后,呼吸短促时,应尽速送医。
躯干骨折、应绑板上
用软物垫妥固定
骨折应先固定再移动
并尽速送医
伤部很肿痛,虽无明显骨折情况,仍应视做骨折处理,固定
蚊虫入耳
滴几滴橄榄油,将小虫杀死,三分钟后侧耳,使虫随油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一:割伤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被刀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再用绷带固定住。

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分钟后,一般便可止血。

如果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

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并立即上医院处理。

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阻断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请注意,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医院处理,必要时予以缝合,以免留下过大疤痕。

外伤二:有瘀血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疼痛感明显。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

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

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

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

外伤三:抓伤小宝宝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自然痊愈。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伤口的时候要用流动的水。

如果伤得比较重、同时出现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

外伤四:砸伤或挤伤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

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

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外伤五:被动物咬伤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

可彻底冲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

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

对需要缝合的较大伤口或比较严重的面部伤口,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予以缝合和包扎。

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外伤六:擦伤擦伤是指宝宝摔倒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伤势比较轻微,在家治疗就可以了。

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

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宝宝就医。

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宝宝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外伤七:裂伤原则上24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

还有,严重的裂伤拖的时间越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所以应及时就医。

外伤八:刺伤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发炎症。

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

所以,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

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

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伤害宝宝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

因为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

如果被刀具或铜铁制品刺伤,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肤外,可取一把镊子,将镊子末端放在火焰上进行消毒,待镊子冷却后,一边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不会太紧张,一边轻轻用镊子夹出异物。

如果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缝衣针,或将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几分钟。

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是铁钉导致刺伤,应首先拔出铁钉。

用消过毒镊子或小钳子,顺着铁钉扎入的方向外拔出,拔出时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晃动,以减少对周围机体组织的损伤。

如果铁钉已拔出,可用力在伤口周围挤压,挤出瘀血与污物,以减少伤后感染。

如果铁钉断在伤口里,应让宝宝马上停止走动,并将取出的部分钉子与宝宝一起送到医院,通过手术拔除。

外伤九:被蚊虫咬伤夏天被蚊虫咬伤后,用冰块或凉水冷敷比较好,这样皮肤的血管就会收缩,蚊虫分泌的毒素就不能扩散。

一般来说,大部分蚊虫叮咬导致的外伤都不严重,但是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让宝宝抓挠伤口,如果把蚊虫叮咬的部位挠破,毒素就会扩散到周边机体组织,可能引发脓疱疮。

外伤十:烧烫伤冲、脱、泡、盖、送5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则。

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

如果无法冲洗伤口,可冷敷。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

平时可在冰箱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宝宝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误治疗时机。

盖: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

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酱油、牙膏、浆糊、草药等,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的复原,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送:赶紧就医急救、治疗。

小外伤(1)跌倒蹭破皮肤:先观察伤口的深浅,如果伤口蹭破有出血,应该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或自来水对伤口进行冲洗;然后用棉签蘸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周围划圈涂抹,涂抹面积要大于伤口边缘5—10cm;若伤势严重就需要去医院治疗。

(2)挤伤当孩子的手指被门、抽屉挤伤时: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当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以便缓解疼痛;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挤伤24小时后才可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刺伤五、尖锐器械刺进皮肤造成的伤害六、如:水果刀、钉子、竹签、牙签、别针、大头针、针头等七、处理方法:八、一般处理:双氧水冲洗,碘伏消毒、创可贴包扎、密切观察伤口变化九、特殊处理:十、钉子、竹签等带有泥土或已经生锈斑时,则应立即用双氧水冲洗伤口后包扎十一、彻底清创,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剂,预防发生破伤风鼻出血【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幼儿几乎全部发生在此部位。

【常见原因】:鼻部外伤,如碰伤鼻子,或幼儿挖鼻孔损伤了鼻粘膜。

【处理】:在班级的应急处理:卫生纸卷成条状向鼻腔充填;用手捏紧幼儿两侧鼻翼,低头,一般3-5分钟止血;若还流血,要到保健室用纱布进行鼻腔填塞止血。

切记要及时取出充填物。

注意:鼻出血仰头止血有一定危险:血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血进入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

