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小型选矿流程试验
化工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HGT22808-97)(22410字)

本文摘自《注册采矿/矿物工程师考核认定人员测试用规程规范(矿物篇)》第99~119页。
化工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HG/T22808-97)化工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HG/T22808-971997-6-16发布1997-8-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批准化学工业部文件化建发(1997)361号关于颁发《化工矿山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等五项行业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化工厅(局、总公司),化工部地质矿山局,各有关单位:由化工部化工矿山设计技术中心站组织,化工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主编的《化工矿山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等五项标准,经审查,现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自1997年8月1日起实施。
标准名称及编号如下:标准名称编号主编单位《化工矿山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H G/T 22807-97化工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 《化工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 HG/T 22808-97化工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 《化工矿山地下采矿设计规范》 HG/T 22809-97化工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 《化工矿山塑料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设计规范》 HG /T 20271-97化工部连云港设计研究院 《化工矿山露天采矿设计规范》 HG/T22810-97 化工部化工矿山设计技术中心站该五项标准由化工部化工矿山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管理和组织出版、发行。
一九九七年六月十六日1 总则1.1 基本原则1.1.1 为统一化工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设计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特制定本规范。
1.1.2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化工矿山选矿厂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厂房配置、辅助生产设施的设计。
1.1.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硫、磷、硼等固体矿物化工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对一些化工原料非金属矿山,破碎筛分厂和老厂的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于可溶性矿物(如钾盐)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
1.1.4 选厂厂址应根据工艺特点,内外部运输的合理性,充分利用地形,贯彻自流、紧凑的原则。
选矿实验报告完整版

选矿实验报告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选矿试验报告的内容选矿试验报告是选矿试验成果的总结和记录。
试验报告应该数据齐全可靠、问题分析周密、结论符合实际、文字和图表清晰明确、内容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试验室试验报告的内容应比较详细。
半工业试验及工业试验一般都是在试验室试验或前一种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试验报告的内容应结合前面所做的基础试验编写,但着重反映本次试验的情况。
选矿工艺流程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通常有:(1)前言。
包括试验任务的来源、目的和要求、试验确定的工艺和达到的结果。
(2)矿样的采集制备与代表性的评价。
(3)原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包括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成分和百分含量;研究矿石的结构与构造,根据结构、构造确定矿石的自然类型及工艺类型;矿物粒度统计分析、有用矿物解离度分析;研究各矿物嵌布状态、颗粒形态与其它矿物的嵌连关系等。
(4)选矿试验。
包括探索试验、工艺方案的选择对比、药剂种类与用量条件试验、矿浆调整条件试验、开路与闭路流程试验。
