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师考试《财务会计》知识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含义
第八章 资产减值-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中级会计实务第八章 资产减值知识点: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 详细描述: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该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应当包括可直接归属于资产组与可以合理和一致地分摊至资产组的资产账面价值,通常不应当包括已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但如不考虑该负债金额就无法确定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除外。
这是因为在预计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时,既不包括与该资产组的资产无关的现金流量,也不包括与已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负债有关的现金流量。
资产组处置时如要求购买者承担一项负债(如环境恢复负债等)、该负债金额已经确认并计入相关资产账面价值,而且企业只能取得包括上述资产和负债在内的单一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为了比较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在确定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及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应当将已确认的负债金额从资产的账面价值或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中扣除【例8-8】乙公司在东北经营一座有色金属矿山,根据有关规定,公司在矿山完成开采后应当将该地区恢复原貌。
弃置费用主要是山体表层复原费用(比如恢复植被等),因为山体表层必须在矿山开发前挖走。
因此,乙公司在山体表层挖走后,确认了一项金额为10 000 000元的预计负债,并计入矿山成本。
20×9年12月31日,随着开采的进展,乙公司发现矿山中的有色金属储量远低于预期,有色金属矿山有可能发生了减值,因此,对该矿山进行了减值测试。
考虑到矿山的现金流量状况,整座矿山被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该资产组在20×9年末的账面价值为20 000 000元(包括确认的恢复山体原貌的预计负债)。
乙公司如果在20×9年12月31日对外出售矿山(资产组),买方愿意出价16 400 000元(包括恢复山体原貌成本,即已经扣减这一成本因素),预计处置费用为400 000元,因此该矿山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6 000 000元。
会计知识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知识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一)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
如果企业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三)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如下图所示:
1.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1)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
为了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企业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并将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建立在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之上。
(2)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的内容
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①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②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
【提示】对于在建工程、开发过程中的无形资产等,企业在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包括预期为使该类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而发生的全部现金流出数。
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
每期净现金流量=该期现金流入-该期现金流出。
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重点: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重点: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导语:对于可收回金额(recoverableamount),美国会计准则中可收回金额指公允价值;英国则将其定义为可实现净值与在用价值孰高;在我国,可收回金额的实际含义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一、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基本要求资产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企业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较高者。
(孰高原则)☆在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候,应当遵循重要*的要求。
企业资产存在下列情况是,可不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应当作为客观题目的考点掌握)★☆1.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远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以不需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2.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对于资产减值准则中所列示的一种或者多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这些减值迹象的,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可以不需因为上述减值迹象的出现而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3.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要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4.如果没有确凿*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如,企业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该资产在持有期间(处置之前)产生的现金流量可能很少,其最终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往往就是资产的处置净流入。
在这种情况下,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作为其可收回金额是恰当的。
5.如果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无法可靠估计,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确定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
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知识点:存货可变现净值

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知识点:存货可变现净值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知识点:存货可变现净值导语: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本钱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本钱计量;当存货本钱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本钱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考虑问题】存货期末计量的表述中,正确?存货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孰低。
(一)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实定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需要判断:(1)用其消费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本钱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本钱(材料的本钱)计量;(2)产成品价格的下降说明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本钱的,该材料应当按照本钱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材料的本钱与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其可变现净值为: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消费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本钱-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二)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确实定方法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根底计算;2.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合同局部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根底计算。
【归纳】估计售价确实定方法:签订合同的用合同价格,没有签订合同的用市场价格(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1.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工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工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比方,将某一型号和规格的材料作为一个存货工程、将某一品牌和规格的商品作为一个存货工程,等等。
2.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假如某一类存货的数量繁多并且单价较低,企业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本钱与可变现净值,即按存货类别的本钱的总额与可变现净值的总额进展比拟,每个存货类别均取较低者确定存货期末价值。
3.与在同一地区消费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一样或类似最终用处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工程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知识点: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知识点:可收回金额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一)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基本要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理应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所以,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但是在下列情况下,能够有例外或者做特殊考虑: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能够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理应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4.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个差异的交易或事项的,能够不需要重新计算可收回金额。
5.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相对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减值迹象的,也能够不需要重新计算可收回金额。
例如,当期市场利率或市场投资报酬率上升,对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采用的折现率影响不大,能够不需要重新计算可收回金额。
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及其账务处理(一)资产减值损失确认1.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计提相对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理应在未来期间作相对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确定资产发生了减值的,理应根据所确认的资产减值金额做如下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章讲义1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章讲义13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10.4.2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一)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认原则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要点提示】此原则务必要记住。
经典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是一家出租车公司,2010年末甲公司持有10台出租车出现减值迹象,需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当即处置这批车,其公允售价为80万元,预计处置中会产生相关处置费用13万元;如果继续使用此设备,预计尚可使用3年,每年产生的现金流入为80万元,同时每年会产生54万元的现金支出,三年后的残值处置还可净收回5万元,假定市场利率为10%。
则该批出租车的可收回金额为()万元。
A.64.66B.68.41C.67D.68.5[答疑编号631210070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①该批出租车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80-13=67(万元);②该批出租车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80-54)÷(1+10%)+(80-54)÷(1+10%)2+[(80-54)+5]÷(1+10%)3=68.41(万元);③该批出租车的可收回金额为68.41万元。
(二)“公允价值-处置费用”的确认方法首先,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其次,在资产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
再次,在既不存在资产销售协议又不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处置资产的话,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公平交易愿意提供的交易价格减去资产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2015中级会计职称知识点《中级会计实务》: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2015中级会计职称知识点《中级会计实务》: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一)可收回金额计量的基本要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有例外或者做特殊考虑: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4.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事项的,可以不需要重新计算可收回金额。
5.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相对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减值迹象的,也可以不需要重新计算可收回金额。
例如,当期市场利率或市场投资报酬率上升,对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采用的折现率影响不大,可以不需要重新计算可收回金额。
资产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资产评估相关知识》会计知识第一章总论高频考点讲义整理版

第一部分会计知识——第一章总论第一部分会计知识第一章总论考情分析本章阐述的是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分值通常在1~3分左右,均为客观题目。
知识点主要涉及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属性。
本章难度不大,但是有部分考点会涉及到后面章节中具体的核算规定,因此建议学员在掌握了本章的基本原则规定后,在学习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时,应当注意基本原则的具体应用。
知识点一: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及会计记账基础(★)(一)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其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假设会计所核算的是一个特定的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漫无边际的。
会计主体与经济上的法人不是同一概念,一般,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如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
【注意】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对等的概念。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思考题】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的,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做出相应披露。
(比如,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破产清算会计。
)持续经营假设也是会计分期假设的前提。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注意】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基础。
会计分期是会计核算(如折旧摊销、权责发生制等)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资产评估师考试《财务会计》知识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含义知识点: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含义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有例外或者做特殊考虑: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
2.没有确凿证据或者理由表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显著高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可以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视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3.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无法可靠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4.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事项的,可以不需要重新计算可收回金额。
5.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相对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减值迹象的,也可以不需要重新计算可收回金额。
例如,当期市场利率或市场投资报酬率上升,对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采用的折现率影响不大,可以不需要重新计算可收回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