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史试题.doc

合集下载

物理历史结合试题及答案

物理历史结合试题及答案

物理历史结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的三大定律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答案:A2. 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以上都是答案:E3.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物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狭义相对论主要解决了以下哪个问题?A. 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力学规律B. 物体在强引力场中的运动规律C. 物体在微观尺度下的量子行为D. 物体在大尺度宇宙中的运动规律答案:A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5. 电磁感应现象最早是由哪位科学家发现的?A. 法拉第B. 奥斯特C. 安培D. 麦克斯韦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波的?A. 需要介质传播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只能在固体中传播D. 只能在液体中传播答案:B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A8. 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之一,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的科学家是:A. 爱因斯坦B. 波尔C. 薛定谔D. 海森堡答案:C9.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A. 洋务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粒子性的?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 m/sB. 光具有干涉和衍射现象C. 光的波长和频率成反比D. 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的第二定律公式为:\[ F = ma \],其中\( F \)表示_______,\( m \)表示_______,\( a \)表示_______。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 大学物理学 》课程试题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8()63(22SI j t t i t t r,则t=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是[ ]。

(A )5m.s -1 (B )10 m.s -1 (C) 15 m.s -1 (D) 20m.s -1 2、一质点在半径为0.1m 的圆周上运动,其角位置为3t 42 (SI )。

当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大小相等时,θ为[ ]。

(A) 2rad (B) 2/3rad (C) 8rad (D) 8/3rad 3、有些矢量是对于一定点(或轴)而确定的,有些矢量是与定点(或轴)的选择无关的。

在下述物理量中,与参考点(或轴)的选择无关的是[ ]。

(A )力矩 (B )动量 (C )角动量 (D )转动惯量 4、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势V 与距球心的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为[ ]。

5、在真空中,有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板,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和-σ的,则两板之间场强的大小为[ ]。

(A )0E (B) 02 E (C) 02E (D )E=06、关于静电场的高斯定理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高斯面上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无电荷;(B )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穿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必不为零; (C )高斯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仅由面内的电荷产生;(D )如果穿过高斯面的电通量为零,则高斯面上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7、静电场的环路定理说明静电场的性质是[ ]。

(A )电场线不是闭合曲线; (B )电场力不是保守力;(C )静电场是有源场; (D )静电场是保守场。

8、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B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周为边线,作一半球面S ,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

