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晶振的分类

合集下载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及用法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及用法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及用法、 1、有源晶振(Oscillator)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

其次有源晶振,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

其型号也纵比较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发也不同,一般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个人认为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

有些DSP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 的6000系列等。

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21ic基础知识几点注意事项:1)、需要倍频的DSP需要配置好PLL周边配置电路,主要是隔离和滤波;2)、20MHz以下的晶体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频的器件,稳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谐波的(如3次谐波、5次谐波等等),稳定度差,因此强烈建议使用低频的器件,毕竟倍频用的PLL电路需要的周边配置主要是电容、电阻、电感,其稳定度和价格方面远远好于晶体晶振器件;3)、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4)、通过背板从外部引入时钟信号时有特殊的设计要求,需要详细参考相关的资料。

此外还要做一些说明:总体来说晶振的稳定度等方面好于晶体,尤其是精密测量等领域,绝大多数用的都是高档的晶振,这样就可以把各种补偿技术集成在一起,减少了设计的复杂性。

试想,如果采用晶体,然后自己设计波形整形、抗干扰、温度补偿,那样的话设计的复杂性将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这里设计射频电路等对时钟要求高的场合,就是采用高精度温补晶振的,工业级的要好几百元一个。

有源晶振及其接法

有源晶振及其接法

有源晶振及其接法在电子学上,通常将含有晶体管元件的电路称作“有源电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滤波器等),而仅由阻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作“无源电路”。

电脑中的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

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10^-9/日,甚至10^-11。

例如10MHz的振荡器,频率在一日之内的变化一般不大于0.1Hz。

因此,完全可以将晶体振荡器视为恒定的基准频率源(石英表、电子表中都是利用石英晶体来做计时的基准频率)。

从PC诞生至现在,主板上一直都使用一颗14.318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基准频率源。

主板上除了这颗14.318MHz的晶振,还能找到一颗频率为32.768MHz的晶振,它被用于实时时钟(RTC)电路中,显示精确的时间和日期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1、正方的,使用DIP-8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 4-GND; 5-Output;8-VCC2、长方的,使用DIP-14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 7-GND; 8-Output;14-VCCBTW:1、电源有两种,一种是TTL,只能用5V,一种是HC的,可以3.3V/5V2、边沿有一个是尖角,三个圆角,尖角的是一脚,和打点一致。

Vcc outNC(点) GND有源晶振为四角方形或矩形金属盒子,看着标称一面(顶),左下空脚,右下地,左上VCC(5V),右上输出。

接上电源可以用示波器看到波形。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发也不同,下面我介绍一下有源晶振引脚识别,以方便大家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1、无源晶体——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议的连接方法。

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无源晶体相对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2、有源晶振——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个人认为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

有些DSP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 的6000系列等。

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几点注意事项:1、需要倍频的DSP需要配置好PLL周边配置电路,主要是隔离和滤波;2、20MHz以下的晶体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频的器件,稳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谐波的(如3次谐波、5次谐波等等),稳定度差,因此强烈建议使用低频的器件,毕竟倍频用的PLL电路需要的周边配置主要是电容、电阻、电感,其稳定度和价格方面远远好于晶体晶振器件;3、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4、通过背板从外部引入时钟信号时有特殊的设计要求,需要详细参考相关的资料。

晶振的种类有哪些?

晶振的种类有哪些?

晶振的种类有哪些?2018.03.29小型SMD有源晶振,从最初超大体积到现在的7050mm、6 035mm、5032mm、3225mm、2520mm体积,有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体积的变小也试产品带来了更高的稳定性能,接缝密封石英晶体振荡器,精度高,覆盖频率范围宽的特点,,SMD高速自动安装和高温回流焊设计。