(5)精矿产品(包括某些中间产品)的分析检查结果。
(6)尾矿产品的分析结果。
(7)技术经济分析。
(8)结论:试验结果的评述、推荐意见、存在问题和建议。
(9)有关附件。
篇二:选矿试验报告选矿试验报告** 研究院2 0** 年 *月一前言受**公司委托对某铜铅锌硫化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以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为原有铅锌选矿厂增建回收铜系列提供技改参考依据。
1.1试验内容要求进行较系统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试验,包括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条件试验。
并进行“优先浮铜”和“铜铅混浮再分离”两大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确定处理该矿较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选矿指标。
1.2试验研究结果该矿原矿品位:铜**%,铅**%,锌**%。
选矿试验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占**%的条件下,使用**捕收剂优先浮铜,低碱(ph=*)以下用**浮铅、**浮锌,试验获得的指标:铜精矿产率**%、铜品位**%、铜回收率**%;铅精矿产率**%、铅品位**%、铅回收率**%;锌精矿产率**%、锌品位**%、锌回收率**%,试验指标理想。
铅锌银矿选矿试验报告

1 前言天宝山铅锌矿是一含铅、锌、银等多金属的大型铅锌矿山,配套选矿厂现有二个系列,总的处理能力为1000t/d,原先采用等可浮浮选流程获得铅精矿和锌精矿。
即采用苯胺黑药作捕收剂,硫酸锌和碳酸钠等作闪锌矿和黄铁矿等矿物的抑制剂先将铅矿物与部分与铅矿物具有相同可浮性的锌矿物浮出,浮出的具有相同可浮能力的铅、锌矿物再分离,最后用CuSO4作活化剂,丁基黄药作捕收剂浮选回收剩余部分的锌矿物的工艺流程。
但是由于原矿性质复杂,铅锌分离的难度太大,所采用的流程不能适应矿石特性,使得产出的铅、锌精矿质量较差,不仅使矿产品难于销售,而且同样影响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该复杂难选铅锌矿石的特性,开发出“复杂难选铅锌矿石清洁高效选矿新工艺”,新工艺提高了铅、锌精矿的质量及铅、锌精矿中主金属回收率,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铅锌矿山选矿生产的难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天宝山矿是一含铅、锌、银等多金属的大型铅锌矿山,尽管“复杂难选铅锌矿石清洁高效选矿新工艺”的提出解决了铅、锌选矿与回收的问题,但矿石中伴生金银的回收率尤其是在铅精矿中银的回收率却较低,对这些元素在选矿中的走向也不是十分清楚,这对进一步提高会理锌矿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为此,公司于2008年5月委托江西理工大学开展“提高会理锌矿伴生金银回收率的研究”,要求对公司选矿厂进行流程考察工作,确定金银等贵金属在选矿流程中的走向,并对天宝山主矿体铅锌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及浮选试验研究,在保持和提高现有铅、锌选矿指标的前题下,通过复杂多金属铅锌硫化矿伴生元素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优化工艺流程,将铅锌矿中的伴生金、银等有价元素和成分充分综合回收利用起来,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本次流程考查仅考察了磨浮1#系统,并分析了银在流程中的走向,考察结果见表1-1。
流程考查结果表明,公司选矿厂磨浮1#系列在原矿含Pb 0.73%、Zn 5.18%、Ag 62.88g/t、矿石氧化率为31.32%的情况下,经一粗二扫六精选铅可获得含Pb 61.09%、Zn 10.87% 的铅精矿,相应Pb的回收率为43.52%,经一粗二扫二精选锌可获得含Zn 56.64%、Pb 1.43%锌精矿,相应Zn的回收率为65.28%;贵金属Ag在铅、锌精矿中的回收率分别为19.05%、43.77%,Ag总回收率为62.82%。
矿产勘查各阶段矿石选冶试验程度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产勘查各阶段矿石选冶试验程度表
勘查阶段
选冶试验目的矿石物质组成研究矿石特征
选冶试验程度选冶试样要求
普查评定矿石可否作为工业原料
初步研究易选矿石类比评价,不做试验
一般矿石可选(冶)性试验可选性试验单样重约
50-500kg。
难选矿石可选(冶)
性试验及实验室流程试验详
查评定矿床是否具工业价值。
详细研
究易选矿石可选(冶)性试验实验室
流程组合样重300-1000 kg。
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样5-25t。
一般矿石实验室流程试验难选矿
石实验室流程试验及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勘探提供矿山开发可行性研究及设计
依据深入研究易选矿石实验室流程试
验样品采集、试验条件及试验内容由地质、试验、设计单位共同
确定。
一般矿石实验室扩大连续
