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教案 3. 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3.1【教学课件】《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3.1【教学课件】《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霞之美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叶之美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三)动态美
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山为水动,水回山转。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都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庐山飞瀑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四)朦胧美
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朦胧美展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缈的景象,创造出 “仙境”的意境,使人顿生飘飘欲仙的感觉。
谢谢观看!
二、人工美
——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1.古典园林美: 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 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
2.古建筑和古遗迹美: 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 古建筑美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 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二)色彩美
• 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 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不同地区、不 同地理事物色彩不同。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花之美
云南
荷兰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水之美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一)形象美
• 概念: 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 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地 貌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 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分为雄、奇、险、秀、幽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 | 选修三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学说课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学说课

精心整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1(22(1(2)青城天下幽之说。

(3)其他形态美:茫茫大漠、浩渺烟波之旷,如渊深壑、迷离秘洞之奥,原始丛林、从视觉上“险”的构成成分是:高大、陡崖、窄路、光滑的岩石、稀少的植被等。

构成“秀”则是: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探究活动: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华山的“险”和峨眉山的“秀”。

(提示:华山之所以雄伟和险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华山为一断块山,断层呈东西向延伸,约在距今七八千万年前,断层北侧下降,形成渭河平原,南侧上升形成华山。

加上岩石中节理发育,长期受雨水的渗透和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华山的五峰和层峦叠嶂的雄伟景观。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林木葱茏,色彩碧翠,山石很少裸露,山体线条柔美、流畅,山明水秀,是我国名山中典型的秀美形象。

)3.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事物色彩不同。

同一地区自然景观的色彩随着一日之内的时间变化,一年之内的季节变化,以及阴晴雨雪等的天气变化也变化万千。

塑艺术美等。

1.古典园林美: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

补充:我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

2.古建筑美: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

古建筑美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

3.自然景观中的人造景物(如民俗风情美、书画、雕塑艺术美等)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物(人工美),如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本来是为了实用,如半山建亭,是为了游人途中休息,水上架桥是为了方便游览,但建造者按照美的规律,精心设计建造、精心装饰,有的还请着名书画家题写匾额楹联,使之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意义。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旅行景观的审美特点[ 学习目标 ]知道旅行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二者观点的差别;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这些审美特点的含义;认识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点;认识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的作用。

一、自然美1.观点: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一样的条件下,表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二、人工美1.观点:能够吸引人们旅行活动、反应古今人类创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续表1.辛弃疾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子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反应了大自然的()①色彩美②动向美③声音美④形象美⑤模糊美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答案D分析“鸣蝉”“蛙声”等词语都表现了声音的美感,“惊鹊”表现了动向美,“明月”表现了色彩美,综合一幅画表现了形象美;资猜中没有表现模糊美。

2.以下自然景观与其美感表现对应正确的选项是()①浩渺烟波之旷—动向美②流水飘烟—模糊美、动向美③北京香山红叶—色彩美④黄山云海—形象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分析“浩渺烟波之旷”表现形象美,“黄山云海”表现模糊美。

3.以下人工光景中,使游人“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的是()A.古典园林B.古建筑和古古迹C.风俗风情D.雕塑艺术答案A分析古典园林主要由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而成,成为大自然的缩影,使游人“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

4.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表现的是()A.色彩美B.形象美C.风俗风情美D.书画艺术美答案C分析一些少量民族的节日表现了其独到的风俗风情美。

研究点自然美下边一组景观图分别是: A. 武夷山的“五马奔跑”, B. 华山的南天门, C. 庐山三叠泉瀑布,D.漓江风光。

据此研究以下问题:(1)自然景观包含形象美、色彩美、动向美和模糊美等。

此中,既拥有形象美又拥有色彩美的是 ________,既有形象美又有动向美的是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7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7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种旅游资源的成因和价值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旅游景观的欣赏,人们所进行的旅游活动,从某一角度来看,实质就是美的鉴赏,各种旅游景观虽然形态性质各异,文化背景不同,但因他们具有的独特的美,从视、听、触等感官方面带给人们以极大地冲击和震撼,虽然美因景观而异,因人而异,但久而久之,人们对景观的美有了一些共同的认识,并总结出了一些代表性的审美形态,本节内容是认识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对一些主要的,经典的审美形态,分自然和人工两个方面给予阐述。

