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T1
L1
L3
L4
腰穿示意图
脊髓表面可见多条纵沟或裂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前外侧沟
前根
后根
后中间沟 前正中裂
c1 脊髓的节段: 脊髓外形上没有明显节段性
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的根丝附着于脊髓的范T围1 或高度因,为称有一3个1 脊对髓脊节神段经。,
故脊髓有 31 个节段:
显的节段性。 ■脊髓与 31 对脊神经相连,后者分布到躯干和四肢。 ■脊髓与脑各部间有广泛联系,来自躯干、四肢各种刺激
通过脊髓传导到脑才能产生感觉,脑也要通过脊髓来完 成复杂的功能。 ■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脊髓的许多活动是在脑的控制下完 成的,但脊髓本身也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
一、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脊脊髓髓圆锥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概述(p155-161)
组成:脑 脊髓 周围神经
功能:
1. 控制、调节机体各器官、 各系统的活动。
2. 维持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 3. 思维、意识和语言活动的
物质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分部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一、神经系统的分部
神经元 胶质细胞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Reflex: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 的反应(膝反射)。
反射弧Reflex arc: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系统的常用Leabharlann 语1.灰质、皮质和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 和树突聚集而成。 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 为皮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皮质以外,神经元胞体 聚集而成团或称柱,成为神经核。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2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2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2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这两个系统协同工作,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本文将主要探讨神经系统的构造、功能和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构造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位于颅腔内,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着人体对不同方面的感知和行为。

同时,大脑还包括丘脑、间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它们协同工作,控制着呼吸、血压、体温、内脏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

脊髓则位于脊髓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神经信号传递、反应和控制的主要路径之一。

脊髓负责接收从身体器官、组织和皮肤传来的神经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大脑。

同时,脊髓还可以根据大脑的指令反向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的肌肉运动和生理反应。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类。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刺激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而运动神经则主要负责控制身体肌肉的运动和生理反应,将大脑和脊髓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细胞体和周围神经纤维的聚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神经信号处理和调节。

神经节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实现神经调控的重要基础。

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身体内外环境的感知、信息传递和控制。

具体而言,神经系统可以完成以下功能:•联结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感知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接收、处理和传输神经信号,从而实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和反应;•调节机体内部的稳态环境,维持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控制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等高级神经活动,从而实现个体的精神活动和个性特征。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由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灵敏性,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类:神经损伤和疼痛神经损伤和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之一,它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本文将对人体解剖学的神经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见的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类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内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脊髓和脑脊液。

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指挥中心,大脑被分为左右半球,各个半球之间有大脑半球间沟。

小脑主要负责平衡、协调人体的运动,脊髓是人体最主要的控制中心之一,它连接了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

而脑脊液则是脑和脊髓中的液态,它有着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神经组织支配的器官和肌肉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两种类型: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负责向大脑传递身体上各种感觉信息,如痛感、视觉和听觉等。

而运动神经则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从而使我们能够自由地行走、踢球或乒乓球等。

神经系统的功能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六个方面:感受、传导、分布、控制、整合和调节。

•感受:人体通过感受器感受外界信息,包括温度、压力、声音、光线、化学和机械刺激等。

•传导:感知到的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以进行人体的内部通信。

•分布: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控制: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运动神经,调节人体的运动和生理活动。

•整合: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初步的感知与思考。

•调节:神经系统可以对人体的各种机能进行调整和影响,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状态。

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种类很多,包括脑部和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脑震荡、脑血管意外、运动神经障碍、神经肌肉疾病等。

其中一些疾病比较严重,例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内最为复杂、也是最为神奇的一个系统之一,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以及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在人体解剖学中,神经系统可以被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功能进行详细的整理。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它负责感知、处理和储存信息,并且将适当的指令发送到外周神经系统。

1. 大脑:大脑是人类智力和行为的中心,也是最高级别的控制中枢。

它由两个半球状脑和脑干组成,并被包裹在颅骨内部。

大脑的表面有许多复杂的纹理,称为脑回,这增加了其表面积,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神经元。

2. 脊髓:脊髓是从大脑延伸到脊柱内的管状结构。

它由脊髓灰质和脊髓白质组成。

脊髓灰质包含许多神经元细胞体,负责接收和处理信息。

脊髓白质则由神经纤维组成,负责将信息传输到大脑和其他部位。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和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指令到身体各部分。

1.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可以分为两类,即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负责将感知到的感觉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传出神经纤维则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发送到身体各部分。

2. 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细胞体的集合,它们位于神经纤维的路径上。

神经节负责处理感觉信息和调节神经纤维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导来实现这些功能。

1. 感觉功能:神经系统负责感知外界刺激和内部环境的变化。

感觉信息通过外周神经系统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然后被处理和解释。

2. 运动功能: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各种运动。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发送运动指令到外周神经系统来实现这一功能。