(A) B r 22 (B) B r 2 (C) 0 (D) 无法确定9、关于真空中电流元I 1dl 1与电流元I 2dl 2之间的相互作用,正确的是[ ]。

物理学史及相关试题及答案

物理学史及相关试题及答案

.牛顿(英):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光地色散,光地微粒说卡文迪许(英):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测万有引力恒量库仑(法):库仑定律,利用库仑扭秤测定静电力常量奥斯特(丹麦):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安培(法):磁体地分子电流假说,电流间地相互作用法拉第(英):研究电磁感应(磁生电)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首先提出电场地概念,而且提出了用电场线来表示电场地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楞次(俄):楞次定律麦克斯韦(英):电磁场理论,光地电磁说,预言电磁波地存在赫兹(德):发现电磁波惠更斯(荷兰):光地波动说托马斯·扬(英):光地双缝干涉实验爱因斯坦(德、美):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质能方程汤姆生(英):发现电子卢瑟福(英):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地核式结构模型,发现质子玻尔(丹麦):关于原子模型地三个假设,氢光谱理论贝克勒尔(法):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皮埃尔·居里(法)和玛丽·居里(法):发现放射性元素钋、镭查德威克(英):发现中子约里奥·居里(法)和伊丽英·居里(法):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地原因,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地原因,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进行系统地研究,爱因斯坦曾高度赞扬了伽利略地成就以及获得成就地方法,并指出“伽利略地发现以及他所应用地科学地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地成就之一,它标志着物理学地真正开端”.伽利略第一次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地原因,用科学地实验方法即理想实验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地认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波,托马斯.杨用实验方法(双缝干涉)证实了光地波动性;爱因斯坦认为光是一份一份地,提出光量子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麦克斯韦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古希腊学者托勒密提出地心宇宙体系,波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哥白尼天文学是古代科学走向了近代地牛顿力学,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坚持余年对天体地系统观测,获得了大量地精确资料,为他地弟子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三大定律做好了准备.开普勒地重要发现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也为牛顿创立天体力学理论奠定了观测基础,开普勒是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定律并最早获得成功地人之一.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经典力学(牛顿力学)是整个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地基础,也是现代许多门类工程技术地理论基础,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远小于光速),弱引力场,超过这个范围要由相对论,量子论来取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运动长度会收缩,运动时钟会变慢,物体质量随速度增大而变大),是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关系地理论,它建立了物理学中新地时空观和给出了物体做高速运动(接近光速)时地运动规律.相对论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地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量子论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地认识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地强大武器,量子假设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来,他是第一个看到微观世界地物理过程不连续地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世纪物理学发展地两个最伟大地成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奥斯特实验发现了电流地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相互联系,安培进一步研究扩大了对电与磁地认识,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把磁地本原归结为电流地作用.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巧妙地利用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地运动特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解决了粒子地加速问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磁生电地理想,电磁感应现象地发现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地认识更加完善.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等人地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地电磁场理论,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地存在,并计算出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地存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是继牛顿建立经典力学系统之后地又一次对自然现象地认识地伟大综合,从麦克斯韦开始人们认识到场是物质存在地一种基本形式,麦克斯韦理论中地一个重要结论是光在真空中地速率是一个常数,与参考系无关,爱因斯坦根据这一结论从而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泊松亮斑实验说明光地衍射现象,证实了光地波动性,光地偏振现象证实了光是横波.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地研究发现了电子,电子电荷量地测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采用油滴实验实现地;汤姆孙提出了原子地“枣糕模型”,卢瑟福及盖革等用α粒子轰击金箔,卢瑟福提出了原子地“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地学生玻尔提出了玻尔地原子结构理论,比较完满地解释了氢光谱;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质子,产生了氧原子,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结构地人工转变;卢瑟福地学生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时发现了中子;人类对原子核地探索,是从发现原子核具有放射性开始地;原子弹爆炸是核裂变,氢弹爆炸是核聚变(即热核反应),它们都放出大量地能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安德森在宇宙中发现了正电子;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强子结构地夸克模型.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射线与物质散射时,证明了射线地粒子性,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地光子理论,也有力地证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从而导致了量子理论地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象光子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地不确定关系.物理学史专项训练、(年宁夏卷.)在力学理论建立地过程中,有许多伟大地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地贡献,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地规律.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地原因.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地建立做出了贡献、(年宁夏卷)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地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麦克斯韦语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地存在.库仑发现了点电荷地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地数值.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地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地作用规律、(年广东卷;)物理学地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地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地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地繁荣与人类文明地进步.下列表述正确地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光电效应证实了光地波动性.相对论地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年广东卷;)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地科学家是().洛伦兹.库仑.法拉第.奥斯特、(年广州模拟试题)物理学中地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地是().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波意耳首先通过实验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江门市,模拟试题)下面说法正确地是,()卡文迪诗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地原因.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地基本单位有牛顿、米和秒.爱因斯坦地相对论指出在任何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不变、(山东省模拟试题)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地是().开普勒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地作用力公式.库仑总结并确认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地相互作用规律、(山东省模拟试题)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地是().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地磁效应.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地原因.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地相互作用规律、(银川一中模拟)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点电荷”、“电场线”等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控制变量.类比.理想模型.等效替代、(北京市朝阳区模拟试题)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电子.建立了原子地核式结构模型.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豫南九校联考)物理学地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地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地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地繁荣与人类文明地进步,下列表述正确地是(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地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惠州市模拟)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地一门学科,很多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地,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地是().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惠州市调研)下列说法正确地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爱因斯坦通过油滴实验测量了电子所带地电荷量.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地作用力公式.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地相互作用规律、(湛江市调研)在物理学发展地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地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地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地表述中,正确地说法是.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地磁效应.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库仑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地条件和规律.牛顿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广州市模拟)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提出电磁波理论地科学家和提出相对论地科学家分别是、法拉第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赫兹、惠更斯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地是、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地方法、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地方法、探究求合力方法地实验中使用了控制了变量地方法、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地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高考物理学史试题参考答案、【答案】.【解析】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地错误;正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地原因,错误;正确.、【答案】【解析】选项错误,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地存在.选项错误,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地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地作用规律.、【答案】.【解析】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发现地,错误;光电效应证实了光地粒子性,错误;小队论和经典力学研究地领域不同,不能说相对论地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错误.正确答案选.、【答案】【解析】发现电流地磁效应地科学家是丹麦地奥斯特.而法拉第是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解析】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科学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地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答案】【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地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答案】【解析】洛伦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地作用力公式、【答案】【解析】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地磁针偏转地效应,称为电流地磁效应、【答案】、.【答案】、【答案】【解析】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地规律、【答案】、【答案】【解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量了电子所带地电荷量、【答案】、【答案】【解析】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答案】【解析】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猜想与假说或者是逻辑推理地方法;探究求合力方法地实验中使用了等效地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历史物理试题及答案