学情分析:知识层面上,在第二章节,学生学习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具有美学价值,但是对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的高低不能充分认识,不能正确理解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体现,只能形成一个初步的美学价值的印象。

从学生能力上看,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积累的一些旅游中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鉴赏体验。

学生是美术专业艺术类学生,对色彩、形态、造型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自己的见解,对景观美的欣赏更加独到,但是因其对自然地理模块的学习基础不扎实,对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不能解释和说明。

教学目标: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的区别2.能说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美的主要表现,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正确审美观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美的主要审美特征和人工美的主要表现类型。

难点: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自然美形成的地理原因。

教具准备:大量旅游景的图片教学方法:对比法、案例分析法等逐一展示我国几大名山的图片以及各类自然美的代表图片。

学生活动;(提示:华山之所以雄伟和险要,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华山为一断块山,断层呈东西向延伸,约在距今七八千万年前,断层北侧下降,形成渭河平原,南侧上升形成华山。

加上岩石中节理发育,长期受雨水的渗透和侵蚀,逐渐形成了如今华山的五峰和层峦叠嶂的雄伟景观。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林木葱茏,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图11),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冬季多雪,稻田纵横,水库水渠众多,有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

(完整版)旅游美学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完整版)旅游美学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人文景观(人工) 文明继承、社会价值
在自然风景中增加人造景观,构成和谐统一的风景美
(亭、台、楼、桥、阁。。。)
二者符号化、综合体、界限不分。
你能举例,并说说你喜欢哪种吗?
第一章 绪 论
• 一、南秀北雄的审美风貌
第一章 绪 论
旅游美学
审美价值 :形式美、动态美、象征美 形态美 1、雄(雄伟、壮观、壮丽、崇高) 2、秀(秀丽、秀美、柔和、优美) 3、奇(奇特、奇妙、新奇) 4、险(险峻、惊险) 5、幽(幽静、幽深、静谧、幽美)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青城之幽
第一章 绪 论
旷野之美
第一章 绪 论
水体的物理性能无色透明的,由于所含矿物 质及水体自身的洁净程度不同,或受阳光、天色 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停地色彩。
九寨沟的水
第一章 绪 论
植物、动物茎、叶、果、花、毛都有不同的 色彩,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旅游景观。“春花秋叶, 生机盎然;竹翠松青,柳绿桃红”。植物色彩的 神奇最集中的体现在鲜花上。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姹紫嫣红
云南山茶红似火,白如玉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气象气候变 化产生的景 观色彩,主 要是春夏秋 冬四季的变 化所带来的 不同景色。 自然景观四 季的色彩美 归纳为春翡、 夏翠、秋金、 冬银。
第一章 绪 论
银冬
金秋
第一章 绪 论
天象景观充满了色彩美的神奇。主要有霞光、 月色、佛光等。
第一章 绪 论
白色彩虹 也许并不奇怪,他们也被称为雾弓。
第一章 绪 论
.彩虹桉树,澳洲 这些脱落的树木充满了活力。
第一章 绪 论
毛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2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性》_23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通过展示一段材料和图片进行新课的导入,使学生对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此段材料都体现了哪些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知识点一
展示自然美的风景照片
一、自然美
1.形象美——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4.书画、雕塑艺术美
探究活动二
旅游景观的人工美是如何形成的?
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互纠,教师巡视指导
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本课小结
现今仍保持着原始形态的自然地域已经越来越少了。古今中外众多的自然景观都留有人工的痕迹。使这些人工痕迹与自然相映成趣,需要人们从和谐美的角度去巧妙安排。对于旅游地理各知识点,我们不能只将其定位在高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是很平常的活动,学好相关知识,将会使你今后的旅游活动更加充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世界景点很多很丰富多彩,为教好旅游地理,我充分发掘身边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所用。每个学生不可能每个景点都亲身体会过。充分利用“活”教材,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由于大多数同学受家庭条件的限制没有多少机会去旅游,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同学们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应该为学生们提供多种旅游资源信息,让学生多看、多想,如身临其境般,会事半功倍。
2.色彩美——极其丰富且富于变化
3.动态美
4.朦胧美
探究活动一
旅游景观的自然美是如何形成的?
例题或练习
根据学生习题解答情况进行点拨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互纠,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设计3: 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教学设计3: 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旅游资源自然美及人工美的类型。