贴片晶振不亚同与直插石英晶振,贴片晶振它的体积相对于来说小很多,且工艺相对复杂很多。

贴片式石英晶体振荡器,低电压启动功率,并且有多种电压供选择,比如有1.8V、2.5V、3.3V、3.8V、5V等产品。

被广泛应用于平板笔记本、GPS系统、光纤通道、千兆以太网、串行AT A、串行连接SCSI、PCI-Express的SDH / SONET发射基站等领域。

我们在实际应用于,时常会遇到或者碰到很多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缩写,有的不认识,有的不知道怎么命名才是通用的,下面我们做一个详细介绍:经常使用的缩写:VCXO………压控晶体振荡器OCXO………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TCXO………温度压控晶体振荡器XO………… 晶体振荡器其他不常用的缩写:TCVCXO……温度补偿压控晶体振荡器OCVCXO……恒温控制压控晶体振荡器MCXO………微机补偿晶体振荡器RbXO………铷晶体振荡器从历史上来说,在美国,军事上的需求已成为研究石英振荡器的主要推动力。

特别是在早期美国军方资助大部分的研究。

按照民间说法,缩写XO 代替CO 的主要原因是,在美国军队里,C O 是“指挥官”的缩写而且由于“crystal”听起来有点象“xtal”。

(随后,有人指出,XO 是在军队中是“执行官”的缩写,但这以后,XO 是“石英振荡器”的缩写就逐渐被人接受)。

然而KDS大真空公司振荡器料号是最为居多的,有很多客户不知道如何区分,今天晶振厂家金洛电子手把手教您如何辨别振荡器的类别。

通常KDS是以D开头的,晶振分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我们重点谈KDS有源晶振。

有源晶振分类

有源晶振分类

有源晶振分类
有源晶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普通有源晶振:这是一种简单的晶体振荡器,通常称为钟振,完全是由晶体的自由振荡完成。

这类晶振主要应用于稳定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2.温补晶振:其对温度稳定性的解决方案采用了一些温度补偿手段,主要原理是通过感应环境温度,将温度信息做适当变换后控制温度补偿电路晶振的输出频率,达到稳定输出频率的效果。

3.压控晶振:根据晶振是否带压控功能来分类,可通过在振荡回路中引入一个可调元件,来实现振荡频率随压控电压调节的功能。

除以上三种类型之外,还有恒温控制式晶体振荡器(OCXO)等类型。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1、无源晶体——无源晶体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议的连接方法。

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

无源晶体相对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2、有源晶振——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个人认为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

有些D SP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的6000系列等。

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几点注意事项:1、需要倍频的DSP需要配置好PLL周边配置电路,主要是隔离和滤波;2、20MHz以下的晶体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频的器件,稳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谐波的(如3次谐波、5次谐波等等),稳定度差,因此强烈建议使用低频的器件,毕竟倍频用的PLL电路需要的周边配置主要是电容、电阻、电感,其稳定度和价格方面远远好于晶体晶振器件;3、时钟信号走线长度尽可能短,线宽尽可能大,与其它印制线间距尽可能大,紧靠器件布局布线,必要时可以走内层,以及用地线包围;4、通过背板从外部引入时钟信号时有特殊的设计要求,需要详细参考相关的资料。

有源晶振的输出模式

有源晶振的输出模式

有源晶振的输出模式
有源晶振的输出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 方波输出模式:晶振输出是一个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幅度为固定电平的高低电平。

方波输出模式通常用于数字电路中作为时钟信号输入。

2. 正弦波输出模式:晶振输出是一个固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幅度为固定峰值电压。

正弦波输出模式通常用于模拟电路的参考信号。

3. 矩形波输出模式:晶振输出是一个固定频率的矩形波信号,幅度为固定电平的高低电平。

矩形波输出模式通常用于控制电路中的脉冲信号。

4. 三角波输出模式:晶振输出是一个固定频率的三角波信号,幅度在一个固定范围内变化。

三角波输出模式通常用于某些音频和波形发生器中。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输出模式,晶振的输出模式通过其内部电路设计和调节来实现。