历史物理试题及答案

历史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什么状态下的运动?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任意运动D. 非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2.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什么单位?A. 光速B. 时间C. 距离D. 质量答案:C3.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紫外线答案:A4.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法拉第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A.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B. 磁场通过导线产生电流C.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电场D. 电场通过导线产生磁场答案:B6.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与其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这个定律说明了什么?A. 行星轨道的椭圆形状B. 行星轨道的大小与公转周期的关系C. 行星的自转周期D. 行星的密度答案:B7. 以下哪个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A. 双缝干涉实验B. 光电效应实验C. 康普顿散射实验D.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A. 能量守恒定律B. 熵增原理C. 热力学第二定律D. 热力学第三定律答案:A9. 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了电子?A. 牛顿B. 爱因斯坦C. 汤姆逊D. 法拉第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量子力学的?A. 经典力学B. 相对论C. 牛顿力学D. 波粒二象性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与_______的乘积。

答案:加速度2.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_______。

答案:介质3.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_。

答案:蓝4.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等价原理,能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_______表示。

答案:E=mc^25.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

答案:安培6.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这是_______的表述。

大学物理试题+Microsoft+Word+文档

大学物理试题+Microsoft+Word+文档

2005~2006第一学期《大学物理》农科考试试卷 (B)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画 “∨”,错误的画“×”,1’×10=10分)1.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不包括场,场仅是传递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媒质。

………………………………………………………………………( ) 2. 实物的基本形态只有三种:固体、液体和气体。

………………………( ) 3. 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中的体现。

……( ) 4. 毛细现象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引起的。

………………………………( ) 5. 当理想气体的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发生改变。

………………( )6. 对单个气体分子说它的温度是没有意义的,而说它的压强是有意义的。

………………………………………………………………………( ) 7. 作简谐振动时,位移、速度、加速度不能同时为零。

…………………( ) 8. 孤立系统经历绝热过程(d Q = 0)其熵变一定为零。

………………( )9. 明条纹的亮度随着干涉级数的增大而减小,是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的显著特点;…………………………………………………………………( )10. 自然光从双折射晶体射出后,就无所谓o 光和e 光,仅仅表示两束线偏振光。

……………………………………………………………………( )二、单项选择题(2’×10=20分)1.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40 cm高的水,侧壁上分别在10 cm 和30 cm 高处开有两同样大小的小孔,则从上、下两孔中流出水体积流量之比为 ( )A. 1:3 ;B. 1:3;C. 3:1 ;D.3:1 ;2. 在一水平放置的毛细管中有一润湿管壁的小液滴,该液滴左右两端是对称的凹形弯曲液面,今在左端稍加一压强,则我们会看到 ( )A. 液滴右移;B. 右端曲面形状改变;C. 左端曲面形状改变;D. 液滴不移动且曲面形状不变化3.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为 ( ) A. 系统从外界吸热时,内能必然增加,温度升高;B. 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 热机效率的一般表达式为1212/1/1T T Q Q -=-=η;D.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热传导的不可逆性;4. 两个容器分别装有氮气和二氧化碳,它们的温度相同,则( ) A. 内能必然相等;B. 分子的平均速率必然相等;C. 分子的最概然速率必然相等;D.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必然相等;5. 两个质点作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它们在振幅一半的地方相遇,但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者之间的相位差为 ( )A. 2π/3 ;B. π/2 ;C. π/3 ;D. π ;单选题16. 频率为100 Hz ,传播速度为300 m ·s -1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为 ( )A. 2m ;B. 2.19m ;C. 0.5m ;D. 28.6m ;7. 如图所示,一平行膜的折射率为n 2,其上方空间的折射率为n 1,其下方空间的折射率为n 3,则 ( )A. 若n 1<n 2<n 3,满足λλk e n =+222的条件,透射光增强;B. 若n 1>n 2>n 3,满足λk e n =22的条件,透射光增强;C. 若n 1>n 2<n 3,满足λk e n =22的条件,透射光消失;n 1<n 2>n 3,满足λλk e n =+222的条件,D. 若透射光增强; 8. 根据空气劈尖等厚干涉原理,可检测工件的平整度,如图所示,判断工件a 处是 ( ) A. 凹下; B. 凸起;C. 平整;D. 无法判断;9. 自然光以π/3的入射角照射到一透明介质表面,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 )A.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为π/6;B.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为π/6;C.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D.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角不能确定;10. 一束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片后,测得透射光强为零,这是因为( )A. 起偏器与检偏器位置颠倒;B. 起偏器与检偏器的偏振化方向平行;C. 起偏器与检偏器的偏振化方向夹角为45°;D.起偏器与检偏器的偏振化方向垂直;三、填空题(2’×10=20分)1. 半径为R ,表面张力系数为α的肥皂泡内空气的计示压强为 ,肥皂膜内液体的压强为 (设大气压强为P 0)。