●课标解读1.了解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欣赏方法。

2.了解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类型。

3.了解名人轶事和民间传说的审美内涵。

●新课导入建议中国、世界的旅游景点不计其数,同学们,如果你们要去旅游,应该怎样去欣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景观,是不是欣赏角度和方法都是一样的?导入新课——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教学流程设计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1.作为一名游客,要对某一景点进行欣赏,若从自然景观美角度观赏,应从哪几方面欣赏?【提示】应从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自然景观美方面欣赏。

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提示】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民俗风情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等。

据教材图3.1华山之险、图3.2峨眉之秀,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华山之险反映了自然美中的什么美?【提示】形象美。

2.峨眉之秀图中构成“秀”的成分有哪些?【提示】深谷、茂盛的植被、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3.晴天游西湖和雨天游西湖感受的自然审美特征有何不同?【提示】晴天游西湖主要感受湖光山色的形象美、色彩美和水流船动、风吹林动的动态美。

而雨天游西湖则主要感受朦胧美。

1.形象美自然景观的形象美,是景观的总体形态与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其中也包含在审美观光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

形象美包罗万象,不论是地貌景观、水景、天文气象景观,还是动植物景观,无不以形象美为第一要素。

2.色彩美色彩在构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季节变换,昼夜更替,阴晴雨雪,自然风物相映生辉,呈现出丰富奇幻的色彩。

3.动态美自然景观的动态美主要由流水、飞瀑、飘雾和浮云等因素构成。

4.朦胧美朦胧美是指因为照明强度较弱、距离较远、能见度较低或被其他事物半遮半掩所造成的虚无缥缈、似有若无的形象而产生的美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学案-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学案-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3.1 旅遊景觀的審美特徵學案(人教版選修3)【學習目標】 1.知道旅遊景觀的兩大類審美形態,並理解兩者的區別。

2.掌握自然景觀美的主要表現,理解其含義。

3.瞭解古典園林、古建築等的美學特徵。

4.瞭解自然景觀中人文景觀的作用。

5.初步形成正確、科學的審美觀。

基礎梳理知識點一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①________在不同的條件下,呈現出的②______________。

2.表現形式(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觀的③________________和空間形式的美,是旅遊景觀最顯著的特徵。

(2)色彩美:顏色不同的④________、土壤、⑤________、植物等共同組成自然景觀的色彩圖案。

(3)動態美:飛瀑、流水使自然景觀富有⑥________。

風吹林動、流水飄煙、飛禽走獸等也使自然景觀展示出⑦____________。

(4)朦朧美:⑧________、雨、雲、霧,以及晨曦、⑨________都使自然景觀呈現出朦朧美。

知識點二人工美1.概念:能夠吸引人們旅遊活動、反映古今人類創造的⑩________________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現出的⑪________________。

2.表現形式類別組成審美內涵古典園林山、水、花木、⑫____四種基本要素組合而成的綜合藝術品⑬____________濃縮到有限的空間內古建築城池、⑭____、陵墓、⑮____、樓閣、橋、塔、民居等其形式美主要表現在⑯________、空間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樣、⑰________等方面人造景物亭臺樓閣、⑱____、寺廟等與自然景物形成一個⑲__________,構成絢麗多姿的風景美名人軼事民間傳說給風景區增添了⑳________,豐富了________ 思維點擊1.旅遊景觀的自然美是如何形成的?2.舉例說明不同的地貌形態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所不同。

3.旅遊景觀的人工美是如何形成的?一、旅遊景觀中自然美的表現及形成美感特徵美感形成舉例形象美不同的地貌形態展示出不同的形象美感泰山天下雄,黃山天下奇,華山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洞庭天下曠色彩美是以色彩的冷暖等,以及它們的對比協調組合關係表現出來的美感香山紅葉春翡、夏翠、秋金、冬銀動態美由波濤、飛瀑、溪泉以及雲霧飄動等引起山為水動,水回山轉,流水飛瀑,飛禽走獸,風吹林動等朦朧美自然景觀透過某種朦朧模糊的形式含蓄地表現出來,使欣賞者獲得審美享受煙雨中的山水風光,雲蒸霧騰1.圖表法記憶自然景觀的形象美2.圖表法記憶色彩美3.圖表法記憶動態美典例剖析1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学案<人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的区别。