3. 内部环境调节:神经系统监测和调节体温、血压、呼吸和消化等内部环境的稳定。

它通过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这一功能,例如与内分泌系统协同工作来维持内部平衡。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功能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知外部环境 ,控制身体运动,调节内脏活动,以 及进行认知和情绪等活动。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 元的形态多样,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的大小差异很大,直径在4~ 120μm不等。突起形态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调节内脏、血管和腺体的活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适应外环 境的变化。其功能具有双重性,即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以拮抗方式调节内脏器官 的活动。
04 感觉神经系统
感受器的类型与功能
温度感受器
感受温度刺激,如 冷觉、温觉。
化学感受器
感受化学物质刺激, 如味觉、嗅觉。
01
02
03
脊神经的组成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 间孔处汇合而成,前根属 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
脊神经的分布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 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 含传入、传出纤维。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 肢的肌肉运动和皮肤感觉。
脑神经的结构与功能
脑神经的组成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 神经,共有12对。
脑神经的分布
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部分分布于胸、腹腔脏器。
脑神经的功能
脑神经主要支配头面部器 官的感觉和运动,以及部 分内脏器官的感觉和运动。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分布
交感神经纤维几乎分布于全身各器官,而副交感神经纤维则较局限,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内脏和血管等处。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版第10章-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版第10章-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 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 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泛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因 新鲜标本上呈粉灰色而称灰质。在大脑、小脑,由大量神经元 胞体和树突形成的灰质集中于表层,特称为皮质。
➢ 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由于神经纤维表 面的髓鞘含有类脂质,在标本上呈亮白色而称为白质。
➢ 端脑是脑的最高 级部位,又称大 脑,由两侧大脑 半球借胼胝体连 接而成。两侧大 脑半球之间有大 脑纵裂将其分开, 纵裂底部为胼胝 体。大脑与小脑 之间由大脑横裂 隔开。
(四)端脑
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 大脑半球表面布 满大脑沟和大脑 回。脑回和脑沟 是对大脑半球进 行分叶和定位的 重要标志。每侧 大脑半球分内侧 面、上外侧面和 下面,以3条恒 定的沟分为5叶。
3.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 向下通脊髓中央管,上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向下续脊髓中 央管,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三)间脑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间脑的两侧和背面被大脑半 球所覆盖,可分为: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 脑和底丘脑。间脑的中间部分是一个矢状狭窄间隙,称 为第三脑室。
➢ 脊髓表面借前后两条位于正中的纵沟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 前面的裂隙明显,称前正中裂,后面的称后正中沟。此外还有 两对外侧沟,即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沟内分别连有脊神经的 前根和后根。
➢脊髓保留明显的节段性。脊髓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 脊神经对应的一段脊髓称脊髓节段。根据脊神经的数目, 脊髓可分为:8个颈节(C)、12个胸节(T)、5个腰节 (L)、5个骶节(S)和1个尾节(Co)。脊髓有两个膨 大部:颈膨大自C5至T1,腰骶膨大自L2到S3。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结构知识点