物理学史期末考试题

物理学史期末考试题

韶关学院2012 — 2013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系)班《物理学史》期末试题( A 卷)
物理学史考试有关注意事项及要求
1.论文用A4纸按页打印,PPT文件按讲义格式(每页6张幻灯片)打印,书面
上交。

在打印上交的同时,将两个文件的电子版分别交两个班的学习委员
2.若发现有严重抄袭者,按不及格处理。

3.引用其他著作或论文(含网站),请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4.论文格式:参考所附样板。

一、如果有疑问,可与我联系。

电话:
二、
三、论文评分标准(表中按百分计算,计算总成绩时再考虑权重)
四、PPT文件评分标准(表中按百分计算,计算总成绩时再考虑权重)。

物理历史试题及解析答案

物理历史试题及解析答案

物理历史试题及解析答案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的自然科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物理学史上重要事件的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的奠基人是哪位科学家?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阿基米德2. 牛顿的三大定律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定律是:A. 第一定律B. 第二定律C. 第三定律D. 以上都不是3. 以下哪项不是热力学的基本原理?A. 能量守恒定律B. 熵增原理C. 绝对零度不可达到D. 物质不灭定律4. 电磁学中,描述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的定律是:A. 库仑定律B. 洛伦兹力定律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 麦克斯韦方程组5. 相对论中,描述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效应是:A. 牛顿运动定律B. 洛伦兹变换C. 能量守恒定律D. 熵增原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________。

8. 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是________,他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原理。

9. 原子核的发现者是________,他通过________实验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

10.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牛顿的三大定律,并说明它们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12. 描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物理学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10N的水平推力。

如果摩擦力忽略不计,求物体的加速度。

14. 一个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是3×10^-16 N,如果电子的电荷量是1.6×10^-19 C,求电场强度。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15. 论述量子力学的发展对现代物理学和科技的影响。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学问点经典测试题附答案(1)一、选择题1.以下物理学史正确的选项是〔〕A.卡文迪许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B.伽利略首创将试验和规律推理相结合的物理学争论方法C.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根底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觉察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将斜面试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白自由落体运动时匀变速直线运动2.在物理学进展过程中, 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奉献,以下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觉察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卡文迪许用扭秤试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推测并觉察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终最终觉察了万有引力定律3.在物理学的进展过程中,很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奉献,他们也制造出了很多物理学争论方法。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学争论方法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理学中全部物理量都是承受比值法定义的B.元电荷、点电荷都是抱负化模型C.奥斯特首先觉察了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场”的概念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库仑定律是通过试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像,它们都不是平方反比规律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则趋向无穷5.在物理学进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奉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试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 的数值B.卡文迪许用扭秤试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 和静电力常量k 的数值C.奥斯特觉察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觉察了万有引力定律6.制造白炽灯的科学家是( )A.伏打B.法拉第C.爱迪生D.西门子7.在物理学进展的历程中,很多物理学家的科学争论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墨家在光学上的研究成就。