2.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含义。

3.了解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征。

4.了解自然景观中人文景观的作用。

5.初步形成正确、科学的审美观。

基础梳理知识点一 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①________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②______________。

2.表现形式(1>形象美:是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③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形式的美,是旅游景观最显著的特征。

(2>色彩美:颜色不同的④________、土壤、⑤________、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

(3>动态美: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⑥________。

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也使自然景观展示出⑦____________。

(4>朦胧美:⑧________、雨、云、雾,以及晨曦、⑨________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知识点二 人工美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⑩________________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⑪________________。

1.旅游景观的自然美是如何形成的?2.举例说明不同的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有所不同。

3.旅游景观的人工美是如何形成的?1.图表法记忆自然景观的形象美2.图表法记忆色彩美3.图表法记忆动态美典例剖析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具有朦胧美的是________。

(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幅景观图中,从形成原因上看属于断层一侧抬升形成断块山体的是________。

答案(1>②(2>③(3>①思路剖析该题通过四幅景观图反映了旅游景观的自然美,“华山天下险”主要展示的是形象美,“峨眉天下秀”体现的主要是色彩美,“黄山天下奇”既有奇松、怪石的形象美,又有云海滚滚的朦胧美,而瀑布景观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

变式训练1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读以下四幅景观图,完成(1>~(4>题。

(1>古人赞峨眉山“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这主要描绘出峨眉山的(>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2>上述四地景观中,旅游景观的色彩美最为突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写诗赞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描绘了旅游景观的(>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4>雨中游西湖,别有一番风味,旅游者能深切体会“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这正是旅游景观的(>A.模糊美 B.朦胧美 C.声音美 D.动态美二、人工美的类型与形成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类型美感形成举例古典园林美园林是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它追求的是诗情画意的美感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古建筑美通过立体和平面结构图,运用线、面、体在时空间展开运动过程,给人以视觉的影响从而获得美感故宫、大小雁塔民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条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风情 美 件、地理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民俗和风情也是迥然不同的雕塑 艺术 美雕塑表现出纪念性、象征性、立体性等关系特征 《昭陵六骏》《马踏匈奴》 [反思归纳]古典园林美、古建筑美、人工与自然美的比较人工美 的内容审美形式 审美特征 古典园林美 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建筑(桥、亭、廊>四种基本元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把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成为大自然的缩影,花草、树木、奇峰、怪石,各有章法 古建 筑美 形式极其多样,主要有城池、宫殿、寺院、楼阁、桥、塔、民居等 古建筑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样式、色彩装饰,这些因素决定了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人工美 与自然 美有机 结合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亭台楼阁、桥梁,半山建亭、水上架桥、题写匾额楹联等 不仅有实用性,而且具有审美意义,它与自然景观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 材料房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房屋的出现,都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

因此,房屋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地房屋建筑的不同,也构成了旅游资源的一大景观。

西南边陲的竹楼就是一个例子。

在我国西南崎岖的山林里,人们常会见到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独立楼房——竹楼。

竹楼的底层用二三十根柱子架空,四周敞开,可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杂物。

楼层分堂屋、卧室、廊和晒台四部分。

堂屋中间有火塘,用来煮饭和夜间照明。

廊上常铺席设椅,供坐卧乘凉。

(1>请解释西南边陲竹楼的结构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竹楼具有________美,属于该类中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房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的房屋必然与地理环境相适应,西南自然环境气候湿热,地处热带地区,多竹林分布,高脚竹楼建筑能够起到防潮、防虫、防洪、凉爽通风的作用以适应当地湿热环境。

(2>人工 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思路剖析 该题通过竹楼考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南边陲气候湿热,而高脚竹楼有防潮、防虫、防洪、凉爽通风的作用。

竹楼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其独特的结构蕴涵着丰富的人工美。

变式训练2下列旅游景观能体现人工美的是(>①摩崖石刻 ②古典园林中的山、水、花木 ③原始丛林 ④神话传说A .①②④B .①④C .①②D .①②③易错易混点 不能理解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统一错题诊断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日内瓦湖材料在宁静的莱芒湖(又名日内瓦湖>边、雪白的勃朗峰下,坐落着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市——日内瓦。