试验难选矿石半工业试验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典型〔YSJ014-92〕第一章总所以第条为统一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设计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特制定本典型。
第条本典型适用于新建的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条选矿厂工艺设计,应采纳新技术、新设备。
对新技术、新设备和重大科研成果的应用,必须通过鉴定。
第条选矿厂厂址不得设在采矿设计崩落区内以及有断层、溶洞、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
第条选矿厂厂房布置,应依据工艺流程特点和技术开发要求,充分利用地形,贯彻自流、紧凑的原所以,合理确定厂区占地面积。
对有扩建可能的选矿厂,应适当留有开发余地,但不得随意扩大占地和提早征用。
第条选矿厂排出的尾矿、污水、粉尘、有害气体、噪声和放射性物质等应妥善处理,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保卫标准典型的规定。
第条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除应符合本典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典型的规定。
第二章选矿试验与试样采取第一节选矿试验第条试验报告必须由名目主管部门批准。
第条新建的选矿厂,必须进行矿石相对可磨度或功指数测定试验。
第条矿石中粘土及细泥含量多、水分大且难以松散时,应做洗矿试验。
必要时,应进行半工业或工业性自磨试验及泥砂分选试验。
第条矿石中含脉石或开采过程中混进围岩量多,并有可能在进磨前分开时,应做预选试验。
第条采纳浮选工艺流程时,应做回水试验。
选矿产品应依据需要做沉落和过滤试验。
第条选矿最终产品应进行密度、粒度、矿物组成和有害物质含量等名目的测定。
第条工艺流程排放物中有害组分超标时,必须进行治理或防护试验。
第二节试样采取第条依据试验目的的不同,采取的试样应充分具有代表性。
第条试样采取应依据矿床赋存条件、采矿方法、矿石特性和试验要求等条件进行采样设计。
第条试样重量应依据试验类不、矿石性质确定。
当进行洗矿、预选、自磨、半子磨、重选、磁选、焙烧、综合回收和脱水等单项试验时,试样重量应依据试验设备类型、规格及试验时刻确定。
磷矿选矿的试验规程

磷矿选矿的试验规程(一)、实验室小试1、试验矿样的制备首先根据矿石的宏观特征拣取出较有代表性的标本作为镜下鉴定之用,然后分别对各单样使用100×60mm颚式破碎机进行开路破碎,破碎后矿样粒度为-15+0mm,然后混匀,取出1/2留作付样备用;剩余的1/2矿样再采用φ200×125mm对辊破碎机与1mm振动筛组成的闭路破碎系统进行破碎,破碎后矿样粒度为-1+0mm,混匀,取出化学分析样,剩余矿样备用。
矿样制备流程见图1。
2、原矿化学分析与筛析试验矿样制备好后进行了化学多项分析:P2O5 (容量法)、(重量法),MgO,CaO,A.I,F。
为考察原矿是否可能预先脱泥,并查明原矿中P2O5、MgO、A.I 的分布情况,分别对-15+0mm原矿及-1+0mm入磨原矿进行了筛析试验。
3、磨矿细度矿石中矿物的单体解离是选矿的基本前提和选别之前必须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
粗级别中P2O5的含量较高,细级别中MgO含量较高,这是由于碳酸盐矿物硬度较磷矿物为低,在磨矿过程中易于向细粒级富集,因此采用正反浮选工艺需要有合适的磨矿细度,一方面必须让磷矿物达到单体解离,另一方面又必须使磨矿细度达到浮选工艺要求的粒度范围,从而保证获得较高的P 2O 5回收率。
图1 原矿单样制备流程图4、浮选试验正浮粗选:将静置后的矿浆上层清夜小心倒掉,开动浮选机搅拌(未通气),将浓矿浆倒入浮选槽内,用水补至矿浆浓度适宜,搅拌矿浆,加入药剂搅拌一定时间,再加入量好的正浮捕收剂再搅拌一定时间,然后通气搅拌较短时间,经过浮选后得到接收盆内为粗精矿。
正浮扫选:向浮选槽中加入量好的正浮捕收剂,搅拌通气,经过浮选,接收盆内为中矿K 1,槽内为尾矿X 1。
反浮粗选:将正浮粗选得到的粗精矿倒入浮选槽内,加入计量的混酸搅拌,加入计量的反浮捕收剂搅拌,通气较短时间后浮选,得到槽内精矿K 。
原矿颚式破碎机 混匀备用反浮再选:将反浮粗选接收盆内泡沫倒入浮选槽内,加入计量的混酸搅拌通气后浮选,得到槽内中矿Л,接收盆泡沫为X2。
萝北鳞片石墨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萝北鳞片石墨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康文泽;李会建;张启梁;赵越【摘要】针对黑龙江萝北鳞片石墨矿物共生关系复杂的现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矿石,结合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在破碎、磨矿、浮选等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选矿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在粗磨时间为3.5 min、煤油用量为250 g/t、仲辛醇用量为25 g/t的条件下,矿石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粗精矿经四阶段再磨后五次精选,中矿1、中矿2、中矿3合并扫选后返回粗选,中矿4、中矿5、中矿6合并返回一段再磨的闭路选矿工艺流程,可获得精矿固定碳含量为95.92%、回收率为95.24%、尾矿品位为0.87%的优良工艺指标.试验所确定的最佳选矿工艺流程,可为该地区石墨选矿厂的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一定理论借鉴.