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

墨子细致地观察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

墨子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

墨子明确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

墨经》中论述了光的反射,包括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反射情况。

2、阿基米德对物理学的贡献有哪些?力学: 1 .系统总结并严格证明了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基础。

此外,阿基米德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

2、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天文学: 1、他发明了用水利推动的星球仪,并用它模拟太阳、行星和月亮的运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现象;2、他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一千八百年。

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

3、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有何特点?1.把实验与数学结合起来,既注意逻辑推理,又依靠实验检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

( 2)有意识地在实验中抛开一些次要因素,创造理想化的物理条件。

既要力求使实验条件尽可能符合数学要求,以便获得超越这一实验本身的特殊条件的认识,又要设法改变实验测量的条件,使之易于测量。

(3)用实验去验证理论。

伽利略认为科学实验是为了证明理论概念(或观察规律)而去做的,不应该是盲目的、无计划的,而理论(数学)又必须服从实验判决。

( 4)把实验与理论联系起来。

4、说明牛顿三定律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三章)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及总结300 多年前,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他的运动速度减小得就越慢,他运动的时间就越长。

他还进一步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讲不会减慢,这是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曾经专研过这个问题,牛顿曾经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成功的。

”这句话就是针对伽利略的。

所以牛顿概括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5、说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的科学渊源。

(第四章)一、定律诞生的前提条件:1、认识热的本质,伦福德和戴维的实验为热的运动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成了建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前奏。

19 世纪 40 年代以前,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力学方面,早已发现了机械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不灭性(动量守恒、“活力”守恒) 3 、发现了各种“自然力”相互转化的现象4、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的历史教训,从反面提供了能量守恒的例证;5、建立了能量的初步概念;6、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接触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如楞次定律、赫斯定律7、蒸汽机的发明与不断改进。

二、迈尔的贡献1842 年发表了题为《热的力学的几点说明》的论文,叙述了普遍的“力”(即能)的转化与守恒的概念,所以一般都承认迈尔是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

三、焦耳对热功当量的测定焦耳对电和磁的研究很感兴趣。

他通过测定热功当量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

焦耳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热功当量是一个普适常量,与作功的方式无关。

他证实了自然界的能量是等量转换的,是不会被消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能或电磁能,总可以在某些地方得到相当的能量。

焦耳的实验工作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由此能量守恒定律牢固地确立起来。

四、亥姆霍兹的工作从多方面论证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人是德国的海曼. 亥姆霍兹。

1847 年, 26 岁的亥姆霍兹写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力的守恒》这篇论文在热力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确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三位科学家是谁?分述他们的贡献。

罗伯特 ?迈尔海尔曼?亥姆霍兹焦耳罗伯特 ?迈尔:1842年撰文《论无机界的力》,1845年撰文《与有机运动相联系的新陈代谢》。

迈尔是将热学观点用于有机世界研究的第一人。

海尔曼 ?亥姆霍兹: 1847 年,提出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855 年最早测量了神经脉动速率,把物理方法应用于神经系统的研究,著有《生物光学手册》、《音乐理论的生理基础》、《论力的守恒》等书。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赫兹、普朗克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焦耳: 1843 年,写了两篇关键性论文《论磁电的热效应和热的机械值》和《论水电解时产生的热》。

1849 年发表《论热功当量》。

1878 年发表《热功当量的新测定》,最后得到的数值为 423.85 千克·米 / 千卡。

7、简述 17 世纪几何光学的主要成就。

61608 年,李普塞制造了第一台望远镜。

1610 年,伽利略改进了望远镜,发现了土星光环。

8、简述 19 世纪对太阳光谱研究的主要进展。

1800 年,英国天文学家赫谢尔测量了太阳光谱中各部分的热效应,发现红端辐射温度较高。

他注意到红端以外的区域,也具有热效应,从而发现了红外线。

※1801 年,德国科学家里特 (Ritter) 发现在光谱紫色的外侧仍能使氯化银变黑,且比紫光的化学作用更强烈,从而发现了紫外线。

※1802 年沃拉斯顿 (Wollaston) 观察到太阳光谱的不连续性,发现中间有多条黑线,但他误认为是颜色的分界线。

※1803 年托马斯杨的干涉实验提供了测量波长的方法.※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对太阳光谱进行了深入研究,1814-1815年他向慕尼黑科学院展示了自己编绘的太阳光谱图,内有多条黑线,并对其中八根显要的黑线标以A、B H等字母 ( 称为夫琅和费线 ) 。

