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

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1 污水污染指标中,固体物质的分类

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溶解性固体(DS)+悬浮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固定性固体(FS);600℃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量即为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2 BOD COD BOD

5

TOC TOD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

5日生化需氧量(BOD

5

):测定有机物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至少需要20天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周期太长,故目前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

(BOD

5=70%BOD

20

)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

氧化剂量(mg/L) (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得COD

Mn

/OC,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测

得COD

Cr

/COD)

总有机碳(TOC):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3 水体自净作用的定义和净化机制

定义: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机制:(1)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

(2)化学净化:氧化、还原、分解

(3)生物净化: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4 受到污水污染的河流,根据水体中BOD

5

和DO曲线的关系,可以分为哪几个区域(氧垂曲线)

污染带:BOD

、DO均下降显着阶段

5

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1 格栅和筛网的作用和去除对象

格栅:格栅由一组或数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塑料齿钩或金属筛网、框架及相关装置组成,倾斜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前端,用来截留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

筛网: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用于短小纤维回收(振动筛网、水力筛网) 2 格栅和筛网的分类

栅条净间隙分类: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0~40mm,细格栅~10mm,超细格栅~1mm

格栅形状分类:平面格栅,曲面格栅

清渣方式分类:人工清渣、机械清渣

3 沉淀法在污水处理厂中,主要用于哪几个方面

①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预处理手段用于去除污水中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

②污水的初级处理→初沉池:去除污水中悬浮固体,同时去除一部分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

③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沉池:分离悬浮生长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活性污泥,生物膜法工艺中脱落的生物膜

④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将污泥一起进一步浓缩,以减少体积

4 沉淀的类型和各种类型的特点及应用

①自由沉淀(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完成沉淀过程,颗粒的沉淀轨迹呈直线。颗粒的物理性质均不发生变化(沉砂池)

②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但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颗粒的质量、形状和沉速是变化的(化学混凝沉淀、二沉池中间段)

③区域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二沉池下部、污泥重力浓缩池开始阶段)④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互相接触,互相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污泥重力浓缩池)

5 自由沉淀理论的假定条件(斯托克斯方程)

沉淀开始时,因受重力作用产生加速运动,经过很短的时间后,三种作用力达到互相平衡时,颗粒即呈等速下沉,故一般当成匀速来看

球状颗粒自由沉淀的沉速公式:(斯托克斯方程)u=ρρ−ρρ

18ρ

ρρ2

①颗粒沉速的决定因素是ρρ−ρρ,为正时颗粒以u下沉;为0时呈随机悬浮状态;为负时颗粒以u上浮

②u与颗粒直径d的平方呈反比,∴增加颗粒直径有助于提高沉淀速度

③u与液体黏度ρ成反比,ρ随水温上升而下降,即沉速随水温上升速度增大

6 表面水力负荷(沉淀池的溢流率)

q=Q/A= u

:为反映沉淀池效率的参数,一般称为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或称沉淀池的溢流率,物理意义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Q=流量,A=表面积=长×宽)

7 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效率(去除效率)的计算

E=ρ

ρ

=

ρ1

ρ0

8 沉淀池对颗粒去除率的计算

ρ=(1−ρ0)+

1

ρ0

∫ρ1ρρ

ρ0

式中:ρ0——沉速小于ρ0的颗粒占全部悬浮颗粒的百分数(1−ρ0)——沉速≥ρ0的颗粒去除百分数

9 q和u0的区别

u 0与q在数值上相同,但物理概念不同。u

为截留沉速:所能全部去除颗粒的

最小沉速;q为表面水力负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且E 沉淀效率只与q(或A)有关,而与H、t、V无关

10 沉砂池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作用:去除污水中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工作原理:以重力分离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11 曝气沉砂池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