【期刊名称】《选煤技术》【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6页(P11-15,20)【关键词】鳞片石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作者】康文泽;李会建;张启梁;赵越【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石墨新材料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黑龙江科技大学石墨新材料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青岛智瑞生物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黑龙江科技大学石墨新材料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75+.2我国石墨储量丰富,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萝北和鸡西、山东平度和莱西、内蒙古兴和、河北赤诚等地区[1-2],其中黑龙江地区分布最广,储量最大[3]。
石墨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导热性好、润滑性好、化学性质稳定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天航空、耐磨润滑等领域。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品质石墨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这对鳞片石墨的选矿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内外石墨选矿最常用的方法为浮选,工艺流程包括阶段磨矿、阶段浮选[4-8],通过确定合理的磨矿、浮选段数来获得最终产品。
国内许多学者在鳞片石墨选矿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岳成林[9]采用三段再磨替代四段再磨,在不降低生产指标的前提下,有效缩短了选矿工艺流程;彭伟军等[10]研究了中矿处理方式对选矿指标的影响,发现中矿单一的集中返回、循序返回、单独处理均不能满足难选矿的产品指标要求,而多种方式的联合使用是解决贫、细、杂石墨中矿分选的有效方法;龙源等[11]采用立式搅拌磨对石墨磨矿效果进行了研究,在φ6 mm的陶瓷球作介质、磨机转速为100 r/min、磨矿时间为4 min、磨矿浓度为30%的条件下,采用特定的选矿工艺流程,可获得>0.15 mm粒级含量为56.12%、品位为92.58%、回收率为94.71%的精矿;王启宝等[12]通过改进药剂成分,研制出新型浮选药剂,不但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而且解决了平度难选石墨回收率低的问题;谢朝学等[13]的研究表明:采用新型筒棒代替钢球作为磨矿介质,并配备充填式浮选机,在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一到两次精选作业,进而达到保护大鳞片石墨的目的,从而保证精矿的回收率并提高其质量。
选矿试验文档

选矿试验1. 简介选矿试验是矿石中有用矿物与非有用矿物之间进行物理或化学分离的实验。
通过选矿试验可以确定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品位和回收率,为后续的矿石处理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选矿试验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2. 选矿试验的基本原理选矿试验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矿石中有用矿物和非有用矿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合适的分离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这些分离方法包括重选、浮选、磁选、电选等。
2.1 重选重选是利用矿石中不同矿物的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重选过程中,矿石通过水流或气流的作用,使具有较高密度的矿石沉降下来,而具有较低密度的矿石浮起来。
通过调节水流或气流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不同密度矿石的分离。
2.2 浮选浮选是利用矿石中矿物与水的亲水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浮选过程中,通过给矿浆加入适量的药剂,使目标矿物粒子与气泡结合形成泡沫,从而上浮到矿浆表面。
而非有用矿物则保持在矿浆中。
适量药剂的选择和控制是浮选的关键。
2.3 磁选磁选是利用矿石中矿物的磁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磁选过程中,通过施加磁场作用于矿石中的磁性矿物,使其受到磁力的作用而分离出来。
磁选广泛应用于铁矿石和其他磁性矿石的选矿中。
2.4 电选电选是利用矿石中矿物的导电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电选过程中,通过施加适量的电压,矿石中的导电性矿物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移动,从而实现矿物的分离。