莱芒湖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大的湖泊,面积广达580平方千M,湖水清澈湛蓝,其出口处的罗纳河,清澈的流水流经日内瓦城市中心。

许多精美的建筑散布在湖边。

日内瓦拥有极为优越的气候条件,阳光明丽,天清气爽,四季宜人。

因瑞士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为中立国,从未受到战争的威胁,故日内瓦被视为极为安全的世外桃源,在此设有许多国际组织,其中包括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及其众多附属机构,此外还有150余个世界组织的总部。

每年都要在此举行大量的国际性会议,日内瓦因此又是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心。

(1>日内瓦所在国家瑞士地处阿尔卑斯山________麓,首都是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中所描述的日内瓦主要表现为哪些审美特征?答案(1>北伯尔尼(2>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

自然美主要有阿尔卑斯山的雄壮(形象美>,阿尔卑斯山、日内瓦湖的湖光山色(色彩美>,罗纳河的水流、河畔树林的飞鸟(动态美>等;人工美主要是指日内瓦有许多知名国际组织和瑞士作为两次世界大战中立国的特殊地位,增加了日内瓦的知名度。

错因分析一是只看到日内瓦著名的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自然美,忽视了日内瓦著名的体现人工美的景观;二是忽略一些旅游景观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和谐统一。

纠错笔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人文景观并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尤其是自然环境,因此对人文景观的欣赏必定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

(1>我国的古代建筑常常建在环境优美之处,借助于自然风景来突出建筑的美。

中国的许多庙宇建在环境幽静的山林之处。

那些佛寺庙宇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飞檐翘角显于树木之内,所谓“深山藏古寺”,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和异趣。

(2>我国的古塔、亭阁也总是巧妙地与自然景色相融合。

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总有宝塔或亭阁耸立,它们和自然景观共同构成情趣盎然的风景美,有的甚至成了风景点的重要标志。

有的亭阁和古塔游人还可登临,远眺风景。

如杭州六和塔,举目远望,钱塘浩浩,大地苍苍,尽收眼底,给人一种心胸开阔、意气风发的感受。

又如在岳阳楼上,可以望见“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象。

这些都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整合造成的审美感受。

对点练习错误!1.下列有关峨眉山审美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峨眉天下秀”强调的是峨眉山绿树碧水的色彩美B.峨眉山作为一种自然旅游景观,只具有形象美C.峨眉山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两者有机结合,体现了和谐美D.峨眉山地处我国热带地区,四季皆可观赏2.下列自然景观与其美感表现,对应正确的是(>①浩淼烟波之旷——动态美②流水飘烟——朦胧美、动态美③北京香山红叶——色彩美④黄山云海——形象美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错误!3.下列人工景物中,使游人“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美”的是(>A.古典园林 B.古建筑和古遗迹C.民俗风情 D.书画艺术参考答案基础梳理①自然现象②审美状态③总体形态④岩石⑤水体⑥动感⑦动态美⑧烟⑨暮霭⑩物质文明⑪审美状态⑫建筑⑬大自然的美景⑭宫殿⑮寺院⑯序列组合⑰色彩装饰⑱桥梁⑲统一的整体⑳传奇情趣审美内涵思维点击1.(1>A(2>B(3>C(4>B[旅游景观的自然审美形态主要表现为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第(1>题,题干主要描述了峨眉山的秀姿,充分体现了其形象美。

第(2>题,四川省北部的黄龙五彩池是石灰岩沉积形成的大小水池层叠而成,每逢夏季,因各水池内的生物组合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第(3>题,飞瀑、流水使自然景观富有动感。

第(4>题,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在游人眼中就像一幅水墨画那样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美,凸显出景观的朦胧美。

] 2.C[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突出强调为人类所创造的。

]对点练习1.C[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指的是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美,属于形象美的范畴;但是峨眉山的审美特征又并非只有形象美一项,比如结构的色彩之美、活力动态之美、云雾笼罩下的朦胧美等,也都具备;作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中有许多庙宇等人文景观,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体现了和谐之美;峨眉山地处亚热带。

] 2.B[“浩淼烟波之旷”体现了形象美;流水飘烟,既体现了动态美,又体现了朦胧美;北京香山红叶表现了秋天的色彩美;黄山云海使山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体现了朦胧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