烧(烫)伤【原因】:皮肤接触沸水、蒸汽、热汤、热油、火或化学药物(强酸、强碱)引起的组织损伤。

【分度】:I度烧伤:表皮红、肿、疼。

II度烧伤:在皮肤浅层可有水泡,有疼痛感。

烧伤达真皮层为深度烧伤,痛觉迟钝。

III烧伤:出现焦痂。

幼儿皮肤细嫩,接触60度水1分钟即可形成1度烫伤;70度水30秒钟即可II度烫伤;高于80度水15秒钟即可形成III度烫伤。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每天都有适当的运动时间,这就难免会有些小外伤的发生。

针对这些情况,幼儿园制订了完善的应急处理制度。

下面就简单介绍幼儿园保健室对一些常见小外伤的应急处理方法:1、擦伤通常是指皮肤的表皮擦破而言。

如果擦伤很轻,没有出血,只有少量组织液渗出,又不太疼,可用医用棉签蘸取少许汞溴红药水(红药水)涂抹与创口上,每天2~3次,2-3天后可愈合。

如果擦伤较深,擦伤部位有明显渗血或少量渗出,应先用医用棉签将创口表面的渗出液擦掉,再局部抹汞溴红药水,约一周后愈合。

擦伤部位出血甚多,可在局部撒上止血药,然后包扎好,但最好是到医院处理。

擦伤部位若有污物或有污染的可能,争取用生理盐水或自来水或凉开水把局部污物洗净,或用2.5%~3.5%的双氧水溶液清洗,然后抹上红药水,必要时进行包扎。

1-2天以后,如果局部疼痛加重,则说明有感染的可能,必须到医院就诊,每1-2天换药一次,直到伤口愈合为止。

2、扭伤常见于运动损伤。

一般以踝关节较为常见。

急性期24小时内可将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消肿止痛。

24小时之后则需热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间隙的渗出液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

切忌在急性期内喷涂药液,如红花油、正骨水等,也不可揉搓患部,避免加重局部肿胀。

如患处疼痛明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骨折或韧带撕裂等可能。

3、挫伤人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所引起的组织损伤,一般称之为挫伤。

通常皮肤未破,在皮肤上可见紫斑或皮下小血肿,局部有肿胀,按之痛疼加重。

轻度挫伤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局部敷贴伤湿止痛膏即可。

如有血肿,伤后48小时内局部予以冷敷,48小时后可做热敷,约一周后即可吸收消失。

较重挫伤可用正骨水、解痉镇痛酊、红药气雾剂等涂抹表面,然后包扎。

也可用樟脑酒或松节油擦抹伤处,每日2-3次即可。

对头部、胸部、腹部、腰部及关节部位的挫伤要特别重视,可能会引起内脏的挫伤或发生内出血(有时表面轻伤,内部伤重)。

如出现伤处疼痛加重,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或心慌、无力,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幼儿摔伤了,第一时间您要为他做什么?首先;检查幼儿有无意识,是否有呕吐等。

当手脚不能动时,检查是否骨折或脱臼。

有下列情况,应立即送医院:#无意识 #抽搐# 持续呕吐 #大量出血# 手脚一碰就大哭,可能有骨折或脱臼该怎么做:第一要先安抚情绪,如出现以上情况,让孩子平躺,等待救护车呕吐时,侧躺,避免呕吐物堵塞气管用干净毛巾按住大伤口出现肿包时,用湿毛巾冷敷摔伤后家长最容易走进误区:1、用手揉碰伤的部位。

或者用药膏一直涂抹红肿出;其实受伤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物增多,这一阶段,一般在伤后24小时才停止。

停止后进入吸收修复阶段,局部血肿的渗出物逐渐被撕裂损伤的韧带慢慢修复,肿胀减轻,直至痊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