电选多用于金、银等贵金属矿石的选矿过程中。
3. 选矿试验的实施步骤选矿试验的实施步骤包括样品制备、物性测试、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操作、试验结果测定和分析等。
3.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从该矿点获取一定量的原始矿石样品。
将原始矿石进行粉碎和分矿,得到代表性的试验样品。
3.2 物性测试对试验样品进行物性测试,包括颗粒分析、密度测定、磁性测定、导电性测定等。
物性测试是选矿试验中的基础工作,为后续试验方案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3.3 试验方案设计根据物性测试结果和选矿目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
试验室小型流程试验是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的基本试验,如果该试验尚不能满足设计工作的要求,则视需要进行试验室矿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或工业试验。
后者都是在前者试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提出验证、补充或增加的试验。
单项选矿技术试验也应先从试验室小型试验开始,逐步扩大试验的规模,各段试验的内容根据试验目的确定。
在作为设计依据的各类选矿试验进行之前,设计单位向试验单位提出的“试验要求”中,对各类选矿试验内容要求提纲在致如下:
(一)原矿石性质研究
1、光谱分析。
查明各种元素的大约含量及有无稀散元素和其他可供综合回收的元素。
2、多元素分析或全分析。
查明矿石中主要组分、伴生有益和有害组分的含量。
必要时还要进行矿浆性质的化学分析,测定可溶性盐类等。
3、试金分析。
查明金、银和其他贵金属的种类及其含量(含有金、银等贵金属时才进行)。
4、显微镜鉴定。
查明矿石类型、矿物组成及含量、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粒度及嵌布特征和共生产系等。
进行选矿目的矿物挑纯分析。
5、物相分析。
对矿石主要有用组分及伴生有益及有害组成的赋存状态,即对它们的不同矿物产出形式进行测定。
例如,铜矿石需测定自然铜、原生硫化物、次生硫化物、氧化物及铜的盐类等的相对含量;铁矿石需测定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镜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钛铁矿和硅酸铁等的相对含量。
6、粒度分析。
通过筛析和水析,测定矿石粒度特性和原生矿泥的各粒级含量、金属分布率。
必要时用不同密度的重液,测定各粒级按不同密度部分的产率及金属分布率,为重液分离提供依据。
7、重液分离。
在钨、锡、铅、锌、铁等矿石和稀有金属矿石中,如有可能使大部分脉石不经细磨即可分离出来时,应进行重液分离试验,为进行重介质预选试验提供依据。
8、矿石物理机械性质测定。
对矿石的密度、松散密度、安息角、内摩擦角、摩擦系数、硬度、粘度、水分、比磁化系数、导电性、含泥率等进行测定。
9、其他必要的分析研究内容。
(二)碎磨工艺(含洗矿和预选)流程试验研究
试验室一般应进行如下的试验和测定工作:
1、功指数测定。
如按邦德公式进行破碎和磨矿设备计算时,应进行破碎和磨矿功指数的测定。
测定的功指数有以下几种:粗、中、细破碎功指数;自磨功指数;棒磨功指数;球磨功指数;以及粗精矿或中矿再磨功指数等。
2、可磨度测定。
如用容积法计算磨矿设备时,应测定各段磨矿的矿石可磨度。
在进行矿石可磨度试验时,须采取用作对比试验的标准矿样,有色金属矿山选矿厂设计多以杨家杖子钼矿的矿石为标准矿样,化工矿山硫铁矿选矿厂设计以向山硫铁矿矿石为标准矿样,沉积变质磷灰岩以锦屏磷矿矿石为标准矿样,沉积磷块岩和硅钙质型磷矿石当采用多段磨矿时以王集第三层矿矿石为标准矿样,黑色金属矿山选矿厂设计一般以类似磨矿工艺生产选矿厂的原矿作为标准矿样。
鉴于生产矿山开采的矿石性质常有变化,故在采取标准矿样的同时,应测定该矿山选矿厂处理这种矿石当时的磨矿机处理量、技术条件和有关的技术参数。
3、磨蚀指数试验。
磨矿介质及磨矿机衬板的消耗是选矿厂一项主要消耗指标,因此应测定其耗量指标。
4、自磨介质性能试验。
拟采用自磨工艺时,应选进行自磨介质试验,依此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自磨或半自磨的半工业试验或工业试验。
5、在研究碎磨工艺流程时,应根据矿石含泥率和矿泥性质及其对破碎、磨矿、选别、脱水作业的影响程度,考虑是否有必要和有可能进行洗矿,如有必要洗矿,则需进行相应的洗矿和洗矿溢流处理的试验。
6、矿石预选的试验研究。
应根据开采矿石时的废石混入率或磨选作业对原矿品位富集的需要,考虑有无可能在原矿石入磨前进行矿石预选。
如有可能,需进行矿石预选试验,并在磨选工艺流程试验方案中包括有预选矿石的磨选流程试验。
7、磨矿方法和磨矿流程的试验研究。
常用的磨矿方法,按磨矿介质不同可划分为球磨、棒磨、自磨、半自磨、砾磨等。
应根据矿石性质和特征、上述有关试验测定资料、生产和试验类似经验及其他因素,分析研究各处磨矿方法的可能性和
进行扩大试验的必要性,并选择和推荐1-2个为主的单一或联合的磨矿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段磨矿或多段磨矿、多段连续磨矿或阶段磨矿(含粗磨抛尾、中矿和粗精矿再磨等试验)等磨矿流程和磨矿细度的多方案对比试验。
8、磨矿产物分析。
应对各段磨矿给料和产物(含中矿、粗精矿等)进行筛析和单体解离度的测定。