这些黑线后来成为比较不同玻璃材料色散率的标准,并为光谱精确测量提供了基础。

1821 年 -1822 年期间,夫琅和费详细地研究了衍射现象,在波动说的基础上导出了从衍射图形求波长的关系式,确定了主要暗线的波长,如λ D=588.77μm.9、静电力作用的平方反比定律是如何建立的? 5法国人库仑( 1736~1860)早年从事摩擦和扭转的研究。

1785 年他用自己制作的电扭秤测定了电荷之间的斥力。

结论为:两个带同种类型电荷间的排斥力与两球中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力学中的单摆实验给了他启发,他采取测定振动周期来确定力与距离的关系(P97 页),克服了困难,并得到同样的结论。

1785 年库仑在法国科学院发表了他的研究论文,指出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其距离平方成反比,而与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的关系(库仑定律)。

可见库仑得出电力随距离变化的平方成反比定律的关键实验不是电扭秤实验,而是电摆实验。

因为同号电荷的斥力早有普利斯特利的论断。

10、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考线索是什么?1855~1856 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电磁理论的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

在这篇论文中,采用数学推理和类比方法,用数学语言表述法拉第的力线概念。

他用不可压缩的流体的流线类比电场线,从而得到一个物理现象的几何图象。

并对电磁感应作出理论解释,他的目标是统一已知的电学和磁学定律。

1861~1863 年,他发表了《论物理的力线》的论文。

这时他已突破了仅靠几何上类比的方法,转用模型来建立假说。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假设:位移电流和涡旋电场。

利用他构造的电磁以太模型,不仅说明法拉第磁感应的应力性质,还建立了主要电磁想象之间的联系,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65 年,他发表了《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全面论述了电磁场理论,提出了电磁场的普遍方程组,共 20 个方程,包含 20 个变量,后经赫兹和亥维赛的整理和约简,就成了经典电动力学主要基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在这部著作中,他明确论述了光与电磁现象的同一性,奠定了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11、迈克耳逊 - 莫雷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实验结果是经典物理学晴空中的一朵“乌云”?目的:一是想验证以太的存在,二是想证实光速可以叠加,即光速不是恒定的。

结果这两个目的都没达到,但从反面证实了以太的不存在和光速恒定。

所以MM实验也被称作是“最成功的失败”。

因为以太这个概念作为绝对运动的代表,是经典物理学和经典时空观的基础。

而这根支撑着经典物理学大厦的梁柱竟然被一个实验的结果而无情地否定,那马上就意味着整个物理世界的轰然崩塌。

爱尔兰物理学家费兹杰惹和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分别独立地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物体在运动的方向上会发生长度的收缩,从而使得以太的相对运动速度无法被测量到。

这些假说虽然使得以太的概念得以继续保留,但也已经对它的意义提出了强烈的质问,因为很难想象,一个只具有理论意义的“假设物理量”究竟有多少存在的必要。

12、 19、 20 世纪之交物理学在实验上有哪些新发现?这些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一电子的发现二 X 射线的发现三天然放射性的发现意义:①宣告了原子是可分的 .②为进行电子和原子的研究开创了新的实验技术. 由于 X 射线与原子中内层电子的跃迁有关, 这说明了物理学还存在亟待搜索的未知领域.X 射线本身在医疗 , 研究物质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多的实用价值 .③ . 贝克勒尔射线的发现 , 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某些元素自身也具有自发辐射现象, 引起了人们对原子核问题的关注 . 贝克勒尔获 1903 年诺贝尔奖 .13、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考线索是什么?其思想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爱因斯坦正是思考物体接近光速运动会发生什么现象,从而发现相对论,其线索是当时无法解释光的波动性,和高速粒子运动规律是洛伦兹公式,而非牛顿公式。

其独特性表现在颠覆传统定义,修改时间 ( 钟慢 ) 和距离 ( 尺缩 ) ,以保证假设光速不变的条件成立。

14、简要说明狭义相对论取得的主要成就。

相对论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建立起相对论的时空理论;它推倒了牛顿力学中质量不变、质量与能量互不相关等基本命题。

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连续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

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是一场真正的科学革命。

15、泡利为什么要提出中微子假设?费米是怎样解释β 说衰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