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的区别

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的区别

随着现在电子行业的发展,晶振也开始越来越小型化,以适应市场的发展。

那么晶振的种类如何来划分呢?首先要先了解晶振是什么?简单一点说,晶振就是以晶片作为核心,外壳则由金属或者陶瓷,玻璃壳,塑料封装。

晶振从材质上划分:可以分为石英晶振和陶瓷晶振,从属性来划分:可以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晶振种类。

49S晶振石英晶振的一个特殊封装类别,也是目前石英晶振的一个主流产品,芯片的主要材料为水晶材质(二氧化硅),利用这种材料的压电特性,经过高压极化以后,形成周期性的机械能和电能的转换,产生稳定的频率。

常用俗名有石英晶振、大S晶振等。

这类晶振根据尺寸外观封装可以分为:小S晶振,49SS矮壳晶振,smd编带晶振。

图1(石英晶振、49S晶振、大S晶振等2脚)图2(49大S和49SS矮壳对比图)图3(迷你49SSMD晶振)圆柱晶振是指石英晶片外型类似音叉的晶振,应用领域包括钟表及表芯、手机、平板电脑、微型计算机、计算器、家电自动控制和工业自动控制等。

音叉晶振主要尺寸有:3*8mm、2*6mm、1.5*5mm。

常用频率为32.768KHZ,主要用在计时的电子线路上,如石英手表,计时器,空调遥控器,时钟等。

图4(2*6圆柱晶振2脚)3.贴片晶振是表贴式的石英晶体,它是一种无突出引脚的的晶体振荡器,能提供高精度振荡,因其形状似贴片于是被称作贴片晶振。

贴片晶振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这个种类晶振主要是根据尺寸来划分型号,例如2012,、2520、3225、5032、6035、7050.带电压的则是有源贴片晶振。

图5 :3225贴片晶振外观4.陶瓷晶振是属于压电材料频率元件,目前常规分为两种压电材料,1:压电陶瓷材料,2:压电石英材料。

陶瓷晶振别名又叫陶振;在中国晶振厂家经常这样叫法。

陶瓷晶振是根据他内部的芯片采用的“压电陶瓷芯片材料”而得名,封装一般采取塑封外形尺寸为7.5*9*3.5(单位:毫米),代表产品:455KHZ系列;还有一种是采取环氧树脂和酚醛混合物作为包封材料,经过高温固化形成为硬质陶瓷材料的外壳,一般为棕色和蓝色,代表产品:ZTT4.0M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源晶振的分类
晶振分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根据有源晶振(晶体振荡器)的功能和实现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TCXO)。

其对温度稳定性的解决方案采用了一些温度补偿手段,主要原理是通过感应环境温度,将温度信息做适当变换后控制晶振的输出频率,达到稳定输出频率的效果。

2、普通晶体振荡器(SPXO)。

这是一种简单的晶体振荡器,通常称为钟振,完全是由晶体的自由振荡完成。

这类晶振主要应用于稳定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3、压控晶体振荡器(VCXO)。

这是根据晶振是否带压控功能来分类,带压控输入引脚的一类晶振叫VCXO。

4、压控温补振荡器(VC-TCXO)
很好理解,就是结合压控和温补这两项功能。

目前这几种晶体振荡器主要还是进口为主,而日本KDS是全球三家最大的生产商之一,KDS即是日本大真空株式会社(DASHINKU CORP),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是全球领先的三大晶振制造商之一。

其制造工场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土、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十个制造中心。

其中天津工场是全球晶振行业最大的单体制造工厂。

也是全球最大的TF型(主要是32.768KHz)晶振制造工厂。

而上海唐辉电
子是日本大真空株式会社在中国的指定代理商,唐辉电子在PPTC 自恢复保险丝、PTC热敏电阻、晶体谐振器、振荡器系列、高品质电容、电感和液晶屏产品、IC类等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

产品广泛应用在通信、电脑、消费类电子及网络产品、仪器仪表、工控系统、安防产品、电源供应器等产品上积极面对市场及客户的多方位要求,坚持以最好的品牌和最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电子零件,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务求充分满足客户的要求,致力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佳元器件供应商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