THANK YOU
运动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大脑皮 层发出指令,通过神经元 传递到运动器官的过程。
运动传导通路包括三个部 分:大脑皮层、下行传导 束和周围神经。
大脑皮层是运动传导通路 的起点,负责发出指令和 调控运动。
周围神经是指从脊髓和脑 干发出的神经纤维,负责 连接到肌肉和腺体等运动 器官。
下行传导束是指从大脑皮 层到脊髓和脑干的下行纤 维束,负责传递指令到周 围神经。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进行康 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脑血管疾 病等,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 于预防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03
脊髓能够调节躯体的自主运动和姿势,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脊髓与大脑的联系
脊髓与大脑之间通过脑脊液进 行物质交换和营养输送。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过神经纤维束完成,包括 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等。
脊髓与大脑之间的联系对于维 持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至关重要 ,损伤或病变可能导致感觉、
运动等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 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影像学检查
利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脑 部结构是否异常。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了解神经 系统的功能状态。
神经电生理检查
利用脑电图、肌电图等技术,检测神经系统 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 统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在枕骨大孔处,
二者相连续。
图 11-1 神经系统概观
一、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长 42 耀 45 cm,上端在枕 骨大孔处与脑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 1 腰椎体的下 缘,新生儿脊髓的下端可达第 3腰椎水平。临床上 常在第 3,4腰椎或第 4,5腰椎间进行椎管穿刺, 不致损伤脊髓。
图 11-18 脑室的投影(侧面观)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外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 硬膜、蛛网膜和软膜。它们有保护、支持脑和脊髓 的作用。
图 11-20 硬脑膜和硬脑膜窦
(二)脑和脊髓的血管 1.脑的血管 (1)脑的动脉 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 脉(图 11-21)。前者供应大脑半球前 2/3和部分 间脑血液,后者供应大脑半球后 1/3、脑干、小脑 和部分间脑血液。
2.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表层是一薄层灰质, 称小脑皮质。深部为白质,称髓体。在小脑髓体内 有数对灰质团块,总称小脑核。
3.小脑的功能 小脑主要调节肌张力和维持身体 平衡,并协调眼球运动和人体随意而精确的运动。
(三)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与端脑之间,除前下部露出外, 其余皆被端脑所掩盖。间脑主要由背侧丘脑和下丘 脑组成,其内的腔隙称第三脑室。
2.反射中枢 脊髓内有许多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 ,在没有高级中枢参与下,也能完成各种反射。脊 髓内主要有膝反射中枢和排便、排尿的低级反射中 枢。脊髓损伤可导致膝反射消失和排便、排尿障碍 等。
二、脑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 四部分(图 11-5、图 11-6)。脑内的腔隙称脑 室,其内充满脑脊液。
图 11-21 脑底的动脉 图 11-22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动脉
图 11-23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动脉 图 11-24 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和中央支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脑室、 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对脑和脊髓有营养、 保护作用,还有调节颅内压和运输等作用。脑脊液 有一定的物理性状,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细胞成分 ,当脑和脊髓以及脑和脊髓的被膜有病变时,脑脊 液的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细胞成分就会发生改变 ,甚至会出现病原微生物。
3.脑干的功能 主要有: (1)传导功能 大脑与脊髓、小脑之间的联系 ,都要经过脑干纤维束的传导。 (2)反射中枢 脑干内有许多反射中枢,如中 脑内的瞳孔对光反射中枢,脑桥内的角膜反射中枢 ,延髓内的调节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中枢。 (3)网状结构的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小脑 1.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小脑位于颅后窝。小脑的 中间部缩细,称小脑蚓;两侧部膨大,称小脑半球 。小脑半球下面近枕骨大孔处较为突出,称小脑扁 桃体(图 11-10)。
图 11-27 脊神经的组成和分支、分布示意图
(一)颈丛 1.组成和位置 颈丛由第 1 耀 4颈神经前支构成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 2.分支与分布 颈丛的分支主要有皮支和膈神经 。 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后,呈放射状分布 于颈前外侧部、肩部和头后外侧部等处皮肤(图 11-28)。
图 11-2 脊髓的外形 图 11-3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的中央有纵贯脊 髓全长的小管,称中央管(图 11-4)。
图 11-4 脊髓水平切面结构示意图
(三)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脊髓是联系脑与感受器、效应器之 间的通道,脊髓内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是实现这一 功能的结构基础。感受器接受的刺激要通过脊髓传 达到脑,才能产生感觉;脑发出的神经冲动要传达 到效应器,也必须通过脊髓,才能实现各种效应。
图 11-10 小脑的外形
2.下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下丘脑自前 向后包括视交叉、灰结节和一对乳头体。灰结节向 下延续为漏斗,末端连有垂体。下丘脑内有视上核 和室旁核,分泌加压素和催产素(图 11-11)。
图 11-11 下丘脑的主要核团
(四)端脑 端脑即大脑,由两侧大脑半球组成。两大脑半 球之间的深裂,称大脑纵裂。纵裂底部有连接左、 右大脑半球的纤维束,称胼胝体。两大脑半球与小 脑之间的深裂,称大脑横裂。每侧大脑半球有 3个 面,即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
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
脊神经共 31对,计有颈神经 8对、胸神经 12 对、腰神经 5对、骶神经 5对和尾神经 1对。每条 脊神经都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脊神经前根由 运动纤维组成,包括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后根由感觉纤维组成,包括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两种纤维。因此,每条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神经,都 包括 4种纤维。在脊神经后根上有一椭圆形膨大, 称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胞体。
图 11-12 大脑半球的外形(上外侧面)
图 11-13 大脑半球外形(内侧面) 图 11-14 大脑皮质的功能区(上外侧面)
图 11-15 大脑皮质的功能区(内侧面)
图 11-16 基底核与背侧丘脑的位置关系
图 11-17 大脑水平切面(示内囊)
(4)侧脑室 左、右各一,位于大脑半球内。 侧脑室呈半环形,其前部借室间孔与第三脑 室相交通(图 11-18)。
图 11-25 脊髓的动脉
图 11-26 脑脊液循环示意图
(四)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内的毛细血管,有由神经胶质细胞突 起形成的胶质膜包绕。由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和胶 质膜构成的结构,称血—脑屏障。它具有选择性透 作用,能阻止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维持脑细胞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临床选用治疗脑部疾病的药物时 ,须考虑其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才能达到预期 的效果。
图 11-5 脑的正中矢状切面 图 11-6 脑的底面
(一)脑干 脑干斜位于枕骨大孔前方的骨面上,下端连脊 髓,上端接间脑,后方连有小脑。脑干自下而上分 为延髓、脑桥和中脑 3部分。脊髓中央管进入脑干 后,扩展为第四脑室。
图 11-7 脑干的外形(腹侧面) 图 11-8 脑干的外形(背侧面)
图 11-9 脑神经核在脑干背面的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